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达到12个月高点,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2024-05-16

1. 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达到12个月高点,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反向关税或将成为当前各国跟风采取的措施。俄乌战争只是加剧粮食危机的催化因素,真正让各国扎紧篱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原因在于:


各国已经初步醒味过来,由于新冠疫情后美元的史诗级无限量超发,各国的粮食、大宗商品等物资相对于美元,反而成为紧俏的硬通货。
即现在的美元购买力相对于疫情前,是严重缩水的,美元的信用基础正在面临严重的基础不足的焦虑中,否则怎么理解现在各国去美元化、反向关税、增加储备其他货币和黄金的操作呢?
一场俄乌战争,以及其激发的粮食危机,成功将卢布变成天然气、小麦的锚定货币,类似于美元和石油的绑定关系。
那么,可以想象下:可以和卢布自由汇兑结算的人民币,是否也和天然气、小麦之间建立起间接的绑定关系呢?

再加上人民币本身和中国的全产业链、充足的工业制成品之间的绑定关系,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又迈出了一大步,难怪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特别提款权权重(SDR)由10.92%上调至12.28%。
可以说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充当第一个踹烂美国主导的摇摇欲坠的类金字塔式剥削奴役全球的旧制度和体系的角色,至少从瓦解美元霸权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
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加速崩溃瓦解。各国禁止粮食出口的反向关税操作,其实是美元储备货币地位解体过程中导致的货币价值体系紊乱体现罢了,粮食危机并非根源。

今年非洲以及欠发达国家的饥荒会很严重,目前我们周边有孟加拉和阿富汗有潜在风险,如果发生人道主义灾难,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多少还是会救一下。

非洲国家真的已经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交给马克沁解决了。
人类既然选择了新自由主义,那就有好有坏,可惜好的都被北美奴隶主种族灭绝反人类匪帮拿走了,代价全都是非洲第三世界国家承担,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类,都应该要旗帜鲜明的反对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就是人类最大的不平等。

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达到12个月高点,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2. 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达到12个月高点,该如何应对?

国际单品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达到10个月高点该如何应对?其实吧,面对这种情况呢,我们没有必要去跟风,因为如果跟风的话,我们只是会闹到了下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已经连续第5个月达到了高点了,那么可能在下面持续的第1个月或者说电费会降了,然后这个时候的话我们就会非常的亏,所以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绝对不要去跟风那么,这个大米价格持续上涨是很正常的,因为背后肯定是会有人去操作,才会导致这个价格持续的上涨

有人会出手的已经连续的那么几个月都持续的上涨价格有人必定是为主手去抑制这个价格的持续上涨,因为这个价格如果再不下降就会扰乱整个市场的经济平衡的,那么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那么必然社会有人会去出手去将这个价格给打压下来是很正常的,那么如果说这个时候我们去跟风的话,那么我们就会遭受到重大的损失,所以说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静静的去看待事情的发展就可以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一句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使我们想要赚钱,也不要去赚这种钱,面对这种情况,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到打了12个月高点,那么我们要面对的就是静静的看待事情的发展,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参与进去的话,那么我们是获取不义之财,再者进去这种情况也是有巨大的风险,说不定第2个月价格立马就会降下去,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就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而且也是参与了这种不义之财的获取

总的来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做任何的行为是最好的,因为这是对于我们自身的保护,对于我们自身财产的一种保护,因为始终会有人会去对于这种事情出手干预,让这个价格持续下降

3. 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如何应对粮价上涨?

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应对粮价上涨首先是应该将国内的面包价格控制在一个更低的范围,其次是加强国内对于水稻面积的种植作为长期战略,再者是通过各种政策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另外是通过与一些主要的水稻生产国家开创一些合作项目来获得更低价格的一个大米供应价格。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五个月攀升,具体应该按照以下方法来应对粮价上涨。
一、将国内的面包价格控制在一个更低的范围
首先是将国内的面包价格控制在一个更低的范围,因为由小麦制作而成的面包或者面条是大米的替补品,所以如果面包的价格可以下降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得更多人消费面包或者面条,从而降低国际大米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国内对于水稻面积的种植作为长期战略
其次是加强国内对于水稻面积的种植作为长期战略,因为不能确定大米价格上涨影响的周期具体是多久,如果是很久的情况下就应该适当扩大国内的一些水稻生产规模,从而做好长期的战略目标。

