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为什么不提了

2024-04-28

1. 南水北调为什么不提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1、首先,规划区域的地质条件很复杂。路线基本上是山区。他们大多数属于巴彦哈拉山区。隧道和河流必须穿过山脉,这导致施工困难和一些大的投资问题。
2、另一个问题是,有些省份对调水的态度低下甚至不利,例如,因为水源来自某个省份,这使一个省份担心水资源的使用,水力发电受到负面支持。
南水北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南水北调为什么不提了

2. 南水北调现在走到那了?

总体布局: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 自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考察队始,40多年黄委会与有关单位做了大量勘测和规划研究工作。1987年国家计委将西线调水工程列为超前期工作项目,要求用1O年时间回答西线调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黄委会等单位在边远高寒缺氧地带的艰苦环境中对调水区和邻近地区进行大量基础工作,先后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初步研究报告》和《雅砻江调水工程规划研究报告》,经国家计委、水利部评审验收。通天河、大渡河调水工程规划研究工作也基本完成,计划1996年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综合报告》。 工程布置 黄河与长江之间有巴颜喀拉山阻隔,黄河河床高于长江相应河床80~450m。调水工程需筑高坝壅水或用泵站提水,并开挖长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引水方式考虑自流和提水两种。无论采取哪种引水方式,都要修建高200m左右的高坝和开挖100km以上的长隧洞。 引水线路初步研究如下: 1.雅砻江引水线 从雅砻江长须附近修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枢纽坝高175m,线路全为隧洞,全长131km。 2.通天河引水线 此方案系与雅砻江引水联合开发,即在雅砻江引水先期开发条件下的二期工程。在通天河同加附近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雅砻江,再由雅砻江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枢纽坝高302m,线路全为隧洞,全长289km,其中同加到雅砻江158km,雅砻江到黄河131km。 3.大渡河引水线 在大渡河上游足木足河斜尔尕附近修建枢纽抽水到黄河支流贾曲。枢纽坝高296m,线路全长30km,其中隧洞长28.5km。泵站抽水扬程458m,年用电量71亿kW·h。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远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初,40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有关省市、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 1994年元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建议兴建此工程。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天津。 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测、设计、科研工作。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并进行初审。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水电部上报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3年9月水利部会同有关省市共同审查并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和《甫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订报告》。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一)输水工程 包括输水河道工程、泵站枢纽工程、穿黄河工程。 1.输水河道 引水口有淮河入长江水道口三江营和京杭运河入长江口六圩两处。输水河道工程从长江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651km,穿黄河段9km,黄河以北490km。分干线总长740km,其中黄河以南665km。输水河道90%利用现有河道。 2.泵站枢纽 东线的地形以黄河为脊背向南北倾斜,引水口比黄河处地面低40余米。从长江调水到黄河南岸需设13个梯级抽水泵站,总扬程65m,穿过黄河可自流到天津。 黄河以南除南四湖内上、下级湖之间设一个梯级,其余各河段上设三个梯级。黄河以南输水干线上设泵站30处;主干线上13处,分干线上17处,设计抽水能力累计共10200m3/s,装机容量101.77万kW,其中可利用现有泵站7处,设计抽水能力1100m3/s,装机容量11.05万kW。一期工程仍设13个梯级,泵站23处,装机容量45.37万kW。 黄河以北各蓄水洼淀进出口设5处抽水泵站,设计抽水能力共326m3/s,装机容量1.46万kW。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的特点是扬程低(多在2~6m)、流量大(单机流量一般为15~40m3/s)、运行时间长(黄河以南泵站约5000小时/年),部分泵站兼有排涝任务,要求泵站运转灵活、效率高。

3. 南水北调是为什么

因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成本,这一点相信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即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每淡化一立方米水的成本也高达3--4元,而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还远没有那么成熟化、规模化,所以折合下来每立方米的价格大概要5--8元,这显然高于南水北调的成本。

海水淡化的成本包括:主要设备、辅助设备、土地成本、建设成本、管理成本、应急成本、污水处理成本等,且海水淡化厂的资本构成,会因为工艺、部件、材料的持续耗损而逐年攀升。另外,以反渗透海水淡化为例,其不但需要良好的技术工艺,还需要大量的持续电力才能完成淡化,而我国的电力组成,70%来源于火电,火电背后则是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当前采用海水淡化,其实是将淡水建立在能源耗损之上,可持续性上比南水北调工程劣势明显。

