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024-05-14

1. 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五个重要概念 
1.发展与发育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发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的发育、生理发育等。 
【常见考查方式】 
对发展与发育概念的考察较少,考生需要了解发展与发育的区别。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并不是必然出现的,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幼儿心理的发展, “危机”会化解。 
【常见考查方式】 
(1)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 )的现象。 
(2)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 )。 
3.关键期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即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源于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提出的“刻板印象”,即 小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例如,把出生后最先看到的对象当做“妈妈”,总是追随并喜欢接近“妈妈”,当“妈妈”消失 时,发出悲鸣。刻板印象只在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劳伦兹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关键期的时间是有限的。 
关键期的概念应用于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 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 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 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
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 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五个重要概念 
1.发展与发育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发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的发育、生理发育等。 
【常见考查方式】 
对发展与发育概念的考察较少,考生需要了解发展与发育的区别。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并不是必然出现的,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幼儿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 
【常见考查方式】 
(1)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的现象。 
(2)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 
3.关键期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即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源于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提出的“刻板印象”,即小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例如,把出生后最先看到的对象当做“妈妈”,总是追随并喜欢接近“妈妈”,当“妈妈”消失时,发出悲鸣。刻板印象只在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劳伦兹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关键期的时间是有限的。 
关键期的概念应用于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varscript=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cript.src='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
s.js';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最初是从动物心理实验研究提出来的。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行为在某一特定时期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也就是所谓的“关键期”,或“关键年龄”。
   这种现象最初由奥地利比较心理学家,动物习性学的创始人劳伦兹发现。他通过实验,提出了印记的概念。所谓印记(imprinting),是指某些动物在初生婴幼期间对环境刺激所表现的一种原始而快速的学习方式。劳伦兹发现,刚破壳的小灰天鹅第一眼看见什么动物就把什么动物当成妈妈。如果是母天鹅,就跟着母天鹅走;如果是母鸡,就跟着母鸡走;如果是劳伦兹,就认为劳伦兹是妈妈,跟劳伦兹走。从表面看,动物此种原始性特殊反应与其生存本能有关,但就灰小天鹅也跟随其他客体的现象看,显然不是动物的种族遗传,而是后天学习。劳伦兹进一步发现:印记只在出生后某段时间内发生,刚孵出的小鸭小鸡等禽类的印记现象,只能在一天之内发生,超过 30 小时印记将不会发生。小狗的“母亲印刻”是一个半月,错过,这种行为便得不到发展。劳伦兹称可能产生印记的有效期间为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印记一旦形成,即长期不变。
   还是看劳伦兹实验的小天鹅。如果小天鹅认了母天鹅为妈妈,那么它就可以成为一个正常的天鹅;但如果小天鹅认了母鸡为妈妈,情况是不是还一样呢?母鸡不会游泳,小天鹅的游泳能力还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吗?母鸡不会飞翔,小天鹅的飞翔能力还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吗?
   此后,人们把这种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应用到早期儿童发展的研究上,于是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将关键期引入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在这个关键期内施教,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大家熟知的“狼孩”就是典型的错过关键期,终身难以弥补的事例。印度狼孩卡玛拉(女)1920年被人从狼窝中发现时8岁。由于多年和狼生活在一起,从脾气、秉性到生活习惯,都和狼一模一样。她不会走,只会爬;白天潜伏,夜间活动;每到午夜嚎叫,完全不会发人声;只吃生肉,而且用嘴叼着吃,不会用手拿。后来,人们努力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她回归人类社会,但成效了了。她用了2年多才学会站,6年多才会走,4年内仅学会6个单词,直到1929年临死时(17岁),她的智力、能力才达到两、三岁孩子的水平。错过了关键期,虽然接受了几倍于常人的良好教育,终不能使其养成普通两三岁孩子就有的良好习惯。
   美国的心理学家丹尼斯曾经做过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他从孤儿院挑选了一批出生不久的婴儿。
   第一所孤儿院里,32个婴儿被4名护士看护。这些孩子到1-2岁时,能自己坐起的还不到一半,会走路的更没有一个--—而一个正常家庭的孩子,最晚9个月就开始能自己坐起了。这些婴儿起初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完全一样,慢慢地机能逐渐退化,最后变得越来越痴呆。这些婴儿长到一定年龄后,再把他们释放出来,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虽然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教育,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始终都没能恢复人的基本特征,变得终生痴呆,只有个别人学会了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
   另一所孤儿院里,则是刚送到第一所孤儿院里显得迟钝的同龄婴儿。不同的是,这里的护士努力用母亲的方式来照顾婴儿。这些原本迟钝的婴儿后来健康成长了。
   第一所孤儿院里,每个孩子所感受到的爱和关注可想而知。第二所孤儿院里,孩子跟护士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互动,他们被抱着喂食,被扶着坐起来,可以玩玩具,可以牵着护士的手走路。
   心理学还研究个体关键期的发展对日后发展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自出生到3、4岁的阶段中,如被剥夺感性经验,缺乏社会交往,疏忽智力教育或没有双亲的抚爱、照料等,都会严重影响日后心理的正常发展。在婴儿的发展过程中,甚至极少量的感觉激励都能产生很大的成效。那么,你的陪伴和爱对于小小的孩子是多么重要,如果现在你不陪伴,那么以后再多的弥补都无济于事。
   儿童各种能力的增长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有各自的发展最佳期,发展孩子的能力如果能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中,遗传是自然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决定条件,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抓住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施行早期教育,为儿童创造更为优越的客观条件,儿童的智力潜力就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不管是谁,纵然拥有超出常人的先天素质,如果不在关键期给予教育,将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水平。
   关键期对孩子一生智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千万不要错过。每个孩子都是独立而不同的个体,在关键期内施行教育也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有心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不断尝试新的做法。诸如几岁学习外语、几岁上幼儿园,会更好地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都要具体孩子具体分析,注意及时对孩子的进步进行表扬和强化,给孩子一些成功的感觉,以使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
   下面有一些学前孩子的关键期,可以参考:
   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了解孩子的关键期,在孩子能力还未到达之前等待,在孩子能力到达之时施行。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4.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哪里

