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三年的货币政策有哪些?对我国未来的经济有何影响?

2024-05-16

1. 我国近三年的货币政策有哪些?对我国未来的经济有何影响?

财政政策: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增长的同时,把结构调整放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保持适度的公共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三是完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推进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促进扩大消费需求。四是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发展,扩大重要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的进口,增加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储备。五是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发挥政策合力。2、大力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一是完善支农补贴政策并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确保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顺利实施。充分发挥最低收购价粮食对市场的调控作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三是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四是支持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安排好各项就业扶助经费,支持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二是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抓紧出台有关配套文件,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三是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切实支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支持工矿棚户区改造。四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根据物价变动,适时调整对优抚对象等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保障企业下岗职工、城乡低收入群体、农村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人员的基本生活。4、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民间资本投向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二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推进资源税改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三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

我国近三年的货币政策有哪些?对我国未来的经济有何影响?

2. 我国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这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因为疫情原因,全球经济受到影响,很多国家都调整了货币政策,纷纷抛售国家的债券等,让国家经济稳定。而我国十这段时间实行了正常货币政策,效果显著。
一、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其实是一种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一般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的供给,刺激投资和进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之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产出减少,放慢。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之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二、什么是正常货币政策
正常货币政策是一种特殊的货币政策,意思就是货币政策有很大的可控区间,可以按照实情进行调控,正常的使用货币政策。也就是说,这样的货币政策不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也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属于正常区间,利率适中,灵活精准,可操作空间大。

三、正常货币政策带来的积极作用
正常的货币政策让我国物价平稳,之前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也在慢慢消退,经济迅速的复苏。还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有助于我国经济正常的发展。总的来说,正常的货币政策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做得非常好,国家实力雄厚,在疫情的影响下,也能维持平稳,让经济迅速的恢复,也带动了全球的经济,对其他国家也起了一些帮助。

正是因为我国人民团结、国力雄厚,才能在面对疫情这的情况下,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让经济维持稳定,减少疫情的影响。相信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

3. 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及效果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积极”的。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无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利率降低,于是居民消费增加,企业投资扩大,但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刺激作用都是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仍应从解释超额货币入手,以下仅从两方面给以粗略概述。 

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按凯恩斯的分法,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在一个经济体中,交易需求的变化是不会很大的,无非是在经济繁荣时大一点,萧条时少一点,但并不会相差很大;但在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二者之和与准货币相当)方面往往有大幅度的变化,我国的情况即是这样的。 

首先,货币的预防需求很大。预防性储蓄在学界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即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比如失业、未来养老以及子女教育等需要大量的支出,从而大量储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降低,降息能促进的消费增加非常有限。 

其次,很高的货币投机需求也许最值得我们注意。众所周知,中国的股市历来以投机盛行为其最重要特征,民间的大量货币资金涌入股市,参与虚拟经济活动,于是新增的货币就在证券交易保证金账户和企业、居民的活期存款账户之间来回运动。有学者估计,2001年进入股市的资金占当年M2的比例为26.32%,虚拟经济对货币的吸收可见是非常惊人的。但由于绝大部分资金重于投机而非长远投资,因此这部分进入股市的资金对实质性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而且,不仅众多拥有储蓄存款的居民参与投机,更严重的是许多企业本身也把许多生产性资金投资于股市。我们知道,适度的投机活动固然能活跃股票市场,从而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投机只能是一种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它只不过是在投机者中间进行财富再分配的游戏罢了,不但对实质性的物质生产不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还可能有大量的负面影响。 

从信贷的角度看,信贷政策一直是紧缩性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中国政府足够的警示,于是央行对各商业银行的信贷监管骤然严格起来,实施了贷款责任制,自此中国出现了信贷紧缩,自1995年金融体系开始出现的“存差”进一步扩大,至2003年已高达49059亿元。虽然国有银行的信贷结构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已有所改变,但并非实质性的。只不过是不再给劣等的国有企业放款,但质量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资金仍非常富裕,而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依然困难。由于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资金一直是充裕的,所以降息对他们的贷款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刺激,因此降息在这一特定体制下对投资的刺激作用也不明显。 

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却出现了萎缩,从而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即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在这时再回头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就非常明显了。由于有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中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投资,那么增发国债就成为使这些资金通过购买国债而转化为实际总需求的一部分的途径,国债投资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基本上没有“挤出效应”。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很小的“挤出效应”是在我国特定体制下的扭曲结果。

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及效果

4. 我国实施货币政策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政府调控经济的作用我们知道,市场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调节经济.可是,当河流被污染、山林被砍伐,当受教育者需要学校、出行者需要公路,当偏远贫困山区的人们生活困难,当失业下岗的人可能揭不开锅,市场就无法去应付,而且,"看不见的手"也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市场失灵时,就需要"看得见的手",即国家干预经济.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目标是使国家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政府运用三大政策来调控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调节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作用.对外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汇率和关税的作用.当经济太冷时,政府就"踩油门",刺激消费、加大投资、增加出口,让经济回升;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就"踩刹车"限制消费、减少投资,把过热的经济压下去.


