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能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吗?

2024-05-14

1. 非上市公司能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吗?

完全可以、且非常有必要。
理由:
如果非上市公司的目标是想做大做强,不满足于现状,或是想改进管理,实现战略目标……
都可以通过开展内控体系建设来解决问题或促进目标实现。
 
内控的实质,即管理。
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根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以及内控理论体系:
企业有五大目标:
一、合规目标 :合法经营、不违法违规。
二、经营目标 :盈利
三、报告目标 :即财务报告目标,非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等无对外强制披露的压力,此目标相对不重要,但内部报告目标同样对企业的其他目标产生重大影响,如企业老板如不能及时掌握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数据,会导致定价策略失误、市场细分策略失效、或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等重多事项难以及时发现……
四、资产目标 :即资产安全目标、如重大资产丢失,重大投资不符合公司目标,或与公司战略不符,导致重大资产投资效率低下,拖跨其他产业或产品。
五、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无清晰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不明确、无法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或各事业部,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持续成长。
 
内控体系建设:真正的认识企业存在的问题,将发现问题的方式的方式制度化、体系化,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且其成熟的框架体系已在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中应用多年,其只是一种方法和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要看各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对内部控制的看法以及对企业管理提升的目标,因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是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即组织中相关人员的思维、观念、看法等这些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中是说说而已,那就不必太耗企业内力,及打破组织利益平衡,真要做内控,必须的条件必然是组织的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要达到共识,必需要有为了达到目标,打破利益平衡及现状的决心,否则,意义不大,仅是口号而已。

非上市公司能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吗?

2.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具体有什么规定?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有的企业甚至发生携款外逃的恶性案件,使国家和企业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
很多国内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未理性化。我国的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有_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由此导致我国国有资产大规模流失等现象的频繁产生。
2、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在实际工作中,监事会、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企业未能从根本上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很多公司或者没有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往往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了大量无为的内耗,无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3、预算管理不规范
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是由总经理组织编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从而兹生了预算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削弱了预算管理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作用,为内部控制留下了隐患。
4、管理权责不清
在我国的企业中权责不清现象严重,在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些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的“自由”区域,当这些区域出了问题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无法追究责任,最终不了了之。而且由于期间的沟通不畅,常会发生资源的浪费和决策的失误。这都给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也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5、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控制活动中很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或者说没有认真的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可想而知。无论我们的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