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行合一的思考

2024-05-15

1. 关于知行合一的思考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生活推着我们所有人,它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各种麻烦,尤其是面对强权或不公时,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在抗争。对应的两种思考方式是:放弃的人告诉自己根本做不到;抗争的人不停问自己如何才能做到?二者的区别在于让大脑休息还是去持续思考。
  
         (2)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当今社会,早已不再是只看文凭的时代,书籍学习在现实世界重要性大打折扣,而在尝试和错误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它的现实价值,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去伪存真才能真正利我所用。
  
          (3)道德方面更要做到知行合一,良知和行动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关于知行合一的思考

2. 关于知行合一的思考

关于知行合一,分享几点我的思考:
  
 
  
  
 1.言行一致
  
 
  
  
 言语可以更改,行动却不会轻易欺骗自己。当行动和言语高度合一,你说出去的概念才真正是自己的。
  
 
  
  
 2.区分说和做
  
 
  
  
 说出去了,有的时候会给自己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但实际上这个做到可能也只是存在大脑。
  
 
  
  
 只关注概念性的东西,真正有效的行动却被忽略。而行动是最重要的。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1.可以更真实的认识自己,而不至于活在混沌中。
  
 对自己的判断不依赖于自己所想或环境影响,根据行为判断自己。
  
 
  
  
 2.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
  
 很多问题一直停留在想这一步永远不会有解决方案,关注知行合一,让我们更关注行动。
  
 
  
  
 3.对自己的判断依赖于做了什么,而不是想了什么。
  
 有一句话“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你所知道只是概念,并不是真正的你自己。
  
 
  
  
 你所做的才是你真正的认知。
  
 
  
  
 认知决定了你的行动,行动证明了你的认知。
  
 
  
  
 欢迎大家关注小橘童学,我们一起有知有行,知行合一。

3. 对于知行合一的思考

知行合一即是知道了就去做,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高大上,能做到的并不多。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心里面会冒出一个想法一个念头,要这么做,这就是知,不知何起,临事自现。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不会按照自己的念头去做,可能是觉得有疑问,可能是没反应过来,过后细想才觉得按照念头去做才是正确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知行合一分成两个层次,一是要有知,很多人面对事情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要什么办,一团乱麻,知又什么会产生呢?要想产生知,首先要有一个产生知的框架或者是原则,换句话说就是价值观,我们的认知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框架、原则、价值观的基础上的。有了价值观,面对千变万化的事情才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就是知。其次人要处于安静、专注的状态,才会照见事情产生知,一个心不在焉的人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产生知了。
  
  
 知行合一的第二个层次是行。这也是很多人存在最大问题,知道了却做不到。不过要区分的是,这里的行是心头念起知以后的行,而不是我们强迫自己执行计划的行,这两个行有很大区别,一个是发自心底的行,一个是压制心底念头的行。行是践行,就是多践行自己的念头,不过要区分好的还是坏的念头,建立在价值观上面念头才是好念头(价值观的好坏不予评价),建立在身体冲动上的念头就不是好念头。念头一起就去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般的脑回路,就是念头一起,身体就自然跟上,这里面的重点就是不断的重复和践行,减少知与行之间的距离,直到最后合而为一。
  
  
 至于念头的判断,主要还是在平时多锻炼自己的框架、原则和价值观,使之深入内心,成为自然而然的本能,也就是孔子说的:从所欲而不逾矩。锻炼的方法就是王阳明的“事上练”,通过做事来锻炼知,同时通过做事来锻炼行,这又是知行合一了,所以,知行是不分开的。

对于知行合一的思考

4. 《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知行合一》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5. 《知行合一》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知行合一》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知行合一》读后感1      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
    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
  《知行合一》读后感2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知行合一》读后感3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知行合一》读后感4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知行合一》读后感

6. 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
  
  
 “知”即是我们心里的良知,内心遵循良知的指引,我们可以用“善”去适应外部的环境。
  
 “行”:有自己的良知理念后,需要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在实际中事上练,躬行实践。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激发自己内心善的种子,然后加以实践,二者同时进行,良知和行为,学问和修养必须是一致的。
  
