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点经济问题或国际形势热点问题论文

2024-05-14

1. 当前热点经济问题或国际形势热点问题论文

战争与和平2011
伊拉克——
美撤军不等于和平
2010年8月31日,美军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虽然伊拉克亲美政权的存在确保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这场战争留给伊拉克的却是分裂与恐怖、暴力与流血。据统计,去年共有2828名伊拉克人死于各类暴力事件。伴随着美军作战部队的撤出,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在此情况下,“基地”组织和各派武装趁机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另外,在美军作战部队撤出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和警察将担负起一线战斗与巡逻任务,而其素质与能力一直受到广泛质疑。实际上,去年9月以来的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无实质性好转,已有661人死于各类暴力冲突,占去年死亡人数的近23.4%。在伊拉克国内政治斗争难以尘埃落定以及伊安全部队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伊拉克人民仍将面对与忍受持续的暴力与死亡。
阿富汗——
美增兵不等于塔利班失败
美国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是将反恐精力和资源更集中于阿富汗战争。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批准了打击塔利班的新战略计划,并为此增兵3万人。该计划的特点是不强调反恐,而是强调反叛乱,即减少追踪塔利班战斗人员的行动,更努力地向当地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以削弱塔利班的生存基础。一年来,驻阿联军展开多轮围剿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自身伤亡也急剧上升。去年驻阿联军共有711人阵亡,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去年12月16日,美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进展报告认为,联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战争仍旧“十分困难”。奥巴马政府继续坚持从今年7月开始部分撤出美军,并向阿富汗安全部队逐步移交安保责任,最终实现“阿人治阿”。虽然西方国家希望尽快扔掉阿富汗这块“烫手山芋”,但是阿富汗政府能否自挑重担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今年年中联军开始撤出,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
巴基斯坦——
反恐任务依然艰巨
巴基斯坦去年的安全形势有所好转。政府军全年击毙恐怖分子5170人,自己则有469人阵亡,平民死亡人数为1796人,这3项数字比200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巴基斯坦塔利班现在是巴政府的头号反恐目标,其实力近年来迅速上升,对巴国内安全局势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连巴陆、海军总部、高级法院等要地都成为其袭击目标。去年7月,美国宣布向巴提供总值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缓和巴民间反美情绪。这使巴基斯坦政府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如果狠打塔利班,会激起国内一片反对之声。如果轻打塔利班,又会被美国指责为“拿钱不办事”。今年,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将会继续制造多起恐怖暴力活动,巴政府的反恐任务仍然艰巨。
中东——
巴以和谈难以走出怪圈
在美国的压力和斡旋下,中断20个月的巴以和谈于去年9月再次艰难重启。虽然美方称本次会谈将在一年内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巴以双方对和谈并无太多信心,反而在会谈前就相互指责。历史经验表明,巴以和平进程十分脆弱,整个过程充斥太多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消极因素都可能使和平进程走回原点。双方积怨太深,国内又各有强大的掣肘力量,所以双方很难走出“和谈—破裂—冲突—复谈”怪圈。今年双方爆发一定程度冲突的可能性极高。
苏丹——
进入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苏丹达尔富尔的和平进程取得了明显进展。去年2月23日,达尔富尔和平会谈特别会议在多哈举行,苏丹政府与反对派“正义与平等运动”签署了停火协议。7月10日,苏丹南北部主要政党领导人正式启动苏丹南部公投会谈。7月14日,苏丹前反政府组织、南部地区主要政党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表示,将全面参与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的调解工作。
不过,达尔富尔地区仍有数支武装组织在互相斗争,实现持久和平还存在变数。今年1月9日,苏丹就南部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苏丹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不管公决结果如何,依然有可能爆发新的武装冲突。苏丹的安全形势不会因一次全民公决迅速而彻底地扭转过来。
索马里——
青年党比海盗更危险
索马里是当今非洲最动荡的国家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非洲的恐怖之源。 
索马里的危险其实并非来源于索马里海盗,而是来自于索马里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的反政府武装。该组织誓言效忠“基地”组织和本•拉登,并主张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统治索马里。国际社会对索马里青年党动向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 
近年来,索马里青年党趁索内乱之机迅速扩张势力,2009年曾一度几乎攻占首都摩加迪沙,被击退后仍然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2010年以来,该组织除继续与索政府军作战外,还将恐怖触角延伸至邻国乌干达,并于7月1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制造了两起爆炸事件。为了应对索马里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威胁,非洲国家建立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反恐机制,美国也在非洲实施了多项反恐地区安全计划,包括跨撒哈拉反恐计划和东非国家计划等,但这些机制目前尚无能力有效应对索马里危机。索马里青年党势力在今年可能进一步壮大,并与政府军展开更激烈争夺。
朝鲜半岛——
安全压力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
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武装对峙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自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南北双方并未爆发武装冲突。
2010年朝鲜半岛相继出现了“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半岛爆发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急剧上升。但由于对峙双方缺乏重开战事的意愿,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大力斡旋,使事态逐渐平息下来。
由于美韩日三方对重开朝韩直接会谈和六方会谈提出了先决条件,而且美国在美朝关系正常化问题上不愿做出实质性努力,朝鲜在未来仍有可能做出一些举动。半岛的安全压力较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本版文章作者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今年,全球重大武装冲突难以发生,总体形势将无显著变化,武装冲突的数量可能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更有可能发生的是有多个国家参与的跨国武装冲突和国内武装冲突。前者包括巴以冲突和阿富汗战争,后者则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冲突发生和持续的原因包括分离主义、意识形态、宗教和民族矛盾等,非常复杂。大多数冲突已持续多年,短期内形势难以改观
