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大地构造学说

2024-05-13

1. 我国主要的大地构造学说

1.多旋回构造运动说
我国地质学家黄汲清在长期研究并总结我国地质构造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于1945年提出并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地槽的发生、发展不是单旋回的,也不是简单的多次重复,而是多旋回、螺旋式上升发展运动的。并初步建立起多旋回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汲清进一步把多旋回构造运动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结合起来,认为板块运动也是长期的、多旋回发展的。黄汲清指出:多旋回构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和相互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必须将多旋回的规律纳入其模式,而多旋回学说又可由板块构造学说部分地解决其运动机制问题,解决驱动力问题。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过程中,把这两种学说密切结合起来,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在国内外地质界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地洼说
地洼说是我国地质学家陈国达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的大地构造学说。学说认为中生代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阶段,其大地构造性质既不属于地台,也不属于地槽,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从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他把这种新型活动区划为陆壳发展演化的第三个构造单元,称为“地洼区”。

图13-34“动”“定”转化递进说图解

(据宋春青,2005)
地洼说认为:地壳是多阶段发展形成的,是由地槽区演化到地台区,是由“动”到“定”;由地台区演化到地洼区,是由“定”到“动”;地壳的活动区与相对稳定区相互转化和交替更迭的过程,称之为“动”“定”转化(图13-34)。这种“动”“定”转化并非地壳构造单元的简单重复,而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不断向前发展,这种发展过程,称之为“递进”。地壳的发展规律叫作“‘动’‘定’转化递进律”。
地洼说的创立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它在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及指导找矿等方面体现了很高的价值和极大的实用意义。
3.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说(地质力学)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利用力学原理探讨了地质构造和构造运动及其起因。在1926年提出了全球构造演化的“大陆车阀学说”,认为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李四光指出: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引起地表形象变更的主因应是一个统一的力,即重力控制下的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这个力导致了地球经向的水平错动和纬向的水平错动。经向的水平错动有把地壳上层物质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动的趋势;纬向的水平运动,有把大陆向东西两方面分裂,南北大陆相对扭动和大陆西部边沿挤压成雄巍的褶皱山岭地带的趋势。
地质力学用力学原理解释了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把野外见到的岩层褶皱、劈理、片理、节理、断层以及沉积岩的层理,岩浆岩的流线、流面等,称为构造形迹。并将构造形迹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整体,称为构造体系。
构造体系可划归三类,即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
纬向构造体系 又称为东西向构造带,是指出现在一定纬度上规模巨大的构造带,在大陆上往往表现为横亘东西的山脉(图13-35)。如我国的天山-阴山构造带、秦岭-昆仑构造带、南岭构造带。

图13-35 纬向构造图解

经向构造体系 又称为南北向构造带,大体与经向平行,呈南北方向排列。它的规模和性质不尽相同,可以是压性的,也可以是张性的(图13-36)。如我国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落基山脉等。

图13-36 经向构造图解

扭动构造体系 因地壳组成的不均一性,使经向或纬向作用力发生变化,导致局部地壳发生扭动,形成各种扭动构造体系,它往往反映区域地壳构造运动的特点。
1)直扭构造体系。包括多字型构造(如新华夏系构造)、山字型构造(祁吕贺山字型构造、淮阳山字型)、棋盘格式构造和入字型构造等(图13-37)。

图13-37多字型构造图解

2)旋扭构造体系 是在曲线扭动或旋转扭动力偶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群弧形构造形迹和环绕的岩块或地块所组成的构造体系。其类型很多,包括帚状构造、S状或反S状构造、歹字型构造、莲花状构造、漩涡状构造等。
地质力学在我国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阐明了地质构造的空间展布规律,而且对于普查找矿、水文地质、寻找地下热水、地震地质等方面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我国主要的大地构造学说

2. 中国大地构造学派倡导者及其主要论著?

