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的思考

2024-05-14

1. 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的思考

柳玉虎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一、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前提
解放思想是领引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近年来地矿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但客观地讲,主要原因还在于外部政策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气候。相对有利的外部条件,地勘单位内部不可否认仍然存在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稳妥有余、创新不足等问题,如不认真解决,必将阻碍有色地勘事业进一步大发展,不可能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因此,当前我们要大力倡导和树立以下4种意识。一是开放意识。有色地勘单位原来是中央部门直管的条条单位,与地方联系较少,相对比较封闭。属地化管理以来,虽然逐步有所改进,但封闭意识仍然较强,不愿或不会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打交道。所以必须树立开放意识,主动走出去,融入社会中去,重视与省政府主管部门、兄弟单位、市(县)部门和企业的沟通联系,不能万事不求人、关起门来过日子,应与各方面建立起一种双向互动、信任支持、互利共赢的正常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市场意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并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影响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像原来计划经济时代那样等、靠、要,等政府拨事业费,靠政府给项目,向上级要政策、要优惠。我们必须主动去闯市场,开展工作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博击中发展壮大自己。三是效率意识。效率就是生命。任何部门、岗位、所有工作都必须任务明确,责任权利清楚,讲究投入和产出,讲究成本和效益,克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思想、不算经济账的马大哈现象。四是机遇意识。目前,我们吃皇粮、找矿自销、资金自用,是任何行业都没有的有利环境,可以说我们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样的好政策时间不会太长,走向市场是迟早的事。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地勘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有近千家地勘单位,仅河南省就有40余家,同时国有矿山企业、民营矿业公司、国外矿业公司也都加入竞争行列。我们在队伍规模、技术力量上与地勘局系统有差距,在人缘、地缘等软环境上我们也比不上。如果我们抓住这几年的好机会,多找矿,找到好矿、大矿,就能够积累资金,储备矿权,获得声誉,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就会在更有利的位置、更高的层次去参与竞争、去走向市场。否则,错过了好时机,我们就会失去主动权,就会被边缘化,可能会出现困难局面。
二、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全员素质是基础
我局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比例大,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目前全系统人员老化,技术人才出现断档现象,特别是专业领军人物、经营管理人才奇缺。这种状况很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和大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大规模的学习培训,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素质,从而为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一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和完善局党组中心组和队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全体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一致,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国和全省的工作大局,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不失误和掉队。二要研究行业法律法规。这几年地勘行业改革力度比较大,出台的法律法规比较多,我们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积极学习,认真研究,主动应对,哪些是上级鼓励的、支持的,哪些是反对的、禁止的,工作的条件、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必须熟练掌握,否则就会走弯路,就会吃亏、碰壁。三要大力提高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每年都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集中业务技术培训,请局内的拔尖人才讲课,请外单位的专家教授来授课,推广实用有效的工作方法,传授前沿的专业知识。同时,鼓励支持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脱产或不脱产的形式继续学习深造,攻读高层次学位。另外,重视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内外各专业团体组织的培训班、交流会、研讨会等,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取长补缺。
三、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
一是调整队伍结构,整合技术力量,打造河南有色地勘“航母”。借鉴其他省局“局为单元,队为基础”的队伍结构调整模式,提升局宏观调控能力,克服我局技术力量分散,专业分布不平衡,形不成规模优势的现象。对局属单位管不了,管不好,不好管的事情,由局统一管理和协调,单位之间需要协调的由局协调,需要由局牵头统一组织的由局统一组织调控。在对外宣传、争取国家、省大的投资、大的项目时,应以局为整体出面。在队伍整合上,可以先从化验、测量、制图、物化探等各单位力量差别悬殊的部门开始,采取大并小、强吃弱的办法进行,待探索经验后铺开。二是建立人才引进和劳动用工新机制。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思路,对原在册职工,实行岗位聘任制,双向选择,能上能下。对新进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明确责权,能进能出。制定招聘和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各单位的增人计划指标应主要用于引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招聘专业对口的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特殊情况可以采取先招聘进人,逐步解决编制的办法。同时,应考虑招聘生产一线急需的钻探工、采样工、化验工等技术工人,提高一线工作质量。三是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人尽其才、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考核评价指标内容不在多,但方法要实用。对单位或单位负责人的考核,重点考核货币工作量、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职工工资收入、安全稳定等方面。对个人的评价,要从以学历资历为主转向以工作能力和业绩为主,不唯学历,不唯资历,谁能干提拔谁,谁干得好就重用谁。四是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和激励制度。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已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同情落后就是保护落后,就会打击先进,就会阻止进步。要在保障职工最低生活水平、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拉开职工的收入分配差距。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贡献多少拿多少。严格劳动纪律,该处罚的要处罚。设立找矿成果奖,对找矿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制定政策,对在专业杂志、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同志给予奖励,对于获得各级各层次奖励的科研成果、优秀论文、优秀报告的同志给予奖励。五是推进事企分体运行工作。局和各队﹙院﹚办的公司要逐步达到真正独立,按现代企业制度去运作,确实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真正按市场规律去办事,不能企事不分,挂企业的牌子,按事业单位性质运行。进入公司的人员也不能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否则没有压力,没有风险,就没有动力。
四、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突出地质找矿主业、干好政府财政项目是重点
地质找矿是我们的老本行,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由于我局实业相对处于起步阶段,辅业贡献率又较小,目前情况下,必须突出地质找矿主业,否则就是主次不分,捡芝麻丢西瓜。更何况,由于几十年的工作和努力,我局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取得了一批找矿成果,也树立了我们的威信,奠定了我们今后工作的基础。在地质找矿工作中,集中精力干好中央地勘基金项目、国外风险勘查项目和省两权价款项目等政府财政投资项目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因为,一方面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市场上地勘项目减少,效益降低;而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内需求和消费的政策,使财政支持地勘工作的力度加大,这一增一减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多争取政府财政项目。另一方面,干好政府财政项目对我们地勘单位长远发展有利。根据国家和省优惠政策,如果我们找矿效果好,可以申请工作延续,提高勘探程度,获得国家更多的财政投入;同时,如果具备开采条件,我们可以优先办理采矿权,为我们发展实业提供条件;另外,矿权转让的后期收益我们地勘单位也有一定比例的分成,能使我们获得长期收益,得到长远发展。所以目前情况下,我们必须集中人才、物力和财力,多争取并干好政府财政支持的地勘项目。
五、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提高职工收入、构建和谐队伍是根本
一要转变机关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同志要多考虑基层及野外同志的艰辛和困难,多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搞好服务。二要搞好文化建设,多组织开展一些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要千方百计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收入水平。除了及时兑现国家政策允许的工资福利津补贴补外,通过局、队两级公司实体的运营,使入股的职工获得股金收益。同时,要加快东区有色地矿科技园二期、三期工程建设进度,使职工得到实惠。支持各队挖掘老基地潜力,增加土地开发和物业方面的收入。四要关注弱势群体,帮助解决少数职工的实际困难。对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两地分居职工、病残职工,要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他们感受到单位的温暖,享受到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成果。

开创地质找矿工作新局面的思考

2. (三)关于加强基础地质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找矿突破的建议

随着地质找矿投入增大和地质找矿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影响地质找矿成效的主要矛盾将变为科学技术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资金无处投放、项目低水平重复、找矿效率低、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找矿突破才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方式转变。
1.加强学习,推进地质找矿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是实现找矿突破的潜力所在。目前我国找矿突破行动来势迅猛,广大地质工作人员思想准备不足,知识准备不够,缺乏思维创新,要安排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交流,提高思维创新能力,挖掘找矿突破潜力。如对我国成矿背景的再认识,对海洋资源的再认识,对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再认识,对新矿种的认识,对新的开发利用方式的认识等。认识上从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的转变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强大动力。
2.提高地质找矿部署质量
部署质量是第一质量。目前国土资源部找矿突破部署78片整装勘查区,需要在实践中优化。
部署要建立在需求驱动、从问题出发,交叉、融合,大信息、大数据的基础上。地质工作从单一服务于经济发展已扩展到服务于经济、社会、生态、民生方方面面,地质找矿领域已从传统的基底岩石向兼顾地球表层和地壳深部扩展,新矿种、新的开发利用方式都为科学部署提供了依据。
3.加强基础地质调查
近几年找矿取得的重要进展是建立在多年地质工作资料信息积累的基础上的,尤其是基础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为整装勘查选区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调查省(区)看,一些省(区)新的整装勘查后备基地明显不足。14年地质大调查基础地质调查投入偏低(30%左右),地方基础地质调查投入更低。
要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对于提高地球科学水平,促进地质找矿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基础地质调查与当前找矿突破的关系,统筹当前与长远,切实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提高中央公益性地质工作中基础地质调查投资比例,加大地方基础地质调查投入,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管理,提高基础地质工作水平,保障整装勘查可持续发展。
4.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地质找矿突破
随着地质调查工作服务领域扩大和找矿难度加大,传统理论有些已不能指导地质找矿,一些技术、方法难以适应新的地质找矿工作需求,需要新的找矿理论和新的找矿技术、方法的支撑,以提升地质找矿工作能力。
制定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地质找矿的政策措施,鼓励、激发生产单位、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地质找矿一线工作者,开展地质找矿勘查理论研究,形成综合分析、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的找矿技术和新方法,以解决目前一些传统地质理论指导地质找矿效果不明显,一些传统的、过时的技术方法整体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地质找矿水平。

