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民币成为世界前十大外汇交易货币”?

2024-05-14

1. 如何看待“人民币成为世界前十大外汇交易货币”?

人民币成为世界前十大外汇交易货币没有太多的自豪,因为美元和欧元是大哥和二哥。
人民币要成为真正国际支付货币,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如果你是买卖或者炒外汇,炒人民币,可以先去模拟栏目自己简单买卖下
人民币的代码USDCNH
美元是USD
欧元eur
最小一开始模拟炒外汇要熟悉下基础知识

如何看待“人民币成为世界前十大外汇交易货币”?

2. 为什么人民币不是外汇货币?


3. 外汇交易时人民币不能直接与日币交易是为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欢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
    汇通网2012年5月29日讯,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方式,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这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关于中日加强合作发展金融市场声明,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日元直接汇率,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人民币与日元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有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支持中日之间不断发展的经济金融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对此予以积极支持。  
这个政策2012年就开始了,现在不清楚了,不过如果现在不能直接交易那么应该是因为钓鱼岛事件和日本关系紧张后取消的。

外汇交易时人民币不能直接与日币交易是为什么∵

4. 为什么欧洲各国都在争夺人民币离岸中心

近在欧洲除了英国,德国法国也都加入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争夺,而早前在亚洲像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区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各国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这对各国将产生什么影响?而对中国来说,又该如何选择?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当中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几十年来,人民币基本上是一个只可以在中国境内使用和交易的货币。除了有限的边境贸易,个人旅游消费,人民币在中国境外难觅踪迹。中国与外界的交易,是通过外币进行的。换句话说,直到最近几年,人民币的离岸市场都是不存在的。
  自从2009年我国开始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开始可以成规模的输出境外。2010年,香港金管局和人民银行更明确了人民币在中国境外可以自由汇兑。在这个基础上,香港的银行可以根据常用的银行惯例和规定,为客户提供人民币银行服务。以此为基础,一个包括了人民币存款贷款外汇交易投资等业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就此产生了。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用户,只要资金不与中国境内发生来往,就可以享受到和美元欧元类似的,不受中国境内资本管制的金融服务。利率和汇率都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且可以和中国境内的——即在岸的——市场不同。
  所以,无论是基于便利性,自由度,还是风险控制,乃至于套利的动机,加之境内外的政策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蓬勃发展了起来。现存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当中的人民币客户存款总量已经超过一万亿元。如果把这些在中国境外进行付款的人民币看作一种货币的话,这个货币已经是世界第七大支付货币,其每个月的支付量超越了港币新加坡元乃至瑞士法郎。而这个支付货币的排名,在2012年1月的时候,还是世界第20。如此的交易量,如此的增长势头,令离岸人民币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生意,乃至一个地区的金融产业发展,已经让人完全不能小视。
  而当我们考虑到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种种不足,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机遇就更加明显了。香港是最先开始发展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拥有最早开始设立的、迄今运行最具经验的金融基础设施和运营人民币业务的金融机构,但由于时区、客户群的关系,香港市场并不能够完美地为欧洲美洲地区的客户服务。同时由于市场规模、流动性等的限制,现在的人民币市场上所存在的金融产品,并不像美元欧元一样丰富。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离岸人民币都可以成为世界第七大支付货币,形成万亿元级别的规模,那么如果在更多的金融中心,形成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对金融产业会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
  这些朴素的看法,相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国家热衷于获得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的原因。
  那么所谓争夺一个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心的地位,究竟是在争夺一些什么呢?
  初步来看,似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想拥有一个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清算行的作用,在于架设一座境外与中国境内之间的桥梁,同时可以在当地为银行提供一个人民币清算的基础设施。就是说,拥有了一个人民币清算行之后,当地的银行可以比较方便地帮客户把人民币付到中国境内,反之亦然;同时,人民币清算行作为中心,当地的银行去到人民币清算行开户,可以比较方便地形成一个当地的人民币银行间支付网络,那么当地的银行间开展外汇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其他金融资产的交易,也都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此处的“当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不一定局限在某一国,因为如果根据所在国家的金融法规,清算行可以为外国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账户,那么所形成的网络就可以延伸到多个国家,形成辐射效应。从这点上看,也不难理解各国金融产业当局希望以点带面的精神。
  那么,上文中“比较方便”这个短语便似乎比较值得玩味了。因为对一家银行来说,开展跨境以及离岸人民币业务,并不一定要求本国必须有一家人民币清算行。如果一家境外的银行想要经营跨境以及离岸人民币业务,既可以选择在中国境内的银行开户,又可以选择在现有的清算行开户,还可以选择在与上述两种银行有业务关系的其他境外银行开户。当然这些选择各有利弊,但至少为境外的银行打开了经营这些业务的大门。事实上,在2013年台湾和新加坡拥有了当地的人民币清算行之前,已经有上百个国家的银行通过这些方式不同深度的参与到了人民币的市场中来,而且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跨国金融机构。
  况且,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一个可以自由兑换的市场,不存在资本管制,所以无论金融基础设施在哪里,各地离岸人民币的利率汇率都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否则套利机制也会把差异抹平。
  所以客观的讲,人民币清算行在欧洲的设立,不是创立一个新的与其他离岸人民币市场不同的市场,而是让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门槛降低了,能够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离岸人民币市场中,进而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建立清算机制,是人民币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地区的金融机构会有更多的有机会,当地实体经济也会受益,这一点当然是各地政府当局愿意看到的。
  台湾和新加坡是继港澳之后,在2013年所出现的新的人民币清算行。在台湾,人民币清算行的主要作用在于支持本地银行业处理人民币业务,而且负责处理当地和大陆的人民币结算。伴随着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台湾监管当局也放松了对本地银行处理人民币业务的限制,令台湾民众和当地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所以我们看到了台湾人民币存量的井喷式发展。但台湾可能是更加内生的发展,毕竟台湾并非一个外向型的金融中心,所以目前来看辐射周边的作用比较有限。
