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是否有新变化

2024-04-28

1.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是否有新变化

国际投资格局又称全球投资格局,现在的局势即第一二题的答案请看下面的文章: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得到高速发展,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式。尤其是7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二战以来,世界范畴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空前的增长。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960年为555亿美元,1976年增至2872亿美元,1981年达到5250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是外来资本的主要来源。根据对9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1981年到1985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在其长期资本流入总额中的比重为30%,而1986年到1990年期间,这一比重增加到74%,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较之间接投资的风险更大,因此投资者除追求盈利外还寻求安全性。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要优于发展中国家,投资者自然而然地就将发达国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基本上是单向的,通常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将其资本投向自己的附属地、附属国。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转向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美国为例,1950年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48.8%,发达国家占48.2%,1960年发展中国家占34%,发达国家占60.6%,1980年发展中国家占24.7%,发达国家占73.5%。据统计,1990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0%,美、欧、日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3%,其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各国吸收直接投资总额的70%。1996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95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当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08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0%。可见,主要发达国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欧、日地位不断上升,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国。 

(三)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集中地区。 

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不断相对减少的同时,把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逐步集中在那些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巴西、墨西哥、亚洲“四小龙”等。 

拉美地区是吸收外国投资较早、较多的地区。拉美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1950年为77亿美元,到1980年增至625亿美元,增长了8.1倍。8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速度减慢,主要是墨西哥、巴西等国在利用外资政策上的失误而造成巨额外债负担的影响,以及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等因素所起的负面作用。但拉美经济又有所改善,特别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增强了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刺激了这一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复苏。 

亚太地区在1986年取代了拉美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国投资的地区。在1988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59%是投向亚太地区的。1995年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达到650亿美元,约占全球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2/3。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投资者曾纷纷撤资,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解决亚太地区又成为吸收直接投资的有力竞争地区。 

(四)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对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而在占国际投资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虽然投向制造业的比重仍然较大,比如截止1988年底,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44.6%集中在制造业,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42.8%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新能源、精密机械和生物工程等。出此之外,还继续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的行业。另外,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等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中之所以占有较大比重,是与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密切关联的。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对国外第三产业投资的增加,既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和表现,又将推动东道国乃至整个世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
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的崛起,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与两年来亚太地区外资流入的减少形成鲜明的反差,投资中国与外资在华并购的热潮正在升温。由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并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开始产生显著的影响。例如,2001年,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东道国不是美国,而是中国。而且,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在从东南亚迁往中国。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是中国劳动力廉价所致。实际上,一向被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资料显示,外资企业的中国职员的劳动力成本已高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而且,随着外资大量流入和国内企业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对合格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加上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这些都在加大外企的投资成本。因此,影响中国外资流入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开始下降。 

其实,真正影响和加快外资流入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的市场优势和制度优势(如投资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入世”后鼓励外资进入的政策保障,都坚定了跨国公司投资信心。仅从中国的外资政策方面看,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中国政府本着鼓励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原则,增加了鼓励类目录,由过去的186条增加到262条;减少了限制类,由112条减少到75条。同时,放宽了外商投资的持股比例限制,并将原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和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络系统首次例外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商业等领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跨国公司却纷纷表示要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规模。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它们的全球战略都将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对象。中国投资市场的国际竞争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小到钟表、眼镜,大到汽车、航空,竞争的硝烟都将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仅以汽车业为例,在大众、丰田等巨头南北割据的情况下,不甘落后的日产公司亮出大手笔,投资85.5亿元(10.3亿美元)与东风汽车公司组建一家新公司,双方各持50%股份,要在2006年实现55万辆汽车的年销售目标。 

在新的外资政策导引下,外商已不再满足于已往的合资等投资方式。2002年前8个月,外商独资企业占新批外资企业总数的6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个百分点,体现出日益明显的外商“独资倾向”。伴随着中国允许国有企业向外资出售股权政策的出台,外资在华并购必将呈现迅速升温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将它们的地区总部迁入北京和上海。2002年上半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的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已超过70家,其中以信息技术产品公司以及物流、航运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居多。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台湾企业在外资流入大幅减少的同时,对大陆却显示了极大的投资热情,其中2002年上半年的新增投资有88%都投在长江三角洲。而且,台湾电子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投资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的并购活动有可能率先走出低谷,成为全球并购形势中最为活跃的地区。随着中国开始向外资出售国有企业股权和有关外资并购法规的完善,外资并购的可操作性将不断提高,外资并购热潮将从2003年继续升温。同时,作为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已居世界第六位的经济大国,中国对外投资能力也必将迅速提高。尤其是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中国对世界直接投资增长的贡献度会越来越大。作为周边国家,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也纷纷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加上亚太新兴地区现已成为国际资本最重要的避险地区,因此,可以预计,整个亚太地区正在酝酿着以中国为核心的新一轮企业兼并高潮 。
提问者评价
非常感谢!