3. 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提高矿产勘查水平

积极开展矿产资源勘查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地质问题的研究,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积极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低品位资源、难利用资源和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矿产勘查工作信息化,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增强矿产资源勘查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装备水平,推进矿产勘查装备的现代化。充分发挥地质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矿产勘查科技领域的作用。
建立健全鼓励矿产勘查科技创新的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综合互补型的技术支撑与创新体系。建立多渠道的矿产勘查评价科技投入体系。国家逐步增加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的科技投入,合理安排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经费。

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提高矿产勘查水平

4. 地质找矿新机制

2010 年,随着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的不断深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0〕59号),探索实践并总结出“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矿新机制。《若干意见》提出要快速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平台建设,加快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地质找矿,对于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可以独立投资的地质找矿项目,国家财政资金原则上不再投入。《若干意见》要求,一是建立矿产勘查多元投资体系,明确各类资金的定位,鼓励社会资金进入风险勘查领域;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地质找矿主力军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三是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实施整装勘查,提高找矿效率。
专栏8-2 部省合作协议
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探索破解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局面,2007年至今,国土资源部与25个省(区、市)签署合作协议26份,搭建部省合作平台。合作协议的签署实施,不仅增进了部省间的理解、互信和支持,而且成为部省实现优势互补、落实共同责任、深化探索创新、共同破解难题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积累了许多经验,产生了不少亮点。
地质找矿实现重大进展,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明显提高。青海、西藏、新疆、宁夏、河北、湖南、河南、广东等地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区域重力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地球化学普查等基础地质调查,重要成矿带矿产调查评价取得重大进展。地质找矿成果丰硕。青藏专项3年共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0处,累计探获大批资源量,其中铜1800万吨,铅锌1200万吨,铁3亿吨,钾盐2亿吨,碳酸锂183万吨。河北冀东、承德和邯邢等重点成矿远景区深部找矿取得新突破,预计3地共可获得铁矿资源储量13亿吨以上。
地质找矿新机制构建取得进展,为地勘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各地积极探索,促进勘查开发一体化,延长地勘行业产业链,总结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构建资源管理、社会资本、勘查技术相互结合”的地质找矿新机制。青藏专项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地方政府与社会渠道资金投入大幅度增长,探索“四统一”整装勘查管理模式,探索收益分配与找矿激励措施,为促进地质勘查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甘肃设立5亿元地质勘查基金,积极推进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促进地勘单位、人才技术和矿业企业资本管理等优势互补,初步形成“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格局。
地方积极探索地勘投入模式。新疆、安徽、河南等地的做法好经验在 2010 年 11月召开的“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上交流,在地质找矿新机制探索和找矿实践中,形成了安徽“泥河模式”、河南“嵩县模式”、新疆“358”项目和青藏专项等模式。安徽“泥河模式”提供了多方联动、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公益性与商业性工作有机衔接的经验;河南“嵩县模式”提供了联合出资、统一勘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整合资源要素实现找矿突破的经验;新疆“358”项目和青藏专项提供了统筹部署、整装勘查、引进大企业、形成大投入,部省合作推进地质找矿的经验。
在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建立的同时,积极推进地质勘查体制改革。2010 年,国土资源部相继印发了《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10〕14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0〕60 号)、《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61 号)等政策文件。《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办法》就监督管理等事项,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加强行业管理、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等提出了要求。《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要在探矿权、盘活存量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此外,国土资源部还加快推进注册地质师制度的建立,组织完成了《关于建立注册地质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建议》以及《注册地质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地质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注册地质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等规章制度的起草工作。地方制定各种政策,引导地勘单位改革。

5. 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运用充分调动了我国各个方面地质找矿的积极性

能源和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对油气、铀、铁、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国内供给保证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面对这种形势,国土资源部研究提出了地质找矿新机制,并把它用在“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实行“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统筹协调各类资金,打造市场导向多元投资制度平台,主要利用市场力量,促进地质找矿的大突破。从两年多的实践看,这个新机制调动了五大方面的地质找矿积极性。
1.中央政府的积极性
近15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的进口量大幅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9年,消费石油4.08亿吨、煤炭30.2亿吨、钢材5.7亿吨、水泥14.7亿吨,各种矿石采掘量超过80亿吨。主要矿种对外依存度分别为石油53.6%、铁矿石61%、铝58.6%、铜72%、钾盐44%、镍7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氧化铝、铜、水泥、铅、锌等大宗矿产消耗量最大的国家。
今后10~20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上新兴国家发展的提速期。按照现有查明资源储量与预测需求量的分析,我国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仍将居高不下,届时大宗矿产品的全球竞争将更加激烈。与急剧增加的资源需求相比,我国地质找矿相对滞后。
面对这种形势,国务院及时提出了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并且在资金上给予了充分保证,这是前所未有的。战略行动的总体目标是用8年到10年时间,实现主要能源资源整装勘查、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及成矿远景区找矿发现,密切结合国家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产业战略西移、海域与境外招标。形成一批能源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能源资源储备体系,促进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能源资源综合勘查评价,促进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推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可见中央政府这个积极性在国家层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从我们跟踪调研的几个重要矿产资源大省及了解到的几个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自治区)看,他们对“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非常重视,把它列入省(自治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省(自治区)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具体抓,有规划、有具体行动方案、有组织机构、有保证措施。但是他们格外重视的目的与中央政府有所不同,即主要是为了推动本省(自治区)GDP的增长,因为一旦找到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很快就会形成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里包括财富增长效益,即矿产资源净价值所提供的社会财富,如陕北地区产油的县(市)、山西和内蒙古产煤地区的县(市),找到资源之后很快就富起来,经济发展效益明显;通过矿产资源,可以招商引资,在勘查期间、在建设期间或在形成生产能力之后,都会迅速增加本地区的生产增加值,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社会需求水平,拉动地方经济大发展。因此具有潜在矿产资源的地区,迫切需要地矿部门组织力量,摸清他们的家底,以便作出全面部署。为此,他们在要求中央支持的同时,本省(自治区)财政也加大了支持力度,建立了地方矿产勘查基金。
安徽省规定,社会资金不能直接同公益性地质工作对接,所有矿产普查预查项目,统统进入省地勘基金的“笼子”里,矿山企业要投资找矿,也必须通过与地勘单位合作,进入“笼子”之中。普查结束后,通过市场竞标方式出让矿业权,此时基金退出,商业跟进。由此可见,安徽省政府完全垄断了矿产普查之前的地质项目,从根本上掌控了矿产资源的配置权。企业要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只能在政府掌控下,通过竞标获得。甚至可以说,省级政府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动用行政手段的程度。
3.大型国有非矿企业的积极性
大型国有非矿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大、资金雄厚,与政府的关系具有天然的紧密性,财大气粗。所以把他们单独拿出来讲,是强调他们原来不是从事矿业的实体经营,而是从事诸如电力、钢铁、经贸、铁路、建筑等产业。他们所以要进入矿产勘查,完全出于企业追求赢利的本能。因为进入21世纪之后,大多数矿产品的价格都上涨了2~4倍,而它们的成本增长远远低于这个幅度。所以矿业的利润率大多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一些资源大省(自治区),如青海、新疆、黑龙江、贵州、安徽、河南、西藏,都有这类大企业进入。有些省(自治区)政府还专门邀请。除了中央的国有大型企业以外,地方的非矿大企业也纷纷进入,他们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型国有企业进入矿产勘查和开发领域,本来是推动我国矿业发展的大好事。但如果他们不是以发展实业为目标,而是通过占有矿业权待价而沽,就给我们矿业的发展注入了不确定的因素。当然,从这些企业本身的动机来讲,是无可指责的,但是从发展研究我国矿业形势这个角度分析,不能不引起重视。因为找矿突破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的目标;把我国矿产品的产量拉上去,提高国内资源的供给能力,增加资源上的安全系数,才是找矿突破的真正目的。
4.矿业企业的积极性
这里所说的企业与上面提到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是搞实业经营的,产出矿产品。对大多数矿产品来说,就是把矿产资源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因此这类企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是绝对的、持久的。把商业性矿产勘查交给他们,对加强地质工作来说是万无一失的。各级政府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坚定不移地依靠这类企业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
矿产资源从根本上决定着矿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当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为每一个矿山企业的建立和持续,都是以探明可动用的矿产资源为条件的。这个条件一旦失去,不仅影响企业本身,而且殃及当地社会。大庆油田已经连续发展了50多年,就是靠不断地在矿区、在周边找到了接续的油气资源;大庆油田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全面而完整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体系,而且这些体系所付出的成本,早已收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就近、就地解决接续资源,正是他们全力以赴所追求的。因此,把他们作为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主体,是最能胜任的。辽宁省红透山铜矿,也是个老矿山,并因开矿而立镇。前几年由于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直接造成该镇的生存危机,有些商家要搬走,房价大幅下落,无人问津;后来由于在外围、在深部找到了接续资源,不仅企业起死回生,当地居民也奔走相告,城镇已恢复了生机,房价大幅上涨。这些情况说明,在商业性地质找矿中,企业的主体作用是最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
5.地勘单位的积极性
在地质找矿中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的积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因为所谓地勘单位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号称“百局千队”。在计划经济时期,它主要靠国家财政拨付的地质勘探费存续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则主要靠政府和社会所提供的矿产勘查投资,继续运作。因此,上述4个方面的积极性,都是它最希望看到的。上述4家的出资也就是他们的收入,4家出资越多,他们的收入越多。所以地勘单位的积极性带有很强的依附性,因此他们自嘲是“打工仔”。
地勘单位的积极性,由于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追求的是地质项目的承包价款,所以具有短期性,对地质找矿长远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如果上述4个积极性的动机,都是追求地质找矿成果,而把勘查劳务当成一种手段,那么地勘单位的积极性则是把手段当成目的。而这正是地勘单位所坚持的事业性质所决定的。地勘单位要摆脱这种局面,就必须成为勘查投入的出资者,进而就必须实现企业化,由第五个积极性晋升为第四个积极性,即矿山企业的积极性。
上述5个积极性,确实把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形势推到了最佳态势,从已经取得的地质成果看,也的确令人鼓舞,但其中也缺少“商业”味道,就是这些新探明的矿产资源如何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尚需努力。

