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削球手?

2024-05-14

1. 世界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削球手?

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削球手有李根相、朱世赫、陈新华、丁松、陆元盛。
1、李根相。
朝鲜名将李根相曾被称为“天下第一削球手”,可见此人的实力非同小可,而事实上,李根相确实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他也属于那种“死缠烂打”型的削球手,削球极为稳健,和他交手没有稍有不慎便会一败涂地,具有一种“怎么打都打不死”的特点。

2、朱世赫。
朱世赫是韩国近两三年来涌现的新秀,在国际乒坛的名气并不大,但却是名符其实的爆冷专家,他的打法和前中国国手丁松颇为相近,也是注重反攻,削球的变化比较多,而防守能力则更在当年丁松之上。

3、陈新华。
陈新华在赛场上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这在中国队里并不多见。陈新华是攻和削比较均衡的选手,防守稳健,同时具有较强的反攻能力。
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就是他那如同杂耍一般的“高级动作”,常常能打出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球,极具可看性,也让对手摸不着头脑,林德、瓦尔德内尔等名将都曾在他手上吃了大亏。

4、丁松。
丁松是乒坛真正的“魔术师”,出众的发球和发球抢攻、变幻无常的旋转变化、神出鬼没的削中反攻,这一切至今还令许多高手心惊胆战。
丁松出众的进攻能力得益于他过去打攻球的基础,后来改打削球后仍然保持了攻球选手才具有的一些技术。应该说丁松的出现是削球打法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攻和削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使削球打法由原来的“削中反攻”时代走进了“攻削结合”的时代。

5、陆元盛。
陆元盛是削球之中为数不多的左撇子,他的防守能力出奇的好,对手一旦被他缠上就如同坠入“天罗地网”之中,想挣脱都挣脱不了,当年栽在他手里的高手不计其数。

世界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削球手?

2.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削球手

我也是削中反攻打法的,打削球是很辛苦的,削球手要练的你要练,攻球手要练的你也要练。
我目前的胶皮配置是反手长胶,正手反胶(海绵比较软)

一、球拍配置
我把球拍配置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要选用适合自己特性的胶皮才能发挥出威力,注意是胶皮特性,而不是追求高配置的球拍!!!
削球打法的配置可能要算是所有打法中最特别的了,它的随意性很大,完全是根据个人的特点量身打造的。
你可以用两面反胶,也可以用一反一长,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两面生胶,一生一长,一防弧一长......等等,只要你削起来攻起来觉得顺手就完全可以!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削球最好采用两面异质胶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胶。因为这样两面削出的球旋转不同,更易迷惑对手,而且反胶一面可以控制旋转,并有利于进攻。

目前比较常见的组合,首推一反一长的搭配,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制造反差很大的旋转,同时可以利用长胶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稳定性,不足之处在于长胶一面利守难攻,旋转变化较死,容易被对手摸清规律,同时由于两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来也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倒板时对手感要求很高;
另外还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这种配置也可以制造两面不同的旋转,同时生胶正胶一面比长胶更易进攻,并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转,缺点是削球的稳定性比起长胶来要逊色不少;两面反胶的组合也比较常见,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转,使对手难以摸清规律,同时正反手的攻击性都比较强,可拉可打,回旋余地大,美中不足在于削球的稳定性较差,面对连续的高质量弧圈球和重扣,较难稳定削接。
另外还有一反一防弧的组合,我个人感觉这种配置的性能与一反一长的组合比较接近,但是防弧胶一面在攻球时比长胶更难于控制,同时削球的稳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飘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转不是很强(对手攻球下网也多是因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为它的旋转有强),因为防弧胶本身就没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时很容易打滑。

至于海绵问题,也要依每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较厚较硬的海绵吃球好,利于拉球,加转削,但是控球难度较大;较薄较软的海绵比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转,但攻球拉球后劲不足,威胁较小。
如果你的底板较软,那么选择较厚较硬的海绵可以在保证削球稳定性的同时弥补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较硬,那么选择较薄较软的海绵可以在保证攻球质量的同时增加削球的稳健度;如果你反攻时以拉冲为主,那么厚海绵可以使你的冲球更有威胁;如果你反攻是以击打扣杀为主,那么较薄的海绵会帮你在击打时不易吃转,保证命中率。

二、模仿对象
削球手也有不同的风格,朱世赫、丁松、松下浩二,看准一个适合自己,我觉得朱世赫比较适合你,然后多看他的视屏,加以练习,比如47届世乒赛朱世赫削倒马琳的经典战役。

三、步法
之所以把步法写在各项技术前面,是因为我深深体会到灵活的步法对一个削球手来说是多么重要。在比赛中,削球手的移动范围之大,可能要远远超出其它打法的运动员,这全靠敏捷的步法在支撑。很多时候,我们削球失误,并不全都是手上没有控制好,而是因为脚下没有跑到位。步法不到位,击球位置没有调整到最佳,全凭手上的调节肯定会影响削球的质量,并增加了失误率。

我在正反手削球/搓球时,多用单步,救短球时多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碎步调整,具体步法详解大家可以看书,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每打完一场球,我并不像攻球手那样觉得手臂疲劳,而是觉得双腿,双脚很累,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削球手是靠腿和脚来打球,所以请千万别忽视了步法的练习。

七、发球/接发球
发球和接发球是比赛的开始,这两项技术的好坏与否密切影响着比赛结果。可是很多削球手都不太重视这两个环节,发球比较单一,接发球也不太讲究控制,总是觉得“反正我防守好,就算自己发球不太好,或者接不好对手的发球,他打过来我不是还能削嘛”,这是非常错误的。高质量的发球/接发球不但对攻球手来说很重要,对削球手也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发球/接发球好的削球手,可以得到更多的得分机会,同时也为自己下一板的防守减小了难度,看看丁松大家就明白了。