马杏垣(1919—2001年),1946年赴英,进入爱丁堡大学,师从于A.霍姆斯(Holmes),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副系主任、副教务长、副院长等,1978年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相继担任过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岩石圈计委执行局委员,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科联构造地质委员会委员等。1981年发表《嵩山构造变形——构造解析、重力构造》及《解析构造学》,建议列为解析构造学学派的倡导者。
马杏垣院士一生主要论著100种,其中属于大地构造学方面的主要有:
(1)专著(包括主编):
《五台山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1957年,地质出版社)、《地质构造形迹图册》(1978年)、《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1981年)、《中国的活动块体运动与构造变形》(1987年,地震出版社)、《中国岩石圈动力学纲要》(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之说明书)(1987年)、《重力作用与构造运动》(1988年,地震出版社)等。
(2)论文:
《五台山中条山地区的一些新构造运动现象》、《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1957年)、《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科学通报》,1960年)、《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基本问题》(《地质学报》,1961年1期)、《河南嵩山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史及古构造型式》(《地质科学》,1978年)、《解析构造学刍议》(《地球科学》,1983年3期)、《论滑复与岩石圈多层次滑脱构造》(《地质学报》,1984年3期)、《中国地质历史过程中的裂陷作用》(《现代地质运动研究(一)》,1985年)、《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要》(《地质学报》,1987年2期)、《用解析构造观察研究逆冲推覆构造》(合作)(1990年)、《中国构造地质学的回顾与展望》(《地质论评》,1995年5期)等。

七、选编《构造地质学的进展》借以反映几大学派以外中国构造地质学家的论点上述中国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派倡导者,仅是这个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实际上是一支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的学术群体,学界常以“百花争艳,异彩纷呈”来形容中国大地构造学学派的繁花似锦。他们之中,有的是几大学派的拥戴者或继承者,有的论点介于各派理论之间,或另有独立观点,各在中国大地构造学理论发展中,有着广泛而深邃的影响和贡献,他们中属老一辈的有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谢家荣、朱森、张寿常、李春昱等,有的是后起之秀喻德渊、王鸿祯、郭令智、吴磊伯、朱夏院士等;第三代中国大地构造学家,正活跃在当今各地质战线上,各自都曾发表过有代表性的论著。
为全面阐述中国大地构造学理论观点,包括六大学派继承者学术论点,特别是六大学派以外的构造地质学家的理论观点,80年代初,当笔者在科学出版社任职期间,特组织各权威学者,并邀请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编《构造地质学进展》一书,有计划、有目的的邀请包括几大学派及其他构造地质学家撰成论文28篇,文集出版后取得高度评论和反响。虽然已过去30年了,但作为中国构造地质学发展史应算是有历史意义的一页。
专集可分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我国目前大地构造研究学说——地质力学、多旋回、断块、镶嵌、板块、地洼、重力解析以及历史大地构造学的理论和发展;(2)近代大地构造理论进展的评述和值得注意的动向,以及20世纪80年代实施地球动力学计划的状况和展望;(3)前寒武纪、中新生代构造以及海洋、深部地质、古构造等的研究;(4)国家重点矿产铁、石油等矿田构造研究;(5)遥感、数学地质等新技术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
目录如下:
《关于大地构造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黄汲清 任纪舜
《地质力学的发展和探索中的问题》孙殿卿 吴磊伯 刘迅
《介绍断裂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的理论发展与实际意义》张文佑 钟嘉猷
《镶嵌构造波浪运动说》张伯声 王战
《板块构造是当今世界上最盛行的大地构造学说》李春昱
《历史大地构造学及其研究方法》王鸿祯
《地洼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情报室
《重力构造概述》马杏垣
《近代大地构造理论研究进展的评述》郭令智 施央申 马瑞士
《国外前寒武纪构造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马杏垣 肖庆辉
《铁矿构造》王述平 林炳营
《中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陈国达
《中新生代油气盆地》朱夏
《石油构造分析》刘和甫
《海洋地质构造是现阶段全球大地构造的一个侧面》谢继哲
《活动构造与地震》丁国瑜
《深部构造研究现状》曾融生
《地球动力学简介——现状与展望》王仁 何国琦 王永法
《古构造学研究现状综合评述》崔盛芹
《全球构造格局中的火成岩组合》从柏林
《全球构造中的沉积作用》李继亮
《全球构造格局中的变质作用》从柏林
《矿田矿床构造研究问题》翟裕生
《褶皱与断裂机制的研究》张文佑 钟嘉猷
《遥感技术在构造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承继成 马文璞
《数学地质在构造地质中的应用》王柏钧 李德清
《古地磁学的最新进展与动向》刘椿
《近年来构造地质学教育的若干情况》周济元 许仲路
《当前国外大地构造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动向》肖庆辉 卢星 周玉泉【笔者附记】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特别举办了大型成果展示会,会上中国构造地质学部分,除上述各构造地质学家近年研究成果外,其中展示出一些有关大地构造方面新思维和理论的著述。尽管他们都有专著出版,但在学界尚未得到公认,尚有待地质实践中去验证。从中国大地构造学术气氛活跃角度来说,显示着学说众多,学派林立的繁荣景象。

3. 中国大地构造学派倡导者及其主要论著?

