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2024-05-17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清宣统三年(1911年)6月,劝业道员董元亮倡议创办浙江省立农事试验场,聘范运枢为场长。民国四年(1915年),浙江省陆续成立了蚕桑、棉业、昆虫、稻麦、林业、园艺、家畜、土肥等农林专业改进机构。民国十九年(1930年),成立省建设厅农林局农林总场,直隶于建设厅,总揽各农林改进部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林总场改组为农业改良总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侵华,因杭州沦陷,浙江省各农林改良机构东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省稻麦改良场、省林场、 省茶叶改良场、省棉业改良场、省蚕桑改良场、省园艺改良场、省昆虫局、省蚕种监管所、省水利局、省家畜保育所等机构合并,成立浙江省农业改进所,隶属于省建设厅,掌管全省农业技术改进、水利改良和垦荒事宜,经费由省财政厅拨给。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日寇进犯浙南,省农改所首迁云和,再迁景宁避战,直到抗战胜利,回迁松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迁回杭州。1951年1月,改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省农科所),机构设4系1室5场,即农艺系、农艺化学系、植物病虫害系、畜牧兽医系、秘书室、稻麦场、萧山棉场、黄龙洞农场、黄岩园艺场、硖石种畜场,由过兴先担任所长。1958年,机构设置改为9系1站3场(厂)。事业经费由省农林厅拨给,1958年改由省财政厅拨款。1957年12月17日和1958年1月5日,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先后视察省农科所后,省委将省农科所定为省直属单位,并委任省委书记处书记李丰平兼任所长,批准省农科所建立党委。1960年2月,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合并组成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简称省农科院),并和浙江农业大学(简称浙江农大)合而为一。1962年,林业科学研究所、淡水水产研究所、海洋水产研究所划出。1965年,院校分开设置。1978年,7个地区农科所及东阳玉米研究所归科学院,实行院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1984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成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病毒实验室。2002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科结构调整,院下设作物与核技术利用、蔬菜(含农业新品种引种中心)、园艺、畜牧兽医、蚕桑、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病毒学与生物技术、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村发 展与信息、柑桔、亚热带作物、花卉、玉米等15个专业研究所。200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被列为纯公益类科研机构。 2008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杭州)被列入可检测“三聚氰胺”的检测机构之一。 201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数字农业研究所。 2014年1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养殖固废资源化工程中心成立。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2. 农业历史报告浙江

