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有什么传说?

2024-04-28

1. 柳州有什么传说?

柳宗元的传说 

唐宪宗元和lO年(公元815年)6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他在柳州的时间虽然仅有4年,但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婶、植树造林等,促进了柳州地方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柳州的百姓非常怀念他,给他立祠,千百年来一直祭祀他。有关他的传说广为流传。 

福民驱鬼的《龙城石刻》 

柳州的柳侯祠,现在《龙城石刻》(“剑铭碑”)复制品,是一块长一尺多、高六寸的残缺石碣,上面刻有“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相传这块《龙城石刻》从土里挖出来时,旁边还有一把短剑,所以又称“剑铭碑”。 

这是柳宗元逝世前两年,在一次向其部下魏忠、谢宁、欧阳翼等人交代后事时,写下的一篇铭文。当他挥毫时,在场的围观者都认为笔法苍劲、雄健,内容也是表达他爱护百姓,诅咒邪恶势力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大家提出为了使它传之后世,不如镌刻在石块上,经柳宗元同意,叫来石匠,将这篇铭文镌刻成碑,连同他佩戴的一把短剑一起埋入土中。历经千年人世沦桑后,被一位百姓无意挖掘到,可惜不久即失落,只留下拓片。 

由于这是一件被认为埋入土中可以镇宅,携带身上可以护身的神物,所以清代南方赴京应考的士子和长年经商在外的商贾,多有随身收藏《龙城石刻》拓片往来于旅途,以求逢凶化吉的。 

失而复得的“荔子碑” 

“荔子碑”是过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时用的祭歌,摘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柳州罗池庙碑》中的《享神体》,此碑是公元1217年(宋代嘉定10年)刻的,因开头有“荔子”二字,所以叫做“荔子碑”。由于碑文是韩愈写的绝好文章,又是宋代名书法家苏东坡写的绝好行书,歌颂的是柳宗元绝好故事;因而叫做“韩诗苏字柳事碑”,又被人们美誉为“三绝碑”。 

此碑现巍然耸立于柳侯祠堂内,我们可以看到碑身为断裂合拼而成。柳卅流传着一个故事,明嘉清年间,在战乱中,“荔子碑”被毁坏。后来在筑柳州外城时,有军士捡得半截“荔子碑”,拿来砌城墙,但是每次砌进墙内,城墙就崩塌,后来才发现是“荔子碑”的一部分,在场的人终于醒悟过来,知道拿来砌墙是对柳侯的不敬,受到崩塌的惩罚。只好把断碑抬回柳侯祠,与残留原处的“荔子碑”拼合在一起,使这一珍贵的文物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柳州有什么传说?

2. 柳州有那些民间传说?

 
  1、传说刘三姐生于唐朝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广西壮族人,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是个优秀的民歌手,她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
  财主莫怀仁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觅来陶、李、罗三秀才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
  三姐与阿牛因歌相恋相知,情定终生。
  莫怀仁又买通官府禁唱山歌,捉拿三姐,三姐纵身跃潭,骑上鲤鱼飞上云霄,化为歌仙。
   