陈国达教授的主要论著:
《广东之红色岩系》(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1935年,6(1):55—78)、《广东灵山地震志》(两广地质调查研究所特刊,1939年第17号1—112)、《中国岸线问题》(中国科学,1951年1(2—4):351—373)、《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兼论“华夏古陆”问题》(地质学报,1956年36(3):239—272)、《地壳的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科学通报,1959年(3):94—96)、《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论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地质学报,1959年39(3):227—241)、《地台活化说及其找

矿意义》(地质出版社,1960年)、《地洼区的特征和性质及其所谓“准地台”的比例》(地质学报,1960年40(2):162—186)、《大地构造的哲学问题》(科学通报,1963年(2):1—17)、《地洼区——后地台阶段的一种新型活动区》(科学出版社,1965年)、《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地图出版社,1977年)、《中国大地构造概要》(1977年)、《成矿构造研究法》(地质出版杜,1978年)、《南北地洼区及其与中国地壳演化分异及青藏高原隆起原因的关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79年3(3))、《地洼学说及其实践意义》(中国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第1册,地质出版社,1980年45—54)、《中国地洼型油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0年1(3):167—176)、《天山的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性质问题》(地质论评,1983年29(1):26—30)、《古潜山油田的基本特征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石油实验地质,1983年5(4):241—249)、《地洼区在国外的分布及研究现状》(湖南地质学会会讯,1984年(3—4):1—5)、《地洼学说文选》(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年)。

中国大地构造学派倡导者及其主要论著?

4. 中国大地构造学派倡导者及其主要论著?

张伯声(1903—1994年),1917年入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同年进北京清华大学学习,1926年,他在清华毕业,遂被保送赴美留学。
张伯声先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化学专业,不到两年就提前毕业,获硕士学位。考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继续攻读化学。1928年3月,他报考芝加哥大学地质系研究生开始跟随著名的岩石学家约翰逊教授、构造地质学家坎伯仑教授攻读地质系专业。不久,张伯声转入斯坦福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受到地质学家维里士教授、布莱克教授的精心指导。1930年5月,因家事被迫中断学业回国。
回国后,张伯声到焦作工学院任教授,此后转教于河南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洋工学院。抗战爆发后,他随北洋工学院从天津内迁西安(西安临时大学),又迁至陕南汉中(西北联合大学),联合大学解体后他在城固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大学任教,1939年兼任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大学教授、系主任。抗战胜利后任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1949年初,驻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南逃,他同当时的西北大学校长、著名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却一直守护着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声被任命为西北大学理学院院长。1951年起,历任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兼岩矿教研室主任、中国区域地质研究室主任和西北大学教务处长、副校长等职。1980年11月,调西安地质学院任院长,1983年后任名誉院长及地质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
在执教期间,他还致力于地质科研及实践,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地质理论和矿产事业做出了贡献。他的地质科研及实践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矿产工作;二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三是对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四是关于地震地质的研究;五是创立了波浪镶嵌构造学说。在全国第二届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上,张伯声“地壳波浪镶嵌构造学说”被公认为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世界地质界将其誉为“盛开在地质科学园地里的奇葩”。
张伯声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20世纪60年代初,光荣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78年,作为教育界的代表成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分别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获先进个人和科研项目两个奖状;1979年和1985领导的两个科研项目分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后来的院士);199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伯声的代表论著有《波浪状镶嵌构造》、《中国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科学出版社,1980年)、《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研究》(陕西科技出版社)、《张伯声地质文集》(陕西科技出版社)、《辩证的地质学》、《豫西煤田地质》、《中国东部地质构造基本特征读后》、《中国大地构造图》等。他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先后获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和国家科技二等奖。

5. 中国大地构造学派倡导者及其主要论著?