一般来说,以稳削为主,或正反手攻削能力比较均衡,或反手能力较强的削球手多采用站在中间位或偏反手的位置用反手发球,这样发完球不用做很大移动就可以直接正反手削球或攻球;削球不是很稳,或正手能力强于反手的削球手,多采用侧身位正手发球,这样便于发球后用正手抢攻。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多掌握几种发球,比如高低抛发球,正反手交替发球,侧上侧下与转不转发球,使用两面异质胶皮的朋友可倒板发球,尽可能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干扰。

另外,如果觉得自己的发球在旋转上控制不是很好,旋转差别不大,这时可以考虑练习以变化落点,节奏,线路为主,辅以旋转变化的发球。同样是下旋球,短球和急长球的效果就不一样;同样是不转球,慢而飘的和快而急的对对手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发球一定要针对对手的薄弱环节而定,对手接下旋好,接不转差,那就多给不转;对手接短球好,接长球差,那就主动发长球。总之要让他觉得别扭才行。

接发球也要改变以前单一的,短球搓,长球削的套路。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干扰手段,特别是使用长胶的削球手们,一定要多多利用两面胶皮的不同性能去干扰对手。

关于接发球时的站位,如果你以两面稳削为主,那么一般是站在中间位,右脚稍前,左脚稍后(以右手执拍者为例),重心落于右脚上,右脚前脚掌着地,脚跟稍抬起,这样便于启动,并有利于削两个大角和追身的长球以及接台内短球。如果你正手攻击力较强,那么最好站在中间偏反手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这样便于正手接发球抢攻及侧身进攻。

我的发球以站在中间位,反手的高/低抛发球为主,有侧上/侧下和转/不转两套发球,关键时刻会改用侧身位正手高低抛发球,同样有侧上/侧下和转/不转两套变化,并准备正手抢攻。其实我发球的旋转并不是特别强,但是我以落点,节奏,线路变化为主,所以威胁也还比较大。

接发球时,我时常倒板,正手反胶可搓可摆,可挑可削,也可劈长,轻拉或直接抢攻,长胶在正手时可以挑,拱,撇,摆,削;反胶在反手时主要使用搓,削,拉,长胶在反手时花样最多,削,搓,摆,刮,拱,挤,撇,拨,或直接弹击。

个人感觉,这些手法的确可以帮助削球手在发球接发球阶段占据主动,为自己的下一板球减小难度。

八、削球

削球技术是削球手们的看家本领,也是为反攻创造机会的前奏。

从站位上,削球分为近台削球和远台削球;从来球性质上,分为削高吊弧圈,削前冲弧圈,削轻拉球,削追身球,削突击球(也就是俗称的顶重板);从削球性质上,可分为削加转球,削不转球,削侧旋球,削逼角球。

先简单说一下削球时的步法,正反手削离身体不太远的来球时多用单步;削稍远的来球时,多用并步;削角度很大的来球时,要用跨步;从远台上前救台内短球时,要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跳步或碎步调整。

步法种类比较多,大家可以看书上的说明,在此限于版面就不再赘述了。

注意:以右手为例,正手削球时,要右脚在后左脚在前;反手削球时,要左脚在后右脚在前,这是最基本的削球站位。这个姿势是削起来最舒服的,两脚的位置绝不能颠倒,否则会直接影响削球和攻球的质量!

近台削球 站位离台1米左右,多用来削接上旋不是很强的轻拉球,一般选在下降前期或高点期削球,回球速度快,多用于逼角。削球时拍型水平,向前下方发力削接。

远台削球 站位离台2米-3米,如果对手力量很大时,最多可以退至4米左右,但不要再向后退了,因为离台过远会给上台扑接短球带来困难。远台削球多用来削接各种弧圈球,顶重板。削球时拍型要随来球性质而定,但发力时向前的力一定要大于向下的力,也就是要有一个向前送球的力,以保证回球上台。

削高吊弧圈球 一般选择下降中后期击球,如果来球上旋过于强烈,有时甚至要降至接近地面的位置削球。反胶削球时,将手引至肩膀高度,以增加挥拍距离,提高击球时的瞬间加速度;击球时拍型竖直,先压后削再送,一定要有一个压球的动作,同时瞬息加速挥拍,以抵消来球的强烈上旋,并压低回球弧线,向前送的力可以不用太大,一般借来球上旋的反弹力就足够把球削上台面了。长胶削球时,由于长胶的性能特殊,击球点可以不用像反胶那么低,可以适当提高击球点,拍型也不必过于竖直,可以适当后仰一些,同时要减小向下压球的力,增加向前送球的力,海绵越薄,胶粒越软,向下压球的力要越小,向前送球的力要越大。

削前冲弧圈球 击球点一般在胸腹的高度,由于来球速度很快,要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并加速挥拍向前下方切削。反胶削球时,拍型稍后仰(一般呈45度角),向前下方发力将球削回,向下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因为来球冲力已经很强了,这时如果再过多地向前发力的话,很容易把球削出界。长胶削球时,拍型后仰角度可更大一些,向前的力也可适当增大一些,如果拍型过于竖直回球容易下网。

削追身球 这是最难处理的一个环节,它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移动让位削接。以右手为例,如来球偏反手位,则快速向右让位用反手削球,如来球偏正手位,则向左移动用正手削接。削球时的拍型和发力大家可以参考削前冲弧圈时的说明。

削突击球 俗称“顶重板”,这也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因为来球的节奏反差很大,所以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快速的移动和良好的手感。对手重扣时,来球一般会弹跳较高,所以击球位置大多会在胸甚至肩的高度。反胶削球时,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拍型接近水平,向前下方发力削接,向前的力要大于向下的力。长胶削球时,拍型几乎水平,以向前发力为主将球削回。因为顶重板时一般离台已经很远了,所以不要担心向前发力会回球出界,实际上,如果向前的力不够的话,回球是很容易下网的。

