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为什么跌的这么厉害呢?

2024-05-13

1. 股票为什么跌的这么厉害呢?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但另一方面,“漂亮50”的投资回报率也十分惊人。1970年6月至1972年底,“漂亮50”指数累计上涨89%,相较标普500获得35%超额收益。

反观中国,目前消费板块最大的争议点无疑是“估值是否过高”。
我们认为,当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龙头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02 消费股估值模型正在发生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理解在进化。

我们以耳熟能详的雀巢公司为例,分析其发展周期中的估值模型切换。
作为全球化食品巨头,雀巢公司1989-2000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PE估值稳定提升;
2000-2008年,PE估值与营收增速同步波动;
2009年至今,雀巢通过并购整合,业务板块与产品品牌不断壮大和完善,实现了高度稳健的内生增长,估值溢价越来越明显。
在2017年,雀巢的PE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5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品企业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盈利能力,估值不会下降,反而会屡创新高。
纵观整个海外市场,消费龙头进入成熟期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能趋缓,但估值水平并不会下降。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03 机构抱团消费龙头达到历史高位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从国内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消费白马的配置热情达到空前水平。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股票为什么跌的这么厉害呢?

2. 股票最近大跌。现在已经有了起色 这到底部了吗

个人认为再次连续爆跌很难,如果出现那种情况,一直在谈和谐社会的政府不就成了笑谈了吗。如果出现那种苗头政府都会急着跳出来了,毕竟政府虽然说不希望股市短时间内大涨同样也说过希望股市不要大跌。现在大盘连续爆跌是机构砸盘在低位换股!他们做得太过分了惹起了民怨他们也吃不了兜着走。 中国股市和国外股市没有直接的联动性,但是由于美国经济的重量级身份,肯定对其他联动很强的股市有很大影响,而中国不一样,中国股市相对独立,而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完全不一样,美国是经济停滞,中国是经济快速发展,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就是其股市的真实写照,而现在中国股市却因为一些绫模两可的对中国股市没有致命性影响的边缘问题而连续爆跌,这场爆跌的真正原因就没这么表面化了。 从今天24日的盘面来看大多数股处于上涨状态下跌的也跌幅不大数量也不是太多,游资参与热情较高!仍然有很多场外资金还在观望状态。大盘趋势暂时处于拉锯状态,这部分抢反弹的资金能支撑大盘到何种程度还有待观望。稳健的投资者应等反弹趋势正式行成了再介入比较安全,如果今天能保持强势状态,那就可以半仓介入被误杀的业绩优良具有成长性的股了。 平安融资只是主力资金打压股市的烟幕而已!包括近期的全球股市大跌和创投板和股指期货将提前上市的传言!均是烟幕弹,这些消息的作用还不至于改变牛市的方向,而现在确因为不是致命的原因导致了连续的爆跌。其实,最真实的原因还是在中国股市里的,来源于利润的诱惑。 只要你手中的股不是这次大跌主力在大量出货的金融,地产,钢铁,有色,和部分炒作过度的奥运,农业,糖碱涨价股和垃圾股,就是安全的~暂时不要慌。 一二月份主要是蓄势震荡期,主力忙着换股调仓,还不会发动大行情。主要以清洗散户为主,大跌也是主力资金人为造成的。今天更是变本加厉,从大盘量能的情况看有放大的趋势,散户已经出现恐慌性的抛盘,主力资金的目的也达到了,只要主力筹码没吃够,换股没完成,散户没出局,大行情就不会产生,而部分主力持续减持的个股请散户在该股冲高时止损,一般主力出局后该股就很难有什么作为了! 最新公布的46家(一共有363家基金公司)基金调仓情况显示,主力去年四季度的布局重点是从地产和金融撤资转向了中小板和化工板块,而这只是局部的基金公布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的,还有200多家基金尚未公布建仓情况,这只作为参考信息!而这段时间的杀跌重点就是金融和地产类股,连带有色和钢铁板块也有主力资金减仓的迹象。可以说这是主力的阴谋而已,借各种不利的消息,顺势杀跌,打低股价顺便调仓,一举两得,如果没有利空消息,主力资金就没有借口随意大幅度打压大盘,他们也怕惹怒政府要求股市稳定的夙愿,而现在正好,全球股市大跌,存款准备金上调,平安扩容,股制期货和创头板块可能提前上市等传闻就成了主流资金名正言顺的打压大盘和股票的借口,反正股市大跌的责任,就落不到主力的头上了,自然有很多事情顺便背黑锅,而真正的黑手和意图就被掩盖起来的。 因为基金的换股动作并没有结束所以震荡也暂时不会结束。操作上要重个股轻大盘,建议半仓操作!今天股市再次大跌,但是量能和前期比确相对轻微放大了,但是从随机300个股的抽查情况,部分前期爆炒的题材股票部分股有主力继续出货的风险,请散户注意规避该类股,而很多业绩优良,跌幅大的主力强的股也故意没有护盘,从换手率看,不存在主力资金大量出货的风险,这纯粹是主力资金的借大跌洗散户的行为。这也算是好事,主力资金没有大量出货的机会,可能不是主力想出货,而是打低吃货换股,主力想出货量能会快速放大,而这种连续大跌加暴跌的有恐吓散户交出筹码的意图。当散户出现恐慌性止损抛售时,下跌趋势可能就会减缓了。如果你要介入就介入因为大跌导致被错杀的业绩优良主力较强的个股(主力较强的个股可能是主力故意不护盘,借大跌来清洗散户)垃圾股不建议介入。 这几天大盘采用这种宣泄的方式低开低走,和全球股市大跌有关 ,中国股市现在对全球股市的同步率越来越高,这和港股有关,港股和世界股市联动性非常强,而中国由于有很多公司在香港上市,这类AH都有股票的公司就通过这种联系将世界股市的波动间接传递到中国股市。