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主要有哪些

2024-05-13

1. 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主要有哪些

  (一)控制需求。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紧缩型政策。紧缩型政策是当前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手段,是迄今为止运用得最广、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等。
  1.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削减财政支出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支出而减少政府的需求,从而缩减总需求。其措施主要有:减少国家基本建设和投资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削减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等。增加税收主要是增加企业与个人的税收,增税以后,企业与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投资水平与消费水平。
  2.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因此要降低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实现。具体措施包括: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回笼货币,减少经济体系中的存量。
  (2)提高利率,如提高再贴现率、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存款利率等。利率的上升促使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储蓄,从而使消费需求减少,利率的上升使投资成本上升,对投资需求也有抑制作用。
  3.紧缩型收入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是对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垄断利润,抑制成本的提高,从而控制物价的上涨。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内容:
  (1)工资管制。工资管制的办法主要有四种。第一,道义规劝和指导。即政府制定出一个工资增长的指导线,供企业参考,但政府只能规劝、建议,不能直接干预。第二,协商解决。即在政府干预下使工会和企业就工资问题达成协议。第三,开征工资税。对增加工资过多的企业征收特别税款。第四,冻结工资。即政府强制性地将全社会工资或增长率固定,不能随便上涨。
  (2)利润管制。指政府以强制手段对可能获得暴利的企业利润实行限制措施。利润管制的办法有管制利润率,对超额利润征收较高的所得税等。此外,有的国家还通过制定一些法规限制垄断利润,以及对公用事业产品直接实行价格管制等。
  (二)增加供给。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社会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治理通货膨胀一方面要通过紧缩型政策减少总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加总供给。主要措施有:减税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意愿和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投资愿望,从而带动总供给的增加;减少政府对企业的限制,让企业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调整经济结构。
  由于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失调,所以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方案是调整经济结构,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比例,避免某些产品如粮食、原材料等供求因结构失调而推动物价上涨。
  (四)其他反通货膨胀措施
  1.强调性的行政干预。这种措施主要为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所采用。其内容主要有:强制性停建一些工程项目,整顿市场流通,实行部分商品的经营垄断,实行消费品的凭票供应等。
  2.保持经济低速增长。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近些年来,各国政府面临两种选择;或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保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或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以经济的衰退来压低通货膨胀率。不少发达国家往往选择后者。

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主要有哪些

2.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有哪些?

成因:\x0d\x0a  1)需求拉上(需求拉上型通胀):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了经济潜在生产能力而形\x0d\x0a  成的通胀。\x0d\x0a  2)成本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胀):带来成本推动型通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总供给\x0d\x0a  冲击。\x0d\x0a  3)经济结构的特点引起(结构性通胀):这里会存在一个“看齐”问题,往往那些\x0d\x0a  效率低,逐渐衰弱的部门在工资水平,产品价格上要求像那些效率高,迅速发展\x0d\x0a  的部门看齐,进行攀比,这种缺乏相应生产成果基础的价格与工资的上涨如果在\x0d\x0a  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中蔓延开来,将导致结构型通胀。\x0d\x0a  4)国际经济传导(输入型通胀):会导致所谓的输入型通胀,也就是我们说的北欧\x0d\x0a  模型。主要是指国外的通胀通过国际经济传导引起本国总体价格水平上涨。\x0d\x0a \x0d\x0a治理方法:\x0d\x0a  1)财政政策\x0d\x0a  遏制通胀一般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常表现为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减少政\x0d\x0a  府购买、转移支付;增加税收,提高所得税率等)\x0d\x0a  2)货币政策\x0d\x0a  遏制通胀一般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常表现为①央行的正回购(融资)②提高法定准\x0d\x0a  备金率③提高利率④提高再贴现率等

