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输入通胀??

2024-05-16

1. 什么叫输入通胀??

  新手上路,希望多指教
  输入通胀是指引起通胀的因素是国外因素引起的,而不是国内因素。
  目前引起国内通胀的国外因素主要在于人民币汇率偏低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和热钱涌入中国,从而引起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最终导致价格上涨。
  由于人民币汇率偏低,会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国外大量热钱涌入(因为热钱看涨人民币,热钱进入境内,兑换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再换成外币,就可以获利),二是人民币计价的商品被低估,因此国外对中国商品需求变大,这样很多外币就进入中国。而我国实行的是外币管制政策,外汇必须由人民银行买入,再以人民币的方式放出,这样就释放了更多的人民币在市场上。当货币供给大于经济运行所需时,商品价格上涨,产生通胀。
  建议你看一下周其仁这篇文章,我觉得他写的 比较浅显易懂。当前我们很多人都陶醉于中国制造,其实背后有很多辛酸,我希望更多经济学以外的人能关注下我们的国家经济实际情况。

  目前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釜底抽薪收紧货币发行,允许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是目前最佳的办法。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漫游的货币偏大,当货币供应偏多的时候,物价迟早要上来。
  汇率失衡,出口偏大、顺差很多,投资很多,钱进中国变成人民币,这一轮通货膨胀就是这么来的。

  人民币缓慢地升值会导致热钱不断地流入,导致货币供应加大,给通货膨胀带来压力,因此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比缓慢升值的措施好。


  汇率机制未反映生产率的进步

  周其仁表示,虽然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产率仍然落后,但是我们的生产率的进步率却是美国等国家的好几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汇率机制却没有反映这种变化。

  从1997年到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实际上挂住在8.2765。盯死的汇率不反映生产率的变化,这导致重大不平衡。在国际市场上,全世界对中国货的需求上升,中国出口导向的工业越来越蓬勃发展,这里面有人力资本增加、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有汇率错误估计、本币低估的因素。

  在汇率低估的情况下,不断上涨的外部需求导致我国劳动力需求增加、资源压力增加、原材料需求增加、排放增加,最终导致了目前的一系列问题。这两年,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快速增长,成本上来以后能不能消化这些成本,就是一个问题。

  通货膨胀问题出在货币

  对于通胀问题,周其仁教授表示,去年年中CPI一下子上来了,其后不断上涨,直至今年2月的8.7%,3月份数据马上要公布,估计不会低于8%。通货膨胀一起来,所有的物价都变了,因为大家的预期都变了。

  周教授表示,将通胀归因于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或者将之视为油价现象,是全球性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是输入型通胀,这都是不正确的,“我从来不认为通货膨胀是全球性的,而是与本国的事情有关。”日本的石油都靠进口,但是通胀只有1个多点,俄罗斯是出口石油的,但其通胀率达12%。目前物价的全面上涨,是货币出了问题。

  从这几年物价上涨的情况看,宏观调控摁住了这里,那里又出了问题。我们的粮食生产连续4年丰收,但是到2007年,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突然飙升,本质上不是农业出了问题,而是宏观变量出了问题,钱在市场上冲来冲去,到2007年冲到农产品了。

  汇率低估导致外需太猛

  周其仁教授表示,这些年人民币汇率低估,中国产品市场竞争力上升,出口快速增长,这一方面是中国的成就,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也带来问题。

  目前我们形成了出口主导型经济,但是由于我们的价格机制不对,汇率不对,所以2003年以来,总担心经济过热,宏观调控总想压这个压那个,其原因在于外需太猛,因为总需求=外需+内需+投资,如果外需太猛,又不能压制,就只好压内需。2004年关闭江苏铁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外需比例越大,就业越多,税收越多,越不敢动。所以一直不敢动汇率,让人民币升值。

  现在我们年度的外贸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达到12%,历史上日本最好的时候,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也只有3%。现在中国银行一天到账的美元有20亿美元,全世界的人都想办法换人民币。

  美元进来就要变成人民币,这些货币在市场上漫游,导致资产价格大涨,这就是货币总量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用来买美元资产,它往地上一躺,我们的外汇资产就大大缩水。这两年央行好辛苦,一方面不得不发行人民币收美元,另一方面又要发行大量的央行票据收流动性。

  周其仁表示,汇率失衡,出口偏大、顺差很多,投资很多,钱进中国变成人民币,这一轮通货膨胀就是这么来的。2003年9月经济学家宋国青(宋国青新闻,宋国青说吧)、余永定(余永定新闻,余永定说吧)就认为中国有通胀压力,来源就是汇率机制有问题,当时建议一次性提高人民币汇率。

