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山尊的人物生平

2024-05-14

1. 欧阳山尊的人物生平

 欧阳山尊(1914—2009.07.02)原名欧阳寿,生于湖南浏阳。他的曾祖父是清末湖南才子欧阳中鹄,幼年过继给伯父欧阳予倩,开始受到戏剧的熏陶,学生时代积极参加戏剧活动。参加过影片《天涯歌女》的拍摄。“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左翼演戏运动,抗战开始后,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翌年到延安,以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战斗剧社社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转战晋察冀过程中,他曾导演过10余部反映敌后斗争的戏,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书信表扬。 从北京人艺建院到1978年,他一直任副院长兼副总导演。在此期间,他曾导演过《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国瑞》等十余部大戏。他自称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以耄耋之年活跃在戏剧战线上,在80—90年代他应邀来人艺导演了《巴黎人》、《末班车上黄昏恋》。此外,他还为许多剧团导过戏,并执导过电影《透过云层的霞光》和电视剧《燃烧的心》。他的导演风格气势磅礴,感情浓烈,节奏鲜明,富于时代精神。2009年7月2日下午3点20分,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导演艺术家欧阳山尊于北京协和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5岁。欧阳山尊的逝世是中国戏剧界的悲痛,无数戏剧人和老观众将为其悼念。 欧阳山尊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欧阳予倩之子。欧阳山尊在解放前开始从事演艺事业,解放后参加组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担任副院长、副总导演。与焦菊隐、夏淳、梅阡三人公称“北京人艺四大导演”,代表作有《白毛女》《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其导演著作以及排练计划书成为了一代一代戏剧人学习的范本。2007年中国戏剧百年纪念,欧阳山尊曾以年逾93岁高龄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在解放军歌剧院朗诵了《过客》。在结尾处他毅然从轮椅上起身,昂首向前走去,让人潸然泪下,见证了中国“戏剧魂”。二、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和北京人艺的创始人之一 与欧阳山尊先生交谈,常常会被他澎湃的生命激情所感染,让人感觉面前不是一位九旬老人,而是一位充满朝气的人。谈及养生之道,他说:“我已经90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常有人问我长寿的秘诀,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得不好反而会产生误导。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踢足球、游泳,还学过拳术,后来又练了健身气功。主要是拍打健身法,就是通过适度、有节律地拍打身体,强身健体,阻遏衰老。拍打最好在早晨进行,拍打的部位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确定,一般每个部位拍打三五分钟,一天一次。我感觉这个方法对我的健康很有益处,可以通经、活血,消除气滞,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欧阳山尊说:“几年前,医生跟我约法三章,让我做到‘三不’:活动不能多,不能疲劳,不能激动。这对我来说,实在很难做到,对我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就是想停也停不下来啊。我常常对人说自己是生于忧患,老于安乐,留得余年,报效祖国。”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欧阳山尊备感欣慰,他说:“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我出生于1914年,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的同龄人,我这一辈子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却从来不曾离开过话剧,我的生命是属于话剧的,我愿做中国话剧最忠实的守望者。”

欧阳山尊的人物生平

2. 欧阳山尊的介绍

欧阳山尊(1914.5.24 - 2009.7.2)原名欧阳寿,生于湖南浏阳。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和北京人艺的创始人之一。曾导演过《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国瑞》等十余部大戏。2007年中国戏剧百年纪念,欧阳山尊曾以年逾93岁高龄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在解放军歌剧院朗诵了《过客》。在结尾处他毅然从轮椅上起身,昂首向前走去,让人潸然泪下,见证了中国“戏剧魂”。

