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艺术品市场如何呢?

2024-05-14

1. 中国目前的艺术品市场如何呢?

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属于高附加值资产,其回报率已远远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意大利收藏家贝利尼曾说过:“世界上只有艺术品是最有价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艺术品的增值率是95%。就像在二战期间,德国人利用战争,拿走了大部分的艺术品,因为他们懂得,艺术品是无价之宝。”如此惊人的高回报率也是吸引大量资本进入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寻找对抗货币贬值的投资品种,正成为公众热心的话题,艺术品正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人们倾心的投资避险工具,有观点甚至认为,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最后一座金山。
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长率24%。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975亿元(港、澳、台拍卖市场成交额为148.68亿元),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的交易额为351亿元,艺术品出口额为30亿元,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12亿元。此外,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工艺画、陶瓷、玉器、珠宝首饰、家具、织锦、刺绣、编织、地毯、漆器、金属等)的交易额为590亿元,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为150亿元。
201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为506亿元,比2014年缩水20%。尽管2015年度对于大多数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而言,是持续艰难的一年,但拍卖市场规模在连续下跌后基本维持在大涨前,即2010年的水平。权威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根据对全球3500家拍卖公司销售数量的统计得出:2016年上半年,全球拍卖公司总共售出25.2万件艺术品,总成交额为65.3亿美元(约合43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艺术品市场斩获了23亿美元(约153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重返全球艺术市场第一位置,年交易额达到近48亿美元,拍出91400件拍品。报告认为,2016年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艺术品市场进一步降温。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度纯艺术拍卖品总额124.49亿美元(含佣金),同比减少23%。中国纯艺术拍卖品总额47.92亿美元,以38%的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一。而美国退居全球第二,市场份额降至28%,英国以1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
2017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战果:艺术品价格和指数数据库方面的全球领导者——Artprice,近日发布的全球艺术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纯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到14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0%以上。其中,上半年增长平缓(9%),下半年变得强劲(32%)。
在全球范围内,2017年公开拍卖的艺术品数量为502900件(增长3%),整体流拍率为34%(2016年则为36%)。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虽然还处在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瓶颈已经暴露无遗,市场规模在萎缩,出现了规模平台瓶颈,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在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及新业态的不断生发等方面,可以说广受世人关注。整体上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达到近4000亿元的水平,拍卖市场整体规模也基本稳定在近600亿元左右的规模平台水平,一大批市场新业态与艺术品产业业态也在勃然发展。
总体来看,201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是敏感而又特别的一个年份。此前,市场机构的预期是2017年度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迅速发展期。机构预期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历三次周期性高峰:第一个是在1995年至1997年,第二个是在2003年至2005年,第三个是在2009年至2011年,第四个高峰会在2017年酝酿形成。也就是说,2017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由调整转向新一轮市场高峰的转折点。
201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很多,其中最大的热点是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拍卖市场过亿元成交拍品最多的年份。
2018年下半年艺术品市场只会越来越好,俗话说的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中国目前的艺术品市场如何呢?

2. 中国目前的艺术品市场如何呢?


3.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艺术品市场简介

西沐认为,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要注意不同的视角。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运作者看来,市场的经济学概念可能会有些抽象。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运作中,画廊或拍卖会是供应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而中国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及其购买者是需求方。如果站在卖方的立场上,供应方往往构成相关行业,需求方则构成相应的具体市场。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主要研究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系统化管理活动,而对其具体的经营活动,则是研究供应方如何通过整体营销管理活动,适应并满足需求方的需求,以实现经营目标。在这里,从微观市场概念出发,我们可将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解为服务于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从宏观市场的概念来说,中国艺术品的生产、消费、流通、环境及其管理等构成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体格局。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艺术品市场简介

4.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介绍

中国艺术品市场即是由中国艺术品的需求方(投资、收藏及其购买者)与中国艺术品的供应方(销售者、画廊、拍卖行)共同运作,形成了具体的微观层面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而中国艺术品的生产、消费、流通、管理及环境等关联运作形成了宏观层面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西沐研究员在其著作中给出的定义。

