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学者看来,“中国模式”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2024-05-13

1. 从国外学者看来,“中国模式”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从国外学者看来,“中国模式”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2.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发展特点

中国模式的发展特点:
1、从经济体制上看
中国已经根本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不同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
在主要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更多地发挥市场、价格、竞争作用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合理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的作用,没有完全放弃必要的国家管理经济的作用。
2、从经济结构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根据国情和国际环境,在不断的调整中趋向合理化。在轻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得到加强之后,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已经改变,重点发展的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局面已经改观,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出现部分拉美国家和印度等国那样的过度城市化;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平衡协调发展。
3、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都是以粗放型为主,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新模式强调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管理,以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
4、从经济发展战略上看
中国已经成功实现战略转换,由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转变成现代化战略;由重速度、重数量、轻效益、轻质量的倾向转变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效益、质量、合理实在的速度;由片面强调自力更生、闭关锁国转变成对外开放,掌握两套本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扩展资料:
正确看待“中国模式”:
辛向阳说“中国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比如,印度总理辛格2008年就说过,中国的改革推动了印度的发展。他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外经济开放使中国深深受益,也使印度深深受益,印度正在发生着变化。
中国的成功是促进变化的一种动力。在中东,“中国模式”受到一些国家的高度肯定。2007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指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许多中东国家学习的榜样,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中国的声音在这里备受尊重。”
在美国,也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模式”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从实践意义看,“中国模式”也许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毕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值得他们思考;
从理论意义看,“中国模式”颠覆了公有制企业没有效率的传统观点、新兴的大国必是好战和富有侵略性国家的论点以及经济发展必将导致西方式民主的定论。
但是,对于国际上的一些赞美之词我们应当保持清醒,不能头脑发热。因为虽然“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借鉴,但从根本上说,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每个国家都应当探索和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模式(中国经济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3. 你认为中央在全国农村推行的改革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其作用又如何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从1982年开始,取消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村政权机构。同时,国家从197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1985年起,国家取消了过去实行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把农业税由过去的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基本上确立了国家与农民实行等价交换的关系。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1978年夏,四川省率先进行6个企业扩权试点,1982年扩大到全国6000多个企业。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全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深化企业改革 自1984~1987年,国务院为增强企业活力,逐步深化企业改革,先后发布了13个文件,作出了给企业扩权的97条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也相继给企业下放了一些权力,使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通过1979~1986年的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已由80%下降到68.7%,集体工业由20%上升到29.2%,个体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已发展到 2.1%。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主要是:①搞活消费品市场。通过对商业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减少流转环节的改革,改变了过去消费品统购包销的制度。②建立生产资料市场③发展资金市场。④在一些大中城市进行开办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试点。⑤改革价格体系。    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资制度 从1983年开始,实行了企业两步利改税和产品税、增值税。到1986年,国营企业留利比改革前增加了 4倍。从1987年开始,又将折旧和大修理基金全部留归企业,增加了企业自主支配的财力。1987年,地方财政收入已占国家预算的49%,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在调整国家和企业、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同时,还改革了工资制度,以调整国家、企业与干部、职工的分配关系。从1985年7月起,对国家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新的结构工资制度,将企业原有的300多种工资标准简化为3类产业5个工资标准,普遍给企业职工实行了升级和套级。1987年又实行了在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内,由企业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和奖金分配的办法,进一步落实了按劳分配原则。    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全国72个大中城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对9个城市实行了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在16个中等城市和哈尔滨市进行城市政府机构改革试点,在 5个城市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在17个大中城市进行住宅商品化试点,并在全国 1/3的地区实行了市带县的新体制。在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方面,到1987年上半年,全国已建立了 3.2万个新的横向经济联合组织,组建了100 多个大型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形成了49个跨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网络,出现了一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如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西南五省区六方经济协调组织等。    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从1979年7月开始,对福建、广东两省实行灵活政策和特殊措施,对外开放。1980年,陆续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见中国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兴办了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见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随后又逐步开放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到1987年初,在中国大陆已兴办了7700多个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国还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 270多个合资或独资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已达到700多亿美元。     深化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目标,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前提,实现国家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的转变,把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和商品经济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最终实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长远目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推动作用,使国民经济摆脱单一发展模式,在多种混合模式下快速发展,适应时代经济发展潮流,为中国的崛起奠定基础。