  2、传说柳宗元到柳州以前,柳州找不到一口水井,千户人家,万余人口,吃水用水都背负着小口大肚子的罂瓶,极其艰难地沿着狭窄的崖路上下往返到柳江边汲水。
  柳宗元到柳州后,体察民情,决定凿井供居民饮用。
  他命令部下蒋晏,率领数十名军士,在城北隍上开凿第一口水井。
  经过一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紧张的施工,一直凿到66尺深,才打出井水来。
  这时,柳州城里的百姓,都扶老携幼跑来观看这一奇迹。
  在这些百姓当中有的活到七、八十岁都还没有见过井的,当他们喝到清冽的井水时,都不禁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
  柳宗元凿井之前,也曾有人试挖,但都崩塌,说是伤了“龙脉”,破坏“风水”,因此,都不敢继续开凿。
  柳宗元不信“讹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终于凿井获得成功,做了一件流传千古的利民好事,从此柳州才有了水井。
  3、柳州城北有一座大山,叫做雀儿山,相传很久以前,这座山下有一个村落,村民过着男耕女织的安乐生活,后来不知从哪儿窜来一条凶恶的巨蟒,占据了这座山,它不仅吞食山上的飞禽走兽,还经常下山吞食人畜,为了避免被伤害,人们仓皇离家出走,飞禽走兽也纷纷逃离此山。
  只有一群小山雀仍留在山中,它们不对突然从树上飞下来叮啄大蟒,使它不得安宁。
  为了消灭蟒祸,一天有位猎人带着弓箭到山上来寻找大蟒踪迹,不料大蟒突然出现了,猎人张弓搭箭射去,可惜没射中,当他打算再射第二箭时,大蟒已经冲到他前面,张开血盆大口,正要吞掉他,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群山雀“嗖”的从附近的树上冲下来,猛啄大蟒的眼睛,大蟒痛得掉头用尾巴狠狠扫打,用身体滚压,这时猎人赢得了时间,终于射出第二枝箭,把大蟒射死。
  猎人找到这些小山雀的尸体,怀着深深的感激,将它们埋葬在山脚,后来村民和山上的飞禽走兽都搬回来了,恢复过去的美好生活,这座山也变得越来越像只山雀,为了纪念这些勇敢除恶的小山雀,为了纪念这些勇敢除恶的小山雀,为们将这座山叫做雀儿山。
  
   扩展资料 
  柳州,简称“柳”,别称壶城、龙城,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
  柳州市区青山环绕,水抱城流,描绘出“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景色,有着“山清水秀地干净” “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
  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
  柳州拥有2100多年建置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
  柳州是一个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壮族和侗族是柳州最古老的原居民族,分别源于先秦百越之地不同的越人支系。
  柳州居民的民族构成达30余种,居住着: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 *** 、仫佬族等48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2%以上。
  有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
  另有少数民族乡5个: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同乐苗族乡、高基瑶族乡;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
  汉语西南方言柳州官话是柳州市市区民众主要日常生活用语,其他汉语方言还有平话、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和湖广话等。
  柳州话为西南官话桂柳片的次方言,广泛通行于柳州、来宾、河池、百色等地,与桂林话十分接近,通常将二者合称桂柳话。
  柳州人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
  青年男女恋爱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丧葬有哭丧歌,互相磐考比赛智力有磐歌,宴请宾客有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有求雨有祈祷歌;教育儿童有儿歌和童谣。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为“歌圩”亦称为“歌节”。

3. 柳州有什么民俗民风的神话传说?

  关于柳井的传说
  传说柳宗元到柳州以前,柳州找不到一口水井,千户人家,万余人口,吃水用水都背负着小口大肚子的罂瓶,极其艰难地沿着狭窄的崖路上下往返到柳江边汲水。如果天旱水浅,到江边的距离就更远了;到了雨季,路险泥滑,汲水更加危险,稍有不慎,脚下一滑,汲水的人就会从陡坡上翻滚下去,轻者跌断手足,重者还会送命。
  柳宗元到柳州后,体察民情,决定凿井供居民饮用。他命令部下蒋晏,率领数十名军士,在城北隍上开凿第一口水井。经过一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紧张的施工,一直凿到66尺深,才打出井水来。这时,柳州城里的百姓,都扶老携幼跑来观看这一奇迹。在这些百姓当中有的活到七、八十岁都还没有见过井的,当他们喝到清冽的井水时,都不禁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
  柳宗元凿井之前,也曾有人试挖,但都崩塌,说是伤了“龙脉”,破坏“风水”,因此,都不敢继续开凿。柳宗元不信“讹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终于凿井获得成功,做了一件流传千古的利民好事。从此柳州才有了水井。

  刘三姐传说。
  中国壮族的民间传说。相传桂西宜山地区下枧河中枧村,有一排行第三的刘姓女子,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喜唱山歌。远近青年与之对歌,无能胜者。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
  财主莫怀仁,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雇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一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怀仁怀恨在心。最后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与李示田对歌,连唱3天3夜,飘然逸去。后又和李示田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7天7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

柳州有什么民俗民风的神话传说?

