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如何制定?

2024-05-13

1. KPI如何制定?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指标体系确立之后,还需要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最后,必须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审核。比如,审核这样的一些问题: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是管理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部门的KPI来自上级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善用KPI考评企业,将有助于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化,提高企业的效率,精简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和不必要的系统。 

KPI的功能 

·随着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使高层领导清晰地了解对创造公司价值最关键的经营操作情况; 
·能有效反应关键业绩驱动因素的变化程度,使管理者及时诊断经营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 
·区分定性、定量两大指标,有力推动公司战略的执行; 
·对关键、重点经营行为的反应,使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对业绩有最大驱动力的经营方面; 
·由高层领导决定并被考核者认同,为业绩管理和上下级的交流沟通提供一个客观基础。

KPI如何制定?

2. KPI该如何制定?

  KPA(Key Process Area )意为关键过程领域,这些关键过程域指出了企业需要集中力量改进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些关键过程域指明了为了要达到该能力成熟度等级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每个KPA都明确地列出一个或多个的目标(Goal),并且指明了一组相关联的关键实践(Key Practices)。实施这些关键实践就能实现这个关键过程域的目标,从而达到增加过程能力的效果。我们也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意为KPA(Key Performance Action)意为关键绩效行动,可以简单叫做关键行为指标,当一件任务暂时没有找到可衡量的KPI或一时难以量化的时候,可以对完成任务关键的几个分解动作进行要求,形成多个目标,对多个目标进行检查,达到考量的结果。KPA是做好周计划和日计划的常用工具,通过KPA的检查考量统计可以将一个任务的 KPI梳理出来。

  KRA(Key Result Areas)意为关键结果领域,它是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不可或缺的、必须取得满意结果的领域,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的聚集地。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意为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每个KRA都涵盖了几个KPI。KRA和KPI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BSC(The Balanced Score Card)意为平衡计分卡,是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是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它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

  我们可以把KPA KPI KRA BSC系统的联系起来,就会发现KPA是指标量化执行阶段,KPI是指标量化考核阶段,KRA是指标必要达成的结构性目标管理阶段,BSC是指标的战略管理阶段,这四个名词是绩效量化管理不断升级的关键词。这也是企业实施绩效量化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3. KPI该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

 KPI该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
                      KPI该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在工作中,有很多人的工资都是跟KPI息息相关的,用KPI的考核来看自己的绩效,但是每个公司的KPI制定都不一样,下面分享KPI该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
    KPI该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1     KPI该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 
    关键业绩指标(KPI)是来自公司战略/经营目标的层层分解,能够反映公司关键重点经营活动情况,同时也是反映被考核人最重要的工作成果的指标。因此需要兼顾一些原则:
    少而精原则:KPI的制定应体现20/80原则,即:KPI总和应能反映被考核人80%以上的工作成果,通常被考核人的KPI一般不超过8个;
    结果导向原则:KPI主要侧重于对被考核人工作成果的考核;
    可控性原则:KPI均应是被考核人可控制的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
    可衡量性原则:KPI应具备可衡量性,应当有明确可行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
    一致性原则:KPI与公司战略/经营目标保持一致,其实现有助于公司的战略/经营目标实现。
    此外,KPI考核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在制定的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权衡。
    
