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养老金结余已经被花光了吗?

2024-05-14

1. 黑龙江养老金结余已经被花光了吗?

据报道,2016年社保报告显示,黑龙江2016年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890亿元,但2016年的支出达到了1210亿元,当期收不抵支320亿元,黑龙江也成为了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报道称,2016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普遍提高,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比值即抚养比在进一步下降,由2014年2.97:1降至2015年的2.87:1,2016年更是达到2.75:1,较2015年继续增长,企业养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数维持在17个月以上。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发展中还存在着地区间不平衡、基金运行结构性矛盾、部分险种覆盖率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应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应保尽保,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提高其他险种统筹层次。

同时强化基金征收,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黑龙江养老金结余已经被花光了吗?

2. 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多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压力不断加大,社保基金的收支压力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为例,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比值即抚养比在逐年下降,由2014年2.97:1降至2015年的2.87:1,2016年更是达到2.75:1。其中,有9个省份的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跌破了2:1。

据人社部副部长游钧介绍,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基金收支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基金收入增速在放缓,但是基金的增量并不减。2016年五项保险基金的收入是5.36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7500多亿元;2017年社保基金的收入达到6.6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1.28万亿元。二是基金的支出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但是增幅在放缓。就企业养老保险来说,2017年的支出是2.86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10.4%,但是比2016年的增幅下降1.4个百分点。三是基金积累在持续增加。五项保险2015年的总收入累计结余5.9万亿元,2016年达到6.6万亿元,2017年达到7.6万亿元。
根据《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由2015年的6个增至7个,分别为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其中黑龙江不仅当期收不抵支,且累计结余已穿底,欠账232亿元。

对此,游钧指出,由于我国现在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比如职工养老还是省级统筹,职工医保还是市级统筹,所以保障的负担不均衡,基金的分布不平衡问题还依然存在,所以个别地区收支出现当期缺口。但从全国范围看,基金的运行是总体平稳的,确保了各项保险待遇按时支付。
游钧进一步介绍,比如大家非常关心的,特别是企业养老保险,2017年基金收入是3.27万亿元,支出是2.86万亿元,当期结余是4187亿元,累计结余是4.12万亿元,累计结余资金可以支付17.3个月,确保发放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确实对我们整个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

3. 全中国养老金结余最多那个省份?

广东是养老金结余最多的省份。

全中国养老金结余最多那个省份?

4. 养老金缺口如何形成的,延迟退休能破解当前困境吗

如何修改退休年龄?人社部研究几年了还没公开,
最快也要2018年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再次修改完善后颁布,颁布之后至少5年(2024年)才开始实施。
反对过快调整及突然袭击。
建议1:
2024年起,原来50岁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岁,原来55岁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岁。
2024年    原50岁      原55岁
2028年    51岁      
2032年    52岁         56岁
2036年    53岁      
2040年    54岁         57岁
2044年    55岁      
2048年    56岁         58岁
2052年    57岁      
2056年    58岁         59岁
2060年    59岁      
2064年    60岁         60岁
到2064年统一60岁退休,再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保基金积累决定是否调整退休年龄。
短期内社保空账的对策:2017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国企划转10%的股权给社保基金,增强社保基金实力。
(参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润总额1.2万亿元,10%就有1200亿元。)
建议采取更多措施,比如:
A:公务员人数和行政支出每年递减2%(随着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及大陆人口几年后就开始减少、再保留上千万公务员已无必要)。
B:各地当年度财政资金有结余的一律上缴,严惩年度突击花钱上万亿的荒唐行为。
C:税收资金每年划拨社保基金递增2%,进一步提高社保实力。
不要一味提高退休年龄,让百姓缴费四十年(20岁到60岁甚至更高)、只领几年养老金就死亡。 
建议2:建立灵活(弹性)退休制度。参考《公务员法》第88条,把它推广到全民。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建议对全民都给予允许弹性退休的政策。对于下岗或因企业破产失业的职工,更应该允许提前退休。
建议3:把五花八门的养老保险种类(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军人养老保险等)
统一为“公民养老保险”,待遇尽量公平并有保底和封顶,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低于当地最低
工资的60%(福建在2010年已有此政策),最高不可以高于当地社平工资2倍。