三、通过各种政策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
再者是通过各种政策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因为如果有办法通过政府部门释放的一些政策来针对性人民币的购买力的情况下那么国际大米价格上涨的影响就会被抵消掉,这是非常有利的 。

四、通过与一些主要的水稻生产国家开创一些合作项目来获得更低价格的一个大米供应价格
另外是通过与一些主要的水稻生产国家开创一些合作项目来获得更低价格的一个大米供应价格,这样子是因为这些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好所以需要一些合作渠道的针对性扶持。

中国应对粮价上涨的注意事项:
主要是通过降低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才更有效果。

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如何应对粮价上涨?

4. 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出手”,国际大米会涨价吗?

印度方面突然宣布对大米征收关税的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网友都担心这一行为会引起国际粮价上涨,印度方面征收关税也就意味着进口方进口同样的粮食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一直以来商人都是以利益为先,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未来国际粮价会因此而有所上涨。
如果印度只是一个粮食出口小国的话,粮价或许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全球约40%的稻米出口都来自于印度,所以一旦印度征收大米出口关税,那粮价就势必会迎来上涨,毕竟印度在出口大米方面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太大,他有任何动作都会直接影响到粮价的稳定。再者人都是向利益看齐的,所有的国家都不例外,在印度征收出口关税提高粮价的同时,其他国家肯定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效仿,而在被额外收取这些费用之后,粮食进口方也肯定会将这些费用转移在消费者的身上,如此一来粮价自然就会上涨。
当然不单单只是印度征收关税的原因,受高温天气和降雨量的影响,全球各地的粮食产量都有所减产,尤其是印度方面此次粮食减产尤为严重,所以他们才会想要征收关税来提高收益,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在粮食减产的背景之下,全球人民对于粮食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高,粮食市场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如此一来粮价肯定是会有所上涨的。
在全球这么多的国家当中粮食能够自己自足的国家很少,大部分的国家都依赖进口,而进口别人的粮食就只能看别人的脸色,很显然这次的粮食涨价肯定会进一步加大普通人民的负担,所以在此也是希望此次的极端天气能够早日过去,让粮食生产恢复正常,保持粮价的稳定。

5. 大米涨价原因

一方面是洪涝灾害让不少人预期大米可能减产而盲目囤粮,助推了大米价格上涨的速度;另一方面,每年都能保证利润在6%~9%的我省大米加工企业,今年却乐不起来。      8月起大米价格明显上涨  “去年8月份,吉林大米的售价在每斤1.9元~2.0元,今年涨至2.3元~2.5元,同比涨幅约20%。”昨日,位于长春市湖光路上的一家粮油店店主张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平稳了3个月后,大米价格从8月开始明显上涨。东北圆粒大米的平均批发价从月初的每斤2元涨至2.069元,上调0.069元,涨幅3.45%。对于粮食而言,每斤上涨7分钱可以说是较大的涨幅了。  而来自长春市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与8月16日相比,8月23日长春市粮食价格基本平稳,大米均价为每斤2.22元,与上周一相比持平。  “你家不囤点儿大米啊?我家五口人,由于担心本地大米减产,下半年大米还要继续涨价,一连购买了200斤大米存起来。而且附近的邻居也都囤了米和油。”昨日,长春市民魏琳琳提醒记者。  分析:三因素助推大米涨价  新大米10月份即将上市,为何本地大米的价格节节攀升呢?  “现在正是销售陈水稻的好时机,在新稻子下来前,陈稻子的价格和往年一样,也在一直上涨,只是今年涨得有点快,很多原因在其中,最重要的是目前新旧大米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受供求关系影响,大米价格上涨很正常。”昨日,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大米批发商李大树如是说。  那么,今年本地大米价格节节攀升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吉林省粮食厅经济研究所所长、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进行了详细分析。  原因一:成本上涨。收储陈水稻,需要仓储费用和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指陈水稻在没卖出前,我省一般加工企业都是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同时,粮食仓储过程会有损耗,分量下降。一斤粮食储存的时间越长,消耗的分量越多。  原因二:青黄不接。每年八九月份的粮食都是价格最高的时候,因为此时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受国家粮食托市政策影响,在大米卖不上农民或批发商心理价位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惜售。  原因三:出现了囤积现象。今年吉林省遭受了一定的自然灾害,局部灾情较重,但从全省来看,受灾水稻占比较小,而其他未受灾水稻涨势好于往年,如果此后到粮食收割季节时天气晴好,那么,今年的吉林水稻将丰收。而很多市民由于受到暴雨灾害影响,预期本地大米会减产,减产后会导致价格升高,进而出现了囤积大米的情况,这种恐慌抢购心理是没有必要的。