你认为中央在全国农村推行的改革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其作用又如何

4. 我国现行的中央和地方的预算编制方式是什么?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国库管理制度,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公共财政管理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实行这种制度,能从根本上有效避免我国现行财政资金缴拨方式的种种弊端,对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就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情况分五个方面作些简单的介绍。一、什么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公共财政管理的全过程,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要“推行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将“改革国库管理制度,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列为“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把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作为反腐倡廉的根本性措施来抓;2003年,中纪委、监察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再次要求“各地要加大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力度”。那么什么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呢?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要求,财政国库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十五”期间要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公共财政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由此可以理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所有财政性收入都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缴人国库或财政专户,所有财政性支出都要在支付行为发生时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也就是说:收入统一进一个“笼子”,进财政的笼子,包括金库和财政的各类专户如预算外专户、国土专户等。支出一个出口,而且在支出行为发生时,从金库或财政专户出去,这同现行管理有什么不同呢,一是收入全统,集中收缴,不得设过渡户,更不得自设账户坐收坐支;支出的模式就改变传统的拨款方式,变现在的先拨后支为现用现支,先用后拨的方式,现用现支就是概念中讲的直接支付方式,拿着支付依据来,财政为你当出纳。先用后拨就是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简单说就是财政授权单位先用先支出,银行先为单位垫出钱来,支付后,财政同银行来结算。由于先用后拨要财政授权,因此就有用款计划和额度的使用问题,后面会介绍。
      分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我们要了解三大内容,具体讲就是一个目标、一个基础、两项改革: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就是要达到一个目标——即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实现一个基础——即改革传统账户体系,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抓好两项改革——即支出支付方式改革和收入收缴方式改革。 二、为什么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即使在财经字典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是个冷僻的词汇,但是这项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已实行了多年,一般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介绍这一问题前,我们先来分析中西方国库管理体制的不同,来理解中西方管理理念的科学性。1、国库体制。我国国库体制采取委托国库制,由来以久。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设置了国库。清朝晚期以前,一直由各级官员直管,设置了很多库房,一般都由主要官员亲自掌管,上到宰相、户部、内务府等,1908年清政府开始将户部库房改为大清银行,并确定为国家银行,经理国库业务,订立“统一国库章程”,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后经北洋政府、南京国民党政府,一直到建国以后,1950年颁布《中央金库条例》设立国家金库,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将“金库”改称为“国库”,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1995年出台《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中西方国库机构的设置是不一样:   西方国家国库机构的设置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设有单独的国库机构,如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另一类是国库作为财政部的下属机构设置在财政部内,如法国、日本等。 我国的国库机构自建国以来一直设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不设人民银行的地方,在商业银行设国库经收处。这种机构设置,使得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仅仅是人民银行的一个辅业,再加上有些地方的人民银行中,国库人员配备、业务素质的差距,对保证财政资金的管理质量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率方面有很大的难度。在国库职能的定位上,西方国家的国库已不单纯是国家金库,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政府现金管理的基础上,对政府预算包括预算外资金进行广泛而严格的控制,并代表政府制定政府融资政策,负责国债的发行和管理。国库的职能已由传统的“库藏”管理发展成包括控制政府预算内、外资金,管理政府现金和债务,处理政府的支付,开发、维护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等宏观财政管理和微观财政控制领域,实际上是在全面履行财政管理的职能。如英国国库是一个独立的、负责英国公共支出计划和管理的主要部门,同时还承担控制政府债务、管理中央财政账户的职责。澳大利亚的国库部主要侧重于宏观管理,具体负责财政收入、税收政策及财政融资等工作,对税收、财政支出政策提出建议,并参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和制定。法国国库的管理职能由财政部公共会计局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对政府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进行广泛而严格的控制,制定政府融资政策,并负责国债的发行和管理。 
    在我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简称《国库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具体经理国库。组织管理国库工作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国库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报解、支拨、结算,并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由此可见,我国的国库具有明显的收纳和拨付财政资金的代理性质。这种代理性质表明我国的国库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库。2、国库收付运作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级分散国库收付制度,即以财政部门、预算(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存款账户为基础,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安排,通过层层委托,运用就地汇缴、集中汇缴等形式收缴预算收入,并直接将财政资金从国库经人民银行拨付到主管部门或预算部门所开设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上,在经预算部门拨付资金到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银行账户上,各预算单位根据规定和预算要求,自行支付各类款项。年终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的形式来向财政部门报支拨款。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库的管理运作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国库单一账户。如法国,国库收入的收纳报解程序是:纳税人向税政管理部门申报,若无异义,纳税人向征税机关或任何一家银行以支票的形式缴纳税款,支票再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直接上划国库单一账户中。在法国,所有的国库资金收支都是通过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国库单一账户进行的。国库单一账户就是将所有政府现金资源(包括税收和其他预算内收入,也包括各项预算外资金)集中在中央银行账户,不允许在其他银行开户。与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是国库分类账户,即国库为所有政府支出部门分别开立分账户以记录政府资金的变动和各政府支出部门和机构的资金运用,并向政府提供相关信息。当涉及实际付款时,则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来处理。国库支出管理遵循管理决策者与支出办理者绝对分离的原则。二是集权化政府支出模式。为加强现金支出的管理,在支付时实行控制实际支出资金的支出方式,即只有当国库资金实际支付给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才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中划转出去。具体支付程序可归纳为四个阶段:(1)由支出部门签订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合同;(2)支出部门审核供应商的发票,计算出国库实际应支付的数额;(3)支出部门附上相关的凭证向国库提交支付申请,由国库审核并签发支付命令;(4)出纳署或由出纳署通过银行清算系统将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实际支付给供应商。在该模式下,支出部门按支出预算向供应商采购商品(或劳务),在确认商品或劳务已获得时,具体由国库在审核同意后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支出部门尽管有支出权限,但不能实际控制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弥补了预算外资金管理上的漏洞。同时支出预算在支出部门之间的增减流动以及支出部门对其所属部门的预算“拨款”都不引起国库资金的实际支付。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支出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行为,一是加强支出预算的控制,二是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支出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从而实现了对预算资金的全面而严格的控制,有力地保证了国库管理职能的落实。 
      在我国,由于没有国库单一账户的模式,国库资金的收纳、报解和支付主要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从支付控制过程看,我国政府支出的支付控制仅限于支付责任实际发生阶段,支出部门的拨款申请只要符合支出预算,国库即予拨款。拨款资金先流向支出部门,再由支出部门转付给供应商,而不是直接流向商品供应商。这种分散支付模式的弊端是一旦财政资金拨出,即由支出部门控制,极易产生预算执行中的资金沉淀,预算约束软化,资金浪费,支出失控,私设账户,截留资金以及各种腐败现象。突出的问题表现在:(1)财政资金管理分散,重复和分散设置多头账户,导致财政收支透明度不高,大量政府性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脱离财政管理和监督;(2)财政资金层层收缴,逐层上交,收入执行中征管不严,退库不规范,财政收入流失现象相当普遍;(3)支出执行中资金分散拨付,一方面财政资金支付清算环节多,诱发财政信用急剧膨胀和商业银行间盲目的“拉储”竞争,加重国家成本。另一方面使大量财政资金滞留在各预算单位,既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又成为滋生和诱发腐败的温床;(4)财政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对预算执行过程实施有效及时的监控。