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运用充分调动了我国各个方面地质找矿的积极性

6. 加强深部找矿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白凤军 赵金洲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一、深部找矿含义
2008年初,国土资源部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深部找矿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展主要成矿区带地下500m至2000m的深部资源潜力评价,主要固体矿产工业矿体的勘查深度要推进到1500m。《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通知》指出:煤炭勘查深度为1500m以浅、铝土矿700m以浅、铁矿1000~1500m以浅、钼矿、铅锌矿1000~1200m以浅及金矿1500~2000m以浅。
深部找矿类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在已知矿床或生产矿山深部找矿:①寻找已知矿体的延伸部分;②寻找已知矿体深部(或周边)的未知矿体,它包括寻找与已知矿体相同类型的未知矿体和寻找与已知矿体不同类型的矿体。
另一方面在已知矿床的新区开展深部找矿、在掩盖区未出露地表矿体的找矿问题。不同类型的找矿目标,找矿的准则、方法、技术手段、找矿难度及效益各不相同。
二、我国深部找矿实践现状
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浅表矿越来越少,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向深部找矿是必然趋势;随着对资源需求剧增,矿产品价格上扬和勘查-开采的技术水平提高,深部找矿具有广阔的前景。
国内外找矿实践一再证明,现有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我国多数金属矿山的探采深度不到500m,目前我国在10618个主要金属矿山中,只有个别矿山开采深度大于1000m(如红透山、冬瓜山等),而国外开采深度超过千米的深井矿山有80余座。
我国过去的勘探深度一般小于500m,而现采矿深度可达1000m。从深500~1000m可采深度内存在第二找矿空间,矿产勘查亟待向深部进行战略转移。
我国虽然勘查深度总体不大,但对隐伏矿床的找矿问题也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我国当今开展大规模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计划,使深部找矿进入了多矿种、多类型、多目标、多技术的全面推进新阶段。
我国自2004年开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以来,取得重大成就。在632座被调查危机矿山中,有466座具有资源潜力;其中,预测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的有104座,中、小型规模的351座。
铜陵冬瓜山特大型铜矿床的产出深度就在900m左右,近年在-880m中段又发现斑岩型铜矿床,铜品位在0.6%~1.5%;凡口铅锌矿在600m以下找到160万t的可采金属储量;胶东新城、台上、阜山等金矿,新增储量大于300t,大部分是在500m以下的“第二富集带”获得的;大冶铁矿深部新增(333+334)铁矿石资源量2304万t,伴生铜资源量10.3万t。
找矿实践证明我省深部还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如河南新蔡隐伏铁矿发现。在对1∶20万航磁异常解译的基础上,开展1∶5万地面高磁圈定靶区,对重点靶区开展1∶1万高精度磁测和CSAMT测深,预测太华群磁铁石英岩埋藏深度,钻探验证见累计厚度104.14m的铁矿体。
我省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较高,但是以往的地质找矿勘查深度一般在300~500m,绝大多数为地表矿。河南省两权价款项目的实施,在煤炭、铝土矿深部找矿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深部矿产勘查工作揭示了我省深部矿、隐伏矿还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开展深部找矿,将成为加快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的有效途径,是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资源保障的主要措施之一。
三、如何开展深部找矿
1.深部找矿要做到“一协调、四结合”
即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相协调;产学研相结合、深部找矿与外围拓展相结合、重点成矿区带新区发现与面上找矿相结合、理论引导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2.深部找矿部署
要根据不同成矿区带、不同勘查阶段和不同矿种的特点,分层次有重点的开展深部成矿规律研究;选择重点成矿区带,开展深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为科学部署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加强厚覆盖区隐伏矿床预测与深部勘查;加强定位预测,缩短找矿周期,提高找矿效率。
3.深部找矿方法
长期的找矿实践表明,就矿找矿,综合预测,大胆验证,是深部找矿的有效方法;建立成矿模型及对已有成矿模式的深刻理解,对后期构造作用的仔细解释等地质理论的应用,是深部矿勘查的基础;先进的物探仪器、化探方法和测试工具是有效的勘查手段。
深部找矿需要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及多学科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施俊法认为:“必须充分重视各类方法的应用条件与前提,重视各种直接信息的挖掘与印证,加强各类方法的集成与综合。方法技术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比先进性更为重要。”王世称则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矿床的勘查方法组合建议:变质铁矿床,以重磁找矿方法为主;基性—超基性岩体Ni、Cr、V、Ti矿产,以磁法、重力、电法和化探找矿效果好;中酸性岩体的斑岩型矿床Cu、Mo为主,以电法和化探找矿效果好;矽卡岩型矿床,以综合方法找矿;热液硫化物、石英脉矿床,电法、磁法、化探是有效的找矿方法;伟晶岩矿床,放射性、磁法、化探、重砂是有效找矿方法;煤矿以地震为主要方法;盐类矿床,电法是有效的找矿方法;放射性矿床,重、磁、放射性是有效的找矿方法。
四、面对挑战,强抓机遇,积极应对,取得找矿重大突破
1.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取得找矿重大突破
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在危机面前,我们要敢于冲破传统思维束缚,突破固有找矿思维和模式,要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五队的物化探专业技术和设备优势,在深部找矿上有所建树。以技术求资源,以资源求资本,迅速壮大经济实力。优化生产组织和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找矿的新突破。
2.加大成矿区带研究工作,要切实加大地质勘查力度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09年度省级地质勘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中明确了2009年度要加大成矿区带研究工作,重点强调加大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矿产的地质勘查项目投入力度。主要开展小秦岭-熊耳山-外方山银多金属成矿区、卢氏-栾川-方城钼钨多金属成矿区、伏牛山金锑多金属成矿区、桐柏山-大别山银金钼多金属成矿区、三门峡-郑州-平顶山地区隐伏铝土矿成矿区、豫中、豫东平原隐伏变质火山-沉积型铁矿区,许昌、周口、濮阳和驻马店等豫东、豫中平原掩埋区煤矿地质勘查工作,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各项目工作,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改变人才观念,提高地质研究程度
无论是行业或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为人才竞争,人才是一个单位、企业兴衰的关键所在。第一,要造就一大批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过硬的地学新人;第二,逐步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发项目收益分配的新机制,为稳定地勘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环境;第三,调动一批熟悉河南省现有矿床,具有丰厚的专业基础,又乐于开展成矿规律、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等研究的人才,给予类似于政府津贴的补贴,激发他们多出大的地质矿果;第四,打破专家越老越好的观念,大胆启用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专家,突破知识和观念的瓶颈制约。
地质找矿方面的知识更新和观念创新,在实现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方面显得非常重要。
4.加强成矿模式研究,建立河南省重要矿种的矿床模型,指导深部找矿
组织专家或成立队伍对河南省内的主要矿床进行研究,建立主要矿种的成矿模型,划分成矿系列,指导找矿。解决如钼-铜-金-铅锌-重晶石等成矿系列问题,解决脉型矿床和斑岩矿床的关系问题,解决非金属(如萤石)和金属矿床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是实现深部找矿突破的前提。
嵩县南部脉型钼矿于2005年发现的新类型矿床,分布面积广,潜在资源量大,附近有多个火山口分布。该类矿床究竟是脉状矿床,还是火山喷发型层控矿床,对实现找矿突破有重大意义。
5.技术和仪器设备更新为深部找矿突破提供支撑
先进的钻探设备为深部找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HXY系列全液压绳索取芯钻探深度可达3000m,为深部找矿提供了钻探技术保障。
瞬变电磁法简称TEM,是目前国内外最推崇的电法勘探方法,已在地质勘查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的主要特点为:压制人为干扰能力强,分辨电性不均匀体的能力高,特别是对低阻体的反映更灵敏,同时能够成功地进行二维和三维定量解释,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解译精度,极大地提高了目标物的探测深度和灵敏度,从而有效地指导深部找矿工作,为找矿新突破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手执式矿石元素分析仪,可以在数秒钟内同时检测出矿石中近40种元素的含量,还可通过电脑无线控制即刻存储下载。无线蓝牙技术可实现与GPS及卫星电话的一体化实测,并快速生成化探综合图。
近几年河南省利用两权价款为各地勘单位配备了先进的物、化探、测绘和钻探、测试等设备,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硬件准备。
6.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是对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有力支持
国土资源部去年4月颁布了《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出台矿产勘查新机制,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统筹部署、分工合作”的总体思路,加强了对16个重要成矿区带(包括东秦岭-大别山区带)的勘查工作部署,推出和地方、企业合作的5种模式。
河南省政府在去年10月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若干意见》(豫政〔2008〕49号文)。这一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大地质勘查力度,重点在重要成矿区带开展钼、铅、锌、银矿等多金属矿勘查。这对我省地矿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必将对我省地矿产业跃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深部矿勘查已成为矿产资源勘查和研究的前沿领域。我国在目前的采矿技术及经济范围内,还存在第二、第三找矿空间。勘查的重点深度,首先是矿山目前可采深度范围内(-1000m),其次是钻探可控制的深度范围内(-1500m)。深部矿找矿潜力巨大,挑战也巨大。深部找矿是一个全局性问题,发展深部勘查学,促进深部找矿突破,涉及中国资源保障的基本问题。
“勘查创造财富,创新成就未来。”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地质人任重道远,实现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我们义不容辞。

