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主要的不平等条约

2024-05-15

1. 中国近代主要的不平等条约

从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定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起,西方列强在1842到1919年间共迫使中国签定了709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主要的不平等条约

2. 中国近现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第一阶段(1840年—1860年)
  这一阶段既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社会走向半殖民社会的开端,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殖民体系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南京条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
  1. 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 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3. 取得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4. 取得领事裁判权。
  5. 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
  • 中英、中法、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 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这次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欧美各国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
  1. 胃口大开的领土要求。
  2. 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 内河航运权。
  4. 鸦片贸易合法权。
  5. 内地自由行动权。
  6. 劳工出国权。
  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着贸易而进行,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取得利润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而就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所以各国采用的都是自由贸易的经济方针,政府制定的对外政策无不以扩大贸易对象,实现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打开中国的大门,建立殖民地,要求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都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面对顽固不愿开放的清朝政府,各国就采用了先以武力手段迫使中国政府谈判,再取得交易特权与商品市场。
  第二阶段(1860年—1919年)
  漫画中,世界强权正在分割中国这块大饼在《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帝国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的变革;在1860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内外祥和”,称之为“同治中兴”。但是,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场战争显示了洋务运动的成绩,更暴露了洋务运动的严重不足。
  此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制定了入侵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通过不断扩军备战一步步实施他们的计划。在一切就绪之后,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此后,列强在中国大肆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中华民族同外国矛盾日趋激化。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中国北方兴起(南方也有类似性质的运动,规模较小)。义和团运动在反侵略也极端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在华北四处杀害外国人与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烧毁教堂、铁路等 一切跟外国有关的事物。外国人纷躲入使馆避难。列强以保护侨民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进入中国,在天津登陆后向北京进发。清政府则 以“义和团可用”,让义和团及清兵在北京围攻外国使馆,并向十一国宣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皇室仓皇离开;并以政府之前是被义和团胁持为名,由李鸿章 出面跟列强求和。义和团则被中外联合剿杀。同时俄国更乘机占领中国东北。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因为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免于被瓜分。但条约对中国处以惩罚性的条款,包括容许外国在北京至天津驻兵,并对各国赔偿大额军费。李鸿章不久病死。这个条约进一步削弱清政府的统治。
  第三阶段(1919年—1949年)
  《辛丑条约》签定时的合影。在这一阶段,在中国植根近80年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遭到动摇:早先苏联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历来传闻如此,但是没有证据证明苏联做到了这点,或者作出过这个声明。);国内民主意识与救亡图存观念日益上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此起彼伏。令当时的北洋政府受到极大压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甘于受人宰割的决心,其结果是远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没有在破坏中国权益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后不久,随着联俄容共的实现,中国国民党领导进行北伐。自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大陆上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权力收回与“改订新约”运动,使得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
  这一时期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府虽不敢彻底废除所有的不平等条约,但已经对部分国家主权展开收回行动。其主要活动为:
  国民革命军接管英国租界1. 收回租界:包括1927年1月国民政府下令收回发生一三惨案事端的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1930年10月1日收回英国占领的威海卫;1931年1月15日收回比利时在华租界。
  2. 收回关税主权:改订新约运动的成果之一;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新税则,标志着中国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3. 废除领事裁判权与最惠国待遇。
  但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没有彻底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国力依然不足以与世界强国对抗,政府害怕面对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各 国可能做出的强烈反应甚至是动用武力;国民政府需要有外国的经济、外交上的支持,不可能接受被国际孤立的形势。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后,不平等条约的体 系反而再次加强,但各国也已经不再采用武力威胁的手段,转而以一定的经济利益或一些对中国而言无关大局的利益来换取特权,或者先制造舆论优势渲染签订条约 的利益。如何梅协定就是日本先制造“华北独立”的事端,再通过舆论向外界诠释华北不设防带来的好处,最终使国民政府接受协定。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由于中国与意、日为交战方,因此废除了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维持反法西斯同盟的稳定,1943年1月11日美国和英国分别与中华民国签署《中美新约》、《中英新约》,自愿放弃在同盟国中国的特权。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其第55条公开宣布“对于国民党所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一览表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1.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2.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3.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4.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5.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6.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7.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8.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9.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10.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11.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1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13.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15.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16.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光绪13年)12月1日,与葡萄牙,北京)
  17.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18.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20.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21. 北京条约
  a)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b)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c)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22. 天津条约
  a)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b)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c)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d)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23.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25.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26.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27.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28.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29.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赞同41| 评论