  对于新加坡而言,出现人民币清算行之前,新加坡的银行已经可以处理人民币业务(当然主要通过香港进行),也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有着比较显著的人民币交易量。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清算行呢?其中一个原因,也许就是清算行的带动作用,令当地用户更加自信,更加习惯,同时也辐射周边其他国家的人民币业务。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当地人民币清算量不断增长,但是相对于香港清算量仍然较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香港先发优势的体现;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清算行不一定非要在本地设立才能够开展业务。新加坡人民币清算机制,希望可以令那些之前难以参与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机构和他们的客户,接触到人民币。
  所以我们放眼欧洲,会发现以欧美为总部的主要的跨国金融机构,已经通过他们在亚洲的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有一段时间了。但由于时区等关系,在欧洲当地的人民币服务并不能像在亚洲提供的一样高质量,银行间市场也相对有限,这些限制了当地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换一个角度而言也就是有巨大的机会。一旦拥有人民币清算行,基础设施便会更加健全,也会有更多的参与者参与到当地的人民币银行间市场当中来,人民币的清算时间可以进一步延长,离岸人民币的外汇交易的流动性可以显著提高、甚至可以第一次有机会全天24小时进行,这些都会令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发展进一步深化。
  回到最初的"争夺"二字。一旦拥有了以清算行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便会回归到真刀真枪的业务竞争。那么哪里的基础设施发达、服务先进、政策环境良好、软硬件配套齐全、客户众多、服务客户方便,哪里便更加有可能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中心。当然在现在的所谓争夺战中,主要参与的也都是老牌的金融中心,这些条件都比较优越。那么先发优势,尽快形成集聚便更加重要。这大概也就是"争夺"二字的应有之意。
  比如伦敦。作为老牌的外汇交易中心,欧洲美元的中心,伦敦在离岸人民币发展之初便十分重视,在伦敦与香港业界所召开的论坛当中,便取得了一个巨大的成果,就是让香港本地的人民币清算系统一直运行到每天晚上十一点半,来覆盖伦敦的交易时间,可谓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之典范。但是,伦敦业界依然希望拥有一个当地的清算行,大概就是看重了清算行在推动人民币业务普及和增强流动性方面的的积极作用。
  其实除了清算行以外,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可能是流动性方面的支持,也就是当地银行在头寸比较紧张的时候,除了在银行间市场筹措以外,央行也是一个流动性的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会和人民银行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拥有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后,境外市场的央行便可以视需要,从人民银行获得人民币,支持当地人民币银行间系统的流动性。此次央行与欧洲签订的主要是清算备忘录,而货币互换协议已经签订过,所以这里关于本币互换的讨论暂且不太多展开。
  对于我国而言,设立人民币清算行以至于在更多地方建立互相联系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中资银行而言,在世界不同地区作为人民币清算行,有利于他们的全球布局和开展其他业务。而同时一个更广阔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对我国的金融改革,金融风险的管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当然,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讲,设立特别多的人民币清算行,也未必是必由之路。我国也在研究建立一个更为统一的人民币国际支付系统,让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有一个更好的基础。但在此过程中,为各地业界建立更好的人民币市场创造条件,也是很好的举措,可谓“乐见其成”。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会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呢?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我国支持香港发展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这也是迄今官方唯一明文指出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对于其他地方希望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愿望,周小川行长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是这样表述的——也以此作结:
  欧洲有几个国家都对于发展人民币业务显示出了比较大的兴趣。我们说,欧洲究竟会怎么样形成人民币业务的中心,这个主要还是取决于市场的力量。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如果有人有热情,而且愿意这样做的话,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条件,就是他们可以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至于能不能形成中心,可能还要靠他们自己努力,也要看天时地利,看市场参与者的意见。
  你刚才提到巴黎有这个积极性,一般来说,我们做这个事,可能双方要考虑一个人民币业务的清算机制,就是清算工作怎么做,这是从双方央行层面上需要考虑的。此外,人民币业务开始运转的时候,有时候资金会多,有时候资金会少,总要有个头寸调整和供给的问题,如果缺的话,有时候需要头寸供给。这种机制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双边货币互换,可以提供头寸。同时,货币互换也有助于双方增强信心,使流动性比较平稳,这个也是在考虑范围之内的。
  首先,我们是听说台湾方面希望就货币互换进行讨论,但是还没有正式开始。所以,这可能还只是有所酝酿,当然酝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消息告诉你。
  至于说在台湾的人民币业务发展来讲,应该说已经很快了,你也提到了人民币的存款量达到了2000亿人民币,比香港快。但是总体来讲,我们有两个意见,一个是这些业务还是要稳步发展,稳步发展就比较牢靠,不出毛病,如果太着急的话,可能有些东西会做得不是那么稳妥。再有一个,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的结算方面,我们是强调多为实体经济服务。所谓多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是多做贸易结算,包括海外第三方的,也不见得就是两地之间的,还有其他方面贸易结算方面的需要,比如说东南亚或者其他方面的。再有是多做实际投资项目,就是所谓FDI、ODI,也就是直接投资方面的结算。适当地掌握一下节奏,在一些组合投资产品方面走得太快,有时候没有太大把握,同时我们主要鼓励的方向是支持实体经济的经济活动,有直接贸易投资的发展,同时根据发展的程度逐步放宽政策。
  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应该说是发展得很不错的,而且不仅在香港,在整个国际上都有一个中心的作用,能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人民币的运用发挥很好的作用。至于提出所谓每日两万元换汇的限制,当时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是很宽的,现在有些人提出是否能够进一步放宽,这个想法、这个提议,是去年夏天刚提出来的,所以首先要有个研究的过程。另外,不是针对这一项政策,主要是其他政策的配合关系、先后顺序的安排。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大家可以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步推进、加快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限制性的措施肯定会逐步越来越少,将来都会放开的,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人民币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人都有热情发展人民币业务,这是个好事,也给香港带来很多机会。很多地方都想成为“中心”,但实际上是不是“中心”,还是要市场承认,还是要真正有优势,真正服务到家。我认为香港是有明显的优势的,刚才也提到了香港现在起到的作用,香港传统上所起的作用,香港有亚洲以及国际级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等等,所以香港的这个地位我认为还会进一步发展,还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香港也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体现更好的服务和更强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人民银行的角度历来是支持的。
  加勒比自由贸易区是由安提瓜和巴布达发起,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参与建设的自由贸易商业园区。加勒比自由贸易区远期规划总面积为165平方公里,由15个国家园区组成。