4. 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

  百越时期

  柳州位于先秦时期的百越之地,相关的有西瓯越,南越等百越分支。柳州的蛮王城遗址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

  秦朝时期

  前219年,秦始皇命屠雎为统帅,发兵五十万,开始进行长期的秦攻百越之战,与译吁宋、桀骏率领的西瓯军遭遇,第一次战争付出惨重代价,屠雎身亡。灵渠修通后,发动第二次战争,于公元前214年最终深入岭南,现在的柳州地方隶属秦桂林郡,但秦政权对地方控制力并不强。

  南越国时期

  秦朝灭亡后,该地区成为原秦将领及越人建立的南越国的一部分(建国时间约在公元前204年)。南越国的统治持续了近百年时间。

  汉朝时期

  汉武帝时,路博德率军进行了汉平南越之战(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南越国,同年在现在柳州的地方建城,称之为潭中县属郁林郡。地方则主要由当地人管辖,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改土归流”时期柳州九头山汉墓为这一时期代表。出土了40多枚汉武帝和汉宣帝五铢钱,是柳州最早的货币贸易证物。铁锸和铁条表明潭中县已进入铁器农具时期。出土的琉璃饰品有可能来自东南亚或印度东海岸,从合浦登陆,经南流江、北流江西上柳江进口。

  古代史

  三国时期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三国时期,潭中县以西,今桂西境唯一的县城定周(今宜州市)撤消建制,红水河流域和今龙、融两江流域即今柳州地区和河池地区的桂西北,就完全没有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建制。这标志着桂西北少数民族和汉化程度较高的桂东以至中原的经济交流进入了波谷时期。

  西晋时期

  太康三年(282年)潭中县从县治所升为桂林郡治所。

  南北朝时期

  南朝齐(479─502年),从潭中县辖地分置齐熙郡。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后为潭中县治马平郡治所。

  隋朝时期

  开皇11年(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大业元年(605年),马平县属桂林郡。大业三年(607年),属始安郡。

  唐朝时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唐太宗时期,开通了桂州经现在柳州到邕州的买马路,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桂州至柳州530里,柳州至严州(来宾县)200里,严州至宾州190里,宾州至邕州(南宁)245里。武则天时期又在临桂相思埭开辟了桂柳运河,沟通湘江经漓江、洛清江到柳州的水路。柳州以唐代古文运动发起人,改革家柳宗元(773年-819年)闻名,当时在市中心建有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衣冠冢,罗池,现存唐开元寺遗址等遗迹。当时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

  北宋时期

  坊间围墙拆除,商贩摊点深入到民居,民居也扩散到城厢各处。柳江上游的龙江以及融江地区之间的大量木材沿江而下于柳州集散,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皇室修玉清、昭应等道宫,列举所用各地木材8种,其中就有柳州杉木。柳州木制品从此闻名于世,成为后来柳州棺材相关谚语:“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产生的历史背景。1052年-1053年,柳州短暂被侬智高军控制。之后北宋政府在今三江、融水、罗城和南丹、河池、宜州等地设有博易场(贸易市场),山区土特产特别是木材大量外销。《宋会要辑稿》就有融州王口寨大宗板木水运到柳州的记载。柳布行销各地。柳江沿岸曾建有青瓷窑,可能曾销往东南亚。柳城大埔有坡式龙窑群。柳州城下码头除了运载宜州地区的铅、锡矿,可能还有瓷器销售到海外市场。马鞍山下灵泉寺“来栖之士,指以千计。”,意味着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南宋及元朝时期