3.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突出表现,它们对中国近代史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高考常考的重点。但这些条约的内容易混难记,更易遗忘。为此,笔者在实践中采用缩记法、字头法、谐音法、排比法等方法多管齐下,生动形象,好记难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 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名称的记忆。方法1,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方法2,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
二、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方法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三、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 准──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四、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台湾及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辽、台、澎)、赔款(军费2亿两)、开口岸(沙、重、苏、杭)、设厂免税(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
五、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辛丑条约》主要内容:(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5)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6)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赔款 、划界 、拆炮兵、惩官民、改总理、修商约。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修使馆赔炮兵,改总理惩官民。解释:修──修订商约;使馆──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赔──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炮兵──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惩官民──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六、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主要内容:第一号共四条,要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并加以扩大。第二号共七条,要求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延长至99年。第三号共两条,要求把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中国不得自行处理。第四号一条,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割让给他国。第五号共七条,要求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
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内东顾问焊警械、舅舅不让借钢铁。解释:内东──承认日本在内蒙东部、东北南部的特权,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顾问──聘日本人为军、政、财顾问;焊警械──中日合办汉(焊)冶萍公司、警政及军械厂;不让借──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租借或割让他国;舅舅钢铁──舅舅谐99年,钢谐港,铁指铁路,即日本延长两港口(旅顺、大连)两铁路(安奉、南满)的租期为99年。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4.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5. 中国近代的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的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6.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2、《虎门条约》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结束。战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己方利益的无知,引诱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项制度在南京和广东继续谈判。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双方达成海关税则,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3、《望厦条约》
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黄埔条约》
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清朝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5、《辛丑条约》
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王国、尼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
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条约
百度百科-望厦条约
百度百科-黄埔条约
百度百科-辛丑条约
百度百科-《虎门条约》

7.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

不平等的当然是《南京条约》了,签定于1842年共13款,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5.另订关税则例。清朝政府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条约原文: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
  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镇守广东广州将军宗室耆英,头品顶戴花翎前阁督部堂乍浦副都统红带子伊里布;大英伊耳兰等国君主特派全权公使大臣英国所属印度等处三等将军世袭男爵朴鼎查;公同各将所奉之上谕便宜行事及敕赐全权之命互相较阅,俱属善当,即便议拟各条,陈列于左:
  一、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一、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一、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员偿补原价。
  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且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员,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一、因大清钦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强办,致须拨发军士讨求伸理,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员,大皇帝准为偿补,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以后,英国因赎各城收过银两之数,大英全权公使大臣为君主准可,按数扣除。
  一、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员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
  此时交银六百万员;
  癸卯年六月间交银三百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三百万员,共银六百万员;
  甲辰年六月间交银二百五十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二百五十万员,共银五百万员;
  乙巳年六月间交银二百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二百万员,共银四百万员;
  自壬寅年起至乙巳年止,四年共交银二千一百万员。
  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数,则酌定每年每百员加息五员。
  一、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释放。
  一、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候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誉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一、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一、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著。
  一、俟奉大清大皇帝允准和约各条施行,并以此时准交之六百万员交清,大英水陆军士当即退出江宁、京口等处江面,并不再行拦阻中国各省商贾贸易。至镇海之招宝山,亦将退让。惟有定海县之舟山海岛、厦门厅之古浪屿小岛,仍归英兵暂为驻守;迨及所议洋银全数交清,而前议各海口均已开辟俾英人通商后,即将驻守二处军士退出,不复占据。
  一、以上各条均关议和要约,应候大臣等分别奏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各用?、亲笔批准后,即速行相交,俾两国分执一册,以昭信守;惟两国相离遥远,不得一旦而到,是以另缮二册,先由大清钦差便宜行事大臣等、大英钦奉全权公使大臣各为君上定事,盖用关防印信,各执一册为据,俾即日按照和约开载之条,施行妥办无碍矣。要至和约者。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英国记年之一千八百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由江宁省会行大英君主,船上铃关防。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

8.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及影响

  1、1842.8.中英《南京条约》∶
  ·  割香港岛给英国;
  ·  赔款2100万银元;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
  · 它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它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 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
  · 五口的开放,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被打开了,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世界的侵入。
  · 协定关税的规定,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的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1943.中英签定《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英国从中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3、1944.美国强迫中国签定《望厦条约》。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4、1944.冬,中法《黄埔条约》,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5、1858.分别与俄、美、英、法签定《天津条约》∶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增开牛庄、淡水、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6、1960年,与英法分别签定《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条约内容:
  ·  请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  增开天津为商埠;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准许华工出国;
  ·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7、1885年《中法新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中国日后在广西、云南修筑铁路应与法国商办;法国从基隆和澎湖撤军。这样,法国不仅达到了侵略越南的目的,还最先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法国侵略势力从此伸入我国云南、广西,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8、1895.4.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到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一、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的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四、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的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9、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
  一、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二、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三、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四、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五、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六、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一、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二、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三、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四、该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