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的文化艺术

2024-04-28

1. 湖北仙桃的文化艺术

仙桃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仙桃民间演艺丰富多彩,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沔阳花鼓、沔阳渔鼓、沔阳道情、沔阳皮影、沔阳小曲及莲湘舞、彩船舞、蚌壳精舞、踩高跷、龙灯舞、狮子舞等戏曲舞蹈历史悠久,闻名全国,仙桃人创造了江汉平原古老而现代的民间表演艺术。“湖上有渔歌,坡上响樵歌,地上有花鼓”是这里人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是这里文化繁荣的真实景象。沔阳民歌内容十分丰富,仙桃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新修《沔阳志》载,大致可分为八种,即: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革命历史民谣、新民歌等。这些民歌大都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表达了他们悲喜的情绪和憎爱的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代表作有《襄河瑶》、《哪有闲空回娘家》、《月望郎》、《双撇笋》、《薅黄瓜》、《十枝梅》等。 沔阳花鼓戏为湖北地方剧种,又称沔阳花鼓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传统剧目有《十三款》、《站花墙》等。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沔阳皮影戏是仙桃众多的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我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仙桃是“湖北省皮影艺术之乡”。 在我国皮影戏艺术行当中,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的影象,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幽雅动听的拌奏而独具一格。沔阳皮影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上路子腔借鉴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等唱腔,诠释了沔阳皮影的海纳百川,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雕花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艺人们使它们的每个关节都能活动,安上操作杆,在白色细布做成的银幕后面,由艺人操作表演,配以各种类型的道具、布景,通过灯光将影像在银幕上显映出来,色彩绚丽,如同电影一般。沔阳皮影戏有传统剧目三百多个,创作的现代剧目二十多个,多以盘朝剧为主要剧目,偶尔穿插新编剧。其中《皇历迷》、《螺仙女》、《武松打虎》、《火焰山》、《三请樊梨花》、《薜丁山征西》等剧目深受群众欢迎。沔阳雕花剪纸构图繁茂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正、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配景寓意传情、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兼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的特征。沔阳雕花剪纸与北方剪纸的组犷、奔放特色相反,显得精细入微。首先是它的构图丰满,运用“散点透视”,在平面上表现立体人物,点、线、面有机结合。刚柔相间、黑白对比、虚实相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因此人物形神兼备,重在以形传神,栩栩如生,线条流杨、圆润,阴刻、阳刻并用,镂空、留实俱佳。 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仙桃市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纸艺术之乡”称号。沔阳善书是一种以宣讲帝王诏会、劝人行善为内容,以韵白相间、讲唱结合为特点的曲艺形式,又称“讲圣渝”、“说贤书”等,民间称之为“太平书”、“化春福”和“哭善书”等。大致形成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流行仙桃全境及周边县市,以仙桃城区、沔城、胡场、通海口、沙湖、长埫口和西流河最为集中。旧时的讲唱活动很盛行,常有“五里三台戏”的场景。九十年代,沔阳善书都不乏讲唱艺人和听众。沔阳道情又称湖北道情,是在沔阳打硪号子、沔阳花鼓戏、沔阳渔鼓的唱腔、曲牌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表演、曲目、曲牌音乐上不断积累演变而成的一种曲唱艺术。沔阳道情音乐性较强,板腔丰富,地方风味极浓。是湖北影响较大的地方曲艺形式之一。沔阳三棒鼓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曲艺的一种,其表演方式是:腰系鼓,颈挂锣,用两端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轮流抛于空中,双手一边丢棒,接棒,一面击鼓,一面敲锣,同时应节而歌,这是单人的玩法;二人表演时,更为精彩,一人丢棒接棒,击鼓歌唱,一人敲锣,并为丢棒者伴唱,棍棒时儿在空中划出三条晃晃的曲线,时儿变换成一个个多彩的花环,稳稳地接住,抛起,再接住,再抛起——那种精美的表演,让人看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沔阳小曲又叫“碟子小曲”,或称“内河小曲”。汉水流域的一种“俚歌俗曲”,曲调高亢、优美、动听、是以唱为主的曲唱艺术,唱词优美,清新自然,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的音乐风格是根据沔阳方言四声语调的特色而形成的,是湖北小曲中较为突出的曲种之一。它历史悠久,与明清时期沔阳地区的俗曲和民歌根枝相连,并吸收了邻近省份的曲唱,成为湖北地方曲艺中音乐性最强的曲唱艺术。