5. 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经济原因有哪些

有国外媒体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报告推算,中国GDP总量有望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一些经济学家清醒地指出该报告的计算方式并不尽合理。中国的GDP总量在不同计算方法下差别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用购买力计算,中国2011年GDP总量为13.5万亿美元,而以市场汇率计算,GDP总量仅为7.32万亿美元,二者相差近一倍。(新华网5月5日)
  中国GDP总量是否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我们先来确定一个计算的标准,再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计算,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根据实证研究科学结论,国际通货购买力Qe由汇率e与资本产出系数Qd决定,即Qe=e/Qd。这就是著名的人民币购买力公式。我们用现行人民币汇率买入价与资本产出系数之比就可以计算出符合国际标准通货的人民币购买力。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根据中国新剑桥方程可以计算出目前的资本产出系数为0.989。很有意思的是,根据这个数据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中国当前这种国际通货标准:人民币购买力就是人民币卖出价。以2014年5月6日的外汇价格为例,一美元买入价为6.1822元人民币,卖出价为6.25.元人民币。当前的人民币购买力为一美元兑换6.25.元人民币。
  按照当前的人民币购买力这个标准拉计算,2013年中国GDP总量仅为9.10152万亿美元,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早在2012年美国GDP总量就为15.684750万亿美元,两者相差很大。怎么可能说超越美国就能马上超越呢?
  所以,从科学实证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GDP总量不可能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世界银行引用的这种计算标准只能作为一种研究参考,不能作为一种政府科学决策的依据。正因为如此,中国一些经济学家清醒地指出该报告的计算方式并不尽合理。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趋缓,下行压力增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GDP总量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还有待于继续努力,不断提速提质。由此看来,国外媒体报道说中国今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正所谓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下子在经济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实现。再说,我们还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压缩过剩产能,现实产能多少决定中国经济增长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多谈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样的事情无益。我们还是看到国富之后如何实现民富,多多考虑怎样惠及民生,改善日益拥挤的交通、抑制年年上涨的房价和构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实力。

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经济原因有哪些

6. 既然中国的外汇没有市场化,那么为什么美元兑人民币的汇价会变化?