7. 加深理解“就矿找矿”内涵,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水平

王世称 王微 许亚明
(吉林大学)
摘 要 本文通过举例,对“就矿找矿”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从“就矿找矿”视角如何看待危机矿山问题。
关键词 就矿找矿 内涵 危机矿山
一、深化理解“就矿找矿”的内涵
“就矿找矿”是辩证的找矿指导思想,已被地质界公认为是行之有效的、重要的找矿途径和方法之一。
从哲学角度认识,“就矿找矿”就是“找矿哲学”的具体应用与体现。
在50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就矿找矿”的思想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后在深入贯彻“就矿找矿”过程中,内容会更丰富、内涵会更深刻、成果会更加丰硕。
“就矿找矿”和“找矿哲学”的关系十分清楚,“就矿找矿”理论是“找矿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就矿找矿”和“找矿哲学”是研究找矿、勘探、开发领域的哲学问题。从找矿、勘查、开发工作的总体上研究矿产勘查活动的诸多问题(个性)和一般规律(共性)。因此“找矿哲学”也称为矿产勘探哲学。
“找矿哲学”是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界本质关系的科学,找矿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矿产勘查理论方法及勘查实践相关联的纽带和桥梁。
“就矿找矿”和“找矿哲学”通过地质科学理论、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反映到找矿实践中,还通过找矿实践的理论总结指导找矿、勘查实践工作。
“找矿哲学”和“就矿找矿”理论研究的作用不仅仅是认识地质找矿勘查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找出更多的矿产资源,在保护环境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应用开发矿产资源,为人民服务。
二、“就矿找矿”的实践,丰富了“找矿哲学”的内容
“就矿找矿”是地质学界通常的说法,地质学界和社会各界好理解,好推广应用。几十年来广大地质学界将“就矿找矿”应用于找矿实践,证明它是有效的找矿途径,在广大地质工作者找矿实践的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上升到“找矿哲学”理论高度去总结和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现在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总结与思考。
(一)找矿、勘查、开发的不同阶段运用“就矿找矿”的经验
1.在找矿阶段运用“就矿找矿”的经验总结
第一,从检查各类异常入手,评价已知矿点。德兴铜厂铜矿床根据“铜厂”这个地名及县志,有关于古代在铜厂采铜的记载,经过一段曲折找到铜厂,继而找到了古采坑,又发现了铜矿露头。经过与国内外铜矿床类型对比分析,认为属于细脉浸染型铜矿。经过10年的普查勘探,到1979年证实德兴铜矿床为拥有近1000万吨的超大型铜矿床。
第二,在已知成矿远景区(带)或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周围,寻找同类型的“姐妹”新矿床。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派江西铜矿地质大队在勘探德兴铜厂铜矿期间,派出普查组在附近开展就矿找矿。地质人员利用类比方法和地球化学的方法,成功地在铜厂矿区的东南侧发现了富镓、钨大型铜矿,在西北侧发现了朱砂红大型铜矿床,它们与铜厂铜矿床共同组成了铜矿田和铜矿床密集区。
第三,通过在老矿区追索已知矿体在空间上的延展来扩大矿产资源远景。如德兴铜厂铜矿床,20世纪50年代只勘探控至-165米标高,70年代中期进行了第二次勘探空间追索,控制到-650米标高,资源远景扩大。
第四,在已知矿床、矿田范围内找寻隐伏新矿体、新含矿层位和新矿化类型。20世纪50年代赣西北地质大队在城门山铜矿床首先发现了似层状铜矿体,规模达到中型铜矿床,20世纪60年代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了火成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矽卡岩型铜矿床,形成不同类型矿床组成的矿床密集区,形成了大型铜矿床密集区。
第五,在已知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找寻共生和伴生的矿床,进行综合评价。在矿床、矿田和矿床密集区内,通过综合信息对伴生和共生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的研究,往往会出现伴生和共生的矿床,特别是多金属矿床密集区和贵金属矿床密集区常常会出现的规律。如德兴铜矿床密集区,研究除铜、钼矿种外,还有金、银、硫、镍等10种有益元素资源。结果表明铜矿床区金矿储量213.7吨(C2级),平均品位0.195克/吨,是一个特大型金矿床。此外,银、镍、硫等矿产资源也达到大型。
2.在勘查阶段运用“就矿找矿”的经验总结
即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在勘查阶段运用“就矿找矿”的经验总结。
找矿、勘查,再找矿、再勘查,是一个反复认识矿产资源体的过程。找矿工作要贯彻勘探的始终,而不能一次就算完成勘查阶段的工作。这是符合找矿哲学认识论的思维。
以中国第一大金矿省山东省找寻金矿和勘查金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为例。山东省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黄金产地,采金、淘金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纷纷派遣很多地质人员来胶东进行调查黄金。20世纪30年代我国地学老前辈聂振庚、国本荣、冯景兰等来调查过。1949~1956年郭文魁、刘国昌、王宪文、严坤元等也进行了调查,当时的认识是玲珑石英脉型为主,找矿、勘查、开发的对象是石英脉型金矿床。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胶东发现了“三山岛”“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大型金矿床,被称为“焦家式”金矿床,扩大了金矿的找矿领域,使山东省金矿储量大幅度增加。
随着找矿、勘查、开发的不断向前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展鲁西地区金矿勘查,在泰山群柳杭组绢云石英片岩中也发现了“绿岩带型”金矿。鲁西地区发现了奥陶系朱砂洞组“层控金矿”。
胶东地区在中生代胶莱盆地内缘隐伏前寒武系基底之上的中生代地层发现了“云夼式”砾岩型金矿。给找金矿床带来了新的思路。
第一点,提出了前震旦纪出露基底变质岩系和隐伏基底是金矿的矿源层。老基底是基底金矿矿源层在山东有成矿专属性。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了金矿床密集区。如鲁东胶莱盆地的蚀变砾岩金矿和鲁西归来庄式金矿床均属于与隐伏基底相关联的金矿床。
第二点,金矿床以金矿床密集区形式分布,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金矿床的空间分布是有机关联的整体。具有“鹤立鸡群”的分布形式,这里“鹤”是指超大型、大型矿床。这里的“鸡群”是指中型、小型金矿床。从金矿地质演化角度分析,它们是不同时代、不同类型金矿床组成的金矿金属省;从金矿床预测角度分析,是金矿床密集区、金异常密集区信息之间转换关系;从统计观点分析,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矿床是上升有序变量的关系;从金矿床“就矿找矿”角度分析,是先找寻勘探与发现的“鸡群”,再认识鸡群中的“鹤”,而“鹤”不只是一只。
已知大型矿床外围是找寻、勘查“姐妹”大型矿床的最佳位置。
通过对金矿区的找矿勘查,深化了对金矿床控矿因素的认识。提出了中酸性岩体金矿找矿的关系是金矿床以交代型岩体为主。提出了金矿床密集区同构造的关系,一般分布于莫霍面陡度带上,分布在环型和线型构造交汇处。