大米涨价原因

6. 大米近10年来价格变动趋势和原因?

中国一直是粮食生产大国,水稻种植面积在全球持续排前列。2020年7月,联合国发布《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20)报告,估计2019年近6.9亿人遭受饥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饥饿人数将新增超过1.3亿人。从中国来看,当前我国稻谷生产形势总体良好,大米供给较为充足。
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有望增加
2010年以来,我国稻谷种植面积持续在3000万公顷以上。由于稻谷价格走低,种植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传统农业结构的变化等因素,2018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开始下滑,全年种植面积为3018.9万公顷;2019年更是跌破3000万公顷,下滑至2969.4万公顷。
进入202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回升。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1万公顷,比2019年增加30.07万公顷。总产量2729万吨,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扭转了7年来连续下滑的态势。早稻播种面积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家多举措助力早稻生产,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以及春播气象条件对生产总体有利。此外,根据农民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8月中旬,晚稻栽插基本结束,长势总体正常。虽然2020年南方洪涝对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由于抗灾抢插工作及时,晚稻栽播面积有望增加。总体来看,预计202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有望达到3026万公顷。

大米产量及需求量预计有所上升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20年度我国大米产量为1.47亿吨,同比有所下降;消费量则整体小幅上升。预计2020/21年度中国大米产量及消费量分别为1.49亿吨和1.47亿吨。

实现大米净出口
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是大米出口大国。但从2011年开始,我国大米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到2013年甚至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及国内大米的调控,2019年我国再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出口量为274.8万吨,进口量为254.6万吨。2020年上半年,我国大米出口136.1万吨,进口123.8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小幅下滑,但总体情况良好。

从进出口国别来看,2020年上半年,越南是我国进口大米的主要来源国,从越南进口的大米量约45万吨,占比37.26%。另外大米进口量较大的国家还有缅甸、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等。从出口国家来看,2020年上半年,我国大米主要出口至埃及、塞拉利昂等国家。其中,出口至埃及的大米量占比达到37.26%,出口到塞拉利昂的比重达到22.35%。

价格基本稳定
随着政策性稻谷成交持续推进和新稻陆续上市,国内稻谷供应趋于宽松,稻谷价格整体保持稳中偏弱,而前期国内市场整体消费不旺,大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2020年8月中旬到2020年9月中旬,全国大米批发价格最高5.65元/千克,最低5.26元/千克,跨度不大。

米厂开工率较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大米加工行业持续呈现“稻强米弱”现象,国内大米企业的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在目前终端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大米加工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开工率低。从2019-2020年7月的大米加工厂平均开工率来看,2020年上半年开工率偏低,截止2020年7月末,全国米厂平均开工率为21%。随着后期国内稻谷市场需求逐步增加,预计大米加工企业开工率会有小幅提升。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米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7. 2015年5月全国大米行情是涨还是跌价

