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资管加速布局,这对和合资管来说是好是坏?

2024-05-13

1. 外资资管加速布局,这对和合资管来说是好是坏?

对和合资管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吧,随着中国开放新举措落地,外资机构将以更积极姿态布局中国资管市场。当前资产行业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外资资管看好中国市场,体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作为本土资管公司,和合资管也是很看好将来的发展。

外资资管加速布局,这对和合资管来说是好是坏?

2. 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不知道对我国国内时常有哪些影响???

机遇是:一是有助于深化金融改革,提高中国金融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与本国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其在华业务范围和客户基础的逐步扩大,运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逐渐增加,这势必会给中资金融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这将迫使中资金融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学习和掌握外国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金融创新产品,合理的选择和培育优秀客户,促使资金流向更为合理,提高金融效率,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审慎会计制度,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有利于中国金融企业国际化进程。国际化的形式可以是走出去,也可以是请进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国际经贸活动将更加频繁,对外招商引资、国际借贷活动将会进一步增多,这将给中资银行在境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外资银行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资银行将会采取措施,跟踪中资海外企业和中国经贸活动,在海外增设营业机构,更多参与国际竞争。 
挑战:一是市场转移的挑战。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对中资银行的垄断地位形成巨大冲击,我国加入WTO后,现有对外资银行的种种限制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将凭借完备的商业银行服务功能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优质客户争夺战,存贷款客户将从国内银行机构转移到外资银行机构,外资银行在中国国内银行服务市场中的份额扩大,国内银行机构的市场份额相应缩小。 

二是资本外流的挑战。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使国内货币资金首先以本币形式流入外资银行机构,同时在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业务,客观上可促使本币资金兑换为外币资金的背景下,随后出现资金从国内银行体系的流出。中国在对外开放国内银行市场的同时继续实行资本流动管制,有助于防范大规模资本外流。但从更加长远的观点来看,难以指望资本流动的管制措施会保持不变。 

三是人才流失的挑战。外资银行拓展中国市场,会以优厚条件大量吸纳高素质人才,结果会使中资银行的业务骨干流失。而人才的流失,不仅降低银行的业务开拓能力和管理水平,而且也会带走一部分客户。

3. 众多的资产管理机构,和合资管有那些优势?

和合资管一直以投资、债券、量化投资等产品为中心,业务结构多元化,客户提供多元选择,另外风险控制机制也比较完善,毕竟资产管理风险控制也是比较重要的。第三就是汇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优秀人才,能为客户提供专业风控至上的的资产管理服务。

众多的资产管理机构,和合资管有那些优势?

4. 外资在中国市场高调投资,对哪些行业刺激最大?



施罗德1994年便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迄今已有26年历史。
日前,施罗德投资中国区总裁郭炜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现在依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内金融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资开放,以及国际重要指数增加中国资本市场权重,相信外资将进一步加大对A股的配置。



