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图的介绍

2024-05-15

1. 十牛图的介绍

十牛图的思想基础,源自《六祖坛经》的见性法门。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真常唯心思想的推演。这种思想,强调每一位众生的本性(或佛性、自性、如来藏心)是真常清净,具足无量功德属性的。由于无始以来,众生耽于迷执,忘失本性,终致不认得‘自己’。因此,修行者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去发现这原本具足的‘本性’。彻底证得自性之本来具足,便是开悟,便是成佛。其所具足的无量功德,也自然会开显。这也就是禅宗所常标榜的‘见性成佛’。

十牛图的介绍

2. 如何理解十牛图

我认为自性的完成,放在这个情境下(十牛图也好、西方玫瑰园也好),也就是更大程度上的意识与潜意识的整合。

弗洛伊德的治疗基础是将潜意识意识化,去扩大意识的力量,放十牛图里就是把牧童变成一个壮汉。
让牛越来越瘦弱。
听说荣格很崇尚潜意识,甚至在治疗中都尽量抱着不进行干预的态度面对它。
当治疗情景中,比如儿童的游戏治疗,也是有类似于训牛的比喻的。
儿童基本很大程度上无法恰当描述自己的语言,要让孩子去觉察修通很难,所以游戏疗法很好。
日本有名叫东山 紘久(游戏治疗第一人)所写游戏疗法第一章就是训牛的故事:一个有经验的训牛人不是一开始就用蛮力拉牛或者鞭打牛,他们先放它自由玩,训牛人就是跟着,就这么玩了十天半个月的,牛开始回头看身边这个人,但训牛人还是不说什么,也只是把绳子挂牛脖子上,还是让牛自己玩,训牛人跟着,后来牛停下了,看着训牛人,训牛人觉得时间到了,就牵着牛走了,牛也就训好了,听话了。
如果放在现代心理治疗体系里,这个也可以用移情-反移情进行理解,甚至客体关系论,这部分可以写出个论文来,也是对本土心理治疗的一大贡献。
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人情境(治疗)下分析十牛图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把这个问题再次回归个人就会无比困难。
因为当个体内的潜意识和意识比作牛和牧童,这个图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精神分析所包摄的范畴。
自性化这个词即使引入“集体潜意识”,也不足以说明十牛图中“超越”的部分。
可以说当意识与潜意识在自性化后,主要是意识和潜意识中的阴影部分的统合,而十牛图的话,可能更具有超越性,版本直接升级,有木有?
十牛图所达到的人格结构(中国叫“境界”)已经不是荣格他们可以命名的,这就是修行才能达到的部分,它也应该说是一种进化后的意识状态。
如果沿用道德经的思想,可以假设这种状态先于“意识”“潜意识”,接近于儿童的赤子之心,馄饨的内在,但又超越它们。

3. 十牛图的思想基础

依照这种思想,用图画将寻觅本性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排列的便是十牛图。这种图画,在宋代以后的中日两国禅宗领域里颇为盛行,迄今未衰。此外,西藏佛教文化圈内,也有类似的‘十象图’壁画。两种图的寓意虽然相似,但是十象图却只有一张,十牛图则有十幅。用牛来比喻众生的佛性,有其经典上的渊源。《法华经》里有羊车、鹿车、牛车之喻。我国古代祖师将羊、鹿二车喻为小乘的声闻、缘觉,而将牛车用来象征境界较高的菩萨。并且,还以露地大白牛比喻修行上的最高境界。可见十牛图中的这条牛,是其来有自的。用这十幅图画说明由迷起悟的十段历程,是后代禅师的综合整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修行者都必须一一地经过。这十段历程,可用下列四个阶段加以说明。(1)起步摸索∶这个阶段包含修行者对开悟境界(见性)的向往与寻求(寻牛),修行若干时日后所获得的某些不甚明确的见性体验(见迹),以及终于有悟境产生(见牛),然所未载,这当是在某处从事‘牧牛’功夫的缘故。(2)证悟、见性∶这一阶段包含得牛、牧牛、骑牛归家三图。‘得牛’是指清晰、全面地见到本性。但是由于长久以来染污习气的牵引,因此,这一境界还是有退堕的可能(小乘佛教有一种退法阿罗汉,即略同于此)。于是,在证悟之后努力地维持、调御(牧牛),久而久之,这条心性之牛,自能驯服,而让你安稳地‘骑牛归家’。禅宗六祖惠能在证悟、得到衣钵之后,有十余年时间销声匿迹,其行踪为《坛经》识也一并不存(人牛俱忘),终于回到法性的本来面目(返本还源)。本地风光,自然朗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3)功夫纯熟∶这是悟境更加稳固,功夫愈趋精淳的阶段。本性的证悟境界完全稳定,‘人’与‘牛’合而为一,心目中不再有牛存在(忘牛存人),进而连觅牛的自我意而却仍无法清晰、全面地把握。古今中外的修行人,在这一阶段里停滞不前,终不能‘鲤跃龙门’的为数最多。(4)渡化众生∶小乘的修行功夫,大抵到返本还源即止,而大乘佛教则必须转而从事渡化众生。证悟者不应只在山林中自我满足,应该到人间垂手渡众(入廛垂手),大乘之所以为大乘,其故即在于此。

十牛图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