伊拉克——
美撤军不等于和平
2010年8月31日,美军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虽然伊拉克亲美政权的存在确保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这场战争留给伊拉克的却是分裂与恐怖、暴力与流血。据统计,去年共有2828名伊拉克人死于各类暴力事件。伴随着美军作战部队的撤出,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在此情况下,“基地”组织和各派武装趁机不断制造恐怖暴力事件。另外,在美军作战部队撤出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和警察将担负起一线战斗与巡逻任务,而其素质与能力一直受到广泛质疑。实际上,去年9月以来的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无实质性好转,已有661人死于各类暴力冲突,占去年死亡人数的近23.4%。在伊拉克国内政治斗争难以尘埃落定以及伊安全部队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伊拉克人民仍将面对与忍受持续的暴力与死亡。
阿富汗——
美增兵不等于塔利班失败
美国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是将反恐精力和资源更集中于阿富汗战争。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批准了打击塔利班的新战略计划,并为此增兵3万人。该计划的特点是不强调反恐,而是强调反叛乱,即减少追踪塔利班战斗人员的行动,更努力地向当地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以削弱塔利班的生存基础。一年来,驻阿联军展开多轮围剿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自身伤亡也急剧上升。去年驻阿联军共有711人阵亡,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去年12月16日,美国有关阿富汗战争的进展报告认为,联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战争仍旧“十分困难”。奥巴马政府继续坚持从今年7月开始部分撤出美军,并向阿富汗安全部队逐步移交安保责任,最终实现“阿人治阿”。虽然西方国家希望尽快扔掉阿富汗这块“烫手山芋”,但是阿富汗政府能否自挑重担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今年年中联军开始撤出,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
巴基斯坦——
反恐任务依然艰巨
巴基斯坦去年的安全形势有所好转。政府军全年击毙恐怖分子5170人,自己则有469人阵亡,平民死亡人数为1796人,这3项数字比200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巴基斯坦塔利班现在是巴政府的头号反恐目标,其实力近年来迅速上升,对巴国内安全局势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连巴陆、海军总部、高级法院等要地都成为其袭击目标。去年7月,美国宣布向巴提供总值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缓和巴民间反美情绪。这使巴基斯坦政府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如果狠打塔利班,会激起国内一片反对之声。如果轻打塔利班,又会被美国指责为“拿钱不办事”。今年,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将会继续制造多起恐怖暴力活动,巴政府的反恐任务仍然艰巨。
中东——
巴以和谈难以走出怪圈
在美国的压力和斡旋下,中断20个月的巴以和谈于去年9月再次艰难重启。虽然美方称本次会谈将在一年内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巴以双方对和谈并无太多信心,反而在会谈前就相互指责。历史经验表明,巴以和平进程十分脆弱,整个过程充斥太多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消极因素都可能使和平进程走回原点。双方积怨太深,国内又各有强大的掣肘力量,所以双方很难走出“和谈—破裂—冲突—复谈”怪圈。今年双方爆发一定程度冲突的可能性极高。
苏丹——
进入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苏丹达尔富尔的和平进程取得了明显进展。去年2月23日,达尔富尔和平会谈特别会议在多哈举行,苏丹政府与反对派“正义与平等运动”签署了停火协议。7月10日,苏丹南北部主要政党领导人正式启动苏丹南部公投会谈。7月14日,苏丹前反政府组织、南部地区主要政党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表示,将全面参与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的调解工作。
不过,达尔富尔地区仍有数支武装组织在互相斗争,实现持久和平还存在变数。今年1月9日,苏丹就南部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苏丹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不管公决结果如何,依然有可能爆发新的武装冲突。苏丹的安全形势不会因一次全民公决迅速而彻底地扭转过来。
索马里——
青年党比海盗更危险
索马里是当今非洲最动荡的国家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非洲的恐怖之源。 
索马里的危险其实并非来源于索马里海盗,而是来自于索马里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的反政府武装。该组织誓言效忠“基地”组织和本•拉登,并主张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统治索马里。国际社会对索马里青年党动向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 
近年来,索马里青年党趁索内乱之机迅速扩张势力,2009年曾一度几乎攻占首都摩加迪沙,被击退后仍然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2010年以来,该组织除继续与索政府军作战外,还将恐怖触角延伸至邻国乌干达,并于7月11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制造了两起爆炸事件。为了应对索马里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威胁,非洲国家建立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反恐机制,美国也在非洲实施了多项反恐地区安全计划,包括跨撒哈拉反恐计划和东非国家计划等,但这些机制目前尚无能力有效应对索马里危机。索马里青年党势力在今年可能进一步壮大,并与政府军展开更激烈争夺。
朝鲜半岛——
安全压力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
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武装对峙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自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南北双方并未爆发武装冲突。
2010年朝鲜半岛相继出现了“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半岛爆发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急剧上升。但由于对峙双方缺乏重开战事的意愿,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大力斡旋,使事态逐渐平息下来。
由于美韩日三方对重开朝韩直接会谈和六方会谈提出了先决条件,而且美国在美朝关系正常化问题上不愿做出实质性努力,朝鲜在未来仍有可能做出一些举动。半岛的安全压力较大,但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本版文章作者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前热点经济问题或国际形势热点问题论文

