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星航空破产

2024-05-14

1. 东星航空破产

东星航空破产重整案是我国新《破产法》颁布后,首例跨境破产重整案。该案由境外GECAS公司(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在中国法院,对境内东星航空有限公司申请破产,且是我国首例航空公司破产案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裁决,并没有消弥外界对东星航空的关注。   东星航空更是心有不甘。   就在武汉中院下达最终裁决的前一天,即8月26日下午,东星集团还在北京召开有关东星航空破产重整最新发布会。   发布会上东星集团称,武汉市交通委员会一再阻挠公司和债权人提出的重整方案。东星集团表示,已经就东星航空破产重整案上书中央,并表示,中纪委已经介入调查。   “我们正在等待中纪委的书面通知。”9月1日,东星航空破产管理人指定律所,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杰说。   破产是最好的归宿   “我们非常支持和尊重法院的判决。”张杰表示。   但是,对于武汉中院的这一裁决,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看到。   今年3月30日,武汉中院受理了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通用电气子公司,提交的对东星航空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由此,围绕东星航空究竟该破产重整还是破产清算,原股东、债权人、意向投资方以及破产管理人几方开始角力。   原股东东星集团、东星国旅,债权人中航油、中航信、新郑机场等,意向投资方上海宇界和信中利,是东星航空重整的坚持者;对东星航空进行破产清算的破产管理人则始终坚持破产清算。   与国内债权人立场不同的是,“涉外债权人更希望破产”。   在破产管理人看来,东星航空不具备任何重整的客观基础和价值。“负债数额巨大、流动资产严重短缺、租赁飞机被取回、人力资源匮乏、航线和时刻资源流失、公司股权被质押、重整资金投入巨大”。   然而,北京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和东星集团提出的重整方案,似乎又让人看到了一个重生的东星航空:“首期投入2-3亿元的资金,租赁3架飞机,就可以让东星航空重新起飞。步入正轨后,东星航空还将引进国际大型航空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并在3-5年内走向资本市场,成为一家股权多元化的公众公司。”   因此对东星航空的破产,有人无不惋惜地说: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一张航空牌照,就此废弃。   “人有生死,企业也一样。东星航空破产更有利于保障债权人及职工的利益!”张杰说。况且,“中国航空业的大门一直是开放的。近来,民用航空局陆续对新航空公司的批准,‘航空公司牌照已不再审批’的谎言会止于智者!”   资本运作下的牺牲品   从2006年5月首航,到2009年8月破产,东星航空短短3年即夭折,与其自身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有着密切关联。   据了解,东星航空增资3.06亿元注册资本主要为实物资产,9架飞机全为租赁。但兰世立对外宣称有20架飞机。由于资金紧缺,实际运行的飞机只有8架。   除了资本金严重短缺,据媒体报道,东星航空的人事管理也相当混乱。公司高管人员没签劳动合同;有的员工劳动关系在集团,有的在国旅,长期拖欠员工社会保险;东星航空、东星集团、东盛房地产和东星国旅资金混同,连带担保等等。   “兰世立的失败在于资金短缺、诚信丧失、管理混乱、经营不善。他嘲笑其他企业的弊端,恰恰是他的致命弱点。兰世立的初衷可能并非真正想干航空,而是希望进行资本运作,最后卖高价脱手。”张杰这样总结。   可是,还没等到高价脱手,东星航空便走向破产。   涉及诸多法律问题   “东星航空破产重整案中,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是其他破产重整案少有的。同时还涉及一些法律问题的处理。”对此,张杰总结了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我国新《破产法》颁布后,首例跨境破产重整案。   该案由境外GECAS公司(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在中国法院,对境内东星航空有限公司申请破产,且是我国首例航空公司破产案。   同时该案中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如飞机取回权、境外保证金、飞行员价值认定;飞机留置;我国破产法第70条理解等等。   张杰特别指出,破产法第70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这是个法律空白。”   第二、重整申请方与破产管理人观点对立。   重整申请方强调将不惜成本注资,甚至有的投资者声称重整后,将3年实现东星航空盈利,5年上市。而破产管理人则根据东星航空资产负债的实际情况,坚称破产重整已不可能。观点严重对立。   重整方认为管理人应管理好资产,对重整不应发表意见。而管理人认为自己对东星航空情况最熟悉,发表风险提示并无不妥,能否重整决定权在法院。   第三、重整申请方两派无交集。   两派可分为民营派和国资派。航油、机场为国资派;东星国旅和战略投资者为民营派。两派互不交集,各拿各的方案。   第四、破产论证各吹各调。   重整申请方坚持论证会应进行重整的法律论证,而破产管理人则从债权数额巨大、流动资产严重短缺、租赁飞机被取回、人力资源匮乏、航线和时刻资源流失、公司股权被质押等事实方面,论证了为什么东星航空破产重整已不可能。   第五、部分重整申请人违法操作。   在重整中,有人以东星航空的名义对外谈判;有人持有已作废的公章对外发布声明;有人擅自编制资产负债表等等,无视破产法对管理人职权的赋予,严重干扰了破产重整工作。   “法院的裁决固然重要,但通过东星航空破产重整案的审理,如能对我国破产法的实施进行有益的探索,则具有特别意义。同时,该案对新颁布的破产法也是一次考验。”张杰说。