3.在矿床开发阶段运用“就矿找矿”的经验总结
(1)矿床一般的开发规律。矿山是人类开发矿产资源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矿山生产的对象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开采一点必然少一点。以矿床为单元的矿山到一定服务年限必然老化成为老矿山和危机矿山。以矿床为单元的矿山一般是地质勘探队负责找矿、勘查、提交储量报告,经过评审批准矿产资源量。矿山企业设计是以勘探储量报告为依据,进行矿山企业设计、施工建设,企业方能生产。矿山企业设计对矿山生产量、矿山服务年限均有规定。矿山企业根据设计施工生产,到一定服务年限必然闭坑。我国大量矿山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大多数已经服务了半个世纪。危机矿山和危机城市必然出现。
(2)运用“就矿找矿”的辩证思维看矿山。应用反复分析的方法在辽宁省猫岭发现了大型金矿床。重新认识了五龙和四道沟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是群众最容易发现的金矿床类型。与石英脉型金矿床相伴随的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往往被忽视。矿床往往是以矿田、矿床密集区形式分布,矿山地质工作和矿山企业设计均没有此概念。这是国内矿山地质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辽宁省鸭绿江边有五龙和四道沟石英脉型金矿床,五龙金矿床规模比较大,而四道沟金矿床规模比较小,勘查储量只有1吨。四道沟金矿床提交金矿勘探报告已有十几年,但金矿床资源不紧张,不知原因何在。我们建议进一步研究四道沟金矿床,通过研究和再认识,结果表明:四道沟金矿床不仅有石英脉型金矿床,而且还有韧性剪切带金矿床。我们提出了辽宁省盖县组片岩可能是金矿矿源层的重要新认识。建议原辽宁省地质局局长郑惠平同志和原辽宁省地质局总工程师马元韬同志对辽宁省盖县组片岩分布范围全面开展1:5万金元素为主的次生晕研究工作。运用综合信息理论与方法检查金异常,得到原辽宁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齐玉兴同志的大力支持。具体化探异常检查是冯一多同志进行的,通过认真研究发现金矿赋存在毒砂和磁黄铁矿中,我们通过磁法电法和化探异常综合分析,找到了超大型金矿床。辽宁局五队为地质矿产部三面红旗之一。原地质矿产部在猫岭金矿现场举办了学习班全国推广。
(二)从矿床形成、找矿、勘查、开发不同阶段,建立不同成矿系列综合信息找矿模型,通过信息之间的转换规律研究,类比推广应用
1.“找矿哲学”总的指导原则
找矿哲学的唯物论认为,矿产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其形成、分布与变化均有客观规律。从客观地质条件实际出发确定找矿方针和方法。
找矿哲学的认识论认为,发现矿产、认识矿产特别是矿产的全貌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必须要多种方法和多种工程检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矿产普查勘探开发运动的形成是阶梯发展。
找矿哲学的辩证法认为,在找矿、勘查、开发过程中运用系统、协调、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部署和指导找矿勘查、开发工作。
找矿哲学的矛盾论认为,研究矿产找矿勘查开发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找什么矿的矛盾关系;到什么地方找的矛盾关系;用什么方法找的矛盾关系;怎样才能找到矿的矛盾关系。找矿是找矿、勘查、开发均要贯彻始终的主要矛盾。
找矿哲学的主体观认为,如何发挥找矿勘查开发工作存在找矿勘查开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就是说如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从“找矿哲学”角度学习成矿系列的作用
(1)1979年,初论矿床成矿系列等的专著发表。程裕淇院士为研究矿产预测指明方向。陈毓川院士在程裕淇院士领导下,广泛开展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应用该理论指导全国成矿规划工作。出版了《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主远景区评价》,为全国找矿指明了方向。
(2)1972~1976年翟裕生院士、陈毓川院士和李文达老师共同组织了“宁芜火山岩区铁铜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科研项目。对我国火山岩成矿研究起到推动作用。翟裕生院士发表了成矿系列研究专著。
(3)20世纪80年代初,两院院士常印佛提出了“层控(或)矽卡岩型矿床的概念。划分了三个亚类,提出了矽卡岩成矿系列,不仅丰富了矽卡岩理论,而且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找矿效果。
(4)对成矿系列理论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相结合,我们提出了矿化系列的理论,其目的是通过信息之间转换规律,预测隐伏矿床、矿田和矿床密集区。包括:①变质岩发育区、变质成矿系列、变质矿化系列研究。变质岩发育区主要指太古宇和元古宇的区域变质岩系。广泛发育变质岩系和混合岩分布。一般在矿化系列的前提下,变质岩的比重大于沉积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变质岩系是以富铁、铁质岩系为标志层,一般以重力剩余异常和磁异常为特点,富Ni、Cr、Co、V、Ti区域性异常。因此,应用综合信息可以推断变质岩系的原始层理展布趋势方向为近东西向。现在变质岩系的地质体分布是基底构造切割的磁体。目前所见的变质岩系是变质岩系出露的露头,必须应用重、磁和地球化学信息方能推断其隐伏基底,推断其分布规律。前震旦系变质岩系的基底有成矿专属性,出露基底和隐伏基底的空间分布同谢学锦院士地球化学模型相结合,证实了基底成矿专属性的新理论问题。如山东前震旦基底赋金,伴随成矿作用的演化形成不同时代、不同成因金矿床成矿系列。又如辽宁、吉林前震旦系基底赋硼形成变质硼矿床、沉积硼矿床和矽卡岩硼矿床。②侵入岩发育区、岩浆成矿系列、岩浆矿化系列研究。一般因为围岩和岩体之间有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之间的差异,通过信息之间的转换,可以推断隐伏岩体及隐伏接触带。岩体的成分有超基性橄榄岩、基性辉长岩、中生闪长岩、酸性花岗岩;磁性有规律降低;比重有规律降低;而放射性有规律升高。应用综合信息可以推断隐伏岩体及其接触带。不同成分的岩体有地球化学信息的成矿专属性,通过信息间转换推断隐伏岩体及其接触带。目前地质图所反映的岩体是出露岩体的露头,而没有反映隐伏岩体。隐伏岩体推断后,特别是综合信息导岩构造的重磁环型和线型构造推断后才能反映全貌,这一点对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分布规律研究十分必要。这是全国普遍要探索研究的岩体问题。③火山岩发育区、火山成矿系列、火山矿化系列研究。陈毓川院士在研究“宁芜铁矿”的基础上,发展了火山成矿系列模型。应用综合信息对火山矿化系列有进一步认识。火山岩区的磁场特征十分典型,是火山跳跃磁场。一般比基底变质岩系比重低,为重力负剩余异常。根据磁场和重力场特征可以推断隐伏火山盆地。因此,可以应用综合信息、通过四维化(时间和三维空间称之为四维),达到研究火山盆地的目的。地质信息反映的火山盆地是出露火山盆地,重、磁推断是隐伏火山盆地,方能了解全貌。火山岩和侵入岩一样,由基性至酸性火山岩跳跃场强度有规律降低。不同岩性的成矿专属性,同侵入岩体成矿专属性。火山成矿系列最主要是研究次火山岩体的分布规律。一般大型和超大型多金属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同次火山岩体关系密切。这里特别强调,前震旦系基底构造格架控制火山岩盆地的分布,特别是重力和航磁,是环型构造和线型构造交汇处,控制火山盆地的分布。火山盆地的空间分布同地球化学块体相关联是控制矿产资源体总体分布规律的关键环节。基底成矿专属性和火山岩成矿专属性有继承性的关系。④沉积岩发育区、沉积成矿系列、沉积矿化系列的研究。沉积岩发育区研究沉积矿床系列,主要研究地层层位控矿、古地理环境控矿、岩相控矿、研究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矿床的分布规律。层控矿床和层状矿床均有地球化学成矿专属性和地球物理场的特征,研究它们矿化系列的分布规律,研究基底成矿专属性对沉积矿化系列的影响。基底构造控制沉积盆地的分布规律,如山东沂沐断裂以东盆地主要是北东向,而断裂以西盆地主要是北西向分布。沉积矿化系列同基底成矿专属性有继承性关系。