3.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有哪些

成因:\x0d\x0a  1)需求拉上(需求拉上型通胀):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了经济潜在生产能力而形\x0d\x0a  成的通胀。\x0d\x0a  2)成本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胀):带来成本推动型通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总供给\x0d\x0a  冲击。\x0d\x0a  3)经济结构的特点引起(结构性通胀):这里会存在一个“看齐”问题,往往那些\x0d\x0a  效率低,逐渐衰弱的部门在工资水平,产品价格上要求像那些效率高,迅速发展\x0d\x0a  的部门看齐,进行攀比,这种缺乏相应生产成果基础的价格与工资的上涨如果在\x0d\x0a  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中蔓延开来,将导致结构型通胀。\x0d\x0a  4)国际经济传导(输入型通胀):会导致所谓的输入型通胀,也就是我们说的北欧\x0d\x0a  模型。主要是指国外的通胀通过国际经济传导引起本国总体价格水平上涨。\x0d\x0a \x0d\x0a治理方法:\x0d\x0a  1)财政政策\x0d\x0a  遏制通胀一般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常表现为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减少政\x0d\x0a  府购买、转移支付;增加税收,提高所得税率等)\x0d\x0a  2)货币政策\x0d\x0a  遏制通胀一般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常表现为①央行的正回购(融资)②提高法定准\x0d\x0a  备金率③提高利率④提高再贴现率等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有哪些

4. 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是哪项???

A、调整汇率。对于输入型通货膨胀有作用。比如一个国家依赖从国外进口的石油,则提高这个国家货币的汇率估值,可以使得石油进口价格更便宜,减缓输入型通货膨胀。

B、降低利息只会加剧通货膨胀,不会减缓通货膨胀的发生。

C、增发国债,就是央行回笼货币,使得市场的利率提高,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持续地增发国债,并且用这类资金去刺激经济,则会又导致通货膨胀。但如果是一次性增发则不会。

D、提高贷款利率。减缓经济投资过热现象,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5. 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主要有哪些

(一)控制需求。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紧缩型政策。紧缩型政策是当前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手段,是迄今为止运用得最广、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等。
1.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削减财政支出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支出而减少政府的需求,从而缩减总需求。其措施主要有:减少国家基本建设和投资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削减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等。增加税收主要是增加企业与个人的税收,增税以后,企业与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投资水平与消费水平。
2.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因此要降低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实现。具体措施包括: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回笼货币,减少经济体系中的存量。
(2)提高利率,如提高再贴现率、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存款利率等。利率的上升促使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储蓄,从而使消费需求减少,利率的上升使投资成本上升,对投资需求也有抑制作用。
3.紧缩型收入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是对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垄断利润,抑制成本的提高,从而控制物价的上涨。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内容:
(1)工资管制。工资管制的办法主要有四种。第一,道义规劝和指导。即政府制定出一个工资增长的指导线,供企业参考,但政府只能规劝、建议,不能直接干预。第二,协商解决。即在政府干预下使工会和企业就工资问题达成协议。第三,开征工资税。对增加工资过多的企业征收特别税款。第四,冻结工资。即政府强制性地将全社会工资或增长率固定,不能随便上涨。
(2)利润管制。指政府以强制手段对可能获得暴利的企业利润实行限制措施。利润管制的办法有管制利润率,对超额利润征收较高的所得税等。此外,有的国家还通过制定一些法规限制垄断利润,以及对公用事业产品直接实行价格管制等。
(二)增加供给。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社会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治理通货膨胀一方面要通过紧缩型政策减少总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加总供给。主要措施有:减税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意愿和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投资愿望,从而带动总供给的增加;减少政府对企业的限制,让企业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调整经济结构。
由于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失调,所以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方案是调整经济结构,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比例,避免某些产品如粮食、原材料等供求因结构失调而推动物价上涨。
(四)其他反通货膨胀措施
1.强调性的行政干预。这种措施主要为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所采用。其内容主要有:强制性停建一些工程项目,整顿市场流通,实行部分商品的经营垄断,实行消费品的凭票供应等。
2.保持经济低速增长。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近些年来,各国政府面临两种选择;或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保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或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以经济的衰退来压低通货膨胀率。不少发达国家往往选择后者。

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主要有哪些

6. 试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的措施

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四类:

