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2024-05-15

1.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的重点是基础信息的采集,还有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两个问题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2.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1、降低成本。
2、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保障货物的安全。
4、宏观而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前提,是推动制造业和商贸业联运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军事物流创建和发展的基础。

3. 物流信息化的重点

物流信息化的两大重点:基础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在新的框架里面,“十一五”期间物流信息化的重点放在基础信息的采集以及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两个方面,我们整个物流信息化还存在四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基础信息的采集。我们的大量信息还是要依赖手工录入,因此存在效率低、差错率高、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后期的整个传输和应用,而这是信息化的基础。如何解决物流信息的采集问题是起点,接下来是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第二,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可能采取的一个方案是将RFID用在物流装备上,而我们的商品可能还是以条形码为主。这样的方案作为我们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框架,通过进行动态跟踪识别,间接掌握商品的信息,而不是一下子将RFID技术用到每一件商品上。第三,平台式信息交换共享的体系。建立公共平台已经成为共识,大家都在呼吁信息整合。但是,大家有时把公共信息平台理解成为一个有形的机构,一个集中信息储存管理的机构,或者是集中管理的数据库。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是非常狭隘和不全面的。我理解它是一个体系,有很多层次的工作要做,建立一些必要的集中管理的数据库可能是需要的,但是更多的还是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一种机制,一种模式。所以,平台实际上是要创造一个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方式和环境。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现阶段物流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环节。国务院物流振兴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扶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现阶段,全国范围内有普遍影响的有两家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1、锦程物流网侧重于外贸物流和空中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务遍布全国,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2、中国物通网则致力于建设国内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服务涵盖了铁路,空运,公路,水运,搬家,快递等各种物流方式,40余万名注册会员遍布全国各地,在物流行业有广泛的影响力。此外,央视网也新近开通了物流频道,可以预见,今后将由更多的竞争者加入这个行业。最后,行政监管系统的协调与开放是整个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化重要的切入点。为什么呢?我们各个部门,特别是物流中的一些监管部门,像交通部、铁道部、海关、商检等部门在物流环节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这些系统能够共享,能够向社会开放。因为我们知道,铁道系统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车辆的 RFID跟踪,用的很好,自己的效益也很高,但是没有向社会开放,所以物流企业还用不上。

