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策经济学复习题及总复习题

2024-04-29

1. 政府政策经济学复习题及总复习题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二、单项选择  1、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2、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D、维护阶级统治  3、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4、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D)。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5、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是(B)。  A、公平与效率兼顾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  6、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C)。  A、道路B、教育C、皮衣D、医疗卫生服务  7、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A)。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8、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  A、免费搭车的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9、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10、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C)。  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收费  三、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D、矛盾的分析方法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B )。  A、消费的非竞争性B、消费的非排他性  C、消费的竞争性D、消费的排他性  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BCD)。  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  4、下列项目中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有( ABC)。  A、公共安全B、医疗卫生  C、法律秩序D、个人计算机  5、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AB)。  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B、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C、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  D、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满意性  6、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BCD )。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7、混合物品具体包括(ABCD)。  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  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D、无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  8、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ABD)。  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  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安装路灯  9、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BC)。  A、罚款或收税B、财政补贴C、公共管制D、产权界定和保护  10、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B)。  A、稀缺性B、使用不受限制C、充足性D、使用受到限制  四、简述题  1、简述科斯定理的含义、意义及局限性。  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基础上的。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成本,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2、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供给吗?  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  (1)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  (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4)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3、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五、论述题 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个量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2、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项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调节功能很强,是各国政府实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内容。而这种制度保障应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与其所缴纳税的多少不完全对等;工资制度,政府公务人员和政府直接举办的公共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工资性支出,由政府财政支出安排,其支出总额和支出标准,直接关系到这部分社员成员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全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资制度构成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其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属转移性支出,其目的是为了执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对企业、个人的某些特定行为给予资金支持,以影响相关产品和劳务价格结构,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而政府财政补贴数额、补贴对象,则直接影响有关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和份额。  (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政府稳定经济职能,还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属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额来表示。而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即经济的增长,最终要有利于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为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需要运用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运用财政制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  (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政府政策经济学复习题及总复习题

2. 2012年政府经济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选择就是如何使用——的决策。
  2.价格机制包括一、————以及——一•
  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4.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
  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价。
  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和——•
  7.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而引起的失业。
  8.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与————的决定的。
  9.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利率——。
  1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12.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收支状
  况——•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    )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 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    )
  A.55    B.35
  C. 15    D.27.5
  3.内在经济是指:(    )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    )
  A. 平均成本是递减的     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C. 边际成本是递减的     D. 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5.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    )
  A.可变成本曲线    B. 边际成本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    D.总成本曲线
  6.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
  A.资本    B.劳动
  C. 技术    D.制度
  7.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    )
  A. 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
  B. 通货膨胀率为零
  C.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    )
  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D. 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9.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
  A. 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
  B.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
  C.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D.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
  10.清洁浮动是指:(    )
  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B. 汇率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
  C. 汇率由中央银行确定
  D.固定汇率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
  划“X”。(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2.(    )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3.(    )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4. (    )在长期中没有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之分。
  5.(    )现代生产的特征之一是迂回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
  6.(    )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差就是GDP平减指数。
  7.(    )物价上升时,财产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
  8.(    )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赞倾向。
  9.(    )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10.(    )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lo%,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
  2.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
  2.在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什么财政政策7.


  试卷代号:21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各专业  西方经济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有限资源
  2.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    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    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3.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4.各种实际支出
  5. 低    高
  6.税收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
  7.正常的劳动力流动
  8.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物价水平
  9.总需求(总支出)
  10.右上方    增加    上升
  11.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2.增加    改善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C    3.A    4.B    5. B
  6.C    7.D    8.C    9.C    10.A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X”。(每小题2分,共  20分)
  1,X    2.X    3.X    4. √    5,√
  6.X    7.X    8.X    9.X    10.X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7000—2000=5000万,劳动力参工率为;5000/7000=0.714。    (3分)
  (2)该国的失业率为:500/5000=0.1,即该国的失业率为10%。(2分)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3分)
  (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9分)
  (3)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3分)
  2.(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4分)
  (2)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4分)
  (3)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的政策。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5分)
  (4)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2分)

3.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 货币的主要职能:a.交易媒介: 货币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鼓励专业化和分工劳动,促进了经济效率,是经济顺利运行的润滑剂; b,记账单位: 货币可以作为经济社会中衡量价值的手段。货币作为记账单位,减少我们需要了解的价格数目,从而节省了交易成本; c,	价值储藏: 即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的储藏,货币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
2.流动性陷阱是由于增加货币供应量带来利率下降,然而利率已经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却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当货币需求出于流动性陷阱时,大家就不愿意去消费和投资,而是把货币存到银行,货币政策失效。
3. 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投机性动机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4. 经济学简答题

