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告诉这样子的管仲

2024-05-13

1. 司马迁告诉这样子的管仲

对于管仲历来褒贬不一:赞誉方说春秋第一相,“管仲世所谓贤臣”;贬低方称千古第一小人,比如《论语》有“管仲之器小哉”的话。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司马迁到底是如何看待管家老二呢?
  
  
 这段翻译起来颇费周折。所以,必须结合《史记》中有关记录来判断,从齐世家、鲁世家、管晏列传中抽丝剥茧,寻找真相。
  
 公子纠跑到娘舅鲁国避祸,管仲、召忽跟随辅佐;公子小白在莒国躲灾,鲍叔牙跟随辅佐。
  
 那时,他们的长兄诸儿继位,就是齐襄公。
  
 齐襄公昏庸无道,肆意杀伐,“数(屡次)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殃及)”,所以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跑到“国外”躲避灾祸。
  
 齐襄公十二年冬十二月,外出打猎游玩时出了车祸,怨恨负责“提鞋”的茀。回到临淄之后,齐襄公让下人鞭打了茀三百下。
  
 怨恨在心的茀勾结连称、管至父(戍守将领,齐襄公失信二人而生怨恨。)以及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
  
 公孙无知是齐襄公父亲齐僖公同母弟夷仲年的儿子,算起来是堂兄弟。
  
 不久,齐君公孙无知在雍林游玩又被人“袭杀”。齐国进入无主时代,陷入内乱。
                                          
 时间就是金钱,也是权力。
  
 流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谁早回齐就可以继任为齐王。
  
 公子小白获得了齐国大夫高傒、国懿仲消息,悄悄地返回齐国。公子小白年轻时跟高傒交情特好。
  
 鲁国在得知公孙无知死后,也发兵护送公子纠回齐,并派管仲带一对奇兵在齐莒道路上拦截公子小白。
  
 在这次途中拦截中,神射手管仲射了小白一箭,小白随即躺下装死。管仲派人快马加鞭通知鲁国的公子纠,而小白则“载温车(送葬的棺材车)中驰行”。
  
  
 
                                          
 
  
  
 六天之后,小白飞奔回齐,高傒拥立为齐王,这就是齐桓公。
  
 而公子纠还在路上慢腾腾挪移。齐桓公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兵阻击护送公子纠的鲁军,在乾地齐军打败鲁国护送军队。
  
 齐国再传信给鲁,要求杀死公子纠;“帮凶”管仲、召忽囚送到齐,齐桓公要亲自处决以报一箭之仇。
  
 鲁国真害怕被齐国围攻,于是在笙渎(今山东菏泽)杀了公子纠。召忽自己不甘心受辱,于是选择了自杀。而“管仲知之,故请往。”
  
 管仲在鲁国,鲁庄公肯定不会将齐国来信给管仲看。所谓“知之”,说明对鲍叔牙很了解,不会让自己死掉。所以,管仲直接让鲁国囚送到齐国。
  
 齐桓公继位之后,派兵攻打鲁国,那时候真心想报一箭之仇,必须杀掉管仲才能快意恩仇。
  
  
 
                                          
 
  
  
 鲍叔牙却劝谏齐桓公放下仇恨,重用管仲。
  
 这段话很好理解,“小白,你要是单纯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傒辅佐足够了。但是你要想称霸诸侯,建一番功业,非重用管仲不可。管仲所在的国家必然会强大,不能失去他。”
  
 “齐告鲁生致管仲。”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话,而且给鲁国的信中明确要求囚送“活的”管仲。
  
 对于管仲才能,好像不仅鲍叔牙熟知,而且鲁国施伯也很了解。“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与之。”
  
 施伯劝鲁庄公杀掉管仲,给齐国一个“死的”管仲。
  
 可惜,鲁庄公害怕齐国,没有听从施伯劝告。
  
 鲍叔牙跟随齐国军队出境,与鲁国交接管仲,离开鲁国到了蒙阴就给去掉枷锁刑具,沐浴更衣引荐给齐桓公。
  
                                          
 会晤之后,“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随即放权给管仲,委任处理齐国政事。
  
 齐桓公和鲍叔牙亲自迎接管仲,最高礼节,待遇隆重。仅仅是因为鲍叔牙的推荐,齐桓公就能做到如此,不称霸诸侯才怪呢。看到此处,由衷地佩服齐桓公的这份魄力!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后来,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友谊关系。
  
 管仲与鲍叔牙关系非同一般,年轻时两人交往,所以彼此互相知根知底。鲍叔牙了解管仲,而且高看一眼。
                                          
 这句话评价管仲用了一个“贤”字,这评价较高。“贤”字在《古代汉语字典》解释为“有德行有才能”。“欺”应该解释为“占便宜”,而不是恃强凌弱地欺凌、欺压。
  
 鲍叔牙跟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管仲家境贫寒,做生意没本钱,所有投资都是鲍叔牙垫付的。
  
 “分财利多自与”。投资赚了钱,分红的时候,管仲分给自己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不以为意,“管仲这哪是贪心呢。他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而且还要赡养母亲。”
  
 管仲曾几次帮助鲍叔牙办事,事情没办好让鲍叔牙陷入更加困顿的境遇。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太愚笨,而认为时运不济。
  
 管仲三次做官都被驱逐,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却说:“管仲并非没有才干,只是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在战场上临阵逃脱,被人们讥笑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为朋友仗义执言:“管仲岂是贪生怕死之辈,他不过家有老母需要奉养!”
  