沔阳小曲演唱的形式简便灵活,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丝弦二人或多人演唱。仙桃贝雕仙桃淡水贝雕,选用淡水贝类的贝壳,运用装饰手法,吸收中国绘画及玉、牙、木、石雕等传统艺术表现技巧,巧妙地运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仙桃淡水贝雕以贝雕船的制作最具特色,在全国的同行评比中已经引起了同行的重视。1985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音响多功能立体贝雕黄鹤归来图》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1983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龙凤舟》获北京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获玉牌奖,2007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黄鹤楼》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百花杯”金奖,2008年《黄鹤楼玉龙舟》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其中《玉龙黄鹤舟》作为贝雕工艺一绝已被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收藏。仙桃麦秆画,又称麦秸画等,可上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仙桃麦杆画大致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湖广沔阳州举子邓绰堂(字雅儒)进京殿试,候榜期间盘缠告罄,于郊外取材制作麦杆画于市,王公大臣争相购买,聚京举子莫不惊羡。故进士及第,钦点翰林,编修闲暇研磨此画技艺,日趋完美,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秘传于嗣。辞官归田后回祖籍,开始在仙桃流传,并逐步形成与仙桃地区风俗习惯,大众审美相适应的邓氏麦杆画。同时,麦秆画能保质上千年,不老化、不褪色,可用于家庭、办公室、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等。仙桃麦秆画大胆吸收剪纸、贝雕、树皮画、羽毛画、书法、国画、烙画等诸多艺术元素,制造出了既有传统技艺,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浅浮雕麦杆画。在表现内容方面,它取材广泛,上取帝王将相,流云飞月;下取庶民百姓、花鸟虫鱼,形象表现不拘一格,构图完整繁茂,以俗为雅,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其艺术底蕴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栩栩如生,充满了浓郁乡土气息。襄河吹打是流行于襄河(襄阳以下的汉水为襄河)中下游的民间吹打类乐种,乐曲主要是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并吸收不少明、清俗曲演化而成。襄河吹打的乐器有唢呐、大锣、钹、鼓、小锣、马锣等,乐器以唢呐为主,乐队以六人组最常见,演奏形式分为行奏与坐堂两种。旋律具有浓郁的江汉平原风味,许多乐曲直接来自沔阳民歌。乐曲结构大都为单曲体,既有长短句结构,也有上下句对仗结构。襄河吹打应用于仙桃民间红白喜事、吉庆盛典等不同场合,是仙桃各种民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仙桃十样锦也称“七星点子”、“十番锣鼓”,在沔城也叫“清音”。起源于明代流传于民间,后被释、道加以利用,由构成十种音色的敲击乐器(即:打、堆、各、七、浪、星、当、昌)加吹管乐器(即:笛、箫、唢呐、笙)组成,属于“襄河吹打”的一种演奏形式。演奏的曲调多为南北曲牌中的牌子曲,也杂有部分民间小调。其主要曲目有《渔家乐》、《金钱花》等。据《沔阳州志》记载:“十番锣鼓”又名“十样锦”还有一段历史典故。明太祖朱之璋第十二太子朱柏在古镇首建观音阁作其行宫,朱柏爱好音乐,将宫廷音乐“十样锦”引渡古镇,从此“十样锦”安家落户,世代相传数百年。江汉丝弦是江汉平原的一个民间丝弦乐种,是在沔阳民歌、沔阳小曲和沔阳花鼓戏音乐的孕育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迄今约有近百年的历史。 二胡、四胡、京胡是江汉丝弦的主要乐器。二胡的表现比较多样,颤音、滑音、打音、挑音指法和起弓带“音头”的技巧形成各种音色表现特点。四胡多用以表现由民间小调改编而来的短小乐曲。京胡音质明亮高亢,发音刚健有力。具有明快的节奏感和强劲的表现力度,一般用于结构长大、带有戏曲唱腔特点的乐曲。月琴有时候也加入其中运用,以其弹拨乐的音色及双音、琶音、跳音的表现,为江汉丝弦的音乐表现增添了色彩性效果。沔阳高跷龙灯把高跷、龙灯结合表演,风格独特,技艺高超,为人们所惊叹,是沔阳舞龙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高跷舞龙人必须同时具备三大基本功:踩高跷的本事、舞龙灯的技巧、武术功夫。高跷龙灯关键看舞龙头的人,重要的是舞龙时,龙头要甩得开、转得圆,因为崇墉龙灯的下嘴是活动的,龙头向上时龙口张开抢珠,向下时龙口闭拢,活灵活现,极是好看。沔阳高跷龙灯可玩花样、以天盘、地盘、地滚鱼咬尾、半边月、青龙盘柱、五岳(玩五张方桌)等十几种技艺,穿插进行。玩龙灯阵容强大,威武雄壮,成为仙桃民间传统舞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沔阳采莲船在仙桃春节文艺活动中,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采莲船与仙桃所处的地域有关,这里湖水茫茫,莲花飘香,乃鱼米之乡。历来盛产莲藕,因而采莲船这一艺术形式在仙桃广为流传。仙桃采莲船又以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而闻名于荆楚大地,曾多次参加省民间舞蹈汇演,并获好评。  沔阳糖塑又称糖人模,是以食用糖为原料来塑造形象的民间食品工艺,通常供小孩玩赏、食用。糖塑的制作技巧以吹、扯为要。 吹是沔阳糖塑最基本的技巧, 此外,搓、拉、捏和压、挑、剪也是常用的技巧。糖塑有红、绿、黑、黄四种,糖塑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沔阳糖塑的题材多为常见的飞禽走兽、神话传说中的人与动物,滑稽活泼、俏皮有趣、寓意深刻。