  物价:不能寄望下半年会自动下降

  周其仁表示,目前,我们的通货膨胀面临3个问题,不能寄希望于下半年物价自动会降下来。

  第一就是负利率。现在我们通胀8个多点,存款利率只有4个多点,中国居民有8万亿元的存款,这是一个笼中虎。通胀过了5%就很难守得住,因为有通胀预期,有的人会提前购买,卖的人却不卖。如果每户农民家里少卖300~500斤粮食,供求就会出问题,这种通货膨胀如果自我加速,就会出问题。现在超过了8%,形势很严峻,不少人说翘尾因素,寄希望于下半年物价涨幅会下来,这是不妥的。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国家辛辛苦苦地办工厂,将环境污染留在国内,大家抢劳动力,原材料,把价格抬高,赚来的美元一头留在国内变成人民币,加剧国内通胀,一头用来买美元资产,美元一贬值,就大大缩水。每天20亿美元进来,2万亿、3万亿美元是很快就会达到,这个游戏很难持续下去。

  第三个问题是,一旦通货膨胀起来,政府通常就会管制价格,比如电价,煤电关系中煤是市场价,电是计划价,目前电业全行业亏损,供给能力减少,一减少运输就出问题,这都是非常为难的。周其仁表示,正确的程序就是管紧货币,放开价格。放开价格才能放开生产,将稀缺资源用到急需的地方去。

  周其仁表示,2003年以来的这个游戏,不可持续,必须要结束,结束的关键就是汇率机制。目前汇率升了,不是外国压我们的原因,而是我们自己受不了。周其仁表示,人民币缓慢地升值会导致热钱不断地流入,导致货币供应加大,给通货膨胀带来压力,因此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比缓慢升值的措施好。 (来源:广州日报)

什么叫输入通胀??

2. 美国对前苏联的“休眠疗法”内容是什么?

应该是休克疗法吧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联盟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

当时俄罗斯的经济现状是一大堆半死不活的计划经济企业,外加1万亿卢布内债和1200亿美元外债。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民主派认为:采用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学说与货币主义理论来指导俄罗斯转型,力主推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作用;在转型政策与方法上,实行激进的一步到位式的经济转轨,即“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有关键三步:放开物价、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大规模私有化,当初这“三板斧”把玻利维亚从绝望中很快挽救过来,但对于俄罗斯的庞大的经济体,奇迹没有在短期重现,其效果却在近七年后出现。1992年实行休克疗法曾经急剧恶化。1992年比上年下降18.5%, 1993年下降12%, 1994年下降15%, 1995年下降4%, 1996年下降5%, 1997年出现暂时的转机,增长0.4%, 1998年又下降4.6%。当年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10和中国的1/5,人均GDP减少到了1500美元(中国1998年GDP总量为1.03万亿美元,人均GDP是759美元)。

但从1999年起,俄罗斯经济以平均每年6个百分点的速度强劲增长。2005年,人均GDP达到5300美元(1998年以来增幅253%)。GDP总量为0.77万亿美元,排名第十三位。今年,高增长率和卢布增值,预计人均GDP将达到 6000美元。而中国2005年GDP总量为2.235万亿美元,人均GDP是1720美元(1998年以来增幅129%)。

如果从人均GDP这个更能反映人民富裕程度的指标看,俄罗斯比中国的经济轨迹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从今天看,休克疗法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什么?

第一,休克疗法的最大功劳就是在俄罗斯真正建立了市场经济。标志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俄罗斯的价格形成机制上非常合理。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俄罗斯劳动力绝对的值钱。休克期间唯一可参照的价格就是国际价格。更多的是美圆的价格。这样当休克以后,一切商品和服务,都基本上符合了国际市场价格。卢布也成为了国家自由兑换的货币。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俄罗斯被欧洲和美国认可为市场经济国家的根本原因。在在俄罗斯联邦外国人包括美国人和欧洲人一定不会得到任何比本国人特殊的待遇或者优惠。而且本国人的许多福利待遇外国人是不能得到的。在莫斯科住宅的价格与纽约和伦敦没什么区别。物价也基本一样。俄罗斯商品永远不会用剥削自己本国人(低工资)为代价,去国际市场上去倾销。

第二、俄罗斯联邦的税收体系非常完备。并且是全欧洲最低的国家。无论是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并且在国内税法典规定了统一的税率。对任何人,本国人和外国人都是平等的。对大企业和小企业也是平等的。税务官员也无权减免任何人的税收,这样充分有效地杜绝了腐败。因为只要不存在优惠和减免,官员的特权就是零,就不会有腐败。而新组建的税务警察的稽查工作,效率非常高。使得俄罗斯联邦出现排队交税的情况。

第三、休克疗法和私有化给企业带来的后果:企业职工在 95%的公司中拥有大於12%的所有权,在50%的公司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控股额,大於57%。其中工人在95%的公司中拥有大於5%的所有权,在50%的公司中拥有大於39%的所有权。企业的经理层在50%的公司中拥有大於13%的所有权。2.外部股东在50%的公司中拥有大於30%的所有权,低於职工持股额。3国家至少在50%的公司中已经没有了任何股份。以上统计资料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转轨期间,职工所有权为企业所有制结构的主体。职工所有权主导型企业是俄罗斯企业制度典型特征。这就意味著,俄罗斯企业中,私有化比较彻底,职工持股比例很高,这样的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一定会逐步增强。