    定量指标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信息,通过定量指标计算公式,最终获得数量结果的业绩考核指标得分;
    定性指标是由评价者根据平时观察,对被考核人的业绩进行分析,将被考核人的业绩归类到相关的评分等级之中;
    在制定岗位业绩考核指标时应该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被考核人进行全面考核,有助于全面衡量被考核人的绩效。
     当KPI考核结果及其应用存在一些不合理时,应该如何调整? 
    KPI考核结果的应用现状多为只与薪酬挂钩,例如绩效工资、年终奖的发放等,而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例如培训、职业发展、调薪、员工岗位调整等,缺少有效地对接,造成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就是单纯的奖罚,未能形成有效地对战略的驱动。面对这种状况,应该作如下调整:
    1、建立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搭建完善的岗位、薪酬、绩效、素质评价和职业发展体系的基础上,将绩效管理与诸多人力资源模块之间形成有效地接口,将绩效结果作为其他人力资源模块应用的有效参考标准。
    2、对考核结果进行强制正态分布,以保证人工成本的可控性。
    3、对于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案、工具和技巧等,面向基层管理人员,给与充分的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降低考核中因为考核者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结果的偏差和应用的不合理。
     对于以创新为主的公司,或者知识型的公司,应该如何制定KPI? 
    KPI要求与公司战略/经营目标必须保持一致,其实现有助于公司的战略/经营目标实现。
    对于以创新为主或者知识型的公司,行业的特点是变化快、发展迅速、人员结构年轻,与之相匹配的企业的战略更多的是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因此在制定KPI是需要进行系统的行业分析,对核心价值链进行梳理,确定岗位的核心工作职责,结合企业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分解,关注与企业特点相匹配的创新导向的指标,例如:研发项目的开发进度指标、创新课题的提出、获奖指标等,即从BSC的四个维度来说,与传统行业相比较为关注内部的学习和成长维度。
     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KPI如何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第一,KPI指标要抓大放小,切忌过多,面面俱到;
    第二,目标要具挑战性,同时要关注“跳一跳,摸得到,切忌盲目的追求不切实际的高目标。
    第三,各级员工对KPI的理解到位,能够与本岗位职责、公司的战略有效衔接。第四,人力资源的组织、技术支持工作必不可少,承担起专业人员的职责,辅导各级管理人员有效地开展绩效管理闭环工作。
     KPI绩效考核的难点是什么?如何去突破? 
    KPI绩效考核的难点有:定性指标的界定困难,建议各级管理人员发挥岗位专家的优势,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各种考核方法;容易犯过度关注结果指标,忽略过程指标,过度关注财务指标,忽略非财务指标,建议在岗位KPI的制定过程中,结合BSC的思想,从企业战略(工作计划)和工作职责两个方面考虑岗位的KPI.
    企业如没能形成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的话,在制定定量指标的目标时,偏差很大,造成后续的考核难度。建议在制定目标是,一方面,考虑企业战略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考虑企业的.历史情况,同时考虑外部的变化和自身资源的情况,几方面的有效结合,并通过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充分的沟通,达成共识。
     中国企业在实施KPI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企业在实施KPI是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避免面面俱到,抓核心,在初期尽量设置那些可考的指标,对战略有支撑的指标,那些不可考的,不容易拿到数据的,对战略支撑不充分的指标可以忽略;
    其次,对于各级管理人员需要统一认识,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支持和理解,是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
    最后,要搭建完善的绩效管理组织体系,即建立决策层、组织层和执行层,每个层级担负明确的职责,使各级管理人员成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而不再是人力资源部的职责,而与其他部门无关。
     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绩效管理模型? 
    目前的绩效管理模型众多,各有适用范围,各企业在选择时,切忌跟风,一味追求流行。而应该在充分诊断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选择适合企业业务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管理人员能力的绩效管理模型。但是,如今的绩效管理模型相比较而言,综合考核更全面,单一考核容易出现偏差,这一点在选择模型时需要特别关注。
     KPI对企业的绩效管理产生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通过对公司、个人工作绩效的管理和评估,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的工作绩效,协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通过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设定与沟通、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效率,促进员工工作方法的改进,最终实现公司整体工作绩效的提升。
    进而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改善。KPI考核结果将为激励(工资调整、奖金发放)和人员调整与发展(职务升降、岗位调整、培训)提供事实依据。
    KPI该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2     kpi在不同领域有哪些意义 
     一、生活 
    记得去年杭州一相亲角上了热搜,一对夫妻给儿子找对象,要求看女方的“KPI”。条件里还写有:不需要女方女方做家务、生小孩,但工作成绩考核KPI很重要,3.75优先。这里所指的KPI3.75,其实就是一种绩效考核的方法。KPI什么意思通俗易懂的来说,其实他们主要是希望找到一个对工作有责任心的儿媳妇。
    这种把kpi应用在生活中的案例非常少见,但是这也是一种方式,应用在某些人身上也行得通。当然,一定要合理运营,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kpi值而错过了一些优质的择偶对象。
    
     二、工作 
    在企业整体战略上的目标任务确定之后,会根据部门的性质和特点,再进行任务分解,明确每个部门责任目标。待到年中或年底时,对于分解的战略任务进行审核和检验,kpi就成了任务完成考核的标准。
    当然,只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部门员工才能获得绩效奖金。企业为了长远发展,通过绩效考核能够企业筛选人才,也能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kpi什么意思通俗易懂来说,其实就是在企业经营上制定规范化的管理章程,实现企业长远的稳步发展。
    所以,kpi什么意思通俗易懂来说,不同领域运用的方式和面对的人群不同,但是最终都是为了追求获得更好的结果,所以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kpi都可以是“融会贯通”的。