湖北仙桃的文化艺术

2. 仙桃历史文化

沔阳民歌内容十分丰富,仙桃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新修《沔阳志》载,大致可分为八种,即: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革命历史民谣、新编民歌等。这些民歌大都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表达了他们悲喜的情绪和憎爱的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沔阳花鼓戏为湖北地方剧种,又称沔阳花鼓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仙桃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传统剧目有《十三款》、《站花墙》等。
  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
  沔阳道情又称湖北道情,是在沔阳打硪号子、沔阳花鼓戏、沔阳渔鼓的唱腔、曲牌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表演、曲目、曲牌音乐上不断积累演变而成的一种曲唱艺术。沔阳道情音乐性较强,板腔丰富,地方风味极浓。是湖北影响较大的地方曲艺形式之一。
  沔阳皮影戏  沔阳皮影戏是仙桃众多的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在我国皮影戏艺术行当中,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的影象,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幽雅动听的拌奏而独具一格。沔阳皮影又分为上路子、中路子、下路子。上路子腔借鉴民间小调如薅草歌、打硪歌和鸡鸣腔等,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楚剧等唱腔,诠释了沔阳皮影的海纳百川,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
  沔阳善书是一种以宣讲帝王诏会、劝人行善为内容,以韵白相间、讲唱结合为特点的曲艺形式,又称“讲圣渝”、“说贤书”等,民间称之为“太平书”、“化春福”和“哭善书”等。大致形成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流行仙桃全境及周边县市,以仙桃城区、沔城、胡场、通海口、沙湖、长埫口和西流河最为集中。旧时的讲唱活动很盛行,常有“五里三台戏”的场景。九十年代,沔阳善书都不乏讲唱艺人和听众。
  沔阳三棒鼓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曲艺的一种,其表演方式是:腰系鼓,颈挂锣,用两端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轮流抛于空中,双手一边丢棒,接棒,一面击鼓,一面敲锣,同时应节而歌,这是单人的玩法;二人表演时,更为精彩,一人丢棒接棒,击鼓歌唱,一人敲锣,并为丢棒者伴唱,棍棒时儿在空中划出三条晃晃的曲线,时儿变换成一个个多彩的花环,稳稳地接住,抛起,再接住,再抛起——那种精美的表演,让人看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沔阳小曲又叫“碟子曲”,或称“内河小曲”。汉水流域的一种“俚歌俗曲”,音调婉转,曲风细腻,有着“江汉平原”的鲜明色彩,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沔阳小曲演唱的形式简便灵活,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丝弦二人或多人演唱。
  沔阳雕花剪纸构图繁茂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正、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配景寓意传情、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兼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的特征。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仙桃市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纸艺术之乡”称号。
  仙桃贝雕  仙桃贝雕《玉龙黄鹤舟》选用淡水珍珠贝壳,运用装饰手法,吸收中国绘画及玉、牙、木、石雕等传统艺术表现技巧,经精心设计、雕磨、组合,镶嵌、装饰而成。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中国首届旅游购物节天马金奖,载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等大型工具书及有关画册。
  仙桃麦秆画,又称麦秸画等,可上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同时,麦秆画能保质上千年,不老化、不褪色,可用于家庭、办公室、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等。仙桃麦秆画大胆吸收剪纸、贝雕、树皮画、羽毛画、书法、国画、烙画等诸多艺术元素,制造出了既有传统技艺,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浅浮雕麦杆画,其艺术底蕴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栩栩如生,充满了浓郁乡土气息。  仙桃麦秆画
  沔阳高跷龙灯把高跷、龙灯结合表演,风格独特,技艺高超,为人们所惊叹,是沔阳舞龙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高跷舞龙人必须同时具备三大基本功:踩高跷的本事、舞龙灯的技巧、武术功夫。高跷龙灯关键看舞龙头的人,重要的是舞龙时,龙头要甩得开、转得圆,因为崇墉龙灯的下嘴是活动的,龙头向上时龙口张开抢珠,向下时龙口闭拢,活灵活现,极是好看。沔阳高跷龙灯可玩花样、以天盘、地盘、地滚(俗称懒龙翻身)鱼咬尾、半边月、青龙盘柱、五岳(玩五张方桌)等十几种技艺,穿插进行。玩龙灯阵容强大,威武雄壮,成为仙桃民间传统舞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沔阳糖塑。
  沔阳采莲船在仙桃春节文艺活动中,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采莲船与仙桃所处的地域有关,这里湖水茫茫,莲花飘香,乃鱼米之乡。历来盛产莲藕,因而采莲船这一艺术形式在仙桃广为流传。仙桃采莲船又以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而闻名于荆楚大地,曾多次参加省民间舞蹈汇演,并获好评。
  沔阳糖塑又称糖人模,是以食用糖为原料来塑造形象的民间食品工艺,通常供小孩玩赏、食用。糖塑的制作技巧以"吹"、"扯"为要。 "吹"是沔阳糖塑最基本的技巧, 此外,搓、拉、捏和压、挑、剪也是常用的技巧。糖塑有红、绿、黑、黄四种颜色,糖塑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沔阳糖塑的题材多为常见的飞禽走兽、神话传说中的人与动物,滑稽活泼、俏皮有趣、寓意深刻。

3. 天门、仙桃、潜水在民俗

民俗剪纸可分为婚俗、丧俗、服饰、宅居装饰、岁时节令五类。 
 
  1、婚俗剪纸 沔阳人自古重礼仪,对婚俗尤为重视。结婚时,在大堂八仙桌上摆10碗荤菜,每碗菜上覆盖红双喜字剪纸,再插柏树枝于菜碗之中,意即:松柏长青,祝夫妻百(柏)年合好,家庭百事顺遂。堂屋正中墙壁上悬挂巨幅夺目的鲜红双喜字,配以寓意吉祥和瑞庆图案的剪纸,此外,男方过礼的猪肉、鱼、酒等一切礼品上和女方陪嫁品上均盖有红喜字。还有衣箱封口和彩轿封门用的红喜花。 
  2、丧俗剪纸 昔日,沔阳流行请道士为亡人做道场的陋俗,即为死人超度亡魂。在道土的法衣上绣有寿字和浮云、莲花、万字格等花样;引路幡全系缕空的长条形素色纸剪贴而成,上有三角形纹样,下有二方连续花边及篦齿纹的垂须。中段有宝相花。妇女死后,家人要给她穿绣花鞋。鞋上绣“一蟾一鹤”,或者是“双狗喝血”。据说,只有如此。才能让死者顺利抵达阴曹地府。 
 
  3、服饰剪纸 沔阳人尤其是妇女、儿童在丰收之年特别重视服饰的美化,因此绣花用的花样需求量很大。剪纸内容丰富多采,如老妪头带的勒子,脚穿的花鞋;中青年妇女用的围裙、绣花鞋、包被堂心、袜底、手帕;儿童的狮子帽、虎头鞋、长命锁、涎兜、香包(又称香囊)、绣花衣裤;青壮年男子的布草鞋、拖鞋、鞋垫、箍带等均有绣花。花样子多系祈福、添寿、发财、喜庆、爱情、多子、辟邪、消灾等吉祥内容。 
  人们特别重视儿童服饰,花样品种甚多,如狮子帽、虎头鞋、荷花涎兜、五毒香包等,寓意希望孩子象狮于那样勇猛;象老虎那样虎虎有生气;象荷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愿五毒化为香包,叫长命锁保平安,让孩子长命百岁,足见慈母爱子之心。 
 
  4、宅居装饰剪纸 沔阳除窗花剪纸外,还有门帘花、门鼓花、帐檐花、帐飘花、垱枕花、顶棚花等等。 
 
  5、岁时节令剪纸 每年春节,除旧布新,换上新的剪纸,其图案内容大都由吉祥词语或图案组成。除了常见的“年年有余”、“四季平安”、“万事如意”、“鹿鹤同春”之外,亦在神柜四扇门上贴“福”、“禄”、“寿”、“喜”(或配以图案)。也有的在神柜两旁贴“福”、“寿”或“五福捧寿”剪纸。 
  岁时民俗 
  元宵节 俗话说“年小月半大”,沔阳南部有吃“元宵”,北部有吃“团子”的风俗,最热闹的是赛花灯。彼时是剪纸艺人们大显身手的极好时机。花灯上多有剪纸吉祥图案,尤其是走马灯上,四季花鸟、各种人物故事,如刘海砍擦、八仙过海、文王访贤等,百看不厌。 
 
  三月清明节 俗称“踏青”,家家上祖坟。在坟上插吊钱,表示对先辈亡人的怀念。在时人心目中,凡是坟上插有吊钱的,说明死者家里有后人,且讲孝心。否则即是后人无孝心或绝了后尘。可以说,除文化革命时期之外,沔阳清明节祭祖一贯盛行。 
 