  唐宋诸多迁柳官员的到来为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南宋丞相吴敏、王安石(南宋)、汪伯彦都曾在柳州居住。宋代城南建有驾鹤书院。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为防范蒙古骑兵的冲击,宋朝将州官署从柳州城搬迁到西北面偏离桂邕大道的柳城县,此后经元朝一代共百年时间是柳州历史上第一次大的衰落。元皇朝大大强化了驿道的管理,桂林到马平县城的陆路驿站有东泉驿等4个,水路驿站经洛清江有苏桥、大石、横塘、旧县等5个,主要为军事需要,但对地方经济交流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明朝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从柳城迁回马平县,马平县从宋代以前的州治所上升为府治所,柳州再次成为统辖二州十县的府署驻在地。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政府扩建柳州城垣,城高旧制一文八尺,城东西长三华里,南北宽二里,即今城中区南半部到柳江北岸坡上范围之内,环城布有东、北、西、镇南、靖南共五个城门,现存柳州镇南门古城墙及清代重修的柳州东门城楼一段。诗云:壶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丽江凡四折,如环抱城郭。于是壶城和龙城,并为柳州之别称。明代的中晚期,柳州步入了粤西盛郡的发展阶段。葡萄牙商人曾从广州买桐油运往欧洲,很可能为柳州产品。明代著名人物有柳州八贤等。明末,出逃的明朝皇帝南下柳州,清明两朝在柳北一带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使得柳州遭受重大损失。

  清朝时期

  清朝平定南明后,相对的稳定使得柳州城成为广东,贵州和湖南间的贸易中心,今鱼峰区太平街一带就有的太平圩,槎山圩,喇堡圩,上汀圩和思浪圩等。清雍正十年(1732年),柳州设古州运馆,办理柳古(今贵州榕江县)间航运之仓挽运业务。柳州主要向南方输送木材,粮食,并向北运盐。当时在今柳州高中内建立了粤东会馆,今景行小学内建立了湖南会馆,十二中今群众艺术馆有江西会馆,今柳州剧场附近的福建会馆, 和今青云路近樵家巷处庐陵会馆等,柳州的商业地位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柳州城内出现了大量表现行业特色的地名,意味着城市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清朝末期

  随着广西多个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梧州辟为通商口岸之后(1887年),中国大西南物产经西江东下珠江出口大量增加,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就有桂富、柳平两艘商业轮船行驶柳梧航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法国以柳州发生陆亚发会党起义事件,需要保护商民为由,驻兵柳州。南宁辟为商埠的当年(1907年),香港英商天和洋行先后派出电龙、电马等8艘客轮船行梧邕、梧柳线;翌年,又将所代理的美商利国号等4艘客轮投入梧州线运输。这一年,又有法国兵轮“亚居士”号由郁江驶至柳州。大量洋纱涌进,柳州农村出现离开农业生产而从事纺纱的专业户。同时,本地蚕丝出口走俏。在柳州知府杨道霖时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至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任),柳州兴起办实业的风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试图成立柳州官银号,但不能与外资竞争,未成。五月初一日,成立柳州商务总会。合资试办华兴改良植木公司,至香港购办锯木、起重机器,依照先进技术锯办木材运出,分销广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埠。

  民国初年

  军阀混战时期,桂系在柳州大力发展金融业和制造业,但柳州曾于1928年遭受巨大火灾,半城被烧毁。后拆除了大部分明代城墙,开建马路。当时广西省主席黄绍竑原策划1928年将省会迁至柳州,在柳州大兴城市建设,并在规划中将鱼峰路作为新柳州的中心,在大龙岭兴建了会展中心;三十米宽的鱼峰路时为广西第一路;辐射出的东大路,正南路等甚为繁华。三十年代,由于蒋桂战争,柳州错失了成为省会的最好一次机会,但1937年时,在鸡喇的广西机械厂制作出了柳州历史上第一辆军用战斗机。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西南重镇柳州成为抗日的大后方,柳州曾为韩国临时政府驻地(1938年11月~1939年5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柳州不断遭到日机的空袭。1939年柳江铁桥开始建设,次年完成,和黔桂铁路一道奠定了柳州西南地区交通中心的地位。1942年12月9日起,原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曾被国民党当局关押在柳州蟠龙山扣留所旧址,不久被押往桂林,1943年1月又被押回柳州关押在此,直到1943年9月被释放。1943年至1944年胡志明经常与越南革命同盟会的各党派负责人在柳州现乐群社旧址会面及讨论工作。