5. 中国养老保险是怎样的看看各省情况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测算2011年的数据指出,虽然全国养老保险待遇有所提高,但替代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上海市替代率仅为36.97%,在各省区市中排名最低。全国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明显提高,各省区市间差距明显,最高的北京市为97.18%。 

  本报告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编著,旨在通过建立指标指数体系等量化工具评价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判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各省养老保险参保率差距明显 北京最高97% 

  报告指出,全国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明显提高,由2010年的39%升至2011年的59.26%。但各省区市间差距明显,最高的北京市为97.18%,最低的广西仅为29.05%。 

  在褚福灵的评价体系中,北京、上海以超过90%的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被评为优秀。广西、吉林、四川的覆盖率均不足40%,被认为属于较差水平。 

  在全国城乡养老保障覆盖率方面,报告认为水平在不断提高,由2010年的42.78%扩大至2011年的62.38%。这一指标涵盖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和优抚制度。 

  通过指数化分析,重庆市是唯一在这一指标中被评为优秀的地区,覆盖率达到81.51%。青海、山东、宁夏紧随其后。内蒙古、黑龙江、天津覆盖率均未超过50%,位列最后三席。 

  养老保险替代率呈下降趋势 上海最低37% 

  报告指出,虽然全国养老保险待遇有所提高,但替代率呈下降趋势。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支出由2010年的月人均1395元,提高到2011年的1558元;相比之下,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却由2010年的51.92%,下降到2011年的51.18%。 

  从各省区市情况看,替代率差距也较为明显。山东、海南和新疆分别以71.34%、64.73%和64.62%的替代率排名前三;上海、天津及北京的替代率水平位列末席,其中上海只有36.97%,是唯一一个在这一指标体系中被认为处于较差水平的省级地区。 

  在褚福灵看来,提高替代率需要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交15年肯定无法达到50%-60%的替代率水平,30年的缴费年限比较合适。 

  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各地不均衡 

  报告认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系数为1.5274,基本处于合理区间。但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系数差距明显,存在不均衡现象。 

  结余系数的计算是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除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根据测算,广东省的结余系数最高,达到4.0656,表示能用四年多;浙江省为2.7985,位于次席;山西达到2.4043,位于第三。 

  结余系数少于1的省市包括福建、海南、黑龙江、陕西、上海、天津和重庆。养老负担相对较重的上海市,结余系数仅为0.5613,为31个省区市中最低。 

  褚福灵认为,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个别省份养老金缺口现象是存在的,但这是在没有中央补贴的情况下。如果加上累计结余和中央转移支付的部分,就不会有缺口现象。

中国养老保险是怎样的看看各省情况

6. 社保基金累计结余已达6.6万亿元了吗?

据报道,2016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4.1%,总支出比上年增长20.3%,收支增速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保基金累计结余达6.6万亿元。

报道称,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总体平稳,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基金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16年,全国各地继续大力推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实现精确管理、精准扩面,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88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44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19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81亿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85亿人。

专家表示,相关部门除了拟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强化征收和支出管理,密切跟踪研判基金运行态势,及时预警和积极化解地方可能出现的基金运行风险外,还将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希望人人都可以老有所养!

