拉娜是哪篇名著的主人公

2024-05-13

1. 拉娜是哪篇名著的主人公

<飘>之简介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的前夕,塔拉庄园的千金小姐郝思嘉爱上 了另一庄园主的儿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却选择了郝思嘉的表妹-- 温柔善良的韩媚兰为终身伴侣。郝思嘉出于妒恨,抢先嫁给了韩媚 兰的弟弟查尔斯。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艾希利和查尔斯作 为征兵上了前线。查尔斯很快就在战争中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妇, 但她内心却一直热恋着艾希利。 

一天,在一次举行义卖的舞会上,郝思嘉和风度翩翩的商人白 瑞德相识。白瑞德开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绝。郝思嘉一心 只想着去追求艾希利,结果也遭到拒绝。 

在战争中,美国南方军遭到失败,亚特兰大城里挤满了伤兵。 郝思嘉和表妹韩媚兰自愿加入护士行列照顾伤兵。目睹战乱带来的 惨状,任性的郝思嘉成熟了不少。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北方军 快打过来了,不少人家惊惶地开始逃离家园。不巧韩媚兰要生孩子 了,郝思嘉只好留下来照顾她。 

在北方军大军压境之日,郝思嘉哀求白瑞德帮忙护送她和刚生 下孩子的韩媚兰回塔拉庄园。白瑞德告诉郝思嘉他不能目睹南方军 溃败而不去助一臂之力,他要参加南方军作战,他留下一把手枪并 和郝思嘉拥吻告别。郝思嘉只好独自勇敢地驾驶马车回到塔拉庄园, 这时家里已被北方军士兵抢先洗动一空,母亲在惊吓中死去。 

不久,战争结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来的统治者要庄园主 缴纳重税,郝思嘉在绝望中去亚特兰大城找白瑞德借钱,但得知他 已被关进监狱。归来的途中,郝思嘉遇上了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 发户弗兰克,为了要重振破产的家业,她骗取弗兰克和自己结了婚。 

郝思嘉在弗兰克经营的木材厂非法雇用囚犯,并和北方来的商 人大做生意。此时,白瑞德因用钱贿赂而恢复了自由。两人偶然碰 面,再次展开爱恨交织的关系。 

弗兰克和艾希利因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组织,在一次集会时遭 北方军包围,弗兰克中弹死亡,艾希利负伤逃亡,在白瑞德帮助下 回到韩媚兰身边。郝思嘉再次成为寡妇。此时,白瑞德前来向她求 婚,她终于与一直爱她的搞私运军火和粮食致富的白瑞德结了婚。 婚后,夫妻二人住在亚特兰大的豪华大宅。一年后,女儿邦妮出生, 白瑞德把全部感情投注到邦妮身上。郝思嘉偶然翻阅艾希利的照片 被白瑞德发现,终于导致了二人感情的破裂。其后,在艾希利的生 日会前夕,郝思嘉与艾希利相见时热情的拥抱引起旁人非议,但韩 媚兰不相信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白瑞德可不这样想。 

当郝思嘉告诉白瑞德她已经再次怀孕时,白瑞德怀疑地问那是 谁的孩子?郝思嘉在羞怒之下欲打白瑞德,却不慎滚下楼梯引起流 产。白瑞德感到内疚,决心同郝思嘉言归于好,不料就在他俩谈话 时,小女儿邦妮意外坠马摔死了。与此同时不幸的事也在另一个家 庭里发生,韩媚兰终因操劳过度卧病不起。临终前,她把自已的丈 夫艾希利和儿子托付给郝思嘉,但要求她保守这个秘密,郝思嘉不 顾一切扑向艾希利的怀中,紧紧拥抱住他,站在一旁的白瑞德无法 再忍受下去,而转身离去。面对伤心欲绝毫无反应的艾希利,郝思 嘉终于明白,她爱的艾希利其实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白瑞 德。 

当郝思嘉赶回家里告诉白瑞德,她是真正爱他的时候,白瑞德 已不再相信她。他决心离开郝思嘉,返回老家去寻找美好的事物, 被遗弃的郝思嘉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 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决定守在她的土地上 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1949年8月16日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1949年8月16日,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著名小说《飘》(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名《乱世佳人》)的原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名门,她一生都生活于亚特兰大,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是南北战争中南军据守的最后防线,小米切尔常常骑马凭吊战争后的遗迹。 
在同酒商厄普肖的婚姻破裂后,她嫁给了记者马什,这让守旧的亚特兰大社交界大吃一惊。更让人惊讶的是,她不从夫姓。正是在马什的鼓励下,米切尔开始默默写作,十年后完成了《飘》。书原名叫《明天是个新日子》,斯佳丽也不叫斯佳丽,叫潘茜。出版时,米切尔才把书名改成《飘》--这是英国诗人道森长诗《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这部小说中意喻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伤感。这种对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评论界广泛争议。 
《飘》1936年问世后引起轰动,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后,米切尔更名扬四海。面对荣誉,米切尔谦虚地表示,《飘》的文字欠美丽,思想欠伟大,她自己也不过是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她婉拒了各种邀请,一直与丈夫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上被翻译成29种文字,总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根据此书拍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引起轰动,并迅速风靡全球。次年这部电影获得10项奥斯卡奖。 
1949年8月11日,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丈夫出门看电影时发生车祸,5天后逝世。 
由于她生前坚决拒绝使故事有个结尾,从而使不少制片人纷纷请求得到拍摄续集的机会。1976年,玛格丽特的兄弟斯蒂芬斯·米切尔准许美国环球制片公司选择一个剧本拍续集,但是制片人的尝试失败了。 
美国女作家亚历山德拉·芮普利经过3年的辛勤笔耕,于1991年9月25日在40个国家同时出版发行她创作的《飘》的续集--《郝思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米切尔的两个侄子突然心血来潮,感到有必要找位作家,创作《飘》的续集,这必须是一部他们能完全控制的上乘之作。于是,纽约威廉·莫里斯事务所受托于1986年组织了一次挑选作家的竞赛。在纷至沓来的成千上万名人中,莫里斯筛选出11名参加决赛,其中女性10名,男性1名。最后,57岁的芮普利获得了米切尔家族的这一殊荣。 
在众多候选人中,芮普利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她是女的,又是地道的美国南方人,在当年南部贵族的首府、《飘》的男主角白瑞德的故乡查尔斯顿长大。人称芮普利是文坛的“福将”,她早年写的那些供火车站旅客看的流行小说,本本畅销。后来,她又创作过4部关于美国南方的小说,头一本《查尔斯顿》再版了11次,人们常将之与《飘》相提并论,她也因此而跻身于美国成名作家的行列。 
芮普利在签订了这份450万美元的合同之后,马上开始构思。她先是仔细通读原著,尽力感受原作者的创作思想,还动手抄了其中的300页。她认为这是认真领悟作者风格的最好办法。芮普利治学严谨、尊重历史,为了保持作品的时代特点和风貌,她翻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并且实地考察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此后,她就像一位隐士那样,静静地续写这部风靡世界55年、拥有众多读者的巨著。其间,美国文坛和艺术界始终有人对此非难不已,同名影片的导演助手拉勃文甚至指责说,续书“是对这部美国古典巨著的糟蹋”。但作者不为任何压力所动,默默无闻地苦干了3个年头。1991年2月,她终于将1000页的续集--《郝思嘉》的原稿放在了出版商的办公桌上。 
由于出版商与作者有约在先,此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全属保密。9月25日之前,世人无法得知郝思嘉和白瑞德最终是否再度重逢、破镜重圆--这个令《飘》迷们猜测了半个世纪的谜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续集尚未问世,就已先声夺人,成为今年世界文坛最轰动的事件之一。 
不过,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国的命运却不佳,曾被当成是有害读物加以批判。1999年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无法飘逝的记忆--追踪20年前一场关于的争论》。文章说:揭开封尘已久的记忆,当年的主要当事人、浙江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原负责人马守良感慨万端: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没有中国出版界的今天。 
风波源于那个特定时期所产生的严重“书荒”。1978年,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35种中外文学名著。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力量,认真审读了一部分以往出版过的中外名著。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他们决定出版傅东华翻译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重印《飘》的消息刚一传开,十几个省的发行部门就蜂拥而至,许多大专院校也纷纷要求供应此书,《飘》的印刷计划从10万册一路飚升至60多万册。上海一家文化单位甚至派人亲赴浙江坐等,不给几万册不走。然而正当《飘》的上册刚刚出版,中下册尚在印制的时候,一场猛烈的暴风雨顷刻而至。 
1980年1月27日和29日,一家地方党报连续发表了“《飘》热和《根》热”、“《飘》到哪里去?”两篇文章,拉开了批判出版《飘》的序幕。紧接着,又一家著名的地方报纸以不少社会知名人士发出呼吁为名,发表了“出版图书要考虑社会效果”的文章。4月18日,文化界一位著名人士对日本新闻代表团说,中国“也出版了像《飘》那样不大好的东西”,日本时事社随即作了报道。4月23日,一家大报也发表了“揭开《飘》的纱幕”的文章。 
几乎与此同时,内部通报,大小会议,各种来信,对于《飘》的批评同样接连不断。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出版局长会议上,批评《飘》成了未列入议程的议程;一位文化名人竟在信中言辞激烈地说:“‘社会主义’不知随风《飘》到哪里去了。” 
《飘》的“问题”已不仅限于出版这本书,它已经被一些人引申到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而尽管出版界的许多领导都不赞成批《飘》,但显然,单靠出版界的力量已经难以顶住这莫大的压力。就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对《飘》的出版给予了肯定。 
1980年6月14日,香港《文汇报》登载了美联社13日发自北京的一条电讯稿,尽管只有几百字,但它对中国出版界、文化界来说,却是一股真正的暖风,一剂强有力的清醒剂。 
这条关于小平同志6月13日接见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代表团的电稿是这样写的:坦普尔的大学联络办公室负责人乔治·英格拉姆说,该代表团“同邓小平讨论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美国小说《飘》”。“邓氏说,有些人不同意在中国出版这本小说,因为它歌颂奴隶主;但邓氏认为应该出版,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而据接待这个代表团的科学院外事局整理的谈话记录记载:当谈到美国南北战争时,小平同志说:“你们有一本书叫《飘》,是写南北战争的。”外宾说:“是的,现在正在拍电影,有一位电影明星作主角。40年前已经拍了一部电影,现在又在拍另一部。”小平同志说:“小说写得不错,中国现在对这本书有争论,因为这本书的观点是支持南方庄园主的,我们想用中文出版这本书。出版了也没有关系嘛,大家看一看,评论一下。” 
一场争论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那样深刻,似乎永远无法飘逝。