  豫湘桂战役及日军占领时期

  1944年春,为打通从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桂柳会战之后,桂林、柳州相继被日军占据。1944年11月至1945年6月,柳州曾被日军占领。抗战时期柳州城区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和焚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建交时放弃了对日赔款,不反对个人对日索赔。相应的从1979年到2004年,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接受了日元无偿援助:42.03亿日元,以当时人口计算人均约280日元,日元协议贷款额:2177.92亿日元,人均约14500日元,及部分技术交流。注意,因为各个时期日元实际价值不一致,真实值需要另外统计,这里为各时期的直接加和,而且日本政府也声明并非战争赔款。)

  民国政府统治末期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衡宝战役之后,桂系和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军队18万余人收缩广西,11月25日,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三四三团从沙塘方面进入并占领柳州。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魏伯任首任柳州市市长。

5. 柳州的文化民俗

 柳州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气息。柳州市是壮族、汉族、瑶族等民族聚居的城市,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和岭南各土著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汇集点,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积。柳州地区辖鹿寨、融安、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古亭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县1 区。总面积26811平方公里。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等18个民族,总人口313.96万人,其中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68.41%。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展示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柳州人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青年男女恋爱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丧葬有哭丧歌,互相磐考比赛智力有磐歌,宴请宾客有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有求雨有祈祷歌;教育儿童有儿歌和童谣。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为“歌圩”亦称为“歌节”。 柳州保存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全广西范围的3项,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城市自身积淀的文化特征。  国家级侗族大歌(柳州、三江)桂剧(广西)彩调(广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柳州、三江)壮剧(广西)苗族系列坡会群(融水)自治区级柳州山歌高沙锣鼓侗戏

柳州的文化民俗

6. 柳州民间风俗。

柳州山歌在当地是自编自唱的那种,充满了生活气息,利用这山歌来表达自己不同场合与时间的情感,尤其像一些少数民族的人都喜欢唱山歌来庆祝节日啦,或者男女追求爱情之类的。
  听说鱼峰山就是这柳州山歌的发源地,有传说是刘三姐在这里跳下山崖被救成仙,而其经常唱山歌,来传达大众人民的心声,所以成仙后人们称其为歌仙,这里就被视为是山歌的发源地了。

  山歌有好多种的形式,像对唱、独唱,或者许多人一起联唱等,对唱的话是在这柳州上山歌中最有特色的了,形成一种对赛的感觉,可以是单个对唱,也可以是歌队比赛,非常激烈的场面,而且哦可以听到很多的即兴创作,这就是出口成歌呀。而且歌内容既幽默又有针对性,所以常令听众捧腹。

7. 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柳宗元登柳州城楼
  有词调寄《永遇乐》曰:水养罗池,墓眠衣帽,文惠千载。
  鼎创新元,革除弊政,岂料功垂败!永州初贬,龙城再放,壮岁更充边塞。
  有谁知、残躯病体,寝中犹梦青睐?释奴掘井,植柑栽柳,荒地开来种菜。
   