婴儿期:1~3岁——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4~6岁——形状知觉形成、数的概念获得、词汇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童年期:7岁~11岁——思维发展、纪律观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有以下特点:
第一、逐步形成自觉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第二、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第三、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是小学儿童品德整体发展转换期,即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5. 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年龄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
1、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
2、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3、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
4、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
5、出生到3岁是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6、1岁半左右:有意识注意发展关键期;
7、2岁左右:分解性观察能力发展关键期;
8、2岁半左右,是幼儿计数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9、3岁-3岁半:永久记忆能力发展关键期;
10、3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
11、3岁半左右,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的关键期;
12、3岁半左右,是幼儿独立性开始建立的关键期;
13、3岁半左右,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
14、3~4岁,是幼儿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15、3~5岁,是幼儿音乐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16、4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识字、外语口语的关键期;
17、4岁半左右,是幼儿开始对知识学习产生直接兴趣的关键期;
18、5岁左右,是幼儿学习与生活观念开始掌握的关键期;
19、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20、5岁半左右,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21、5岁半左右,是幼儿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22、5岁半左右,是幼儿学习心态、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功感开始产生的关键期;
23、6岁是掌握的词汇最快的关键期,也是知觉(形状、大小、方位、浓度)发展的关键期;
24、6岁左右是社会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25、6岁左右是创造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26、6岁左右是超常能力结构开始建构,并快速发展的关键期;
27、6——16岁是身体锻炼最有效的关键期;
28、6——7岁是速度、灵敏度发展的关键期;
29、7岁是多思路思维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操作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30、8岁是儿童自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是阅读能力和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31、8岁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与坚持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32、8岁左右是儿童欣赏艺术和美感心态形成萌芽的关键期;
33、9岁左右是儿童初级哲学思维产生的关键期;
34、8——16岁是力量和耐力增长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年龄段