黄汲清(1904—1995年),1933年留学瑞士,进入伯尔尼大学,1933年转入浓霞台大学,专攻地质构造学,受教于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阿尔冈教授。阿尔冈倡导运用大地构造体系、大地构造运动中的动力方向和动力轴来进行构造分析,创立地质力学分析方法,这对中国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黄汲清1935年以《瑞士华来县素女峰——破金瓜峰地区之地质研究》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历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室主任、代所长、所长,兼任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一直从事地质研究,创立了从优地槽、冒地槽到多旋回理论的大地构造学学派。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地质调查所长、西南地质局局长,1951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地质部石油局总工程师,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学会会长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被任命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等。
主要著述:
《秦岭山及四川地质研究》(1930年合作)、《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1932年,是一篇标志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的基础性论著)《瑞士华来县素女峰——破金瓜地区之地质研究》(1935年)、《江南大陆——扬子江以南之加里东山脉》(1941年)、《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1943年)、《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1943—1945年),文中提出多旋回造山运动的大地构造理论,俄文版时,苏联大地构造学派领导人莎茨基院士撰写《序》,做了高度评价。)
《三十年来之中国地质学》(1946年,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三十年中国地质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是一篇研究中国地质发展史的重要论著)、《关于震旦运动(1947年《地质论评》12卷1~2,1947年)、《鄂尔多斯地台西缘的大地构造轮廓和寻找石油的方向》(《地质学报》35卷1期,1955年)、《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专著,并作为1∶300万大地构造图说明书)、《中国区域地质特征》(《地质学报》34卷3期,1954年)、《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1956年《从多旋回构造运动观点探讨地壳发展规律》(《学报》,1962年2期)、《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分区及其基本特征》(《地质学报》39卷2期,1959年)《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学报》40卷,1960年)、《中国的优地槽和冒地槽以及它们的多旋回发展》(合作,1965年)、《对中国大地构造若干特点新认识》(《地质学报》合作,1974年1期)、《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地质学报》合作1977年)、《“双百”方针与大地构造研究》(《人民日报》1977年10月23日)、《试论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中国科学》1979年4月,文中,结合板块构造理论,进一步阐述自己多旋回思想)《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980年,科学出版社,该专著相继有日文版1986年,英文版1987年)、《略论六十年来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及今后努力方向》(《地质论评》第28卷第6期,1982年,该文是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而作,并在庆祝大会上做过专题学术报告)《关于大地构造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构造地质学进展》(与任继舜合作)、1982年,科学出版社)《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初步分析》(合作,《地质学报》第58卷1期,1984年)、《对我国含油气远景分区的初步意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10卷第三期,1989年,本文早在1957年全国石油普查会议上报告,并附有1∶300万远景分布图)。

《中国大地构造特征的新认识》(合作,《中国地质科学院学报》第9号,1984年)、《多旋回地壳构造运动理论及其应用》、(《大自然探索》1985年2期《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1987年,地质出版社)。
【附】笔者点滴追忆黄汲清先生著述颇多,其中我读过或部分读过的论著也不少,在专著中受益颇深的有两部专著。
(1)《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1954年,地质出版社)
还在北京地院进修中,记得做过笔录,全书共为11章,从大陆和地槽,论及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进而阐述他旋回理论的五大轮回:即前寒武纪轮回、加里东轮回、阿尔卑斯轮回,单轮回和多轮回,在学习到中国的大地构造格架一章中,深深领悟到黄先生的大地构造理论对中国构造型式、褶皱带,特别是中国燕山运动的阐述,融汇贯通,使我这个刚刚入门的院校学生,基本上能理解、看懂,记忆犹新受益匪浅;特别是对苏联大地构造学派带头人沙茨基院士的俄文版序,读过多遍,记得在序中高度评价了黄先生的构造地质学基本观点,并提及黄先生的构造理论有活动论内涵,但与魏格纳漂移理论不同,与阿尔冈理论相似,又在基础褶皱和深部褶皱概念各异,而黄先生对造山作用的分类系统,与施蒂勒观点基本相似;他的这段评述,表明他对中国大地构造学及其学派的认识和了解;序中也对李四光1929年在发表的“Geological Magazine”地质构造观点,认为李先生“是一位典型的活动论者”,而且含有明确的地壳水平位移的理念。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专刊甲种20号1944—1945年)其俄文版是从英文译出,书名是“Основые черты тектонического строения китая”。
(2)《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980年,科学出版社)
这部专著是作为《构造地质学理论丛书》之一,完全是在黄先生构造思想指导下,最后几经修改后定稿,可以说是80年代多旋回构造理论的代表作。笔者时任科学出版社地学编辑室负责人,有幸参与了《编写大纲》的讨论和定稿的讨论,付印前基本上通读过,但由于笔者对中国大地构造格架知识不系统并没有全部看懂领悟,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从专著的编写结构提过一些建设性建议,得到黄先生的鼓励。定稿讨论中记得黄先生比较欣赏的是第二章“中国构造旋回划分”,显示出多旋回理论的发展与丰富内涵;其次是共六章“中国大地构造的演化”,文中比较系统地论及到喜马拉雅旋回的构造特征,以及喜马拉雅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发展的意义。

中国大地构造学派倡导者及其主要论著?

