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被称为“佛系”互联网公司,原因何在?

2024-05-15

1. 豆瓣被称为“佛系”互联网公司,原因何在?

因为豆瓣的商业性并不是很强,一般人开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当然除了那些公益基金。可豆瓣这个作为性质是盈利性的互联网公司却不太看重盈利,那么在其行业中就显得尤为佛系。
我想使用过豆瓣的人都知道,豆瓣公司貌似非常随缘,并且它的步调很缓慢,好像跟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点格格不符,如今信息速度变化如此之快,许多互联网公司都靠着与时俱进和商业发展的多样性创新性,在互联网行业占有一席之地,而豆瓣公司却像千年老王八一样一动不动。但是我们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可能正是由于它商业性质不强,所以并不会做出一些有违本心的事情,所以豆瓣在影迷心中有非常高的权威性。
而多半之所以被称为佛系,公司又有以下两个原因。一豆瓣公司并不看重大众给豆瓣带来的收益我们一般都是在看过电影之后,利用豆瓣来对看过的电影进行打分和进行影评,而豆瓣就起到给用户一个发表自己言论的平台作用,并且在豆瓣上并不只针对电影进行评分,还有读过的书,或者说是听过的音乐都可以进行评论和收藏,并且这种评论机制是免费开放的,所以其实豆瓣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的盈利机会。
二豆瓣仍然保持自己本身的独立客观性豆瓣之所以在影迷心中有很高的权威性,就是他在互联网行业中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客观性,现在豆瓣的电影音乐以及书的评分机制影响力越来越大,那么就带来了很多流量以及关注要知道,在互联网行业里面能够忍得住诱惑,而保持自己本来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尤其他能够为了初心而不采用一系列商业手段对其进行推广就更为难得。在豆瓣读书,安全作出保障,要防止那些水军影响其豆瓣本来的氛围。所以久而久之,用户却觉得豆瓣越来越佛系了。

豆瓣被称为“佛系”互联网公司,原因何在?

2. 为什么豆瓣被称为“佛系”互联网公司

许多人印象中文艺的对立面就是“商业”,这几年,关于豆瓣如何盈利的话题就一直没停过。豆瓣的模式,实在有点“圈地自萌”了——喜欢它的,会爱死了它的极简风格与豆瓣之于小众圈层的关怀;不喜欢它的,会一直吐槽它的用户有点“无病呻吟”,加上豆瓣万年不变的页面,也成了过时的标志;中立的,可能会在想看影评或者书评的时候想起它。

豆瓣也确实“闷不吭气”很多年了,在科技君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浸淫着豆瓣的文化,但豆瓣也始终未真正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过,APP下载量始终排名靠后,有时候甚至会跌出200名甚至变成300名开外。
即便互联网几经轮回,产品盛衰如过江之鲫,但豆瓣,依然活着。活的让那些想刷评分的电影都只能在其他平台上下功夫,活的让那些忙不迭的去上市变现的互联网新贵们在一轮轮真假的虚幻中狼狈不堪,活的让那些把赚钱放在道德之上并以之为荣的创业者如鲠在喉。
豆瓣的用户鲜少受到不符合自己兴趣的信息的打扰。不同的兴趣圈子互相几乎没有连接。在知乎和微博上,热点和大V可以轻松辐射到所有用户,而在豆瓣,只要用户不感兴趣,就不会被打扰,也正因如此,建立起来的用户群体认同感和信任感特别强烈。
凭借着因志趣相投而产生的信任,很多人在豆瓣租房子、找工作,更有很多人在豆瓣相识、相爱,乃至步入婚姻殿堂。知乎网友因此评价“每个人都能在豆瓣上找到内心的桃花源”。而豆瓣自己的说法是,他们打造了“大众的精神角落”。
他们确实做到了,并且成功让这个角落保持了清爽整洁。当豆瓣坐拥上亿流量,已经完全可以用推广告的形式盈利。但多年来,豆瓣不做弹窗广告、动态图、Flash,即使做广告,也是从用户的喜好和品味出发。同时豆瓣对广告的取舍,还包括不碰医疗相关,拒绝把小组卖给商家。曾经有财大气粗的医院找到豆瓣做广告,被阿北拒绝。豆瓣小组的流量曾经是很多广告商感兴趣的,但阿北坚持认为,小组的所有权属于组长,不属于豆瓣,所以豆瓣也没有权力在小组内容里面做任何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