转与不转削球 削加转球时,拍型后仰,要用球拍中下部击球,以增加摩擦距离,同时瞬间加速挥拍,增强回球的下旋强度;削不转球时,拍型较竖直,要用球拍中上部击球,拍触球时不要向下发力,要有一个向前的力,近似将球“碰”出去,这样回球旋转就会减弱;削侧旋球时,击球侧下部,回球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拐弯,但注意控制回球角度,因为削侧旋球很容易飘出边线。

削侧旋球 这项技术现在削球手运用的并不多,专业运动员削出的侧旋球大多是在位置不好的情况下顶大板被迫削出的的。其实,业余削球手用侧旋削球作为干扰手段之一还是十分有效的。当对方攻追身来不及让位时,直接反手削一板右侧下旋压低弧线其实效果往往好于勉强让位削接(业余削球手受步法局限)。当然,由于侧旋削球本身的下旋不强,所以切忌多用,以免被对方适应招致冲杀。

具体实战中,我的体会是,削球要以逼角为主,辅以旋转变化,如果单纯变化旋转而角度逼不开的话,对手在很舒服的位置去进攻,他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判断削球的旋转,失误就会减少,而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他没有太多时间判断,失误就会大大增加。

使用两面异质胶皮,特别是使用长胶的削球手,最好能练好倒板技术,而且最好是不论长胶反胶倒到正手还是反手,都可以熟练削接,这样对对手的干扰会很大,就算对手不会直接失误,但由于判断不清旋转而不敢发力攻,这样就减小了自己防守的难度并且带来了反攻的机会。

控制逼角可以在削轻拉球,削高吊弧圈,削前冲弧圈甚至顶重板时运用,但控制旋转时,最好在削轻拉球和削高吊弧圈时运用。因为这两种来球速度不是很快,削球手有足够的时间去调节板型,搞转不转;而在削前冲弧圈,削追身球和顶重板时,由于来球速度很快,这时如果硬要去搞转不转的话会大大增加难度,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这时的削球最重要的不是去搞旋转变化,而是要注意压低弧线,遏制对手连续进攻,旋转上应主要以加转为主,增加对手的回球难度。

同时在顶重板时要专心防守,不要胡乱反攻,我想我们都没有朱世赫那样超强的正手弧圈球,如果盲目反攻搏杀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耐心地先把球削上台,等对手攻势减弱而自己位置也调整好了以后再去反攻效果会更好。

九、反兜上旋球
反兜上旋球分为主动反兜和被动反兜

主动反兜多在离台稍远,来球上旋不是特别强时使用,目的是为了变化旋转和节奏,干扰对手。反兜时一般选择下降前期或中期,如果近台反兜时,选择高点期也可以,但难度要大一些。根据来球的旋转和弧线调节板型,击球中上部,也可击球的侧上部,这样会球会有一定的侧旋。发力时动作不要太大,以借力借转为主,稍加一些向前的力将球送回就可以了。

被动反兜一般用于对手攻球质量很高,或自己步法不到位,拔不出手来削球时,兜扣杀球可选在下降前期或中期击球,兜高质量的弧圈时最好选择下降中期或更晚一点的时候击球。兜球时自己基本上不用发什么力了,全凭对手的力量和旋转已经足够回球上台的了,而且在兜弧圈球时还要有一个向下压球的动作,以压低回球弧线。

我不太建议在下降后期去兜球,因为这时借到的力量和旋转比较少,自己发力的比例要加大了,而且如果击球点过晚的话,为了保证回球上台,需要制造一个很大的弧线,这个弧线很难控制,弧线高了会出界或被冲,低了又会下网,而且就算能上台,因为回球速度慢,旋转弱,对手只要轻挡一下就可以了,对对方威胁不大。看看侯英超的正手低点兜球就明白了。所以为了保证兜球的质量,击球点一定不能太晚,建议大家看看金景娥的比赛,她的兜球是很不错的。

十、台内球的处理


处理台内球的手法应该来说是最丰富的了,包括从远台扑救台内短球,快搓/慢搓,摆短/劈长,搓加转球/不转球,撇,挑,拱,刮,拧,弹,磕......等等,在此限于版面恕不能一一细述,我会挑一些我认为削球手比较常用的台内技术加以说明。

扑救台内短球需要良好的意识,准确的判断,迅速的移动和细腻的手感。

首先要说意识,这点非常重要,你要能预判出对手的意图,你要能提前预知对手何时要放短球。因为有时削球手离台已经非常远了,如果看见对手放短球了再向前移动,这时其实已经晚了,必需要在对手将出手未出手时就要向近台移动。一般来说,当对手进行了一连串的猛攻,或削球弧线较低,落点在中台或近网时,就要提防对手放短球了。同时由于扑救短球时,削球手们一般是在移动中接球(从远台跑到近台时的惯性作用),而且击球点有时已经不是非常合适了,这就要求要有细腻的手感,才能稳定地控制住回球的弧线,落点,速度等因素,控制好这些因素,才能遏制对手下一板的进攻。

扑救短球时要用交叉步迅速向近台移动,以右手为例,来到近台后右脚伸到台下,右手伸进台内,触球时手腕用力要柔和,根据球的旋转来决定板型。切记手腕一定要放松,柔和触球,如果手腕僵硬发死力的话,很容易接出高球或直接失误!