6. 关键期概念对把握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关键期

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但这时如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也可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在关键期内,机体对环境影响极为敏感,对微细刺激即能发生反应。有的研究者因而改称其为敏感期。研究者还发现,在关键期的开始及结尾阶段,机体对环境的敏感度较低,在中间阶段最高。但若缺乏某种影响,便会引起发展方面的变异。 
关键期的研究在教育实践方面引起强烈反响。首先,它促进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近期的研究证明,儿童幼年具有巨大潜力,而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又多在幼年期,因而实施早期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有利于早出人才。其次,促使父母、教师注意选择最佳时机对儿童进行教育,使知识技能容易为儿童掌握,智力及性格容易形成。所以,与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相对应,提出了教育工作的最佳期。 
关键期这一概念的引用,应推到奥地利习性学家K.Z.洛伦茨的研究。洛伦茨发现出生的小鸡、小鹅有印刻现象。他指出,个体印刻现象只能在个体生命中一个短暂的“关键期”发生,个体在这时刻所印刻的对象,可以使该个体对它接近并发生偏好,而且不会被忘却,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它的永久约束性的依恋。 
洛伦茨的研究引起心理学界对关键期的注意,并进行大量研究。其中比较主要的是探索并提出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例如,有的研究者发现人类胚胎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关键期是怀孕后6周以内,即主要器官发育时期。一切先天缺陷都发生在妊娠的关键性的头3个月内。有的研究者提出,大脑发展的关键期为生后第5~10个月。在这时期,如果疏忽或缺乏良好的环境教育,会使发展受到损害。此外,对儿童语言及心理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曾提出关键期问题。 
心理学还研究个体关键期的发展对日后发展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自出生到3、4岁的阶段中,如被剥夺感性经验,缺乏社会交往,疏忽智力教育或没有双亲的抚爱、照料等,都会严重影响日后心理的正常发展。 
对于关键期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所要注意的是:①要科学地确定儿童发展各方面的关键期,而不是出于简单的推断。②要充分利用关键期良好时机,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促进发展,而不是等待自然发展。③要重视关键期对发展的作用,但不局限于此;错过关键期的儿童或成人仍可通过适宜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摘要】
关键期概念对把握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提问】
关键期

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但这时如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也可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在关键期内,机体对环境影响极为敏感,对微细刺激即能发生反应。有的研究者因而改称其为敏感期。研究者还发现,在关键期的开始及结尾阶段,机体对环境的敏感度较低,在中间阶段最高。但若缺乏某种影响,便会引起发展方面的变异。 
关键期的研究在教育实践方面引起强烈反响。首先,它促进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近期的研究证明,儿童幼年具有巨大潜力,而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又多在幼年期,因而实施早期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有利于早出人才。其次,促使父母、教师注意选择最佳时机对儿童进行教育,使知识技能容易为儿童掌握,智力及性格容易形成。所以,与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相对应,提出了教育工作的最佳期。 
关键期这一概念的引用,应推到奥地利习性学家K.Z.洛伦茨的研究。洛伦茨发现出生的小鸡、小鹅有印刻现象。他指出,个体印刻现象只能在个体生命中一个短暂的“关键期”发生,个体在这时刻所印刻的对象,可以使该个体对它接近并发生偏好,而且不会被忘却,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它的永久约束性的依恋。 
洛伦茨的研究引起心理学界对关键期的注意,并进行大量研究。其中比较主要的是探索并提出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例如,有的研究者发现人类胚胎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关键期是怀孕后6周以内,即主要器官发育时期。一切先天缺陷都发生在妊娠的关键性的头3个月内。有的研究者提出,大脑发展的关键期为生后第5~10个月。在这时期,如果疏忽或缺乏良好的环境教育,会使发展受到损害。此外,对儿童语言及心理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曾提出关键期问题。 
心理学还研究个体关键期的发展对日后发展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自出生到3、4岁的阶段中,如被剥夺感性经验,缺乏社会交往,疏忽智力教育或没有双亲的抚爱、照料等,都会严重影响日后心理的正常发展。 
对于关键期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所要注意的是:①要科学地确定儿童发展各方面的关键期,而不是出于简单的推断。②要充分利用关键期良好时机,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促进发展,而不是等待自然发展。③要重视关键期对发展的作用,但不局限于此;错过关键期的儿童或成人仍可通过适宜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回答】

7.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意义

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意义有以下几方面:1、准确把握孩子每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2、事半功倍地促进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3、预见可能面临的育儿难题,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4、及时发现生长发育中的问题,促进孩子早日康复。5、积极发展亲子交流关系,奠定良好心理行为个性基础。幼儿发展是有着规律可循,抓住幼儿发展的几个关键期,教育起孩子也是事半功倍,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依据科学,在正确恰当的时期引领孩子,指导孩子,给孩子做好榜样,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意义