  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论。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所引起的,即因为物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以得到的供给,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换句话说,当消费者、企业、政府的总开支超过得到的总供给时,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就会发生。
  凯恩斯主义学派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和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不会直接影响物价,而是首先使利率降低,从而投资增加;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又使消费增加,随着投资与消费的增加,社会总需求便增加。凯恩斯学派进一步认为,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是否会引起物价上升和通货膨胀,还需视供给的情况而定。这里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如果社会上存在着丰富的还没有被利用的资源和大量失业,总供给弹性很大,这时即使货币量增加使总需求提高,生产也可以扩大,因而物价不会上涨。第二,在经济扩张到了一定阶段,有些资源和技术变得稀少的情况下,这时生产扩大会使工资和边际成本增加,物价水平将上涨。但由于这时生产仍然有所扩大,致使物价上涨幅度将小于货币数量的增加幅度。这时货币量的增加,将部分地引起生产和就业的增加,同时部分地引起物价上涨。

  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这种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根源于供给或成本方面,即使总需求保持不变,但因生产成本增加,物价也被推动而上涨。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又可以进一步地分为两类:
  (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论。这一理论认为,物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工资率的提高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经济学家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由于存在着力量强大的工会,工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劳动市场的工资水平,并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的增长率。由于工资提高,引起产品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如此循环往复,就造成了工资一物价的“螺旋”上升,引起“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论。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完全竞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企业利用它能操纵市场价格的能力,通过削减产量从而导致价格的上涨而形成通货膨胀。

  三、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论。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纯粹由需求拉上或成本推进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并不常见。长期以来,现实的通货膨胀,大都是由需求与供给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通货膨胀过程可能从一般的过度需求开始,过度需求引起物价上涨,从而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这样成本推动力量就会发生作用。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可以从成本推进开始,如在工会压力下提高工资会为了追逐利润减少供给,但如果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将不会长久持续下去。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工资上升意味着产量减少和失业的增加、终止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因此,纯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不存在的,纯粹的成本推进也不可能产生持续的通货膨胀过程。在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的是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作用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论。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经济中各部门经济性因素变动导致各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这种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起因不在于需求增加或成本上升,而在于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社会可能从不同角度划分成许多部门,各个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速度各不相同。那些能够大量应用最新技术成果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比较快,在其中工作的劳动者工资也增长得比较快。但其他部门的工人要求按“公平原则”也提高工资,并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于是那些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甚至没有提高的部门的劳动者工资也跟着提高了。这就使社会的货币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而形成通货膨胀。
  具体地说,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需求转移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生产部门,而劳动等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样需求增加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上升,而需求减少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刚性,就引起了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二是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产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是不相同的,但两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趋向同一,加上价格和工资的刚性,就引起了物价的全面上涨。
  三是所谓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也称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对于北欧一些开放经济的小国来说,经济结构可以分为“开放部门”(生产出口产品)和“隐蔽部门”(不生产出口产品)两大部分。因为在国际贸易中,小国一般是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世界通货膨胀会通过一系列机制传递到小国的开放经济部门,首先引起开放部门的物价上涨,然后又引起隐蔽部门的物价上涨,进而导致全面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通货膨胀与就业和产出。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可能在短期内扩大就业,刺激生产,但是其前提是通货膨胀未被充分地预期。在通货膨胀未被充分预期的情况下,生产者可能将物价的总体上涨误解为自己产品的相对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投资,扩大产量;同时工人可能将自己名义工资的提高误解为实际工资的上涨,从而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劳动供给,一方面增加自己的消费支出。
  但是这种虚假的繁荣显然无法持久,当生产者发现所有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之后,他便没有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了;而工人意识到由于通货膨胀,自己的实际工资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降之后,他也就不会有动力去提供更多的劳动和增加消费支出了。因此,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产出量和就业量的增加是暂时的。