另外在用反手长胶扑接质量很高的短球时,我建议最好用搓或磕回接,尽量少用拱,刮,挤,拧等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对击球点要求很高,最好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才能保证最大的威力,可很多时候,削球手们来到近台时,球已经开始下降了,已经错过了使用这些技术的最佳时期,这时如果硬要使用的话,不但没有很好的效果,还会增加失误的几率。除非你有一双飞毛腿,能抢在高点期击球,或是你有超强的手感,可以自如地在下降期进行高质量的拱,刮,拧,并且自己不失误,否则我建议大家不要冒险。

当然,面对台内短球,如果机会合适的话一定要起板反攻,这是最好的方法。

快搓/慢搓,快搓要在球的上升期击球,回球速度快;慢搓是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回球较慢。交替运用快搓/慢搓可以在节奏上扰乱对手。

摆短/劈长,这两种技术在来球上升期或下降前期都可使用,但我一般在上升期使用较多,感觉效果更好一些。摆短时手腕要放松,轻柔触球,一般不发力,视来球下旋强度来调节拍型,拍子有一个很轻微的上抬的动作,借来球的下旋力将球回到对方近网处;劈长时,也要视来球下旋强度来调节拍型,触球时手腕瞬间发力,加速向前下方抖动,将球切向对方底线。

交替运用摆短/劈长,并控制好落点的话,可以充分利用球台宽度调动对手,遏制对手的攻势并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

搓加转球/不转球时,手法其实和削加转/不转球是非常相似的,搓加转球时,拍型水平,用球拍中下部触球,击球瞬间加力磨擦;搓不转球时,拍型稍竖直(不能太竖直了,否则容易回球下网,并且因为拍型反差较大易被对手识破),用球拍中上部触球,不要发太大力磨擦,要有一个“碰”的动作,将球送到对手台面上。

以上说的是反胶的技术,其实长胶也可以运用这些技术。没有海绵的长胶,回台内短球时旋转差别不是很大,加了海绵的长胶,如果击球时控制好发力的话,回球的旋转差别也是很大的。我的长胶有1MM海绵,在处理台内球时,随手上的发力变化,同样可以控制出加转球和不转球。

刮,这是个长胶技术,我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其他的长胶技术大家可以参考置顶帖中的技术文章。

刮多用于反手长胶的选手接近网短球,在反手,中路和正手均可使用。在接正手位近网短球时要侧过身来用反手刮(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在接正手位球时要多用正手接,不要太依赖长胶而侧过来用反手接),具体大家可以参考陈卫星和福冈春菜的比赛,他们使用这项技术很频繁。

使用刮这项技术时,可根据来球旋转调节拍型,从水平到接近竖直都可以,刮下旋球时拍型水平,刮不转球时拍型竖直(不过我建议大家对不转球最好还是直接弹打或挑,不要为了球稳而一味刮接),以右手为例,发力方向可以水平从左向右,也可以从左下向右上方发力,第二种发力手法回球的侧旋要更强一些,球体的晃动也更明显一些。

以上是一些我觉得比较常用的台内球技术,供大家参考。我在实战中的体会是,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并配合倒板,会给对手带来非常大的干扰,有时甚至还没来得及形成“他攻我削”的局面时,对手已经失误了,或回出机会球被我反攻。

十一、攻球技术
我这里所说的攻球技术,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并不是单单指弧圈球,扣杀,弹打等狭义上的攻球,我认为只要是带有攻击性的击球手法,比如长胶加力推拱,台内短球挑打等,都可以算作广义上的攻球技术。

下面我挑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常用攻球技术加以说明。

反手长胶加力推拱,这个技术多用于回接反手位或中间位的下旋短球,或不转球。击球时手腕一定要放松,接不是特别转的下旋球时,拍型一般呈45度角,在高点期触球中下部,向前上方发力将球击出;接比较转的下旋球时,拍型后仰角度可更大一些,约30度左右,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向上发力要大于向前发力;接不转球时拍型要竖直,接近90度,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击球时手腕要有一个发力后瞬间停滞的动作,这样回过去的球会更加飘晃,落台后下坠更明显,比一般的拱有更强的攻击性。

这个技术多在接发球,或自己发球后对手回到反手位短球时使用。

正/反手台内短球挑打,这个技术反胶长胶都可以使用,但反胶挑打时较易控制,长胶挑打难度较高,需要很好的手感才可以。

从来球旋转上说,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均可挑打,但较常用于挑打上旋和不转球,挑打下旋球难度较大,对业余爱好者来说较难掌握,特别是来球下旋较强时,我建议大家采用别的手法回接。

来球上旋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前倾,在上升期击球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反胶击球时,向下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长胶击球时,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减小向下的力。

来球不转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稍前倾或竖直,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部或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反胶击球时,向下的力和向前的力基本持平;长胶击球时,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减小向下的力。

来球下旋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后仰,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发力时有一个翻腕的动作,形象点说,即先托住球向上发力,将球托起后再翻腕向前发力挑打,但注意不要再向下发力压球了,否则容易下网。这是个很细微的动作,请仔细体会。反胶击球时,向上托球的力要大一些;长胶击球时,向上托球的力要小一些,向前的力要大一些。

最后再提醒一下攻球是一定要练的,记得中国以前某个很NB的削球运动员说过,攻球练的是对于球的掌控而后手感,正手最好能拉弧圈球,练弧圈球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当削球手来降低要求,要知道朱世赫的正手弧圈球是能拉过很多攻球手的,而且最好有连续拉、侧身拉的能力。

3. 削球手的弱点

付削球手首先要看胶皮: 
对方是正反胶的,发下旋到反手,这样他的搓球不转(甚至是上旋),不过要小心他的拱,比较飘,同时配合发长球到他正手。拉攻时注意对方长胶是拉得越转削得越转,所以暴冲对方反手的球对方很可能回出强烈下旋(当然他不倒板的话),可以轻拉对方反手使其回球不很转,然后伺机暴冲。 
对方是双反胶的,这样的削球手可以两面加转,同时配合旋转变化,主要是看清旋转,不要被对手的转与不转所迷惑。 
一正一反(如丁松、大侯)、一正一反的削球手可能旋转变化更多,但是正胶、生胶面削球旋转不是很强。 
另外,对付一反一防弧的削球手,他们防护面基本没什么旋转威力,不过防弧削球飘忽下沉,且不往前走,因此击球时间不宜过晚,以免拉空打空。 
对于所有削球手,要注意不要跟对手磨耗(除非水平差距大),进攻打他个突然(没有突然性的进攻削球手不怕),配合吊短。 
一)远削
1、特点与运用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要点: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

(二)近削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旋球。
2、要点: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③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三)削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削加转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加转弧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以难度较大。
2、要点:①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②击球点一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③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下压球的力量。④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

削球手的弱点

4. 中国最厉害的削球手是谁?