他进一步表示,非常关注公募基金对外资开放的进展,未来会根据中国开放步伐进行更多布局,期望未来在中国的足迹越来越深广。
外资长期投资A股趋势不会变券商中国记者:施罗德是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资管公司之一,您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和前景?
郭炜:今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立30周年,A股上市公司已超4000家,市值超80万亿元,债券市场余额达到110万亿。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市值均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二,这样的市场体量,无论对中国投资者还是对全球投资者来说,都意味着巨大机会。
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现在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相较其他主要市场,中国资本市场还很年轻,同时发展迅速,未来需要从做大做强的思维逐步转为精耕细作,才能够匹配未来高质量的成长模式。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但金融资产的全球配置更加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互联互通、法律体系和会计准则的互认,与及定价机制和风险管理工具的完备。我们认为,未来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中国资本市场既要不断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制度相连接,也要积极利用成熟市场经验,来完善我们的金融市场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更加友好、开放,例如最新的举措是允许私募基金为全球同一集团下的机构做投资管理。这些举措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和吸引外资参与投资中国市场,都是很好的推动力。
券商中国记者:如何看待A股的短期和中长期投资机会?
郭炜:就A股发展趋势来看,今年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国内实体经济复苏比海外经济更快,为A股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潜力和发展空间。展望未来,服务行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主力,新经济板块大幅增长,电子商务增长速度将持续高于传统零售,教育及休闲行业在消费开支中占有更大比例,持续增长率将远高于整体经济。A股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持续的金融开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把握这些趋势的机会。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持续,我们将处于比较长的低利率时代。各种指标显示,未来国内及全球流动性都较为充裕,利率也会非常低,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对A股悲观,应该是比较积极的态度。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海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也将保持乐观态度。从2017年到2019年三年资金流向来看,北向资金净流入分别达到1997亿、2942亿及3517亿,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虽然今年3月以来北向资金出现净流出,但我们认为这是短期赎回、被动卖出,不会改变外资长期对A股的重视。随着国内金融经济不断对外资开放,以及国际重要指数增加中国资本市场权重,我们相信外资将进一步加大对A股的配置。
从投资收益角度来看,一是A股与其他资本市场的相关度比较低;二是当前A股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都非常大,个人投资者参与的程度非常高。这些特征使得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有机会获得更大的阿尔法收益以及超额回报,给机构投资者带来了更广泛和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一些消费、技术自动化板块值得关注。
关注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机会券商中国记者:随着中国金融开放进一步提速,施罗德是否有更多布局计划?
郭炜:施罗德集团在中国市场耕耘20多年,对中国的感情非常深厚。我们现在还是私募基金牌照,非常关注公募基金对外资开放的进展,也会留意证监会进一步放开这块业务申请的相关政策。此外,我们也看到财富管理、理财等领域的市场机会,未来会根据中国进一步开放进展进行更多布局,期望未来在中国的足迹越来越深广。
券商中国记者:外资资管机构如何将海外经验引入中国市场?
郭炜:施罗德在资管行业已经两百多年,我们深感客户的信任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稳健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全球发展业务的同时,我们非常注重本地化策略。
本土化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探索:一是依托施罗德全球投资体系和资源,在细致的本地市场研究基础上,选择一些比较适合本地的投资策略。这十几年我们一直在观察海外投资方法在国内应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根据情况不断调整。二是使用本地团队管理本地基金,2018年以来我们进一步优化了本地化的投研体系,选取了六个符合中国本地市场需求的投资策略。三是灵活运用本地化的营销和品牌推广方案,例如,2016年我们就推出了微信公众号,2019年建立了财富号,推出了投资人投资性格测试工具等。四是为员工提供灵活、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合适的工作方式。
多元化资产配置应对低利率挑战券商中国记者:低利率对全球来说都是重大挑战。从投资管理角度,您认为可如何应对?
郭炜:疫情之前,全球就已经面临低利率环境。这种情况下,资产配置变得非常重要。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风险分散,也有助于发现市场中的投资机会,积极捕捉市场成长机会。
从施罗德的实践来看,一是执行风险前置或者风险溢价性的多资产投资策略,这是我们非常突出的一类投资策略。这一策略包含两个要点:一是投资时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二是资产配置需要多样化。当然,资产配置结构也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
我们会先按照风险溢价对资产进行研究分类,在此基础上按照股票、债券等类别进行资产配置,然后通过量化研究主动进行动态调整。
另外,我们在20年前开始将ESG投资体系整合到投资过程中。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投资理念,这一理念在欧美已被基金经理和投资管理机构高度重视。
对于施罗德而言,关注ESG不仅是为了符合社会对于一家负责任资产管理机构的预期,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ESG研究,可以挖掘公司财务基本面之外的超额收益来源。例如,我们的亚洲企业债券投资组合, 已进行了内部认证程序的整合, 与环球ESG相关的标准和准则接轨。在实际的操作上, 对于会考虑投资的企业, 我们都会对其进行内部的ESG研究及评级, 在作出投资决策时, 除传统的信贷评级外, ESG评级都是当中的考虑因素。我们认为ESG评级可以补足传统的信贷评级, 有助确定整体信用分析能力, 同时亦会反映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
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除了希望取得投资回报外, 他们也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对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带来贡献。

5. 在资管领域中和合资管是不是比较好的?

和合资管算是业内新崛起的资管公司了,毕竟也才成立了四年的时间,不过可不能小看了这家公司,如今和合资管已经依托多元化投资优势,积极创新,迅速在资管领域打出一片天下。背景也很强大,是老牌期货公司和合期货的全资子公司。谢谢您能够认可我的回答并采纳

在资管领域中和合资管是不是比较好的?

6. 是不是规模大点的资管公司更可靠,和合资管的规模怎么样?

规模大只是衡量资管公司可不可靠的其中一点,另外还要看是否合规,有没有备案,和合资管的总体规模还是挺大的,办公场地1000多平方米,从业人员都具有多年的从业经历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并且和合资管有中国期货业协会颁发的公司设立并予以登记备案证明,可靠那是肯定的。

7. 资管新规对资管业务有什么影响,和合资管是怎么做的?