1.不能,垄断竞争厂商均衡时,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其价格一定等于实际需求曲线与主观需求曲线相交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因为只有这一价格,才是厂商愿意接受的价格(主观需求曲线上的价格),又是市场竞争允许有的价格(实际需求曲线上的价格)。因此,如果这两条需求曲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为10美元,就不可能再在12美元水平上达到均衡。
2.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边际产量为正;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
厂商不会在第一阶段生产。因为这个阶段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得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第三阶段生产,因为在此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因此,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5.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既然是简答题,一定要详细,那么两种选择,第一,运用索洛增长模型,两个约束条件是未来人均资本大于等于当前人均资本。消费最大化,引入税收进行黄金点推倒,生产函数用道格拉斯函数,推倒如果不会的话,你再问吧,我换电脑发你。这样分析是很数学化很严谨的。
2,通货膨胀引起六大问题,第一,皮鞋成本,第二,菜单成本。第三,相对价格改变引起的资源配置不当。第四,税收扭曲。第五资本投资的混乱和不方便。第六,未预期的通胀引起的收入再分配。措施,当然就是货币或者财政政策了。如需求过高引起的通胀也许财政政策比货币好。如削减赤字。如供给减少引起的通胀,补贴厂商或许比货币政策好。一般而言选择社会成本最低的方法,不过面对通胀一个典型货币政策是提高准备金,因为成本低。通胀无法规避,只能规避高通胀。政府注意宏观数据和经济波动。尽量避免非理性消费,投资等,也要努力世界维和,这样就不容易面对供给冲击。等,温和通胀是有必要的,主要是温和通胀可以鼓励企业经营有正外部性,而且消除全部通胀不可能,成本过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6. 政治经济学 简答题

1:资本集中不会产生新的价值,是指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合并成少数大资本; 
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加资本总额; 
资本积累实质上是资本家用无偿占用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它可以产生新的社会价值。这上面是简答的,下面是比较详细,会比较难看懂!我也打出来!自己理解吧!1.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又是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区别与联系: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这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资本积聚和集中,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第一,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而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从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在于: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个别资本总额越增大,越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的积聚。  第二题 答案:商品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首先,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的;其次,就全社会而言,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与商品的价值总额是一致的;最后,它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价格围绕商品的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品生产价格形成之前,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三题答案:由于社会资本再生产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生活消费,因而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只能是社会总的商品资本,即社会总产品,要运用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即W'…W'来考察。因为,“在W'…W'运动中,正是要通过说明总产品W'的每一价值部分会变成什么,才能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条件”(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43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社会资本的周转或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它包括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两个方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以补偿社会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应当指出,在分析单个资本再生产时,我们假定在企业之外存在一个很大的市场,资本家可以先通过销售把他的商品顺利地转化为货币,从而得到价值补偿,然后又用货币顺利地购买到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物质补偿。这就是说,假定有购买他的商品的其他资本家存在,也有出卖生产要素给他的其他资本家存在。因而分析单个资本运动时,只着重考察价值补偿,而假定物质补偿是不成问题的,可以暂时予以抽象。在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时,上述假定就不能成立了。因为再生产过程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工人用工资和资本家用收入购买消费品,都是社会总产品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这里,资本家生产的商品在价值上得到实现即补偿后,资本家如何和从哪里购买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如何和从哪里购买到维持自己生活的消费品,即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物质补偿就是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了。马克思说,在社会总资本运动场合,“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437~43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需要研究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物质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其中,生产资料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资料则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生活消费需要。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Ⅱ部类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即W=c+v+m。其中,c是转移的旧价值,v和m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就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两个基本原理或基本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论述,已被西方经济学者广泛采用了。不过他们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改为“投资品”与“消费品”,并没有说明其理论的渊源,这实际上是盗用了马克思的研究成果。  谢谢采纳!

7. 政府经济学问题,求解

财政政策通过俩方面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一是财政支出,二是税收。财政支出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举例:政府购买;政府投资修建道路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国民收入。还有支付公务员工资。转移支付,政府将从国民那里收来的钱提供给社会福利部门,也就是将收入再分配。税收,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候,国家降低税收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经济发展和消费。货币政策有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措施有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举个例子,当经济萧条时候,央行会降低利率,利率降低了以后,人们贷款需要支付的利息就少,愿意贷款的人就多了。社会上的货币就多了。人们会用货币去消费或者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发展。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主要内容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举例例如我国为了引导个体经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也就是通过国家的干预来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价格政策就是通过对商品价格的干预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例如08年为解决东北大米的问题政府提供比市价高的收购价格来保障农民利益。还有就是为了防止国外产品倾销冲击本国市场,对这些产品进行定价

政府经济学问题,求解

8. 经济学简答题

1 流动性偏好陷阱就是指当利率低到一个位置时,对于货币的需求量变成无穷大。其政策含义是,当利率极低时,即是继续投放货币也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2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其它政策工具,其中主要有:调整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信贷控制等。
3 紧缩的货币政策通俗地说就是收紧银根,及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货币供应量,反之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