 公子纠回齐失败之后,召忽为之殉难,管仲遭囚禁。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没有廉耻,知道他不会因为小的过失而羞耻,却以不能扬名天下而惭愧。
  
  
 
                                          
 
  
  
 上述事例都是管仲自己说的,他还感慨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也。”“管鲍之交”后来常用于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司马迁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管鲍之交”,要么是赞扬朋友之间深厚友谊;要么是赞扬鲍叔牙知人之能;但对于管仲的德行和才能赞扬的人却很少了。
  
 这就是司马迁的的立场!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后,实践证明了鲍叔牙的“知人”。
  
 有了管仲的辅佐,齐国很快发展为当时最富庶的国家,而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司马迁给予管仲如此高的评价,都有真凭实据。
  
  
 
                                          
 
  
  
 经济方面“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齐国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
  
 礼仪教化 管仲认为百姓富足,国库、粮仓才会富足,百姓富足了才可以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教化,让他们知礼仪,服教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施行)度(节度)则六亲固”。
  
 军事行政“连五家之兵”。一种兵民结合的军事行政制度。平时五家为一轨,设轨长;战时每家出兵一人,五人为伍,由轨长任伍长。整顿行政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管理百姓,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外交政策“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齐桓公恼怒蔡姬改嫁,攻打了蔡国,之后讨伐楚国,却指责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祭祀用品。实际北伐山戎,却说成是为了重振燕召公之政。齐鲁柯地会盟归还侵鲁土地,却把齐桓公美化为诚信模范。
  
 管仲外交努力下,齐桓公称霸行被美化为“正义”之举。
  
 齐桓公三十五年,与诸侯葵丘会盟之后,齐桓公霸主地位得到周王室确认。经过三十五年的努力,齐国跃升为诸侯强国。
  
 管仲影响深远,不仅将齐桓公送上了霸主的地位。而且对齐国后世影响深远,如果历代齐国君王能够戒骄戒躁,持续遵循管仲政策,可以继续走强,甚至“并天下”也未必是秦。
  
 可惜,物极必反。
  
 葵丘会盟之后,齐桓公“益有骄色”。一旦骄傲自大,往往就开启了下降通道。
  
 管仲病逝之前,齐桓公曾征求国相人选意见,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人如何?
  
 这三个人都因“非人情”而被管仲否定。易牙烹子献桓公,开方(卫国公子)放弃尊位事桓公,竖刁自宫亲近桓公——这三位不近人情,既不能信任,也不能授权。
  
 “知臣莫如君”,管仲这顶高帽子没能阻挡齐桓公。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重用了这三个小人,结果齐国内乱而桓公死无葬身之地。
  
                                                                                  
 
  
 历史上大多数改革者下场悲惨,商鞅死于车裂,赵武灵王死于内乱……而管仲不仅能够善终,而且“富拟公室,有三归、反玷,齐人不以为侈”。
  
 齐国人为何对管仲奢华生活,违反礼制行为并不反感呢?
  
 说明管仲赢得了民心,改革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司马迁如何评价管仲还不够清楚么。

司马迁告诉这样子的管仲

2. 司马迁写管仲的目的是什么

你好
创作意图:
1.司马迁详叙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点染鲍叔与管仲能知能用,以此礼赞友朋相知的知己之情。(朋友)
2.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自己)
 
3.无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使得司马迁为管仲立传时,对于齐桓公任人唯贤,不觉神往。
(君主)

3. 管仲具有怎样的才情: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贵的地方,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14] 

人品思考
至于管仲的人品,春秋里面说到,鲍叔牙跟他做生意,他要获利多,理由是有老母要供养,据说还当过逃兵,后来位居相位,纳妾甚多,名为代替君主承担恶名。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独特想法,但从中也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才过德的人。
但是,对于豪杰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为人处事上面,正如曹操说,唯才是举,尾生、许由注定不能平定天下就是因为这个理由,因为没有必要苛责小节。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管仲(公元前719-[1] 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2]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 “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3]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管仲具有怎样的才情:

4. 你如何评价管仲,谈谈?

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历史上管仲相齐,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诸葛亮相蜀,使刘备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二人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而且居功至伟。
近代的维新派领袖、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钜子也”。“春秋时代很难找个政治家可以代表全部政治的,管仲似乎可以。”
由此足见管仲的思想和业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5. 你怎样看待管仲?