物流信息化的重点

4.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1�3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究摘要:根据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战略,分析信息化建设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具体作用,探讨了物流企业推进信息化的指导原则,提出了物流企业推进信息化的四个层次,并归纳了物流企业推进信息化战略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息化;原则;层次;对策
1 引言
自2005年12月11日,中国物流和整个服务行业结束过渡期,全面对外开放。这将加快中国物流市场与国际的接轨,使物流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与难得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很多物流企业都正在加紧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信息化作为推动和实现物流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已为我国许多物流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普遍认同,并成为他们的战略选择。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落后,制约着他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削弱了他们对市场的快速反映能力和竞争力,正日益成为国内众多物流企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技术瓶颈”,因此,物流企业加紧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2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2.1促使物流成本的降低
在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物流企业应自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和数学工具,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决策、预测和控制,进而实现真正有效的科学管理实现管理和决策的最优化、智能化,可以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2推动物流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优化
物流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物流流程重组。物流流程的重组是物流系统的再升华,使物流更加合理化、高效化、现代化,使物流时间、空间范围更加扩展。另一方面,信息化也极大推动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减少了管理层次,使物流企业内部管理趋于扁平化和合理化,加快了其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提高了管理效率。
2.3 促使物流的标准化
当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落后,而物流信息化可以促使物流标准化。目前,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现代物流标准化趋势有三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标准化,二是信息流标准化,三是文件格式标准化。
2.4 促使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
从竞争的范围上来看,企业应用物流信息化以后,物流竞争已从环节的竞争转到供应链的整个过程的竞争。如果不采取信息化,物流企业就会在供应链的整个过程中没有竞争力。从竞争手段来看,供应链形成以后,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如果没有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就谈不上对顾客的响应能力的提高,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1)规模适度原则。所谓规模适度就是根据自己企业的规模和自身发展需要确定信息化目标,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适的信息化规划。
(2)整体规划原则。从一个企业发展来看,信息化的规划应该是一个长远的、完整性的规划,因此企业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中期规划、近期规划。
(3)分步实施原则。分步实施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与需要,分步骤地实施各子系统。物流企业在进行系统开发时,尽量采用面向对象法开发系统,根据需要,根据轻重缓和,可以一个一个子系统开发使用,从局部到整体。这样企业可以随时增加子系统模块,同时有利于企业资金的运作。
(4)系统集成原则。系统集成有两层意思:一是信息系统中,要求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使各个系统模块或用户能够充分共享,由此获得一个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二是信息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接口和易扩展性。
(5)长远战略原则。企业信息化项目,是一个长远战略,强调的是终身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过程,一旦踏上信息化的道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信息化的建设也将不断的深化和升级,信息化的应用也将逐渐成为企业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途的停顿或放弃,均将对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4物流企业信息化推进的层次
物流企业信息化历史比较短,基础薄弱,其信息化建设需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综观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和趋势可知,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层次如图2所示。
第一层次:基础信息化,即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信息系统提高了效率,规范了管理。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这一层次,即使一批大型物流企业也不例外。
第二层次:基于流程再造的信息化,即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其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当前一小部分物流企业已在涉及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中获得成功。
第三层次: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即通过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对接,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地高效、快捷、便利的信息平台,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信息化成为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工具。当前我国一些在信息化走在前列的大型物流企业和民营物流企业已经关注此层次并在采取相关措施。
第四层次:以优化决策为目的的信息深层加工与挖掘阶段,其目标是把信息变为知识,提供决策依据。这个层次是所有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四个层次需求是由浅入深的,后一层次往往以前一层次的基础为起点。
5 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持续改进的过程,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上加以规划,并采取相应具体措施。
5.1 成立专门机构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长期的、独立的组织机构,如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是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中枢,它既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又要与这些部门有充分的联络与沟通渠道。信息管理中心从其它业务职能部门获得原始数据,并进行汇总、集中分析处理;及时做好信息显示反馈工作,建立各类信息档案;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其他部门和企业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5.2 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模式,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模式有:第一种模式是自己开发信息系统,第二种模式是与IT公司合作开发,第三种模式:选择专业的物流软件公司。大型物流企业可以选择前两种模式。但这两种模式不是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太高,进度难以保证,就是要花费大量时间沟通,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较之前两种模式,中小型物流企业最好的是第三种模式,但目前我国物流软件供应商的水平普遍偏低,因而需物流企业需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5.3 加强信息规划咨询服务
无论物流企业选择那种信息化模式,其都离不开咨询服务。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初期的总体规划、流程优化、需求定义以及项目实施中的需求控制离是保证信息系统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此外,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也需要咨询服务。
5.4 流程重组与信息化同步
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才是信息化的核心。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必然伴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业务流程重组必须优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实施。我国目前一些物流企业信息化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推行信息化之前没有重新审查和改造传统的流程,而是用新的、先进的技术去适应旧的管理和生产运做流程,这在很大的程度上羁绊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借助技术设备和软件实现企业流程的重组和再造,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5.5 加速物流信息化标准建立
物流活动包括多个环节, 需要物流信息系统像纽带一样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 这就需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 等相关方面实现标准化, 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物流信息标准包括基础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以及单项标准等。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 将使物流企业与客户、分包方、供应商更便于沟通和服务, 物流软件也将融入了格式、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 从而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5.6 注意信息系统运行的集成化和统一性
物流信息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系统,它的应用贯穿物流商务活动的始终,跨越多个职能部门。因此,要充分考虑各个管理部门和作业环节的衔接问题。否则,即使信息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在局部上促进了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传递失真,也会影响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
5.7 走循序渐进的信息化道路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加上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结构都处于变动之中,一下子设计出一个成熟的流程是比较困难的。物流信息化的项目投资较大,风险也较大,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要讲实效,要走循序渐进的道路。
5.8 长远规划,注重信息化的整体性与持久性
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将从简单信息采集、存贮、传递、共享的层次过渡到对信息加工、分析、管理、决策的阶段,从实施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中,不仅要实现与客户物流信息的对接交换,而且将延伸到资源(运输与仓储)供应商的数据对接与交换,这样才真正体现笫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一个集成物流供应商的“链主”的地位。因此,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发展的需求,更要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适应未来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要密切关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动向,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特别是接口部分,以便为以后信息平台的升级和扩展提供较好的技术基础。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物流软件系统开发之前就应该对整个系统软件有一个宏观和长远的规划,也就是说要考虑得尽量全面具体,并要充分照顾到企业将来的应用需求以方便软件系统的升级与优化。  
5.9 共同构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企业必须与服务对象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紧密联系, 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交换, 是当前物流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有效整合行业旧资源, 实现行业资源交互和共享, 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它的功能主要包括综合信息服务、数据交换支持、物流业务交易支持、货物跟踪、行业应用服务托管等。物流企业直接使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可推动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物流行业的产业结构。
6 结束语
传统物流只有融合信息技术才能称之为现代物流,物流企业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快速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形成物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物流企业信息化已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灵魂,是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面对外资物流企业的涌入,我国物流企业应抓住机遇,推动企业信息水平,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层次,才能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应当十分明确,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自身规律,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规划、稳步实施。