  四月二十八 城隍菩萨的生日。沔阳县城一带民众做城隍会。前面抬城隍菩萨游街,后面紧跟狮子、龙灯、高跷、采莲船以及各店铺扎出的“故事”人物和不戴面盔的“急脚子”。 
 
  五月端阳节 农历初五为小端阳,十五为大端阳,二十五为末端阳。民间有五月端阳,诸神下凡带来灾难,毒气大的传说,必须高度重视驱邪避灾,因此给孩子们额上擦雄黄,家里门角落竖艾草,煮棕子的锅里放蒜坨,以之解毒、消灾、去疾。还给孩子们胸前挂香包(囊)。香包上绣有五毒。意在以毒攻毒,可以抵御一切毒气。表达了家长愿孩子清吉平安的审美意识。 
 
  鬼节 七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各家各户都要给亡人烧纸钱和“袱包”,“叫饭”。据说那些孤魂野鬼若无人管,就会在四乡害人。为保一方平安,那些有钱人家出钱,请道土做斋。煮稀饭泼洒在野外,供野鬼们吃。夜里,还要放路灯与河灯,将扎的纸船和蜡烛、纸钱在河边一起烧掉。 
 
  仙桃民间文艺之天沔小曲 
 
  “天沔小曲”,或称“内河小曲”,又叫“碟子曲”。它源于天沔(汉江沿岸)一带,流行天门、沔阳(今仙桃市)、潜江、监利、京山、汉川等地。早期多为沿门卖唱,常为一人敲碟子演唱,一人用四胡伴奏,后来一些艺人逐步转向到茶馆、酒楼进行演唱,以此开展自唱自乐活动。    它的曲牌多数来源于天沔一带民歌中的小调,也吸收了明清俗曲《相思调》、《鲜花调》、《玉娥郎》、《五更调》、《探妹》、《九连环》的一部分。曲目一般属于单曲体,数量在一百以上。 
  沔阳花鼓剧 
  湖北地方剧种,又称沔阳花鼓戏,现流传在湖北仙桃地区,传统剧目有《十三款》、《站花墙》等。 
 
  仙桃民间文艺之沔阳硪歌 
  沔阳硪歌是民间挑台基、筑堤坝时唱的歌,又叫劳动号子。沔阳硪歌的演唱形式多为一唱众合,领唱者唱的词有内容,合唱者唱的是衬词无内容,如“嗨、呀、杨、花”等。领唱者都是叫号子的好能手,有一人独领,也有甲乙两人对领,还有一种《抛球硪歌》,一付硪八个人轮流领唱,边打边唱,绕有兴趣。 沔阳硪歌在音乐上有明显的特点和规律,调式有其特定旋法,曲调很有表现力,唱腔种类很多,有慢、中、快、急。句式一般用七字、十字,也有用五字句的。曲调通常有“慢硪调”、“急硪调”、“郎当调”、“海杨花”、“也荷也”、“咳唷荷”等十多种。这种调子往往根据硪的类型而定,或打硪速度而定。    现在,修堤筑坝都由机械辗压所代替。沔阳硪歌只是成为一份珍贵的民问音乐遗产,储藏在传统的艺术宝库之中。 
 
 
  仙桃饮食文化 
  沔城藕 
  古代曾是进贡皇帝的贡品,贵宾席中的佳肴。现在畅销全国,部分远销国外,深受国际友人欢迎。粗硕肥壮、节匀头圆的沔城藕。    沔城藕每支约5斤左右,最大的近10斤。生食如秋梨般清甜,唇齿溢香;熟食如板栗般粉朴,酥软爽口。沔城人最爱用藕做的菜是煨藕,汤呈鱼白色,藕呈浅紫色,熟烂软爽,食而不腻。 
  沔阳三腊”: 
  腊肉、腊鱼、腊鸡,是沔阳的一大风味,它与“沔阳三蒸”齐名,享誉荆楚,驰名九州,独具特色,堪称沔阳饮食文化中的杰作。 
  仙桃饮食文化之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 
  蒸蔬菜(藕)、蒸猪肉、蒸青鱼(后来蒸各色鱼)驰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有“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之歌谣。请代、民国,在武汉三镇这类菜馆不少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 
  毛嘴卤鸡 
  在仙桃的大街小巷,“毛嘴正宗卤鸡”的招牌比比皆是。提起毛嘴卤鸡,人们就会自然而然首先想到卤保林这个名字,其实卤保林并不姓卤而姓刘。刘保林的卤鸡在选料上,用的是本地散养的传统鸡种,必须是喂养两年以内的鲜活公鸡。当天宰杀,即时扒毛,随后卤制。    在器具的选用上,他始终坚持砂锅文火卤制。 
 
  仙桃民间工艺-印湾斗笠 
 
  盛行戴斗笠的时期,印湾的斗笠是出了名的,其做工细,质量好,外型美观,经久耐用。斗笠是用竹篾编织,里面铺布、绞口做成的,再加光桐油就可戴了。做斗笠选用水竹篾、楠竹圈、窝竹帽、白细布等上等原材料加工而成,经编织、铺布(纸)、绞口、上苔等四道工序。 
 
  仙桃民间文艺之  划彩船 
  彩船,又叫旱莲船,它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的一种春节娱乐形式。彩船是用铁丝竹篾扎成骨架,然后再用布敷盖。 
 
  讲究的彩船,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斑烂,煞是好看。掌船的小姑娘打扮得灵秀齐整,另一个扮演小丑的男子撑篙,搭配着表演。他们挨家挨户拜年,或划或唱,唱词大都是沔阳花鼓、乡村小调,甚至流行歌曲,每家门前三五分钟不等,喜庆的农家都舍以香烟,红包相谢,一年岁首,得个祝福,欢娱不断。 
 