拉娜是哪篇名著的主人公

2. 有没有好看的书,看了有用有意义的书?

虽然长了点(!&!)但还是给点分啊!!
《飘》-出版社名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 讲述的是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 
尼采说,读书是散步在别人的知识和灵魂中。对于处于生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高品位的课外阅读往往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起点,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影响个性形成、提升人格,是贴近生命融入血脉的精神享受,反之,则可能成为精神鸦片,腐蚀青春,糜烂思想,所以阅读书籍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飘》——这是英国诗人道森长诗《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这部小说中意喻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伤感。这种对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评论界广泛争议。 
《飘》1936年问世后引起轰动,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后,米切尔更名扬四海。面对荣誉,米切尔谦虚地表示,《飘》的文字欠美丽,思想欠伟大,她自己也不过是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她婉拒了各种邀请,一直与丈夫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上被翻译成29种文字,总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
当谈到美国南北战争时,小平同志说:“你们有一本书叫《飘》,是写南北战争的。”外宾说:“是的,现在正在拍电影,有一位电影明星作主角。40年前已经拍了一部电影,现在又在拍另一部。”小平同志说:“小说写得不错,中国现在对这本书有争论,因为这本书的观点是支持南方庄园主的,我们想用中文出版这本书。出版了也没有关系嘛,大家看一看,评论一下。” 
一场争论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那样深刻,似乎永远无法飘逝。