“仁”是儒家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孔子评价管仲是“仁人”,就足以说明孔子对管仲的推崇,这才是大方向。管仲“不知检”“不知礼”在孔子看来就如同佛看僧吃肉一样,很不符合规矩,影响很不好,应该严厉批评,但并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情。作为统治阶层,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富强,才是最根本的事情,才是一个“仁人”该做的事情。

你怎样看待管仲?

6. 管仲是个怎样的人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颇得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精髓。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7. 管仲是个怎样的人?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1]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了谋生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失败,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他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当过兵的时候临阵脱逃,几次想当官,但都没有成功。
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桓公又对管仲说:“我想加强军备。”管仲又说:“不行。”桓公不听,果然修治军备。一次,宋夫人惹怒了齐桓公,桓公怒对管仲说:“我想伐宋。”管仲说:“不可以,我认为内政不修,对外用兵不会成功。”桓公不听,果然起兵伐宋。各诸侯兴兵救宋,把齐军打得大败。
齐桓公三年(公元前683年),管仲建议出兵问罪不遵礼法的谭国。谭国本来很小,力量十分微弱,结果很快就被齐国消灭。齐国没费力气消灭了谭国,扩大了国土。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在管仲的建议下,齐国与宋、陈、蔡、郑等国在齐的北杏(今山东聊城东)会盟,商讨安定宋国之计。遂国(今山东肥城南)也被邀请,但没有参加。管仲为了提高齐国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国消灭。鲁国本来比较强大,但因接连被齐国打败,又看到诸侯国都服从齐国,不服从齐国的遂、谭两国又被消灭,所以也屈服了齐国。不久,齐国与鲁国和好,在柯(今山东东阿西南)会盟。就在这次会盟中,发生了著名的曹沫劫盟事件。曹沫迫使齐国归还之前鲁国所有失地,齐桓公事后想反悔,但是管仲用大国不该失信让齐桓公归还了失地。
齐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鲁、宋、陈、蔡、卫都先后屈服齐国,谭、遂两国早已消灭,只有郑国还在内乱。管仲因此建议齐桓公出面调解郑国内乱,以此来提高齐国的地位,加速实现做霸主的目的。郑国自厉公回国杀了子仪,又杀了恩人傅瑕,逼死大夫原繁,登位称君后,为巩固君位,就要联合齐国。管仲抓住这一时机,建议齐桓公联合宋、卫、郑三国,又邀请周王室参加,于鄄(今山东鄄城)会盟。齐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管仲又让齐桓公以自己名义召集宋、陈、卫、郑又在鄄会盟。从此齐桓公成为公认的霸主。

管仲是个怎样的人?

8. 如何看待管仲及其思想?

管仲是齐桓公继承王位的绊脚石,却也是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的肱骨之臣。
为什么他可以作为对手存在依然可以身居高位,而他则会对曾经的竞争对手忠贞不二,励精图治?
其思维的根源所在,就是他们都是儒教的道家祭司阶层人物,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他们的“道”相同,能够“志同道合”。

当时的周王朝,应该属于政教合一的统治体系,周天子既是儒教教主,也是天下共主,是“儒教教皇”,各诸侯国国君就是各地获得分封的“儒教主教”,管仲等重要大臣相当于“儒教神父”。
虽然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为王位大打出手,但是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儒教主教”的“桓公”身份,管仲马上就可以放弃一切分歧进行辅佐,齐桓公也可以不顾一切分歧加以任用。
管仲的核心思维是“尊王攘夷”,以周天子这个“王”(儒教教主)为领导核心,对不服从管理的方国予以征讨,就是说,周天子是儒教的“武林盟主”,齐桓公的齐国相当于儒教的“左护法”,周公旦的鲁国相当于儒教的“右护法”,管仲则相当于儒教统治下齐国的“大长老”。

当时可能管仲最多被称之为道家的法派思想先行者,传统道家的道派应该是提倡“母神”统治的,皇太后有相当大的处置权,如秦国那个开疆拓土的芈八子,因为“万物负阴而抱阳”,而法派基本思想是扩大“父神”掌制,推崇帝王这个“父神”有绝对的掌控权,为了创造“父神”的权威,讲究“言出法随”以法造神,讲究“装腔作势”以势造神,还讲究“装神弄鬼”以术造神,就跟我们现代社会研究如何树立孩子心目中的“父亲”形象基本类同。
其实,传统道家道派对于法派来说,是存在压制作用的,自管仲起,“父神”意识的觉醒是开端的,打开了封建帝王的权力之门,所谓道家道派的“(爸爸的)妈妈当家”终究比不上直接的“爸爸当家”。

秦始皇时期反抗“妈妈”约束进一步加剧,因为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明显不像其他太后一样有重要的国家作为娘家,无法实现“负阴而抱阳”,而为了防止扶苏的母亲依靠楚国的支持掌控秦国,秦始皇也就终身未立皇后。
最后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反对其祖母窦太后和母亲王太后控制朝政,汉武帝与儒家的董仲舒实施了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道家势力彻底拉下朝堂,确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中国就此告别了“母神”(皇太后)统治思维,进入了“父神”(帝王)统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