5. 物流信息化建设对现代物流业有何影响

 物流信息化建设则是现代物流企业有效经营运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有力助推器。现代物流业整体规模逐步扩大,发展速度加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深远。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运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物流环节的信息处理很落后,人工作业比例较大,缺乏科技含量。专家介绍,自动导向车、巷道起重机、自动分拣机等物流设施目前还没有较高程度地在物流作业中普及开来,且多数中小物流公司尚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诸多不利因素势必会影响物流运营成效。
  所以,物流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创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把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和无纸化。
  业内人士指出,伴随射频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和EDI技术的日益成熟,实现订单处理、跟踪、结算等企业内外信息传输成为物流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的主攻方向。物流企业应通过整合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实现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和信息共享,强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促进供应链的透明化,运用JIT、VMI、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商务战略合作,并应抓好基础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造。
  物流企业要想升级转型,还应加大信息建设投入力度,有效运用现代物流宽带网络系统、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EDI系统、物流业务信息系统、商务信息系统,物流战略伙伴信息系统、物流园区系统等强化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智能配送等功能,积极推广应用RFID(射频识别)和BI(商业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物流关系、配送、核算管理、定制物流等方面的信息化,创新流程机制,打造企业物流品牌形象。促进企业物流平台与电子政务的最佳对接,使信息便捷准确地传递到供应链上各物流部门、企业单位、客户代理等。
                            ——来自东亨物流指南

物流信息化建设对现代物流业有何影响

6.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是什么样的

物流信息化是指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十二五”期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物流信息化在传统产业的供应链体系中逐渐显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地位。201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信〔2013〕7号),明确到“十二五”末期,初步建立起与国家现代物流体系相适应和协调发展的物流信息化体系。《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明确提高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化军民结合体系建设、推进物流相关信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等七项主要任务,确定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物流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等六项保障措施。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迅速。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此时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第二阶段,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物流信息系统需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其主要任务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开始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第三阶段,随着企业供应链体系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比如,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实现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此时的物流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多数国内企业在物流信息化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具备一定基础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开始意识到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从发展速度来看,有两个领域值得关注:一个是资源整合类的物流企业,如传化、德邦等,随着物流企业资源整合速度的加快,信息化已经成为其抵御外部压力和展开竞争的第一武器,统一标准和统一信息系统被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另一个是产业物流,或者说是专业物流领域,特别是汽车、医药、图书、服装等行业,都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对信息化的投入非常大。

  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趋势

  信息技术特别是适应物流行业特点的技术应用,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堪称区分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的标志。实现物流信息化的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其中,近年来较受关注主要是RFID、物联网、云计算等。下面就主要技术进行介绍。

  1.条码技术

  以条码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物流系统结下了不解之缘。条码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的高速自动化,在数据采集、数据传递方面显现独到的优势,为物流与信息流的结合提供了有效手段。

  条码在仓库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供应链管理以及产品售后跟踪服务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条码从大类上分为一维码和二维码。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是一维条码。而二维条码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条码识读设备多种多样,从操作方式上可分为手持式、固定式和便携式。其中,便携式条码采集器,或手持终端(Hand—hold Terminal)是集激光扫描、汉字显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通讯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相当于一台微型的计算机,将电脑技术与条形码技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兼具了掌上电脑、条码扫描器的功能。同时,其体积小、便于携带、具有工业等级的抗摔、防水、抗高低温等特性使其在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应用均展现了极大优势。