7. 养老保险进入三级风险区?靠"政府养老"还能走多远

这是去年《东京时报》刊登的一组照片,摄影师查普曼纪录了许多日本高龄工作者的身影。尽管老人伛偻工作的影像观之令人不忍,但由于劳动力短缺,不少日本雇主将老年人视为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在日本,年近80岁但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的老人十分常见。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每100名就业人口中就有10名是65岁以上老人,并且高龄工作者数量还在继续增加。
日本政府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年龄超过80岁的日本老人数量已经突破1000万大关,而据估计,到2060年,日本超过65岁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40%。
视线再转到中国:
据国家相关部委官方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7%。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近日,更有专家指出我国养老金支付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填补资金缺口将迎来大考。未来,退休人员能领到的养老金会有哪些变化?延迟退休方案会提上日程吗?依靠“政府养老”还能走多远?
人社部:养老基金入市只是一种选择 适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
据新华社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游钧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延迟退休、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和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尹蔚民说,人社部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劳动力总量的变化情况、就业状况和社保基金长期可持续发展情况,继续深入研究,适时推出延迟退休这项政策。
“这项政策对于应对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由于这项政策直接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会非常稳慎地来把握。”
尹蔚民透露,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84万亿元,总支出是2.58万亿元,当期结余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
但是,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差异比较大,高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用完。
此外,养老保险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现在已经持续下降到2.8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抚养比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
“当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要未雨绸缪,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采取综合性措施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尹蔚民说。
养老金“空账”4.7万亿  专家警示面临崩盘风险
清华大学最新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养老保险基金已出现当期的资金缺口,并动用累计结余来“保发放”,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已经进入三级风险区(最高风险评级是四级)?
清华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在23日举行的2017清华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处于差等空间,如不尽快对制度进行调整,一旦把累计结余用尽,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着崩盘的风险。
这已不是专家学者第一次发出这样的警示。去年末,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执笔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提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即“空账”)达到47144亿元,而当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只有35345亿,这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资产和负债之间缺口会越来越大,预计在不久将来,基金累计结余将会被耗尽。
清华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负责人指出,2015年,养老金指数除了公平性稍有提高之外,效率性和可持续性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201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有所提高的原因是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保率分别提高了0.7和3.32个百分点。享受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人数和城乡居民人数增加了608万,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
效率性降低是因为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略有下降,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待遇差距继续拉大;养老金收益等均没有明显改变。
最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持续性指标处于差等空间,具体表现为制度的赡养比继续下降到2.87:1,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从养老财富的积累来看,2015年,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GDP的比例为4.13%,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7.9%的平均水平,各类养老保险余额占GDP的比例为12.06%,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82.80%。
2017年养老金涨幅明显下调 未来支付压力加大?