  礼乐重教,医疗广普,弄鬼装神戒。
  唐风开窍,蛮人得化,文武百官莫代。
  河东柳、封侯后世,受吾一拜!
  (一)
  话说公元八一五年,正是唐宪宗元和十年,时值酷暑的柳州、唐朝的边疆僻地,盛夏时节的气候,并不因为当朝天子李纯皇帝庙号“元和”而风调雨顺,它照样我行我素,反复无常。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烈日当头,骄阳似火,这会儿却是乌云滚滚,雷声大作,阴霾密布,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把个柳江河面敲击得坑坑洼洼,混混沌沌。
  这是一条属于珠江水系的河流,上游自北朝南七折九曲,向广西中部重镇柳州挺进。
  在柳州界内,鬼斧神工般地往东左拐,河面渐次宽阔,东行数公里后,再度左拐,掉过头来向北面下游逝去,形如U状。
  这条把柳州一分为二的壶形水道,就是柳江河。
  千百年来,这条生养繁衍了柳州物华胜景的柳江河,日夜奔流不息,带来了几多祸福玄机,又送走了多少离合悲欢。
  临江而立的柳州城楼上,两三个后生搀扶着一位长者在匆匆避雨。
  骤然间,“救命啊!有人跳河啦!”凄厉的喊声划破滂沱的雨雾,令人撕心裂肺,不寒而栗。
  刚刚登楼的这几个人,再也无心避雨,他们循声下得楼来,跌跌撞撞地沿着泥泞的小路,冒雨赶到河边。
  跳河的人已被救起,安顿在河边一条有篷的小船上。
  长者钻进小船,只见一个衣衫湿透的少女,双目紧闭,憔悴的面容掩不住青春的秀气,倚靠在半跪着的老汉怀里。
  “老哥,这个丫头怎样了?”长者焦虑地躬身察看,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问那老汉,“她为啥事要跳江?”
  老汉悲愤的眼神中略带几分惊疑,跟着进篷的后生见状,忙安慰道:“老伯不要难过,这位是刚到任的柳州刺史柳大人。”
  “啊,是柳大人!”老汉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当时柳州有这样的土俗:借人家的债,要以人作押,如果到期还不了债,所押的人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
  老汉一家三口以船为家,打渔为生。
  十多年前,妻子得了一种怪病,脉也把过了,药也煎服了,病势却越来越重。
  万般无奈,老汉只好求助于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闭目掐指,一阵喃喃自语之后,惊叫道,哎呀
  船家,你老婆是瘴鬼缠身呐!若不破财狠治,恐怕性命难保!
  为了给妻治病,老汉已经身无分文,但他终究还是盲从了算命先生的谋划,以六岁的女儿作押,借了一笔款,请巫医驱鬼消灾。
  结果,鬼灾没有驱掉,妻子的性命却丢掉了。
  又因为到期还不债款,女儿便沦为债主家的奴婢。
  十多年来,姑娘在债主家过的是牛马不如的日子。
  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常年劳累。
  昨天,姑娘顶着烈日在地里忙完农活,回房换下汗湿的外衣,开始打扫屋里清洁卫生。
  十六、七岁的姑娘已经发育得腰身丰满。
  天真无邪的姑娘哪里料到,在她打扫主人房间的时候,债主的儿子躺在床上偷偷瞄着她圆圆的 *** 和鼓鼓的胸脯。
  大概是亏了阴功,缺了阴德,债主到四十岁上才盼到了这个宝贝儿子,然而却是个天生的痴呆,直到三十挂零了还没对上亲家。
  这天不知他搭错了哪根神经,躺在床上做着白日春梦。
  看到姑娘进来,那薄薄短衫裹着的结实 *** ,随着脚步而微微地上下弹跳,看得他一时 *** 中烧,花颠发作起来。
  在姑娘转身弯腰擦椅子时,他光着 *** 冲下床去,一手搂住姑娘,另一只手从低垂的领口伸进去,在姑娘 *** 挺耸的胸前乱搓一气。
  (二)
  姑娘冷不防遭受这样的袭击,又惊又痛,也不知从哪来的力气,猛地转过身来双手使劲一推,把他仰面八叉甩倒在地。
  映入姑娘眼帘的丑陋之相,使她皮肉发麻,赶紧捂着脸逃出去,回到自己房内顶紧门栓,放声大哭。