东星航空破产

2. 东星航空为什么破产?

兰世立破产的导火线可以认为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但是,真正的原因,还是兰世立自己,算尽机关少算了聪明。如果把东星航空比作一栋大厦,2008年到来的金融危机就是一场地震。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东星航空这栋大厦被震得摇摇欲坠。人们发现,这原本就是一栋“豆腐渣”工程……民航是一项烧钱的行业,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
但东星航空公司最初的注册资本只有8000万,9架飞机全为租赁,租金压力巨大。“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东星航空资金状况就开始恶化,拖欠GECAS的飞机租金已成常事。”飞行员一直是稀缺资源。
东星航空成立后,只有从其他航空公司中挖飞行员。为了从某航空公司挖走三名年龄已经过了45岁的机长,开出了300万的高价,这远远超出了民航总局规定的210万的最高流动费用。

3. 东星航空为什么会破产?

  东星航空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程序中戏剧性的跌宕起伏,让人对这首家破产的民营航空公司能否重组成功的命运关注,一度大大高出了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当喧嚣与碰撞终逐渐归于平静和理性,东星航空破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如某些媒体所解读的,是民用航空业“国进民退”的开始?笔者尝试作一些思考和分析。\r\n\r\n  市场经济必须有“法治”的条件,这一点应该说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则是艰辛与曲折的。如果说东星航空破产重组过程充分展现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的话,那么,在此之前的东星航空是如何积累到这一步的也不应该为外界所忽视。坦率地说,虽然东星航空不惜以放弃武汉基地的狠话来表达对地方政府的不满,但是,也不要只看到东星航空的今天,如果没有所在当地的同一个环境,有没有东星航空的昨天呢?东星航空及东星集团难道不是在武汉成长起来的?如果说成熟、健全的市场经济法治下也许未必有东星航空欲求重组而不得的今天,同样,健全的法治条件下,是否必然能有东星集团和东星航空辉煌的昨天和前天?更何况,如果法治健全市场成熟,民航牌照不再是垄断资源,财务投资者还会对这样负债累累的公司感兴趣吗?新开一家航空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要求是8000万,当“白衣骑士”自己的心理价位成本是2-3亿的时候,已经远远高出了新设一家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更不要说破产管理人提出的9亿的重组成本,这样一看,财务投资参与重组无外乎就是炒牌照,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也不算意外。\r\n\r\n  所以,笔者以为,在今天发牢骚毫无用处,作为企业反思和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国家的社会经济与法治的进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每个公民和企业都只能跟随其脚步而不可能超越。东星航空破产固然令人惋惜,但笔者以为企业界还是应该从投资者自己角度找原因。笔者的粗浅看法是原因在于两方面:\r\n\r\n  首先是内部原因,自身实力不够,光有热情,自己不懂航空,又希望超常规发展,结果却功败垂成。东星集团虽然在旅游和房地产方面有一些积累,但是这点家底儿对于航空对资金的需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东星集团没有像春秋航空有限公司(Spring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春秋航空”)和均瑶那样采取稳健的路线,企图采取超常规发展的策略,用的还是国内房地产企业“贷款拿地-卖房还贷”,七个锅八个盖的资本运作思维方式搞航空,在顺势和航空业务迅猛增长的经济上升周期,也许可行,但在经济下滑的周期,失败其实是情理之中的。\r\n\r\n  航空本来就是大把烧钱的行当,加上初入者往往在租飞机等业务时都是外行,受国内客观环境影响一些成本短时间内刚性太强,比如航油,机场起降费,等,无法降低,关键的人力资源——飞行员又是高价从国有公司挖来的,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东星成本居高不下,跟国有航空公司比没什么特别的优势。