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所有者权益

2024-05-15

1. 财务会计-所有者权益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但为了保证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职工的利益,国家规定各企业必须从净利润占提取一部分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的资金,即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从实质上看,其产权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仍属于所有者权益。因此将其列入盈余公积的一项,但其具有特定的用途,由于法定公益金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项构成内容,所以对它的使用只是引起法定公益金所对应的资产形态发生变化,并不减少盈余公积的总额。如企业用法定公益金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等,将会引起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一方面应按实际发生的购建支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但是公益金的使用并没有真正减少盈余公积,只是将原来以货币资产存在的盈余公积,在使用后转化为实物资产存在的盈余公积罢了。而正是这个转化说明公益金的特定用途实现了。因此,在公益金使用后登记资产价值的同时还应将已使用的公益金的数额从“法定公益金”转至“任意盈余公积”,即从而使得“法定公益金”结余的数额,真正反映为企业尚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公益金,也就是企业未来可使用的公益金。
  对于用公益金购建的固定资产,在将来处置时,应当将该资产购建的原始支出中使用的公益金的数额,从“任意盈余公积金”转回到“法定公益金”,即借记“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科目。

  例:长江股份有限公司用公益金购建职工宿舍一幢,价款5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同时:
  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500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500

财务会计-所有者权益

2. 企业公益金怎样做会计分录

新《公司法》取消了上述强制性要求公司提取法定公益金的制度,之所以取消这一制度,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的考量:1.法定公益金制度混淆了职工报酬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别。
原《公司法》设计的强制性提取法定公益金的制度安排,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事实上是用公益金制度替代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由公司及其所有者来承担应由政府财政支出履行的社会义务。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公司对职工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工资性的薪酬当中,职工的社会保障责任应该由政府承担,特别是企业职工住房制度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公司已经没有必要为职工筹集住房资金和其他福利性资金,法定公益金制度失去了原来的用途,实践中出现了大笔公益金长期挂帐闲置、无法使用的问题。因此,法律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继续设定法定公益金制度来解决职工的集体福利。2.法定公益金制度导致其形成的资产权属不清。
按照原《公司法》的法定公益金制度的设计安排,法定公益金是从公司实现的税后利润中计提,而从会计原理上来讲税后利润却属于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不能随意冲减的,否则与《公司法》要求的资本维持原则相矛盾。但是,公司将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购买职工住房等集体福利时,如果将产权过户到职工名下,则意味着公司已经不再拥有这部分资产,如果不冲减,就虚增了公司资产;如果不将购买的职工住房过户到职工名下,那么该资产依旧是所有者权益,依法应用于对公司债权人的清偿,最终导致职工的福利性资产得不到法律上的保障,从而导致法定公益金制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3.法定公益金制度会导致公司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
按照原《公司法》确定的公益金制度,在决定公益金的使用过程中,包含着权利的因素。在该权力的行使方面,高管人员具有更多的权力优势和话语权,普通职工的决定权和使用权十分有限,因此,与普通职工相比,高管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将公益金用于解决自身的福利。
取消法定公益金制度,对于公司财务运作的直接影响是有效解决公益金长期挂帐闲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特别是对股东有现金股利偏好的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是特大的利好。

3. 以公司名义购买写字楼,首期款已付,并取得首期款发票,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以公司名义购买写字楼,首期款已付,并取得首期款发票,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4. 会计分录

把所有的会计科目分成资产类和负债类。凡是资产类的增加,就计在借方,凡是资产类的减少,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增加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减少,就计在借方。

5. 企业捐赠的公益金怎做会计分录

企业捐赠的公益金的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
营业外支出的税法规定:
 1、各种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2、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纳的罚款、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
3、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可以税前扣除。
4、损赠支出又具体分为以下情况:
(1)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2)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所称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所称社会团体,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减灾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年基金会、老区促进会以及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其他非盈利的公益性组织。
(3)纳税人通过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向老年活动场所的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损赠,纳税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盈利性机构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5、财产损失。
6、国家税法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均不得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即企业计提的八项准备金,除经税务机关批准的计提不超过年末按《企业会计制度》计提基数0.5%的坏账准备可在税前扣除,其他不得在税前扣除。
7、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符合坏账的条件下,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税前扣除,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不得税前扣除。
8、出售职工住房的财产损失。企业出售职工住房的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因此,发生的出售职工住房的财产损失也不得税前扣除。
9、个人所得税由企业代付出的,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10、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如债权担保等原因承担连带责任而履行的赔偿,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消费等,均属无关的支出,一律不得扣除。

企业捐赠的公益金怎做会计分录

6. 用公益金购买福利用品做会计分录

借:盈余公积——公益金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7. 购进设备款已支付 会计分录

企业购入机器设备的行为在会计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企业的价值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机器设备作为资产及其重要的部分,是企业展开生活经济活动、获取收益的重要物质条件。
一、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会计分录: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
2、如果是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话
借:固定资产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
1、固定资产安装阶段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2、固定资产可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扩展资料
一、购进固定资产设备会计账务处理主要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二、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购进设备款已支付 会计分录

8. 在会计中,购材料,货款已付,已验收入库,怎样做会计分录

购材料,货款已付,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是: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