据监测,5月份国内粳稻价格整体小幅震荡上行,5月1日国内粳稻平均价格为2974.50元/吨,周末均价为2977.00元/吨,小幅上涨0.08%。
二、市场分析
5月份国内粳稻价格整体小幅震荡上行,5月29日部分地区2级粳稻谷市场价格为:黑龙江哈尔滨地区3000-3120元/吨,吉林长春地区2980-3100元/吨,安徽芜湖地区2940-2980元/吨,江苏盐城地区3950-3020元/吨。
东北产区目前正值春播时节,农户无暇出售余粮,加之2015年产区整体售粮进度快于往年同期,目前产区粳稻余粮基本见底,随着端午节临近,稻米市场需求有所增加,粳稻价格小幅上涨。5月份开始国储粳稻大量参拍,受性价比影响,国储粳稻拍卖整体成交一般,政策支撑产区粳稻价格坚挺运行。优质粳稻将延续优质优价的走势,普通圆粒粳稻受拍卖补贴政策影响,整体出库较多,后期随着天气转淡,粮油销区整体将逐渐趋弱,普通粳稻价格整体或有趋弱可能。目前国内稻米市场仍存在稻强米弱问题,且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米终端消费需求有所下降,大米加工企业购销进度将更加缓慢,6月份临储稻谷仍将继续投放市场,市场供应压力增加,6月份国内粳稻价格涨跌幅度受限。
数据:截至4月30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82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2万吨;黑龙江、江苏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98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82万吨。
政策:5月27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粳稻竞价销售交易会顺利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粳稻1509748吨,实际成交76766吨,成交率5.08%,成交均价3118元/吨。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近日发布《2015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于河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湖南等5个早籼稻主产省,辽宁等11个中晚稻主产省执行托市收购预案。其中,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为每市斤1.18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35元,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38元,粳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55元。
三、后市预测
粳稻产品分析师李文旭认为:政策支撑粳稻价格坚挺运行,稻强米弱需求转淡等打压粳稻涨幅,多空博弈,预计6月份国内粳稻价仍格围绕政策价格震荡前行。

2015年5月全国大米行情是涨还是跌价

8. 大米行业市场现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跨越,我国的大米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19年,中国稻谷产量2.1亿吨,消费量1.94亿吨,大米结构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需加快转型升级速度。
种植面积持续下降
2018年开始,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开始呈现下降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69.4万公顷,同比减少49.6万公顷,减幅为1.6%。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稻谷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所减弱所导致的;再加上少部分新改的水田地,由于产量低、效益不好,被改回旱田,稻米种植面积出现下降。



仍呈现结构性过剩状态
从产量来看,有托市价托底且价格相对较高,此外中国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水稻产量不断增长。虽然近两年我国重点调整种植结构,2018年开始,水稻种植面积开始下降,但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稻谷单产量持续上升,稻谷总产量基本没有太大幅度的下降。根据国际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稻谷单位种植面积产量为7.06吨/公顷,同比增加0.032吨/公顷,增幅为0.5%;产量为2.10亿吨,同比减少252万吨,减幅为1.2%。






从消费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主食米饭逐渐转为副食,人均大米口粮需求量持续下降,大米食用消费逐年减少。不过,饲用及工业消费逐年上升,从总体来看,稻谷的消费量仍呈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稻谷总消费量为1.94亿吨,较上年度增加80万吨,增幅0.41%,同期稻谷产量为2.10亿吨,过剩问题显著。2019年度全国稻谷结余1401万吨。






稻谷价格行情走低
2019年以来,我国稻米市场价格持续走低,2019年1月份时均卖价为4153元/吨,到了2019年12月31日的均价已经跌到了3765.5元/吨,其跌幅达到了9.33%。一季度,国内忙着春耕备耕,政策性稻谷尚未出库,地方储备稻谷拍卖轮出不断,加上临储稻谷库存庞大带来的心理压力,稻米市场呈现稳中走弱迹象;二季度,受农户新稻库存偏多、地方储备稻谷持续轮出和大米需求平淡等因素影响,稻米均价下滑;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多数主产区市场粮源消化至尾声,部分优质稻米价格存在一定反弹空间;四季度,由于陈粮拍卖陆续结束,新稻开始上市,价格总体有所提升。



再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过去50年,中国一直是大米出口大国,早在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时,中国的农业产量一直在增加,但需求增加得更快。但自2011年,我国大米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而到2013年一举成为全球大米最大的进口国。不过,随着国内稻米市场重心持续下移,国产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价格机制作用下,我国大米进口快速减少,出口持续增加。2019年1-11月累计出口大米253.5万吨,同比增加72.2万吨,增幅为39.8%;累计进口大米217万吨,同比减少62万吨,减幅22.6%;累计净出口大米36.5万吨,同比大增134.2万吨,2012年以来再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2019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对稻谷生产而言,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办法,预计2020年仍将继续实施,且最低收购价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米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