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泉水的资料阿~~~ 急急急急~~~~

2024-05-16

1. 济南的泉水的资料阿~~~ 急急急急~~~~

首先给你说说泉水的成因吧:这是因济南特殊的地势和地质造成的~济南地势南高北低,而且南部山区的地质是透水性很强的石灰岩,而北部呢则是不透水的火成岩,再加上南部山区降水充沛,所以这些水就顺着石灰岩的裂隙渗到地下,再随着地下的地势流到了北部,由于北部的火成岩不透水,所以这些水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一碰到裂隙就喷发而出,于是就形成众多的名泉啦
!
如果你来济南玩啊,不可不去的就是"天下第一泉"_趵突泉了,它位于济南市中心,而且现在一直在喷涌,乾隆爷当年下江南,出门时带得都是北京玉泉的水,而行至济南时则每次都换成趵突泉水,可见"天下第一泉"真是不虚此名了.出了趵突泉东门你可以继续往东走,去看看黑龙泉,那里也是三股泉水,从三头石雕虎口中喷出,也很不错,再加上黑虎泉是不收门票的,所以一年四季总有很多济南市民去那里用壶\桶等器皿接泉水回家喝,不知不觉你又体验了一把济南人的生活方式啊.多好~其实我觉得济南市区这些名泉都一般,发出这样的感叹主要是因为我前两天去看了位于济南章丘市的"百脉泉"那里的泉水喷得热烈\那种感觉让你的心情不自觉得跟着泉水跳跃的,真的,因为百脉泉的出水量太大了,别说在济南了,就是在全国各地恐怕也没有比那里更好的泉水了,建议你去看一下吧.

济南的泉水的资料阿~~~ 急急急急~~~~

2. 关于济南泉水的文章

【位置】
 
  趵突泉位于位于济南市区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今日之趵突泉正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成为“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名称来历】


    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不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喷腾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基本介绍】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 
  
  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其中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现在泉北的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

  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
  
  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 ,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 ,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泉的形成】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了。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的泉水涌出来。比较著名的泉就有四个: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趵突泉等,仅趵突泉每天就涌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这么多呢?这主要与济南的地形结构有关系。它的南面是一片山区,是山东有名的千佛山;北面是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

  这里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大约是在4亿年前形成的,其质地比较纯,它以大约30 ℃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在平原下的岩浆岩,它的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就形成了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周边揽胜】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 游胜地。