在航空业界虽不乏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比如英国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Virgin Atlantic Airways Ltd.,简称“维珍航空”)的布兰森,可是这个人也是主要是营销上怪招迭出,在具体经营上却并非不靠谱。也许是运气好,他的许多超常规举动反而颇有斩获。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确实有一些狂人成功的案例,比如李书福曾经认为“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架子”他由此起步造车,成就了今天的吉利汽车。但是世易时移,今天的市场与法治环境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民航更是非同一般的行业。东星航空就是有再大的怨气,自己经营不下去了才去找的国航收购总是不争的事实。\r\n\r\n  国内目前的竞争环境的确对私营航空不利,这是事实,但是,所有民营航空都处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之下。为什么均瑶和春秋航空相对就比较稳健?而奥凯航空、东星航空、鹰联航空却总是是非和故事不断呢?奥凯航空的创始人是资本加民航前高管,鹰联航空曾被曝成立时是外资隐名投资,东星是旅游和地产起家的东星集团,这三个企业共同的特点是公司治理很弱,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前两者基本都在内耗中濒于危险的边缘,后者则是频临破产先求人收购后抗拒收购,终于酿成破产的苦果,让人扼腕叹息。所以,这三家企业经营不下去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经营不下去破产或者被人收购并无本质区别,无非是航空产业的特性导致其备受关注。从国家政策角度没有任何限制民营航空的迹象,所谓“国进民退”的推论未免为时过早。\r\n\r\n  东星航空破产重组的过程中,各有关方面可谓都是各怀心腹事,都有难言的苦衷。如果企业不能够自己先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去适应市场,逐步游说和改善环境,那最终恐怕是无益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只能看着别人崛起,就像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叹息中国诚信状况不佳,阿里巴巴集团却藉此打造了“支付宝”这个第三方支付的巨头。\r\n\r\n  二是外部环境原因,包括经济危机造成的业务减少,以及国家在航线等资源分配方面欠缺公平竞争的机制。民间早就流传一句顺口溜:“国企是大儿子,外企是小儿子,民企是野孩子”。话粗理不粗,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环境,这一点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的继续努力。\r\n\r\n  在经济衰退时期,全球航空都在亏损边缘挣扎。对于亏损的国有航空,国家增资动辄数十亿,这样下去,连国家都会赔不起。这也是数年前那一轮地方民航重组的大背景。靠行政手段聚拢成规模的三大航空虽然在国内割据一方,但却是只会在自家门口耍把式的主儿,到国际市场上,外国航空公司拼命跟我们谈航权,开航线,而我们的航空公司国际航线用不完还亏得一塌糊涂。\r\n\r\n  令人忧心的不是东星或者其他的民营航空的破产,而是这一轮地方政府的投资航空的冲动的回潮,其实,三大国有航空经营不善,跟前一轮民航的大重组吃下一些经营不善的地方航空而又消化不良不无关系。中国的民航市场再大,也是有饱和的一天的,何况市场也是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发展的,中间遇到金融危机、非典之类的不可抗力时,无论是什么航空都会遭遇萧条乃至巨亏。笔者斗胆说个得罪人的话,对这一轮经济周期中地方投资民航回潮,如果中央不及时采取措施抑制地方盲目投资航空的冲动,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这一轮发展起来的地方航空又将成为一批死不了又活不好的包袱。“一塘鲫鱼——个个是头”,这样的局面不会太久。君不见当年曾经饱受此种地方航空所累的地方政府有几家现在还积极搞地方航空?至于个别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当年该地方航空效益好并非是其经营有方,而是因为垄断当地资源,票价不打折,当然看起来效益好。如今也是物是人非了,全国各地市场都有若干公司在竞争,靠地方垄断区域航空已经不太可行了。\r\n\r\n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东星航空破产虽然让人惋惜,但是对于盲目投资航空的民间资本乃至拿着纳税人钱财不心疼的国有投资公司,多少也是个警示。