KPI该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

4. 请问企业如何制定合理的KPI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观察、分析、评估和传递的过程。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是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制定较为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法是企业管理成功的第一步。 如何设计和分解科学合理的KPI绩效指标一直以来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部门经理的一个困惑。这里为大家举出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实施中如何制定合理的KPI的方法,也许对绩效考核的实施能有所帮助。 非量化指标的处理 业务部门的量化指标往往容易制定和选取,但部分非业务部门工作内容往往是不易量化的。大多数非业务部门,如人力资源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其关键绩效指标的量化难度相对困难,若硬性地从其自身职责上进行量化,可能出现考核的失真。因此对这类部门或职位可以从考核其工作任务或工作要求来界定,也可以通过时间来界定,采取高比例定性KPI的实际处理方法可以更有效反应工作完成情况。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目标管理是自上而下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过程,相应的,绩效考核也应服从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完成。因此,作为部门和职位的KPI考核,也应从部门对公司整体进行支持、部门员工对部门进行支持的立足点出发。同时公司的领导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也应对下属的绩效考核负责,不能向下属推卸责任。绩效考核区分了部门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也能够从机制上确保上级能够积极关心和指导下级完成工作任务。 绩效考核的PDCA循环 绩效考核不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是一个互动、循环、纠偏的过程,不断通过Plan、Do、Check、Action四个步骤的循环逐步完善和落实。其主要流程有: * 专业人员设计关键绩效指标* 方案上报公司高层审议,并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订* 将修订稿交各职能部门讨论,收集讨论意见,再次修订* 上报公司高层批准、下发执行。 通常在实施之前以上步骤会有个反复,但是经过高层、中基层充分沟通过的考核方案和指标在执行起来也容易得到支持和落实。绩效考核的实施应遵循这一循环才能有效得以改进和完善。 绩效考核的成本 管理是需要成本的,越精细的管理就需要支付越多的管理成本,绩效考核也是如此。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绩效考核是否值得花大力气去推行,是要根据绩效考核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和绩效考核带来的管理效益进行比较决定的。因此,绩效考核并非是越复杂越好,也不是越简单越好,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来确定采取何种方式的考核以及支出多少考核成本。根据管理学权变理论,适合的就是好的,绩效考核不一定要追求完美,实际情况中,决定绩效考核力度的因素往往是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对绩效考核成本的接受程度。 国内外成功的企业已经用实践告诉我们,虽然短时期绩效考核有可能带来企业的动荡甚至业绩下滑,但是对于期望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讲,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是必要的,也是经济的。所以,企业应该为绩效考核支付财务成本,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为绩效考核支付时间成本。 绩效考核中的情与理 绩效考核是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因此绩效考核中也需要关注考核的公平性。任务的分配要综合考虑到资源的配置、任职者的能力、性格、特长等,尽量符合人尽其才。人无完人,管理者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任务分配和绩效指标的有失公允往往对员工的情绪带来极大的消极作用,容易导致员工的热情下降、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优秀员工离职的情况。对于绩效考核中的情与理,一方面需要管理者把自己放在一个能够带领下属完成企业、部门目标的公正无私的领袖的位置上,消除个人情感偏好;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允许下属提出自己的观点,融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使下属理解“大家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这样才有利于消除矛盾,使员工接受考核结果。 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的制定并不难,难的是实施过程中得到各级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管理者需要承担推动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和宣贯的责任,需要树立强有力的信心并坚定不疑的推动绩效考核的深入实施。对于绩效考核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反复沟通,妥善解决矛盾,取得广大员工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保证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

5. 如何制定目标和绩效考核

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可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比如领导有一天问“这个目标离实现大概有多远?”团队成员的回答是“我们早实现了”。这就是领导和下属对团队目标所产生的一种分歧。原因就在于没有给他一个定量的可以衡量的分析数据。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可以衡量,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说大方向性质的目标就难以衡量。可接受性目标是要能够被执行人所接受的,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权利性的影响力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强压给下属,下属典型的反映是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我可以接受,但是否完成这个目标,有没有最终的把握,这个可不好说。一旦有一天这个目标真完成不了的时候,下属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推卸责任:你看我早就说了,这个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你坚持要压给我。