【观澜亭】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3. 关于济南泉水的课件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济南趵突泉(2010年9月10日)
  [1]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
  趵突泉近景照(20张)“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趵突泉发源于济水的源头王屋山太乙池至今不竭。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一开头就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济水地形及流向作了翔实的描述,特别是对济水之南的趵突泉、大明湖等济水形成的泉湖风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趵突泉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有“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趵突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园林、“十佳”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公园。
  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趵突泉
  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不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喷腾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   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其中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现在泉北的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趵突泉边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其色为墨绿色,为清同治年间历城王钟霖所题。     趵突泉
  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编辑本段泉的形成
  趵突泉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了。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的泉水涌出来。比较著名的泉就有四个: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趵突泉等,仅趵突泉每天就涌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这么多呢?这主要与济南的地形结构有关系。它的南面是一片山区,是山东有名的千佛山;北面是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   这里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大约是在4亿年前形成的,其质地比较纯,它以大约30°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在平原下的岩浆岩,它的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就形成了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编辑本段周边揽胜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功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游胜地。
  观澜亭
  观澜亭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槛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韵   [宋]苏辙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高每到一依然。   (《栾城集》)
  柳絮泉
  柳絮泉
  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之南,漱玉泉东侧,属于“趵突泉泉群”。据《历城县志》卷八“山水考·三”转引旧《志》记载,曰:“柳絮泉,在今线泉东南角,泉沫纷繁,如絮飞舞”,故名“柳絮”。往昔,泉四周垂柳成荫。春日,岸上柳絮扬扬飞舞,水中泉沫翻动如絮,泉水与垂柳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明晏璧曾赋诗曰:“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冷冷。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诗中正是对此景色的赞咏。该泉现泉池系于1956年新砌而成。泉池呈长方形,长3.5m,宽2.3米,深1.5米,池于1980年题写。泉边柳树成荫,池水清澈见底,长流不竭。水中游鱼可数。夏日乘凉观景,可谓佳境。
  金线泉
  金线泉
  老金线泉,即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的“金线泉”。它位于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与鱼展馆之间。泉池呈长方形,原长4丈,宽2丈。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老金线泉”(隶书)四字嵌刻于池壁。   金线泉,泉池东西长2米,南北宽1米,池深1.2米,池壁及池周围栏杆均用精细的大理石砌成。
  漱玉泉
  漱玉泉
  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南侧,属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这位词人的故居也在此称为“漱玉堂”。
  趵突胜景坊
  位于趵突泉公园东门口,其高7.5米,柱间总宽9.2米,两侧悬挑各1.5米,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颜额磨光花岗石上刻有“趵突胜景”、“观澜知源”八个凹形鎏金大字,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蒋维崧题书。
  龟石
  龟石
  离开马跑泉及其附近的浅井泉,南向徐行,便看到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迎面矗立。这座太湖石,名叫龟石,这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北园的别墅——云庄的遗物。拒考,当时云庄中有秀石10块,称为“十友”,其中,龙、风、龟、麟四大灵石尤为著名。到了明代以后分移到济南城中的皇亭、孔庙及趵突泉等地。趵突泉原来还有一座麟石,“七七事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了。四座灵石现在仅存的只有这一龟石。它是一座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该石挺拔露骨,多空窍,筋络明显,多凹凸,具有石品中的“邹、瘦、透、漏”的特点。
  尚志堂
  在趵突泉东北,为原尚志书院的一个院落。尚志书院,系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就学者除学习儒学外,还学习天文、地舆、算数。该堂曾刊刻《十三经注疏》、《石徂徕来先生集》、王渔洋诗文著作等书籍,称尚志堂版,在国内享有盛誉。
  来鹤桥
  位于风景秀丽的万竹园白云泉畔,石因泉而命名。该石高4.2米,宽1.8米,厚1.5米。盖石体态高大浑厚,石身纹理交错,窍孔通透,与泉溪、亭桥、翠竹、丛林浑然相融。
  泺源堂
  此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为娥英祠。这一组三进的建筑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旧址,原来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大约在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曾供奉着宋代以后逐渐流行的道教新神吕洞宾。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在泺水建二堂,南堂临泺水之源,故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后来,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成“吕公祠”。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此后,恢复原名“泺源堂”,至今。泺源堂,三间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1979年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堂前悬楹联是选取赵孟頫咏趵突泉七律中的颈联:     泺源堂
  云雾润蒸华不住,   波涛声震大明湖。   这当然是从杜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句中脱化而来,但由于赵孟頫是人们喜爱的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济南人还是很珍重他这首诗的。此联为济南回族书法家金棻近年所写。   在泺源堂三进院落的墙壁上嵌着明清以来的文人的石刻,其中有理学大师、阳明学派的开创者王守仁的手迹。摩挲欣赏也可以增加游兴。
  三圣殿
  位于娥英祠后殿,因纪念尧舜禹三圣帝而称三圣殿,是明代建筑。
  来鹤桥
  此桥原为木桥,南北纵向,在趵突泉池东岸,望鹤亭西南侧。系由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府张鹤鸣始建,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顺治年间监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为木质,后改为平板石桥。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更换了石板。1975年,在桥体两侧设置雕花石栏。
  蓬山旧迹坊
  也称“来鹤坊”。在趵突泉东侧来鹤桥南端。为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是两柱一楼式,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饰吻兽。南北各悬“洞天福地”、“蓬莱旧迹”匾额。
  观澜桥
  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风格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
  广会桥
  在观澜桥北面约30米处,此桥在明刘敕《历乘》、《(崇祯)历城县志》均有记载。桥南墙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广会桥碑记》,文中有“济南一名大板桥,桥南数千米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与北水会,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涨发,奔腾澎湃”的记载。
  胜概楼
  据元代于钦《齐乘》记载:“概胜楼在趵突泉西。金人建楼,亦壮丽。近亦为水所坏。”   胜概搂诗   [元]赵梦頫   楼下寒泉雪浪惊,楼前山色翠屏横。登临何必非吾土,啸傲聊因得此生。   檐外白云来讬寄,梁间紫燕语关情。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   《松雪集》
  槛泉坊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后 。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
  吕祖庙
  在趵突泉北岸。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为“吕公祠”。清顺治观察何启图改历山堂为阁,上层祀文昌,下层祀钟离,同时将阁后李公祠改祀斗母,称“斗母宫”。后来三殿统称吕祖庙。   吕公祠   [明]王象春   回老犹能恋此乡,远时相约近时忘,   黄梁未熟人生醒,可是泉香是米香。   金元遗山在太原,有道人尝邀同食。且曰:“吾家在济南趵突泉上,甚可乐也。子能从吾游乎?”元曰:“有待。”数年后,遗山过济,已忘前约矣。游泉上,倦卧泺源堂,忽梦前道人揖之曰:“久约不相忆耶?何咫尺不相顾?”醒而始悟,因起过北岸入祠中,俨然座上矣。因重建此祠 。   (《齐音》)
  白雪楼
  位于趵突泉的东南侧,为纪念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所建。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并写了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世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文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去陕西按察副使职东归,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鲍山下建楼,曰“白雪楼”。李攀龙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明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1956年趵突泉扩建公园时,该楼因破烂不堪被拆除。1996年予以重建。   泺源白雪楼   白雪楼旧有二处,今皆凋落。士人不忍,因于第一泉畔另起杰阁。要之,非实。(《齐音》)   趵突泉白雪楼   [明]光庐   人去楼空济水头,栏杆倚遍忆风流。白云黄鹤杳何处,山色溪声共一楼。   长夜漫漫知古恨,知音落落到今愁。岭南大雅关同调,春鸟喂喂自可来。
  趵突泉得名原因
  1.趵突泉早年名号繁杂,有人以其为泺水的源头,便称其为“泺”,元代的赵孟頫曾在他的《趵突泉》一诗中写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2.百姓看三道泉喷发的壮盛景观,又称之为“三股水”或“瀑流”   3.北魏时期人们对三股泉水威猛喷发的气势生发了猛虎出闸、壮士出击的联想,于是“槛泉”之名广为流传   4.直至北宋,曾巩以其卓异才思为这泓名泉起了日后四海传扬的名字——趵突泉。“趵”是跳跃的 意思,“突”是突出的样子,“趵突’二字传神地表达了泉水日夜喷涌跳跃而出的景象。趵突泉的近况
  2010年9月24日三窟迸发景象
  近年来由于济南市的水文情况,最近十年来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泉水停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后来,在2007年5至6月有一次断涌,不过,在济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   2010年9月23日,趵突泉泉水欢涌。当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30.01米,创1966年以来最高水位记录,三窟迸发的景象令中秋节假日来此赏泉的游客大呼“过瘾”。创水位新高
  2010年9月10日,游客在济南趵突泉参观游览
  济南趵突泉“趵突腾空”创复涌以来水位新高   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济南趵突泉近日水位持续上涨,11日水位出露标高达到29.94米,突破2005年的最高水位记录29.90米,创下2003年复涌以来的新纪录,“趵突腾空”景观再现。   随着济南市近年来保泉措施力度的加大以及今年入夏以来降水的增多,济南趵突泉水位不断上涨。自7月以来,趵突泉水位开始回升,尤其是7月中旬开始,水位几乎每天都在升高。   8月中下旬的降雨为趵突泉水位进一步升高创造了条件。8月20日趵突泉水位突破29米,创造了一日飞涨52厘米的记录。9月6日泉水复涌7周年纪念日,水位升高至29.78米。   随着水位的上升,曾是济南八景之首的“趵突腾空”景象重新涌现,三窟迸发、喷涌而出的泉水腾空达到40厘米-50厘米。趵突泉公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日来,济南秋高气爽,游客人数迅速增加,不少游客专门从外地赶来一睹趵突喷涌的奇景。

