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自动驾驶也该来了

2024-05-16

1. 都2020年了,自动驾驶也该来了

“前途无限光明,就是找不到出路。”这句话不仅能用来形容趴在玻璃前的苍蝇,同样也适用于曾经火爆一时的自动驾驶领域。
说是“曾经”,其实也不过4年而已。2016年,Waymo横空出世。这家只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估值从“百亿美元到千亿”的公司,一下点燃了市场的热度。于是,在“成为下一个Waymo”的梦想指引下,Cruise、ArgoAI、Zoox、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地平线、等初创公司便如雨后春笋一般,成为资本追捧的热点。
同样,在这股浪潮的驱使下,国内外所有主机厂,几乎也无一例外地开始了“自动驾驶”的研发与布局。
“随便一家自动驾驶公司都能拿到融资。”有媒体甚至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市场盛况。
然而,这样的景象却没能维持太久。当发现“概念”久久没有“盈利”的能力,“无人驾驶”便很快成为了过气网红,被淹没在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风口之下。
于是,倒闭,被收购,裁员便成为了近两年,自动驾驶领域的新“风潮”。而如何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也成为了所有企业最关心的课题。无论是已经枝繁叶茂的主机厂,还是跨界而来的科技公司,也纷纷开始了落地路径的尝试。

商用车或许最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一条条无形的“鄙视链”开始充斥着社会:逛b站的鄙视刷抖音的,刷抖音的看不起刷快手的;看美剧的鄙视看韩剧的,看韩剧的看不起看国产剧的;甚至连看球都有一条鄙视链,意甲>英超>西甲>德甲>法甲>中超>中甲……
自动驾驶领域自然也不会缺席,比如当下就有着这样两条比较公认的鄙视链:站在技术角度来看,Robotaxi>公路物流>限定区域通勤;而从商业化实现方面来看,则完全相反,限定区域通勤>公路物流>Robotaxi。
显而易见,虽然Robotaxi认为其余两种场景过于简单,没有挑战,但站在商业化的角度来看,限定区域内通勤却无疑能够最早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愿景。
以重卡为代表的商用车便是其中最好的代表。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技术成熟度,环境复杂程度,市场认可度,还是法律法规方面,在自动驾驶落地的问题上,商用车都有着先天的优势。

毕竟,不载人的商用车有着更多“试错”的机会,而且由于有着非常固定的工作路线,无论是数据收集,还是基础配套设施的搭建,商用车都有着更为合适且简单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比起乘用车多元化的使用需求,自动驾驶对于商用车企业而言,也有着更大的价值,尤其体现在人力成本之上。
一汽解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汉杰就曾表示,“商用车本质上是生产资料,其用户对使用成本更加敏感。如果商用车应用自动驾驶技术,虽然购车成本有所增加,但在5年左右的车辆使用周期中,2-3年就能把钱赚回来。”
更省钱,无疑成为了商用车自动驾驶落地的最好动力。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018年4月,一汽解放J7就在青岛港口展示了自动装载货物、行驶、转向等38项港口常规作业动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介入。

2019年1月,中国重汽旗下的两款无人驾驶车型,更是在山东省内第一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中,完成了道路行驶,精确停车,集装箱装卸等指定动作,实现集装箱从岸边到堆场的全程自动驾驶。而据了解,目前其旗下的HOWO-T5G电动卡车,也成为了全球首台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车辆,在天津港已经累计实现超过24个月的无人驾驶运营作业。
而今年,可见的案例还在逐渐增多。例如,科技企业图森未来宣布,L4级自动驾驶货运卡车正式进入港内集装箱无人驾驶运输市场;由苏宁物流和智加科技联合推出的首辆自动驾驶重卡车型,也在上海物流企业园区内开始试运行;而京东自研的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也在商业化的进程中不断推进……从港口到物流园,再到较为封闭的高速路段,重卡自动驾驶的脚步正一步步稳步向前。
而在其中,作为国内为数不多,成功兼顾商乘市场的比亚迪而言,自动驾驶技术更是无需多言。