2. 国际贸易问题

你这道题不够齐全,没有提供运费成本,还有前面有说了总重量,但你后面得出的每箱重量又不符合。假设改:
设某公司拟向日本出口冻驴肉30公吨,共需装1500箱,每箱毛重20KG,每箱体积为20*30*40(CM)。原对日报价每箱FOB30美元,日商回电要求改报CFR神户。查该商品计费标准为W/M,每运费吨为40美元,问这批货物共计运费多少?CFR价是多少?

解:W=0.02  M=0.2*0.3*0.4=0.024   W<M  所以取 M作为计费吨
运费= 0.024*1500*40=1440美元
CFR=FOB+运费=30*1500+1440=46440美元

仅供参考

3. 求20个近期的国际热点问题

1、中东危机:叙利亚问题 2、美国回归亚洲       1、中东危机:叙利亚问题 内乱原因 最新局势 周边局势 各方较量 何去何从  内忧外患原因  内因:.经济困局难解,教派分歧,家族独裁统治,虽然表面看上去叙利亚实行的是民选的总统制政府,可真正当选总统的无非是前任总统的直系亲属,家族式的经营模式,缺少真正民族意愿的政府。  外因:中东是大国必争之地,中东的不稳定,说明中东大国争夺角力的激烈程度。叙利亚问题,不过是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为了进一步掌控中东地区,建立稳定的安全体系,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所进行的新的战略行动。   最新局势  “和平”抗议变成“武装起义” 国内暴力事件持续升级 阿盟决定经济制裁叙利亚 航母出动,干预行动或在即 中东局势紧张  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2011年11月26日召开紧急会议并达成一致,决定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就是否制裁叙利亚尚存争论,制裁能否落实仍存变数。  面对多方外力干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继续强硬姿态,政府军开始在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增兵。  以色列蠢蠢欲动,叙利亚内乱,中东各方势力发生巨大变化,伊朗失去盟友。  美俄两大国的暗中较量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图片)  已有3艘俄罗斯军舰驶入叙利亚附近塔尔图斯海域。此外,2011年11月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被派到地中海东部海域执行任务。   美海军“布什”号航母(图片) 2011年11月,作为美国海军最新建成的航母,编号为CVN-77的“乔治·布什”号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乔治·布什”号从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驶往叙利亚近海一带。  希拉里中俄对叙利亚的态度令人恶心(图片)  2012年1月22日,阿盟外长会议倡议结束叙利亚国内暴力冲突,敦促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将所有权力移交给第一副总统,并要求叙当局在两个月内组建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国民团结政府。2月4日,阿盟以这份倡议为蓝本起草的一份决议草案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中遭到中国和俄罗斯否决。这一幕2011年10月4日也曾上演。     2  安理会:中俄否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视频) 中俄联手投否决票的原因  1、西方国家将昨天的利比亚经验套用到今天的叙利亚身上,岂不是要联合国为它们的军事干涉再开一次绿灯?那么明天又该轮到哪个国家呢?这类干涉一旦盛行,国际关系和世界和平必将陷入巨大的混乱。  2、俄外长拉夫罗夫讲,中俄实际上投这个反对票是必然的,但是中俄双方是想有一个缓冲期,当时俄罗斯代表在联合国表示给出三至四天时间,俄高级代表团访问了大马士革以后,再进行表决,但是包括西方一些国家在助力推这个,要坚决进行表决,所以中俄投了反对票。   3、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2月5日,约两万人参加环球网就“你怎么看中国在联合国否决叙利亚决议草案”的投票调查,其中91%的网友表示“支持”中国这次动用否决权。  4、美国参议员麦凯恩近日在慕尼黑说,“阿拉伯之春”应当进入中国。美国的这种声音越来越多,不断强化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担心:搞垮中国最终将成为美国的头号国家目标和外交“总政策”。不管这种担心与美国的真实意图有多少对应性,它都在中国社会里很真实,而且在逐渐变得紧迫。   叙利亚何去何从  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份有关叙利亚问题的主席声明。声明重申,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欢迎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作为联合特使斡旋叙利亚危机,支持安南为实现停火、人道准入和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所做出的努力。该声明没涉及叙利亚政权更迭和武力干涉叙利亚危机的用语。   中俄难以阻止事态的发展。