关于济南泉水的课件

4. 济南泉水的资料

济南是山东省会城市,城市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此外,济南素有“泉城”美誉,拥有“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同时,全市还遍布着700多处天然泉涌,构成济南市“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的独特泉水景观。
  
 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旧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处。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说:"总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 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者奚啻百数。"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处。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年调查材料上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6、7月间和1998年6月,市园林局、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又以上述记载为基础进行调查,查出城区有名称的泉池139处。截至1998年6月,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其中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处。这些泉池,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成因:
  现代地质工作者调查研究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济南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自南而北有中山、低山、丘陵,至市区变为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的交接带,高差达500多米,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在地质构造上,南部山区属泰山隆起北翼,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由于北侧断裂切断,形成许多小断块,其中千佛山堑断块是构成城区泉群的构造基础。山区以前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上布有1000多米厚的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灰岩岩层。岩层3~15度倾角向北倾斜,至市区埋没于第四系沉积层之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可溶性灰岩,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岩溶地貌发育,形成大量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等,共同组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脉状地下网道。市区北部为燕山期辉长岩--闪长岩侵入体,质地细密,岩质坚硬,隔水性能好。千佛山断块西有通过纬一路的千佛山断层;东有穿过解放桥和老东门的羊头峪断层,这样就组成了东西北三面阻水岩体,构成了三面封闭的排泄单元。 南部山区,在灰岩出露和裂隙岩溶发育的地方,吸收大量的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渗人地下形成了丰富的裂隙岩溶水。这些裂隙岩溶水,受太古界变质岩的隔阻,沿岩层倾斜的方向,向北作水平运动,形成地下潜流,至城区遇到侵入岩岩体的阻挡和断层堵截,地下潜流大量汇聚,并由水平运动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促进了岩溶发育和水位抬高,在强大的静水压力下,地下水穿过岩溶裂隙,在灰岩和侵入岩体的接触地带及第四系沉积层较薄弱处夺地而出,涌出地表,形成天然涌泉。

