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的介绍

2024-04-29

1.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的介绍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出生在奥地利,曾就读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和瑞士圣加仑大学,获商业管理博士学位。他是欧洲管理重镇圣加仑大学的教授,维也纳经济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还是多家大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是许多知名公司的战略和管理顾问,培训过数千名管理人员。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是管理学中最权威的人士,欧洲最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的介绍

2. 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的人物生平

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1936年3月18日),南非共和国政治家,该国迄今为止的最后一任白人总统,也是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推手。德克勒克出生于约翰内斯堡近郊一个保守色彩极浓的权贵世家。1958年于南非波切夫斯特鲁姆大学法律系取得学士学位后,担任律师;1972年代表南非国民党参选国会议员并且当选,1978年刚过42岁的德克勒克出任邮政部长,1982年出任内务部长,1984年出任教育部长与白人阁僚评议会议长;1989年2月德克勒克接替中风的彼得·威廉·波塔,担任南非国民党主席,并在波塔病愈之后成功的阻止了他的复出,并于9月14在南非三院议会上正式当选总统。德克勒克之所以能在政治上成功,与他在德兰士瓦建立的权力基础有关,从1982年开始他就是该省的党主席。德克勒克上任之时正值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的德克勒克显示了过人的政治胆识和勇气,决意开创一个新南非。上任伊始,德克勒克便宣布允许在全国各地举行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和平集会。为了指定新宪法,他和国内四大种族集团(白人、黑人、有色人种、印度人)领袖举行会谈,1990年2月2日,德克勒克在南非议会开幕讲话中宣布解除对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共产党等33个反种族主义统治政党和组织的禁令。同月,不顾议会内右翼集团的反对,他宣布释放入狱达27年的曼德拉及其他政治犯。1991年,德克勒克又宣布废除《土地法》、《集团住区法》等名目繁多的种族隔离法律,南非种族主义统治的法律支柱随之崩塌。 1992年,进行全国投票,69%的白人赞成他的改革政策。同年就提出给占多数的黑人公民权并各种族参加全国选举的一部新宪法与曼德拉和及其他黑人领袖达成进行严肃的谈判。同时他的政府继续系统的拆除种族隔离的立法基础。在德克勒克领导下,执政的国民党和非洲人国民大会在1993年夏就由向多数派管辖达成过渡协定。 南非在从种族主义制度向新社会艰难迈进中能够避免大规模流血冲突,从而基本实现和平过渡,德克勒克与曼德拉功不可没。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一同授予了曼德拉与德克勒克。1994年4月南非举行大选,非国大获胜,德克勒克出任民族团结政府第二副总统。在承认大选失败之时,德克勒克曾信誓旦旦地说,他将不会放弃自己新的历史使命,1999年他仍将竞选南非总统。 1996年5月9日宣布南非国民党退出与非洲人国民大会组成的联合政府,并且于6月辞去第二副总统;宣布该党将作为主要反对党发挥作用。但是,德克勒克终于不得不面对冷酷的现实。 1997年9月德克勒克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并退出政坛。德克勒克是南非国民党33年来第一位自动卸任的领袖。德克勒克坚持说,他就任国民党领导人已8年有半,“一个公认的优化管理原则是:一名管理者上任8年后便难以再有卓绩。”