谁打削球手最厉害?陈梦莎莎曼昱3人大比拼,还是女版许昕最强?

5. 为什么现在削球手越来越少?

这是因为削球作为一种特殊的打法,和正胶、长胶一样,都是国家队保护的。具体表现就是国家队必须有具备这些特殊打法的球员。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中国队没有削球呢,主要原因是削球领先国家队太难了。

业内普遍认为削球的容错率较低,一个成型的削球手打攻球手,进攻方要难的多。乒乓球削球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高,不能有明显的技术缺点。要能应付对方的各种球,让对方在一次又一次地“软磨硬泡”中犯错,最终获胜。所以削球手要很强,一定要顽强,一定要能承受正反手的反复打击,有机会一定能进行战术反击。

削球的反手一般是长胶,不能独立旋转。只有借助对手弧圈球的力量和旋转,将长颗粒削倒,回球才能有很强地向下旋转。切球的力量在于对手拉得越多,切球转得越多。换大球后旋转急剧下降,削球威胁小。一般来说,大部分弧圈球运动员都是结合着落点的变化,通过拉打的方式来处理切球。前弧圈球力量大,旋转强,切手不易切,可以创造机会或者直接得分。与女球员相比,男球员的力量和旋转更强,在男子比赛中很难切球,反击也相当困难。另外,削球成型周期长也是很多球队不愿意培养削球的原因。男性在技术上领先于女性,而女性的技术落后主要是生理条件造成的。

总的来说,削球手打比赛并不容易,甚至很难。和那些以反胶为主,侵略性强的球员相比,基本上所有削球手的体型都比较瘦,但眼神比较坚毅,比如丁松,韩国武杨等。因为削球手在场上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所以他要不停地来回跑,运动量远远大于其他球员。

为什么现在削球手越来越少?

6. 如何对付削球手

我是削球手,
对付削球手首先要看胶皮:
对方是正反反长,发下旋到反手,这样他的搓球不转(甚至是上旋),不过要小心他的拱,比较飘,同时配合发长球到他正手。拉攻时注意对方长胶是拉得越转削得越转,所以暴冲对方反手的球对方很可能回出强烈下旋(当然他不倒板的话),可以轻拉对方反手使其回球不很转,然后伺机暴冲。
对付双反的,这样的削球手可以两面加转,同时配合旋转变化,主要是看清旋转,不要被对手的转与不转所迷惑。
一正一反(如丁松、大侯)、一生一反的削球手可能旋转变化更多,但是正胶、生胶面削球旋转不是很强。
另外,对付一反一防弧的削球手,他们防护面基本没什么旋转威力,不过防弧削球飘忽下沉,且不往前走,因此击球时间不宜过晚,以免拉空打空。
对于所有削球手,要注意不要跟对手磨耗(除非水平差距大),进攻打他个突然(没有突然性的进攻削球手不怕),配合吊短。
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

7. 削球手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是削球手  乒乓球中有一种打法叫削球,用这种打法的人叫削球手。削球是有很大的旋转不好接。 
  
   问题二:为什么削球手后劲不足  乒乓球是一项控制与反控制的活动,在任何时候,控制对手,限制对手是比赛的首要,也是为自己抢分打下基础。在比赛,再优秀的选手也不敢轻言一定能战胜对手。乒乓球打的是一种概率,即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战术,其取得比赛胜利的把握更大性。 
  削球手常常采用两面不同性能的套胶,比如丁松、朱世赫等都是正反反长配置,通过回球的不同旋转、不同落点等变化,给对手造成极大的不适应,从而实现对对手的控制,进而战胜对手。 
  但如果对手水平很高,适应性很强,常常采用周旋战术,比如通过搓拉结合等技战术的调整,适应削球的旋转,逐渐摆脱削球手的控制,从而掌握主动。此时打的就是实力了。一般的,有特长技术,就有特短技术,一个削球手削球防守好,由于供球和削球时的板型转换的难度,其进攻能力相对来讲就差一些。你看看朱世赫的比赛,其靠攻球得分的比例不是很高。即时攻球,其旋转和落点也不是很刁专,相对庄智渊等进攻选手来讲,就有差距。消球手打的是技术,更打的是精神,心态和心理,通过多回合的防守,打垮对手的精神,取得胜利。 
  在一个国际大赛的比赛后期,比如8强以后,选手们在有高超的球技的同时,其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力也往往足够强大,是很难攻破的。比如庄志渊和朱世赫在今年四月的八进四比赛中,就是个典型。庄在落后2局,第三局面临赛末点的情况下,实施了逆转。尤其是第五局,朱只得到2分。可以说,朱不光输在技术上,也输在心态上。 
  作为一个削球手,从技术上讲,如果单纯靠削球防守,遇见适应强的进攻高手时,确实是很难取得比赛。因此,削球手必须在掌握削球技术的同时,必须具有足够的进攻和杀伤力,从而突出自己的变化,丰富自己的技战术体系。比如张燮林,就有一手很漂亮的连续攻球和滑板等技术,打的对手防不胜防。如果对手把丁松当成削球手打,常常无法抵挡丁松的正手进攻。此外,削球手还必须有钢铁一般的神经,通过死缠烂打,蚕食对手的意志。 
  乒乓球比赛,讲求速胜,在领先或者对手极不适应的情况下,一定要尽快拿下。如果打成了拉锯战,实际上也是在给对手喘息、调整、适应的机会和时间,就很容易被对手逆转,对削球手来讲,尤其如此。 
  
