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024-05-13

1. 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经过30多年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布局、效率和企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从国有企业发展的环境看,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将加快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进一步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金融市场体系会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从基础性提升到决定性,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将大幅减少。从开放的形势看,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我国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内对外相互促进、引进来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国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参与竞争将会成为常态,必须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这些都将使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巨大的新挑战。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哪些新举措

第一,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要求,紧紧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优势国有企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结构调整重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进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推动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跨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特别是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劣势企业关闭破产,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重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国有资本的有序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国有资本,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构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和中央企业重组的新平台。探索科研院所与大企业集团结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完成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的组织实施。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加大公司制改革力度,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动企业集团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推动优势资源向绩优上市公司集中,提高企业资本的证券化比重。继续推动规范董事会建设,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选好配好外部董事,真正实现决策层和经营层分开;推进董事会规范运作,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开展对董事会、董事年度和任期评价工作,对董事会运作较为规范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将经营班子管理权下放董事会,逐步将部分属于股东的权力下放给董事会;根据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同,依法正确处理好国资委与董事会的关系,建立健全董事、董事会与国资委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建立完善董事会向国资委报告年度工作制度。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进一步加大企业领导人员选聘方式改革力度,继续深化用人、考评、激励制度改革,加快市场化选聘人才步伐。第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设,依法促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合理界定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范围,准确把握国资委的机构性质和职能定位,依法规范国资委与所出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国资委履职的形式和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模式。继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坚持考核指标少而精和目标管理,探索推进经济增加值考核,稳妥做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负责人的中长期激励和职务消费。继续深化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强化财务预决算管理和总会计师职责管理,加强投资、担保等重大事项监督,深入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加快国有资本收益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国有资本收益权。继续完善产权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在全国范围内联网交易和动态监测。加强和改进监事会监督,继续推进监事会当期监督,积极探索监事会当期监督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监督的时效性、灵敏性和针对性。第四,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把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引导国有企业将发展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一是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控制风险。严格现金流管理,做好资金筹划,减少资金占用。强化投资管理,严把投资方向,严格投资程序,严管投资项目,严控投资成本,切实降低投资风险。二是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将品牌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进一步确定品牌定位,做好品牌推广,强化品牌识别,切实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品牌影响力。三是引导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节能减排组织、监测、考核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测与分析,使国有企业成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表率。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开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技术研发,切实抢占新一轮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

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哪些新举措

转载 仅供参考
第一,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要求,紧紧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优势国有企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结构调整重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进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推动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跨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特别是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劣势企业关闭破产,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重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国有资本的有序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国有资本,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构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和中央企业重组的新平台。探索科研院所与大企业集团结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完成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加大公司制改革力度,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动企业集团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推动优势资源向绩优上市公司集中,提高企业资本的证券化比重。继续推动规范董事会建设,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选好配好外部董事,真正实现决策层和经营层分开;推进董事会规范运作,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开展对董事会、董事年度和任期评价工作,对董事会运作较为规范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将经营班子管理权下放董事会,逐步将部分属于股东的权力下放给董事会;根据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同,依法正确处理好国资委与董事会的关系,建立健全董事、董事会与国资委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建立完善董事会向国资委报告年度工作制度。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进一步加大企业领导人员选聘方式改革力度,继续深化用人、考评、激励制度改革,加快市场化选聘人才步伐。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哪些新举措

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哪些措施

一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决不缺位,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不该管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
二是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保值增值责任。
三是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四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四是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五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加大公司制改革力度,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5. 如何有效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如何有效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指明了方向。
  《指导意见》的亮点集中体现在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效率、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融合发展、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等五个环节上。《指导意见》虽然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宏观的、整体的、科学的思路和意见,但并未阐述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步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业在落实《指导意见》时,把抓好五个环节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依此才能解决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抓好五个环节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在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效率上。一要改变过去将国有企业短期内盈利、亏损与否做为衡量企业业绩和领导成员、董事会业绩的习惯做法,而要将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提升企业长远的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发展效率作为衡量商业类国有企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指标,使国有企业朝着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具备国际竞争力和效率效益不断提升方向发展。二要对生产技术落后、运行效率低下、经营效益不佳、生产运营职能雷同的国有企业通过合并、重组、裁员等方式进行优胜劣汰,并妥善做好善后工作,为国有企业发展大幅度减负,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三要在优化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聚集时,要注重科学论证,避免决策失误,保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同时要从上下联动,上下齐动,统一布局、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入和低效投入。
      在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融合发展上。一要在国有企业混合所制改革和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中打破国有资本的超经济特权、超话语权,切实维护民营资本等非公有制资本的产权权益,使非公有制资本真正享受与国有资本公平对等的决策权、管理权、收益权,让非公有制资本敢参与、愿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要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时,应进行动态追踪评估,保持投资的连续性和及时跟进性,使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更符合市场规律,更具灵活性和时效性,更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三要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持股时,应制定严格的优先持股管理制度,一方面阻断“近亲效应”、“圈子效应”左右优先持股的状况出现,保证优先持股的公正公平,另一方面对股权流转和退出应制定严密制度,防止和打击非国有资本的违规获利行为,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上。一要在不损害国家利益、不泄露企业商业机密的情况下,全力推行厂务公开,加大企业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状况、运行态势、企业领导薪酬信息的知情权,使企业职工成为企业内部监督的主体。二要监管部门在对国有企业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以及境外国有资本监督的同时,要加强自身工作人员在经济知识和监管知识方面的培训,确保监管部门在对企业的监督和巡视过程中能理清复杂问题、发现隐蔽问题、找到核心问题。三要监管部门要密切监督国有企业领导、中高层管理人员、重点岗位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国有企业有关人员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发现和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失职、渎职和腐败行为对国有资产的侵害。
  在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上。一是既要坚持党组织政治核心位置不动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效发挥,又要将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运行放在关键位置,确保党的领导和企业经营管理相互促进,互不影响。二要对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组织班子在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上赋予较大的权力和自由度,使其在履行“一岗双责”的同时,有更大灵活性和决策空间创造性开展工作,进而及时推进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放大国有企业活力。三要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对有特殊才能、表现优异的人才应打破论资排辈、唯票是举、顾及平衡的传统思维,将有用人才及时提拔到重要岗位为企业创造及时价值、长远价值和创新价值。

如何有效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6.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激励员工,把成绩和薪酬紧密挂钩。
二、去官僚化,以身作则,在员工面前不搞特权,管理层人员一定要亲自把关好,遇到工作能力不强,但是不得不考虑的人事关系时,不妨将他放倒一个有钱有名不拿事的职位。
三、以人为本,以最底层的员工为本。企业的形象好坏其实主要取决于最底层的员工,一个企业怎么样,你和他底层员工一接触,看看他们的职业化程度就明了了。

7.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方法: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部署,关键是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扩展资料
其他方法
一、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始终把握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要求,围绕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着力破除束缚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强化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切实做到有机统一。
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8. 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