而美国次级债危机并没有结束,随着美国银行业龙头花旗银行宣布年终会因为次级债的影响巨亏90多亿美元,美林集团巨亏90多亿美圆,而导致的这波全球股市暴跌中国也难以幸免,受到波及,盘面的反映就比较明显,可能要防范主流资金借这个全球股市大跌的机会故意清洗散户,其意图是加快散户的清理速度和增加散户的持仓成本。近期大盘可能都会出现这种反复的上下波动,如果你手中的股票素质优良有跑2~4月份业绩浪的资质短期可以不用介意主力的这种恶意的洗盘行为!而花旗银行已经快速在全球募集到150亿美圆的弥补资金来弥补负面影响,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也步调一致的宣布将通过1470亿美圆的次级债危机的挽救资金,相信后期随着美国股市的回稳,中国股市的外围环境也会恢复正常。而受次级债波及最厉害的中国银行请注意回避风险,该公司这次美国次级债直接损失高达70亿人民币,而国家也将该公司的放贷额度降低了200亿人民币,这对该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大!在加上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也加重了下跌的势头!但是,这几天空方已经释放比较充分,只要手里的股票业绩优异主力强且没有减仓迹象的股不要盲目杀跌,在春天就要来的时候把树砍了。而在次贷危机影响下美国的经济可能逐渐陷入衰退,而国际上的主流投资资金可能再次选择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做为狙击目标!不管他们以什么身份和途径进入中国,这都会对为来中国股市产生利好影响。 2008年的股票将会严重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请遵守价值投资的理念才能保证08年的利润稳定最大化!反复的大幅度波动是主力资金调仓导致的,所以现在散户要做的是在主力发动08年大行情前提前进入业绩优良具有成长性且,主力资金重仓的股票,如果现在仍然不选择那些将来的潜力股仍然去追逐垃圾股,一旦行情放动,散户可能会错过大盘的主升浪,利润成了最小化,输在了起跑线上。 由于支撑股市继续上扬的众多原因仍然在,所以,现在的波动是主力资金的短期行为而已,08年大行情8000点不是梦!但是要上10000点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今年下半年大盘到达8000后请注意风险,建议改为半仓操作,规避风险!二、三月份应该是很多业绩预期良好的股业绩浪的最好的阶段。而真正要谈风险较大的月份,四月份的风险应该才是最大的,业绩浪差不多到那个时候有褪潮的趋势了,个股的分化将迅速加大。股市长期的记录也显示四月才是应该留意的一个月,在该月要把部分业绩提前透支的股票换掉!奥运会可能会成为股市的分水岭但是不是股市的结束! 其实不存在牛市是否结束的担忧,股市有涨就有跌这是规律,如果08年最高冲到8000了,那奥运后经过调整跌到5500左右,经过一定时间的沉寂后,中国股市还会去挑战新的高点,只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没有停步,中国的股市也不会止步,当很多年后中国股市站在20000点高位的时候,可能我们才会发现原来8000点只是中国股市征途上的一个歇脚点。而人们应该最关注的行业主要还是,奥运、消费类、军工、3G、医药、化工和受国家政策长期利好的环保以及农业、新能源、,而钢铁、纺织、有色、地产、电力....等由于受国家政策的长期利空,将受到很大的打压。请紧跟投资的主流,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 人们应该最关注的板块最新态势补充!2008年1月24日 安全提示:(游资的特点就是找到题材后快速建仓拉高后就出货,讲究的是快进快出,散户追高的风险很大,现在很多这方面的股涨幅已经超过100%游资获利丰厚,他们出货的速度很快,一、两天内就能出完)现在这些板块中近期受游资猛攻的农业类和奥运类,化肥、碱、糖类涨价等各类题材炒作的“部分股”近期有主力已经在大量出货了,不适合追涨了,风险太大,散户请谨慎追高这类部分主力在出货的股风险大于利润! 基本上每年1月到4月之间都能产生比较好的业绩浪持续时间也比较久是大盘的主浪的驱动能量这和上面谈到的纯粹游资推动的题材行情差别很大!现在基本上要把选股重心从前期的爆炒农业、奥运、化肥、军工、糖、碱、钾肥涨价的短线题材炒作,逐渐提前转移到业绩优异的股中,为随时可能爆发的业绩浪提前布局了,这样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而电力板块由于国家最近宣布将对电价进行长期的限价措施,这对该板块是利空消息,调低对该板块的盈利预期!由于尚福林公布争取上半年将把创业板块推上市而引发的游资对创投板块的狙击行情是否具有持续性还有待观察,请散户朋友谨慎追高! 这段时间金融和地产和部分钢铁股成为基金减仓的重点板块,我在替股友分析时发现部分股主力在阶段性出货,请股友尽量避免介入相应的股票,谨慎参与。 如果你是短线投资者,建议股市走稳了再介入,如果是长线投资者,这次因为连续大跌而被错杀的业绩好主力较强的长线股票,可以逢低介入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操作,祝你好运! 近期发现有一些股友随意转贴我以前的股票评论,由于评论存在时效性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板块的具体情况在变化,形势就存在很大的变化,具体的操作策略也得进行调整,不希望喜欢该贴的股友原封不动的任意复制以前的贴来转,这容易使采用该条评论的股友的资金存在风险!都是散户钱来得不容易,请多为他人着想!谢谢支持哟

3. 为什么股票一直涨,突破了4100点,现在股市的形势,谁能给分析一下,谢谢你们了

  影响——央行发出警示信号,专家称股市基本方向将不会改变

  ●“牛市难撼波动难免”
  本报讯(记者张诚苏曼丽)央行此次同时出台多项政策,最让人关切的无疑对股市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此,昨日,众多市场人士大多认为,对市场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政策体现了连续性,市场有所预期,特别机构投资者大多作出了一定的提前反应,因此恐慌不会出现,但波动在所难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徐滇庆教授表示,央行此举是个信号,说明政府并不赞成过热。央行的举动更直接地是告诉大家中央不会坐视股市这种过热现象的持续。