3. 《飘》的简介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国现代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本书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
1949年8月16日,米切尔去世,享年49岁。死后葬于亚特兰大市的奥克兰公墓。
内容简介
斯嘉丽是美国佐治亚州一位富足且颇有地位的种植园主的女儿。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是爱尔兰的移民。刚到佐治亚州时,杰拉尔德身无分文,靠赌博赢得了塔拉庄园的所有权。于是就开始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创业,编织着他的美国梦。直到43岁的时候,他才和芳龄15的艾伦—一个东海岸法国移民的女儿结了婚。
杰拉尔德心地善良,但脾气暴躁,而年轻的妻子则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道德观念。她亲手操持着整个庄园的日常事务,甚至还为庄园里的黑奴看病,接生。因此,夫妇俩受到周围白人庄园主的尊敬,也深得黑奴的爱戴。女儿斯嘉丽·奥哈拉(Scarlett·O'Hara)在这种环境中慢慢长大了。
1861年4月,美国南北两方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佐治亚州的男人们都在议论这场无法避免的战争。但是,16岁的斯嘉丽对此毫无兴趣。她心里想的除舞会、郊游之外,还有那群围着她转的崇拜者。当她听说第二天的野外宴会上,艾希礼·威尔克斯将宣布与梅兰妮订婚时,她心里不觉一震。
她一直喜欢艾希礼的绅士风度与他英俊的外表,而且认为自己无论哪方面都比梅兰妮要强得多,以自己的魅力,肯定能说服艾希礼和她一起私奔。但被艾希礼婉言拒绝。斯嘉丽觉得自己被艾希礼“抛弃”了。她气急败坏地打了艾希礼一记耳光,还在艾希礼离开后摔了一只花瓶。谁知,那位瑞德·巴特勒却一直在听壁脚,当斯嘉丽指责他不是个绅士时,他反唇讥讽斯嘉丽不是个淑女。
战争的消息传来,当天晚上的舞会也随之取消。斯嘉丽突然决定和查尔斯结婚,因为这样可以挽回自己的面子,也可以刺激一下艾希礼和自己的追求者。就这样,任性的斯嘉丽在两周之后就作了查尔斯的妻子。两个月后,查尔斯病死在前方,斯嘉丽突然变成了寡妇。因为不爱查尔斯,所以对于查尔斯的死她并不感到忧伤,甚至庆幸。但寡妇的生活使生性活泼的斯嘉丽难以忍受。
这时,艾希礼也上了前线,其妻梅兰妮从亚特兰大来信,邀请她来查尔斯的姑姑家暂住一时,斯嘉丽便离开了塔拉庄园,来到亚特兰大。环境的改变使斯嘉丽的心境稍稍有好转。随着战事越来越吃紧,亚特兰大的妇女们都被动员起来,到当地医院护理从前方运回来的伤病员,还要为南方邦联的军队缝制军需品。但是,由于斯嘉丽新寡,所以不能参加为出征军人举办的舞会和晚会。
1864年夏天,北军直逼亚特兰大—南方邦联的首府。城市被围,查尔斯的姑姑和城里许多人家都逃离了亚特兰大,斯嘉丽接到父亲的信,得知母亲和两个妹妹都生了重病,她一心只想回家。但因梅兰妮即将临盆,斯嘉丽顾及到艾希礼的托付,只好留下来守在她的身边。其间,瑞德曾登门拜访,并要斯嘉丽做他的情妇,遭到了斯嘉丽的拒绝。
1865年4月,南方邦联军投降,战争终于结束了。许多南方人都在为他们的失败而痛哭流涕。而在斯嘉丽的脑海里,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住塔拉庄园。战争结束后,每天都有一些士兵路过塔拉庄园返回他们的故乡。有一天,斯嘉丽她们发现门口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年轻人,便把他救起。在大家的照料下,这个名叫威尔的年轻人逐渐恢复了健康。威尔无家可归,便在塔拉住下来,并慢慢地担负起了庄园的许多管理事务。
艾希礼终于活着回来了。他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原有的那种高贵气质己消失殆尽。第二年春天,新政府命令塔拉庄园限期交纳新附加税,否则就要拍卖庄园来抵税。原来,几年前因过失而被塔拉庄园解雇的监工乔纳斯当上了新成立的解放黑奴委员会的头头。他企图侵吞塔拉庄园,故而想出了迫缴附加税的主意。斯嘉丽和威尔一筹莫展,斯嘉丽希望艾希礼能帮他们想点办法,但艾希礼的懦弱无能使他们失望。
绝望中,斯嘉丽突然想起了瑞德。如果瑞德肯拿出钱来保住塔拉庄园,斯嘉丽情愿嫁给他,或作他的情妇。斯嘉丽与家人用母亲艾伦的苔绿色天鹅绒窗帘做了一条新裙子,第二天,斯嘉丽穿着新裙子在嬷嬷的陪同下就来到了亚特兰大寻找瑞德,这时才知道,瑞德因涉嫌侵吞南方邦联的大笔资金已锒铛入狱。情绪沮丧的斯嘉丽无意中遇见了妹妹苏伦的未婚夫弗兰克·肯尼迪。
他已是一家商店的老板,手头有一笔钱。斯嘉丽明白苏伦渴慕以前的富贵生活而且自私,如果苏伦与弗兰克结婚,她是绝不会用钱拯救塔拉庄园。于是斯嘉丽谎称苏伦将与托尼·方丹结婚,然后轻而易举地使弗兰克投入了自己的怀抱。两周后,他俩便结了婚。塔拉庄园得救了!但不久发现,弗兰克并没有什么商业头脑,而且对别人的劝告充耳不闻,因此生意经营得很不好。
这时,瑞德通过各种私人关系,得以获释。他借给斯嘉丽一笔钱,斯嘉丽便背着弗兰克买下了一个倒闭了的木材加工厂,自己独自经营起来。一个女人经商,而且也像男人一样赚钱,这在亚特兰大是前所未有的。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她不法经营,令弗兰克颜面丧尽。
斯嘉丽怀孕了。她想在生产前多赚一些钱,以备急需,于是买下了第二个木材厂。在这段时间里,斯嘉丽每天自己驾车往返于木材厂之间,除瑞德外没有任何朋友。一天,瑞德劝她路上要小心一些,暗示如果遭到黑人袭击,三K党将会为她进行报复。而当时亚特兰大执行“重建法案”的军管政府则正在盘算着如何把三K党和所有涉嫌的南方人一网打尽。
六月斯嘉丽赶回塔拉庄园参加她父亲的葬礼。葬礼之后,艾希礼、梅兰妮一家搬到了亚特兰大,买了一幢破旧的房子住了下来。善良正直的梅兰妮很快在妇女界赢得了信任,成了一位极受尊重的人物。而艾希礼虽然受斯嘉丽之托,管理一个木材厂,但经营得很糟糕。
几个月之后不顾亲友的劝阻和反对,斯嘉丽和瑞德结了婚。1871年圣诞节,州政府的大权终于又回到了南方人的手里。邦妮非常漂亮,在邦妮身上瑞德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瑞德之所以努力改变自己在亚特兰大居民眼中的形象,完全是为了树立邦妮今后在亚特兰大的地位。
斯嘉丽对艾希礼仍然旧情不忘。艾希礼生日那天的下午,在木材厂,斯嘉丽和艾希礼谈得很投机。他们一起回忆了那个野外宴会。这件事很快被瑞德和梅兰妮知道了。几天以后,瑞德带上邦妮出远门去了。他走后,斯嘉丽马上去找梅兰妮,想向她坦露自己的过错。但梅兰妮止住了她,她再三强调只有斯嘉丽才是她最亲的亲人。梅兰妮迫使大家都相信斯嘉丽,并坚定不移地保护斯嘉丽。
不久,斯嘉丽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时她开始想念瑞德,盼望他早点回来。瑞德到家的那一天,斯嘉丽特意在楼梯口迎接。本想把怀孕的消息告诉他,但一看到他那副冷嘲热讽的神气,斯嘉丽就气不过来。结果失足,跌下楼梯,致使流产。
身体素来羸弱的梅兰妮不听医生的劝告又一次怀孕。怀孕后她的身体迅速恶化。临终前,她把照看艾希礼的重担交给了斯嘉丽。这时,斯嘉丽突然意识到,一向瘦弱的梅兰妮实际上是保护她的宝剑和盾牌,而她也第一次认识到,她还是爱梅兰妮的。
梅兰妮去世了艾希礼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像个小孩子一样,他比斯嘉丽更感到害怕。也只有这时,斯嘉丽才明白,她并不爱艾希礼,她对艾希礼特殊的感情只因为他没像其它男人一样迷上自己。从此她生活中的两大精神支柱消失了。
在浓雾中,斯嘉丽拼命往家里跑,雾中的她好像又重温着多年前一直困扰着她的一个噩梦。终于,她看见自己住宅的灯光,霎那间她觉得自己看到了希望,因为世界上还有瑞德,而她真心爱的就是瑞德!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瑞德已经对斯嘉丽失望,决定弃家出走,离开斯嘉丽。此时此刻,对于斯嘉丽来说,生活中的一切光亮都消失了。她只有回到塔拉庄园去这一条出路。她感到太疲劳了,脑子再也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她自言自语地说:“还是留给明天去想吧……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扩展资料:
作品分析
综观全书,洋洋百万余言,故事生动曲折,情节真挚感人而且故事的进展,情节的展开几乎全是按照时间顺序,随着主人公斯嘉丽的活动单线发展的,可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平铺直叙、乏味冗长。这不得不归因于作者高超的艺术手笔,巧妙的人物关系设置,细腻的心理活动分析,情节的戏剧冲突与人物心理的巧妙结合以及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等等,都是小说《飘》十分显著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佐治亚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黑奴重新获得自由,昔日奴隶主养尊处优的好时光随风而逝,飘得远远的。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放下臭架子,努力奋斗,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连亚兰大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也不得不降贵屈尊,卖糕饼的卖糕饼,赶马车的赶马车。
时代背景
女性主义文学是开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女性主义的飞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迅速深入人心,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一场为了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而平等的女权运动开始了。1936年出版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国现代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本书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
1949年8月16日,米切尔去世,享年49岁。死后葬于亚特兰大市的奥克兰公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飘》

《飘》的简介

4. 飘的简介

<飘>之简介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的前夕,塔拉庄园的千金小姐郝思嘉爱上 了另一庄园主的儿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却选择了郝思嘉的表妹-- 温柔善良的韩媚兰为终身伴侣。郝思嘉出于妒恨,抢先嫁给了韩媚 兰的弟弟查尔斯。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艾希利和查尔斯作 为征兵上了前线。查尔斯很快就在战争中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妇, 但她内心却一直热恋着艾希利。

一天,在一次举行义卖的舞会上,郝思嘉和风度翩翩的商人白 瑞德相识。白瑞德开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绝。郝思嘉一心 只想着去追求艾希利,结果也遭到拒绝。

