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实现共赢

2024-05-14

1. 谁知道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实现共赢

新华社下属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日前在京发布的《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竞合发展报告》认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是长期竞合关系,未来双方间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应互取所长,合作共赢。
这份报告认为,为了在长期的竞合中实现发展,商业银行应该选择一条以自身业务模式创新为主,学习同时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为辅的竞争策略。加大业务模式创新,是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新需求以及面对来自非金融机构竞争挑战的成败关键。围绕互联网金融进行业务模式创新,商业银行可重点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中小信贷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
在正视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竞合发展关系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探索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的模式,包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控股、参股或直接创办支付企业等,以达到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有目的、有策略地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
这份长达7万字的报告还对全球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以及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代表性国家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剖析,为国内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竞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谁知道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实现共赢

2. 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

我们中国近年来第三方支付随网购C2C平台的发展而崛起,C2C网购是第三方支付发展初期的最大引擎。发展后期,除开拓新用户外,强化老用户的品牌识别度,增加其使用频率,提升深度使用者数量将成为支付企业主要发展策略。网上支付独特优势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后期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网民规模的迅速增长,为第三方支付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8860亿元。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规范,企业竞争格局将趋于稳定,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集中度将提升,在线支付交易量将迅速增长,分析师预计到2015年,我国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交易额将超过6.68万亿元。
 
    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国银联、各大银行和中国电信运营商发布的权威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安全技术现状,并对第三方支付跨行业合作与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报告针对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趋势,洞悉第三方支付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的重要依据,对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超级网银的建立和应用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有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这种趋势朝着科学化、市场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3. 银行如何在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中获利?

一般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绑定银行卡,而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后,就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客户,往支付平台充钱几乎都是直接往银行卡存款,那么银行就能利用这些沉淀资金去放款等业务进行获益。还有银行会在交易过程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银行是怎样通过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获利的:
银行为了吸引沉淀资金。当然网站要付给第三方手续费,相反也会促进用户使用该银行的银行卡,支付宝是零成本的,银行利用沉淀资金做其他比如贷款来获取收益,这个手续费要高于银行的渠道成本,持卡人使用这家银行的网银或者其他方式消费,第三方也会主推使用该银行的渠道。
对于支付宝这种大客户第三方支付和银行合作时会有渠道成本。另外,第三方要付给银行手续费,由于银行成本低,假设成本是千分之一,你用招行的网银在某网站消费了1000元,往往会给支付宝零扣率,这个对银行也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第三方赚差价。

银行如何在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中获利?

4.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状如何


5.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状如何

第三方支付产业图谱
第三方支付是商户与客户支付处理及结算的中介,盈利模式是依据交易量的比例向客户收取服务费。根据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业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其中网络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视支付等。
支付牌照规范行业发展 拔高行业壁垒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从事相应的第三方支付业务。2011年,央行发放首批支付牌照,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同时,牌照也给行业构建了较高的壁垒。截至2020年9月,我国共发放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9批,现存仍未到期或仍未被注销的牌照公司共有242家。
从牌照数量来看,目前仍未到期或仍未被注销牌照数量有384张,其中银行卡收单62张,预付卡发行与受理147张,预付卡受理6张,互联网支付108张,移动电话支付48张,数字电视支付5张,固定电话支付8张。
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移动支付成为最大引擎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各类电商消费类平台的移动化,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创造出更多的使用场景,促使该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由17.75万亿元增长至248.51万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达201.99万亿元,估计2020年全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规模将达到280万亿元。