5. 济南的泉水

  济南素有泉城美誉,这里是泉的家,是掌管着天下之泉的神龙安家落户的地方。
 
   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和《济南的秋天》,是在给济南作画呢!只不过在这两幅画中,他把秋色和冬雪画成了浓墨渲染的近景,而把这里的泉水作为陪衬,画成了用来点缀的远景而已。
 
   这也正给了我介绍济南泉水的机会,要不根本没有勇气去写呢!济南的泉水天下独一无二。我们知道,泉水不同于井水和江河之水,井水是清冽甘甜的,却少了泉的秀美与灵性;江河汹涌壮美,却没有泉的清冽甘甜。山间的泉水叮咚作响,如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但济南的泉水之丰、之清、之美、之甜,更像是诗人抒发不尽的激情……
 
   先说说它的丰富吧,济南不仅拥有“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在全市还遍布着700多处天然泉涌,构成了济南市“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的独特泉水景观。趵突泉,其流量之大尤为壮观,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众多天然涌泉汇集成河、成湖。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的就是在泉水之上游玩的情景。
 
   再说说它的清冽吧,站在泉边,水中黛色的绿藻犹如镶嵌在水晶中的灵物,脉络清晰可见。蓝天白云的倒影一点都不走样,在流动着的泉水的抚慰下,湿漉漉显得更为静美,就像刚把蓝天擦拭过一样。泉边的浣女,影儿依依,与那静静的绿藻在呢喃耳语。偶有顽蛙落入,漾起涟漪朦胧……
 
   还有它的秀美,这里的泉,有的像明珠璎珞,有的如玉线摇摆,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银花玉蕊。更有趵突泉如喷水的龙口,昼夜翻涌不息。这些泉闹中有静、静中有趣、趣中有灵!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盛夏,它带给人们清凉;严冬,水面上水汽袅袅,像是把天上的云朵扯下来给它做了床半透明的被子呢!泉水碧绿幽深、波光粼粼,水中藕荷静美、野鸭吟唱、鱼儿嬉闹,与那依依垂柳、雕梁画栋、远处山色及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了一幅奇妙无比的瑶池仙境。
 
   再说说它的甘甜吧,这里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那水根本不用加工,捧一把入口,甘甜醇美、沁人心脾、周身舒畅!每天走在泉边,都会看到当地的百姓在打接泉水。瓶、壶、坛、罐、桶、锅等,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打满泉水的唱着小曲、一路欢笑而过。
 
   等待的不急不躁,因为泉水不像紧俏的货物还得找人情去买;也不像排队买火车票,有人插队时甚至会吵起架来。那甘甜的泉水可用以做饭、泡茶或直接饮用,真正是一种享受啊!这哪里盛的是水,分明盛的是济南人的福气和欢乐啊!“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扁鹊、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等都是受过这泉水的恩惠的。这清冽甘甜的泉水,造就了济南人善良厚道的性格,孕育了济南淳朴侠义的民风,形成了济南独有的泉水文化!
 
   我爱济南的泉水!我爱你的丰富、清冽、秀美和甘甜,你是济南的血脉啊!是你赋予了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青春的活力,是你把济南人的幸福之杯注满得直往外溢呢!

济南的泉水

6. 济南泉水的作文儿怎么写?