在战争中,美国南方军遭到失败,亚特兰大城里挤满了伤兵。 郝思嘉和表妹韩媚兰自愿加入护士行列照顾伤兵。目睹战乱带来的 惨状,任性的郝思嘉成熟了不少。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北方军 快打过来了,不少人家惊惶地开始逃离家园。不巧韩媚兰要生孩子 了,郝思嘉只好留下来照顾她。

在北方军大军压境之日,郝思嘉哀求白瑞德帮忙护送她和刚生 下孩子的韩媚兰回塔拉庄园。白瑞德告诉郝思嘉他不能目睹南方军 溃败而不去助一臂之力,他要参加南方军作战,他留下一把手枪并 和郝思嘉拥吻告别。郝思嘉只好独自勇敢地驾驶马车回到塔拉庄园, 这时家里已被北方军士兵抢先洗动一空,母亲在惊吓中死去。

不久,战争结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来的统治者要庄园主 缴纳重税,郝思嘉在绝望中去亚特兰大城找白瑞德借钱,但得知他 已被关进监狱。归来的途中,郝思嘉遇上了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 发户弗兰克,为了要重振破产的家业,她骗取弗兰克和自己结了婚。

郝思嘉在弗兰克经营的木材厂非法雇用囚犯,并和北方来的商 人大做生意。此时,白瑞德因用钱贿赂而恢复了自由。两人偶然碰 面,再次展开爱恨交织的关系。

弗兰克和艾希利因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组织,在一次集会时遭 北方军包围,弗兰克中弹死亡,艾希利负伤逃亡,在白瑞德帮助下 回到韩媚兰身边。郝思嘉再次成为寡妇。此时,白瑞德前来向她求 婚,她终于与一直爱她的搞私运军火和粮食致富的白瑞德结了婚。 婚后,夫妻二人住在亚特兰大的豪华大宅。一年后,女儿邦妮出生, 白瑞德把全部感情投注到邦妮身上。郝思嘉偶然翻阅艾希利的照片 被白瑞德发现,终于导致了二人感情的破裂。其后,在艾希利的生 日会前夕,郝思嘉与艾希利相见时热情的拥抱引起旁人非议,但韩 媚兰不相信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白瑞德可不这样想。

当郝思嘉告诉白瑞德她已经再次怀孕时,白瑞德怀疑地问那是 谁的孩子?郝思嘉在羞怒之下欲打白瑞德,却不慎滚下楼梯引起流 产。白瑞德感到内疚,决心同郝思嘉言归于好,不料就在他俩谈话 时,小女儿邦妮意外坠马摔死了。与此同时不幸的事也在另一个家 庭里发生,韩媚兰终因操劳过度卧病不起。临终前,她把自已的丈 夫艾希利和儿子托付给郝思嘉,但要求她保守这个秘密,郝思嘉不 顾一切扑向艾希利的怀中,紧紧拥抱住他,站在一旁的白瑞德无法 再忍受下去,而转身离去。面对伤心欲绝毫无反应的艾希利,郝思 嘉终于明白,她爱的艾希利其实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白瑞 德。

当郝思嘉赶回家里告诉白瑞德,她是真正爱他的时候,白瑞德 已不再相信她。他决心离开郝思嘉,返回老家去寻找美好的事物, 被遗弃的郝思嘉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 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决定守在她的土地上 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1949年8月16日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1949年8月16日,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著名小说《飘》(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名《乱世佳人》)的原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名门,她一生都生活于亚特兰大,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是南北战争中南军据守的最后防线,小米切尔常常骑马凭吊战争后的遗迹。
在同酒商厄普肖的婚姻破裂后,她嫁给了记者马什,这让守旧的亚特兰大社交界大吃一惊。更让人惊讶的是,她不从夫姓。正是在马什的鼓励下,米切尔开始默默写作,十年后完成了《飘》。书原名叫《明天是个新日子》,斯佳丽也不叫斯佳丽,叫潘茜。出版时,米切尔才把书名改成《飘》——这是英国诗人道森长诗《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这部小说中意喻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伤感。这种对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评论界广泛争议。
《飘》1936年问世后引起轰动,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后,米切尔更名扬四海。面对荣誉,米切尔谦虚地表示,《飘》的文字欠美丽,思想欠伟大,她自己也不过是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她婉拒了各种邀请,一直与丈夫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上被翻译成29种文字,总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根据此书拍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引起轰动,并迅速风靡全球。次年这部电影获得10项奥斯卡奖。
1949年8月11日,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丈夫出门看电影时发生车祸,5天后逝世。
由于她生前坚决拒绝使故事有个结尾,从而使不少制片人纷纷请求得到拍摄续集的机会。1976年,玛格丽特的兄弟斯蒂芬斯·米切尔准许美国环球制片公司选择一个剧本拍续集,但是制片人的尝试失败了。
美国女作家亚历山德拉·芮普利经过3年的辛勤笔耕,于1991年9月25日在40个国家同时出版发行她创作的《飘》的续集——《郝思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米切尔的两个侄子突然心血来潮,感到有必要找位作家,创作《飘》的续集,这必须是一部他们能完全控制的上乘之作。于是,纽约威廉·莫里斯事务所受托于1986年组织了一次挑选作家的竞赛。在纷至沓来的成千上万名人中,莫里斯筛选出11名参加决赛,其中女性10名,男性1名。最后,57岁的芮普利获得了米切尔家族的这一殊荣。
在众多候选人中,芮普利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她是女的,又是地道的美国南方人,在当年南部贵族的首府、《飘》的男主角白瑞德的故乡查尔斯顿长大。人称芮普利是文坛的“福将”,她早年写的那些供火车站旅客看的流行小说,本本畅销。后来,她又创作过4部关于美国南方的小说,头一本《查尔斯顿》再版了11次,人们常将之与《飘》相提并论,她也因此而跻身于美国成名作家的行列。
芮普利在签订了这份450万美元的合同之后,马上开始构思。她先是仔细通读原著,尽力感受原作者的创作思想,还动手抄了其中的300页。她认为这是认真领悟作者风格的最好办法。芮普利治学严谨、尊重历史,为了保持作品的时代特点和风貌,她翻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并且实地考察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此后,她就像一位隐士那样,静静地续写这部风靡世界55年、拥有众多读者的巨著。其间,美国文坛和艺术界始终有人对此非难不已,同名影片的导演助手拉勃文甚至指责说,续书“是对这部美国古典巨著的糟蹋”。但作者不为任何压力所动,默默无闻地苦干了3个年头。1991年2月,她终于将1000页的续集——《郝思嘉》的原稿放在了出版商的办公桌上。
由于出版商与作者有约在先,此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全属保密。9月25日之前,世人无法得知郝思嘉和白瑞德最终是否再度重逢、破镜重圆——这个令《飘》迷们猜测了半个世纪的谜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续集尚未问世,就已先声夺人,成为今年世界文坛最轰动的事件之一。
不过,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国的命运却不佳,曾被当成是有害读物加以批判。1999年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无法飘逝的记忆——追踪20年前一场关于的争论》。文章说:揭开封尘已久的记忆,当年的主要当事人、浙江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原负责人马守良感慨万端: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没有中国出版界的今天。
风波源于那个特定时期所产生的严重“书荒”。1978年,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35种中外文学名著。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力量,认真审读了一部分以往出版过的中外名著。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他们决定出版傅东华翻译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重印《飘》的消息刚一传开,十几个省的发行部门就蜂拥而至,许多大专院校也纷纷要求供应此书,《飘》的印刷计划从10万册一路飚升至60多万册。上海一家文化单位甚至派人亲赴浙江坐等,不给几万册不走。然而正当《飘》的上册刚刚出版,中下册尚在印制的时候,一场猛烈的暴风雨顷刻而至。
1980年1月27日和29日,一家地方党报连续发表了“《飘》热和《根》热”、“《飘》到哪里去?”两篇文章,拉开了批判出版《飘》的序幕。紧接着,又一家著名的地方报纸以不少社会知名人士发出呼吁为名,发表了“出版图书要考虑社会效果”的文章。4月18日,文化界一位著名人士对日本新闻代表团说,中国“也出版了像《飘》那样不大好的东西”,日本时事社随即作了报道。4月23日,一家大报也发表了“揭开《飘》的纱幕”的文章。
几乎与此同时,内部通报,大小会议,各种来信,对于《飘》的批评同样接连不断。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出版局长会议上,批评《飘》成了未列入议程的议程;一位文化名人竟在信中言辞激烈地说:“‘社会主义’不知随风《飘》到哪里去了。”
《飘》的“问题”已不仅限于出版这本书,它已经被一些人引申到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而尽管出版界的许多领导都不赞成批《飘》,但显然,单靠出版界的力量已经难以顶住这莫大的压力。就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对《飘》的出版给予了肯定。
1980年6月14日,香港《文汇报》登载了美联社13日发自北京的一条电讯稿,尽管只有几百字,但它对中国出版界、文化界来说,却是一股真正的暖风,一剂强有力的清醒剂。
这条关于小平同志6月13日接见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代表团的电稿是这样写的:坦普尔的大学联络办公室负责人乔治·英格拉姆说,该代表团“同邓小平讨论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美国小说《飘》”。“邓氏说,有些人不同意在中国出版这本小说,因为它歌颂奴隶主;但邓氏认为应该出版,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而据接待这个代表团的科学院外事局整理的谈话记录记载:当谈到美国南北战争时,小平同志说:“你们有一本书叫《飘》,是写南北战争的。”外宾说:“是的,现在正在拍电影,有一位电影明星作主角。40年前已经拍了一部电影,现在又在拍另一部。”小平同志说:“小说写得不错,中国现在对这本书有争论,因为这本书的观点是支持南方庄园主的,我们想用中文出版这本书。出版了也没有关系嘛,大家看一看,评论一下。”
一场争论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那样深刻,似乎永远无法飘逝。