  ●银行股、地产股等受影响最大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马青直接指出此次调控对目前股票市场的核心———银行股将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如果星期一股市再涨就太疯狂了”。他认为,此次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而贷款基准利率只上调了0.18个百分点,这与前几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一起同幅度上升不同,意味着息差的缩小,资金成本增加,因此也就不会像前几次加息一样对股市没有丝毫影响。
  加息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是全方位的,具体的影响程度跟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密切相关,对不同的行业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贷款占总资产比率较高的上市公司,业绩受到的冲击最大。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受加息影响最大的3个行业是房地产、民航、高速公路。由于这些行业都是靠高贷款生存的,因此,利息上涨将直接加重相关的利息负担,增加财务费用。
  中信建投研究员刘献军认为,虽然未来政府的调控措施还难以预期,但至少从目前来说,此次的调控措施难以撼动大牛市的基础。

  ●将吸引更多海外热钱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李慧勇分析认为,从理论上讲,加息将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对股市不利。但存款准备金已经成为常规调控手段,对流动性的影响有限,而汇率波幅的调整并不会在短期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他认为此次调控对股市的负面影响仍然会很有限,星期一的股市不会出现暴跌。因此应用理性和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央行的举措。
  招商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常锦昨天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同时进行,力度比较大,也有点出乎市场的预料。不过,她认为,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不会太大,相反,加息会进一步吸引海外的热钱进入内地,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冻结银行间资金,也不会对股市的资金供应产生较大影响。
  众多分析人士均认为,在市场已经处于高位,泡沫正在形成过程中,此次强烈紧缩政策在短期内会对市场有较大影响,但针对长期牛市的看法,大多较为乐观,并认为这还取决于未来是否会有更强力的调控措施。(记者 张诚 苏曼丽 新华社等媒体消息)


  同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股市反应决定未来政策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宣布同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2007年5月1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述举措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同时,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徐滇庆教授表示:
  这回加息和上调保证金率双管齐下,主要是针对资金流动性过剩,间接对股市过热起到喝止作用。如果市场无动于衷,那么一系列的后续措施还会出台。
  徐滇庆说:“股市现在的问题1是大幅度炒作,这两年来,一大笔过剩的资金冲入了股市,但加息对它们的调控是非常间接的,因为资金来源跟银行关系并不大。”
  徐滇庆认为,央行此举是个信号,说明政府并不赞成过热。“股市每年涨20因此,徐滇庆认为,央行的举动更直接地是告诉大家中央不会坐视股市这种过热现象的持续。
  “如果市场无视于这个警告,那么不只是加息,还有更多的手段会陆续出台。比如征收资本利得税、上调交易税,等等。因为现在股市换手率大幅增加,从一天百来亿涨到几千亿,这是一种过度投机的表现。”

  ●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周春生表示:
  央行此次调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4月份CPI比3月份有些回落,没想到央行会在短期内继续采取紧张措施;意料之中的是股市泡沫已经形成,风险在加大。目前股市投资热情高涨,每天都有新股民进入市场,但新进股民往往对股市缺乏认识,发展下去必然会积累风险,长远来看会对股市造成更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吸取台湾地区和日本的经验和教训,让股市健康发展,股市需要繁荣更需要稳定,央行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为市场降温,具有积极意义。
  对谈到对其他市场的影响时,周春生表示,对房地产市场会有一定的影响。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先生认为:
  此次央行三管齐下,其主要目的是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抑制物价及资产价格的上涨趋势,促使外汇平衡。总之,是多目标的调控。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称:
  第一,这次上调是在市场预测之内的。
  第二,这次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调整主要是用来调整市场的利率的结构,这次的调整中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比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多一些,这些都为了防止目前的银行利益,以免他们的利益太丰厚。
  同时,他表示,这次的调整不会对股市产生太大的影响,股市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但从长远上来讲,每一次的加息过后必定至使股市的大涨,在一段时间内牛市将持续,而且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得多。

  ●高辉清:这次加息异乎寻常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博士认为,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加息。一是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一起推出,二是存款基准利率上调幅度高于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幅度。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离上次上调仅有几天时间,这异乎寻常的举措,不仅我国没有过,可能全世界都没有出现过。
  其实4月份的物价是下跌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应该是减轻了,按照道理是不应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息的,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异乎寻常的。
  之所以有这次异乎寻常的加息,我个人认为可能有这原因。一是马上就要举行中美战略对话了,他们会在汇率等方面给我们压力,加息可以稍微缓解这种压力。与此次加息同时进行的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二是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虽然减轻了,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在加快,加息可以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三就是政府可能还是认为当前股市上涨过快,出现了结构性的泡沫,因此希望通过加息抑制股市可能出现的泡沫,这也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许小年:加息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这次央行调控的信号更严肃了,整个市场应该更认真的的看待这次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举措。
  对股市的影响,许小年认为,这未必就是专门针对股市的。他认为央行的调控目的还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以及抑制不断增长的资产价格泡沫。
  他认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目前不好评估。同时,对CPI增速的抑制效果也不会那么快体现。

  ●夏斌:央行举动不是要打压股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此次加息应该再早点。这次加息缩小利差,对热钱的抑制有一定作用,央行对中美利差也一直保持高度关注。
  他认为,目前我国贸易顺差靠利率解决不了多少,不过提高利率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
  对股市而言,此次央行的举动对其有一定负面影响。
  “但是央行的举动并不是要打压股市,主要还是因为宏观经济流动性太多,提高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夏斌说。

  ●郭田勇:利差变窄 银行预期收益下降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相对2006年4月底的单纯上调贷款基准利率,此次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使银行利差变窄,预期收益下降。
  郭田勇表示,上市银行2006年年报显示,国内银行传统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此次存款基准利率的同时上调将使国内银行利息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的利润总额。
  郭田勇同时表示,此次加息也将推动银行扩大中间业务的开展,加强金融创新,加强交叉型产品的开发。

  ●李振宁:加息对股市有一定影响 但不会很大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加息不是针对股市,其本身还是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同时,股市能吸引大量的资金,也能减缓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减少投资实体的资金。
  我认为今后不会大规模加息,加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但是现在的利率还是比较低,再次加息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加息是一把双刃剑,吸引海外资金流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升值的负面作用,平衡可能被打破。
  加息对股市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很大,0.27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不会影响老百姓对股市的态度。从外围来看,美国连续加息的那几年正是美国股市走牛的几年。股市是否调整,市场有自己的规律,政府干预也没太大意思。