6. 中国大地构造学派倡导者及其主要论著?

李四光(1889—1971年),1904年留学日本,1907年毕业于弘文学院,进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0年毕业回国。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专攻地质学,受教于鲍尔顿(W.S.Boultou)教授,1917年获学士学位,1918年以《中国之地质》论文获得硕士学位,1931年获得伯明翰大学授予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20年考察欧洲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22年参与中国地质学会的建立,当选为副理事长。1926年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独立的地质力学学派,1927年奉命筹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28年首任所长,成为中国地质学创建人之一,1948年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地质部部长、全国科协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主要著述:
《中国地质概要》(英《地质杂志》1921年)
《中国地质纲要》(中国科学社,1922年)
《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及对大陆运动问题的意义》(1929年)
《再论构造型式与地壳运动》(1931年)、《中国东南部古生代后期之造山运动》(1931年)
《东亚构造格架》(1933年)、《中国之构造格架》(1935年)

《中国地质学》(1939年)、《广西地台构造之轮廓》(1941年)、《地质力学基础与方法》(1945,1947年)
《东岭东段地质力学之研究》(1944年)
《剪力节理与张力节理之初步观察》(1944年)
《关于“震旦运动”及华夏式、新华夏构造线三个名词》(1947年)
《新华夏海之起源》(1943年)、《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1952年)、《莲花状构造》(1957年)
《中国的造山历史和构造轮廓》(1949年)、《关于地质构造的三重基本概念》(1953年)、《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复合体系问题》(1954年)、《东亚复杂构造带和南北构造带》(1959年)、《关于改进构造地质工作的几点意见》(1965年)、《关于当前石油地质工作的几点意见》(1965年)、《地质力学发展的过程和当前任务》(1965年)、《关于地震工作的几点意见》(1970年)、《天文、地质、古生物》(1972年)、《地质力学概论》(1973年)、《地质力学方法》(1973年)。
根据笔者点滴追忆:李四光先生逝世后,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组织成立了李四光同志遗留资料整理小组,责成科学出版社出版,笔者正是该社地学编辑室主管,动员全室编辑人员全力投入编辑工作,经过两年的奋战,终于在1972年起相继出版,其中五本遗著要求责任编辑和主管主任通读两遍,这五本专著代表李先生及其地质力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
(1)《地质力学概论》(1973年,科学出版社)
全书共四章:(1)对传统构造概念的评论及对地质力学理论概念的阐述,(2)构造形迹新概念,包括东亚复杂构造带、南北构造带扭动构造型式(多字型构造、山字型构造、旋卷构造、棋盘格式构造、入字型构造)(3)地壳运动起源及其力学问题,(4)地质力学存在的问题等。
(2)《地质力学方法》(1976年,科学出版社)
由李先生有代表性14篇论文汇编而成,其中包括了“地质力学之基础”,“中国的造山历史和构造轮廓”,“关于地质构造的三重基本概念”,“地质力学发展的过程和当前的任务”等,可以说都是大家常常引用的重要论文。
(3)《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初稿)(1972年,科学出版社)
在出版说明中,虽然说这是李先生生前编撰的初稿,我读后确实代表了李先生的宇宙观、地球观和人类起源观,是一部深入浅出的理论性读物,特别是最后“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一章更是代表李先生的地质力学理论概述。
(4)《地震地质》(1973年,科学出版社)
主要论及活动性构造体系与地震带的分布,地震地质工作,包括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等;文集还包括邢台地震地质考察报告以及对地震预报工作的讲话等,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引发的争论,李老遗留下来的、关于地震预报的论点:①“地震是可知的”,②“地震是可以预报的”论断,受到广泛的传颂和借鉴,起到了重要论证和启迪作用。
另有《李四光同志关于地质工作方面的一些意见》(内部资料)和(机密资料)刊行,都有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战略思想。详见《李四光全集》。
【笔者点滴追忆】
1958年李先生决定编撰《旋卷和一般扭动构造及地质构造体系复合问题》第二辑,以及第一辑复刊关于“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单行本时,在科学出版社内都是我担任该刊的责任编辑,其中一篇俄文稿,李老还责成我做过校订。通过编辑加工,通读,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一知半解,或是完全不解,李老亲自耐心地做过两次讲解,那种谆谆善诱,爱护青年编辑的神态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其中一次李老还把《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一书的俄文本亲手赠给我,至今仍保存在我的书柜中。
最后引录: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得意门生曾写过一首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陷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7. 中国五大构造地质学派是哪些?