东星航空为什么会破产?

4. 东星航空破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如果把东星航空比作一栋大厦,2008年到来的金融危机就是一场地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东星航空这栋大厦被震得摇摇欲坠。人们发现,这原本就是一栋“豆腐渣”工程……
2010年12月23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终结东星航空破产清算程序,东星航空消失。
然而,围绕东星航空破产的是与非却并没有平息。东星航空的停飞、重整、破产清算以及兰世立的判刑,等等,仍是争论不休,质疑不断。
透过清算,拂去尘埃,事实真相显露出来。
东星航空与中航集团股权重组是“城下之盟”?
在兰世立的叙述中,他与中航集团合作的破裂是由于“不平等”条约,是政府主导下的“城下之盟”,激起了他的强烈反抗。
然而,客观事实是:主动“投怀送抱”的恰恰是兰世立自己,他主动抛出“橄榄枝”,随后又导演了自己的“变脸”。
之前,东星航空因欠债已是四面楚歌,与高盛谈判的破裂,让兰进退失据。
当2008年下半年美国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简称GECAS)因东星航空拖欠租金欲扣押东星航空租赁的飞机后,兰世立沉不住气了。在此之前,他采用了很多方法吸纳资金,以维持东星航空的运转。
原兰世立旗下的东盛房地产公司于2003年开始建造的光谷中心花园,后来成为了武汉江南最大的烂尾楼。当时湖北省农行江南支行2006年向东盛发放了1亿元贷款,后来被查出有9000万用在了东星航空身上,而且由于按揭不在农行操作,导致贷款难以收回,农行的9位责任人均遭撤职或调离,兰世立也因此被收监了一段时间。
2008年2月,兰世立在武汉掀起所谓“房价下降旋风”,光谷中心二期原价8000元/平方米的住宅楼降为6000元/平方米,他抛出“房价暴利论”,称自己要做武汉房价“雪崩的导火索”!当时武汉地区媒体都进行了大量报道。
面临巨大资金压力的兰世立,想立刻从房产中套现。于是光谷中心花园的商铺、住宅被一房两卖甚至多卖,这些案件到兰世立被判入狱之时还未完全平息。
据接触这些案件的武汉易斯创律师事务所刘晋律师介绍,仅通过武汉市、区两级法院诉讼处理的一房多卖纠纷、重复抵押纠纷、工程欠款纠纷就有203起案件,诉讼标的额高达3.22亿。

5. 谁在操纵东星航空破产?