5. 小说《飘》最早是 由谁翻译的

1949年8月16日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1949年8月16日,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著名小说《飘》(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名《乱世佳人》)的原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名门,她一生都生活于亚特兰大,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是南北战争中南军据守的最后防线,小米切尔常常骑马凭吊战争后的遗迹。 
在同酒商厄普肖的婚姻破裂后,她嫁给了记者马什,这让守旧的亚特兰大社交界大吃一惊。更让人惊讶的是,她不从夫姓。正是在马什的鼓励下,米切尔开始默默写作,十年后完成了《飘》。书原名叫《明天是个新日子》,斯佳丽也不叫斯佳丽,叫潘茜。出版时,米切尔才把书名改成《飘》——这是英国诗人道森长诗《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这部小说中意喻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伤感。这种对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评论界广泛争议。 
《飘》1936年问世后引起轰动,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后,米切尔更名扬四海。面对荣誉,米切尔谦虚地表示,《飘》的文字欠美丽,思想欠伟大,她自己也不过是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她婉拒了各种邀请,一直与丈夫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上被翻译成29种文字,总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根据此书拍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引起轰动,并迅速风靡全球。次年这部电影获得10项奥斯卡奖。 
1949年8月11日,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丈夫出门看电影时发生车祸,5天后逝世。 
由于她生前坚决拒绝使故事有个结尾,从而使不少制片人纷纷请求得到拍摄续集的机会。1976年,玛格丽特的兄弟斯蒂芬斯·米切尔准许美国环球制片公司选择一个剧本拍续集,但是制片人的尝试失败了。 
美国女作家亚历山德拉·芮普利经过3年的辛勤笔耕,于1991年9月25日在40个国家同时出版发行她创作的《飘》的续集——《郝思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米切尔的两个侄子突然心血来潮,感到有必要找位作家,创作《飘》的续集,这必须是一部他们能完全控制的上乘之作。于是,纽约威廉·莫里斯事务所受托于1986年组织了一次挑选作家的竞赛。在纷至沓来的成千上万名人中,莫里斯筛选出11名参加决赛,其中女性10名,男性1名。最后,57岁的芮普利获得了米切尔家族的这一殊荣。 
在众多候选人中,芮普利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她是女的,又是地道的美国南方人,在当年南部贵族的首府、《飘》的男主角白瑞德的故乡查尔斯顿长大。人称芮普利是文坛的“福将”,她早年写的那些供火车站旅客看的流行小说,本本畅销。后来,她又创作过4部关于美国南方的小说,头一本《查尔斯顿》再版了11次,人们常将之与《飘》相提并论,她也因此而跻身于美国成名作家的行列。 
芮普利在签订了这份450万美元的合同之后,马上开始构思。她先是仔细通读原著,尽力感受原作者的创作思想,还动手抄了其中的300页。她认为这是认真领悟作者风格的最好办法。芮普利治学严谨、尊重历史,为了保持作品的时代特点和风貌,她翻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并且实地考察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此后,她就像一位隐士那样,静静地续写这部风靡世界55年、拥有众多读者的巨著。其间,美国文坛和艺术界始终有人对此非难不已,同名影片的导演助手拉勃文甚至指责说,续书“是对这部美国古典巨著的糟蹋”。但作者不为任何压力所动,默默无闻地苦干了3个年头。1991年2月,她终于将1000页的续集——《郝思嘉》的原稿放在了出版商的办公桌上。 
由于出版商与作者有约在先,此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全属保密。9月25日之前,世人无法得知郝思嘉和白瑞德最终是否再度重逢、破镜重圆——这个令《飘》迷们猜测了半个世纪的谜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续集尚未问世,就已先声夺人,成为今年世界文坛最轰动的事件之一。 
不过,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国的命运却不佳,曾被当成是有害读物加以批判。1999年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无法飘逝的记忆——追踪20年前一场关于的争论》。文章说:揭开封尘已久的记忆,当年的主要当事人、浙江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原负责人马守良感慨万端: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没有中国出版界的今天。 
风波源于那个特定时期所产生的严重“书荒”。1978年,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35种中外文学名著。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力量,认真审读了一部分以往出版过的中外名著。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他们决定出版傅东华翻译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重印《飘》的消息刚一传开,十几个省的发行部门就蜂拥而至,许多大专院校也纷纷要求供应此书,《飘》的印刷计划从10万册一路飚升至60多万册。上海一家文化单位甚至派人亲赴浙江坐等,不给几万册不走。然而正当《飘》的上册刚刚出版,中下册尚在印制的时候,一场猛烈的暴风雨顷刻而至。 
1980年1月27日和29日,一家地方党报连续发表了“《飘》热和《根》热”、“《飘》到哪里去?”两篇文章,拉开了批判出版《飘》的序幕。紧接着,又一家著名的地方报纸以不少社会知名人士发出呼吁为名,发表了“出版图书要考虑社会效果”的文章。4月18日,文化界一位著名人士对日本新闻代表团说,中国“也出版了像《飘》那样不大好的东西”,日本时事社随即作了报道。4月23日,一家大报也发表了“揭开《飘》的纱幕”的文章。 
几乎与此同时,内部通报,大小会议,各种来信,对于《飘》的批评同样接连不断。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出版局长会议上,批评《飘》成了未列入议程的议程;一位文化名人竟在信中言辞激烈地说:“‘社会主义’不知随风《飘》到哪里去了。” 
《飘》的“问题”已不仅限于出版这本书,它已经被一些人引申到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而尽管出版界的许多领导都不赞成批《飘》,但显然,单靠出版界的力量已经难以顶住这莫大的压力。就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对《飘》的出版给予了肯定。 
1980年6月14日,香港《文汇报》登载了美联社13日发自北京的一条电讯稿,尽管只有几百字,但它对中国出版界、文化界来说,却是一股真正的暖风,一剂强有力的清醒剂。 
这条关于小平同志6月13日接见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代表团的电稿是这样写的:坦普尔的大学联络办公室负责人乔治·英格拉姆说,该代表团“同邓小平讨论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美国小说《飘》”。“邓氏说,有些人不同意在中国出版这本小说,因为它歌颂奴隶主;但邓氏认为应该出版,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而据接待这个代表团的科学院外事局整理的谈话记录记载:当谈到美国南北战争时,小平同志说:“你们有一本书叫《飘》,是写南北战争的。”外宾说:“是的,现在正在拍电影,有一位电影明星作主角。40年前已经拍了一部电影,现在又在拍另一部。”小平同志说:“小说写得不错,中国现在对这本书有争论,因为这本书的观点是支持南方庄园主的,我们想用中文出版这本书。出版了也没有关系嘛,大家看一看,评论一下。” 
一场争论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那样深刻,似乎永远无法飘逝。
参考资料: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816/2687.html