人社部、财政部近日正式下发通知,2017年继续同步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上调5.5%左右,共将惠及1亿多退休人员。
据悉,这是我国连续第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形势下,国家继续坚持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使89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和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从中受益。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在经历了11年连续以10%左右的幅度上涨以来,从2016年起涨幅下降至6.5%,且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并轨上调。
对于养老金增幅降低的原因,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今年按5.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是国务院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新形势,慎重做出的决策。调整基本养老金,不仅要考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还要考虑基金支付能力和财政承受能力;不仅要考虑广大退休人员当前切身利益,也要考虑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广大退休人员的长远权益保障。
人社部进一步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已由改革开放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期步入了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增速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放缓;同时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确需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调整水平。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仍比机关事业单位低一半
其实,此次不仅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增幅,平均5.5%的增幅标准也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这种调整方式并非首次,去年已经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调整。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之所以能够进行同步调整,跟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密切相关。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宣告了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
此前,机关事业单位长期实行退休费主要与退休前工资挂钩的退休制度,退休费的调整主要跟着工资调整。“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同步调整机制虽然消除了两者在待遇调整安排上的不协调,迈出了统筹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第一步,但是,当前面临的是养老金各类人员内部的合理平衡问题,比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和企业退休金的较大落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金的落差等。这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并稳妥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即便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现了同步调整,但是养老金的基数没有改变,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数依然比企业高而且高出较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比企业高出一倍。即便现在执行相同的调整标准,原来存在的不合理差距仍然存在。”
但一般而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比企业退休金高,是有原因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本结构中主要是白领人员,其平均人力资本水平高于以蓝领人员为主的企业,其平均退休金高一些也是正常的。但是,“比企业平均退休金明显高出一大截,甚至高出了一倍左右,对此老百姓反应很强烈,大家都觉得落差太大。”上述人士表示。
全国统筹“贫富不均”  中央调剂金能起多大作用
虽然2015年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3.5万亿,但当前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存在明显的苦乐不均。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经达到了35345亿元,比2014年底增加3545亿元,增长率为11.15%,增速比上一年下降1.34个百分点。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最多的省份依然是广东,其基金累计结余已经达到了6532.75亿元,江苏、浙江也分别有3163.71亿元和3070.39亿元,北京、山东、四川也各有2000多亿元。这六个省份累计结余共有19963.17亿元,占到全国累计结余的56.48%。
现在养老保险制度的状况是,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省级统筹阶段,资金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调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省份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赤字,将不得不越来越依赖财政补贴去弥补缺口。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便是全国统筹。自2013年中央启动新一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以来,构建什么样的基本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制度一直存在两种思路,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基础养老金中央统收统支,二是采取省级统筹的方式,建立中央调剂金,各省上交调剂金互济余缺。
如果实行全国统筹,则意味着基本养老金有结余的省份要补贴养老金亏空的省份,那么,中央和地方分别如何投入,参保人跨地域缴费、退休,地区之间利益如何协调,政策如何衔接,如何分别保障养老金结余高、低地区之间的利益,这些都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重点与难点。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全国统筹必然会触及到地区利益,涉及到地区利益的博弈,难度非常大,因此,中央准备先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不是一步到位地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而是先逐渐地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再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
至于中央调剂金的调剂模式,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可以效仿当前的省级调剂金模式,按照各省当期基本养老金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划拨,将这部分资金收缴上来由中央统一建立调剂基金,然后再根据每年各地养老金的收支情况进行调剂和统筹。
延迟退休方案基本拟定 依靠“政府养老”还能走多远?
中国职工的退休年龄究竟会延长到多少岁?虽然人社部从来没有对外公开方案的细节,但尹蔚民曾明确说:“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是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显然是不合理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在65岁左右。”
延迟退休政策的操作方案已经基本拟定。2016年7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分三步走: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比如每年往上调几个月。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比如会选取现在退休年龄相对较低的部分岗位开始。三是会在之前做及时的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地听取和征集意见。
延迟退休也侧面发映出“政府养老”的吃力。当前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中,社会养老保险“有账缺钱”,企业年金“有名无实”,商业养老保险“有心无力”,事关长久稳定的养老问题隐患重重。
在第一支柱面临巨大风险时,国际经验中大多国家更倚重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却长期遇冷。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秘书长郑伟表示,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如果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未缴部分视同缴纳,将形成数万亿元的“缺空”,对已经紧绷的养老金总盘子带来巨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财政补贴逐年增加,各级政府负担日益沉重。
一方面是企业年金“有名无实”。自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管理试行办法》颁布以来,我国企业年金规模有所增长,但建立企业年金主体过于单一。
另一方面,商业养老保险却“有心无力”。据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外养老体系中普遍发挥主导作用的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呈现小而弱态势,无力弥补社保基金的不足。
有专家介绍称,美国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企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退休账户养老金构成比约为17%:53%:30%,企业和个人负担超过80%;而我国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占比约为82%:18%,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模式导致政府在养老体系中负担超过80%。
未来,如果养老金面临崩盘的危险,无疑会加剧我国政府在养老体系中的责任风险。依靠“政府养老”还能走多远?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深挖商保潜力,弥补社保基金之不足,推动我国从“储蓄养老”向“保险养老”、从“政府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型。

养老保险进入三级风险区?靠"政府养老"还能走多远

8. 官方有省份养老金够支50个月特困省份收不抵支是怎么回事?

3月1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延迟退休再次成为媒体提问的焦点。
尹蔚民称,将继续深入、认真地研究延迟退休政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

同时,针对养老金运行状况,尹蔚民指出,现在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高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差异比较大。

游钧表示,养老基金的投资实施是个逐步的过程,是由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基金结余状况和结构状况,做好基金中长期测算工作,制定委托计划。所以,具体到启动实施,各地并不是一个时间点整齐划一地来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