  (2)通货膨胀与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物价的上涨意味着以货币计算的债务的实际购买力的下降,从而使债务人减少了实际的债务负担,而对债权人构成了实际的损失。这相当于通货膨胀将一部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了债务人手中。
  许多经济学家指出,这种财富再分配效应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政府总是倾向于发行过多的货币:因为政府由于发行了巨额的国债往往是一个巨大的债务人,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政府还本付息的实际负担就会减少。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不仅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着这种财富的再分配,任何有固定支付合同的双方之间都可能发生这种财富的再分配。但是当通货膨胀被充分预期到时,这种再分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被消除。

  (3)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减少。同时,通货膨胀使国内商品价格提高,进口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而言价格降低,从而进口增加,致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应对措施:
  (一)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
  (三)紧缩性收入政策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
  (四)价格政策
  通过一定的手段限制价格垄断,来避免抬高物价。
  (五)供给政策
  通过降低税率,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

7. 抑制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求解答

(一)控制需求。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紧缩型政策。紧缩型政策是当前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手段,是迄今为止运用得最广、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等。
1.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削减财政支出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支出而减少政府的需求,从而缩减总需求。其措施主要有:减少国家基本建设和投资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削减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等。增加税收主要是增加企业与个人的税收,增税以后,企业与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投资水平与消费水平。
2.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因此要降低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实现。具体措施包括: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回笼货币,减少经济体系中的存量。
(2)提高利率,如提高再贴现率、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存款利率等。利率的上升促使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储蓄,从而使消费需求减少,利率的上升使投资成本上升,对投资需求也有抑制作用。
3.紧缩型收入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是对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垄断利润,抑制成本的提高,从而控制物价的上涨。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内容:
(1)工资管制。工资管制的办法主要有四种。第一,道义规劝和指导。即政府制定出一个工资增长的指导线,供企业参考,但政府只能规劝、建议,不能直接干预。第二,协商解决。即在政府干预下使工会和企业就工资问题达成协议。第三,开征工资税。对增加工资过多的企业征收特别税款。第四,冻结工资。即政府强制性地将全社会工资或增长率固定,不能随便上涨。
(2)利润管制。指政府以强制手段对可能获得暴利的企业利润实行限制措施。利润管制的办法有管制利润率,对超额利润征收较高的所得税等。此外,有的国家还通过制定一些法规限制垄断利润,以及对公用事业产品直接实行价格管制等。
(二)增加供给。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社会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治理通货膨胀一方面要通过紧缩型政策减少总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加总供给。主要措施有:减税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意愿和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投资愿望,从而带动总供给的增加;减少政府对企业的限制,让企业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调整经济结构。
由于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失调,所以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方案是调整经济结构,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比例,避免某些产品如粮食、原材料等供求因结构失调而推动物价上涨。
(四)其他反通货膨胀措施
1.强调性的行政干预。这种措施主要为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所采用。其内容主要有:强制性停建一些工程项目,整顿市场流通,实行部分商品的经营垄断,实行消费品的凭票供应等。
2.保持经济低速增长。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近些年来,各国政府面临两种选择;或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保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或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以经济的衰退来压低通货膨胀率。不少发达国家往往选择后者。

抑制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求解答

8. 我国采取哪些措施抑制通货膨胀

我并不是专家,我只是身为一个平民,说说我对这件事的认识。

我觉得我国对付通货膨胀,是通过加息的方式解决的。

为什么会通货膨胀,就是08年后的疯狂印刷钞票所致,那么既然通货膨胀形式已然严重了,就不能再继续印刷了,所以政府在这个时候加息,把民间的资金吸引回银行。

为什么要把资金吸引回银行呢,目的就是筹措本金,假如银行有100亿的存款,那政府就可以贷出1000亿的信贷,可以继续投资维持政府投资项目的继续营运。可以说,加息可以拟补无法继续印钞票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但是这种方式也不是完美的。因为加息,很多贷款的企业和个人不得不背负更大的还贷压力,需要资金的民营企业贷款难度也加剧。政府公布的通胀率为5%(事实上还不止),银行利息为3.25%也就是说利息事实上还是负利率,很多很还不愿意存银行,这就导致民间借贷变得风靡(年息20%~30%很普遍且不稀奇),但是这种缺乏安全报障的行为,也极可能催生出更多的社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