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巴菲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024-04-29

1. 你认为巴菲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巴菲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 巴菲特怎样成为股神,他的成功秘密是什么?


3. 股神巴菲特是怎样起家的?如题 谢谢了

巴菲特是美国“股神”。
从20世纪60年代用低价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伯克希尔公司开始,巴菲特就连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投资神话。在美国,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排名第五,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成就,就是因为巴菲特一直信奉这样一条定律:在众人相中的地方投资,是不可能发财的。
简单而朴素的价值投资策略(买入估值便宜的好公司),给巴菲特带来了长期年化20%的收益率。而巴菲特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包括可口可乐,吉列,富国银行等也常常被投资者津津乐道。


扩展资料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2008年9月,在抛甩股权为主流、持有股权为找死的乱世里,伯克希尔用1.03美元(8港元)价格吃进了2 .25亿股比亚迪股票,成本约为2.32亿美元。仅仅一年后,比亚迪的股票就猛涨到了88港币,一年实现11倍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是怎样起家的?如题 谢谢了

4. “股神”巴菲特在犯了四个错误后,总结了六条经验教训,究竟是何?

首先,他的六条经验最主要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他主观的懒散所造成的。第一条就是,因为没有坚持他的股份,卖的太快,如果他当初能够坚持不动摇,看准局势,他以1300万美元买下的美国运通股份,到现在价值超过40亿美元。
第二条就是他投资了一些根本没有长久竞争力的企业 ,60年代的时候,他买下了一家纺织公司,也是让他成名的伯克希尔公司的前身,但是谁知道后来科技发展的太快,纺织行业竞争力巨大,他的厂也因此关闭了。
第三条就是他投资了一些根本发展不起来,毫无景气可言的产业,90年代的时候,他以3.5个亿美元投资了美国的一家航空公司,但那时候因为经济的原因,航空业一路缩水,他投资的钱也没什么回报。第四条就是,以股票代替现金进行投资,也是因为自己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原因,他用4.2亿美元买下的制鞋公司,如今股票价值30亿美元以上。
第五条就是看到了,而自己主观懒散没有及时行动,他的确看好零售业的前景,但是他却没有出钱投资沃尔玛,后来一年损失了80亿美元。
最后一点就是现金太多,巴飞特最怕的不是投资的失败,而是自己名声的下降,哪名声只有一丁点的损伤,他也说其实投资最简单的就是不能将它想得太复杂了,说的很有道理,也很有大智慧,但是真正理解起来又有几个人能懂呢,只能说投资有风险,每个入股的人都应该谨慎,不要神化某个人,保持平常心,这是最难得的。

5. 巴菲特:跟他学了这一招,我成了股神

在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挂着一个棒球手的海报,他跟人介绍,这是对他投资理念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人。
  
 这人就是美国著名棒球手泰德·威廉斯,他正专注地目视前方准备挥杆,旁边是由很多棒球排列而成的长方形格子,每个棒球上都有一个数字。
                                          
 可不要小看泰德,他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中最后一个年度击打率在0.4以上的球员,堪称棒球界的传奇人物。
  
 他曾在自传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只打“甜蜜区”的球。正确地击打甜蜜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的球,就能保持好成绩。
  
 甜蜜区是指击中概率更高,适合于把球打到合适区域的击球区,简单理解就是能容易打出好球的区域。
  
 泰德先把击球区分成77个单元,每1个单元代表了1个棒球。
  
 然后观察球的位置,球位于位置不好的击球区时,他绝对不会挥杆,只有当球刚好处在最佳的击球区时,他才会果断挥杆击打。
  
 重点是:他对于非核心区的球,任其从身边飞过,绝不挥棒。
  
  01 
  
  泰德击球的定力:只打甜蜜区的球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么简单,那我知道了他的方法,我肯定也做得到。”
  
 难道真的很简单吗?
  
 泰德的策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真正的难点不在于只击打甜蜜区的球,而在于实战时需要强大的定力。
  
 尤其是在面临比赛的胜负决战时,所有的压力都聚焦在他一人身上,当非甜蜜区来了一个球,到底要不要打?
  
 如果打了,就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只打甜蜜区的球”的策略;
  
 如果不打,又会面临可能输球的巨大压力。
  
 泰德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始终坚持只打甜蜜区的球。
  
 他有强大的内心,有强大的定力,也有强大的定见,所以他才成为那个棒球史上唯二击打率在0.4的神话级棒球手。
  
  02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只投看得懂的公司 
  
 泰德作为巴菲特的“偶像”,巴菲特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呢?
  