  仙桃民间文艺之“蚌壳精"舞 
 
  仙桃民间有一种舞蹈,名曰“蚌壳精舞”。蚌壳精舞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化妆得十分美丽,躲在用竹篾扎成的蚌壳内。蚌壳用彩纸(或彩绸)糊成。男的肩背鱼篓、手拿鱼网,一心想得到躲在蚌壳内的女人。男女双方在欢快的锣鼓声中,变换着舞姿,进行着迷人的表演。 
  仙桃是蚌壳精舞的发源地,对蚌壳制作,人物化妆、音乐演奏、舞姿设计,都有独到之处,受到人们称赞。 
  仙桃清明穿木屐 
  木屐,即木制的钉鞋,雨天出门时穿。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之推(一说介子推)抱树焚死,便以该树制成木屐,这是2000多年前的事。 
  沔阳(今湖北仙桃)龚台是久负盛名的木屐村,清末该村龚宗云从南方买来木屐样品,就挨家挨户自制。木屐制作简单,两块弧形面子,两个木底板,八颗铁脚钉,百颗小铆钉就行。 
  龚台人制作木屐,是就地取材利旧利废,木屐面子,解放前是手工割牛皮的硬面子,后用机械做废帆布的粗糙面子,现用电炉压废橡胶成光滑美观的软面子。木屐底多用柳树,原用手工砍,后用机械削。木屐脚钉,原由铁匠打的方块钉,又重又易脱落,现用机械生产,既耐用又不脱落。 
  改革开放后,龚台人家家生产木屐,畅销仙桃、洪湖、监利、天门、汉川等地。旧时木屐是一种雨具,现在虽有雨靴,但很多农民仍喜欢穿它,尤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人们扫墓、踏青穿着它,稳稳当当,再泥泞的田埂,如履平地。 
 
  仙桃民俗之 
  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 
 
 
  “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在湖南湖北等地,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都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 
 
  地方特产 
  范 关 碧 潭 酒 
 
  沙 湖 豆 皮 
 
  红 庙 萝 卜 
 
  仙桃民俗之赛龙舟 
 
 
  仙桃赛龙舟历来都很盛行,尤以沔城为最。从过去和现在来看,同其它地方相比,有所不同。 
 
  在比赛时间上:其它地方多数只赛五月初五,而沔城既赛五月初五(小端阳),又赛五月十五(大端阳),旧时还赛五月二十五(末端阳)。 
 
  在参赛地方上:以前沔城赛龙舟只准东门、南门、北门、西门、九贺门、小桥、江北、七里城、红花提等九地参加,其它地方都望而兴叹。后来打破了这个规矩,任何地方的船都可以来参赛。1998年端午节参赛的龙舟中,就有两只是洪湖市的。 
 
  在龙船的布置上:沔城不仅在船首装龙头,以前在中舱还竖一个“斗”,上面扎彩,中间挂锣,船尾装棹和“保梢”。看上去既美观,又很有气势。 
 
  在桡手的规定上:过去沔城划船可以到四乡去请桡手,现在不这样做了,是哪里的船,就是哪里的桡手。桡手的穿戴,每只船上是统一的服装和帽子。划船号子也和其它地方有所不同,其它地方的号子叫得比较长,沔城的号子就只有两个字:“划呀!划呀!”听起来高亢、悦耳。 
 
  在比赛风格上:沔城能按规则办事,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不发生争斗。其它地方的人看了,都赞叹不己。 
 
  在奖励的形式上:沔城赛龙舟都是在小莲花池的珠子台上设标,夺取胜负。旧时有“划赢了吃包子,划输了啃黄瓜”的习惯。谁的船赢了,商家就上船挂红放鞭,还放包子吃;谁的船输了,桡手自觉无光,就偷偷溜走。现在不同了,都是由镇政府设标,给予奖励。 
 
  仙桃习俗之抢挑金银水 
 
  抢桃“金银水”是农村流行的一个传统风俗。有一首民谣说:抢得一挑金银水。保你富贵不受贫。所以,每当农历正月初一的早上,天还黑洞洞的时候,水井上、河边上就“叮叮咚咚”地响起了水桶、铁桶的碰击声,“沙沙”的人来人往的脚步声。人们噤若寒蝉,谁也不说话(据说,是怕说话惊跑了好运。)待天明,河边、井边上却无一人挑水(天明挑水,会被人视为“懒汉”)。据说,第一人打的为“金水”,家庭会兴旺发富。第二人为“银水”,会使全年五谷丰登,合家平安。第三、第四为铜铁水,也会使人一年糟半头兴旺等等。 
  仙桃民间文艺之沔阳皮影戏 
 
  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它以沔阳渔鼓(湖北渔鼓之前身)行腔,沔阳方言道白,故命其名。沔阳皮影戏有改编的传统剧目三十多个,创作的现代剧目二十多个,连台戏更是它的拿手表演,其中《皇历迷》、《鸡毛信》、《凤雨归舟》一火焰山》、《三请樊犁花》等剧目深受群众欢迎。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艺人们使它们的每个关节都能活动,安上操作杆,在薄布做成的银幕后面,由艺人操作表演,配以各种类型的道具、布景,通过灯光将影像在银幕上显映出来。色彩绚丽,如同电影一般。 
  仙桃——体操之乡 
 
  国际体操节 
  每年的十月金秋在湖北省仙桃市举办中国国际体操节,仙桃市是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在国内外各项体操比赛中共取得101枚金牌、87枚银牌和114枚铜牌,从仙桃市走出李小双、李大双、杨威和郑李辉4名奥运冠军,他们从1992年至2000年三届奥运会上,连续为我国夺得了4枚奥运会金牌,仙桃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中国体操之乡”和“国家体操训练基地”。

天门、仙桃、潜水在民俗

4. 天门和仙桃有从属地位关系?