     3、 管理理念 。我们从国库职能定位到具体运作来分析中西方管理理念。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的,从中西方在国库机构设置、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根子上还是管理理念上的差异造成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现代国库管理的新理念。如市场导向的理念、崇尚法治的理念、讲究效益的理念,追求效率的理念、系统控制的理念、合规守信的理念等,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以制度的方式贯穿在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而我国现行的财政性资金缴拨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政府资金分配的不规范,“条子”预算、首长预算、纪要预算和文件预算普遍存在,这种预算编制的随意性,直接引起预算执行的不规范,人大监督的弱化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执行操作就出现难度,以国家要求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体现的“阳光财政”,在短时期内财政就会处于两难境地。从具体操作来看,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分散性、多重账户来设置单一账户体系,会触动很多方的利益:一:预算单位存在两大怨言:一是直接支付存在多申请时间长较复杂的做法,使预算单位感到不顺;二是取消先拨款后使用,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中没有了沉淀资金,也就没有了利息,部分会计人员就无法以存款来约束银行。二:单一账户的设置直接导致商业银行无可“拉储”,在财政资金中,商业银行的竞争性减小。同时人民银行的工作量,面对千家万户的支付清算,清算难度增大,工作量增加很多倍。三:财政本身的改革带来职能的调整和业务工作量增大,责任加重,等等,这些都需要管理理念的更新,这本身就包括预算的严肃性、合规合法理念、崇尚法制的理念。这都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更不能适应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和效益财政的内在要求,按照公共财政理论,所有财政收支活动必须符合公平和效益两大原则,很显然,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与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是一致的。我国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主要是有一下考虑:1.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由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贯穿于公共财政管理全过程,不仅可以通过监督财政资金流人和流出各个公共机构的各个环节来控制预算执行过程,而且可以为预算编制和制定各项财政政策提供准确依据,因此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预算执行的根本性制度,也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编制和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保证。 
      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及支付方式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合理界定征收机关、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中央银行国库及代理银行的职责范围,实行科学规范管理。从财政部门内部看,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开,是一场自我革命;从各部门间的关系看,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在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中,都分别持有统一规范的可以相互核对的收支账册,使预算执行更加规范透明。从预算单位看,作为预算执行的主体,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预算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科学而准确、细致地编制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并按规范程序收缴和使用财政资金,从而使财务管理和单位业务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降低财政筹资成本的可靠保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都集中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这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同时,由于预算单位未支用的资金都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可以依法对结余的国库资金进行资本运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财政筹资成本,而且可以使国库资金得到增值,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4.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加强财政监督,防范腐败的治本措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能从机制上减少或杜绝资金在预算单位滞留时间。同时,通过新的支出程序及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联网,可以对每个基层预算单位、每一笔支出进行查询和监督实现了财政监督由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审核监督、事中实时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监督,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现象发生。     
       三、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运作方式 我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主要吸收了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具体模块上:一是采用了美国的用款计划制、财政授权制、大额支付直接审核制,只是美国的用款计划是由总统办公室下达,我国直接由财政部门下达,对大额支付的审核实行两级审核(管理部门认证官、支付中心认证官)制,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二是采用了英国的直接支付分项目如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小额支出(采用专用支票在总帐上兑付)等。三是采用了意大利的账户设置形式和资金支付的“四”程序,即两级账户一级为国库单一账户,一级为在商业银行的代理收入账户、代理支出账户,他们的代理收入账户是通过采取招投标的形式确定,代理支出账户在规定的商业银行中由支出单位自行确定,支付程序由申请、审核、支付、清算四环节分一级预算、二级预算单位的不同来确定。对一级单位当天清算,对二级预算单位实行三天清算,资金保证为代理收入数额。(一)财政部的运作模式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发展要求,财政部推行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收入账按预算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支出账按资金使用性质设立分账册;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小额现金账户;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特殊过渡性专户。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收付;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支出清算;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小额现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零星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特设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上述账户和专户要与财政部门及其支付执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保持一致性,相互核对有关账务记录。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相应取消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逐步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在建立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由国库单一账户核算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并通过各部门在商业银行的零余额账户处理日常支付和清算业务。2、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将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直接缴库是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集中汇缴是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3、明确财政支出类型。根据支付管理需要,具体分为:工资支出,即预算单位的工资性支出;购买支出,即预算单位除工资支出、零星支出之外购买服务、货物、工程项目等支出如工程支出、政府采购支出等;零星支出,即预算单位购买支出中的日常小额部分,除《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所列品目以外的支出,或列入《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所列品目,但未达到规定数额的支出;转移支出未指明具体用途的支出,包括拨付企业补贴和未指明具体用途的资金、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等。4、明确财政支付方式。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财政直接支付,是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包括:①工资支出;②政府采购支出,③下一步还有转移支出,包括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结算补助等支出,对企业的补贴和未指明购买内容的某些专项支出等。财政授权支付是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5、规范财政支付程序。财政支付程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令通过设在代理银行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向收款人的银行账户支付,然后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通过代理银行进入全国银行清算系统进行实时清算,财政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划拨到财政零余额账户补平。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预算单位在月度用款限额内,自行开具支付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执行机构的总额度,审核后向收款人付款,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6、推进预算编制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实行的,预算越细,支付越清楚,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需要细化到预算“目级”科目,只有细化预算,支付的项目才清楚,财政部门才能实行实时监督。(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在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按照综合财力状况,依照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和事业发展的顺序,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由预算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形成涵盖预算部门所有收支的完整预算。部门预算将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预算从部门编起,部门所属二级单位的预算全部归口到部门管理: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和功能归口管理的做法,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一个部门的预算要全面反映该部门的各项收支。)