移动终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人,较2020年3月增长8744万,占手机网民的86.5%。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1.3万亿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204万亿,2013-2017年增速连续4年超过100%,成为拉动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实现高速增长的最大引擎。根据Analysys 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突破240万亿元。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B端市场发展契机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前期以C端市场(账户侧)作为主要切入点,C端支付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的绝大部分,但目前行业新增用户流量已经趋向饱和,由增量市场逐渐转为存量市场。而随着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革,B端(收单侧)市场逐渐成为行业增长的动力。
根据i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交易规模达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下消费场景转移至线上,线下零售交易量有所下滑使得线下收单交易规模有所下降,估计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交易规模约为61万亿元。
剔除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商户侧数字化程度来看,目前我国仍有95%的中小微商户仍未达到数字化经营的基础水平。在中小微商户数字化经营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方跨境支付C端市场线下交易规模有望超过线上
自2014年起,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保持在28.8%的高年复合增长率,在其发展过程中,第三方跨境支付不仅凭借技术手段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提高了用户使用频次,同时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性较高的优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支付渠道。
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C端线上支付领域主要包含跨境进口电商以及垂直支付,在这一领域中,第三方跨境支付发展受到制约。一方面是由于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趋于饱和增速放缓,且一部分电商平台逐渐将收单收款业务交由支付宝国内、微信国内端负责,再自行进行后续购汇款;
另一方面垂直支付领域规模也将逐渐缩小,因其存在单笔支付金额较大、部分交易无法还原真实性等问题,因此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管控。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虽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者线上购物行为,但由于国际物流及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出国旅游及留学市场受到重创,预计线上整体规模会呈负增长趋势。
而线下部分则主要是布局国人出境游境外线下消费场景,支付宝、微信近年来着力布局此方向。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C端线下支付规模会大幅缩水,然而疫情过后随着出境旅游及出国留学消费市场的恢复,预计其增速将回归高位线,规模最终有望超过线上领域。
C端市场形成垄断格局 B端市场竞争开始起步
2020年第二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市场上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9.16%、33.74%和6.93%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之线上流量场景已趋向垄断且达到饱和期,线下场景成为第三方支付巨头要挖掘的金矿。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C端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财付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机构凭借着二维码支付,抢占线下市场。根据易观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55.39%和38.47%的市场份额稳居前两名,由此
相较于C端市场,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相对分散,根据i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市场中,银联商务流水约为5万亿元,占线下收单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为7.8%,拉卡拉占比为5.1%。
大鱼吞小鱼 小鱼吞虾米 搅动市场竞争
在央行收紧牌照发放以及采取严格续展工作后,市场上便迎来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收购和转让潮。与此同时,近年来新兴的互联网巨头为自身产业内的业务提供便利,同时进行输出,掌握更多的大数据源纷纷通过并购等方式布局第三方支付。
2020,在疫情催化和严监管的背景下,大型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快并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业,收购潮继续涌现,行业整合将持续加剧。
优质企业飞速发展 行业迎来上市潮
与此同时,2020年商户收单侧的多家企业开启了上市进程,银联商务、连连支付等多家企业公布上市计划,商户收单侧企业开启上市潮。
监管政策加码 首提支付领域反垄断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支付了,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功能不断在支付入口层层叠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叉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相关监管政策逐渐趋严。
2021年1月20日,为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在第55-57条明确了关于支付领域相关的审查及反垄断监管,明确界定相关市场范围以及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标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条例》体现了账户侧机构与收单侧分类而治的原则,也表明了强化相关领域反垄断审查是大势所趋。
支付领域反垄断政策的提出,为各大平台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大厂通过获取支付牌照、自建支付渠道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渠道费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生态闭环的形成。
因此,自2020年下半年起,主要互联网大厂开始加快布局第三方支付业务,争取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打开新局面。
前瞻观点:海外及B端市场驱动 行业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跨进交易需求的增加、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第三方跨境支付及第三方支付B市场将成为驱动第三方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的新引擎,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前瞻预计到202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突破57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状如何