  ●哈继铭:加息对负债率高的行业是利空消息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同时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个组合拳显示了央行调控意识的提高。
  他认为,央行这次的调控措施对市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对股市而言,这是混合信号,对一些行业,特别是负债率高的行业肯定是利空消息。
  同时哈继铭认为这对热钱同样有抑制作用。
  这次加息是否会对5月份的CPI增幅放缓呢?哈继铭认为5月份的CPI增幅很难放缓,同时6、7月份的CPI增速还要继续提高,主要是粮食价格上涨压力不断增大,同时资源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另外就是工资上涨的压力了。
  哈继铭估计7-8月份可能再次加息。

  ●宋国青:调正幅度较小 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说: 中国人民银行此次人民币小幅上调金融机构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央行此次调整符合预期。

  ●中邮基金市场总监唐澍明表示:
  此次加息的举措是人民银行行驶货币当局角色的表现。而正是人民币利率的过快升值使得人民银行运用进一步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适应人民币的对外升值。
  从市场的角度,唐澍明认为这次人民银行的动作是在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达到提示风险,规范市场的目的。
  在谈到货币当局接下来会否还有所动作时,唐澍明认为,今年我国开始进入一个弱加息的周期,因此可以预期,人民银行会进一步出台紧缩政策。

  ●高德黄金首席经济学家张卫星表示:
  央行此次调整动作比较大,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收回流动性,表明了政府治理投资过热的坚决态度,同时为股市降温。当前股市投资热情高涨,在利益的驱使下,此次调整显得微不足道,因调整利度不够,极易导致利空变利好。
  因为以前政策市的遗留问题,政府没有采取行政手段而是采取经济手段为市场降温,也是希望证券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张卫星表示,可以采取国有股减持以及增加股市供应量来为股市降温。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
  此次央行出台政策的时机和措施非常好,也说明政府采纳了呼吁控制市场风险的建议。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一方面是因经济数据需要央行及时采取预防经济转向过热的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对目前的市场风险一个很好的防范措施。
  左小蕾认为,从市场近期的表现看,市场已经开始表现出向理性发展的趋势,因为此前政府的各种暗示,已经促使市场中的理性投资者开始增多。本次调控措施对股市是积极的因素,有助于是释放股市风险。
  在此前,温总理曾经表示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好金融领域的问题。此次央行有史以来首次集中采用多种调控手段,也说明政府的市场调控手段日趋成熟,创新举措会不断。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圣元表示:
  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对股市影响不大,与中性利率6%比,目前的利率只到3%,上升空间还很大。
  丁圣元认为,目前的市场从表面看是流动性过剩,财富效应吸引投资进场,但从2001,2002年左右开始,居民储蓄开始偏向活期储蓄,活期储蓄逐渐增多,说明投资者已经不能容忍长期低利率,有迫切的投资冲动,随时准备从银行撤出,股市只不过提供了一个渠道,目前股市的火爆完全是因这种投资意识的释放,所以央行此次小幅加息对投资者不具实际意义。

  ●宏源证券的商金和先生认为:
  本次央行出台调控政策是正常的,也是在预料之中的,短期可能引起大盘震荡,但长期来看影响不会太大,因为,毕竟本次加息的利率只有0.27个百分点,幅度较小。
  他认为,本次加息,可能使股民中的老股民产生一些震动,从股市中撤出,但对于新入市的新股民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吴春龙称:
  这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与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为了调控实体经济,投资增长过快所做的调整,对二级市场,特别是股票未必会产生有效的影响。
  吴春龙还表示,这次调整,从理论上讲会对地产股、大众原材料等产生影响,前几次的上调准备金率都对地产股的趋势产生了影响,认为不会对金融板块产生太大的影响。

  ●北京中期总经理母润昌表示:
  这是国家控制流动性过剩、抑制经济过热的必要手段。当被问到加息对国内期货市场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时,他认为期货市场不会太敏感。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经济师滕泰认为:
  此次央行打出“组合拳”,力度较以往明显加强。以前央行虽然也陆续采取了类似手段,但由于都象“格林斯潘式的小动作”,即每次加息只是大约0.27点,这样对回收流动性过剩虽有一定效果,但对调节资产价格影响不大。
  此次央行同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滕泰认为,一方面将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大,另一方面由于一段时间以来股指涨幅过大,这样势必将会打击短线的股指泡沫,特别是对银行股、地产股影响较大。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教授认为:
  此次加息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很正常,比较及时”,他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第二,当前市场物价持续上涨;第三,股市有过热倾向。
  曹凤岐表示,此次加息到底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虽然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但还是没有能够改变市场负利率情况。对于股市的影响,曹凤岐称可能会对股市心理上有一定冲击。未来是否还有可能加息,曹凤岐称要视经济运行情况而定,如果此次调控效果不好,“存款准备金还有可能小步上调,不止一次”。