  债主获知此事后,找人去算了一卦,说这是姑娘祥云高照,要把她配给痴儿“冲喜”,今天就要完婚。
  姑娘羞辱难言,死不从命,寻机逃了出来,含愤投江。
  听罢老汉这一席哭诉,柳宗元满腔愤怒,满怀感慨!
  多年来,他献身政治革新,立志要铲除民间疾苦。
  当年大刀阔斧的“永贞革新”,那是多么壮丽的事业啊!然而,君主昏庸,佞臣当道,仕途的坎坷使他一腔壮志难酬!
  面对眼前的景况,柳宗元劝说老汉:“老哥,不要过于忧伤了,人活着就好,赶快带姑娘回去歇息吧。
  债主那边,我自会处理好的。”
  柳宗元告辞老汉,回到住所。
  此刻,已是夜深人静,他还呆在书房,心潮波澜起伏。
  又兼那一群群蚊虫的轮番进攻,更令他坐卧不安。
  他压下灯芯,起身拂扇,在房里缓缓地来回踱步。
  老家人轻轻地推门进来提醒道:“大人,该休息了。”
  柳宗元招招手,示意他进来。
  “大人有什么
  吩咐?”
  柳宗元挑起灯芯,屋里亮堂起来,他轻声问道:“老汉家的事怎样了?”
  “下午去的时候,姑娘已能下地走动。
  ”老家人边掩门边说,“大人托我带去的十五两银子,老汉收下了,他说谢大人的恩。”
  柳宗元踱到窗前:“今天的事使我想得很多,现在想写些东西。”
  老家人见他毫无睡意,只得备好文房四宝,在案台旁静静地磨起墨来。
  柳宗元转过身,问道:“债主那边呢?”
  “去过了。
  ”老家人愤愤地说道,“真是个黑心肠,开始他好歹不让赎,后来我吓唬他,说要治他逼死人命的罪,他才软了下来。
  ”柳宗元赞许地说:“办得不错。”
  “可是,那东西实在是个讨债鬼!他说那姑娘在他家一年的伙食以二十五两银子计,十年就是二百五十两,连同债金本息共要四百两银子!”
  “胃口倒是不小,真是岂有此理!”柳宗元挥挥手中的扇子,来到窗前,“那姑娘在他家是干活的呀!一年工钱五十两银子的话,十年就是五百两!”
  “是啊!真是欺人太盛。
  ”老家人顿了顿手中的墨条,“明天,我再去办一办。”
  “不过,我看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柳宗元沉吟道,“看来,我们要抓紧办好几件事。
  首先,要大力兴办卫生教育事业,以礼乐教化百姓,严禁算命看风水,揭露打击江湖巫医的骗人行为,破除迷信落后的风俗习惯。”
  老家人高兴地接过话头,激动地一口气说道:“首先要施行礼乐教化,大人言之有理。
  听说老汉的妻子本来是染了瘴毒,如果有钱及时医治,还不致于死于非命。
  就是因为又穷又迷信,落了个人财两空。
  那么第二件事,怕是该释放奴婢了吧?据说柳州一带沦为奴婢的有近一千多人呢!”
  “对,第二项,就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订行之有效的释放奴婢的办法。
  ”这时,柳宗元的思绪越来越清晰,“第三,要宣传和发动群众,鼓励开荒,开凿水井,奖励农耕,使老百姓真正安居乐业。”
  老家人手下磨出的墨已经又浓又细,柳宗元提笔在手,望着窗外那茫茫雨雾之中的柳州城楼,显得如此飘摇残破,那刺痛人心的“救命”呼喊,使他心头阵阵发颤。
  此刻,他又想到了永贞革新中那些志同道合者,有的被杀了,有的一贬再贬。
  母亲死于异乡,自己被贬到这远离京都的荒野之地。
  一晃眼,已是年近半百,岁暮垂老。
  难道能就此甘休、无所作为?不!我要尽最后的努力,为民间百姓革除疾苦!
  想到这里,柳宗元思绪滚滚。
  这
  个不屈的革新者,已经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利用有限的职权,继续实施有效的改革,为柳州人民及其子孙后代造福!
  他挑亮了油灯,提笔凝思片刻,缓慢而坚毅地且书且吟:
  登柳州城楼
  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蘸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凝重的心声,随着湿热的晚风,飘向夜空,在柳江河上回旋、流传,汇入那条千古流淌的江河……
   