小说《飘》最早是 由谁翻译的

6. <飘>是不是一部种族歧视的小说

不是

<飘>之简介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的前夕,塔拉庄园的千金小姐郝思嘉爱上 了另一庄园主的儿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却选择了郝思嘉的表妹-- 温柔善良的韩媚兰为终身伴侣。郝思嘉出于妒恨,抢先嫁给了韩媚 兰的弟弟查尔斯。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艾希利和查尔斯作 为征兵上了前线。查尔斯很快就在战争中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妇, 但她内心却一直热恋着艾希利。 

一天,在一次举行义卖的舞会上,郝思嘉和风度翩翩的商人白 瑞德相识。白瑞德开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绝。郝思嘉一心 只想着去追求艾希利,结果也遭到拒绝。 

在战争中,美国南方军遭到失败,亚特兰大城里挤满了伤兵。 郝思嘉和表妹韩媚兰自愿加入护士行列照顾伤兵。目睹战乱带来的 惨状,任性的郝思嘉成熟了不少。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北方军 快打过来了,不少人家惊惶地开始逃离家园。不巧韩媚兰要生孩子 了,郝思嘉只好留下来照顾她。 

在北方军大军压境之日,郝思嘉哀求白瑞德帮忙护送她和刚生 下孩子的韩媚兰回塔拉庄园。白瑞德告诉郝思嘉他不能目睹南方军 溃败而不去助一臂之力,他要参加南方军作战,他留下一把手枪并 和郝思嘉拥吻告别。郝思嘉只好独自勇敢地驾驶马车回到塔拉庄园, 这时家里已被北方军士兵抢先洗动一空,母亲在惊吓中死去。 

不久,战争结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来的统治者要庄园主 缴纳重税,郝思嘉在绝望中去亚特兰大城找白瑞德借钱,但得知他 已被关进监狱。归来的途中,郝思嘉遇上了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 发户弗兰克,为了要重振破产的家业,她骗取弗兰克和自己结了婚。 

郝思嘉在弗兰克经营的木材厂非法雇用囚犯,并和北方来的商 人大做生意。此时,白瑞德因用钱贿赂而恢复了自由。两人偶然碰 面,再次展开爱恨交织的关系。 

弗兰克和艾希利因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组织,在一次集会时遭 北方军包围,弗兰克中弹死亡,艾希利负伤逃亡,在白瑞德帮助下 回到韩媚兰身边。郝思嘉再次成为寡妇。此时,白瑞德前来向她求 婚,她终于与一直爱她的搞私运军火和粮食致富的白瑞德结了婚。 婚后,夫妻二人住在亚特兰大的豪华大宅。一年后,女儿邦妮出生, 白瑞德把全部感情投注到邦妮身上。郝思嘉偶然翻阅艾希利的照片 被白瑞德发现,终于导致了二人感情的破裂。其后,在艾希利的生 日会前夕,郝思嘉与艾希利相见时热情的拥抱引起旁人非议,但韩 媚兰不相信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白瑞德可不这样想。 

当郝思嘉告诉白瑞德她已经再次怀孕时,白瑞德怀疑地问那是 谁的孩子?郝思嘉在羞怒之下欲打白瑞德,却不慎滚下楼梯引起流 产。白瑞德感到内疚,决心同郝思嘉言归于好,不料就在他俩谈话 时,小女儿邦妮意外坠马摔死了。与此同时不幸的事也在另一个家 庭里发生,韩媚兰终因操劳过度卧病不起。临终前,她把自已的丈 夫艾希利和儿子托付给郝思嘉,但要求她保守这个秘密,郝思嘉不 顾一切扑向艾希利的怀中,紧紧拥抱住他,站在一旁的白瑞德无法 再忍受下去,而转身离去。面对伤心欲绝毫无反应的艾希利,郝思 嘉终于明白,她爱的艾希利其实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白瑞 德。 

