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2024-05-14

1.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治理国家没有相同的道路;只要对国家有利,可以不用师法古代的做法。因此,商汤和周武王因为没有遵循固有的法制,成就为开国君王,而夏桀和商纣却因为没有变革制度而灭国。反对古法(而求变革)的人不能去否定他;因循古法不知变通的人不值得称道。

目的就是治世和便国,简而言之就是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在争霸中占据有利地位。
意义从后面不循古而王和不易礼而亡可以看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避免走向衰亡。
启示就是实用主义,不因循守旧。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2.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秦孝公。(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即主张要勇于改革。(3)新兴地主阶级被车裂而死。(4)改革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改革充满阻力和困难。    

3.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卫鞅,即是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商鞅,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之一,尤重依法治国。
2,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他所提倡的法是为了维护专制性的统治,忽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3,商鞅的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一跃成为七国中的超级大国。
4,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郡县制等,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种变法,一方面,商鞅变法不固守旧制,积极探索并实施有利国家富强有利于国家统治与统一法案与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他不畏权贵,勇于惩治违犯新法实施的贵族,保证了新发新法的顺利实施,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使秦国走向了富强之路,也为了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当代改革值得吸取的重要品质,我们应当继承之。同时,为了变法,商鞅得罪太子,太子即位后他就被以“欲反”这莫须有的罪名车裂。所以说,商鞅为了变法壮烈牺牲了。另一方面,商鞅变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商鞅的法是维护贵族利益的法,不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心愿,当今我们改革必须立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其次,商鞅的法是严刑峻法,甚是残酷,其中一次处理死刑犯竟达六七百人,渭水尽赤,这不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最后,在商鞅的法制下,被告是没有辩护权的,这是不公平的法,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商鞅也死于此,真是作法自毙。综上所述,我们要分辨真伪,合理继承,勇于改革,为民族的未来勇于担当。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4. 历史求解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

1.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在位24年,谥号为孝。
学派属于法家中的术治,帝治,法治,中的法治。

2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3
中国的法律是一个人情粘合起来的法律,参杂着浓重的人情味,论资排辈严重,腐败严重,如果中国以法家中的法派宗旨,无法立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么中国必将成为取代美国的第一强国。

5. 卫鞅(指商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1。法治,不因循守旧
2。1、积极影响:商鞅变法的成功,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最先进的强国,为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商鞅主张法家思想,也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消极影响:商鞅变法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也有消极影响。

卫鞅(指商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6.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1)商鞅变法
(2)1、废除土地国有制。                                                    
2、奖励农耕。                                                                  
3、奖励军功。                                                                 
4、建立县制
(3)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1)商鞅变法。
  (2)内容: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 编制什伍组织;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
  (3)历史作用: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8.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商鞅、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2)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3)代表地主阶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令商鞅进行变法。(4)治理国家不应墨守成规,需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适时改革、变法,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5)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6)历史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