第四、俄罗斯农业:1992年,俄罗斯实行市场变革。在经济自由化进程中,俄政府实施激进的「休克疗法」,解散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推行西方式的私人农场经营模式。在市场变革中,俄罗斯农村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改革的结果看,到2000年底,农业用地的70%已经实现股份化,1200万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 92%的土地份额的所有者获得了产权证。而在1999年初,集体农庄占农业企业总数的17.8%,国营农场只占总数的6.7%,新改建的农业组织形式已经占到68.1%。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服务企业基本上实现了私有化。

俄罗斯评选的「农业300强」的前100名企业主要集中在农业产区,每个企业拥有耕地从1.5万公顷至2万公顷不等。目前,农业中的国有成分不足 10%,62%的农用土地为私人所有,而私人农场总数2000年底就已达到26万个,其中大型农业企业有300多家,近百个集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於一体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格外引人注目。1999年,俄罗斯农业产值上升了 4%,2000年粮食产量增产5%,达到6400万吨。2001年播种面积增长了10%,这是10年来的首次增长。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良好的自然条件,2001年粮食产量达到8520万吨。这不仅满足了7000万吨的国内需求,而且有余粮向国外出口。2002年俄粮食产量达到8600万吨。

近年来,由於政策的调整和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农业已从多年来是俄经济中最不受重视、效益最低的部门成为最能盈利和最有发展前景的部门,据计算,目前对农业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5,一些大的食品公司、大的石油公司都积极向农业投资。

第五、俄罗斯银行:休克疗法之初,俄罗斯社会上出现最显眼的、最多的就是私有银行。各个城市都到处可见新成立的私有或者股份化的银行。经过十几年的残酷竞争,特别是9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俄罗斯银行业走向成熟。目前俄罗斯银行业以私有和股份化为主。英国《银行家》杂志日前刊登了2004年世界银行 1000强,其中俄罗斯有22家银行入选。2003年俄罗斯有19个银行信贷组织入选该名单,新增加的3个银行分别是俄罗斯标准银行、工业建设银行和欧洲金融莫斯科银行。

总结一下:俄罗斯经济连续6年都在快速增长:2003年俄罗斯国内总产量增长了7.3%,2004年增长7.1%,超过5820亿美元。 2005年预计可以达到去年的水平。

2004年,俄罗斯工业生产增长6.1%,农业生产增长1.6%,运输量增长8.2%,居民现金实际收入增长7.8%,零售商业增长12.1%,商品出口增长33.9%,进口增长24.6%。

2005年初,黄金储备创造了苏联和俄罗斯有史以来最高记录,为1245亿美元(2002年为478亿美元)。

2004年平均月工资增长22.9%,达到247美元。 2005年6月达到300美金。

俄罗斯的外贸周转额2004年增加了32%,达到2768亿美元。出口额1820亿美元(+33.9%),进口额948亿美元(+24.6%)。以前最多的批评认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依靠石油的价格上涨,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2004年出口额是1820美元,当年石油涨价带来的额外收入是70亿美元,这些额外收入对整个经济规模来说,并不大,况且,俄罗斯联邦石油带来的额外收入全部进入稳定基金,普京说也许100年以后才能使用。那钱是留给子孙的钱。

总之,俄罗斯联邦公民社会已经建立,宪政已经建立,市场经济已经得到欧盟和美国的承认。俄罗斯联邦经济已经因为政治上的公开和透明而得到了益处。经济已经连续7年高速发展。而且这种增长将持续和良性。

3. 通货紧缩是什么

通货紧缩 (deflation) 是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俗的讲,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表述,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也有学者将通货紧缩细分为deflation与disinflation,前者的标志是CPI(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转为负数,亦即物价指数与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后者的标志是CPI连续下降,亦即物价指数月度环比连续下降。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的全面持续下降,判断通货紧缩的程度就必须解决两个以下问题:一是用什么指标来测度物价水平的变化;二是连续下降多长时间才可看作持续下降。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化的指标。
通货紧缩的原因:
(1)货币供给减少。主要是由于政策时滞的原因,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投资和需求的下降,进而影响社会有效供给。
(2)有效需求不足。当实际利率较高时,消费和投资就会出现大幅下降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物价持续下跌;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下降和提高利率时,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物价下跌;制度变迁和转型等体制因素,导致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倾向下降,即期支出大量地转化为远期支出,也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降。
(3)供需结构不合理。由于经济中存在不合理的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加剧供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跌。
(4)国际市场的冲击。对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下降,外资流人减少,导致国内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
扩展资料:
对于通货紧缩的涵义,与对通货膨胀一样,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从争论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即所谓的“双要素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被称为“单要素论”。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仍有争论,但对于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一般来说,单要素论的观点对于判断通货紧缩发生及其治理更为科学。这是因为,通货紧缩作为通货膨胀的反现象,理应反映物价的变动态势,价格的全面、持续下降,表明单位货币所反映的商品价值在增加,是货币供给量相对不足的结果,货币供给不足可能只是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因此,双要素论的货币供给下降的界定,将会缩小通货紧缩的范围;而三要素论中的经济衰退,一般是通货紧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用经济衰退的出现来判断通货紧缩就太晚了。根据单要素论的观点,判断通货紧缩的标准只能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其他现象可以作为寻找成因,判断紧缩程度等的依据,但作为通货紧缩的构成要素是不妥的。
参考资料: 通货紧缩-百度百科