   问题三:削球手厉害吗?  削球在弧圈球出来前是唯一的标准打法。因为削球很稳定,只要自己不失误骇可以立于不败。有时候一场比赛甚至要打几天的时间。后来日本发明了弧圈球,这种球强烈的上旋正好是削球的克星。因为一削球就高了,直接被打死。并且弧圈球不管是什么球都能拉,因为强力的发力可以克服旋转,需要调节的只是板型而已。后来弧圈球占据了主流打法,因为削球确实没有优势。在弧圈球登上舞台以至于成熟之后,就03年朱世赫得过第二,那是代表削球的最好成绩。削球,确实好久没有得过冠军了~~~ 
  
   问题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削球手  我也是削中反攻打法的,打削球是很辛苦的,削球手要练的你要练,攻球手要练的你也要练。 
  我目前的胶皮配置是反手长胶,正手反胶(海绵比较软) 
  一、球拍配置 
  我把球拍配置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要选用适合自己特性的胶皮才能发挥出威力,注意是胶皮特性,而不是追求高配置的球拍!!! 
  削球打法的配置可能要算是所有打法中最特别的了,它的随意性很大,完全是根据个人的特点量身打造的。 
  你可以用两面反胶,也可以用一反一长,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两面生胶,一生一长,一防弧一长......等等,只要你削起来攻起来觉得顺手就完全可以!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削球最好采用两面异质胶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胶。因为这样两面削出的球旋转不同,更易迷惑对手,而且反胶一面可以控制旋转,并有利于进攻。 
  目前比较常见的组合,首推一反一长的搭配,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制造反差很大的旋转,同时可以利用长胶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稳定性,不足之处在于长胶一面利守难攻,旋转变化较死,容易被对手摸清规律,同时由于两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来也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倒板时对手感要求很高; 
  另外还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这种配置也可以制造两面不同的旋转,同时生胶正胶一面比长胶更易进攻,并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转,缺点是削球的稳定性比起长胶来要逊色不少;两面反胶的组合也比较常见,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转,使对手难以摸清规律,同时正反手的攻击性都比较强,可拉可打,回旋余地大,美中不足在于削球的稳定性较差,面对连续的高质量弧圈球和重扣,较难稳定削接。 
  另外还有一反一防弧的组合,我个人感觉这种配置的性能与一反一长的组合比较接近,但是防弧胶一面在攻球时比长胶更难于控制,同时削球的稳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飘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转不是很强(对手攻球下网也多是因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为它的旋转有强),因为防弧胶本身就没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时很容易打滑。 
  至于海绵问题,也要依每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较厚较硬的海绵吃球好,利于拉球,加转削,但是控球难度较大;较薄较软的海绵比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转,但攻球拉球后劲不足,威胁较小。 
  如果你的底板较软,那么选择较厚较硬的海绵可以在保证削球稳定性的同时弥补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较硬,那么选择较薄较软的海绵可以在保证攻球质量的同时增加削球的稳健度;如果你反攻时以拉冲为主,那么厚海绵可以使你的冲球更有威胁;如果你反攻是以击打扣杀为主,那么较薄的海绵会帮你在击打时不易吃转,保证命中率。 
  二、模仿对象 
  削球手也有不同的风格,朱世赫、丁松、松下浩二,看准一个适合自己,我觉得朱世赫比较适合你,然后多看他的视屏,加以练习,比如47届世乒赛朱世赫削倒马琳的经典战役。 
  三、步法 
  之所以把步法写在各项技术前面,是因为我深深体会到灵活的步法对一个削球手来说是多么重要。在比赛中,削球手的移动范围之大,可能要远远超出其它打法的运动员,这全靠敏捷的步法在支撑。很多时候,我们削球失误,并不全都是手上没有控制好,而是因为脚下没有跑到位。步法不到位,击球位置没有调整到最佳,全凭手上的调节肯定会影响削球的质量,并增加了失误率。 
  我在正反手削球/搓球时,多用单步,救短球时多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碎步调整,具体步法详解大家可以看书,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每打完一场球,我并不像攻球手那样觉得手臂疲劳,而是觉得双腿,双脚很累,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削球手是靠腿和脚来打球,所以请千万别忽视了步法的练习。 
  七、发球/接发球 
  发球和接发球是比赛的......>> 
  
   问题五:乒乓球削球手  削球手,前途不是很光明,一)打法过于被动;二)技术要求不低;三)要想出点成绩非常不容易;四)意志品质要超强,忍耐力要超过常人; 
  削球手的技术必须要与时俱进畅技战术体系得有所改进,才能柳暗花明,那就得向丁松、朱世赫学习,削---要能转能飘,攻---就得出其不意、干净利索;攻守平衡,达到削球手的最高境界…… 
  
   问题六:削球手的弱点  付削球手首先要看胶皮: 
  对方是正反胶的,发下旋到反手,这样他的搓球不转(甚至是上旋),不过要小心他的拱,比较飘,同时配合发长球到他正手。拉攻时注意对方长胶是拉得越转削得越转,所以暴冲对方反手的球对方很可能回出强烈下旋(当然他不倒板的话),可以轻拉对方反手使其回球不很转,然后伺机暴冲。 
  对方是双反胶的,这样的削球手可以两面加转,同时配合旋转变化,主要是看清旋转,不要被对手的转与不转所迷惑。 
  一正一反(如丁松、大侯)、一正一反的削球手可能旋转变化更多,但是正胶、生胶面削球旋转不是很强。 
  另外,对付一反一防弧的削球手,他们防护面基本没什么旋转威力,不过防弧削球飘忽下沉,且不往前走,因此击球时间不宜过晚,以免拉空打空。 
  对于所有削球手,要注意不要跟对手磨耗(除非水平差距大),进攻打他个突然(没有突然性的进攻削球手不怕),配合吊短。 
  一)远削 
  1、特点与运用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要点: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 
  (二)近削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旋球。 
  2、要点: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③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三)削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削加转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加转弧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以难度较大。 
  2、要点:①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②击球点一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③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下压球的力量。④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 
  