  ●赵晓:政府不想砸盘 基金重仓股会急跌
  政府出手很温柔,这说明它不想砸盘 ,市场分化会加剧,QFII、基金重仓股会急跌,而多头控制的股票,还会继续涨 。
  赵晓:我在上次的文章(“熊掌也要鱼也要——谈当前多重目标下的货币政策选择”)里,分析了五一前为什么没有加息,而是调整了准备金率,这是因为大家看好经济整体趋势,惟一不好只是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就是资产的泡沫,以前是房地产泡沫,现在是股市的泡沫,当然这个泡沫有多大,但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第二篇文章,写“股市可能直奔5000点”,这是为了说明现在股市的形势是一触即发,但最后还留了一句话:“调控必须走在市场前头。而在这种真实的市场可能趋势下,最优的政策是什么呢?值得深思。”
  结合起来看,实际上我一直在提醒一些事情,一方面提醒政府,不要轻易破坏现在这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局面,另一方面提醒投资者,政府是一定会出政策的,“调控是会走在市场前面的”。
  但总体来看,这次加息加的不多,0.27%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内,如果是加到0.54%,就说明政府要砸盘了;而且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是五一之前,但它出在五一后,而且出手很温柔,这说明它不想砸盘,只是想看看市场的反应。
  这次同时又调了准备金,这表明它对流动性过剩依然不满,所以这次不仅打了左勾拳,还打了右勾拳,一方面要保护经济,另一方面又要温柔的说服教育市场,政策细腻全面。
  经过这次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我认为市场分化会加剧,一方面空头会觉得还不够,政府还会继续出招,它们会继续唱空、砸盘,这些空头主要是QFII、公募基金,因此基金重仓股会跌的更厉害。
  而多头会觉得这个情况很正常,调控很温和,政府并没有重拳出击。在这种情况下,空头们控制的股票还会继续涨。实际上,现在空头除了真正意义上的散户,还有大量的私募,而真正的市场高手在这些人里面。
  对于QFII、外资这些空头来说,他们不太相信中国的经济能真正搞好,不相信中国的银行能真正做好,这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只是对他们不了解的东西不太放心,而多头主要是国内的股民、基金,他们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认为还有升值空间。
  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股市会出现大盘横盘、基金重仓股急跌,而散户、私募持有股票大涨的情况。
  事实上,央行这次的政策,既给了空头一点面子,对多头的出招又比较温和——它优先使用的还是货币政策,是用来给市场放信号的。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央行的此次行为是史无前例的,表明了央行调控流动性过剩的决心。虽然cpi已经连续2个月触及警戒线,但是央行加息和调整准备金的幅度并没有发生变化。近几月来,央行的调控政策频出,就此推测央行将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调控经济。
  虽然这些调控政策将对金融市场产生相应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是良好,总体还是向上的,只是对投资者的心里造成影响比较大

为什么股票一直涨,突破了4100点,现在股市的形势,谁能给分析一下,谢谢你们了

4. 大家对最近两个月的股市有什么看法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但另一方面,“漂亮50”的投资回报率也十分惊人。1970年6月至1972年底,“漂亮50”指数累计上涨89%,相较标普500获得35%超额收益。

反观中国,目前消费板块最大的争议点无疑是“估值是否过高”。
我们认为,当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龙头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02 消费股估值模型正在发生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理解在进化。

我们以耳熟能详的雀巢公司为例,分析其发展周期中的估值模型切换。
作为全球化食品巨头,雀巢公司1989-2000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PE估值稳定提升;
2000-2008年,PE估值与营收增速同步波动;
2009年至今,雀巢通过并购整合,业务板块与产品品牌不断壮大和完善,实现了高度稳健的内生增长,估值溢价越来越明显。
在2017年,雀巢的PE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5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品企业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盈利能力,估值不会下降,反而会屡创新高。
纵观整个海外市场,消费龙头进入成熟期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能趋缓,但估值水平并不会下降。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03 机构抱团消费龙头达到历史高位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从国内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消费白马的配置热情达到空前水平。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5. 股票为什么会蹦盘?