近代的沔阳治所原在沔城,1937年沔城被日本人飞机炸毁,1949年建沔阳县治于彭场,1950年县治由彭场迁驻仙桃。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以县治所在地命名,改设仙桃市。 沔阳改仙桃的理由 沿用了1500多年的“沔阳”,国务院一纸批复就消失了。 当全市人民热烈庆祝撤县改市之时,不免又为改名而遗憾:无人不说:沔阳改仙桃——莫名其妙!外地人说:沔阳改仙桃——改得真可惜! 于是有人探求改名的原因。据当时市的领导解释说,是国务院负责批复撤县建市地名的权力机构要改的,理由有三: 一是“沔阳”与四川的“绵阳”同音,国务院批复地名需避免同音; 二是“沔”字属生冷怪僻字。国家提倡推行简化字,不宜再用“沔阳”作市名,凡市内需用“沔”字的其他地名,均以“勉”字代之。 三是“仙桃”是沔阳县治所在地,即以仙桃定市名。 就这样,一同报批的天门、潜江等都是“撤县建市”,唯独仙桃却成了“撤县改市”——撤消了沔阳县,改成了仙桃市。 应该据理力争的驳论 谁也不能不说这的确是三条理由,但也可以据理力争: 第一条:“沔阳”与四川的“绵阳”虽属同音,但不同调:沔,miǎn,第三声;绵,mián,第二声。一个仄声,一个平声,读音区别很大。而字形偏旁部首笔划则完全不同, “沔”字,部首: 氵,笔划7画,简化字的“绵”字部首: 纟,笔划为11画。再说,沔阳与绵阳分属不同省份,难于混淆,两个名字同时存在千年,不也相安无事吗? 第二条: “沔”字并非生冷怪僻字,《三国演义》和三国地图上就有沔水、沔阳的地名。不可否认,确有一些人不会念也不会写这个“沔”字,把“沔”字写成三点水加个“丐”字为 “ 氵丐”的大有人在。但这是个人文字熟练程度的问题,并不影响以“沔”字作为地名。 国家提倡推行简化字是对的,可“沔”字并不是繁体字,更不能用一个有9画的“勉”字取代只有7画的“沔”字。我们不能想象强行禁用“沔”字,将会带来多少后遗症,但至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不可能从中国浩瀚的古籍和辞书中把这个“沔”字挖掉,更难想象需要用多少文字、在多少书籍中为以“勉”代“沔”这条禁令做注释。 第三条:仙桃当时只是沔阳县的一个镇,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可言,唯一能够牵强附会的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之类,此外再无其他可看可写可颂可让人引为自豪之处。以沔阳县治所在地“仙桃”定市名,实不可取。 最终以仙桃命名的原因分析 可当时并没有人用这些理由去据理力争,现在想来,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有下列原因: 一是在国务院有关人员的“改沔阳县为仙桃市”的意见下达后,要形成具有说服力的文字材料上达去据理力争,改变相关人员的观点,要求批复“沔阳市”, 现在看来,在当时“只唯上”的流毒尚未完全肃清的情况下,高处不胜寒,负责申报的人员可能没有这个胆量。 二是当时负责申报撤县建市的人员,也不一定十分了解沔阳的历史,难以说出所以然;即使想改变相关人员的观点,也没有条件去当面据理力争,唯一的办法就是又得动用大量的人力,耗费更多的时间准备文字材料。 三是即使形成了具有说服力的文字材料,上达国务院也需时日,文件报来转去浪费时间,影响批复。而当时湖北省同时上报撤县改市的有天门、潜江和沔阳三县,沔阳批复不了或者落在后面,可想而知,申报人员那可是难以交差的。 不管“沔阳市”还是“仙桃市”,只要改市成功就是胜利!——这也许就是当时人们的心态。 当时沔阳撤县改市也的确是走在了其他县市的前面,国务院批复湖北省三个撤县建市的时间分别为: 仙桃市 1986年5月27日 天门市 1987年8月3日 潜江市 1988年5月 三、沔阳改仙桃 改掉了什么 撤县改市之时,所有原冠名“沔阳县”的机构一夜之间全部改成了“仙桃市”。喜庆之余,谁曾想过:沔阳改仙桃,也同时在悄悄地改变着沔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传统? 悠久的历史失去了承载 沔阳历史的确是悠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沔阳已不复存在,再悠久的历史将由谁承载? 沔阳可能将与“沔阳”二字一同真正地成为历史。 而仙桃的历史,却只能从1986年5月27日撤县改市起开始书写第一页。 仙桃,与1951年从沔阳分出的洪湖一样,可能都将成为一个没有历史的区域。君不见:现在网上介绍仙桃市的许多文章,有几篇提及沔阳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动摇了根基 从1986年改名仙桃之日起,“沔阳”这个颇有古韵的名字就开始消失了。凡沔阳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传统文化根基动摇了,开始被人蚕食、被有篡改、被人据为已有,几近消亡了。 沔阳花鼓戏还存在吗?周边县市想用拿来就用,只用“花鼓戏”三字,谁拿来就变成了谁的! 沔阳皮影戏还在吗?与花鼓戏的命运一样,也变成了多地域的××皮影戏; 沔阳民歌哪里去了?变成了××民歌…… 连当时唯一想留点纪念的“沔阳大道”也改成了“勉阳大道”。推行简化字,也不至于用一个有9画的“勉”字取代一个只有7画的“沔”字吧?!——世人不得其解! 文化的根基不是动摇了,而是快要被人挖光了! 光荣的传统将如何承传 沔阳光荣的革命传统,既是历史,也是文化,历史无以承载,文化根基动摇,沔阳光荣的革命传统不也与沔阳的历史与文化同等命运吗? 四、仙桃还名沔阳有望吗? 对于沔阳改名仙桃,持非议者并非笔者一人。据我所知,有不少的人在网上撰文发过不少的议论。但议论归议论,只不过是发表一下感慨而已,又有何作用呢? 不过现在好了,改名不合理,只要理由充分,改还原名在湖北已有先例了: 荆州改荆沙2年后又还名荆州 荆州以三国时期的荆州城而得名。 荆州的变迁与与改名还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直管县。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将京山县、钟祥县划出归荆门市管辖。 襄樊市始建60年后改为襄阳市 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月与襄阳地区 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 据悉,对于襄樊更名“襄阳”的讨论,早于数年前就已民间引发热论。据消息称,从2007年开始,襄樊市政府就正式启动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的调研论证工作。 有襄樊市民认为,“襄阳”地名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改襄樊为“襄阳”,以更开放的胸怀融入当今中国主流经济圈,势在必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冻国栋教授认为,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在历史上,襄阳的地位就高于樊城,此次改名更凸显了襄阳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尚重生教授认为,襄樊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此次更名实为大打文化牌,文化意图十分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名襄阳市,将会扩大该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对旅游业有一个较大的促动。 恢复襄阳的城市名称,是对襄阳历史更好的保留和延续。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襄阳设县,因为县治在襄水之阳,所以命名“襄阳”。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发生在襄阳。 襄樊更名为襄阳的建议最早是由社会各界自发提出的。经过多次专家论证,根据地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襄樊市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更名申报工作。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襄樊更名。 仙桃还名沔阳的希望 既然荆州改荆沙2年后又能还名荆州,襄樊市始建60年后也改为襄阳市,仙桃改市24年不也完全有望还名沔阳吗? 希望就在于: 沔阳民众还名的呼声, 仙桃市政要们的还名论证与申报行动!