从最早的南联盟到后来的伊拉克,到利比亚再到今天的叙利亚,到甚至以后的伊朗,其实是一场世界的群殴,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这些国家的一个群殴,它们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再者,要看俄罗斯能坚持多久,因为每一次都是俄罗斯,特别是南联盟的时候,非常的义正言辞,最后它就撤了,这种剧情已经上演好几次了。     2、 美国回归亚洲  2011年,美国“回归亚洲”步伐加快,“回归亚洲”战略涉及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外交上,专注于南海问题,旨在扩大问题的复杂性;军事上,加大在澳大利亚驻军,向菲律宾出售武器等;经济上,美国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而中国的迅速崛起,让美国感到了不安。我国应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从战略上藐视来自美国的“包围”,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奥巴马高调回归亚洲,中美关系小摩擦不断(视频) 一、美国确立“回归亚洲”战略的缘由  第一,全球战略部署的需要,美国全球战略部署的势力渗透只剩下亚洲了。 第二,亚洲占据的重要地位,亚洲成为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剂”。 第三,解决美国自身的困难,亚洲的发展和繁荣与美国息息相关。 第四,平衡潜在的对抗力量。 美国回归亚洲实质就是遏制中国 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就认为,随着实  3  力的增强,中国总有一天会发起对现有霸权国的挑战,也就是对美国的挑战。  亚洲: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图片) (二)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部署及行动  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跨越重洋来到亚洲。先是高调访问印度,将美印关系升级到“3.0版”,随后又抵达泰国,并高调出席正在普吉召开的盟地区论坛部长会议,代表美国签署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此举正式吹响美国“回归”亚洲地区事务的号角。  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表示,美国深切关注中国与东盟“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争端” 。 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公开明确表示介入南海争端。  201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举行,这是美国又一次主办APEC领导人会议。峰会上美国力推新的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 ,简称TPP。  美国“回归亚洲”就是借道亚洲回家  如果美国回归亚洲战略失败,那也就意味着其称霸全球的失败。近年来,美国不但没有能够征服世界,反而为霸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糟糕的是拖累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美国目前的战略实际上就是“借道”亚洲的“回家”战略,主要是想把亚洲当成美国的前沿阵地,防止美国本土的安全受威胁。所以说,美国的回归亚洲战略实际上就是借道亚洲回家的一个过程。   外交攻势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南海问题”。美国插手南海问题,意在挑起中国和相关国家的争端,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军事上进行包围带来的挑战。首先是增兵澳大利亚。加紧与日本和韩国建立双边军事同盟,继续加大对台湾的武器销售。    经济上强行干预带来的挑战。美国意图在于通过TPP帮助美国增加出口,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跨太平洋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进而主导亚洲的经济秩序。    外交  军事  经济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对中国的挑战 奥巴马访"三八线"眺望朝鲜(图片)  中国完全可以从战略上藐视来自美国的包围  最重要的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谨记当年邓小平的教导,同时提出: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 (三)中国对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应对

求20个近期的国际热点问题

4. 国际贸易的问题

1、汇票贴息后的净值为USD198050。
 
2、本体没有提出问题,那么只能假设条件分析——(1)汇票的转让一般是持票人收到被背书人的对价后背书转让,这里没有提到持票人收款,那么,持票人就直接背书给了被背书人?还是通过邮寄的方式移交汇票?这个不合理。(2)转让汇票一般都是期票,那么持票人转让给了W,而W公司付款之后未见汇票,不查察?且查察后发现汇票未到不问元持票人?也不到付款行报案查堵?而让H就这样轻易得手?
 