个人认为再次连续爆跌很难,如果出现那种情况,一直在谈和谐社会的政府不就成了笑谈了吗。如果出现那种苗头政府都会急着跳出来了,毕竟政府虽然说不希望股市短时间内大涨同样也说过希望股市不要大跌。现在大盘连续爆跌是机构砸盘在低位换股!他们做得太过分了惹起了民怨他们也吃不了兜着走。   中国股市和国外股市没有直接的联动性,但是由于美国经济的重量级身份,肯定对其他联动很强的股市有很大影响,而中国不一样,中国股市相对独立,而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完全不一样,美国是经济停滞,中国是经济快速发展,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就是其股市的真实写照,而现在中国股市却因为一些绫模两可的对中国股市没有致命性影响的边缘问题而连续爆跌,这场爆跌的真正原因就没这么表面化了。   从今天24日的盘面来看大多数股处于上涨状态下跌的也跌幅不大数量也不是太多,游资参与热情较高!仍然有很多场外资金还在观望状态。大盘趋势暂时处于拉锯状态,这部分抢反弹的资金能支撑大盘到何种程度还有待观望。稳健的投资者应等反弹趋势正式行成了再介入比较安全,如果今天能保持强势状态,那就可以半仓介入被误杀的业绩优良具有成长性的股了。   平安融资只是主力资金打压股市的烟幕而已!包括近期的全球股市大跌和创投板和股指期货将提前上市的传言!均是烟幕弹,这些消息的作用还不至于改变牛市的方向,而现在确因为不是致命的原因导致了连续的爆跌。其实,最真实的原因还是在中国股市里的,来源于利润的诱惑。   只要你手中的股不是这次大跌主力在大量出货的金融,地产,钢铁,有色,和部分炒作过度的奥运,农业,糖碱涨价股和垃圾股,就是安全的~暂时不要慌。  一二月份主要是蓄势震荡期,主力忙着换股调仓,还不会发动大行情。主要以清洗散户为主,大跌也是主力资金人为造成的。今天更是变本加厉,从大盘量能的情况看有放大的趋势,散户已经出现恐慌性的抛盘,主力资金的目的也达到了,只要主力筹码没吃够,换股没完成,散户没出局,大行情就不会产生,而部分主力持续减持的个股请散户在该股冲高时止损,一般主力出局后该股就很难有什么作为了!  最新公布的46家(一共有363家基金公司)基金调仓情况显示,主力去年四季度的布局重点是从地产和金融撤资转向了中小板和化工板块,而这只是局部的基金公布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的,还有200多家基金尚未公布建仓情况,这只作为参考信息!而这段时间的杀跌重点就是金融和地产类股,连带有色和钢铁板块也有主力资金减仓的迹象。可以说这是主力的阴谋而已,借各种不利的消息,顺势杀跌,打低股价顺便调仓,一举两得,如果没有利空消息,主力资金就没有借口随意大幅度打压大盘,他们也怕惹怒政府要求股市稳定的夙愿,而现在正好,全球股市大跌,存款准备金上调,平安扩容,股制期货和创头板块可能提前上市等传闻就成了主流资金名正言顺的打压大盘和股票的借口,反正股市大跌的责任,就落不到主力的头上了,自然有很多事情顺便背黑锅,而真正的黑手和意图就被掩盖起来的。   因为基金的换股动作并没有结束所以震荡也暂时不会结束。操作上要重个股轻大盘,建议半仓操作!今天股市再次大跌,但是量能和前期比确相对轻微放大了,但是从随机300个股的抽查情况,部分前期爆炒的题材股票部分股有主力继续出货的风险,请散户注意规避该类股,而很多业绩优良,跌幅大的主力强的股也故意没有护盘,从换手率看,不存在主力资金大量出货的风险,这纯粹是主力资金的借大跌洗散户的行为。这也算是好事,主力资金没有大量出货的机会,可能不是主力想出货,而是打低吃货换股,主力想出货量能会快速放大,而这种连续大跌加暴跌的有恐吓散户交出筹码的意图。当散户出现恐慌性止损抛售时,下跌趋势可能就会减缓了。如果你要介入就介入因为大跌导致被错杀的业绩优良主力较强的个股(主力较强的个股可能是主力故意不护盘,借大跌来清洗散户)垃圾股不建议介入。   这几天大盘采用这种宣泄的方式低开低走,和全球股市大跌有关 ,中国股市现在对全球股市的同步率越来越高,这和港股有关,港股和世界股市联动性非常强,而中国由于有很多公司在香港上市,这类AH都有股票的公司就通过这种联系将世界股市的波动间接传递到中国股市。而美国次级债危机并没有结束,随着美国银行业龙头花旗银行宣布年终会因为次级债的影响巨亏90多亿美元,美林集团巨亏90多亿美圆,而导致的这波全球股市暴跌中国也难以幸免,受到波及,盘面的反映就比较明显,可能要防范主流资金借这个全球股市大跌的机会故意清洗散户,其意图是加快散户的清理速度和增加散户的持仓成本。近期大盘可能都会出现这种反复的上下波动,如果你手中的股票素质优良有跑2~4月份业绩浪的资质短期可以不用介意主力的这种恶意的洗盘行为!而花旗银行已经快速在全球募集到150亿美圆的弥补资金来弥补负面影响,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也步调一致的宣布将通过1470亿美圆的次级债危机的挽救资金,相信后期随着美国股市的回稳,中国股市的外围环境也会恢复正常。而受次级债波及最厉害的中国银行请注意回避风险,该公司这次美国次级债直接损失高达70亿人民币,而国家也将该公司的放贷额度降低了200亿人民币,这对该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大!在加上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也加重了下跌的势头!但是,这几天空方已经释放比较充分,只要手里的股票业绩优异主力强且没有减仓迹象的股不要盲目杀跌,在春天就要来的时候把树砍了。而在次贷危机影响下美国的经济可能逐渐陷入衰退,而国际上的主流投资资金可能再次选择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做为狙击目标!不管他们以什么身份和途径进入中国,这都会对为来中国股市产生利好影响。  2008年的股票将会严重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请遵守价值投资的理念才能保证08年的利润稳定最大化!反复的大幅度波动是主力资金调仓导致的,所以现在散户要做的是在主力发动08年大行情前提前进入业绩优良具有成长性且,主力资金重仓的股票,如果现在仍然不选择那些将来的潜力股仍然去追逐垃圾股,一旦行情放动,散户可能会错过大盘的主升浪,利润成了最小化,输在了起跑线上。  由于支撑股市继续上扬的众多原因仍然在,所以,现在的波动是主力资金的短期行为而已,08年大行情8000点不是梦!但是要上10000点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今年下半年大盘到达8000后请注意风险,建议改为半仓操作,规避风险!二、三月份应该是很多业绩预期良好的股业绩浪的最好的阶段。而真正要谈风险较大的月份,四月份的风险应该才是最大的,业绩浪差不多到那个时候有褪潮的趋势了,个股的分化将迅速加大。股市长期的记录也显示四月才是应该留意的一个月,在该月要把部分业绩提前透支的股票换掉!奥运会可能会成为股市的分水岭但是不是股市的结束!   其实不存在牛市是否结束的担忧,股市有涨就有跌这是规律,如果08年最高冲到8000了,那奥运后经过调整跌到5500左右,经过一定时间的沉寂后,中国股市还会去挑战新的高点,只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没有停步,中国的股市也不会止步,当很多年后中国股市站在20000点高位的时候,可能我们才会发现原来8000点只是中国股市征途上的一个歇脚点。而人们应该最关注的行业主要还是,奥运、消费类、军工、3G、医药、化工和受国家政策长期利好的环保以及农业、新能源、,而钢铁、纺织、有色、地产、电力....等由于受国家政策的长期利空,将受到很大的打压。请紧跟投资的主流,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   人们应该最关注的板块最新态势补充!2008年1月24日  安全提示:(游资的特点就是找到题材后快速建仓拉高后就出货,讲究的是快进快出,散户追高的风险很大,现在很多这方面的股涨幅已经超过100%游资获利丰厚,他们出货的速度很快,一、两天内就能出完)现在这些板块中近期受游资猛攻的农业类和奥运类,化肥、碱、糖类涨价等各类题材炒作的“部分股”近期有主力已经在大量出货了,不适合追涨了,风险太大,散户请谨慎追高这类部分主力在出货的股风险大于利润!  基本上每年1月到4月之间都能产生比较好的业绩浪持续时间也比较久是大盘的主浪的驱动能量这和上面谈到的纯粹游资推动的题材行情差别很大!现在基本上要把选股重心从前期的爆炒农业、奥运、化肥、军工、糖、碱、钾肥涨价的短线题材炒作,逐渐提前转移到业绩优异的股中,为随时可能爆发的业绩浪提前布局了,这样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而电力板块由于国家最近宣布将对电价进行长期的限价措施,这对该板块是利空消息,调低对该板块的盈利预期!由于尚福林公布争取上半年将把创业板块推上市而引发的游资对创投板块的狙击行情是否具有持续性还有待观察,请散户朋友谨慎追高!   这段时间金融和地产和部分钢铁股成为基金减仓的重点板块,我在替股友分析时发现部分股主力在阶段性出货,请股友尽量避免介入相应的股票,谨慎参与。  如果你是短线投资者,建议股市走稳了再介入,如果是长线投资者,这次因为连续大跌而被错杀的业绩好主力较强的长线股票,可以逢低介入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操作,祝你好运!   近期发现有一些股友随意转贴我以前的股票评论,由于评论存在时效性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板块的具体情况在变化,形势就存在很大的变化,具体的操作策略也得进行调整,不希望喜欢该贴的股友原封不动的任意复制以前的贴来转,这容易使采用该条评论的股友的资金存在风险!都是散户钱来得不容易,请多为他人着想!谢谢支持哟

股票为什么会蹦盘?