(三)从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的分布规律,总结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认识的经验
朱训先生认为关于找矿哲学的认识论有以下五点:
1.找矿是对客观矿产的认识过程
从矿体到矿床、从矿床到矿田、从矿田到矿床密集区、从矿床密集区到矿带。
2.客观存在的矿产(资源体)是可以认识的
目前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发展,是完全可以认识的。
矿体的组合异常、矿床的组合异常、矿田的组合异常、矿带的组合异常,建立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其信息之间转化。基于转换规律,矿产资源体是完全可以认识的。
3.认识矿产(资源体)要有科学思维的指导
如程裕淇、陈毓川、翟裕生、赵一鸣、李人树等矿床成矿系列理论,赵鹏大地质异常理论,谢学锦地球化学块体理论,涂光炽大型超大型矿床理论,裴荣富大型、超大型矿床理论等。
4.认识矿产(矿产资源体)要有一个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
朱训先生在江西找寻德兴铜矿的实践,是典型的实例。
5.认识运动的主要形式呈阶梯式发展
找矿、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对一个矿体、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矿带的认识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阶梯式逐步向上发展的。矿产勘查一般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野外工作与室内整理、信息综合分析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综合分析研究是认识的升华和提高,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就这样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逐步上升发展。
(四)从技术、经济评价矿产资源角度,逐步认识到矿产是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认识是无限的。伴随科技进步矿产资源领域会不断扩大,找矿勘查开发的前景无限美好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在为《全社会都应重视“四矿”问题》一书作序时指出:“矿业是矿业城市发展的起源。人类选择居住地,从经济学观点看,不是选择靠近市场交通要道,就是靠近资源,所谓‘依山傍水’大体就是这个道理。”“谈矿业不能不讲地质工作。我国地质勘探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找到大庆油田就是地质工作的一大功劳。将来地质工作更重要,我国大陆和海域究竟还有多少资源?靠谁去发现?靠地质勘探。”
以祖国锡都——云南个旧锡矿为例,谈谈想法。
个旧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锡矿地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为地质勘探投资1.75亿元,投入和产出比为1:8。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200多年开采主要是脉状矿床和矽卡岩接触带矿床。地表留下了许多采区。1992年土地详查计算,地表采矿留下的采空区有数万亩。由于长期矿冶生产“三废”造成的严重污染,带来森林、植被、水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等待综合治理。
近期对云南锡矿运用“找矿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研究锡矿的找寻,勘查和开发。
第一,云南省的气候条件,易形成广泛风化壳,其最大限度可达200米。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理环境。
第二,广泛分布赋存锡矿的花岗岩体。在岩体内,赋存锡石副矿物和磁铁矿副矿物,岩体构造带赋存含钨矿、锡矿脉,岩体接触带有矽卡岩型锡矿床,它们也形成了风化壳。
第三,部分花岗岩体构造带赋存铌、钽矿脉和铋矿脉,它们也形成了风化壳。
由于上述三项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露天开采岩体的采矿方法形成人工砂矿床。应用重力选矿、磁力选矿和化学方法选矿等综合选矿方法,选出有工业价值的锡矿、钨矿、铌但矿、铋矿及铁矿。尾矿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保护好腐殖土,采后可以恢复良田。在云南宝山地区形成典型找矿、勘查、开采的试验基地。
三、以“就矿找矿”的视角,观察危机矿山
“四矿”(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研究对于推动矿业城市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2002年朱训在全国政协会上做大会发言时指出,要像重视“三农”问题那样重视“四矿”问题。10年来,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特别是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为矿业城市转型,提供了方针、政策,积累了经验。
朱训先生对矿业城市转型总结以下六点经验。
1.观念创新原则
找矿、勘查、开发一体化,可以延长矿山寿命。矿产普查、评查、勘探和开发脱节,是产生危机矿山原因之一。
地质人员完成普查、详查、勘探,提交勘探报告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矿山设计院完成矿山企业设计也算圆满完成了任务;矿山企业按矿山企业设计开发,按年产量生产,按服务年限开采矿也算完成了任务。矿山到服务年限必然闭坑。改变这种流程,矿产普查、详查、勘探和开发一体化形成新的流程改革,创新有以下优点:①矿山企业和地质勘探队紧密结合,边开采、边找矿,矿山不会出现采一点、少一点的现状,不断扩大矿山的矿产资源量。勘探队的成果也可以进一步验证,提高找矿的水平,培养了人才。②矿山企业对矿山的勘探深度是有限的,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需要勘探队配合,使勘探队对矿山地质情况充分了解是十分有利的。
2.统筹规划原则
矿山企业的地质、采矿、选矿、冶金不同专业的专家们均是研究矿产资源体同一对象,利用矿产资源体为国民经济服务,他们研究成果是通过综合信息研究分析的。
对矿床的伴生和共生的关系、不同矿种矿产资源体的利用,提出科学的依据,必然形成一个矿床变成多个矿床的功能。
3.量体裁衣的原则
矿产资源体是有不同等级的,矿体、矿床、矿田、矿床密集区、矿带。
矿山企业不能只是研究矿体、矿床,而且要研究矿田、矿床密集区和矿带,从矿产资源体实际情况出发,扩大矿山企业研究对象,扩大矿山企业功能。
4.项目推动原则
危机矿山立项是形成好的局面原因。叶天竺先生为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还要继续立项。
5.大力发展的原则
甘肃白银市仅2007~2010年间就引进招商项目500多个,完成提交了118.9亿元效益。
6.未雨绸缪原则
大庆石油“一业独大”,以石油为基础,石化为主导,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为支柱产业,“多元”转变。
中国矿业城市转型已经取得经验,但这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