 王阳明说:“我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上,就是:心即理。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从小就好奇心膨胀,对知识如饥似渴,从小立志做圣贤,把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时刻放在心里,志存高远,不断有十万个为什么,连他的父亲王华和老师都觉得王阳明不切实际,不务正业,好高骛远,但他依然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值得学习,饱读经书,广泛涉猎,钻研军事,学习兵法,王阳明对任何一件事的痴迷程度有点惊人,日夜苦读,读书读到吐血,完全不输于《三字经》里的那句头悬梁,锥刺股 ~某同志还跟我说,有精力最好把图书馆书架上的每一字母开头的书至少读一本~瑾遵教诲,多读书多思考多学习,我会努力的哦~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只要时刻抱着学习之心,你做什么事都是一种学习,学习无处不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就是乐趣。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王阳明从对朱熹理学的狂爱,到‘格竹子’格不出个所以然来,摸不着头脑,琢磨不透朱熹理学的真谛,最后又转向去道教和佛家中寻找成为圣贤的密码,触类旁通,涉猎颇广~这是他成为圣贤的奠基之路。
  
 
  
 有一种无趣叫仕途
  
 王阳明通过会试后,正式步入仕途,王阳明的军事激情燃烧,可以进行实地演练,后来因为又从工部调动到了刑部。当刑部大牢的种种现象,现实的黑暗让他失去了信心,在刑部呆了两年后上了九华山,和尚说他尘世未了,不适合修仙,王阳明并无听信和尚的话,虔诚认真地温习起了佛经,全身心地练起了导引术,最后因为放不下父亲,放弃拂道,又回归了朱熹理学的表态。
  
 
  
 看到刘瑾风暴那一段,看得胆战心惊,真的觉得官场如战场瞬息万变,随时随地可以由生变死,生死都是悬吊着的……不是不报,而是时辰未到,是福不是祸 ,是祸躲不过,最终刘瑾被凌迟处死~
  
 虽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结果王阳明被廷杖四十,下锦衣卫大牢,反而在刘瑾的反推力的作用下,一举创建了心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身处逆境的他还不忘思考人生,研究起《周易》,结束了大牢生活又开始了另一种磨难,人生一切所谓的苦难,都是比较而言,和锦衣卫大牢相比,龙场的生活根本不值一提。
  
 因为王阳明经历了真正的牢狱之苦,往后的任何一切苦难对他都不是什么问题,好像这世间除了生死是大事,其他都不是什么问题,任何一件不能置于死地的事情都将受益~或许,生与死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怎么生和怎么死……
  
 刘瑾派锦衣卫杀王阳明,王阳明足智多谋地存活了下来,来到了寺庙,道士占得一卦,断辞是:“光明消退,黑暗降临,面对灾难,宜坚贞守持。”心灵的强大力量能战胜外界的一切灾难,守护自己的内心,灾难如过眼烟云。
  
 王阳明从寺庙回去后看望了父亲,随之爬山涉水地来到了龙场驿站,人情淡薄,野兽攻击,环境恶劣至极,难以生存下去,真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通过提高精神世界的满足来淡化现实的折磨,不断地反思这几十年来所发生的一切,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既然无法改变环境就只能让自己去适应环境,生于忧患,然后又继续开启头脑风暴的模式了~真的是不思考的人生就不是人生了,这就是“龙场悟道”,这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门户之见,虽然王阳明的“悟道”也有些争议,但其影响力不可否认,某同志常把梁启超那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挂嘴边,确实如此,其实并没有进行道德绑架,你认为哪种学问好,矢志践行,它就是一种好学问。
  
 
  
 死在逆境中的人数不胜数,何谈成就~
  
 王阳明这是天时地利人和,“悟道”不经意间由一理念发散后并会聚为一体,心学的创立也不是一蹴而就,不仅是时势造英雄而且还有人慧眼识英雄,没有平台,能力再强大也无用武之地~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龙场悟道,让王阳明的人生进入了一个转折点,声望已今非昔比,让他又重新开始了仕途生涯。
  
 清正廉洁的王阳明在从政方面,勤勉奉公,追溯事物本质,站在民众的立场考虑问题,通过心学唤醒人内心深处的的良知,能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
  
 
  
 
  
 知行合一之南赣剿匪
  
 首先呢,王阳明是机智地化解水盗的包围,反思政府本身存在的问题,了解土匪的致命缺点,通过土匪的家人,来唤醒土匪内心的良知。铲除内奸,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王阳明第一次上了战场,发现自己太轻敌而措手不及,受伤后才知道自己适合在战场之外出谋划策,无需自己亲自上阵,胜败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命还在就还有希望。
  
 人真的要多反思一下自己的长短处,发挥好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采取“攻心”的策略,兵不厌诈,声东击西地剿灭了山贼,王阳明灭贼的本心是为了还百姓一个太平的世界,为生民立命。
  