3. 欧阳山尊的生涯纪事

欧阳山尊1914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杭州五月花剧社,一生亲自参与了中国话剧百年变迁中许多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不仅是一位声望极高的戏剧艺术家、活动家和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重要档案的形成者、历史记录者。笔者曾多次采访欧阳山尊,看他把众多资料轻轻翻过,看那不同笔墨的记载,好象历史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听他将如烟往事娓娓道来,情动之处常伴以表情、手势、动作与方言,使人仿佛观看一幕幕生动的活剧。  1942年春,欧阳山尊接到延安文艺座谈会请柬,即从战斗剧社晋西北前线演出现场赶赴延安。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什么人”的讲话引发欧阳山尊对文艺工作的思考,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主要是建议延安的艺术家们到抗日前线去,因为前线太需要文艺了;希望党中央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很好地把作家、艺术家们组织起来,给他们以帮助。没过几天,毛泽东回了信。信是用软铅笔写在宣纸上的,字显得很浓,正文只有一句话7个字:“你的意见是对的。”下面写着“布礼”(即布尔什维克敬礼),再下面是毛泽东潇洒的签名。毛主席的信给了欧阳山尊极大的鼓励。于是,他在5月16日座谈会第二次会议上鼓起勇气举手发言。首先介绍前线战士和敌后老百姓对“新闻记”(战士和老百姓时称文艺工作者为“新闻记”)有许多要求:教他们唱歌、演戏、画漫画、编辑文章、写美术字、布置救亡室等等;然后说文艺工作者到前方的任务,就是要把心肝五脏都掏给战士和老百姓,凡是文化上的事情不但要为他们做,而且还要教会他们做。他们需要什么,你就应该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出来,正象鲁迅说的“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甚至发两份光。初看起来似乎你付出的很多,事实上,你从他们身上收到的、学习到的却多得多。他还谈到:当时有一些人在部队里搞文艺工作不安心,觉得到头来也只是个排级干部,不如干其他工作提升得快、级别高。他认为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哪一级干部问题上,是趣味不高的。鲁迅和高尔基又是哪一级干部呢?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多问自己到底为人民、为部队付出了多少精力,要注意的是如何满足群众要求,把工作做好的问题。同时他还建议部队负责同志考虑提高宣传员的政治待遇,比如允许他们看他们这一级不能看到的文件,这样有利于工作。周扬同志后来说,毛泽东听着欧阳山尊的发言频频点头微笑,满意地说:“到底是从前方回来的。” 话剧走过百年,与人民,与时代;伴随着战斗,寄托着理想,彰显着艺术;话剧走过百年,激励了一代一代民众,培育了许许多多艺术家。中国话剧百年华诞之际,93岁的导演欧阳山尊又要登台演出了;回首沧桑,心潮澎湃。仍葆有艺术青春的欧阳山尊,形容自己是“生于忧患,老于安乐,留得余年,报效祖国”,并仿照岳飞的《满江红》填了一首词:“北国风光,映晚霞倍感亲切。虽耄耋,壮志丹心,余辉未减。功名利禄尘与土,艺海弄潮有年月。迄今日,痴活逾九旬,不思歇。观世界,风雷急,为和平,速崛起。更翘首期待,两岸统一。东南西北一盘棋,全面小康已可期。为构建和谐新社会,齐努力。”——话剧老兵的赤子之心跃然而出。作为北京人艺的著名导演和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艺风格的奠基人之一,几乎与中国话剧同龄的欧阳山尊老人一生与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的创始人之一,而他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也导演过50多部剧作,且大多成为经典之作。为庆贺中国话剧百年,老人将再次登台演出,并语重心长地说:中国话剧的传统不能丢。 也正因如此,4月7日、8日,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文联主办的《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经典话剧片段欣赏》演出中,身为名誉会长的欧阳山尊老人执意要登台演出鲁迅先生颇具战斗性的话剧《过客》。“这是鲁迅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话剧作品,很少演出。人们熟知鲁迅的杂文和小说,一致认为其战斗性强,但这部话剧也很有战斗性。”老人告诉记者,鲁迅先生这个剧本创作于1925年3月,那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新青年》上介绍马列主义,这些鲁迅是知道的,剧中他写一个过客,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他前行,“我认为这是党的声音,进步的声音。”这些日子,老人将他要演出的那段独白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认真地背诵着,期望通过演出让更多的人们知道,百年中国话剧史上,有这样一部鲁迅先生的作品。曾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耳聆听过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参演过解放区戏剧的欧阳山尊,对于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大众化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说:“中国话剧一直植根于现实主义的沃土,植根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们应遵循的方向。”解放后,他将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传统带到了北京人艺,并与焦菊隐、梅阡和夏淳一起,探索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的相互融合,构筑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风格。他所执导的《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等剧作,都成为百年话剧经典之作。北京人艺也以郭沫若、老舍、曹禺的《蔡文姬》、《茶馆》、《雷雨》等名剧和朱琳、郑榕、于是之等众多名家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话剧团体,确立了在全国话剧界的龙头地位。 谈到话剧目前的状况,欧阳山尊指出,中国话剧的主流,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始终是沿着雅俗共赏的道路发展着的,话剧到群众中去才能发展壮大。把话剧视为高雅艺术,等于自设藩篱。以“高雅”自居,刻意搞些表现自我、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观众甚至是人们看不懂的东西,无异于为话剧拴上绊脚石,把话剧拽向低谷。为此,他主张话剧专业剧场演出和下乡演出结合起来,为观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健康向上的优秀作品。他强调:“有人说,现在讲和谐,再讲战斗性就过时了。现在战斗性不是阶级斗争,而是能给观众以思想启迪,给人奋发向上的鼓舞,给人以美的享受。”

欧阳山尊的生涯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