仅供参考:(说明文) 
《济南的泉水》 
济南,素以名泉众多,景色秀美闻名于世.“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寰中之绝胜,古今之壮观”……古人的赞誉,画出了济南的神态和风貌.
济南泉水历史悠久,泉水多,而且甘、美,历代许多文人都对它的声、色、形、貌、味加以描述,留下了许多赞泉咏水的诗篇.泉水之美,还可从那匠心独具、贴切雅致的命名上反映出来.如响泉、趵突泉;有的以其性取名,如温泉、冷泉;有的以动物名命名,如金虎泉、黑虎泉、马跑泉、卧牛泉、白龙泉;有的以植物命名,如柳絮泉、芙蓉泉;有的以它的形状命名,如悬泉、水帘泉;有的以它的颜色命名,如朱砂泉;有的以人名命名,如舜泉、杜康泉、孝感泉、罗姑泉;有的以珠宝命名,如悬珠泉、珍珠泉、玛瑙泉等等.
济南泉水,有的“水涌若轮”,有的像瀑布倾泻,有的如串串珍珠,有的似细雨飘洒,真是千姿百态.有的泉水流经千家万户,大街小巷,或穿墙流入庭院,或临窗便可取水,别具情趣.“郭边万户皆临水”.整个泉城沉浸在泉水淙淙、杨柳婀娜、鸟语花香、诗情画意之中.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水温稳定,水中极少悬浮物质,清冽甘美.泡茶色清味正.乾隆皇帝两次南巡,一路上都是饮用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这么好,这么多的泉水是怎么来的呢?济南的泉水,来源于济南市区以南,锦绣川以北的广大山区,这些山区的岩石是约四亿年以前形成的一层很厚的、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这种石灰岩地区,地表有溶沟、溶槽、地下有漏斗、溶洞、暗河以及钟乳石,便于大量的雨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因此,造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在干旱季节里,土地龟裂,禾苗枯焦,到处看不到水迹,而就在这里的地下深处,却能听到流水的淙淙声.山区的石灰岩层,以大约三十度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大量的地下潜流,神出鬼没的向济南运动.恰巧,济南的大明湖往北,地下岩石变成了坚固的火成岩,大量的地下水流到这里,碰到火成岩的阻挡,拦蓄起来,约积越多,水泄不能,必须另找出路.正巧济南旧城一带,地势低洼,有的地方甚至低过了地下水的储水面,地下水便穿过地表,争相夺门而出,形成了众多的泉水.
根据泉水露出的集中情况,露出处的地形,流出的特点和汇流的状况,可以把泉水分为四个大泉群: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珍珠泉泉群、黑虎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西南,东起趵突南路,西至徐家花园街,约700米,南起围屏街,北至五路狮子口,约250米,以趵突泉,白龙湾为中心,共有泉水34处.其中趵突泉公园内就有16处.
五龙潭泉群在旧城西门外,原估衣街往北300米以内,东西宽200多米.以五龙潭、古温泉为中心,共有泉水21处.
珍珠泉泉群位于旧城中央,在曲水亭、芙蓉街、东更道、泉城路邮局之间,分布面积约五万平方公尺.以珍珠泉、濯缨泉为中心,共有泉水10处.在珍珠泉饭店内有4处.
黑虎泉泉群在旧城东南方,在东西长约半公里的南护城河的两岸和河床露出.以黑虎泉为中心,共有泉水14处.
其他分散露出的泉水共有29处.趵突泉泉群以流量大、泉水甘美为特点;五龙潭泉群以泉水澄明清澈为特点;珍珠泉泉群以水面平静、气泡多而像珍珠为特点;黑虎泉泉群则以泉水清洌、气泡多为特点.

7. 济南为何多泉水如题 谢谢了

你好!让我来告诉你吧!  济南市有“泉城”之称,每秒钟大约有4立方米的泉水涌出来,单是著名的趵突泉,每天就用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比较著名的还有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等。为什么济南的泉水这样多呢? 济南位于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的分界线上,这里的山区是由岩石组成的,平原的泥土下面也隐伏着岩石。山区的岩石,是在大约4亿年以前形成的石灰岩;而平原地下却有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以大约30度左右的倾斜度由南向北倾斜,到了济南,正好被地下的岩浆岩截断。 石灰岩内有众多孔隙、裂隙和洞穴,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和地面水一样,也总要从高处向低处流,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南面山区大量的地下水向济南一带流动,这就是济南泉水的水源。 大量的地下水流到济南以后,一方面碰到了岩浆岩的阻挡,由于岩浆岩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到了那里,遭到阻截,真所谓水泄不通;另一方面,济南地面上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地下水不能自由流出地面。那里拦蓄起来的地下水越积越多,由于不能前进,因此必须另找出路。有些地方地下存在裂缝,给地下水排出开了方便之门,那些积聚的地下水沿着这些裂缝夺门而出,于是就出现了天然涌泉。 总之,济南的泉水特别多,是由于它所具有的地质条件造成的,南部山区所储藏的丰富地下水,就像专门供给济南泉水的优质不尽的天然水塔,是济南的泉水总是喷涌不完。

济南为何多泉水如题 谢谢了

8.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了。说一说济南的泉水这么多的原因。

  这主要与济南的地形结构有关系。它 的南面是一片山区,是山东有名的千佛山;北面是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
  这里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大约是在4亿年前形成的,其质地比较纯,它以大约30 °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在平原下的岩浆岩,它的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就形成了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