 王阳明给山贼写得那封信,简直是直戳山贼心窝,打心理战,采用将心比心策略,完全地窥探到了山贼的心理变化,能用心学的理念解决的事情就无需用暴力解决了,这封信真的是深情款款,娓娓道来,还真就有部分山贼被制服了,可谓足智多谋。
  
 不止心理战打得好,军事策略也运筹帷幄,而且还胆气过人,不居功自傲。
  
  王阳明的南赣剿匪是“事上练”的过程,在这过程要懂得做计划,预则立,不立则废,反思,总结,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总不能空想着什么事都不做,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矢志践行,就像学习,要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然学得再多发挥不出来也无济于事,
  
 战场如生活,一切瞬息万变,往往出乎意料,还要懂得随机应变,不胶柱鼓瑟,不狂妄自大。
  
 
  
 
  
 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
  
 
  
 王阳明早对朱宸濠谋反的事实心知肚明,但是他不想放弃任何一个人,而且一旦朱宸濠叛乱起来,这牵扯到千万人的性命,必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无奈朱宸濠真的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叛乱起来了,王阳明招兵买马,集结起一支可以上战场的部队,审时度势,采取“造假”措施迷惑朱宸濠,分配现有资源,占了朱宸濠的老巢,“攻心战”与“火攻”
  
 并用,最终打败了朱宸濠。
  
 朱宸濠当初不听劝,亲身经历失败后才会得到真知。这可能就是王阳明心学强烈主张“事上练”的良苦用心。
  
 从朱宸濠起兵到被俘,王阳明平定他只用了四十三天,王阳明却只用了这么点时间就把一场震荡大江南北的叛乱轻而易举地平定,堪称奇迹,速战速决。
  
 王阳明说:“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王阳明即使经历了他人的诽谤诬陷,也依然还是不动心,守护自己内心的良知,此等自信,超然脱俗的境界岂是常人能及的。
  
 
  
 
  
 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
  
 
  
 对于这份中央政府新任命,王阳明一开始给回绝了,他不愿卷入政治之争,于是再次接到圣旨后,即使身体状况已经发出了警告,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广西后,随即便对当地情况进行了一番考察,开始了全面调查,仅凭几封信就把广西最大的叛乱武装化解得无影无踪,分分钟秒杀~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进示以退,攻示以守的军事打击以贼攻贼也是高明之处~
  
 
  
 
  
 不动心,致良知,事上练~
  
 
  
 不动心~王阳明认为,天理在我们心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向善的种子,趋善避恶,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个天理,而不是花时间去找天理,这样就不会浪费资本,行动上与思想上保持一致。
  
 工作,生活也好,面对功利性的竞争,过多的攀比之心会让物欲蒙蔽双眼,还是需要调节内心来做到心不动,当然心不动也不是消极的想法,不是让你不思进取,只是让你在面临一些事情时,采取心不动会让你的内心更加的纯净,能够更好地权衡利弊,只要是“良知”认为适宜的事情,方可大胆去创新,与时俱进。
  
 王阳明说,只是你争取富贵的时候要凭良知的指引,不能违背良知。你只有好好光明你的良知,才能在富贵逼人时坦然面对,不被它控制,而是要控制它。只要你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
  
 心如明镜,静如止水,物来则照,静时心也定,动时心也定,要在心不动的路上慢慢修行,才能渐渐感悟到心学的真谛。
  
 
  
 致良知~也可以说是心安,也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之前某同志还跟我提到关于心安的问题,做人做事,比开心更重要的是心安,不做触犯自己道德底线的事情,还是要秉着自己的良心出发,不能不顾后果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存天理,灭人欲,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一件坏事到眼前,良知明明告诉你不要去做,可无数人还是违背了良知的教导,只不过那些做坏事的人的良知只是暂时被遮蔽了,至善是在自己心中,是可以找寻回来的,懂得了致良知的道理,如何长期地坚持不违背良心去为人处世才是最难的,必须要一生的时间去躬行实践,不断在事上练的过程探索,才能真正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什么是感觉?它不需要外界的人来左右自己的想法,心即理,只要跟着心走,遇到了对的人也好,错的人也罢,通过“事上练”就知道这是不是幻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释放它,不想的人永远会给自己找借口,你以为的理智其实并不理智,思前顾后烦恼多~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事上练”的过程,人生的路,都是必经之路,愿意陪你一起走的人,哪怕是走一个阶段,也值得感恩。
  
 就如书中所说的,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
  
 这一段时间发生太多事,跌宕起伏,挫败感袭来,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没有底气说这些话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顺其自然吧,只有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只有自己才能主导自己的人生。
  
 
  