一、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张伯声
二、地质力学 ——李四光
三、多旋回构造运动说 ——黄汲清
四、断块构造学说——张文佑
五、地洼说——陈国达
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五大构造地质学派是哪些?

8. 板块构造理论的传入,丰富了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的内涵及其影响?

近年来,由于地幔对流理论的建立,地磁倒转和逆掩断层的论证,大洋中脊理论和海底扩张学说的涌现,促使沉睡了50余年的大陆漂移学说得以苏醒,给大地构造学领域内水平运动和活动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吸收和探索板块构造理论,结合我国大地构造结构特点,提出和解释了一些有关地壳运动的理论问题,诸如对青藏高原结构,地震成因及机制等,获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当时板块构造理论的共识,丰富了中国地质学理论和地球科学哲学内涵。
80年代后,板块构造理论和模式,由于是建立在60年代中期,基于在大洋洋底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化,板块构造理论已显示出对大陆地质探索甚为乏力,加之原创的力源机制等问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即便有“板块登陆”之说,也似乎收效甚微。
众所周知,板块构造理论自其诞生起,就不断有一些地学方面权威学者的质疑和反对,像上文所述,诸如英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杰弗瑞斯和苏联大地构造学家别洛乌索夫院士等,都曾提出过几十条质疑,坚定地否认其地幔对流理论和海底扩张学说,总的来说,当前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认为板块构造理论,未能阐明大陆动力学作用,包括大陆上山脉的隆起、盆地的沉降、地震活动和岩浆活动等,特别是使板块驱动的力源问题,没有提供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和论证。
70—80年代中,这些反对和质疑意见,曾一度被湮没在对板块构造理论的赞扬声中。近年来国内也有专文质疑,甚至否定板块构造学说,甚或有人提出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先进的理论来替代。
板块构造理论“登陆”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岩石圈计划(ICP),其中包括“全球大断面”(GGT)、大陆地震反射剖面、世界应力图编制、大陆超深钻、板内变形、层析成像和地壳结构分析等取得一些新资料,提高了一些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区域性深部结构、莫霍面性质与变化,壳幔拆离、深大断裂和火山活动等方面的新认识,但还不能说在大陆地质的研究中,已取得了大家公认的新观点和新理论。
鉴于学者们认识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局限性,与描述大洋板块动力学的海底扩张和俯冲机制相比,大陆物质增生和消减过程,仍然是一个谜。
1989年美国提出大陆动力学计划,试图来解决大陆行为作用、历史和演化,探索有关大陆演化新模式,试图把板块构造理论引向纵深发展,建立起大陆动力学理论。
从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一些先进国家代表的论文、学术报告中显示,大陆动力学确取得颇大的进展。其中作为大会东道主的中国地质学家们无论在大会主题学术报告中,抑或是在大地构造学的专题研讨会,对大陆动力学,都展露出新的亮点。一批中国大地构造学家多年坚持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进行了多学科、多兵种的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新资料、新论证,特别是刘东生院士、李挺栋院士、肖序常院士关于青藏高原构造的抬升与演化及其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理论,受到了与会地质学家们的高度评价和称赞。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这里地处中央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形带、特底斯带,早已是国际岩石圈、大陆地质动力学的研究基地,国际性协作的示范区,全球构造带独特构造条件的热点区,更是板块构造理论的“试金石”,揭开青藏高原的构造地质的面纱,将是对全球地质科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从板块构造学说来论,据参加第32届、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中国地质学家告知,板块构造理论,仍是当前大地构造学中占有主流地位的学说,渴望通过在实践国际岩石圈计划、地球动力学计划以及沿着当代地球系统科学新方向,以“超板块”、流变学等为理念,定会有新的观点和理论出现,来揭开地球新的奥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