加深理解“就矿找矿”内涵,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水平

8. 充分发挥就矿找矿理论对找矿突破行动的指导作用

——学习运用就矿找矿理论的体会
胡魁1,2
(1.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2.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摘 要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深刻感受总结了10种就矿找矿的方式,并谈了在地质找矿实践中学习运用就矿找矿理论的体会。
关键词 就矿找矿 方法 体会
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哲学思想的支配。找矿哲学是研究地质找矿规律的科学,是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锐利的理论武器。日前国土资源部领导指出,朱训同志1982年5月7日在《地质报》发表《论就矿找矿》一文,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了,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就矿找矿理论为什么几十年长盛不衰?因为它是从大量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规律;因为它客观上揭示了矿床形成于一定地质条件具有类比集聚的本质特征;因为它主观上顺应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深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因为它从技术经济评价角度,预见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用矿产的领域将要扩大,从而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正如朱训同志文章概括的“地质上有理,哲学上有据,经济上有利”,因此能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深刻感受的几个实例,谈谈在地质找矿实践中学习运用就矿找矿理论的体会。
一、朱溪铜矿项目取得重大找矿成果
2011年11月媒体报导:江西省地勘局912大队承担的地勘基金项目“江西省浮梁县朱溪外围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继2010年在42号勘探线zk4207孔打出单矿体见矿视厚度60.6米、WO,平均品位0.156%的厚大白钨矿体后,新近施工的zk4208孔,又在1085~1325米深部打到单矿体见矿视厚度226.5米、WO3单样最高品位7.734%、平均品位0.491%,并共生铜、锌等多种矿化的厚大矿体,远景资源量可望达到大型以上规模,取得了震动性找矿成果,显示了该区巨大的资源潜力,成果的诞生有望塑造江西省钨矿资源分布新格局。该钻孔施工深度1701.53米,各项指标均达到钻探工作的相关要求,创下江西省金属矿找矿勘查的最大孔深记录。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引起笔者的极大兴趣,因为这正是我年轻时代工作过的矿区。“文革”以前我担任赣东北大队103队技术负责人,1968年11月至1969年5月下放当钻工,恢复地质技术工作两个月后调到105队,1973年4月升任105队地质组副组长,实质上恢复了分队技术负责的职务,当时105队队部就设在朱溪矿区,开动两台钻机进行铜矿详查。当年105队的主要工作范围称为洪(门口)-赋(春)成矿带,是一个北东向长约50千米宽约10千米的铜多金属远景区,发现的矿区、矿点、矿化点达11处,已经结束勘探的月形矿区探明铅铜锌合计3.37万吨,为小型矿;朱溪矿区勉强达到当时规定的中型规模;塔前矿区铜钼钨远景看好,但工作程度较低。总体形势是“只见星星不见月亮”。当年105队配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23人,开动3~4台钻机,年进尺8000米上下,队部主矿区两台钻,外围3~4个普查组寻找后备基地,开动1~2台钻机。朱溪矿区是705物探队通过土壤化探异常发现,1968年105队上钻,1972年队部进驻,至1975年8年间投入钻探工作量约2.5万米,求得储量铜5万吨,品位1.38%;锌0.7万吨,品位0.33%。主矿体受石炭系黄龙组底部不整合面控制,5号等次要矿体产于上部层间,围岩蚀变以透闪阳起石化、白云岩方解石化为主,认为成因类型属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查阅当年工作笔记,1974年底大队讨论1975年计划时,就安排朱溪收缩下马。其技术方面的原因是经多年工作没有重大突破,虽然矿体走向倾向方向都没有封闭,但矿体变化大,属第3~4类型(按当时5级分类),预测富集部位缺乏有效手段,勘探深度一般不超过500米。从学术思潮方面,当时铜矿储量任务压力很大,斑岩铜矿、爆破岩筒成矿理论格外受重视,而朱溪恰恰没有像样小岩体,仅有一些岩脉,不如本带的塔前、扬子尖有岩体,工作重点应当转移。大队领导说朱溪是战略性转移,将来还可以转回来,这一转就是35年。江西省局的魄力更大,举全局之力组织德兴铜矿大会战。1975年4月我和9号机先后奉调参加会战。朱溪矿区下半年提交评价报告,105队队部转移到塔前,不久成建制划入916大队,编为四分队。
2010~2012年朱溪矿区的重大突破是就矿找矿的成果。向千米以下的深度进军,靠的是科技人员对地质规律再认识的智慧和勇于探索的勇气,国家强盛、经济实力雄厚的底气,领导决策果断的胆气,依托探采技术进步赶超世界水平的志气,912队通过竞争夺得项目的锐气,多少还有点地质工作的运气,可喜可贺也!
二、就矿找矿的几种方式
就矿找矿有多种方式,凡符合矿床客观地质规律,又符合地质工作规律的找矿活动,可以获得成功。以下列举10种方式,举例说明之。
(一)就浅部矿找深部矿
朱溪属于这种方式。永平铜钨矿同样在千米以下钻获主矿体。
山东胶东焦家金矿田,位于龙口-莱州断裂带的中段,控矿断裂规模大,向深部延伸稳定,具有深部成矿前提。在“攻深找盲”行动中,山东地质六队于2006年在寺前探获金51.83吨,2008年开展焦家深部金矿会战,一举探获金105.17吨,单矿体资源量超过90吨。焦家金矿田寺庄—焦家段深、浅部矿实际上是同一矿床,这一矿床面积不足20平方千米,预计资源总量超过700吨,成为我国最大的世界级金矿。“攻深找盲”的难点在于突破无矿间隔,果断跨过弱矿化段施工深孔,这就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探索成矿规律,及战略决策的果敢、坚忍和胜不骄败不馁的魄力。
(二)就本部矿找外围矿
开展外围找矿历来是屡试不爽的就矿找矿方式。尤其是沉积矿床和层控矿床,沿走向追索经常会取得良好找矿效果。对内生矿床外围找矿同样重要。以德兴成矿区为例,在约370平方千米范围内分布有德兴斑岩铜矿、金山金矿、银山铅锌银铜矿等超大型矿床(矿田),其金属矿丰度之高世界罕见,引来各路学者创立了各种成矿学说,但其找矿的主要方式就是不断开展外围找矿。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先组建409队勘探银山铅锌矿,409队派出普查组开展外围找矿发现铜厂铜矿,组建420队,铜厂外围找矿发现富家坞、朱砂红铜矿,组成德兴斑岩铜矿田。1975~1979年德兴铜矿会战,江西省地质局指挥部负责铜厂、朱砂红,冶金地质局负责富家坞。会战结束后,此区留下地质局系统的赣东北102队、104队,冶金系统的四队。102队继续朱砂红详查,由中型发展到大型,外围开展万年虎家尖银金矿普查评价,104队开展德兴斑岩铜矿外围1:5万区调与矿产调查。而冶金四队开展富家坞外围找矿发现了金山金矿。
金山金矿原为古人开采过的石英脉型金矿,被认为是洞老山空。四队在其下部黑色千枚岩之上打到蚀变破碎带型(糜棱岩)金矿,实现第一次突破,当时控制储量尚在10吨以下。1978年11月我从102队调到104队。1983年104队整理区调资料时发现金山有一处20平方千米的环状构造,其中有2处重砂及化探异常,一处异常与四队金山矿区吻合,另一处为石碑异常,其面积与强度都比金山异常好。我们紧急到现场踏勘,发现四队已经挖了探槽,当时还没有探矿权登记制度,104队和四队是竞争的伙伴关系,君子协定是挖槽不算打钻算。本来可以上钻抢基地的,江西省局顾及兄弟队的友谊没有同意,因此与金山金矿田失之交臂。后来四队经多年工作,3次突破,矿田总储量已在170吨以上。104队在周围找到的都是小金矿。在德兴斑岩铜矿外围找金我们比四队慢了半拍,主要原因是工作方法差异,104队的方法是比较正规的区调、矿调,规则的网格取样,而四队沿通行小路进行路线化探采样,在高值点附近挖槽,因此抢占了先机。
(三)就本类型矿找它类型矿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大湖塘矿区。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江西省地矿局916大队和赣西北大队,仅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就探明钨106万吨,为世界级最大的钨矿,改变了江西“南钨北铜”的资源格局。大湖塘的重大突破是就矿找矿的成果,是1958年以来几代地质人几上几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年积累的结果。从技术角度总结,关键是找矿思路的突破。运用新的找矿理论、找矿模式,深入探索成矿地质条件,从找单一的黑钨矿石英大脉型钨矿转移到寻找斑岩型多矿种的黑、白钨矿(铜矿)上来。
(四)就本种矿找它种矿
江西省上饶市朝阳磷矿。1965年103队接大队紧急指令,组成普查组开赴朝阳地区验证航磁异常,寻找梅山式铁矿。朝阳普查组在验证磁异常过程中,对工区南部一套侏罗系碎屑岩的时代提出质疑,并证实其为震旦系,具有寻找磷块岩的找矿前提,并通过测制剖面、地质填图、槽探钻探、取样化验手段,找到磷矿并进行评价,至1966年5月控制储量3600万吨。在“文革”前夕被移交104队。1975年赣东北大队组织勘探会战,探明储量1亿吨,为华东最大磷矿,而铁矿至今没成气候。
福建省紫金山铜金互进。1990年五一劳动节,我陪同地矿部领导到紫金山调研。当时铜矿已达大型规模,认为是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矿床,但是埋藏较深不宜露采,将影响其经济效益。闽西地质大队坚持铜金并举的工作方针,终于攻克了上部氧化带金矿,提升了下部铜矿经济价值。至2001年探明铜165万吨,金57吨,为特大型矿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地矿部找矿一等奖。如今金的边界品位降低到0.2克/吨,金资源量达到325吨。
就本种矿找它种矿是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利用方针的具体体现,威力无穷。像煤铀兼探、铜铀兼探、煤下铝土矿勘查,以及许多综合找矿成果都属于这种方式。
(五)就贫矿找富矿
鞍山式铁矿中找富矿。一种是区域混合岩化的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接触交代型富铁矿,另一种是产于同斜复式褶皱的向斜轴部的自组织作用改造型富铁矿。
(六)就小富矿找大贫矿
河北、辽宁等地在大庙式钒钛磁铁矿、鞍山式铁矿周围圈定开发大规模超贫铁矿。在小型石英脉型金矿周围发现大规模低品位细脉浸染型金矿,且边界品位不断降低。吉林珲春金矿小西南叉铜金矿依靠技术进步,把金的边界品位由0.6克/吨调整到0.4克/吨后矿体变大,从而拯救了企业。
(七)就表外矿找表内矿
