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2024-05-16

1.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其比较利益的思想是现代国际经济分析的起点,古典经济学说之后的“边际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经济学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 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

国际经济学

2. 国际经济学

劳动、土地、下降、提高。
解释: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也就是要素比例模型)中可以延伸出答案:在贸易和收入分配,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蒙受损失(相对)。
知道要素比例模型就可以理解了,如果你不知道就需要理解一下这个模型,这个模型的阐述很长,你可以自己百度或去图书馆找有关国际经济学的书籍参阅。

3. 世界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区别

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
   
 国际经济学更多从国际分工角度考察国际经济发展状况,一般涉及贸易比较多;世界经济学则考察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当代正在走向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的运行绩效和机制变迁的机制规律,同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相辅相成,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和加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提供决策依据。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世界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区别

4. 国际经济学

这很简单~因为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地位意味着中国和美国的市场正常流通。
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量低价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就会冲击美国本地的产品。这样带来的就是美国本地的下游产业受到影响,最受害就是普通工人。而贸易公司通过进出口货物,就能有更大的利益。

5. 国际经济学问题?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贸易条件指数也称“进出口比价指数”,通常是通过出口物价指数和进口物价指数相比而得的一种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进出口比价指数=出口物价指数/进口物价指数·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贸易条件越好,出口品价值越高,而本国生产的商品在国内消费的机会成本就是出口到外国,则机会成本也越高。例如中国的高铁在国外市场可以有较高收益,其在国内消费的机会成本较高,则选择出口,同时也改善了贸易条件。

两产品市场的相对均衡价格和单产品市场的绝对均衡价格决定机制不相同。

两产品市场的相对均衡价格:瓦尔拉斯均衡。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463525.htm

单产品市场的绝对均衡价格即市场均衡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579460.htm

(1)会,由于相对价格差异存在;

(2)会,这与教材中的阐述完全一致;

(3)不会,在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条件下不会发生贸易。

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而得出的著名结论。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而逐步缩小,即要素价格将趋于均等。第一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第二条途径是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

要素丰裕度是一国的资源拥有状况,即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决定该国各产业适宜的或可行的要素使用比例范围;同样,也决定着要素价格的适宜的或可行的范围。

H-O理论认为要素丰裕度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一国出口该国丰裕要素密集使用的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可见H-O定理,除了强调出口外,还重视了进口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衡量要素丰裕度有两种方法:一是以生产要素供
给总量衡量,若一国某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别国的同种要素供给比例,则该国相对于别国而言,该要素丰裕;另一方法是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若一国某要素的相对
价格——某要素的价格和别的要素价格的比率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相对价格,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于别国丰裕。以总量法衡量的要素丰裕只考虑要素的供给,而以价格法
衡量的要素丰裕考虑了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而较为科学。

这里该国进口配额,说明国内供小于求,显然该国相对于别国而言,该要素稀缺。

8. 为什么反贸易自由化: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全球化只是客观规律,本身并无利害可言.只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参与主体运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战略权谋,从全球
化中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这一行为导致了全球化收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出现较大的偏差,即所谓的贫富差距扩大.联合国的报告就指出了全球化的收益绝大部份都流入了发达国家富裕阶层的口袋.
从国别贫富差距来看,从全球化收益中获取更多利益的关键在于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而拥有话语权的关键在于自身资源禀赋的垄断.具体来说,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等.利益分配的关键在于大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发达国家所有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毕竟属于高级的生产资料,其优势比较明显,因而在发达国家拥有这些资源的富裕阶层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国际经济学问题?

6. 国际经济学英文怎么说

国际经济学    
[词典]    [经]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例句]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转轨经济学、公司金融、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
Research and teaching: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corporate financ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China's economy.

7.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

B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 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贸易基础、贸易条件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汇率理论与制度、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要素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以及跨国公司理论)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