  2. RFID

  射频识别(RFID)技术一度被认为是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自2003年开始得到高度重视以来,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技术研发和应用开拓。

  作为前端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RFID在物流的各主要作业环节中应用,可以实现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极大地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行效率,实现可视化供应链管理,在物流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潜力,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在RFID应用方面主要还是局部分散的。

  3. GPS、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优势的导航定位和定时测速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将GPS和GIS技术结合,融入物流配送的过程中,能更容易地处理物流配送中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等各个环节,对选择运输路线、仓库位置,调度运输车辆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同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水平。

  4.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物流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在技术上以物联网的应用为特色,业务上以产业物流或供应链建设为基础。物联网是指按照预先约定好的协议,通过一系列信息采集和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把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物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其具体应用领域包括物流、保险、食品溯源和交通运输等。开放式、动态化和信息的集中管理将是物联网时代物流信息化的重要趋势,这样一种发展方向和所产生的空间,无疑会使得物流活动更加智能化。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物联网会进一步提升物流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5.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让用户能够方便获取的、资源共享的、随机应变的和可实时访问的网络模式,具有快速部署资源或获得服务、按需扩展和使用、按使用量付费、通过互联网提供等特征。

  目前,物流领域已经出现了“云”的身影,如车辆配载、运输过程监控等。借助云计算中的“行业云”,多方收集货源和车辆信息,并使物流配载信息在实际物流运输能力与需求发生以前得以发布,加快了物流配载的速度,提高了配载的成功率。对于物流行业而言,云计算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云存储”也是可以发展的方向之一,利用移动设备将在途物资作为虚拟库存,即时进行物资信息交换和交易,将物资直接出入库,并直接将货物运送到终端用户手中。

  此外,受益于云物流的还有供应链管理,零售业在云物流的影响下也将发生变化,云计算也可为快递行业降低生产成本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可以断定,云计算在物流业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6.移动解决方案

  近年来物流行业特别是快递业发展迅速,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由于作业的特殊性,提派员、调度员、库管、货检等工作人员经常处于没有PC、没有网络的环境中。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出现和普及,也促使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出现终端化、移动化的趋势。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推出了针对物流行业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满足物流企业的信息高效交互、信息实时发布、货物库存查询、车辆定位、内部沟通、客户服务等需求。

  发展方向与关注点

  近年来,我国物流信息化相关政策体系逐渐发展完善,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为代表的一系列促进物流业、信息产业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为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带来重要机遇。其中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等多项与物流信息化相关产业政策及保障性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对于未来的物流信息化工作作了一个全面的部署。

  《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重点支持电子标志、自动识别、信息交换、智能交通、物流经营管理、移动信息服务、可视化服务和位置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支持重点企业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3S(GNSS、GIS、RS)、机器到机器(M2M)、RFID等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大力支持TD-SCDMA等移动通信技术和北斗导航等全球导航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支持利用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提高物流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水平。在装备制造、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烟草等具有高附加值或需重点监管的行业,开展物联网应用试点。支持智能交通系统(ITS)、物流基地综合管理系统、智能集装箱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LMS)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的开发和应用。

  目前,国内一些优秀的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开始走向业务流程信息化,借助信息化工具整合资源,实现流程协同和服务创新,W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软件的应用日渐普及。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不但逐渐摸索和形成自己的经验,而且还开始关注整体的信息系统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战略。这表明物流信息化已经从技术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但就目前全社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仍然偏低;物流相关信息的社会化开发程度严重不足;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尚不成熟;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水平较低;物流信息标准体系发展滞后等。

  对于物流信息化接下来的发展,业内人士建议,当务之急是将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物流专业领域去延伸和深化。

7. 什么叫做企业物流信息化

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企业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企业物流信息化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

什么叫做企业物流信息化

8. 物流信息化的介绍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 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物流信息化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中国物流信息化正处于发展初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大对华的投资,它们纷纷在中国建立分销、配送网络,使其产品、服务得以打开中国市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