3. 弗雷德里克·马奇的人物生平

弗雷德里克·马奇(Fredric March1897-1975),另翻译为弗雷德·马区、两次奥斯卡影帝,原名弗雷德里克·麦金太尔·比克尔,1897年8月31日生于威斯康辛州,大学期间曾从事戏剧表演。表演生涯开始于20年代的百老汇舞台上,1921年用原名初登舞台便显示出极强的表演天赋,能诠释各种类型的角色。曾在纽约和俄亥俄州演出,1924年开始使用舞台艺名马奇,1927年与女演员埃尔德里奇结婚,1927-1928年与妻子一起参加戏剧公会的演出,因在美国西海岸演出《皇族》(1928)-剧引起轰动,引起派拉蒙影业公司的注意,并随即与之签的雇佣合同。1929年首次登上影坛,在数部影片中扮演角色,1930年以《皇室家庭》首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在这部电影中,他以戏剧中的名角,充满活力的巴里穆尔为依据,创作了卡文迪什这一角色,使他成为全国知名的人物。他避开了好莱坞指派的同一类型的角色,1932年因扮演R.马莫里安执导的《化身博士》中具有双重人格的主人公而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这使他赢得多才多艺的美名,他所拍的电影有65部,他的成功之作还有歌舞片《星海沉浮录》(1937)、喜剧片《我娶了一个女巫》(1942)等。最好的作品是《安娜·卡列尼娜》(1935,与葛丽泰·嘉宝配戏)、《苏格兰女王玛丽》(1936,与凯瑟琳·赫本配戏)、《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年代》(1946,获奥斯卡奖)、《一个推销员之死》(1951,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奖)、《承受暴风》(1960,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奖)、《五月里的七天》(1964)等 。在电影创作10年之后,1938年他重新从事戏剧演出,与妻子共同主演《你恭顺的丈夫》,此后他即演戏剧又演电影,获得赞誉的有《幸免于难》(1942),《阿达诺之铃》(1944)、《秋园》(1951)、1956年他和妻子在纽约演出舞台剧《长日漫漫入夜行》获纽约剧评人协会奖。此外,他也两度获得舞台剧托尼奖。直至60年代淡出影坛,所拍最后一部影片是与戏剧同名的《售冰的人快来了》(1973),1975年4月14日病逝于洛杉矶 。

弗雷德里克·马奇的人物生平

4. 弗朗西斯·德雷克的生平履历

1567年:德雷克第一次探险航行,从英国出发,横越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1569年:第二次探险航行,从加勒比海再往前,到达了中美洲。1577年:第三次探险航行,德雷克循着麦哲伦的航线出发。由英国前往南大西洋,抵达了南美洲东海岸。1578年:发现了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就是用他的姓氏命名。8月时德雷克通过了南美洲南端最危险的麦哲伦海峡。在航程中,德雷克将舰队旗舰鹈鹕号(Pelican)改名为金鹿号(Golden Hind),因为此船赞助人海顿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只金鹿。1579年:德雷克与金鹿号在沿着南美洲西岸往北航行,北上一直航行到北纬48度的加拿大西海岸,发现无法通过北冰洋,只好改为横越太平洋向西航行,经过菲律宾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横越印度洋,绕好望角再次横越大西洋。1580年:9月26日,回到英国普利茅斯。外部联结:三次远航的地图。1581年:4月,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登船赐德雷克皇家爵士头衔。1588年:德雷克成为海军中将,在军旅中曾击退西班牙无敌舰队(Spanish Armada)攻击。1596年:1月27日,他因痢疾病逝于巴拿马。