8. 国际经济学怎么学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课程论文3
一、什么是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二、知识要点
根据上课所讲内容,简要概括本学期重点要点。
(一)国际收支
1.概念: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记录。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易。这种交易大部分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转移项目。其中居民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政府机构和法人。
2.国际收支平衡表
贷方之和应该等于借方之和,全部账目净余额为零。计入贷方的项目包括:反映出口的世界资源;反映经济体的对外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计入借方的项目包括:反映进口的实际资源;反映经济体的对外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贷方表示资产持有量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借方表示资产持有量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3.主要内容     
1 经常账户
经常项目包括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所有涉及经济价值的交易,包括以下四个子项目: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2 资本(金融)账户 有两大组成: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3 错误和遗漏账户,人为设置的平衡账户。
4.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
封闭条件下:Y=C+I+G
开放条件下:Y=C+I+G+(X-M)
经常账户余额CAB=X-M
5.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指国际收支失衡引起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价格的自动调节机制
顺差→r↓ →I、C →AD↑ →P ↑ →削弱国际竞争力→X ↓M ↑ →(X-M) ↓
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
逆差→外汇需求>供给→本币汇率↓ →出口商品P ↓→进口商品P ↑ → X ↑ M ↓ →(X-M) ↑
国民收入的自动调节机制
逆差→外汇支出↑ →信用紧缩→ r ↑ →AD ↓Y ↓ →M ↓ →(X-M) ↑
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
顺差→外币存款↑ →信用膨胀→r ↓ →收益率↓ →金融资产需求↓ →资本外流→ (X-M) ↓
(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1.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货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有两种效应:价格效应,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意味着本国出口商品以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在国外商品的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同时也意味着进口商品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上升;贸易量效应,出口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本国出口的增加,进口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的减少。

2.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3.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及“J曲线”
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以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 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在本国汇率变动的瞬间到实际部门进出口数量的调整与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之间产生一个时间上的延滞。
贬值后贸易量调整存在的这种时滞效应可用著名的“J型曲线”来描述。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三)外汇与外汇市场  
1.外汇的概念
动态概念:指把一国货币借助各种国际结算工具,通过特定金融机构兑换成它国货币,用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交易行为。
外汇静态概念
广义:指在国家外汇管理法规中规定的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资产
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即只有存放在国外银行的外币资金,以及将对银行存款的索取权具体化的外币票据才构成外汇。
2.外汇的特点:国际性;可兑性;可偿性;
3.外汇分类:根据是否可自由兑换:自由外汇 、记账外汇;根据来源和用途不同:贸易外汇 、非贸易外汇;根据管理对象不同:居民外汇 、非居民外汇;
4.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也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标价方法: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5.汇率的种类
从国际汇率制度的角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从汇率制定方法的角度:基本汇率、套算汇率(交叉汇率)
从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的角度:即期汇率(现汇汇率)、远期汇率(期汇汇率)
从外汇交易的支付工具的角度:电汇汇率T/T、信汇汇率M/T、票汇汇率D/D
6.汇率的决定
外汇市场上,汇率由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
7.外汇市场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外汇市场是指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给者、外汇需求者以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它在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避免和防止外汇风险的发生,提供国际性的资金融通和国际清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类抽象:(无形)市场 和 具体(有形)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外汇批发市场和外汇零售市场。     
8.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中央银行;进出口商及其他外汇供求者;贴现公司;外汇交易商;外汇投机者。
9.外汇市场的功能:国际清算;套期保值;投机
10.外汇风险:外汇风险的来源;规避外汇风险——套期保值;承担外汇风险——投机
(四)开放的宏观经济政策——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
1.汇率体系:汇率体系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规定和安排。根据汇率波动的频繁程度和剧烈程度,汇率体系可以分为固定汇率体系和浮动汇率体系两大基本类型。
2.固定汇率体系
固定汇率体系是指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受货币平价的制约,只能围绕货币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体系。两个特点:货币平价相对固定;汇率波动幅度相对固定
3.浮动汇率体系
浮动汇率体系是指市场汇率不受货币平价的限制,随着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根据政府是否干预,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汇率的波动。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浮动。
4.IS-LM-BP模型
开放条件下IS曲线的推导
S+M=I+G+X 
S=Sa+sY       
M=Ma+mY       
I=I(i),dI/di>0       
(五)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机构
1.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间各种金融业务活动的领域。
广义地说,它是指长短期资金的借贷,外汇、证券和黄金的买卖,票据的贴现及债权债务的清偿等各种国际间的经济交易。狭义地说,它是指国际资金借贷,即国际资金融通。根据资金融通期限的长短,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根据其经营活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黄金市场等四种类型。
2.国际金融机构分为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两大类。
(六)国际货币体系的兴衰
1.国际金本位制
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 ;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2.国际金块本位制
规定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 ;银行券不具有无限的法偿力。 ;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但仍然规定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及黄金的官方价格;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但在需要进行国际支付时可以到央行根据规定数量兑换黄金;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在1925—1928年间使用过金块本位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本位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美元的义务。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的金价。 
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不能随意改变其货币平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的汇率波动度为正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