如果把东星航空比作一栋大厦,2008年到来的金融危机就是一场地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东星航空这栋大厦被震得摇摇欲坠。人们发现,这原本就是一栋“豆腐渣”工程……
2010年12月23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终结东星航空破产清算程序,东星航空消失。
然而,围绕东星航空破产的是与非却并没有平息。东星航空的停飞、重整、破产清算以及兰世立的判刑,等等,仍是争论不休,质疑不断。
透过清算,拂去尘埃,事实真相显露出来。
东星航空与中航集团股权重组是“城下之盟”?
在兰世立的叙述中,他与中航集团合作的破裂是由于“不平等”条约,是政府主导下的“城下之盟”,激起了他的强烈反抗。
然而,客观事实是:主动“投怀送抱”的恰恰是兰世立自己,他主动抛出“橄榄枝”,随后又导演了自己的“变脸”。
之前,东星航空因欠债已是四面楚歌,与高盛谈判的破裂,让兰进退失据。
当2008年下半年美国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简称GECAS)因东星航空拖欠租金欲扣押东星航空租赁的飞机后,兰世立沉不住气了。在此之前,他采用了很多方法吸纳资金,以维持东星航空的运转。
原兰世立旗下的东盛房地产公司于2003年开始建造的光谷中心花园,后来成为了武汉江南最大的烂尾楼。当时湖北省农行江南支行2006年向东盛发放了1亿元贷款,后来被查出有9000万用在了东星航空身上,而且由于按揭不在农行操作,导致贷款难以收回,农行的9位责任人均遭撤职或调离,兰世立也因此被收监了一段时间。
2008年2月,兰世立在武汉掀起所谓“房价下降旋风”,光谷中心二期原价8000元/平方米的住宅楼降为6000元/平方米,他抛出“房价暴利论”,称自己要做武汉房价“雪崩的导火索”!当时武汉地区媒体都进行了大量报道。
面临巨大资金压力的兰世立,想立刻从房产中套现。于是光谷中心花园的商铺、住宅被一房两卖甚至多卖,这些案件到兰世立被判入狱之时还未完全平息。
据接触这些案件的武汉易斯创律师事务所刘晋律师介绍,仅通过武汉市、区两级法院诉讼处理的一房多卖纠纷、重复抵押纠纷、工程欠款纠纷就有203起案件,诉讼标的额高达3.22亿。

谁在操纵东星航空破产?

6. 东星航空有限公司的破产风波

从2008年下半年起,有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东星航空资金链紧张问题。2009年3月10日,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对东星航空进行破产清算。2009年3月14日,应武汉市人民政府请求,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决定,自15日0时起,暂停东星航空公司航线航班经营许可。3月15日,东星航空的董事局主席兰世立在珠海机场试图出境时被警方控制,随后被带回武汉小范围监视居住,其所涉案件由武汉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处办理。3月30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申请东星航空有限公司破产一案,并冻结了东星航空的16个账户,指定由武汉市法制办、市总工会、市交委等政府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破产管理人,全权接管东星航空破产事务。4月7日,破产管理人解除了与通用公司等的飞机租赁合同,并将东星从通用租赁的9架飞机中的7架客机退还给通用,另外2架客机因东星航空所欠债务,被分别滞留在广州白云机场和郑州新郑机场。就在东星航空面临破产清算危机、命垂一线之时,4月8日,东星航空的最大债权人中航油有限公司联合部分其他债权人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表示愿意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一切支持来帮助东星航空破产重整,再次整翼上天,但于6月12日遭到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驳回。随后,中航油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于8月7日将东星航空的重整方案提交给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待湖北省高院的最后判决 。2009年8月25日消息,湖北省高院决定撤销此前武汉中院对信中利重整东星申请“不予受理”的裁定,要求武汉中院重新受理此案。此前共有包括中航油在内的8家申请方的重整申请被武汉中院驳回,但截至目前只有信中利一家的方案被裁定将重新受理。这就意味着,东星航空有望免于破产清算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而信中利可能将成为此次重整申请的唯一入局者。2009年8月26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最后裁定:驳回申请人湖北东星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的申请。东星航空一夜之间,成为国内首家破产的航空公司。众多债权人挽救这家民营航空公司的努力至此也被迫结束。2010年4月,法院审理查明:东星航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兰世立,在明知相关部门多次催缴欠税的情况下,仍采取隐匿、转移经营收入的方式逃避追缴欠税,指使手下相关人员共将5亿余元营业收入予以转移、隐匿,造成税务机关无法追缴其所欠缴的税款共计5000多万元。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

7. 东星航空是怎么垮掉的?