盘活表外矿,把一些复杂、难选、低品位的矿盘活“解放”出来,是就矿找矿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宁乡式铁矿为例,分布于湖南、湖北等地的宁乡式鲕状赤铁矿,已探明储量37亿矿,含铁品位中等,含磷高,结构复杂,选矿困难,大部呆滞。1991年全国储委进行铁矿储量核查时,全列为表外矿,同类型的找矿工作停滞。选矿研究机构和钢铁企业几十年不懈攻关,终于在2011年有所突破。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经过多次工艺探索之后,形成了一个重选脱泥工艺,可获得铁精矿品位57%,含磷降到0.3%以下,回收率达到80%,而且选矿成本低。随着此项工艺的逐步成熟,宁乡式铁矿37亿吨表外矿可望盘活到表内矿,同类矿床可增长资源量将在百亿吨以上,为地质找矿提供了广阔空间。
(八)就矿物原料开发用途找矿
江西省广丰黑滑石矿。1981年3月我在赣东北大队汇总地质月报时,注意到在震旦系磷矿之上灯影组中部有一层假鲕状黏土岩,呈大透镜状产出,与鲕状硅质岩为相变关系,其化学分析结果Mg高Al低,称为高镁质黏土岩,投影到尼格里图表,提示为滑石,经过该队实验室岩矿显微镜鉴定和浙江省地质局实验室X光晶体分析,定为滑石。滑石用途广泛,但此滑石非彼滑石,因色黑命名为黑滑石,好在黑色物为有机碳,易烧失,而后洁白无瑕,送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测试,制成滑石瓷花瓶,烧成温度低于传统铝质瓷,有节能效果,然而景德镇不肯改变传统工艺。同年8月全国非金属矿会议之后,江西省局强力推动非金属勘查,1982年赣东北大队安排101队对广丰溪坛黑滑石进行初查,7月上钻,1984年转入详查,同年3月我调到省局地矿处,溪坛在1986年提交报告,填补了江西非金属矿种一个空白。后来又有建材、核工业系统的兄弟队在外围萍塘、前村进行勘查,都把工业用途开发摆到重要位置,以建筑陶瓷前景看好,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约8000万吨。地方企业开采规模由小到大,由卖原矿发展到卖焙烧矿粉。2009~2012年江西省地勘基金安排广丰杨村黑滑石矿调查评价,拟投入钻探7927米,预算900万元,预期新增资源量5000万吨。
2012年2月,中国建材杂志社、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等单位在北京举行广丰黑滑石访谈会。与会专家指出广丰黑滑石经过煅烧工艺处理后,白度高达88%~95%,而且化学成分稳定,是替代高岭土制造高档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艺陶瓷和工业陶瓷的上乘母料,而价格仅仅是高岭土的40%。用广丰黑滑石烧制的高白瓷和骨质瓷、厚胎瓷和薄胎瓷,各项指标均优于一般骨质瓷,完全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其工艺性能是其他黑滑石无法取代的。而且具有良好的绝缘、耐热、吸附、润滑等性能,可应用于造纸、塑料、油漆、涂料、医药、化妆品、航天、机械、电子、计算机、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经济价值巨大。有关企业、协会、高等院校正在酝酿建设广丰黑滑石产业园,打造中国黑滑石之都,大力度开发国际市场,使黑滑石企业达到年销售额100亿元、纳税额10亿元的规模。
(九)就露头矿找隐伏矿
此种方式与第一种方式(就浅部矿找深部矿)的区别在于标的矿与已知矿不连续。在河北邯邢铁矿此种方式十分普遍。湖北大冶铁矿深部找矿也有实例。
(十)就找矿标志找矿
把找矿标志也列为就矿找矿的一种方式,是因为矿与非矿之间的经常演变。以往最为常用当前仍然十分重要的方式是物化探异常的查证,及矿点、矿化点的检查。
以上各种方式可交替、叠加使用。
三、运用就矿找矿理论实战经验的归纳与注意事项
就矿找矿取得成功甚至重大突破,需要五个方面的有力支撑:正确的科学支撑、先进的技术支撑、充足的经费支撑、适应的体制机制支撑、坚强的找矿意志力支撑。
(一)正确的科学支撑
正确的科学支撑指符合地质规律与地质工作规律的找矿思路。就矿找矿靠思路、到什么地方去找、用什么手段、追索什么地质要素、采取什么步骤和技术路线,都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此种理论是应用性理论、战术性理论,从实践经验中提升的理论。要从已知矿床的地质规律、找矿靶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其他地区的成矿规律的类比借鉴中得来。为了保障正确的理论指导必须有扎实的地质信息基础,野外地质观察和必要的样品测试等基础性工作特别重要。当前野外基础地质工作薄弱的现象亟待扭转。
一种新理论的传播运用往往带来大面积的丰收,如斑岩矿床理论、层控矿床理论、火山成矿理论、成矿系列理论、卡林型金矿理论、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陆缘增生-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等都起到过巨大的科技引领作用,所以学习运用新理论特别重要。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理论,像层位控制、背斜鞍部、断裂交叉、膝状转折、畸变界面、多期活动等部位有利于成矿等传统理论在实战中屡战不爽,将长期发挥作用,就矿找矿在宏观方面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矿床分布规律和勘查工作布局,微观方面的现实问题就是矿化富集规律、储矿构造和探矿工程布置。地质工科专业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系统科学。
遵循地质工作规律方面最重要的是勘查阶段。从认识论的角度每一阶段都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不断提升的阶梯;从技术经济学角度,每一阶段都是由技术评价到经济评价阶梯式上升的过程,是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成果”的地质经济总原则,和找矿目标与当代技术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保证。每一阶段都各有自己的任务与特点。虽然各项目各有不同,但勘查阶段规律都要遵守,可以缩短、合并而不能跨越。遵循工程布置的由浅入深、由稀到密、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规律有利于多快好省。善于抓主要矛盾、突破一个技术关键有可能打开一个新局面。坚持点面结合,坚持集思广益(老中青结合、产学研结合、外部三结合),坚持创新,敢于怀疑否定前人和自己过去的看法,不断改进找矿思路和工作方法。
(二)先进的技术支撑
就矿找矿的成绩与技术进步关系密切。采矿技术的进步开辟了第二找矿空间,奠定了深部找矿的技术经济基础。选矿加工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边界品位,扩大了矿体范围,把表外矿提升到表内矿,把非矿岩石提升到矿床,开辟了新的非金属矿品种。采选冶技术进步促进了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和毗邻矿产的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由于选冶技术的提高和国际金价的飙升,金矿床边界品位一降再降,再加上痕量金化验技术的突破和探矿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我国金矿资源储量大幅增长。
在探矿技术进步方面突出的是深孔岩心钻进技术。1981年江西省局在朱砂红布设1500米金刚石绳索取心试验孔,经过精心组织,视为很大成功,现在2000米深的岩心钻孔已经司空见惯,有力地支撑了深部找矿。3G技术运用、岩矿化验测试技术进步,有效地提高了地质工作效率与精度。
有些技术薄弱环节有待加强:野外观察基本功欠缺,岩矿显微镜鉴定技术运用明显退步,非磁性金属矿深部物探测技术进步不明显,轻型山地工程施工缺乏创新手段,困难重重。
(三)充足的经费支撑
找矿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是难以想象的。计划经济年代,地质找矿经费由国家供给,就矿找矿成绩斐然。20世纪90年代体制转换时期,恰遇国际地质矿业行情疲软,地勘经费异常紧张,不但找矿成果甚少,而且造成一次新的人才断层。自2003年以来矿业形势转暖,地质找矿经费空前充裕,找矿成果层出不穷。
现在的找矿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作为找矿主体的地勘单位缺乏自主资金,争取、使用经费的程序比较繁琐,费用定额没有考虑地质找矿的研究性特点和知识性产品的创造性价值,迫使专业地质人员同时承担多个项目,造成一线地质人员严重短缺,野外地质观察粗糙,倚重于工程施工。当新一轮地质矿业低潮到来,找矿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令人担心。
(四)适当的体制机制支撑
地质找矿的体制机制必须服从于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机制,并主动与之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地质找矿新体制、新机制。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强调的“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前12个字解决了长期困扰地质找矿的经费问题、风险分担问题,全国的地质找矿不差钱。资源整合、整装勘查催生了突破性成果,正像大湖塘总结的:资源整合打下基础,市场机制催生强强联合,大投入大产出,18个月拿下世界级大钨矿。
相对而言,地质找矿新体制的探索步伐慢了,问题主要在商业化地质工作领域,属地化改革没有触及体制本质。地勘主体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打工,“探者有其权”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因此缺乏发展后劲。探采一体化不宜普遍推行,否则将削弱地质勘查总体力量。带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遇到审计障碍。这些问题可望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解决。
(五)坚强的找矿意志力支撑
地质找矿探索性极强,风险性很大,成功率很低,即使就矿找矿也是如此。找矿过程犹如瞎子摸象,总是通过多次局部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对全局的理性认识,找矿的部署经常需要不完全决策,需要一种亮剑精神,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找矿过程也像侦探破案,不能放过任何有意义的蛛丝马迹,因此需要艰苦深入的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有时一条重要线索的发现就会开辟一片明朗的天空,有时一个疏忽就会多走不少弯路。有时成功的喜悦就在最后的坚持之中。
总之,找矿需要坚强的意志,勇于实践,大胆投入,不屈不挠。不但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更要有以“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为代表的地质人精神,有当代地质人敢于担当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的使命感。
报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