5.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体上处于一个上升期间,但绝不像有些媒体宣传或拍卖公司公布的那么火爆。目前,宣传艺术品市场火爆的主要依据来源于拍卖市场,而实际上拍卖市场上很多数据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为炒作出来的,并不代表实际的艺术品行情。
总的来说,由于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上升期,预计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不会出现滑落。因此目前处于较佳投资期间,但在投资艺术品尤其是被媒体炒作得很高的艺术品时,一定要慎重,要透过现象看实质,充分了解艺术品的实际价格。避免在以后重蹈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艺术品泡沫的覆辙。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6. 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

由于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型期,民间艺术也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主要体现在艺术功能的改变上:由原来的作为养家糊口的手艺或补充家用的副业逐步成为专业爱好者的一种技能,设计制作上更加专业化,作品风格也呈现出更强的装饰性而非实用性;更强调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或作为装饰元素进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如采用民间传统图案、造型设计的现代实用品、居室饰品,更加商业化,以市场需求为主。同时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也成为当代一些专业艺术家、设计师创作和设计的灵感来源,随着他们的设计进入到现代生活中来,如服装、居室饰品,用传统民间土陶设计的酒瓶、碗、碟、茶杯等都是如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年轻人中很少有人愿意学习传统技艺和费时费力的手工艺术,传统民间艺术面临后继乏人乃至人绝艺亡的境地。可喜的是政府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多数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都已经被列入国家或地方政府的保护名录中,受到了关注和保护。

7. 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的介绍

《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由中国著名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西沐研究员著,中国书店于2009年末出版,并向全国出版发行。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体系的架构及其系统研究的深入进行。学科的理论构建当然离不开学科体系的系统研究、实证研究的理性及理论化提升,以及基本的方法论原理及理论的分析。同时,注重前瞻性及科学论体系对实践的引导及认识功能,也是理论体系在架构方法层面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的实践性在这里得到了强化。

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的介绍

8. 请问明年的艺术品市场行情如何!

对于市场上普遍关注的货币供应问题,基本可以预计的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15年以前不会大幅度的放松。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宏观环境中的货币供给因素对其的影响最大,在政府“稳增长”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及人民币升值、货币供给面稳定的大背景下,我们预计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今年下半年到2014年将呈现出平稳回升的发展态势,而不会很快出现行情的快速反弹。

从艺术市场的经营主体来说,我国艺术品市场目前仍然以画廊业、艺术品拍卖业为主。画廊业行业专业化程度正在提高,政策扶持及地区性行业协会的建立并逐步发挥作用,对行业发展给予有力的支持。画廊总数达到3106家,去年市场交易量超过40000笔。同时,艺术品博览会市场发展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区域特征,综合性艺术品博览会在未来的发展更具有优势。画廊业、艺术品经纪和艺术品博览会交易的活跃,体现了我国艺术品一级市场的健康发展态势。

其实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将艺术品投资视为个人和家庭资产配置中很重要的一类资产。根据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对2012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调研,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降速的主要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市场中缺乏资金,目前进入艺术品市场的高净值人群数量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艺术品市场不缺需求性的资金。或许可以这么认为,当市场中精品难觅时,买家、藏家参与市场的信心严重不足,只好持币观望再伺机入市。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2010到2012年这轮的涨跌之后,给下一轮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周期性增长奠定了恢复的基础。

之所以判断未来会有周期性的增长,是因为尽管2012年占艺术品购买力总量较大份额的艺术投资有所减速,但艺术收藏与艺术消费则稳步增长。尤其是我国的企业收藏发展速度较快,资金规模继续增长,大约有 450亿元,企业收藏成为艺术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参与力量。此外,艺术品消费也有突出的增长,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和个人开始消费艺术品。有了艺术收藏和艺术消费这两部分的支撑会支持国内艺术品市场未来更健康的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