5. 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的人物平生

谈起他的身世,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幸运儿。他于1965年9月21日出生在巴黎西部的富裕郊区诺依。父亲在猎头公司就事,母亲搞文学翻译。在巴黎两所著名的中学毕业后,他随后进了法国政治学院(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 Sc Po)和信息传播高等学院(CELSA)。24岁时,他手拿一份市场广告的硕士后(DESS)文凭,开始了他多栖的职业生涯。身为广告人,他在世界顶级的扬雅集团做广告创意;身为记者,他为法国时尚杂志诸如《巴黎竞赛》提供社交新闻;身为主持人,他不仅在电台献声,还在法国Paris Première(巴黎第一)电视台主持文学节目;身为文学批评家,他更在《费加罗》报的文学版指手画脚。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频频的创刊发起人。自从1992年,他就发起了数份期刊,并任其主编。而在其大学时代就发起的《大粪俱乐部》一直坚持了十年,在当时可谓”臭“名昭着。1994年,他延用巴黎著名的圣日耳曼区的文学咖啡的名字”花神“发起一项新的文学奖”花神奖“。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身份中,贝格伯德最呵护的恐怕是其作家身份。他是位勤奋的作家,在相继出版了小说《失衡之年轻男子的回忆》(Mémoire d’un jeune homme dérangé)、《昏迷假期》(Vancances dans le coma)、《爱情持续三年》(L’amour dure trois ans)、《兴奋药小说》(Nouvelles sous ecstasy)之后,2000年《99法郎》一书的畅销大大增加了他的名声;2001年还出版了散文随笔《结算前最后清点》(Dernier inventaire avant liquidation);等到2003年,《世界之窗》还未出版,就被大家看好法国最具权威的龚古尔文学奖。小说讲述了”9·11“袭击事件发生的当天,一个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恰巧在纽约世贸中心107层的一个饭店里吃早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父与子之间演绎出的真情故事。小说最终获得联合文学奖。贝格伯德在颁奖仪式上说:”我相信故事的虚拟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理解当前的世界。“写作对贝格伯德来说,不仅是发泄,反省,抨击,安慰,同时也是失去。他这样总结道:”我出生在诺依一个优裕的环境里。也许当人们出生时就什么都有的话,写作就是为了失去。我的每本书,都让我失去了一些东西。《昏迷假期》让我失去了十年的夜生活;《爱情持续三年》是我的前夫人;《99法郎》则是我十年的广告人生涯。我倾向的文学应该是一片烧焦的土地,因为,大火之后,只剩下烫手的废墟。这就像一种精神脱衣舞。你看,我就是一个跳文学脱衣舞的猛男。“败?辛辣尖锐是他的风格,不妥协是他的精神,幽默是他的武器。他利用在媒体的曝光时机,对来自广告届的攻击反唇相讥,对社会上尤其是文学界中的伪君子横加嘲讽,对被大家唾弃的倒地英雄则见义勇为。《99法郎》以售价为书名,可谓真是个天才的创意,更加显示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其终极真理莫非就是金钱。此书的作者更声称他是”欧洲最物美价廉的妓女“。

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的人物平生

6. 克莱尔·特雷弗的生平

生于纽约市。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戏剧艺术学院。1932年在百老汇首度登台,并参加有声短片的拍摄。次年进入好莱坞拍片,擅长扮演心地善良的风尘女子、酒吧女郎等角色。1948年以《盖世枭雄》荣获第21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金像奖;1937、1954年还分别以《都会的穷巷》、《情天未了缘》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至60年代后期为止,她共出演影片近70部。其它主要还有《化身大盗》、《莽汉艳娘》、《多情千古恨》、《关山飞渡》、《杀妻笑史》等。此外,1956年她还以电视剧《陶斯伍兹》荣获电视艾米奖。2000年4月去世。Newport Beach, California, USA. (respiratory ailments)身高5' 3 (1.60 m)婚姻Milton H. Bren (1948 - 14 December 1979) (his death) 1 childCyclos William Dunsmoore (1943 - 1947) (divorced) 1 sonClark Andrews (1938 - 1942) (divorced)片酬Stagecoach (1939) $15,000星星位置6933 Hollywood Blvd1957年爱美奖得主Producers' Showcase

7. 弗雷德里克·波尔的人物生平

弗莱德里克·波尔1919年11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推销员家庭,高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主要靠自学成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空军服役,到过意大利。在1939年至1949年这十年内主要当科幻杂志编辑,以后当过文学代理人和自由撰稿的专业作家,从1961年起又回到科幻杂志和出版社当料幻小说编辑,因编辑工作上的优异成绩在1966至1968连续三年获“国际科幻成就奖”,从1974年起担任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主席。波尔单独写的科幻小说很少,大部分作品都与著名科幻小说家如阿西莫夫、考恩布鲁斯、约翰·威廉森等合作,共出版长篇小说二十余部,短篇小说集三部。他自称使他引以为荣的作品是《百万日》(1971)这类短篇小说和《沃尔夫班》(1959)这类长篇小说。波尔曾在美国和西欧的二百多所大学里讲过学,20世纪70年代又在“文化交流”的名义下到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讲学。他的作品经常在电视中播映,迄今已摄制成四百多个电视节民很受西方世界观众的欢迎。 2013年9月2日弗莱德里克·波尔去世。