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

8. 柳州名称的来历

贞观八年(634年)以州境内柳江更名为柳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昆州,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贞观八年(634年)以州境内柳江更名为柳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为柳州,并沿用至今。柳州城址位于今柳州市城中区东南滨江一带。

扩展资料:
柳州,简称“柳”,别称壶城、龙城,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西南地区工业重镇、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
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中国内陆通向东盟的重要通道,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
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
柳宗元与柳州的故事: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五岁就到中央做官,但由于参与了政治革新运动受牵连被贬。
在仕途上一蹶不振,一贬再贬,越贬离京城越远,最后贬到几近蛮荒的柳州做刺史,病死于任上,时年才四十六岁。
柳宗元在柳州虽然属于被贬之列,但毕竟做了一个地方的主官。他利用有限的权利,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才能,做了许多好事,故柳州人拥戴他。
在他死后为他用贵重木材做了棺椁装殓,并护送其遗体到山西永济老家。柳宗元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的名字与柳州共存,以至世人又称之为“柳柳州”。
当然,柳州人的义举,也得到了回报。据说从柳州到永济需走了几个月,可等到了河东打开棺材重新殓装的时候,却发现柳公的遗体依然完好无损,面目仍栩栩如生。
大家都十分惊讶,柳州棺材因此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应而声名大噪。那些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为荣,因此柳州也发了棺“财”。
至今世上还流传着“吃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的民谚。柳宗元和柳州也有缘分,都有个“柳”字,以至许多人误以为柳州是因柳宗元得名。
至于柳州是否因柳宗元而得名,一查资料便晓得。柳州之名出自柳江,其名在隋代就有。但毋庸置疑,柳州的发展进化史与柳宗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柳州历史虽然悠久,但直到唐代,那里一直是个经济落后,教育缺失,民情愚昧的蛮荒之地。直到柳宗元做刺史时,那里还有因债务而沦落为奴的现象。
柳宗元上任一年内就解救了上千负债奴婢。与此同时,他还引导人们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劝说人们不要滥杀牲畜,有病要寻医问药,使当地杀牲祀鬼之风有所改变。
柳州因地处南方,气候潮湿多雨,人们凿井不懂科学,经常造成塌方。柳宗元到任后自己筹一些钱再利用一部分地方经费,亲自带领民工进行勘测,利用科学方法,在城北开凿了水井。
水井至今还用。为了引导百姓从事农林生产,他亲自在城西北种植柑树,并写了《柳州城西北偶种柑树》一诗以明其志。
此外,柳宗元还大力指导发展牧副业、造船筑路、修建房屋、使柳州的市容和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柳宗元到柳州后,还兴办学堂,并亲自登坛讲课。
宣传进步的文学思想和世间科学的存在、客观事物的存在、自然生成的存在。由于柳宗元重视文教,使柳州涌现了一批娴熟诗书深知礼乐的文化人士。
柳州是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就其自然风光而言,远远好于永州,但柳宗元这位曾写过“永州八记”的大文豪在这里没有写出一篇“游记”,可见他公务之繁忙。
然而在百忙中,他却写出《天论》《天问》等科技文章,留下了“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的豪言壮语。
“柳州旧有柳侯词,有德于民民祀之”。今日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城市,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里,柳宗元的遗迹虽然不多,但柳宗元的影响处处可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