没市场化并不是说强制结算汇率,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就如同在路上开车,可以左右变道,只要不开到路边田地里去就不管他。就如同保姆看孩子,可以在视线范围内活动但不能跑远了,玩疯了,中国现在正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但一步一步走的很谨慎。完全放开怕刹不住车,管的太严无法融入到国际货币大家庭。因此一点一点的放手。总有一天会宣布完全放开的。

7.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利弊

  有利因素:
  1、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3、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与中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
  4、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目前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负面影响:
  1、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并可能出现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产生的“群羊效应”,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2、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比如,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则会择机而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3、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伴随这些非法活动出现的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综合分析: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利弊

8. 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有何意义?

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等,其实大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承认的

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概念,是一个主要针对于企业而非国家的反倾销和补贴条款。在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时,可以通过证明其公司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营,来避免歧视性待遇. 
近年来,中国经济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这个崛起的过程中,中国必须准备进入一个国际贸易摩擦的多发时期。这种国际贸易摩擦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强调汇率升值的压力,有的强调反倾销,有的是环境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非贸易壁垒,还有就是最近讨论得沸沸扬扬的“市场经济地位”。 
为什么中国能以一个“非市场经济”的国家身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中呢?事实上,这是中国入世谈判的一个遗留问题。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相关协议中很少对“市场经济”做出过定义,更没有将“市场经济”作为相关国家加入到WTO组织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当时中国旨在打破忻廊胧捞概械慕┚郑�杂凇叭胧小钡奈侍馍献鞒鱿嗟贝蟮娜貌健<粗泄��庠谌胧篮蟮?5年内,美国可以继续将中国视为非经济市场国家,从而维持入世前相对不利的反倾销的机制,即第三国的替代制度。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规定本来就违反世贸的基本原则。或许从那一天起,就为之后“是否承认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问题埋下了伏笔。在这一条款下,世贸组织成员对华反倾销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在中国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时,反倾销案件发起国可任意选择某一替代国该商品的成本数据计算正常价值,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我国企业自身的数据,这样往往导致倾销幅度易被高估,倾销判定容易成立,从而使中国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 

无论是从国际公认的标准测算,还是从中国自身的市场化进程来看,中国都应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市场化国家。但未“入市”,不能不使人想到其中显然掺杂了相当成分超越经济标准的政治意义。将“政治理念”人为地加入到经济评价体系中的做法,这只不过是当前国际经济游戏中的“故伎重演”而已。 

历史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前南斯拉夫被欧盟认可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便是政治,再联系到上世纪90年代部分转轨的东欧国家乃至俄罗斯,对关于其判断市场经济标准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被“政治化”掩盖的做法可见一斑。因此,即使是最为纯粹、最为信仰自由市场理念的学者,在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个问题上也不能不承认,这个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局限在经济指标测度的学术问题,而是涉及各方现实利益的政治问题。 

从2003年的4月14日,新西兰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起,随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吉尔吉斯等国家也相继承认。但是,对于全球国际贸易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美国和欧盟则依然持有令人意味深长的消极态度。英国《金融时报》2004年6月28日报道,欧盟已经决定,将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委员会在这份长达15页的过渡性评估报告强调,中国政府迄今只满足欧盟制定的五个标准中的一个,即“在与私有化相关的企业运作中没有政府引起的扭曲现象”及“没有易货贸易”,但是在另外四个问题上没有达到标准,即:政府对经济施加影响的程度;为确保适当的公司治理而制定的透明和非歧视性公司法的存在和实施;为确保财产权与破产法体制的运作而制定的一套有效透明的法律的存在与实施;以及一个独立于政府而运作的、真正的金融业。 

可以肯定一点,到目前为止,连欧盟内部也未必能够给予这些标准以具体的、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解释,即使中国目前满足了这些要求,欧盟还可能会找出新的用于进行国际贸易摩擦的手段和工具。 

这是一场利益的游戏,我们要有耐心,有智慧,因为从目前的趋势看,中国的崛起会伴随着这种徒然增大国际贸易成本的游戏,我们要争取成为这种游戏的熟练玩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