5. 国外资金在中国投资,资金该通过什么方式进入

境外资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入中国市场: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合法途径。  
二、利用我国经常项目可兑换进入中国市场。常见的方式有进出口价格虚报、预收货款、延迟付汇造假、平行贷款、提前错后及借用外债等。
除了企业,个人也通过个人外汇汇款,将资本项下的资金混入经常项目而流入境内,这种情况一度相当普遍,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境内居民将在外投资本金或收益以非贸易外汇形式汇入境内结汇;  
(二)是境外投资者以本人或授权代理人的名义汇入款项,并以个人名义结汇;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境外投资总公司以个人捐赠款等名义将资金汇入境内外资企业的法人代表或董事会成员,并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结汇作为企业的流动资金。  
三、以在华外资企业为通道。  
(一)是通过在华建立投资性公司或生产型子公司及合资公司,或者以建设合资及独资项目的名义,以企业注册资本金或增资等形式,从境外收取外汇并办理结汇。  
(二)是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贷款,即外商投资企业以股东贷款方式进行对外短期借款并结汇。  
(三)是境内外资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相互配合,以暂收应付款、预收货款、延迟出口等方式,为境外资金入境提供便利。  四、通过境内企业进行外汇贷款并结汇。  
五、境内中外资银行的自主资金调配。  
六、资本市场渠道。  
境内资本进行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有以下途径: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通过直接投资、境外借款及贸易信贷等手段,进行境外投资。
企业境外投资除采用贸易信贷预收货款、延期付款方式外,还经常会选择境外股权融资、境外债务融资和境外上市等形式进行外汇融资。