早在2018年春晚的珠海分会场上,比亚迪无人驾驶车队及纯电动双层大巴在港珠澳大桥上缓缓而来的场景,已经让全球举目。而在2019年,比亚迪无人轻轨的研发成功,更是将自动驾驶从地面带向了“云端”。最快可达80km/h的时速,仅为地铁五分之一的造价成本,这辆直冲云霄的“飞车”同样代表着未来。
2020,开启Robotaxi商业元年
这一边,最容易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商用车已经先行一步,而那一边,站在技术至高地的Robotaxi虽然晚了几步,但在今年却也终于迎来了规模化运营。虽然仍旧被限定在了一定区域内,但对于自动驾驶行业而言,这也是有着质的飞跃。
只在8月份,就有5家企业发布了其Robotaxi运营的进展,其中还不乏有一些全新的面孔。
首先是Auto?X在8月17日宣布,正式向上海用户开放Robotaxi叫车服务,用户在指定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内,可以通过高德打车呼叫Auto?X自动驾驶出租车,而且无需支付费用,可无限次呼叫。目前,每辆车内仍然配备一名安全员,副驾驶位无工作人员。
随后,8月19日,曹操出行便表示今年下半年,将杭州的自动驾驶车队扩大至10辆,并接入曹操出行APP,且预计到2021年,将推出自动驾驶网约车试乘服务。
在这个8月,作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先锋,百度也在京津冀地区开启了第二阶段的载人测试。21日,Apollo G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河北沧州上线。24日,百度Apollo也获得了北京市自动驾驶第二阶段载人测试通知书,这也意味着,历经大半年时间的小范围载人测试,百度Apollo正式开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载人应用示范。

在科技公司相继取得突破的时候,更有号召力的主机厂也正式“下场”了。25日,东风公司与武汉开发区签约自动驾驶领航项目,接下来东风将联合AutoX、元戎启行、驭势科技等企业,在武汉开发区建立全国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从2020年到2022年,逐步投放自动驾驶汽车不少于200辆。
而就在两天后,大众汽车集团也获得了合肥市首张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且服务车队“奕秒”,预计在9月初开始在合肥市海恒社区开启以优化用户服务体验为目标的道路测试,在学校、商超、公园、医院等功能辖区内,为当地居民提供出行服务。
除此之外,在今年,滴滴、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也相继开启了不同程度的公开道路载人服务。
从百度到滴滴,从主机厂到初创公司,从广州到长沙,再从上海到北京,Robotaxi在国内显然已经多点开花,而今年也成为了Robotaxi商业化运营的元年。
有投资机构预计,到2030年,Robotaxi的市场预估规模将达到1.2万亿-4.4万亿之间,同时比起态度相对保守的整车厂,以科技公司主导的Robotaxi市场将有望以更快的速度落地,以拉动产业快速前行。
其中,有东风汽车和阿里创业基金加持的AutoX,则是众多初创企业中,十分亮眼的一个。虽然仅仅成立4年,但AutoX却已经交上了非常漂亮的成绩单。不仅于今年4月,在上海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中心,同时还在不久前获得了全球第二张加州无人驾驶牌照(可载人),仅位于Waymo之后。

而这张牌照也就意味着,AutoX目前已被允许全无人载客,无需安全员,也不需要进行远行操控,同时车速可达到每小时45英里(约每小时72公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都2020年了,自动驾驶也该来了

2. 2020年,真正的自动驾驶来了吗?

 
    撰文/  李觐麟
    编辑/  陈邓新
     
   2020年,真正的自动驾驶来了吗?
     
   英国《卫报》曾经说过:“到2020年,你将成为一个永久后座司机。”马斯克也曾表示,他认为 汽车 行业显而易见的未来当中,有一幕就是100%使用自动驾驶 汽车 。
     
   尽管这一幕尚未变成现实,但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却悄然火热了起来。
     
   百度在长沙开放市民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高德打车宣布接入AutoX无人车并在上海启动体验招募活动,滴滴、曹操出行同样也不甘落于人后。
     
   巨头的纷纷入局,也让一种声音变得清晰: 在自动驾驶作业车、快递车之后,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出现,或许能够成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重要场景。 
     
     
   三年前的北京五环路上,李彦宏首次乘坐自家的自动驾驶 汽车 亮相,引起热议。
     
   三年后的当下,百度选择了长沙,作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试点地。在长沙岳麓区,45辆Apollo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运营,同时每辆车内还配备了一位安全员、一位领航员,运行时间为9点30至16点20。
     