所以,如果仅从该案例的票据流转来分析,汇票到期得以偿付,符合流程。
 
但是,这种情况会在现实中发生吗?一般情况下不会吧?!因此,本案应该提出具体问题,否则便是无中生有,毫无意义。
 
3、A银行不应该付款——因为汇票金额的大小写的币种截然不同,是严重的不符点,而信用证是有条件的付款承诺,那么既然受益人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的规定不符,且单据本身自相矛盾,开证行拒付理由充分。
 
4、在实务中采用后T/T结算方式,出口商可能面临的风险有款货两空的风险、被客户找理由要求打折而不能全额收款的风险、有客户经营不善无力支付货款而被迫退运的风险等等。这种凭商业信誉的后T/T、D/P、D/A、O/A等付款条件,都有这种风险存在。
 
5、本案例与4案例所不同的客户有30%的预付款,但是在本案例中只好赶上前案分析的风险中的一种,即客户因市场变化而要求发货人打折,而发货人向降低风险做退运,但却遭遇进口国的政策限制,所以欲退不能,结果蒙受损失。所以,在实务中采用后T/T结算方式,出口商可能面临的风险有款货两空的风险、被客户找理由要求打折而不能全额收款的风险、有客户经营不善无力支付货款而被迫退运的风险等等。这种凭商业信誉的后T/T、D/P、D/A、O/A等付款条件,都有这种风险存在。
 
6、7、包括4、5、案例都是为采用信用证结算,部分预付,余款后付,或全款后T/T等凭商业信誉结算的案例,所不同的是所遇情况不同,但结果相同,即都因客户不守信誉,未如约付款,并因客户不同,或情况不同,均有不同的损失,。而没有损失的案例4,是特殊情况,即有中间人从中做工作,或晓以利害,或用其它手段,或考虑到日后还要合作等等,这才收汇全额货款——这是特例或侥幸。
 
所以,这四个案例所潜在的风险相同,只是具体发生的风险不同。因此,做国际贸易选择付款条件是即为重要的环节,不重视或选择不当,就可能蒙受损失。

5. 国际贸易的问题

思路: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Y=300-X,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函数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 
(1)	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 ,或X=Y处,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X=Y=100,U0=100*1002=106
(2)	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 ,或Y=2X处。代入交换曲线得X=100,Y=200,U=100*40000=4*106
(3)	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 ,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位大米和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Y=200-X,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 或Y=2X处。代入交换曲线得X=200/3,Y=400/3, ,交换所得为 
分工所得为

国际贸易的问题

6. 国际贸易的问题

A:CIF的价格是带成本,运费和保险的。贵司是进口,则CIF的价格目的地应该是我们的城市(上海)。


B:FCA是free carrier也就是“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只要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需要说明的是,交货地点的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若卖方在任何其他地点交货,卖方不负责卸货。
则FCA的交货地点在英国国内

7. 国际贸易的相关问题

INCOTERMS2010 规定FOB术语的风险划分点是在装运港将货物装到船上,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INCOTERMS2000 规定FOB术语的风险划分点是以装运港船舷为界,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因此你首先要看一下,C公司和D公司签定的出口合同,适用哪个版本的贸易术语,如果是2010版的,你所说的情况是卖方责任,卖方会因为风险未转移,承担全部责任,货款可能会拿不到;
如果是2000版的,卖方无责任,只要客户指定代理能正常签发提单,卖方就能在议付后,凭即期付款信用证拿到全部货款,货损的损失,买方可凭买方投保的保单,向保险公司索偿.

国际贸易的相关问题

8. 一个关于国际贸易的问题?

卖方有权拒赔——理由就是合同规定的检验条款——检验条款约定:由装运港检验局出具的有关证书证明的品质和数量是终局的。
另外,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我国海关检验发现部分货物霉变,且交货数量与合同不符——霉变不等于是交货时就已经霉变。而数量与合同不符,那么,合同有没有溢短装条款?发票上数量是多少?这些没有交代。所以,买方提赔的依据不充分。遭卖方拒赔是有道理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