实际性(合理性) 
目标的实际性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可能有两种情形,一方面领导者乐观地估计了当前形势,低估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人力资源、硬件条件、技术件、系统信息条件、团队环境因素等,以至于下达了一个高于实际能力的指标。另外,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甚至人力成本,最后确定的目标根本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时限性
目标特性的时限性就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例如,我将在2005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某事。5月31日就是一个确定的时间限制。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
上下级之间对目标轻重缓急的认识程度不同,上司着急,但下面不知道。到头来上司可以暴跳如雷,而下属觉得委屈。这种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定的方式也会带来考核的不公正,伤害工作关系,伤害下属的工作热情。

如何制定目标和绩效考核

6. 如何制定绩效目标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企业制订绩效目标应遵从以下原则:
1、目标是具体的(Specific),即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结果。
2、目标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绩效目标最好能用数据或事实来表示,如果太抽象而无法衡量,就无法对目标进行控制。
3、目标是可达到的(Attainable),绩效目标是在部门或员工个人的控制范围内,而且是透过部门或个人之努力可以达成的。
4、目标是与公司和部门目标高度相关的(Relevant),体现出目标从上到下的传递性。
5、目标是以时间为基础的(Time-based),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
以上是衡量目标的SMART原则,符合上述原则的目标就是一个有效的目标。否则,绩效目标不明确,就会因不同的解释而造成误导,使考核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7. KPI是目标管理吗?

你们看我部门的KPI:”
  “我们公司员工素质高、管理基础好。整个公司都KPI化以后,每一级领导从KPI数据中就可判断企业经营得怎么样,哪些地方落后了需要支持或采取措施补救,由此形成一套监控管理体系。我们的考核方式是:考核初期上下级相互协商制订的KPI值与考核期时根据事实统计的数值相比得分。分值出来了,部门还要说明为什么分值升高或降低了。”
  姜老师对他们的“量化目标管理”进行评价:
  “每一个KPI单独拿出来进行如你所说的操作,可以是目标管理。但是,这个部门有十几项指标,各指标的数据报出期不一样,它是一个组织的经营绩效各个方面的测度。它反映基础性管理数据,如合理化建议方面、QCC成果数、ISO审核、员工任职资格达标比例、员工学习等,可以说是组织运营的过程指标。若没有将具体完整的工作任务进行管理、推进和控制,它就不是严格意义的目标管理。因为它常常是多方面分散工作形成的结果,达不到有针对性激励特定工作者的目的,达不到真正目标管理要求他们参与KPI管理及负责的程度。
  “KPI本身是根据组织发展需要而分解下来的,并不完全与工作任务对应,所以它的考核也是对众多指标进行分配权重考核后计算总分。这样对于某一指标,对它目标管理的成份就很小。我认为一个组织或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采用目标管理的目标不宜过多,最好3个左右,否则你不可能完全按目标管理的意义进行操作,即便操作了,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姜老师,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确点,我有点听不懂。”小唐问。
  “打个比方,你如果对一个销售工作制订的KPI是收入、利润、回款3项。按目标管理,这个销售可能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你所采取的每一个措施都对3个KPI结果值有影响,最终形成考核期的3个KPI结果,它是一个目标管理工作的结果值。可是按KPI体系,它是观察3个指标独立的变化,若说它是目标管理,就是说3个负责人,或一个负责人,管理3个KPI,进行3个目标管理,却是采用同一条措施在管理,这就没有意义了。但是如果3个KPI互不相关,或者我只关注于单个KPI对它进行管理,可能就是采取目标管理的工作方式。”

KPI是目标管理吗?

8. 如何合理的去制定各部门的KPI考核指标?

PMC的考核指标的具体考核项目,每个公司都不一样,但都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指标会被大多数公司采用:计划达成率:
1.生产计划可达成的百分比,某一时间段内用生产实际完成数/计划要求完成数*100%;走货按期率:
2.走货的按期情况,用某一时间段内实际走货数/计划走货数*100%;
3.物料损耗率:物料的超用情况,用某一时间段内(实际用物料数量(金额)-计划用物料数量(金额))/计划用物料数量(金额)*100%;
4.有些公司还会把生产效率也列入PMC KPI的指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