当郝思嘉赶回家里告诉白瑞德,她是真正爱他的时候,白瑞德 已不再相信她。他决心离开郝思嘉,返回老家去寻找美好的事物, 被遗弃的郝思嘉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 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决定守在她的土地上 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1949年8月16日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1949年8月16日,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著名小说《飘》(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名《乱世佳人》)的原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名门,她一生都生活于亚特兰大,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是南北战争中南军据守的最后防线,小米切尔常常骑马凭吊战争后的遗迹。 
在同酒商厄普肖的婚姻破裂后,她嫁给了记者马什,这让守旧的亚特兰大社交界大吃一惊。更让人惊讶的是,她不从夫姓。正是在马什的鼓励下,米切尔开始默默写作,十年后完成了《飘》。书原名叫《明天是个新日子》,斯佳丽也不叫斯佳丽,叫潘茜。出版时,米切尔才把书名改成《飘》——这是英国诗人道森长诗《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这部小说中意喻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伤感。这种对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评论界广泛争议。 
《飘》1936年问世后引起轰动,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后,米切尔更名扬四海。面对荣誉,米切尔谦虚地表示,《飘》的文字欠美丽,思想欠伟大,她自己也不过是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她婉拒了各种邀请,一直与丈夫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上被翻译成29种文字,总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根据此书拍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引起轰动,并迅速风靡全球。次年这部电影获得10项奥斯卡奖。 
1949年8月11日,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丈夫出门看电影时发生车祸,5天后逝世。 
由于她生前坚决拒绝使故事有个结尾,从而使不少制片人纷纷请求得到拍摄续集的机会。1976年,玛格丽特的兄弟斯蒂芬斯·米切尔准许美国环球制片公司选择一个剧本拍续集,但是制片人的尝试失败了。 
美国女作家亚历山德拉·芮普利经过3年的辛勤笔耕,于1991年9月25日在40个国家同时出版发行她创作的《飘》的续集——《郝思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米切尔的两个侄子突然心血来潮,感到有必要找位作家,创作《飘》的续集,这必须是一部他们能完全控制的上乘之作。于是,纽约威廉·莫里斯事务所受托于1986年组织了一次挑选作家的竞赛。在纷至沓来的成千上万名人中,莫里斯筛选出11名参加决赛,其中女性10名,男性1名。最后,57岁的芮普利获得了米切尔家族的这一殊荣。 
在众多候选人中,芮普利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她是女的,又是地道的美国南方人,在当年南部贵族的首府、《飘》的男主角白瑞德的故乡查尔斯顿长大。人称芮普利是文坛的“福将”,她早年写的那些供火车站旅客看的流行小说,本本畅销。后来,她又创作过4部关于美国南方的小说,头一本《查尔斯顿》再版了11次,人们常将之与《飘》相提并论,她也因此而跻身于美国成名作家的行列。 
芮普利在签订了这份450万美元的合同之后,马上开始构思。她先是仔细通读原著,尽力感受原作者的创作思想,还动手抄了其中的300页。她认为这是认真领悟作者风格的最好办法。芮普利治学严谨、尊重历史,为了保持作品的时代特点和风貌,她翻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并且实地考察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此后,她就像一位隐士那样,静静地续写这部风靡世界55年、拥有众多读者的巨著。其间,美国文坛和艺术界始终有人对此非难不已,同名影片的导演助手拉勃文甚至指责说,续书“是对这部美国古典巨著的糟蹋”。但作者不为任何压力所动,默默无闻地苦干了3个年头。1991年2月,她终于将1000页的续集——《郝思嘉》的原稿放在了出版商的办公桌上。 
由于出版商与作者有约在先,此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全属保密。9月25日之前,世人无法得知郝思嘉和白瑞德最终是否再度重逢、破镜重圆——这个令《飘》迷们猜测了半个世纪的谜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续集尚未问世,就已先声夺人,成为今年世界文坛最轰动的事件之一。 
不过,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国的命运却不佳,曾被当成是有害读物加以批判。1999年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无法飘逝的记忆——追踪20年前一场关于的争论》。文章说:揭开封尘已久的记忆,当年的主要当事人、浙江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原负责人马守良感慨万端: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没有中国出版界的今天。 
风波源于那个特定时期所产生的严重“书荒”。1978年,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35种中外文学名著。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力量,认真审读了一部分以往出版过的中外名著。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他们决定出版傅东华翻译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重印《飘》的消息刚一传开,十几个省的发行部门就蜂拥而至,许多大专院校也纷纷要求供应此书,《飘》的印刷计划从10万册一路飚升至60多万册。上海一家文化单位甚至派人亲赴浙江坐等,不给几万册不走。然而正当《飘》的上册刚刚出版,中下册尚在印制的时候,一场猛烈的暴风雨顷刻而至。 
1980年1月27日和29日,一家地方党报连续发表了“《飘》热和《根》热”、“《飘》到哪里去?”两篇文章,拉开了批判出版《飘》的序幕。紧接着,又一家著名的地方报纸以不少社会知名人士发出呼吁为名,发表了“出版图书要考虑社会效果”的文章。4月18日,文化界一位著名人士对日本新闻代表团说,中国“也出版了像《飘》那样不大好的东西”,日本时事社随即作了报道。4月23日,一家大报也发表了“揭开《飘》的纱幕”的文章。 
几乎与此同时,内部通报,大小会议,各种来信,对于《飘》的批评同样接连不断。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出版局长会议上,批评《飘》成了未列入议程的议程;一位文化名人竟在信中言辞激烈地说:“‘社会主义’不知随风《飘》到哪里去了。” 
《飘》的“问题”已不仅限于出版这本书,它已经被一些人引申到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而尽管出版界的许多领导都不赞成批《飘》,但显然,单靠出版界的力量已经难以顶住这莫大的压力。就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对《飘》的出版给予了肯定。 
1980年6月14日,香港《文汇报》登载了美联社13日发自北京的一条电讯稿,尽管只有几百字,但它对中国出版界、文化界来说,却是一股真正的暖风,一剂强有力的清醒剂。 
这条关于小平同志6月13日接见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代表团的电稿是这样写的:坦普尔的大学联络办公室负责人乔治·英格拉姆说,该代表团“同邓小平讨论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美国小说《飘》”。“邓氏说,有些人不同意在中国出版这本小说,因为它歌颂奴隶主;但邓氏认为应该出版,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而据接待这个代表团的科学院外事局整理的谈话记录记载:当谈到美国南北战争时,小平同志说:“你们有一本书叫《飘》,是写南北战争的。”外宾说:“是的,现在正在拍电影,有一位电影明星作主角。40年前已经拍了一部电影,现在又在拍另一部。”小平同志说:“小说写得不错,中国现在对这本书有争论,因为这本书的观点是支持南方庄园主的,我们想用中文出版这本书。出版了也没有关系嘛,大家看一看,评论一下。” 
一场争论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那样深刻,似乎永远无法飘逝。
参考资料: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816/2687.html

7. 飘的写作背景

女性主义文学是开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女性主义的飞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迅速深入人心,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一场为了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而平等的女权运动开始了。1936年出版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作品通过对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飘》是一部取材于关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小说,书名直译应为“随风飘逝”,它引自英国诗人思斯特·道生的诗句,又取义于小说第24章的一段概括性描写,出自书中女主人公斯嘉丽之口,大意是说那场战争像咫风一般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家的农场也“随风飘逝”了。
斯嘉丽以这一短语抒发了南方农场主的思想感情,作者用来作为书名,也表明了她对南北战争的观点,这与本书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书名蕴藏着两层含意:这呼啸的咫风,指的是南北战争;那被飘去的云朵,指的是农奴制的安逸生活。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国现代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本书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飘

飘的写作背景

8. 玛格丽特。米切尔和《飘》

<飘>之简介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的前夕,塔拉庄园的千金小姐郝思嘉爱上 了另一庄园主的儿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却选择了郝思嘉的表妹-- 温柔善良的韩媚兰为终身伴侣。郝思嘉出于妒恨,抢先嫁给了韩媚 兰的弟弟查尔斯。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艾希利和查尔斯作 为征兵上了前线。查尔斯很快就在战争中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妇, 但她内心却一直热恋着艾希利。   

  一天,在一次举行义卖的舞会上,郝思嘉和风度翩翩的商人白 瑞德相识。白瑞德开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绝。郝思嘉一心 只想着去追求艾希利,结果也遭到拒绝。   

  在战争中,美国南方军遭到失败,亚特兰大城里挤满了伤兵。 郝思嘉和表妹韩媚兰自愿加入护士行列照顾伤兵。目睹战乱带来的 惨状,任性的郝思嘉成熟了不少。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北方军 快打过来了,不少人家惊惶地开始逃离家园。不巧韩媚兰要生孩子 了,郝思嘉只好留下来照顾她。   

  在北方军大军压境之日,郝思嘉哀求白瑞德帮忙护送她和刚生 下孩子的韩媚兰回塔拉庄园。白瑞德告诉郝思嘉他不能目睹南方军 溃败而不去助一臂之力,他要参加南方军作战,他留下一把手枪并 和郝思嘉拥吻告别。郝思嘉只好独自勇敢地驾驶马车回到塔拉庄园, 这时家里已被北方军士兵抢先洗动一空,母亲在惊吓中死去。   

  不久,战争结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来的统治者要庄园主 缴纳重税,郝思嘉在绝望中去亚特兰大城找白瑞德借钱,但得知他 已被关进监狱。归来的途中,郝思嘉遇上了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 发户弗兰克,为了要重振破产的家业,她骗取弗兰克和自己结了婚。   

  郝思嘉在弗兰克经营的木材厂非法雇用囚犯,并和北方来的商 人大做生意。此时,白瑞德因用钱贿赂而恢复了自由。两人偶然碰 面,再次展开爱恨交织的关系。   

  弗兰克和艾希利因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组织,在一次集会时遭 北方军包围,弗兰克中弹死亡,艾希利负伤逃亡,在白瑞德帮助下 回到韩媚兰身边。郝思嘉再次成为寡妇。此时,白瑞德前来向她求 婚,她终于与一直爱她的搞私运军火和粮食致富的白瑞德结了婚。 婚后,夫妻二人住在亚特兰大的豪华大宅。一年后,女儿邦妮出生, 白瑞德把全部感情投注到邦妮身上。郝思嘉偶然翻阅艾希利的照片 被白瑞德发现,终于导致了二人感情的破裂。其后,在艾希利的生 日会前夕,郝思嘉与艾希利相见时热情的拥抱引起旁人非议,但韩 媚兰不相信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白瑞德可不这样想。   