6. 第三方支付企业和银行是怎样的关系

很多大大可能不太了解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的关系,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各位大大多做了解
        1.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风险第三方支付,从事的业务介于网络运营和金融服务之间,其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虽然多数第三方支付试图确立自己是为用户提供网络代收代付的中介地位,但是从所有这些第三方支付实际业务运行来看,支付中介服务实质上类似于结算业务。此外,在为买方和卖方提供第三方担保的同时平台上积聚了大量在途资金,表现出类似银行吸收存款的功能。按照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专有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经营的业务已突破了现有的一些特许经营的限制,究竟应当如何定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2.在途资金和虚拟账户资金沉淀的风险在支付过程中,无论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还是内部交易模式,都有一种资金吸存行为,当吸收的资金达到相当的规模以后,就产生了资金安全问题和支付风险问题。
  (1)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中,沉淀下来的在途资金往往放在第三方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中,一般商家的资金会滞留两天至数周不等,这部分在途资金,可能发生的风险有:第一,在途资金的不断加大,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信用风险指数加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网上交易双方提供担保,那么谁来为第三方提供担保?第二,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有大量资金沉淀,如果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则可能引发支付风险。
  (2)在内部交易模式下,涉及到虚拟货币的发行和使用。目前虚拟货币尚未纳入央行的监管范围,且游离于银行系统之外,难以跟踪平台内部的资金流向,它将对现实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不明确。但目前虚拟货币的发行是完全不受控制的,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使用虚拟货币后,一旦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对接出现问题时,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没有人愿意为这种风险买单,也买不起。
  3.《反洗钱法》带来的洗钱风险央行在发布的《反洗钱报告》中称,网上银行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的比重上升迅速,而且交易大都通过电话、计算机网络进行,银行和客户很少见面,这给银行了解客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成为洗钱风险的易发、高发领域。
银行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的微妙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的关系比较微妙。第三方支付一旦做大,将与银行的网上银行及网上支付抢生意,甚至有可能会取得银行牌照、变身做零售银行的可能,因此它的靠山银行绝对不会养虎为患。反过来说,第三方支付也为将来银行推出网上电子支付业务扮演了排头兵冲锋陷阵的角色,使银行网上电子支付业务的推出更容易一些,因此银行目前也不想做得太绝,把其扼杀在摇篮中,这有点卸磨杀驴之嫌。但还是那句话,在商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业务冲突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业务冲突目前看来不是很明显,但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越来越明显,但如前所述,由于第三方支付在以前也为银行做了不少有益的事,马上翻脸扼杀第三方支付银行可能也有所顾忌,因此银行业为了避免同第三方支付企业撕破脸,就曾给第三方支付企业指出一条出路,某银行行长就曾直言不讳的表示:“如果是C2C的形式,第三方支付就很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卖家众多、也比较零散,管理需要耗费很多时间,银行的精力有限; 但如果是B2C,一些大商户不见得比第三方支付机构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直接介入就可以了。”言下之意,第三方支付还是到C2C去发展吧。可是 C2C平台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支付平台,这条路能走得通吗?
  目前国内比较畅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即为支付宝,支付宝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开通手机缴费、煤气水电缴费等等,而这些不就是B2C么?而阿里巴巴公司旗下兼容B2B、B2C、C2C,顾名思义,唯有支付宝可以在中国行得通、走得远。
相关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央行令,制定并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办法》于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根据《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央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其中网络支付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办法》明确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支付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
  对于支付业务申请人资格,《办法》规定,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缴货币资本。
  《办法》规定,支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应当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不得通过支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金或委托其他支付机构等形式办理。支付机构不得办理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在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对客户知情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告知客户终止支付业务的原因、停止受理客户委托支付业务的时间、拟终止支付业务的后续安排等;对客户隐私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客户身份基本资讯的接收机构及其移交安排、销毁方式及其监督安排等;对客户选择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可供客户选择的、两个以上客户备付金退还方案等。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涉及其他支付机构的,还应当提交与所涉支付机构签订的客户身份基本资讯移交协定、客户备付金退还安排等证明文件。 
  在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支付机构应当根据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支付业务的收费专案和收费标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未明确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支付机构可以按照市场原则合理确定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支付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披露其支付业务的收费专案和收费标准。支付机构有互联网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进行披露。
  此外,支付机构调整支付业务的收费专案或收费标准的,应当综合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客户承受能力等因素。支付机构在实施新的支付业务收费专案或收费标准之前,应当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连续公示调整事项30日。支付机构有互联网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支付机构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将上一会计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支付机构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内的任一会计年度内亏损或连续多个会计年度内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40%的,应当在下一会计年度的每季度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提交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季度财务会计报告等。

7. 你认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有没有竞争,银行会不会取代第三方支付平台?

1、首先必须搞清楚的是为什么要叫他“第三方支付平台”?因为银行是支付、结算的主要机构,其主要职能也就是满足社会资金支付、结算(清算)的需要;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其本人并不具备支付结算的职能,其只能是作为一个平台(将银行的支付结算接口进行整合、包装,形成自己的模式)来向用户提供多渠道的结算服务。
所以,就目前的状况来说,银行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正常运作需要银行提供接口和业务支持。
2、竞争是肯定有的,最明显的表现在电子商务(在线支付)这块,像目前的支付宝、财付通等等,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对银行的电子商务业务推广有很大的冲击。

你认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有没有竞争,银行会不会取代第三方支付平台?

8.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银行和支付企业是合作伙伴。第三方支付更贴近客户,为银行在网络拓展渠道上打开市场,带来更多的业务量;银行为第三方支付打通结算通路,说白了,钱最终还是要通过银行才能被结算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其从事支付业务必须获得由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