 回首过往,王阳明这一生是无悔的,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极限的体现,这是第一次学习王阳明的学说,没有过多的修辞,言简意赅,正好可以锻炼后人的思考性~如何理解其中的意义最终还是在于自己的修行。
  
 正是通过这些历练才成就了心学的诞生,王阳明是儒释道精髓的集大成者,没有之前的种种经历,就没有心学的创立,不管好坏,遗憾也好,美好也罢,试了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王阳明说:“要勿忘勿助,不要忘记你时刻要致良知,但也不要拔苗助长。致良知是个循序渐进的生命过程,要一步一步来”
  
 嗯,感恩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当你学而不厌时别忘了你以后也可以诲人不倦,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人,分享知识才是最好的美德,感谢这周一起共读的三个小伙伴们~耶,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可以继续交流学习,把心学的真谛融会贯通,哈哈哈。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7.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

行与知,历来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一代宗师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但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在历史上有一向有不同的理解。今天跟一个大姐讨论起来,突然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知行合一,在我看来,应该是四层意思。这四层意思也是层层递进的,基本上涵盖了王阳明一生中思想的大成。
  
 第一层是“智行合一”:今天大姐说了一句,叫:“知道没做到,等于不知道。”对,大多数人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涵义在知识获取成本越来越低的今天更有意义。要知道在古代,要想获取某一项知识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那时候信息传播艰难,学习成本昂贵。所以但凡某一项知识或技能,中国人的习惯往往以代代相传甚至是传子不传女等方式一代一代继承下来。这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过去有个成语叫“知难行易”,也就是知道什么知识很难,但学会后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但到了王阳明这个时候,他用知行合一颠覆了这个说法。也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和道理,你知道得再多也是没用的,关键是你得能做到。这种话我们听得不少。但这在王阳明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个绝对的创新。
  
 第二层是“意行合一”:在我看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更多的讲的其实是这个意思。这一层意思类似于佛家的“正念”或是“活在当下”。也就是说,我们活着,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得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专注,这不当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它更是我们人生的一种修为。很多时候,我们把事情做不好,是因为我们的心太燥。比如写文章却想着约朋友吃个饭,跟朋友吃饭却想着下午的工作。人活着为什么会有很多的焦虑?其实往往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在行为做事当中杂念太重,欲望太多。但如果人无论在做什么的时候,一定专注在这件事情本身里去,现在在吃饭就认认真真吃饭、现在在读书就认认真真读书、现在在工作就认认真真工作。你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这是意行合一。
  
 第三层是“心行合一”:王阳明还有个词,叫“致良知”。这个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我们的心。心是什么?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是有自己的价值观的,而这个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比如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就是他的价值观,作为他来讲,其实也没错。所谓“心行合一”,其实就是说一个人做事,跟着自己的价值观去做就好。按照自己的心去做,行动不受其它人的干扰。只要是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就可以做,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坚决不做。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很多烦恼。我们每个人活在世界上,总是受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困扰,从小学到大学直到工作,往往被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困扰。我们经常被别人告诉我们自己:你应该做什么,而往往忽视的是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心行合一,在我理解里,就像乔布斯说:追随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告诉我,我想要什么,而别等着别人来告诉我,你应该怎么样。
  
 第四层是“志行合一”。中国历代大儒,向来有上报皇恩,下安黎庶的志向。北宋大儒张继的:“为天地立心、为苍生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是这一志向的极致。王阳明也不例外,更是从小就立下了要当像孔子一样的圣人的远大抱负。所以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里,还有很重的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做什么,要符合我们当初的志向——不能因为登山路上有棵野花就停下来忘记了登山的目标。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按照我们的目标去做,为我们的目标服务,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正是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三立,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才能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这才是所谓“知行合一”。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

8. 关于知行合一的一些思考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绝对不一般。古有王阳明,现在很多牛人,也把知行合一落到生活每一面。
  
  
 一个概念,你学到了,在做题中不一定会用,做题会用了,不一定可以用在生活中。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知道,可能只是概念上的知道,在行动上有所改变才是真的知道了。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
  
 1.知:知道了某种思维方式,概念或者理论,对自身有触动,在有头脑中想要去改变。
  
  
 2.行:概念或者思维方式不止存在于头脑中,而是可以付诸于行动,真正做到了执行。
  
  
 3.复盘:行动后,会想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与不足,在下一次执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同一个错误争取不要犯两次。
  
  
 4.总结规律与方法,使其具有普适性,类似状况中,都可以用到。
  
  
 希望你我都可以做到知行合一,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可能会有一些苦难,但我们可以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不断学习,最终一定会有自己的知行合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