资管新规对资管业务的影响比较长远,和合资管会重点从金融科技创新的角度,结合多个方面的情况,比如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相关政策的变化等,积极调整业务和管理结构。同时以资本市场为着力点,通过专业化、职能化的运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资管新规对资管业务有什么影响,和合资管是怎么做的?

8. 什么是资管新规?它对金融行业有哪些影响呢?

资管新规全名《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于去年11月发布。简单来说,宏观层面关系到国家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中观层面关系到百亿元规模的资管行业;微观层面关系到万千家机构未来生存转型之道,以及数量更为庞大的金融民工的年终奖能拿多少。

新规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银行了:
1.打破刚兑 实现净值化管理:
新规要求,对于非保本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管理。而对于保本理财,目前已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视同存款管理。保本理财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理财产品“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属性存在本质差异,两者将清晰划分。
也就是说,再过渡期2年结束之后,将不再有保本理财产品,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将如何保留住那些喜欢保本理财的客户。
2.规范资金池 降低期限错配风险:
新规要求,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这意味着,理财产品不能在期限错配,导致理财产品的周期会被拉长,使得金融机构将倾向于发型久期较长的产品。这也将导致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结果发生变化。
3,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
在加强公司治理与风险隔离的要求下,银行将成立资管子公司进行专门运作资管产品,分离业务,隔离风险。
好处就是专项业务专项管理,有利于隔离风险,推动理财产品创新。但是对于信托行业来说,则意味着“去通道,去杠杆”,势必导致信托行业进入收入增长放缓、信托报酬率下滑的阶段。不过长期来看是促进信托行业转型,健康发展的。
近一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呈下降趋势;保本理财产品占比、3个月内短期理财占比出现下降;新增净值型理财逐渐增加、结构性存款增长明显;理财门槛降至1万元;目前,已有18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

未来,投资者能买到的理财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开放式、定开式产品将显著增多。
对券商资管,去通道趋势明显;从“逐量”到“提质”
根据资管新规,去通道是最为明确的一个信号。而券商资管作为去通道的首要对象,过去依靠牌照优势冲规模、获得收入的时代难以为继,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多位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新规落地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执行,行业已经开始减少或停止增量通道业务,适应新的监管导向。

根据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资产管理业务统计快报(2018年年底)》,截至2018年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0.5万亿元。这一规模,相较2017年年底的资管业务总规模缩水了5.78%。
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5629只,份额12.9万亿元,规模约13.0万亿元。这一年里,公募基金数量增加了16.28%,规模增长了12.07%。
此外,截至去年年底,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规模总计约24.9万亿元,相较17年年底规模减少了19.42%。其中,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下降幅度最大,减少了37.55%。
在当前政策的引导下券商资管将实现从“逐量”到“提质”的转变。
对基金公司,利好净值型产品
新规打破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使得这部分投资者重新选择投资方式。那么积累的专业主动管理能力和严格的风险控制能力,将是最有可能承接原银行理财投资者资金的机构。
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投资习惯还是停留在类保本、收益率稳定的资管产品上,货币基金更接近这类需求,同时在高流动性、类保本的安全性和免税的优势基础上还有一定的“无风险收益率”。但在基金流动性管理新规和风险准备金的要求下,货币基金规模仍会保持匀速发展。
对保险,保险列入资管行业
新规明确了保险资管机构的市场地位,指出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有保险资管人士点评,这是第一次正式把保险资管列入资管行业,使保险资管机构可以在同一起点上与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公平竞争,改善了保险资管机构的市场地位。
保险行业可以跳过银行、直接赚取利差收益,促进商业保险的发展。
对信托行业,迎来刚性转型期主动管理成大方向
在降杠杆、去通道的大背景下,信托业难免经历转型的“阵痛”,但就长期来看,资管新规对行业发展是利好。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认为,资管新规对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监管环境下,信托转型不仅是生存的的需要,更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
他表示,2018年信托业实际已经全面进入刚性转型期,这意味着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已经势在必行,不可逆转。“今年注定会成为信托公司刚性转型元年,任何冲规模、做通道的动作都可能是踩红线的动作,靠通道业务为支撑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将成为过去。”
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26.25万亿,去通道、去杠杆背景下的信托业面临着行业收入增长放缓、信托报酬率下滑的挑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