通货紧缩是什么

4. 请问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扩展资料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
经济学的发展曾经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于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希腊色诺芬与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
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中国经济学家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逐步由政治经济学向科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不断完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学

5. 日本为什么会有泡沫经济,最后怎么破裂的?


日本为什么会有泡沫经济,最后怎么破裂的?

6.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就是从货币需求入手的。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消费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收入,这构成预算约束;商品价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 

  1、同理,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数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并以恒久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恒久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2、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 

  3、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数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将货币视同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7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货币学派强调货币需求与恒久收入和各种非货币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他认为: 

Y是实际恒久性收入; 
W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 的比率; 
rm货币预期收益率; 
rb固定收益的证券的利率; 
re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预期物价变动率; 
u其他的变量函数。 
  他强调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 

  弗理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理由是: 

  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因此,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方面。 

[编辑]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的前提假设[1]
  由于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欧洲复兴等事件先后发生,世界经济长时期萧条,因此,从1936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是“萧条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的全盛时期。但在这之后,大规模经济萧条现象已经不是世界经济的主题,取而代之的是通货膨胀问题。到70年代,简单的通货膨胀又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滞胀”。这种经济环境大前提的变化,导致了货币数量说的复兴。弗里德曼的前提假设与凯恩斯的假设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差异: 

  1.长期分析,价格起作用,而且对未来的价格预期也起作用 

  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世界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如图2-10,产出量(Y1)接近或达到了充分就业的产量Y * 。如果仍然按照凯恩斯经济学指导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行事,则必然有总需求的进一步攀升(从AD1到AD3),其结果只能是“滞胀”――只有价格上涨,没有经济增长(价格从P2到P3)。在长期中,价格变量是变动的,对国民收入是有影响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价格从P1到P2),价格或多或少会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从Y1到Y * );在“滞胀”条件下,价格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60年代以来发生的持续通货膨胀,不能不对人们关于下一期的价格预测发生影响。价格预期一定有三种情形:看涨、看跌和不变,前两者都会对人们的支出产生影响,从而对经济发生作用。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所说,“大多数人预期什么,就会发生什么”。 

  2. 货币量的层次为 ,即包括货币和准货币 

  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扩大了货币的涵盖内容,将货币定义在了广义货币层次上,即业内人士所说的 。众所周知,货币的定义有许多种,譬如,美联储对货币的定义就不下6种。多数经济学家是从纯理论角度,即货币的功能方面来讨论货币定义的。而货币学派则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定义应以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测定。确定最适当的货币定义的标准是: 

  (1)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如,M2与GDP的相关系数若分别大于M1、M3与GDP的相关系数,则M2作为货币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还要看第二个标准。 

  (2)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如,M2与GDP的相关系数要大于M0(现金)、Dd(活期存款)、Dt(定期存款)与GDP的相关系数。 

  上述两个标准必须同时满足。弗里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Anna Jacobson Schwartz,1915—)就是根据这两个标准确定M2是最佳货币定义的。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函数[1]
  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著名论文《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在文中,弗里德曼将货币需求理论函数表述如下: 

      (1) 

  式(1)中的符号意义、函数与自变量的相关关系如下: 

  1、Md为名义货币需求,它是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决定的。 

  2、P为价格指数,为了实现正常消费或经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高,所需货币量就应该越多,二者正相关。 

  3、为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其中,rb为债券利率。比较费解的分式是债券利率的预期变动率。为什么写成这种形式呢?我们对此做一简单的解释。经验指出,债券利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rb = f(t)。若求函数在任一点上的变化率,则要对函数求对数的导数(lnrb)t。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有 

   (2) 

  弄清了数学表达式的意义之后,再来讨论一下变量与函数的相关关系。当期债券利率减去债券利率的预期变动率,就是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上升,意味着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加大,理性的经济个体必然要尽可能地减少货币需求量,用有较大预期收益的债券替代。反之则反是。显然,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负相关。 

  4.为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其中,re为股票收益率;为预期资本损益率,即股票价格变化率,数学意义同前; 为股票收益率的预期变化率。 