如果把东星航空比作一栋大厦,2008年到来的金融危机就是一场地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东星航空这栋大厦被震得摇摇欲坠。人们发现,这原本就是一栋“豆腐渣”工程……
2010年12月23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终结东星航空破产清算程序,东星航空消失。
然而,围绕东星航空破产的是与非却并没有平息。东星航空的停飞、重整、破产清算以及兰世立的判刑,等等,仍是争论不休,质疑不断。
透过清算,拂去尘埃,事实真相显露出来。
东星航空与中航集团股权重组是“城下之盟”?
在兰世立的叙述中,他与中航集团合作的破裂是由于“不平等”条约,是政府主导下的“城下之盟”,激起了他的强烈反抗。
然而,客观事实是:主动“投怀送抱”的恰恰是兰世立自己,他主动抛出“橄榄枝”,随后又导演了自己的“变脸”。
之前,东星航空因欠债已是四面楚歌,与高盛谈判的破裂,让兰进退失据。
当2008年下半年美国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简称GECAS)因东星航空拖欠租金欲扣押东星航空租赁的飞机后,兰世立沉不住气了。在此之前,他采用了很多方法吸纳资金,以维持东星航空的运转。
原兰世立旗下的东盛房地产公司于2003年开始建造的光谷中心花园,后来成为了武汉江南最大的烂尾楼。当时湖北省农行江南支行2006年向东盛发放了1亿元贷款,后来被查出有9000万用在了东星航空身上,而且由于按揭不在农行操作,导致贷款难以收回,农行的9位责任人均遭撤职或调离,兰世立也因此被收监了一段时间。
2008年2月,兰世立在武汉掀起所谓“房价下降旋风”,光谷中心二期原价8000元/平方米的住宅楼降为6000元/平方米,他抛出“房价暴利论”,称自己要做武汉房价“雪崩的导火索”!当时武汉地区媒体都进行了大量报道。
面临巨大资金压力的兰世立,想立刻从房产中套现。于是光谷中心花园的商铺、住宅被一房两卖甚至多卖,这些案件到兰世立被判入狱之时还未完全平息。
据接触这些案件的武汉易斯创律师事务所刘晋律师介绍,仅通过武汉市、区两级法院诉讼处理的一房多卖纠纷、重复抵押纠纷、工程欠款纠纷就有203起案件,诉讼标的额高达3.22亿。

东星航空是怎么垮掉的?

8. 东星航空为什么会停业?

因经营不善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底开始拖欠巨额债务,甚至影响飞行安全。

1,表面原因
08年航油价格飞涨,东星集团主营业务旅游及房地产在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国内外多家机场和美国GECAS等刘家外企及金融机构向东星追索欠款,导致东星集团资金链断裂,与中航并购重组谈判破裂,被迫停飞。
东星航空的财务状况到了09年已经非常不乐观,从东星航空05年开航到09年初,从来没支付过包括飞机起降费、旅客过港费、房屋租赁费等费用,东星航空大概累计欠下6000万。此外除湖北机场外,杭州、深圳、云南机场,中航油等亦声称东星航空欠下巨额债务。
09.3.12日,当年主动向东星航空示好的美国GECAS等六家企业在北京聘请律师,以债权人的身份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东星航空破产。武汉市召开专题会议,透露东星航空已经亏损5个亿。
2,根本原因
资金链紧张是东星一系列事件的最初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兰世立的侄女兰剑敏爆料称东星航空有限公司(下称东星航空)的破产“是袁善腊一己私欲所致,袁为了收回黑社会高利贷集团借给兰世立的债务,幕后操纵低价卖出东星航空,东星航空的‘死’是幕后黑手袁善腊一手导演的。
袁善腊逼迫兰世立的侄女向黑社会组织头领谢小青借高利贷。这是一笔将把东星航空送入地狱的贷款。从2007年起,东星航空的资金链紧张日渐暴露,兰世立开始跟高盛谈判。
然而,在东星航空还没走完多个审批部门的流程时,金融危机猝然而至,高盛自身难保,合作便不了了之。东星开始四处寻找资金,面临资金链断裂危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