再一个,虽然规模化、成熟化的海水淡化厂确实能缓解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但由于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缩废物,不但处理成本高昂,且极易造成地区污染,即便处理过程慎之又慎,也多少都会对地区生态产生影响,或者对近海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一点与南水北调充分利用天然河流淡水有本质上的区别。

更为重要的是,海水淡化的本质决定了淡化厂要建设在海边,且取水源头位于近海,但这又面临着近海的水质问题。近海海域中,不管是海湾、内海或者航道,海水基本都有不同程度污染,尤其是重金属超标 ,再加上近海海域洋流流动局限性,使得近海海水盐度水平、悬浮固体的含量都更高,要额外处理这些悬浮固体,无疑又会增加海水淡化成本。除此以外,近海海水温度变化复杂、有机负荷高、生物活性也高,这些因素也都会增加海水淡化工厂的设计复杂性,综合影响成本高居不下。

南水北调是为什么

4. 南水北调是怎么回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

由于加高了丹江口水库大坝,水面于北京市的相对高差可达到一百多米,因此可自流到北京。

南水北调中线,经过江淮分水岭伏牛山脉。但由于有全国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垭口。只需向下挖约18米水便可自水库自流入北京,不需要大型水泵


东线工程从长江引水,有三江营和高港2个引水口门,三江营是主要引水口门。高港在冬春季节长江低潮位时,承担经三阳河向宝应站加力补水任务。

从长江至洪泽湖,由三江营抽引江水,分运东和运西两线,分别利用里运河、三阳河、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江水道送水。

洪泽湖至骆马湖,采用中运河和徐洪河双线输水。新开成子新河和利用二河从洪泽湖引水送入中运河。

骆马湖至南四湖,有三条输水线:中运河~韩庄运河、中运河~不牢河和房亭河。

南四湖内除利用湖西输水外,须在部分湖段开挖深槽,并在二级坝建泵站抽水入上级湖。

南四湖以北至东平湖,利用梁济运河输水至邓楼,建泵站抽水入东平湖新湖区,沿柳长河输水送至八里湾,再由泵站抽水入东平湖老湖区。

穿黄位置选在解山和位山之间,包括南岸输水渠、穿黄枢纽和北岸出口穿位山引黄渠三部分。穿黄隧洞设计流量200m3/s,需在黄河河底以下70m打通一条直径9.3m的倒虹隧洞。

江水过黄河后,接小运河至临清,立交穿过卫运河,经临吴渠在吴桥城北入南运河送水到九宣闸,再由马厂减河送水到天津北大港。

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km,其中黄河以南646km,穿黄段17km,黄河以北493km。

胶东地区输水干线工程西起东平湖,东至威海市米山水库,全长701km。自西向东可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即西水东调工程;中段利用引黄济青渠段;东段为引黄济青渠道以东至威海市米山水库。东线工程规划只包括兴建西段工程,即东平湖至引黄济青段240km河道,建成后与山东省胶东地区应急调水工程衔接,可替代部分引黄水量。


至于西线工程,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到底调不调水,能不能调水,可以调多少水,现在依然在考察之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必须修建1【摘要】
南水北调到底是怎么个调法?【提问】
亲~这道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回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

由于加高了丹江口水库大坝,水面于北京市的相对高差可达到一百多米,因此可自流到北京。

南水北调中线,经过江淮分水岭伏牛山脉。但由于有全国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垭口。只需向下挖约18米水便可自水库自流入北京,不需要大型水泵


东线工程从长江引水,有三江营和高港2个引水口门,三江营是主要引水口门。高港在冬春季节长江低潮位时,承担经三阳河向宝应站加力补水任务。

从长江至洪泽湖,由三江营抽引江水,分运东和运西两线,分别利用里运河、三阳河、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江水道送水。

洪泽湖至骆马湖,采用中运河和徐洪河双线输水。新开成子新河和利用二河从洪泽湖引水送入中运河。

骆马湖至南四湖,有三条输水线:中运河~韩庄运河、中运河~不牢河和房亭河。

南四湖内除利用湖西输水外,须在部分湖段开挖深槽,并在二级坝建泵站抽水入上级湖。

南四湖以北至东平湖,利用梁济运河输水至邓楼,建泵站抽水入东平湖新湖区,沿柳长河输水送至八里湾,再由泵站抽水入东平湖老湖区。

穿黄位置选在解山和位山之间,包括南岸输水渠、穿黄枢纽和北岸出口穿位山引黄渠三部分。穿黄隧洞设计流量200m3/s,需在黄河河底以下70m打通一条直径9.3m的倒虹隧洞。