6. 某股票(比如农业银行)已经都套牢了,已经没有获利盘了,为什么还会有人抛?谁会这样?

原因1:割肉。认为价格还会跌,现在抛亏了少,以后抛亏了多

原因2:洗盘。洗掉大批散户,机构可以再相对较低的价格吸筹,再拉升出货获利。

原因3:砸盘。机构可在期指卖空,然后通过砸盘权重股,造成股指暴跌,在期指上攒钱。

原因4:获利了结。实际成本远低于lz认为的成本。
如农行。
我们可以假设,连续20个交易日,农行的价格在2.68和2.69间浮动。假设机构在2.68买进,在2.69卖出。假设交易费用0.08%(大客户可能更低)
那么2.68买进时的实际成本为2.6821,2.69卖出实际收入为2.6852(以扣除印花税),每股卖出和买进的差价为0.003。也就是说每天每手(100股)就有0.3的利润。

如果每天交易1000手,连续20日,则获利:0.3*1000*0=6000,实际投入资金需要约27万,20日的利润率为:0.6万/27万=2.22%。20日后,实际每股成本为2.6197。

7. 现在所有股票的总市值有多大?2005年以后上市的股票市值有多大?拜托了各位 谢谢

现在所有股票的总市值是18万亿!!从今年开始进入解禁高峰期,据统计今明两年大小非解禁市值将达到3万亿元和7万多亿元,2010年大小非解禁将达到最高峰。截至今年3月31日,两市共有流通市值为75565.74亿元,而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水平,到今年年底,两市总流通市值将增长至93149.81亿元;到2009年年底,总流通市值为155370.68亿元,增长61570.79亿元,增幅达到66.10%;到2010年,总流通市值为222854.94亿元,增长67232.66亿元,增幅为43.27%。2010年的市场总流通市值同比现在的流通市值增长194.9%,相当于在现在市场上再增加近2个市场的流通值。加之现在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想拿出那么多资金来应对决非易事。

现在所有股票的总市值有多大?2005年以后上市的股票市值有多大?拜托了各位 谢谢

8. 2018年A股市场有多少只股票退市

 2018年,A股市场持续非理性下行。“黑天鹅”事件一个接一个,踩雷的风险明显大于过去两年。其中包括*ST长生的假疫苗风波、中弘股份的面值退市事件,而“黑天鹅”事件已让三只个股退市、五只个股也即将退市,给资者带来极大损失。《投资快报》特对今年以来的十大“黑天鹅”事件进行盘点,以飨大家。
  TOP1:*ST长生(002680)