 
  2006年我省农场经济快速发展
  2006年我省农场积极开展现代示范农场建设,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农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实现生产总值3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9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9.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4.3%、31.8%和26.4%。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2:85.5:7.4。
  农场人均生产总值41063元,比上年增长10.4% 。
  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年实现利润总额9.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1%。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和优化农业结构需要,农场粮食播种面积3.63万亩,减少12.2%,粮食产量13530吨,减少8%;水果产量16332吨,增长27.7%,茶叶产量5873吨,减少2.5%;出栏生猪63.03万头,肉类产量42061吨,分别增11.7%和12.9%;水产品产量6306吨,减少6%。
  农业总产值8.55亿元,同口径相比,比上年增长3.4%。
  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完成工业总产值193.39亿元,比上年增23.8%;工业销售产值185亿元,产销率达95.7%。
  实现利润7.33亿元,上交税金6.8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和21.4%。
  三、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84.5%。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6亿元,减少27.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18亿元,增长98.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0.08亿元,减少66%。
  从投资主体看,非国有经济单位已成为农场投资主体,非国有经济单位投资11.3亿元,占农场固定资产投资的98.1%。
  四、外贸出口继续增长。
  外贸出口总金额2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工业品金额27.93万元,占出口额的99%。
  五、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年农场职工年人均工资16234元,比上年增长7.7%。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场系统国有在册职工6878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6869人,参保率99.9%。
  参保离退休人员8096人,参保率99.6%。
  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6290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5338人,参保率分别为91.5%和77.6%。
  农垦缴费职工4140人,占参保职工的93.8%,全年缴纳养老保险费1646万元。
  (省农场管理局)
  宁波完善农技短信服务网络
  一是扩大服务范围。
  从原来的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延伸到承包耕地面积20亩(设施栽培5亩)以上大户、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村社农技干部,以及其他需要服务的农户和农业实体。
  二是完善农技短信服务网络和管理制度。
  从原来的市、县独立发送,通过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员并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管理制度,深化到市、县互动联网、信息共享,并逐步把有条件的乡镇纳入服务网络。
  三是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强化服务能力。
  按照全市农作物布局规划,以乡镇为基点、各县(市、区)为节点,结合农技推广整体工作,全面掌握农业、农村、农民情况。
  多渠道、多途径、有针对性地收集整合生产技术、病虫情报、农业气象、市场供求和政策法规等农技资源和动态信息,根据农时、农情和农户需要,及时发布各类农技短信,广泛指导农业生产,服务“三农”。
   (宁波市农业局)
  早稻一代二化螟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各地冬后螟虫种群基数、水稻布局、天气趋势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预计今年早稻一代二化螟中等偏重至大发生,浙北杭、嘉、湖稻区纯单季稻区为中等偏轻发生。
  一代二化螟发生期比去年迟,比常年略偏早。
  各地发生存在不平衡性,特别是局部单双季稻混栽区发生量大,二化螟虫源地复杂、蛾蜂多。
  各地要切实做好虫情监测,及时发布情报,加强分类指导,做好防治工作。
  抓住二化螟化蛹高峰至羽化始盛期,广泛开展灌水杀蛹,降低二化螟的有效转化率,减少化学防治强度。
  化学防治坚持“狠治一代压基数”防治策略,并根据当地二化螟抗药性情况,科学选择锐劲特等对口高效药剂。
  对虫量特别高地区,适当提早药剂防治适期,并及时补治。
  早播单季稻秧田提倡使用锐劲特带药下田,减少本田期化学防治面积。
  同时,注意农药安全使用,严防蜜蜂、虾和蟹中毒事故发生。
  (省植保检疫局)
  嘉兴蚕桑产销形势不容乐观
  受近年来丝绸行情持续利好消息影响,嘉兴蚕茧价格持续走高,尤其是去年蚕茧价格屡创新高,蚕农养蚕积极性高涨。
  预计全市完成春蚕合同订种量达43.9万张,同比增长12.2%; 但从近期茧丝绸市场行情分析,今年茧价将下降,目前 3A级生丝期货价已跌至18万元/吨,比去年最高时跌落近25万元/吨。
  因此,蚕茧加工企业将难以维持去年高位收购,春茧价格将面临大幅跌价危险,预计春茧价格可能跌破1000元/担,下跌20%以上。
  (嘉兴市农业经济局)
  诸暨早稻生产出现五方面新变化
  一是合作社辐射带动。
  定荡坂农机合作社,在王家井镇17个村建立早稻机械化插秧示范方20个,面积3000亩。
  同时,积极开展机械化育插秧、跨区机插服务,全市早稻机插面积达6500多亩,为上年面积的4倍。
  二是农业企业承包农田。
  朝晖牧业公司承包80亩水田种植早稻。
  同时利用生猪排泄物作肥料,降低早稻生产成本,改良生态环境。
  三是干部带头季节性流转。
  部分村干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把所在村闲置农田集中起来,开展季节性流转,减少农田抛荒。
  如璜山镇刀鞘村村主任向村民支付每亩220元季节性流转承包费,并雇用村民种植早稻,面积达150亩。
  四是合作社发放订单。
  华农园粮食合作社按每公斤高于市场价5分价格,与社员签订150亩早稻生产订单,并实行标准化生产。
  越丰稻米合作社与市种子公司签订早稻良种繁育订单,建立早稻良种繁育基地633亩。
  五是先进科技应用扩大。
  全市落实百亩以上早稻示范方69个,面积9062亩,同比增加22个和3435亩;推广应用直播等轻型栽培技术和机械化插秧技术4.83万亩,同比增1.21万亩。
  (诸暨市农业局)
  三门农民用“懒办法”种出高产马铃薯.
  三门县沿赤乡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利用稻草覆盖免耕种植技术种植的3000亩马铃薯,据调查测产,亩产可达到2300公斤,比常规种植法提高15%。
  首批上市的马铃薯每公斤价格到2元,比一般马铃薯高1.4元左右,产值可翻一倍。
  稻草覆盖免耕种植技术,可使马铃薯生长在地表,没有泥土挤压,薯块大小均匀、表面光滑,质量高,还能提前一个月上市。
  同时,秸秆还田还可培肥地力,使生态环保和增产增收两不误。
  (台州市农业局)
  发送:农业部,省委、省人大、省 *** 、省政协,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农业局,厅领导,厅各单位
   

3. 浙江省农科院的历史沿革

清末宣统三年(1911)劝业道在杭州笕桥创办农事实验场。民国27年(1938)因战时东迁松阳,成立综合性的浙江省农业改进所(简称省农改所)。1942年夏,日寇进犯浙南,省农改所被迫首迁云和,再迁景宁避战,直到抗战胜利,回迁松阳,1946年复员杭州。1951年1月正式命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省农科所)。1958年是省农科所不平凡的一年。开年伊始,继周恩来总理在1957年12月17日视察省农科所后,1月5日毛泽东主席也亲临省农科所视察。不久,省委又作出决定,省农科所提升为省直属单位,并委任省委书记处书记李丰平同志兼任所长,批准省农科所建立党委。1960年2月省农科所扩建为省农业科学院(简称省农科院),并和浙江农业大学(简称浙江农大)合而为一,实行农业科研、教育一体化,后因上下的体制不顺,1965年校院又分开设置。1976年科研秩序重新得到整顿。1977年底由6个研究所发展为9个,新设了水稻、农业微生物、原子能利用研究所。1979年10月新设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1980年2月成立情报研究所。1984年3月建成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病毒实验室。1993年4月成立省农业新品种引进开发中心。1994年5月建立食品加工研究所。1997年7月院改革试点方案通过并实施。1998年3月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成立(食品研究所增挂),2000年转由植物保护研究所挂牌。1998年10月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病毒室增挂)。1998年12日水稻研究所成立(作物研究所增挂),浙江辐照中心成立(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增挂),花卉研究中心成立(萧山棉麻研究所增挂)。2000年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州)、浙江柑桔研究所(黄岩)由省科技厅划归院管理。2001年蔬菜研究所成立。2002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立。2002年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2002年院学科结构调整,院下设作物与核技术利用、蔬菜(含农业新品种引种中心)、园艺、畜牧兽医、蚕桑、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病毒学与生物技术、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村发展与信息、柑桔、亚热带作物、花卉、玉米等15个专业研究所。2003年院河姆渡茭白研究中心、金华爱斯曼绿色蔬菜科创中心、安吉草食动物科创中心成立。2004年院绿色蔬菜研究中心成立。 2005年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成立。

浙江省农科院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