8. 婴幼儿心理发展关键期

儿童出生后,开始只能躺在床上乱动,以后才逐渐会走、会脑、会跳,会用手灵巧地拿东西,这是动作的发展过程。

儿童动作的发展.虽然是肌肉和骨筋活动的发展,但是它和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儿童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作接触周围事物,认识周围事物,产生极发展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也表现他们的心理活动的。

儿童动作的发展在3岁以前已基本完成,以后只是向更难确、更有组织、更匀称协调的方向发展。

3岁前儿童动作的发展,是有规律地按一定顺序发展的。

一、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一)从上到下

儿童动作作发展,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别下肢逐渐发展。

  (二)从大到小

这是指儿童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的动作,逐渐发展到与小肌肉相联系的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时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对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

  (三)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腮、转头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地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能从事由多种动作组成的游戏活动。

 (四)从不随意到随意

动作的不随意性和随意性,是从动作的主动性和自的性来区别的。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不随意比动作无目的,由客现刺激引起,加头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有东西接触儿童的手,儿童的手就去抓摸。以后,随意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观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儿童,动作也会出现,而且通过动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如象儿童在“藏猫”的活动中,主动地把头转来转去寻找“猫”,这就是一种随意动作。

二、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

儿童头部动作的发展: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头部动作的发展顺序,大体是这样的:出生时,仰卧时头会左右转动,俯卧时会抬头片刻。这时如果不用手接着他的头,头就会下垂。1个月,头仍不能竖直,俯卧时能抬起下巴。2个月,抱着时头能坚直,但是还摇摆不稳。3个月,头能竖直而且平稳。4个月,头能平稳竖直;俯卧时能抬头,抱着时头能保持平稳。7个月,仰卧时能抬头。

儿童躯体动作的发展: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2个月,能挺胸。3个月,能从侧卧翻到仰卧。4个月,能扶着坐。5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侧卧。6个月,会坐在有扶栏的椅子上;坐着时身体前倾,会用手支撑身体。7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不靠成人或其它东西的扶持独自坐一会儿。10个月,能毫不费力地从躺首坐起。12个月,站着时能自己坐下。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7个月,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的移动。8个月,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前进;扶着能站立。10个月,用手和膝盖爬行,身体不着地,手臂和腿交替移动;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12个月,能扶着行走。14个月,能独自站立。15个月,能独自行走。18个月,行走如跑步,不稳,容易摔倒。2岁,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自己上楼下楼。2.5岁,能双脚跳,会用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能掂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上跳下。3岁,能单脚站立;会踮着脚走,跑步稳当,会骑三轮脚踏车。

儿童抓握动作的发展: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因此,婴儿出生后6个月,抓握动作才开始发展。3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捏成拳头,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手拿一把抓,拿不住。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不随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6个月,捏物体时还是一把抓,不会使用拇指,能够把东西从一支手换到另一支手;手眼协调,看到物体后能用手抓住它。8个月,抓握物体时能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分开,使用拇指抓握住物体。10个月,能协调地配合手眼动作,把一样东西放到另一样东西上。18个月,能将2—3件东西搭叠起来,能推拉玩具。会同时使用四个手指和拇指,抓握动作得到充分发展。2岁,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书。2.5岁,手与手指的动作相当协调,手指活动自如,会用手指拿筷子、拿笔。3岁,能用手拿笔画圆圈,会自已往杯子里倒水,能自己解开和扣上钮扣。

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虽然主要由身体发育的成然而产生,但是也与环境影响有关系。例如,行走动作,是随着腿、腰部骨酷、肌肉发育而成熟的,儿童到一定时间,就会扶着
东西站立和行走。但是独立行走的动作,却是在成人的帮助下,练习越多超熟悉。有些动作,没有相应的环境和练习,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印度狼孩卡玛拉;由于长期在狼群中生活,没有行走动作发展的环境,到14岁时,走路还没有2岁儿童稳,到17岁死去时,始终没有乎稳地走或跑过。

父母应当根据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帮助儿童完善动作,提供动作练习的机会,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


其实~我也是为了校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