  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的机理与债券相同,变量与函数Md也是负相关的。 

  5. 与前面的道理相同,为预期价格变动率。如果预期物价上升,就意味着下一期货币的购买力将降低。于是,人们势必会减少货币持有量,以其它能保值的资产保值。反之则反是。Needless to say,二者是负相关的。 

  6. w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的比例,按弗里德曼的思路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w= 
 人力财富  ≈ 
 
人力财富+物质财富  
  收入   
财富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函数中, 与 是什么关系?不知道为什么,弗里德曼没有说明。而且,在货币理论界,对此也无普遍接受的研究结论。 

  7.Y为“恒久收入”。恒久收入不同于我们经常使用的“统计收入”概念,它是统计收入与“临时收入”的代数和,换言之,恒久收入的统计量是统计收入的几何加权平均值。弗里德曼为什么用恒久收入替代一般的国民收入呢?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在长期中,假定一个人的平均收入水平是月薪6000元,他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消费支出习惯,因而决定了货币需求量。他不会因某一个月收入偶然的提高或降低而改变自己的消费支出习惯,从而货币需求量。譬如,增加了1000元,他可能用其购买公债;减少1000元,他可能卖出一部分手中的公债,以保证消费支付习惯不变。如果他确信平均收入从此就提高(降低)到了某一新的水平上,他将调整自己的消费支出习惯,从而决定新的货币需求量。这里所说的“平均收入”,大致就是“恒久收入”的含义。 

  恒久收入与Md的相关关系如同凯恩斯的收入与Md一样,是正数相关的。 

  8.u为影响持有货币效用的其它随机因素,如偏好、与货币有关的制度变化等等。显然,由于u的随机性,它与Md的关系不定。 

  需要说明,在许多经济学专著中,变量与函数的关系都是用一阶偏导数来表示的。我们知道,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变化率,是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这个斜率大于0时,自变量与函数同升同降,正数相关;反之,斜率小于0,自变量与函数反向变动,负数相关。 

  后来,在《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一书中,弗里德曼将单个财富持有者的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简化为: 

  (3) 

  式(3)中符号的意义如下: 

  1.为实际货币需求; 

  2. Yr为实际恒久收入,即; 

  3. w、u的意义同式(1); 

  3. Rm为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理解为定期存款的预期收益率。这是个新出现的变量,因为它是度量持有货币收益的,所以,它与货币需求之间应该是正相关的。 

  4. Rb相当于式(1)的; 

  5.re相当于式(1)的; 

  6. gP相当于式(1)的。 

  除了用简单的符号代替了式(1)中的某些艰涩的数学表达式、加入了货币收益率变量之外,式(3)与式(1)的显著区别是,函数用实际货币需求取代了名义货币需求Md。这是怎么转换的呢? 换句话说,价格变量 是怎么跑到等式的左端去的呢?

  弗里德曼进一步假定,函数由实际变量决定,即与衡量货币变量的名义单位完全独立。如果衡量物价、名义收入的单位发生变化,则货币需求也作同比例变化。用数学语言描述,即式(1)对 和 是一阶齐次的。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高等数学: 

  若某一函数的自变量乘以常数λ,该函数值以λn的倍数发生变化,则该函数称为n阶齐次函数。设,函数f(x,y),若f(\lambda x,\lambda y)=\lambda f(x,y),则该函数对x、y为一阶齐次。 

  这样,式(1)可以写成: 

   

    (4) 

  令,代入式(4)则有 

    (5) 

  按式(3)的符号简化、加入货币预期收益率,即 

   

  在式(1)的基础上(为方便起见,将符号简化),弗里德曼进一步假定:,则有 

    (6) 

移项,得 

    (7) 

  令,将名义收入写成PYr,代入式(7),得 

  Md = kPYr 或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事后相等,可以去掉货币需求符号的下标 

  M = kPYr 或  (8) 

  令,代入式(8),则有 

   

  MV = PYr(9) 

式(8)简直就是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式(9)与交易方程式几无二致!不过,弗里德曼“新货币数量论”的持币率 k 或货币流通速度 V 已不再是常数,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函数。从可以看出 k、V 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函数虽然在形式上反映了凯恩斯的影响,但函数的内容则比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精密。就货币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1)、(3)两式而言,基本上被学术界接受,没有什么争论了。但是,弗里德曼运用齐次公式,将货币需求函数转换为式(8)或(9),无疑是对古典货币数量说的重建。同时,弗里德曼认为,新货币数量论的 或 虽与剑桥方程式的 及费雪交易方程式的 之常数推论有别,但它们基本上是稳定的、可测的函数,甚至“比消费函数或其它主要函数更为稳定”。 

  在《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一书中,弗里德曼做出了实证研究结论:在将近100年的时段上,美国货币流通速度大致以每年1%的速度减慢。将大时段拆分的情况是:1880~1914年,货币流通速度从4.97下降到1.91;1914~1929年,货币流通速度无明显变动;1929~1946年,货币流通速度有所下降;1946年以后开始回升,但仍低于1920年的水平,也低于1914年的水平。 