 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能从别的领域吸取经验教训为自己所用的牛人。
  
 巴菲特学来了泰德只打甜蜜区的球的策略,他在2017年的纪录片中说:
  
 投资这件事的秘诀,就是坐在那儿看着一次又一次的球飞来,等待那个最佳的球出现在你的击球区。
  
 人们会喊,打啊!
  
 别理他们。
  
 巴菲特知道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圈,他也有强大的定力,能做到待在能力圈内,只对他“甜蜜区”的公司出手。
  
 所以这些年来,他真正出手购买股票的公司并不多,却获得了最好的业绩,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股神。
  
 巴菲特的好朋友查理·芒格在给股东的信中也反复强调,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投资,当真正的机会出现时,再出手也不算迟。
  
 这和巴菲特喜欢等待“好打的慢球”是同一个逻辑。
  
  03 
  
  什么都想要,最后成了韭菜 
  
 新精英的创始人古典曾说,“高手都在持续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如果我是一名棒球手,我想我只能做一名四处挥杆的球手。
  
 因为我抵挡不住那些非甜蜜区的球的诱惑,在我看来,每一个球都必须挥杆,“万一就打中了呢?”
  
 我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理财投资,对于购买股票这件事有真实的体感。
  
 听小道消息说这只股票好,买;听某某说他买那只股票赚了钱,买;新闻上说这家企业很好,买......
  
 结果乱七八糟买了一堆股票,距离股神越来越远,反倒成了一茬绿油油的韭菜。
  
 要忍住自己的手不乱动真的需要特别强大的定力。
  
  04 
  
  找到自己的甜蜜区,保证最大胜率 
  
 最近在看写作的书,各路大V说了很多写10万+的方法。
  
 但在我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看了半天后,突然反应过来,看书的人那么多,又有多少人真的写出了名堂呢?
  
 与其看一大堆眼花缭乱的方法,倒不如找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一直坚定不移地写下去。
  
 热点天天有,要真追热点永远也追不完。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就说过自己的写作方法,只用简洁的文字,写真正对读者有价值的文章,所以他公众号的文章不多,也从不追热点,但他已经成为畅销书作者了。
  
 我们没必要什么都想要,与其满场追着每个球跑,倒不如想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就在这个能力圈内努力。
  
 比如,有人更擅长写家长里短的故事,那就没必要逼着自己去写认知脑科学的文章。
  
 比如我,相比别人写热点的能力,我更擅长写“读书笔记”,那就要专注的写,不要什么都想要。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甜蜜区,保证自己的最大胜率。
  
 如果有一天我们进化了,能力变强了,认知提升了,那再一点一点地扩大我们的甜蜜区,去获得更大的胜率。
  
 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就是专注在甜蜜区内抓住机会,其他的机会再好我们也不要。
  
 你找到自己的“甜蜜区”了吗?

巴菲特:跟他学了这一招,我成了股神

6. 股神巴菲特影响你最深的是哪一点?改变了你什么?

“股神”巴菲特曾经这样说过:“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的方法,就是购买管理费用很低的指数基金。”

由于巴菲特的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浮云君原先的投资策略,以及自己对于基金投资的偏见。(曾经的浮云君一直觉得基金投资收益低,没有意思......)



浮云君由于父母的影响,从初中就开始接触了股票投资,当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由于父母对于理财认知的不足,他们在做股票上都并没有实现稳定的获利,甚至还赔了一大笔钱。他们作为普通小散户“追涨杀跌”、“投机”的思想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我的投资决策。

浮云君大一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股票账户,利用打工赚的钱和生活费开始了我的理财之旅。但是很不幸刚开始似乎并没有摆脱父母亏损的影响,在不具备系统性操作思路和策略的基础上,盲目听信所谓“专家”、“老师”的建议,进行炒股的买卖操作,什么会员费没少交,但是亏损却一直在持续,没有间断过......

浮云君就开始思考,是否是自己的操作、方法出了问题?是否是自己对于理财还不够了解?



在深刻的反思之后,浮云君开始利用大学时期的课余时间系统性地学习理财知识,也是在那时候,浮云君了解了股神巴菲特,也听说了文章开篇所提到的巴菲特对于指数基金很高的“赞誉”。

从此之后,浮云君也逐步开始去了解基金投资,也尝试着参与了基金的投资。

经过时间的积累,浮云君发现,的确参与指数基金定投的收益要比股票投资稳定得多,甚至大部分时候股票投资还是处于收益为负的状态,巴菲特老爷爷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总结

学习理财,也需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不足慢慢作出一点点的改变。

7. 巴菲特说别相信股神对吗?


巴菲特说别相信股神对吗?

8. 股神巴菲特是怎样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