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非同一控制和同一控制合并?

2024-05-16

1. 什么叫非同一控制和同一控制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企业合并。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将其看做是两个或多个参与合并企业权益的重新整合,原因在于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来看,该类企业合并一定程度上并不会造成构成企业集团整体的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最终控制方在合并前后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并没有发生变化。

扩展资料
企业合并根据国际准则按照法律形式分为:
1)吸收合并(也称兼并Merger),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其中一家企业将另一家企业或多家企业吸收进自己的企业,并以自己的名义继续经营,而被吸收的企业在合并后丧失法人地位,解散消失。
2)创立合并(Consolidation,中国《公司法》也称新设合并),是指几家企业协议合并组成一家新的企业。也就是说,经过这种形式的合并,原来的各家企业均不复存在,而由新企业经营。
3)控股合并(AcquisitionofMajorityInterest,简称Acquisition),是指一家企业购进或取得了另一家企业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或出资证明书,且已达到控制后者经营和财务方针的持股比例的企业合并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什么叫非同一控制和同一控制合并?

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你还是没有针对上面问题做出回答么? 回答: 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第十五条 企业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设置备查簿,记录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第十七条 企业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其中包括的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母公司的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按照本准则规定处理的结果列示。 补充: 我个人认为,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前被合并方的利润不是属于合并方的,所以合并日不用把合并前的利润合并,在以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有一部分利润是合并后产生的,所以需要编合并利润表 追问: 我上面的意思是在购买日应编合并利润表 那为什么在购买日的差额不是计入营业外收入 还是未分配利润呢? 回答: 会计准则,企业合并20号,
第九条,同一控制下,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十七条: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其他二个表没有说) 追问: 准则上没说 书上合并利润表这一节有的! 回答: 准则第十三条:(二)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对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
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补充: 当时处理的是入营业外收入.但在合并报表时..这个数已经转入利润分配..所以在合并报表中是做利润分配与盈余公积的调整 追问: 但张老师说是计入未分配利润么? 回答: 可能他说错了吧,合并这块挺乱的,有时候书上也写错,实在叫不准就看看准则

3.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怎么破

(首先纠正一下,在合并中,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双方为合并方和被合并方。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双方为购买方和被购买方。)

一、非同一控制下会计合并购买方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依据:(财政部财会[2010]15 号)《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之一、
问: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购买方发生的上述费用,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购买方为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怎么破

4.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问题

(1)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6000+6000=22000万。
(2)合并商誉=16000-20000*0.7=2000万。
(3)计算因购买少数股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调整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6000-22000*0.2=1600万。

5.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6.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怎样的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
 
 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质上是同一集团下企业财产与资源的重新分配。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合并是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7.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怎么破?

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们关注的是投资单位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们关注的是投资单位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咦,为啥一个是账面价值一个是公允价值呢?你这样想啊,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都是自家人之间的买卖,那就给个成本价吧。别喊高了,但也别让自己吃亏,那就就是按账面价值来呗。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就不一样了,被投资单位在接受外来投资的时候可不能把对方当成自家人啊,我们得把自己的资产、负债都调到公允价值,然后给对方报价。阿懂啊?阿明白啊?理解好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往前走了。注意:第一笔分录中的“借:固定资产——原价”既不是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不是指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它指的是账面和公允的差额!希望你们不要被“原价”两个字搞懵了。
关键的是第二笔分录“借:资本公积贷:递延所得税负债”,估计有些人觉得不好理解。我【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好了。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是非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以银行存款9000万元购买其所持有的乙公司100%的股权。购买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除一栋办公楼评估增值800万元之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所得税税率为25%。
Ok,办公楼的公允比账面高800,假设办公楼的账面价值是x,那么它的公允就是x+800。我们将办公楼的价值由x调整到x+800,但办公楼在税法上的计税基础仍旧是x哦(因为税法上不认我们自己调的数字)。这下就好了,办公楼的“新账面”x+800大于办公楼的计税基础x。在《所得税》那一章我们学过啥还记得么?我们当时学过“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怎么破?

8.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怎么破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一)确定购买方
  取得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
  (二)确定购买日
  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
  1.股东大会已经通过;
  2.政府主管部门已经批准;
  3.已办理了财产交接手续;
  4.购买方已支付大部分的购买价款;
  5.购买方实际控制了被购买方的财务经营政策。
  (三)确定合并成本
  合并成本=合并对价公允价值-应收股利
  注:符合确认条件的或有支出也应计入合并成本。
(四)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
  1.控股合并
  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合并成本入账。
  根据《解释第4号》,购买方(母公司)可以在购买日对被购买方(子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比如某项股票投资被购买方在其个别报表中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购买方准备将其近期出售,从而在合并报表中将其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这样,同一项资产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中确认为不同的资产。
  2.吸收合并
  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其公允价值入账。
  对于被并方的或有负债,如果公允价值能够确定,即使不是“很可能”发生,也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被并方合并前存在的商誉和递延所得税项目,不予以确认。但并入的其他资产或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项目。
  (准则解释第五号)被购买方未确认的某些权力,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购买方应确认为无形资产:(1)源于合同性权力或其他法定权力;(2)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五)合并成本与取得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的处理
  1.控股合并
  母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的投资,按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因此,母公司的账簿上及个别报表中,并不反映合并成本与取得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但该差额体现在合并报表中。合并成本与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差,正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商誉”,负差在合并利润表中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即负商誉)。
  2.吸收合并
  合并成本与被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正差确认为“商誉”,负差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即负商誉) 。即,该差额体现在主并方的账簿上及个别报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