  对于V每年递减1%的问题,弗里德曼受到了同行激烈的挑战。后来,弗里德曼本人也承认这一结论是有问题的。经济学大师的这种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 

[编辑]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的简化[1]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函数包括的变量多、形式复杂,可以在无损主旨的情况下加以简化。我们从式(3)开始: 

      (3) 

  1、假定u稳定。因为,与货币相关的制度通常是比较稳定的,偏好、习惯等因素也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可以视为一个常量从函数中略去。于是有: 

      (10) 

  2、由于财富的构成比例 在一定时期内也是比较稳定的,它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会有显著的变化,所以也可以从函数中删除。于是有: 

       (11) 

  3、根据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只有当(或写作gP)变动幅度很大、持续时间很长时,才会对货币需求量产生显著影响。经验指出,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因此,也可以略去。于是有: 

    (12) 

  4、一般情况下,狭义的货币收益率Rm仅指定期存款Dt的利率,这个利率通常也不高。如果将定期存款Dt所获利息除以M2(M0 + Dd + Dt),计算出的利率应该是相当低的。况且,银行利率的变动一般又是相当缓慢的。因此,该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应该是极不显著的,可以略去。于是有: 

      (13) 

  5、两种金融资产的收益率Rb、Re是受大致相同的因素决定二者高度正相关,用一个收益率作变量,完全可以替代和反映出另一个收益率的变动。因此,可以将二者合并,不妨以“市场利率”统称之。若市场利率仍用 表示,则有: 

      (14) 

  式(14)即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的最终简化式。 

[编辑]对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的实证[1]
  实证研究要做的工作是,确定函数中各个独立变量的作用。具体说,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如何?货币需求对收入或财富变动的敏感性如何?货币需求对其它列入货币需求函数或未列入货币需求函数的变量的依存程度如何?等等。此外,还有一个基本概念的问题,即货币是什么?究竟采用哪个层次上的货币量较为适宜? 

  除了构造科学的模型和运用正确的计量方法之外,实证研究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可靠的统计数据。事实上,若无统计数据,实证研究就根本无法进行。因此,实证研究的数据多得自于统计工作比较完备的美国、西欧和日本。 

  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函数的简化式(14),实际货币需求是由实际收入和市场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但是,式(14)仅是一般函数形式,需要将其以某种方程形式表示出来。弗里德曼及其货币学派在大量的实证分析中摸索建立了如下方程: 

      (15) 

  式(15)是一个幂函数曲线的回归方程,a,b,c是由回归分析决定的参数。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非线性方程有一定困难,可以用对数方法把非线性方程化为线性方程: 

      (16) 

  式(16)是一个二元回归方程,被认为是“近年来货币数量论者通过大量的对货币需求的经验研究所得出的基本公式”。回归系数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货币学派根据美国1892~196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 

  ln a=3.003  b=1.394  c=-0.155  R2 = 0.99 

  将上述回归系数写入方程,有 

      (17) 

  式(17)中,M为广义货币M2,Yr为实际恒久收入,i为4—6个月商业票据利率。式(17)表明, Yr与 i 的变动可以高度解释(拟合优度R2 = 0.99)M的变动,且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394。收入弹性说明,当实际收入提高1%时,实际货币需求将提高1.394%。反之则反是。同时,式(17)还说明,实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155,即当利率提高1%时,实际货币需求下降0.155%,几乎无弹性。 

  不过,对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结论,弗里德曼自己也多有修正。 

  1959年,他认为是1.8; 

  1970年,他认为是1.0~2.0,并将其分为1.0~1.5和1.5~2.0两段。 

  无庸讳言,在实证方面,许多学者与弗里德曼及其货币学派有分歧。 

[编辑]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1]
  1、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从而将货币理论纳入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摒弃了古典学派视货币为纯交易工具的狭隘理念。 

  2、在一般均衡的资产组合理论中,特别强调货币量在经济中的枢纽作用,纠正了凯恩斯学派忽视货币量的偏颇 

  3、在货币需求函数中,首先设置了预期物价变动率这一独立变量,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理论中的地位 

  4、严格地将名义量和实际量加以区分。 

  5、特别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改正了以往学者们在经济理论,尤其是在货币理论中只顾抽象演绎的缺陷,使货币理论更向可操作的货币政策靠拢了。 

[编辑]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1、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利率仅限于债券利率,收入为即期的实际收入水平。而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利率则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收入则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以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为基础的,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即对利率不敏感。 

  3、凯恩斯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高度稳定。 

  4、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一个间接作用的过程,即经由利率、投资及投资乘数作用而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弗里德曼则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则直接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变动,所以货币是决定总支出的主要因素。 
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少西方学者针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作了进一步发展,补充和修正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一 ) 凯恩斯交易需求理论的发展——平方根定律模型及修正 