弗雷德里克·波尔的人物生平

8. 弗雷德里克·莱顿的生平

弗雷德里克·莱顿他以极其辉煌的艺术风格冲淡了雷诺兹,成为英国皇家学院派的代名词。与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画家不同,身为画院院长的莱顿,不仅不是美术学院的学生,甚至不是在英国本土接受的教育。足迹所至,莱顿在布鲁塞尔、巴黎和法兰克福断断续续上学,并进行美术培训。1830年12月3日弗雷德里克·莱顿出生英国约克郡史卡布洛的医生世家,却生长在跨海远隔的俄罗斯。祖父吉姆·莱顿爵士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皇宫医生,莱顿的父亲子承父业也作了沙皇的医生。尼古拉一世上台,莱顿一家离开俄国在欧洲游历寻找定居之所。欧洲各大名城的巡礼给予了年幼的弗雷德里克·莱顿一家唯一的后人充分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莱顿的父亲是位古典艺术的爱好者,他对幼年的莱顿留下深刻的影响。莱顿9岁开始自己作画。10岁随父亲来到罗马,师从一位叫梅利的画家,在那里获得了绘画知识。13岁赴德国,曾在法兰克福美术学校学了一段时间,14岁又来到艺术之都佛罗伦萨,这些流动生活使莱顿扩大了艺术眼界。在佛罗伦萨偶遇美国雕刻家波沃尔斯,他看了莱顿的画对他父亲说,“自然”已经赋予了他。并告诉莱顿,“你将成为一个像我一样令人满意的杰出人物”。莱顿在佛罗伦萨进了世界著名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业余时攻习解剖。后来又转回法兰克福学校学习到17岁。他崇拜安格尔,复制过提香和柯勒乔的画。1852年,22岁的他移居罗马进入了罗马美术学院进行正统的绘画学习,并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创作。这一年他创作了场面宏大、气魄雄伟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契玛布埃小姐护送的行列通过佛罗伦萨大街》(又译《圣列的行进》)一画,显示了他的气质和才华。1855年,莱顿返回他从未到过的故乡—英国,《圣列的行进》在皇家美术学院的画展上展出获得了成功。评论界从那时开始就一直是他的朋友,给予了他极高的推崇。令画家更为高兴的是,这幅画不久竟被维多利亚女王购买,他本人则有幸晋见了女王。这时的他已成为英国画坛上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从此,这位年轻画家一跃登上大英帝国的画坛。在罗马,他认识了在罗马研究艺术的英国画家布朗、小说家、诗人丁尼生。他们发现这个小伙子身上有着出众的艺术天分,“似乎有桂冠样的光芒在这个叫莱顿的年轻人额角上闪烁……有朝一日他一定会坐上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的位置”,回到英国后他们对当时名盖英国的米雷说。1859年29岁的莱顿定居伦敦,效忠英国女王。1868年莱顿展出自己的学位作品《圣哲罗姆在沙漠里》,获得了美术学院院士称号。1878年11月13日莱顿接任去世的格兰特任美术学院院长,人们一致公认他的学识、气质、能力和责任感,这些都表明他是出色的领袖人物,能掌握这一高等学位的权力。他在那个时代可称得上是一个完美的人,博得所有人的拥护。年轻时曾周游欧洲,并在法兰克福、罗马和巴黎求学。1868年入选英国皇家学院院士,1878年担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莱顿晚年疾病缠身,但仍不停创作。他的艺术获得了崇高的荣誉,1886年莱顿56岁时,英国女王把他列为英国贵族,是英国唯一的以画家身份而著名的男爵,号为斯特雷顿莱顿男爵。莱顿于授爵位第二天去世,是英国史上得到爵位时间最短的人。他的遗嘱是:“把我的爱献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