   问题七:乒乓球中最好的削球手是谁?男女各一名!  高水平的乒乓球对抗中,削球是比较落后的一种打法,被研究透了就很难有所成绩.所以很多削球手都是作为秘密武器来培养的,比如丁松和朱世赫,好像是一夜之间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的. 
  尽管削球打法逐渐没落,但中国国家队男女队都保留搐削球选手,男队有候英超,女队有范瑛,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全国家队其他选手能够有经常和削手球打比赛的机会,而不致于同国外削手选手比赛时手生. 
  目前比较著名的削球选手有: 
  男削球手:朱世赫,候英超,陈卫星 
  女削球手:金景娥,范瑛,朴美英 
  
   问题八:怎么打削球手?  如何打削球手 大体上有两种方法 1。 你的拉球技术稳定,可以每个球都给他拉起来,这时候你占据主动,你可以改变力道,但他就得判断你改了多少,再D 
  
   问题九:削球手有没有前途?  貌似没有前途 消极防守型的嘛 一般打的好的都削不死 但削球手会被拉死/扣死 
  
   问题十:乒乓球著名的削球手有哪些  男:朱世赫(韩国)、张燮林(中国)、候英超(中国)、陈卫星(奥地利) 
  女:范瑛(中国)、武杨(中锭)、郑敏之(中国)、林慧卿(中国) 
  金景娥(韩国)、朴美英(韩国)、

削球手是什么意思

8. 削球手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是削球手  乒乓球中有一种打法叫削球,用这种打法的人叫削球手。削球是有很大的旋转不好接。 
  
   问题二:为什么削球手后劲不足  乒乓球是一项控制与反控制的活动,在任何时候,控制对手,限制对手是比赛的首要,也是为自己抢分打下基础。在比赛,再优秀的选手也不敢轻言一定能战胜对手。乒乓球打的是一种概率,即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战术,其取得比赛胜利的把握更大性。 
  削球手常常采用两面不同性能的套胶,比如丁松、朱世赫等都是正反反长配置,通过回球的不同旋转、不同落点等变化,给对手造成极大的不适应,从而实现对对手的控制,进而战胜对手。 
  但如果对手水平很高,适应性很强,常常采用周旋战术,比如通过搓拉结合等技战术的调整,适应削球的旋转,逐渐摆脱削球手的控制,从而掌握主动。此时打的就是实力了。一般的,有特长技术,就有特短技术,一个削球手削球防守好,由于供球和削球时的板型转换的难度,其进攻能力相对来讲就差一些。你看看朱世赫的比赛,其靠攻球得分的比例不是很高。即时攻球,其旋转和落点也不是很刁专,相对庄智渊等进攻选手来讲,就有差距。消球手打的是技术,更打的是精神,心态和心理,通过多回合的防守,打垮对手的精神,取得胜利。 
  在一个国际大赛的比赛后期,比如8强以后,选手们在有高超的球技的同时,其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力也往往足够强大,是很难攻破的。比如庄志渊和朱世赫在今年四月的八进四比赛中,就是个典型。庄在落后2局,第三局面临赛末点的情况下,实施了逆转。尤其是第五局,朱只得到2分。可以说,朱不光输在技术上,也输在心态上。 
  作为一个削球手,从技术上讲,如果单纯靠削球防守,遇见适应强的进攻高手时,确实是很难取得比赛。因此,削球手必须在掌握削球技术的同时,必须具有足够的进攻和杀伤力,从而突出自己的变化,丰富自己的技战术体系。比如张燮林,就有一手很漂亮的连续攻球和滑板等技术,打的对手防不胜防。如果对手把丁松当成削球手打,常常无法抵挡丁松的正手进攻。此外,削球手还必须有钢铁一般的神经,通过死缠烂打,蚕食对手的意志。 
  乒乓球比赛,讲求速胜,在领先或者对手极不适应的情况下,一定要尽快拿下。如果打成了拉锯战,实际上也是在给对手喘息、调整、适应的机会和时间,就很容易被对手逆转,对削球手来讲,尤其如此。 
  
   问题三:削球手厉害吗?  削球在弧圈球出来前是唯一的标准打法。因为削球很稳定,只要自己不失误骇可以立于不败。有时候一场比赛甚至要打几天的时间。后来日本发明了弧圈球,这种球强烈的上旋正好是削球的克星。因为一削球就高了,直接被打死。并且弧圈球不管是什么球都能拉,因为强力的发力可以克服旋转,需要调节的只是板型而已。后来弧圈球占据了主流打法,因为削球确实没有优势。在弧圈球登上舞台以至于成熟之后,就03年朱世赫得过第二,那是代表削球的最好成绩。削球,确实好久没有得过冠军了~~~ 
  