    对于凯恩斯提出的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与利率基本无关的观点,凯恩斯以后的经济学家都提出异议。例如,美国经济学家汉森 (A . H . Hansen) 在 1949 年就提出,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度时,货币的交易余额也具有利率弹性。然而,第一次深入分析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关系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 (W · Baumol) 。 1952 年,鲍莫尔发表的《现金的交易需求:一种存货理论分析》一文中,将最适量存货理论应用于货币需求的研究,认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利率关系也极密切。

7. 中国银行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什么意思,中行折算价又是什么意思?绝对不是买入卖出价求和除2,我算过了。

中行门户网站显示的“中行折算价”为中行内部会计核算使用价格,一日一价。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诚邀您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中银跨境GO APP办理相关业务。

中国银行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什么意思,中行折算价又是什么意思?绝对不是买入卖出价求和除2,我算过了。

8. 简述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滞胀问题

一、滞胀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1)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  面对“滞胀”并发症,1970年,尼克松在货币政策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他从一个货币主义者突然变成一个凯恩斯主义者,大力推行刺激经济的扩张信用政策。显然,他把重点押在遏止经济衰退和失业上面,而把通货膨胀暂时搁置下来。联邦银行的贴现率逐步下降,从1970年初的8.78%降到1971年底的4.5%;银行对大企业放款的优惠利率也从1969年6月的8.5%降到1971年底的5.25%。货币供应量也逐步增加,从1969年年均增长率3.5%提高到1970年的6%。这些政策为更剧烈的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同时会导致过头的经济景气,从而也为新的经济危机创造了条件。  随着上述政策的实行,生产有所增加,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70年第二季度至1971年第二季度增加2.5%。可是,这个增长率太低,失业未能减少,失业率浮动于6%上下,大大超过1970年初的水平。物价继续以高于5%的比率上涨,并有加速的迹象。这已从“衰退”转为“滞胀”。美国统治集团的谋士认为,这种通货膨胀“已变为成本推动的物价随着成本增长而上涨”。于是1971年尼克松颁布了“新经济政策”。这说明,为了对付“滞胀”,美国政府除采用货币政策外,还采用其他政策如财政政策、收入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内工资、物价和租金直接进行管制,从1971年8月中旬起的90天内为冻结期,目的是“制止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减弱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继而从11月中旬起实行管制,要达到的标准是:平均一年的工资增长应当不超过5.5%,物价不超过2.5%。美国在和平时期实行这类管制还是第一次。同叫,尼克松还任命生产费用、工资、物价等三个委员会专司其职。  尼克松的“新政”结局怎样呢?梅耶教授认为:“1971年尼克松推行的工资和物价管制,这些管制也曾暂时地有助于遏止通货膨胀,但却引起许多失误。物价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而不是削弱了通货膨胀率,因为各企业按管制的价格对产品进行偷工减料。1974年4月物价管制取消后,物价急剧上升,当年消费物价指数就陡升12%。”  就货币政策而言.1970年初实行的扩张政策,尽管扩张程度时有不同,但一直持续到1972年后期。1973年初,货币政策同财政政策才略有紧缩。同年二、三季度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危机苗头:12月工业生产开始下降,到1974年12月已下降了7.3%。翌年1月,又下降了3.6%,这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生产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月。美国走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六次经济危机,与此同时,1974年还出现了“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  就在这段时间,美国遭到“石油冲击”。为石油产品支出较昂贵的价格,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对其他商品与劳务的购买力进一步削弱了,因而引起衰退与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国际收支上,又爆发了一次美元危机。  (2)福特的微观税收政策。  1974年8月福特继任总统,为了对付严重的“滞胀”局面,他采取了微观税收政策,即通过调整税率级别,或曰税收结构,而不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影响各生产要素(生产部门和个人)的收入。这种调整方法是提高各种消费税率,降低所得税率,以增加储蓄与投资,企图遏止通货膨胀,又缓和危机与失业。此外,根据1975年国会决议,美联储要按照稳定物价的方针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同年5月起美联储定期公布每年货币总量M1、M2、M3的增长率的上下幅度来安定人心。从此,美联储就一直公布各种货币供应量的计划数字。这些措施,实际上采纳了货币主义关于把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同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政策主张上。福特政府这种微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政策重点,仍是把当时的通货膨胀作为头号公敌来对待。然而,它未能削减财政赤字,赤字从1973年47亿美元增至1974年451亿美元,1975年又增至665亿美元。