5. 皮影戏的艺术流派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陆丰皮影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杰出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湖北皮影戏主要分“门神谱”(大皮影)和“魏谱”(小皮影)两大类:“门神谱”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的沔阳(今仙桃)、云梦、应城等地以及黄陂、孝感、汉川等县的部分地区;“魏谱”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竹山、谷城、保康、远安、南漳、襄阳、随州一带,其形制及风格与陕豫皮影相似,是陕豫鄂三地民间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身高二尺二寸左右(70至80厘米)的江汉平原“门神谱”(大皮影)则代表了鄂地皮影的主流,它比四川、陕西皮影高四寸,比鄂东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视觉上更清晰。江汉平原地处荆楚腹地,北依汉水,南贯长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阳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据说在明成化年间,在竹溪丰坝乡和中峰镇就有皮影戏班。鄂西北一带有“西革”、“汉革”两种影戏班。“西革”影偶小巧,唱“山二黄”腔,属陕西影系;“汉革”影偶较大,唱本地高腔,应属江汉平原影系。江汉皮影尤以沔阳皮影戏最为著名,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我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沔阳皮影戏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雕花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用上等黄牛皮为原材料,正派人物用阳刻手法,花脸、丑角等用阴刻手法,各行当脸谱造形和行头源于戏剧,文影装一只手,武影装两只手,雕刻工艺总体上讲究圆润,既要有装饰美,也要充分体现夸张、浪漫的手法。操作技巧分“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种类、武打招势及现代皮影人物操作。沔阳皮影戏内容丰富,有楚汉相争、三国、水浒、西游等300多个剧目。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沔阳皮影戏的唱腔以渔鼓腔、歌腔为主,配打击乐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形式进行演唱。渔鼓皮影以沔阳渔鼓调为主腔,后又融合了沔阳花鼓戏、汉剧、楚剧等唱腔,具有节奏欢快活泼、曲调高亢、豪放等特点艺人.根据呆(音ái)口本子中的条子(梗概)临场发挥,通常是一韵到底、通俗易懂。有时还即兴添进“浩水词”或“搭白”,如“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茶水贵,可用罐子煨”。“歌腔”中的鸡鸣腔,高亢委婉、圆润激昂。凡学唱者,必先学会“公鸡打鸣”,以雄鸡鸣叫发音为起音,尾音为拖腔,跳度高达17度,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诙谐幽默、令人捧腹,观众百看不厌。有民谣这么说:“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墙壁),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足见江汉平原皮影的魅力。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走进仙桃,专题拍摄了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并向海内外播出,极大的提升了沔阳皮影戏的知名度。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20多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 晋南皮影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孝义皮影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清徐皮影清徐常丰村的皮影戏可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县志记载,当时的皮影戏团体有四五个。一套皮影,一块白布,夜幕低垂时,二胡悠悠,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皮影戏形象夸张,人物画稿通常是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皮影人物由头、臂、手、身等8个部分组成,经过选皮、画稿、镂刻、敷彩等8道工序制作而成,过程极为复杂。常丰皮影常丰村皮影选用小公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把选好的牛皮放在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后,用刀刮薄,每刮一次再用清水浸泡,直到第四次薄至透亮为止。然后将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包裹,加油汁推按,解除皮质的收缩性,使之平展光滑。再根据画稿描绘图样,开始镂刻。镂刻是最难的工序,刀具有数十种,分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花口刀等,使用方法也格外讲究。平直的线条用平口刀的刀尖扎、推,曲折多变的花纹用斜口刀刻、裁,圆形花纹则需要用圆口刀去凿。做成一个皮影,通常要手工雕刻3000余刀。 《北京西派皮影遗珍》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粱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经过抢救性修复整理,下苇甸皮影已经进入博物馆科学保护系列。在保护珍贵文化实物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存留了难得的皮影雕刻工艺、表演技巧和大量专业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传入成安时间较早。据1975年县文化馆“皮影调查”显示,皮影戏可能在宋朝时就已传入成安,明万历年间在丁庄村已有流传,清乾隆时期丁庄皮影第四代宗师、人称“活猪八戒”的宁老和“北乡义庙会斗神汉”的故事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成安的皮影均采用牛皮刻制(其他地区的皮影大都用驴皮制作),造型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影人高约50公分左右,生、旦、净角高大,小丑、小妖等角色要小一些。除刻人物之外,还要刻制云朵、桌椅、动物、水族、城楼、房屋等道具、背景,造型相当丰富,除净角、丑角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之手法刻脸谱外,生角、旦角用镂空雕刻,显得空灵、爽洁。人物的头像是活的(单独的),能随意拔出与身子分离。众多的角色头像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及文武服装的变化,随时更换不同的身子,而行当相同、服装类似的人物也可任意更换头像。 成安的皮影戏除孙横城皮影剧团配唱“四股弦”外,其他都配唱“淮调”。“淮调”为流传在河南周口地区淮宁县一带的稀有地方剧种,属梆子腔体系。其唱腔高亢粗犷、质朴健朗,有着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印尼不少地方,皮影戏至今仍然是神圣的,是许多宗教仪式和节日庆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皮影戏在印尼被称作wayang kulit,wayang的意思是“影子、灵魂”,kulit的意思是“皮”。在布幕上活灵活现的皮影曾长期被视为神灵和祖先的灵魂。 。

皮影戏的艺术流派

6. 河南皮影戏和其他皮影戏有什么不同之处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冀南皮影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极盛于清代的直隶省(河北省)。冀南皮影戏是河北省地区的戏曲艺术之一。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特别是以邯郸市肥乡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肥乡县是冀南皮影的发祥地,肥乡当地将皮影称为“牛皮影”、“皮子戏”、“戳皮戏”、“一只眼戏”。肥乡皮影造型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依托,以民间剪纸的样式出现,是典型的冀南皮影代表。
浙江皮影