  国家宏观金融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变动政策三种手段来进行调控。
  存贷利率的影响。决定投资人资金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利润,一般地说,一旦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投资人就可能把已投放在股市里的资金抽回来,存在银行或购买国库券和商业票据;如果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投资人酒会投资于股市。而且还可能冒险用银行借款去购买股票; 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周期的重要调节手段是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人为地缩短经济过热或衰退的时间,在调节过程中,它直接影响到股市的涨跌。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调整银行的帖现率、改变银行准备率和改股市保证金比率;汇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汇率变动因素对股价的影响主要针对那些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股份公司,它通过对公司盈利状况的影响,从而反映在股价的变动上。
  而其中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需求总量的平衡相辅相成。因而宏观经济调控之重点必然立足于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主要针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和控制展开,进而实现诸如稳定货币、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发展经济等宏观经济目标。

5. 急。。。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是什么,并分析。

我国面对当前输入性通货膨胀和之前经济刺激方案导致的货币投放过多现象,实行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当前,美元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得我国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加之投机资金对人民币短期升值的预期和日本地震之后避险资金的流入,CPI超过当初4%的目标,为了降低通货膨胀,当前我们国家主要通过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进行调控,但是效果有局限性:加息加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准备金率只是控制货币的发行,但是市面上流通的大量货币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回收。
上周中国经济数据的公布,使得市场对央行实行更加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的预期加强,预计下半年经济面会更加趋向紧缩。

急。。。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是什么,并分析。

6.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

  2011年央行公告称,将在10月14日发行70亿3月期央票,并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额度200亿。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市场资金的紧张情况有所缓解,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

  2011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进出口总体平稳较快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企业效益较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2011 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0.4 万亿元,同比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

  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6 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计3 个百分点,3 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在多项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进一步向常态回归。2011 年6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为78.1 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3 月末低0.7 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9%,增速比3 月末低1.0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17 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 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加7.76 万亿元,直接融资占比显著上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上升,6 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29%,比3 月份上升0.38 个百分点。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4716 元,比上年末升值2.33%。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观察和分析,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巩固前期调控成果,科学评估判断政策的当期和预期效果,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合理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资产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支持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7. 结合货币政策理论知识说明我国目前为什么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总的要理解一个: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主要包括出口中、投资和消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主要是美国;二是投资,主要是各级政府投资,而且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消费这块是很弱的,只是老百姓基本消费。现在世界金融危机后,出口出不了,房地产也走到头了,所以问题就来了。下面简单解释你的问题:
1.因为出口和房地产都存在产能过剩,所以需要紧缩货币,不然会更加产能过剩;
2.通货膨胀几句话说不清楚,正负面影响因素太多。那么造成国内高通胀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产品出口创汇多少央行就相应地印发等值人民币,简单地说就是钱印多了。比较重要的其它因素还有高价房地产的成本转移、世界经济过热造成的石油能源金属原材料涨价传导所致等。
3.解决办法:总的来说解决起来非常难,一是等待美国经济复苏恢复需求,二是开辟新的国外市场;三是国内经济转型,让老百姓富起来,四是让房地产慢慢降下来。这几条哪一样是容易做到的呢?

结合货币政策理论知识说明我国目前为什么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8. 举例说明货币政策在我国的应用,急

经济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CPI回落、房价稳中趋升。
货币政策微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到10%,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行。
根据现有情况:总体是双松,但货币政策放松必须是步伐缓慢,可以通过在放收结合中达到适当放松。财政政策则需要放松。
 1.GDP增速从2011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2012年经济增加的速度继续趋降。经济增长减缓,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为失业及由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放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达到提振经济,解决就业,稳定职工收入,稳定社会的目的。放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企业经营成本下降,利润率上升,刺激经济增长,但放松货币政策引起信贷规模的一定增长,一是解决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在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GDP创造者的当今,可能效果不会明显;二是在高准备率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绕过货币政策的做法,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已打折扣。且现在房价这个社会问题还需要持续调控,一旦放松货币政策CPI会立即反弹,房价调控失效,需要适度放松,谨慎使用。
2.地方财政债券的发行等松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挤占了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扩大了投资但减少了消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适度放松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在CPI不稳定的情况下,存贷款利率不宜作大的松动,否则会使今年的调控(特别是对房价调控)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