  7月15日,国家药监局在对*ST长生(002680)进行飞行检查时发现,其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药监局要求其停止狂犬疫苗生产,全面排查风险。7月16日,公司召回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狂犬疫苗。除了狂犬疫苗造假,公司的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造假,但是公司却从未进行披露。
  事件爆发后,长生生物连续跌停,股价一度从24.55元跌到2.66元,期间出现了36个“一”字跌停板,累计跌幅近九成。其后股价虽有所反抽,但最新一轮停牌价3.94元,较高位仍跌去逾八成。11月17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公司存在退市风险,从11月19日开市起停牌。
  从事件爆发到现在,长生生物已被吉林省药监局罚没91亿元罚款,可以说已经罚到倾家荡产,而在退市新规出台之后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已经板上钉钉,这样的公司即便退市已经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如果投资者坐上末班车仍将会血本无归。而长生生物事件比起一般的黑天鹅事件似乎更危险,它比那些完完全全业务造假的公司更难以分辨,毕竟此前的长生生物从事不错的生意,成长性也很不错。
  TOP2:上海莱士(002252)
  12月20日,上海莱士(002252)再度跌停,报6.81元。自12月7日复牌以来,上海莱士已连续第十个交易日一字跌停,期间累计跌幅65.15%,市值缩水逾600亿元。但近两日上海莱士成交额有所放大,该股19日成交额约8000万元,20日成交额已近3.44亿元,但跌停板上仍有约165万手封单。
  此前停牌近9个月后,上海莱士为了自救,于12月6日推出了国内近年来最大的海外医药资产收购案,即作价约391亿元收购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权以及天诚德国股东持有的天诚德国100%股权。不过市场并不买账,上海莱士12月7日复牌后连续9个一字跌停。公司股价暴跌,不仅让持有该股的投资者陷入困局,同时也使得控股股东莱士中国、科瑞天诚所质押的股份存被动减持的风险。
  此外,持有上海莱士的基金亦“苦不堪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15家公募基金合计持有上海莱士785.68万股股份。比如鹏华基金旗下科瑞莱士资管计划等3只资管计划共计持有上海莱士14637.19万股,市值达33亿元。而随着股价暴跌,上述3只鹏华资管计划合计已浮亏21.5亿元。
  TOP3:中兴通讯(000063)
  中兴通讯去年财报显示,公司2017年实现营收619.6亿元,归母净利润45.7亿元。今年中兴通讯一度跌至11.85元,不过,目前股价最新收报19.36元,已较低位反弹超过60%。
  TOP4:中弘退(000979)
  再过3个交易日,中弘退(000979)就将被深交所摘牌,公司也由此成为“面值退市”第一股。今年11月8日,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11月15日晚间,中弘股份公告,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被摘牌。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最后交易日期为2018年12月27日。
  12月20日,中弘退收报0.23元。而自11月18日,中弘股份改名为“中弘退”复牌起,公司股价跌幅已达71.95%。数据显示,国新健康(000503)股价1996年5月13日报0.4元,创下A股史上最低交易纪录。如今,这一纪录已被中弘退刷新。
  2009年借壳上市后,在缺乏业绩支撑的情况下多次通过送转扩张股本摊薄股价,在公司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仍多次以现金收购境外资产等,都是中弘股份一步步走向退市结局的内因。另一方面,股价低于面值(1元)的退市指标是沪深交易所在2012年修订退市相关规则时,借鉴海外市场经验新增的条款。该指标的意义在于,以市场化选择的方式决定公司的上市地位。
  TOP5:*ST龙力(002604)
  在债务危机爆发之后,*ST龙力(002604)在2017年年报中爆了个大雷。然而时至今日,公司依然说不清楚钱是怎么没的,去了哪里。12月5日晚间,*ST龙力发布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中称,公司尚未能对多个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相关前期业务的完整经过及影响形成准确的结论。
  2018年5月22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ST龙力发出关于公司2017年年报的问询函。6月22日,*ST龙力仅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复并披露。11月27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次《关注函》,要求*ST龙力对前述问询函中涉及到但未回复的多个会计科目问题进行充分核查。
  2017年底,*ST龙力债务危机爆发。在之后的2017年度报告中,公司业绩变成了亏损34.83亿元。对于巨变,ST龙力解释,今年1月11日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公司配合证监会及审计机构的调查与审计开展了财务自查。今年4月11月复牌后,股价曾一口气收出22个跌停板。最新收盘价2.04元,较复牌前的收盘价跌去了76.66%。
  TOP6:*ST百特(002323)
  7月4日晚间,*ST百特(002323)公告称其因涉嫌犯罪案被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股票自7月6日起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自7月6日起交易30个交易日,随后将继续停牌,深交所将在停牌后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数据显示,*ST百特停牌前的3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72.40%,期间出现27家个“一”字板跌停。
  数据显示,*ST百特造假事件发酵于2017年4月,当时其因涉嫌信披违法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仅仅一个月后,证监会就发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查明*ST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9月份,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5.8亿元,虚增利润近2.6亿元。
  对*ST百特的违法行为,证监会评价称“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恶劣,违法情节严重”,言辞犀利。7月5日晚间,深交所宣布已正式启动对雅百特的强制退市机制。若*ST百特因此被强制退市,将成为深交所中小板首例强制退市股。
  TOP7:金亚科技(300028)
  6月27日凌晨,深交所宣布,因欺诈发行已正式启动对金亚科技(300028)的强制退市机制,金亚科技也由此成为欣泰电气之后,A股第二例因欺诈发行股票被强制退市的企业,公司简称变更为“*金亚”。公司股票6月27日得牌,遭遇连续八个交易日跌停。8月7日收盘价为0.68元,较复牌前跌去了75.48%。
  由于30个交易日已满,*金亚已于8月8日起开始停牌,股票简称变为金亚科技,目前正在等待深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暂停上市的决定。12月18日,金亚科技发布公告提示称,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据了解,为了达到发行上市条件,金亚科技在2008年、2009年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骗取首次公开发行核准。
  历史上,金亚科技也曾有属于自已的高光时刻。2015年2月,金亚科技计划以溢价14.87倍,以22亿元的价格收购天象互动。这条消息却令金亚科技股价快速攀升,区间涨幅最高超过400%。而令人惊奇的是,时任金亚科技董事长周旭辉2015年2月火线入股天象互动。
  TOP8:退市吉恩(600432)
  退市吉恩(600432),前身是吉恩镍业,由于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在2016年5月3日便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吉恩”;去年5月26日,因连续三年亏损被实施暂停上市。今年5月15日,由于其2017年度亏损和净资产为负且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退市吉恩被上交所宣布终止上市。
  5月22日,上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对*ST吉恩作出终止其股票上市的决定,并于5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5月30日复牌后,*ST吉恩连续遭遇18个一字跌停。截至7月11日的收盘价1.38元/股,复牌以来股价区间跌幅高达79.55%。7月12日起,*ST吉恩开始停牌,等候上交所作出公司是否暂停上市的决定,股票简称已变更为退市吉恩。
  公司为何会走上这条不归路?悲剧皆因“抄底”。 自涉足海外项目后,公司自身经营业绩持续下滑,2009年至2011年,净利润分别较上年下滑48%、6%、70%;其中,2011年公司年报还被出具带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2012年,公司开始出现亏损。
  TOP9:退市昆机(600806)
  5月30日,此前被宣告退市的*ST昆机(600806)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证券简称分别变更为退市昆机。值得一提的是,30日当天退市昆机一直到10点05分才出现第一笔成交,成交量仅为1手。加上此后成交的3手和1手,公司全天仅仅成交5手,成交额仅为2900元。
  此前,退市昆机因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亏损,已被暂停上市。而暂停上市公司要避免退市结局,面临的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需满足一揽子合规条件。但公司2017年在恢复上市方面全无突破,进入2018年的*ST昆机其实早已立在悬崖边上。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触及多项终止上市条件。
  而对于退市昆机来说,今年一季度我国机床进口增速强劲(同比增长58%),然而国内机床生产量疲弱(同比下降43%)。因此通过产业升级,借着中国制造业结构性升级的大趋势,实现高端机床制造,或许才是公司未来实现再度起飞的翅膀。
  TOP10:烯碳退(000511)
  今年4月28日,烯碳退前身*ST烯碳发布2017年年报,不过年度报告被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当日同时披露了退市风险警示。5月28日,深交所宣布对*ST烯碳作出终止上市决定,这是2018年度深交所首家被强制终止上市的公司,同时也是沪深两市第一例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后退市的上市公司。
  7月16日,烯碳退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被摘牌,7月17日为公司最后一个交易日。数据显示,自从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后,烯碳退经历18个跌停,累积下跌了86.5%。而在烯碳退最后的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也成为了上市以来的最低价:0.61元,而从6月5日到7月17日的30个交易日中,累计下跌了88.43%。
  公开资料显示,烯碳退早在1993年就以“辽物资A”的名字在深交所上市,之后重组更名为“银基发展”,后又再一次重组,更名为“烯碳新材”。在石墨烯概念的炒作下,股价也曾大涨过。不过之后业绩就持续下跌,连续亏损,被证监会调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