扩展资料:
常用融资方式
(1)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对供货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约或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
想要获得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企业本身的项目条件非常重要,因为融资租赁侧重于考察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因此,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成功,主要关心租赁项目自身的效益,而不是企业的综合效益。除此之外,企业的信用也很重要,和银行放贷一样,良好的信用是下一次借贷的基础。
(2)银行承兑汇票
中小企业融资双方为了达成交易,可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经审核同意后,正式受理银行承兑契约,承兑银行要在承兑汇票上签上表明承兑字样或签章。这样,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就称为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具体说是银行替买方担保,卖方不必担心收不到货款,因为到期买方的担保银行一定会支付货款。
银行承兑汇票中小企业融资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实现短、频、快中小企业融资,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3)不动产抵押
不动产抵押中小企业融资是目前市场上运用最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在进行不动产抵押中小企业融资上,企业一定要关注中国关于不动产抵押的法律规定,如《担保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避免上当受骗。
(4)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通过转让公司部分股权而获得资金,从而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进行股权出让中小企业融资,实际是想引入新的合作者。吸引直接投资的过程。因此,股权出让对对象的选择必须十分慎重而周密,否则搞不好,企业会失去控制权而处于被动局面,建议企业家在进行股权转让之前,先咨询公司法专业人士,并谨慎行事。
(5)提货担保
提货担保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把握市场先机,减少企业资金占压,改善现金流量。这种贸易中小企业融资适用于已在银行开立信用证,进口货物已到港口,但单据未到,急于办理提货的中小企业。进行提货担保中小企业融资企业一定要注意,一旦办理了担保提货手续,无论收到的单据有无不符点,企业均不能提出拒付和拒绝承兑。
(6)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这部分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如果想通过这个渠道来融资,要注意,市场开拓资金主要支持的内容是:境外展览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软件出口企业和各类产品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开拓新兴市场、培训与研讨会、境外投标等,对面向拉美、非洲、中东、东欧和东南亚等新兴国际市场的拓展活动,优先支持。
(7)互联网金融平台
相比其他的投资方式,互联网金融平台对申请融资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实地考察,筛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项目在投融界等投融资信息对接平台网站上向投资者公开;并提供在线投资的交易平台,实时为投资者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借贷合同;监督企业的项目经营,管理风险保障金,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爱投资创造的融资方式是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
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公开的优势、开放性的优势,同时结合传统的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信贷审核等等方面的专业度。作为一个投融资的平台,处在中间的结合的地位,两边是投资者和有融资需求的需求方,但是又和第三方的担保机构进行密切合作。对用户的投资进行专业性的担保。同时还和像信用评级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合作,为用户的投资信息提供全方面的解读,以及对资产处置后续提供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融资方式

国外资金在中国投资,资金该通过什么方式进入

6.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育又称为

国库,国家金库的简称。如何界定这一概念,学界尚存有不少争议。恰当地揭示国库含义,是1个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对国库管理、运作以及国库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所谓国库,是指政府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在我国,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的账户,进行归口管理,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支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集中收缴、拨付和清算的运作模式。它由国库集中收入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构成,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政府资金收付模式。 国库作为国家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的机构,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职能部门,担负着执行国家预算收支、管理财政性存款、组织发行及兑付国家债券、反映国家预算收支和国家信用变化的重要任务。20年来国库工作人员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财政与金融的相结合的部门---国库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笔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基层国库的职能作用.

7. 中国管理起源比西方早为什么西方更先进,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我们国内依然有很多的企业、单位有着很优越的管理模式,所谓管理无定式,西方的管理方法要学习,中国的关于人的管理更不能丢!要相信西方的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中国要有自己的模式!

中国管理起源比西方早为什么西方更先进,我们应该怎么做

8. 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就是合理化管理,它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
中国式管理模式,最早由台湾的曾仕强先生提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过去几年里业界管理培训中的热点。但是,随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认为根本不存在管理模式上的中外差别,认为中国式管理是一个假问题,批评的对象自然主要以曾仕强的观点为目标。经过几年的讨论,至今仍未能在学界与业界形成共识。探讨虽在不断在深化,却仍难以满足有效提升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要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