艺人在表演皮影戏
浙江海宁皮影戏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优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5] 
广东皮影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6] 
陆丰皮影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杰出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6] 
湖北皮影

湖北皮影戏主要分“门神谱”(大皮影)和“魏谱”(小皮影)两大类:“门神谱”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的沔阳(今仙桃)、云梦、应城等地以及黄陂、孝感、汉川等县的部分地区;“魏谱”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竹山、谷城、保康、远安、南漳、襄阳、随州一带,其形制及风格与陕豫皮影相似,是陕豫鄂三地民间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湖北沔阳皮影
身高二尺二寸左右(70至80厘米)的江汉平原“门神谱”(大皮影)则代表了鄂地皮影的主流,它比四川、陕西皮影高四寸,比鄂东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视觉上更清晰。江汉平原地处荆楚腹地,北依汉水,南贯长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阳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据说在明成化年间,在竹溪丰坝乡和中峰镇就有皮影戏班。鄂西北一带有“西革”、“汉革”两种影戏班。“西革”影偶小巧,唱“山二黄”腔,属陕西影系;“汉革”影偶较大,唱本地高腔,应属江汉平原影系。

沔阳皮影
江汉皮影尤以沔阳皮影戏最为著名,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我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沔阳皮影戏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雕花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用上等黄牛皮为原材料,正派人物用阳刻手法,花脸、丑角等用阴刻手法,各行当脸谱造形和行头源于戏剧,文影装一只手,武影装两只手,雕刻工艺总体上讲究圆润,既要有装饰美,也要充分体现夸张、浪漫的手法。操作技巧分“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种类、武打招势及现代皮影人物操作。
沔阳皮影戏内容丰富,有楚汉相争、三国、水浒、西游等300多个剧目。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
沔阳皮影戏的唱腔以渔鼓腔、歌腔为主,配打击乐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形式进行演唱。渔鼓皮影以沔阳渔鼓调为主腔,后又融合了沔阳花鼓戏、汉剧、楚剧等唱腔,具有节奏欢快活泼、曲调高亢、豪放等特点艺人.根据呆(音ái)口本子中的条子(梗概)临场发挥,通常是一韵到底、通俗易懂。有时还即兴添进“浩水词”或“搭白”,如“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茶水贵,可用罐子煨”。“歌腔”中的鸡鸣腔,高亢委婉、圆润激昂。凡学唱者,必先学会“公鸡打鸣”,以雄鸡鸣叫发音为起音,尾音为拖腔,跳度高达17度,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
诙谐幽默、令人捧腹,观众百看不厌。有民谣这么说:“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墙壁),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足见江汉平原皮影的魅力。

皮影戏
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走进仙桃,专题拍摄了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并向海内外播出,极大的提升了沔阳皮影戏的知名度。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20多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
泰山皮影

泰山皮影由独特的“十不闲”技艺大师——范正安先生为独特代表任务,继承民族遗产,打造泰山品牌,弘扬泰山文化!泰山皮影表演的泰山石敢当的故事栩栩如生,十七大期间在国家大剧院为与会代表表演的泰山石敢当故事,受到了一致好评,其皮影艺术先后被《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走遍中国》《文化访谈录》等专题报道。泰山皮影于2008年正式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小学课堂。
陇东皮影


皮影戏《斩蔡阳》(6张)
陇东皮影的创柞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而且稍有透视感,都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
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山西皮影


沔阳皮影戏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7] 
晋南皮影
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孝义皮影
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清徐皮影
清徐常丰村的皮影戏可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县志记载,当时的皮影戏团体有四五个。
一套皮影,一块白布,夜幕低垂时,二胡悠悠,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皮影戏形象夸张,人物画稿通常是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皮影人物由头、臂、手、身等8个部分组成,经过选皮、画稿、镂刻、敷彩等8道工序制作而成,过程极为复杂。
常丰皮影

清徐常丰村皮影戏
常丰村皮影选用小公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把选好的牛皮放在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后,用刀刮薄,每刮一次再用清水浸泡,直到第四次薄至透亮为止。然后将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包裹,加油汁推按,解除皮质的收缩性,使之平展光滑。再根据画稿描绘图样,开始镂刻。镂刻是最难的工序,刀具有数十种,分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花口刀等,使用方法也格外讲究。平直的线条用平口刀的刀尖扎、推,曲折多变的花纹用斜口刀刻、裁,圆形花纹则需要用圆口刀去凿。做成一个皮影,通常要手工雕刻3000余刀。
京西皮影


皮影戏图书
《北京西派皮影遗珍》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粱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
经过抢救性修复整理,下苇甸皮影已经进入博物馆科学保护系列。在保护珍贵文化实物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存留了难得的皮影雕刻工艺、表演技巧和大量专业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安皮影

皮影戏传入成安时间较早。据1975年县文化馆“皮影调查”显示,皮影戏可能在宋朝时就已传入成安,明万历年间在丁庄村已有流传,清乾隆时期丁庄皮影第四代宗师、人称“活猪八戒”的宁老和“北乡义庙会斗神汉”的故事至今令人津津乐道。[8] 

成安的皮影均采用牛皮刻制(其他地区的皮影大都用驴皮制作),造型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影人高约50公分左右,生、旦、净角高大,小丑、小妖等角色要小一些。除刻人物之外,还要刻制云朵、桌椅、动物、水族、城楼、房屋等道具、背景,造型相当丰富,除净角、丑角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之手法刻脸谱外,生角、旦角用镂空雕刻,显得空灵、爽洁。人物的头像是活的(单独的),能随意拔出与身子分离。众多的角色头像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及文武服装的变化,随时更换不同的身子,而行当相同、服装类似的人物也可任意更换头像。[8] 
成安的皮影戏除孙横城皮影剧团配唱“四股弦”外,其他都配唱“淮调”。“淮调”为流传在河南周口地区淮宁县一带的稀有地方剧种,属梆子腔体系。其唱腔高亢粗犷、质朴健朗,有着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8] 
国外皮影

在印尼不少地方,皮影戏至今仍然是神圣的,是许多宗教仪式和节日庆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皮影戏在印尼被称作"wayang kulit",wayang的意思是“影子、灵魂”,kulit的意思是“皮”。在布幕上活灵活现的皮影曾长期被视为神灵和祖先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