   问题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削球手  我也是削中反攻打法的,打削球是很辛苦的,削球手要练的你要练,攻球手要练的你也要练。 
  我目前的胶皮配置是反手长胶,正手反胶(海绵比较软) 
  一、球拍配置 
  我把球拍配置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要选用适合自己特性的胶皮才能发挥出威力,注意是胶皮特性,而不是追求高配置的球拍!!! 
  削球打法的配置可能要算是所有打法中最特别的了,它的随意性很大,完全是根据个人的特点量身打造的。 
  你可以用两面反胶,也可以用一反一长,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两面生胶,一生一长,一防弧一长......等等,只要你削起来攻起来觉得顺手就完全可以!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削球最好采用两面异质胶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胶。因为这样两面削出的球旋转不同,更易迷惑对手,而且反胶一面可以控制旋转,并有利于进攻。 
  目前比较常见的组合,首推一反一长的搭配,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制造反差很大的旋转,同时可以利用长胶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稳定性,不足之处在于长胶一面利守难攻,旋转变化较死,容易被对手摸清规律,同时由于两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来也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倒板时对手感要求很高; 
  另外还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这种配置也可以制造两面不同的旋转,同时生胶正胶一面比长胶更易进攻,并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转,缺点是削球的稳定性比起长胶来要逊色不少;两面反胶的组合也比较常见,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转,使对手难以摸清规律,同时正反手的攻击性都比较强,可拉可打,回旋余地大,美中不足在于削球的稳定性较差,面对连续的高质量弧圈球和重扣,较难稳定削接。 
  另外还有一反一防弧的组合,我个人感觉这种配置的性能与一反一长的组合比较接近,但是防弧胶一面在攻球时比长胶更难于控制,同时削球的稳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飘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转不是很强(对手攻球下网也多是因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为它的旋转有强),因为防弧胶本身就没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时很容易打滑。 
  至于海绵问题,也要依每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较厚较硬的海绵吃球好,利于拉球,加转削,但是控球难度较大;较薄较软的海绵比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转,但攻球拉球后劲不足,威胁较小。 
  如果你的底板较软,那么选择较厚较硬的海绵可以在保证削球稳定性的同时弥补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较硬,那么选择较薄较软的海绵可以在保证攻球质量的同时增加削球的稳健度;如果你反攻时以拉冲为主,那么厚海绵可以使你的冲球更有威胁;如果你反攻是以击打扣杀为主,那么较薄的海绵会帮你在击打时不易吃转,保证命中率。 
  二、模仿对象 
  削球手也有不同的风格,朱世赫、丁松、松下浩二,看准一个适合自己,我觉得朱世赫比较适合你,然后多看他的视屏,加以练习,比如47届世乒赛朱世赫削倒马琳的经典战役。 
  三、步法 
  之所以把步法写在各项技术前面,是因为我深深体会到灵活的步法对一个削球手来说是多么重要。在比赛中,削球手的移动范围之大,可能要远远超出其它打法的运动员,这全靠敏捷的步法在支撑。很多时候,我们削球失误,并不全都是手上没有控制好,而是因为脚下没有跑到位。步法不到位,击球位置没有调整到最佳,全凭手上的调节肯定会影响削球的质量,并增加了失误率。 
  我在正反手削球/搓球时,多用单步,救短球时多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碎步调整,具体步法详解大家可以看书,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每打完一场球,我并不像攻球手那样觉得手臂疲劳,而是觉得双腿,双脚很累,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削球手是靠腿和脚来打球,所以请千万别忽视了步法的练习。 
  七、发球/接发球 
  发球和接发球是比赛的......>> 
  
   问题五:乒乓球削球手  削球手,前途不是很光明,一)打法过于被动;二)技术要求不低;三)要想出点成绩非常不容易;四)意志品质要超强,忍耐力要超过常人; 
  削球手的技术必须要与时俱进畅技战术体系得有所改进,才能柳暗花明,那就得向丁松、朱世赫学习,削---要能转能飘,攻---就得出其不意、干净利索;攻守平衡,达到削球手的最高境界…… 
  
   问题六:削球手的弱点  付削球手首先要看胶皮: 
  对方是正反胶的,发下旋到反手,这样他的搓球不转(甚至是上旋),不过要小心他的拱,比较飘,同时配合发长球到他正手。拉攻时注意对方长胶是拉得越转削得越转,所以暴冲对方反手的球对方很可能回出强烈下旋(当然他不倒板的话),可以轻拉对方反手使其回球不很转,然后伺机暴冲。 
  对方是双反胶的,这样的削球手可以两面加转,同时配合旋转变化,主要是看清旋转,不要被对手的转与不转所迷惑。 
  一正一反(如丁松、大侯)、一正一反的削球手可能旋转变化更多,但是正胶、生胶面削球旋转不是很强。 
  另外,对付一反一防弧的削球手,他们防护面基本没什么旋转威力,不过防弧削球飘忽下沉,且不往前走,因此击球时间不宜过晚,以免拉空打空。 
  对于所有削球手,要注意不要跟对手磨耗(除非水平差距大),进攻打他个突然(没有突然性的进攻削球手不怕),配合吊短。 
  一)远削 
  1、特点与运用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要点: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 
  (二)近削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旋球。 
  2、要点: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③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三)削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削加转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加转弧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以难度较大。 
  2、要点:①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②击球点一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③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下压球的力量。④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 
  
   问题七:乒乓球中最好的削球手是谁?男女各一名!  高水平的乒乓球对抗中,削球是比较落后的一种打法,被研究透了就很难有所成绩.所以很多削球手都是作为秘密武器来培养的,比如丁松和朱世赫,好像是一夜之间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的. 
  尽管削球打法逐渐没落,但中国国家队男女队都保留搐削球选手,男队有候英超,女队有范瑛,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全国家队其他选手能够有经常和削手球打比赛的机会,而不致于同国外削手选手比赛时手生. 
  目前比较著名的削球选手有: 
  男削球手:朱世赫,候英超,陈卫星 
  女削球手:金景娥,范瑛,朴美英 
  
   问题八:怎么打削球手?  如何打削球手 大体上有两种方法 1。 你的拉球技术稳定,可以每个球都给他拉起来,这时候你占据主动,你可以改变力道,但他就得判断你改了多少,再D 
  
   问题九:削球手有没有前途?  貌似没有前途 消极防守型的嘛 一般打的好的都削不死 但削球手会被拉死/扣死 
  
   问题十:乒乓球著名的削球手有哪些  男:朱世赫(韩国)、张燮林(中国)、候英超(中国)、陈卫星(奥地利) 
  女:范瑛(中国)、武杨(中锭)、郑敏之(中国)、林慧卿(中国) 
  金景娥(韩国)、朴美英(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