江水过黄河后,接小运河至临清,立交穿过卫运河,经临吴渠在吴桥城北入南运河送水到九宣闸,再由马厂减河送水到天津北大港。

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km,其中黄河以南646km,穿黄段17km,黄河以北493km。

胶东地区输水干线工程西起东平湖,东至威海市米山水库,全长701km。自西向东可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即西水东调工程;中段利用引黄济青渠段;东段为引黄济青渠道以东至威海市米山水库。东线工程规划只包括兴建西段工程,即东平湖至引黄济青段240km河道,建成后与山东省胶东地区应急调水工程衔接,可替代部分引黄水量。


至于西线工程,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到底调不调水,能不能调水,可以调多少水,现在依然在考察之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必须修建1【回答】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谢谢【回答】
满意【提问】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谢谢【回答】

5. 南水北调是什么时候开始

  【历史背景】
  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每年有富余的水流入大海,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尤其是华北平原,缺水已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与此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依然较差,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也很严重。
  从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后,中国大陆水利部门就对此召开了多次会议探讨,并组织专家进行全方面的论证。经过几十年研究,目前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计划分三期实施,2002年12月27日上午正式开工建设。工程主要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的河道及周围的湖泊,用闸控制。东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下游抽引长江水,沿线建设的13级泵站,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于山东境内分两路供水。一路越过黄河后,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自流到最终抵达天津;另一路向东供应青岛、烟台。东线输水主干线长1150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60公里,黄河以北490公里。从东平湖向东送水到山东半岛的输水线路长约690公里。东线于2013年12月8日正式通水。
  第一期工程: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现有工程,扩大至抽江规模每秒500立方米,过黄河每秒50立方米,向胶东片供水每秒50立方米;向京浦铁路沿线和胶东片城市补充水量,改善苏北农业用水条件。
  第二期工程:供水范围扩大至河北省、天津市,抽江规模为每秒600立方米,过黄河每秒100立方米,到天津每秒50立方米,向胶东地区供水每秒50立方米。
  第三期工程:工程规模扩大到抽江每秒800立方米,过黄河每秒200立方米,到天津每秒100立方米,向胶东地区供水每秒90立方米。
  【中线工程】
  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该工程是从位于长江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的首闸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的陶岔渠,沿途经过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建设专用的立交供水渠道,采用自流方式,沿途供水,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中线调水工程总干渠长1246公里,其中黄河以南462公里,穿黄河段约10公里,黄河以北774公里。天津干渠长144公里。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平均数为95亿立方米,中线工程的水量调度年度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2014年9月29日,工程通过验收,具备通水条件。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
  【西线工程】
  西线工程的目标是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以解决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该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质的构造复杂,地震烈度大,且要修建200米左右的高坝和长达100公里以上的隧洞,工程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现仍处于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

南水北调是什么时候开始

6. 为什么要南水北调?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现在还能获益吗?答案意想不到

7. 南水北调是什么时候开始

南水北调是从公元978年。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其中最为主要的中线工程已经在2014年底全线贯通输水,该线从长江的支流汉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由于丹江口水库的海拔较高,水流可以自流到缺水的华北平原,从而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在工程穿越的方城县垭口是汉江和淮河的分水岭(东西走向的伏牛山脉在方城这个地方海拔突然下降,而过了方城高度又恢复了正常),是水流突破南阳盆地能否进入华北平原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说这个地方对于南水北调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

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数十万民工就曾经在这里修建著名的“襄汉槽渠”用来解决物资北运京师的的运输问题。
扩展资料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东线工程利用的是元朝的运河。目的是缓解苏、皖、鲁、冀、津等五个省、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2、在公元978年,宋太宗就下令在白河的中上游修建一条运河,引水北上,通过现在所说的方城缺口也就是江淮的分水岭,和黄淮流域的蔡河汇合直达京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水调

南水北调是什么时候开始

8. 南水北调什么时候完工?

还没结束
据新华社北京 11月 16日电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16日宣布,根据国务院2002年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当前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通水,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两省供水;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通水,届时长江之水可调入北京。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一期工程项目分别于 2002年 12月 27日和 2003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东线、中线、西线建成后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规划设想三条调水线路的多年平均年调水总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 130亿立方米,西线 170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为 40至 50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