   在2020年4月22日进行体验的乘客对媒体表示,因为投放车辆有限,所以叫了两次车才被接单。同时,Apollo Robotaxi的行动轨迹固定在已经设置好的40多个站点中,起点与终点将严格按照订单指示完成。
     
   尽管没有完全做到“无人”,但这次测试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来说或许也是一次重要突破。
     
   与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长期动向不同,高德打车宣布接入AutoX无人车,并在上海启动体验招募活动,则算是自动驾驶领域的新动作。
     
   AutoX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上,专注于以摄像头为传感器的自动驾驶系统。目前,该企业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背后拥有阿里巴巴、上汽集团等资本。
     
   百度与高德同样拥有聚合打车平台,又几乎在一个时间点进行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推广测试。此举一出,无疑会对网约车行业带来不少的影响。
     
   不过,如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平台也走在了路上。早在2016年,滴滴就开始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团队。之后,滴滴在2018年年会上展示过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包括高效识别行人、静态障碍物、动态车辆等。
     
   随后,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
     
     
   可以看出,滴滴一直将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不过,对于实际应用在网约车项目上,滴滴仍然比较谨慎,在自动驾驶车队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之后,尚未看到更多的落地动态。
     
   另一边,同样作为网约车平台的曹操出行则有了更明显的信号。有消息透露,曹操出行目前正在推行对吉利“几何A”自动驾驶车辆的改装,上个月已经启动测试。接下来,曹操出行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申请,并完成至少两辆曹操自动驾驶车的常态化路测。到今年下半年,自动驾驶车队的数量将扩大到10辆左右,并且接入曹操出行APP。
     
   聚合平台与网约车平台的齐齐发力,让久未发生的自动驾驶领域又有了新热点。不过,这与真正的“自动驾驶”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其实在巨头们大幅进军无人网约车领域之前,智慧物流是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
     
     
   不过当前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火热,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自动驾驶在场景应用上的突破。
     
   但同时由于自动驾驶技术难点诸多,导致了这一领域从研究到落地的漫长。难在哪里呢?具体而言,自动驾驶涉及技术可分为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线控五大块。
     
    即便是有供应商或车企可以提供第五步,即车辆控制的解决方案,但前四步感知、定位、规划、控制基本没法依赖供应商,只能靠自主研发。做这四块当中某些版块的公司,就叫做自动驾驶公司。 
     
   总的来说,自动驾驶是一个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有着不同的前景。对于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来说,目前在美国Waymo、Pony.ai等企业曾进行过试运营,但就目前中国企业的试水,某自动驾驶从业人士告诉锌刻度:“中美两地由于不同的政策法规、 社会 认知、综合成本考量等因素,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层面都还没有规模化商业化,但自动驾驶技术的真正商用,技术水平才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
     
   对方进一步解释到,自动驾驶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它的落地不仅是一项新技术的应用,更需要整个 社会 形态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发展。
     
   同样的,安全作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最重要的前提,目前面临着解决最后一小部分长尾问题的情况。这也是最大的难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自动驾驶落地无人出租车的决定性因素依赖于技术的最终突破。
     
   尽管技术突破难点重重,但无人出租车和高速干线物流从体量上来说,都是万亿市场。“如若无人出租车真正落地,必然会影响整个行业业态的改变,无论是对 汽车 制造、技术应用、场景使用都是一次显著的冲击。”上述人士表示。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百度、高德均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内还配备了安全员和领航员,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出租车距离规模化应用以及真正“无人化”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但这仍然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因为真正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落地,必然伴随着长久技术的研发和对运营的推进。只有早前入局,并且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才能真正理解并找到技术到落地的真实路径。
     
   “这些企业将拥有海量数据来反哺技术,以得到提升,最终形成一个正循环。同样,只有在这个过程中走过各种坑,才能真正掌握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的方式,这些成本在未来的万亿市场竞争中是非常必要的。”上述自动驾驶从业人士提到。
     
   因此,尽管目前百度、高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还存在一些问题,滴滴、曹操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长期布局也尚未能看到落地成果,但适时弄出声响也十分必要。
     
    对于任何一家想要入局的企业来说,不论入局姿势如何,更重要的是抓住先机。在这一万亿市场发展成熟之前入局,或许才能更快分食到更多的蛋糕。 
     
   同时,伴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自动驾驶也能够够大幅提升出行的安全和效率,带来统一、优质的出行服务,从而促进整个出行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