  当郝思嘉告诉白瑞德她已经再次怀孕时,白瑞德怀疑地问那是 谁的孩子?郝思嘉在羞怒之下欲打白瑞德,却不慎滚下楼梯引起流 产。白瑞德感到内疚,决心同郝思嘉言归于好,不料就在他俩谈话 时,小女儿邦妮意外坠马摔死了。与此同时不幸的事也在另一个家 庭里发生,韩媚兰终因操劳过度卧病不起。临终前,她把自已的丈 夫艾希利和儿子托付给郝思嘉,但要求她保守这个秘密,郝思嘉不 顾一切扑向艾希利的怀中,紧紧拥抱住他,站在一旁的白瑞德无法 再忍受下去,而转身离去。面对伤心欲绝毫无反应的艾希利,郝思 嘉终于明白,她爱的艾希利其实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白瑞 德。   

  当郝思嘉赶回家里告诉白瑞德,她是真正爱他的时候,白瑞德 已不再相信她。他决心离开郝思嘉,返回老家去寻找美好的事物, 被遗弃的郝思嘉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 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决定守在她的土地上 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她期盼着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1949年8月16日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1949年8月16日,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著名小说《飘》(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名《乱世佳人》)的原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逝世。 
  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名门,她一生都生活于亚特兰大,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亚特兰大所在的佐治亚州是南北战争中南军据守的最后防线,小米切尔常常骑马凭吊战争后的遗迹。
  在同酒商厄普肖的婚姻破裂后,她嫁给了记者马什,这让守旧的亚特兰大社交界大吃一惊。更让人惊讶的是,她不从夫姓。正是在马什的鼓励下,米切尔开始默默写作,十年后完成了《飘》。书原名叫《明天是个新日子》,斯佳丽也不叫斯佳丽,叫潘茜。出版时,米切尔才把书名改成《飘》——这是英国诗人道森长诗《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这部小说中意喻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伤感。这种对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评论界广泛争议。
  《飘》1936年问世后引起轰动,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后,米切尔更名扬四海。面对荣誉,米切尔谦虚地表示,《飘》的文字欠美丽,思想欠伟大,她自己也不过是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她婉拒了各种邀请,一直与丈夫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上被翻译成29种文字,总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根据此书拍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引起轰动,并迅速风靡全球。次年这部电影获得10项奥斯卡奖。
  1949年8月11日,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丈夫出门看电影时发生车祸,5天后逝世。
  由于她生前坚决拒绝使故事有个结尾,从而使不少制片人纷纷请求得到拍摄续集的机会。1976年,玛格丽特的兄弟斯蒂芬斯·米切尔准许美国环球制片公司选择一个剧本拍续集,但是制片人的尝试失败了。
  美国女作家亚历山德拉·芮普利经过3年的辛勤笔耕,于1991年9月25日在40个国家同时出版发行她创作的《飘》的续集——《郝思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米切尔的两个侄子突然心血来潮,感到有必要找位作家,创作《飘》的续集,这必须是一部他们能完全控制的上乘之作。于是,纽约威廉·莫里斯事务所受托于1986年组织了一次挑选作家的竞赛。在纷至沓来的成千上万名人中,莫里斯筛选出11名参加决赛,其中女性10名,男性1名。最后,57岁的芮普利获得了米切尔家族的这一殊荣。
  在众多候选人中,芮普利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她是女的,又是地道的美国南方人,在当年南部贵族的首府、《飘》的男主角白瑞德的故乡查尔斯顿长大。人称芮普利是文坛的“福将”,她早年写的那些供火车站旅客看的流行小说,本本畅销。后来,她又创作过4部关于美国南方的小说,头一本《查尔斯顿》再版了11次,人们常将之与《飘》相提并论,她也因此而跻身于美国成名作家的行列。
  芮普利在签订了这份450万美元的合同之后,马上开始构思。她先是仔细通读原著,尽力感受原作者的创作思想,还动手抄了其中的300页。她认为这是认真领悟作者风格的最好办法。芮普利治学严谨、尊重历史,为了保持作品的时代特点和风貌,她翻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并且实地考察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此后,她就像一位隐士那样,静静地续写这部风靡世界55年、拥有众多读者的巨著。其间,美国文坛和艺术界始终有人对此非难不已,同名影片的导演助手拉勃文甚至指责说,续书“是对这部美国古典巨著的糟蹋”。但作者不为任何压力所动,默默无闻地苦干了3个年头。1991年2月,她终于将1000页的续集——《郝思嘉》的原稿放在了出版商的办公桌上。
  由于出版商与作者有约在先,此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全属保密。9月25日之前,世人无法得知郝思嘉和白瑞德最终是否再度重逢、破镜重圆——这个令《飘》迷们猜测了半个世纪的谜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续集尚未问世,就已先声夺人,成为今年世界文坛最轰动的事件之一。
  不过,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在中国的命运却不佳,曾被当成是有害读物加以批判。1999年1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无法飘逝的记忆——追踪20年前一场关于的争论》。文章说:揭开封尘已久的记忆,当年的主要当事人、浙江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原负责人马守良感慨万端: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没有中国出版界的今天。 
  风波源于那个特定时期所产生的严重“书荒”。1978年,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35种中外文学名著。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力量,认真审读了一部分以往出版过的中外名著。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他们决定出版傅东华翻译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重印《飘》的消息刚一传开,十几个省的发行部门就蜂拥而至,许多大专院校也纷纷要求供应此书,《飘》的印刷计划从10万册一路飚升至60多万册。上海一家文化单位甚至派人亲赴浙江坐等,不给几万册不走。然而正当《飘》的上册刚刚出版,中下册尚在印制的时候,一场猛烈的暴风雨顷刻而至。
  1980年1月27日和29日,一家地方党报连续发表了“《飘》热和《根》热”、“《飘》到哪里去?”两篇文章,拉开了批判出版《飘》的序幕。紧接着,又一家著名的地方报纸以不少社会知名人士发出呼吁为名,发表了“出版图书要考虑社会效果”的文章。4月18日,文化界一位著名人士对日本新闻代表团说,中国“也出版了像《飘》那样不大好的东西”,日本时事社随即作了报道。4月23日,一家大报也发表了“揭开《飘》的纱幕”的文章。
  几乎与此同时,内部通报,大小会议,各种来信,对于《飘》的批评同样接连不断。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出版局长会议上,批评《飘》成了未列入议程的议程;一位文化名人竟在信中言辞激烈地说:“‘社会主义’不知随风《飘》到哪里去了。”
  《飘》的“问题”已不仅限于出版这本书,它已经被一些人引申到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而尽管出版界的许多领导都不赞成批《飘》,但显然,单靠出版界的力量已经难以顶住这莫大的压力。就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对《飘》的出版给予了肯定。
  1980年6月14日,香港《文汇报》登载了美联社13日发自北京的一条电讯稿,尽管只有几百字,但它对中国出版界、文化界来说,却是一股真正的暖风,一剂强有力的清醒剂。
  这条关于小平同志6月13日接见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代表团的电稿是这样写的:坦普尔的大学联络办公室负责人乔治·英格拉姆说,该代表团“同邓小平讨论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美国小说《飘》”。“邓氏说,有些人不同意在中国出版这本小说,因为它歌颂奴隶主;但邓氏认为应该出版,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而据接待这个代表团的科学院外事局整理的谈话记录记载:当谈到美国南北战争时,小平同志说:“你们有一本书叫《飘》,是写南北战争的。”外宾说:“是的,现在正在拍电影,有一位电影明星作主角。40年前已经拍了一部电影,现在又在拍另一部。”小平同志说:“小说写得不错,中国现在对这本书有争论,因为这本书的观点是支持南方庄园主的,我们想用中文出版这本书。出版了也没有关系嘛,大家看一看,评论一下。”
  一场争论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那样深刻,似乎永远无法飘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