这样,增长的财政赤字就抵消了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并促使经济衰退恶化,正如梅耶所说:“1974--1975年发生了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1975年的失业率达到8.5%。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当年的消费物价上涨到7%。滞胀一词已成为美国大众的语言。”  1974年美国最大的银行之——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倒闭了,另一家大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也在危机中破产了。1975年底,福特又回过头来把经济衰退作为头号敌人来对待。他向国会提出向衰退做斗争的纲领,规定通过大量削减所得税、公司利润税等措施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回升,但是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不久福特本人也下台了。  (3)卡特的高利率政策。  1976年卡特就任总统。当时最尖锐的问题是大规模的失业,因此,卡特的施政方针把减少失业放在首要地位。其具体措施是: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二是拨款举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位置。前—项措施在某种程度上起了积极作用,但却扩大了预算赤字,使1977年的赤字从450亿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618亿美元,从而加剧了美国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至于1978年又出现“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后一项措施则因拨款不多,以致收效不大。  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引起生产混乱,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还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使本来已恶化的国际收支状况更为恶化。在内外交窘的情况下,卡特政府不得已把政策重点转到反通货膨胀方面来,除了采用紧缩信用政策外,还对物价与工资的增长实行自愿性的限制,并采取降低减税额度,削弱预算中的民用开支等措施。1978年5—10月,联邦储备银行的贴现率从6.5%逐步提高到9.5%,继而提高到10%的破记录水平。但是,这些措施未能遏止住通货膨胀的势头。卡特一不做,二不休,于1979年任命保罗·沃尔克为美联储委员会主席。在沃尔克主持下,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严峻的信用紧缩时期。  这个时期是以1979年10月6日在一次不寻常的所谓“特别星期六夜晚”的会议上,美联储委员会做出的一项新政策为特征的。尽管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已进入衰退,美联储仍采取了高度紧缩政策:把贴现率提高为两位数的12%,同时对银行的某些可控制负债规定了8%的法定准备率。更重要的措施是:宣布准许联邦资金利率有更大的波动,即在5%(过去限制在1.25%)的幅度内波动,即使这个5%的限额也不完全具有约束力,以便它能更好的抑制货币存量。这个时期曾被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解释为迅速转向货币主义。尽管对这一看法还存在争议,但从一些极其重要方面看,无疑是货币主义的:首先,表现为美联储此时已把指导控制通货膨胀摆在维护高就业的前面;其次,美联储比过去更加注重实现货币增长率指标,因而允许利率更大幅度的波动。  沃尔克认为,美联储用来抽紧银根的政策工具中以贴现率政策效力最大。根据这一认识,美联储银行的贴现率一提再提,商业银行的优惠贷款利率竟高达20%。利率的提高虽然限制了投机,但也影响了工商业正常的资金周转,抑制了投资,终于引发了1979年4月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七次经济危机。人们认为这次危机是美联储推行过度紧缩政策的结果,因而称之为“沃尔克衰退”。据报道,当人们向沃尔克提问货币和财政紧缩是否会导致衰退时,他回答:“是的,而且越快越好。”  这次经济危机还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1979年美国工业生产从3月的最高点下降,陷入经济衰退,一年时间中虽然逐渐回升,但1980年再度下降,最后于1980年8月走出危机。一般说来,一次经济危机过去后,工业生产必然回升,而在这次危机中,工业生产刚开始出现上升迹象,又突然下降,过一段时间后再上升,形成一次两度下降的危机(DoubleDipRecession),即两个谷底的危机。严峻的紧缩政策并未当即把通货膨胀压下去。金融市场并不相信美联储能够抑制通货膨胀,从1979年12月到1980年2月的3个月之内,消费价格指数以年率17%的速度上升。信贷市场山于担心通货膨胀率上升,从而利率会直线上升而近于瘫痪。市场参与者将怎样决定新发行证券的利率呢?他们无法决定。其结果是,大部分的长期证券市场和抵押市场一度停止营业,甚至短期证券市场(如商业票据市场)也无法正常运行。一些主要银行在出售大额存单上也遇到困难。当时通货膨胀率按年度计算,1979年为13.2%,1980年为18%。卡特政府终于在“滞胀”的阴云中下台了。  (4)20世纪80年代里根的宽财政紧货币政策。  里根上台,他面临的国内经济问题依然是持续多年的老问题——“滞胀”。他采用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井辅之以1980年底减税、削弱政府开支的一套财政政箫,名之为供给学派经济学。里根宣称其“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是一个与传统的凯思斯学派理论彻底决裂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有三点比较新鲜:一是由不断增加税收与扩大政府支出转变为同时大规模削减联邦税收与支出;二是由长期赤字预算转到逐步要求财政预算平衡;三是由过分强调财政政策作用转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重,且实行严峻的紧缩信用政策。  在里根上台两年后的1982年11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通货膨胀率也同时下降到3.4%,1983年GNP的实际增长率稳定在3%上下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也稳定在3%~4%的幅度,失业率8年来呈逐步缓降的趋势,参见下表。因此,可以说,美国于1982年末突破“滞胀”并发症之后,经济呈稳定的中低速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与同期的英国、日本、德国相比,基本上是吻合的;但是,隐伏在经济发展的背后,美国存在财政与贸易两大赤字的隐忧却同日本、德国的情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