评论 | 3 0

cainiaozou | 十五级 采纳率23%
擅长: 个人理财 购物 历史学
其他类似问题
2007-06-27理财市场概况??
2009-06-16试论述国际投资布局的历史演变及其主要原因。 7
2009-02-01恒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概况和真实情况,希望了解者能及时回复,...
2011-03-29国际黄金期货即时行情在哪可以理解到?最近想投资国际黄金期货,...
2012-07-23熊猫金币有投资价值吗?就当前局势 24
更多关于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是否有新变化的问题>>
按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举报| 2009-01-18 22:19PhantomLZH | 五级
2008年,在这个中国习俗中带有吉祥之意的年份,巨亏、破产、接管等悲剧却笼罩着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发达经济体,令世界经济恶梦连连。目前,恶梦还在恶化。时近年底,我们不妨对2008年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的财经恶梦进行简要盘点。

  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并逐步扩散至全球金融市场,2008年初以来,美国相继有加利福尼亚印地麦克(IndyMac)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破产,花旗等银行出现巨额亏损,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联储连续七次的大幅降息仍未能阻止美国次级抵押市场走向崩溃,9月7日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9月14日~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财务危机。9月25日,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9月29日,美联银行被收购。9月,欧洲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富通集团濒临破产,英国最大房贷银行布拉德福--宾利银行继诺森罗克银行之后被国有化。10月10日,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宣布破产。次贷危机的加速蔓延同时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信贷紧缩和股市大幅下挫。9月16日,美元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升至6.44%,创下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0月6日~10日,全球股市经历"黑色"一周。包括全球23个金融市场的大摩MSCI环球指数一周累跌两成,是自1970年有纪录以来的最大一周跌幅。11月20日,道琼斯工业股票创下2003年3月以来的收盘新低,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1997年4月14日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金融市场的表现折射出市场对未来经济的担忧,而一系列的实体经济数据也验证着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金融危机,由此引发的经济下滑正在向全球实体经济领域扩散。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长环比折年率下降0.3%,创200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大降幅,9月份工业产值月降2.8%,创1974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10月份失业率创下1994年3月以来的最高,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967年以来的最低。欧元区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负增长,10月份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992年以来的最低位,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经济体三季度经济增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日本经济也出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

  解读当前中国经济两个关键词

  回顾2008年中国经济工作,热点比较多,但是,有两个关键词特别值得一提。一是放缓,即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二是回落,即物价总水平回落。

  第一个关键词:放缓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工业生产加速下滑,制造业景气指数回落。10月份,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长率继7、8、9三个月连续回落之后,在没有奥运停产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仍呈现加速回落之势。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幅比上月低3.2个百分点,增幅回落幅度比上月扩大了1.8个百分点。10月份,重工业仅增长7.3%,增速比轻工业慢3个百分点,这是近6年多来首次出现重工业增速慢于轻工业增速的局面。

  从人民银行调查的数据看,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将进一步放慢。人民银行5000户工业企业调查显示,9月份,企业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0.05%,而去年同期则增长34.45%。10月份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出现暴跌,这将迫使在三季度前拥有大量存货的公司计提巨额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并最终反映在企业利润报表中,这在金属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和采掘业中表现尤为明显。

  二是国内外需求趋弱,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长减速。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看,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2%,增速比前9个月减慢0.4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同比增长24.4%,增速比上月减慢4.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明显下滑。

  从居民消费增速看。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082.7亿元,名义增速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降至22.0%;实际增速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降至16.6%。从进口增长幅度看。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与上月相比出现萎缩,进口总值下滑较为明显。10月份,进口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月低5.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创2007年7月以来的最低进口增速。进口速度的大幅下滑也表明国内有效需求减弱。
第二个关键词:回落

  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物价总水平回落:一是从上游价格看,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幅度与9月份相比显著扩大。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比9月份降低4.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1999年以来的最高值。采掘业产品和黑色金属压延价格涨幅分别比9月份下降7.4和9.4个百分点。

  二是从最终消费价格看,CPI同比涨幅继续下降。1~10月,CPI累计同比上涨6.7%,涨幅较1~9月低0.3个百分点,累计同比涨幅延续近6个月的下降态势。经济运行中,将出现通胀和通缩交替出现的情况。

  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三大特点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演变,11月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中国潜在投资领域广阔,民生改善领域广阔,提升国内需求空间巨大,而物价总水平的回落也为理顺基础产品价格机制提供了时机。因此,无论是保增长,还是防通缩,中国宏观政策回旋的余地都很大。只要政策落实得当,2009年中国经济完全可能进入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区间,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具体说,2009年中国经济或将出现三大特点:

  (一)货币和财政政策联手转型

  2008年11月9日,财政政策从实施多年的"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从年初的"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大措施。据初步匡算,落实这一揽子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同1998年发行2700亿元国债刺激经济的政策相比,此次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不仅重视投资,更关注改善民生和提升消费。

  (二)2009年经济增长有望保持稳定从消费来看, 2009年经济增长减速会对居民收入产生负面影响,政府降低税负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措施都会对改善居民收入产生积极作用。扩大内需是缓解明年结构失衡的重要内容,在来自经济增长放缓和积极财政政策反作用下,预计社会消费增长上半年有所回落,下半年会逐步回升,全年会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仍会保持较高水平。

  从投资来看,2009年投资的增长是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及所带动的社会投资会使得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甚至超过2008年的增速。

  从进出口来看,外需减弱会影响出口,但净出口增速下滑并不明显。

  (三)2009年通货膨胀率将大幅下降初步预计,2008年全年最终消费价格上涨6%左右。2009年,由于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将促使物价总水平进一步回落,同时也为基础产品价格改革、农产品(13.67,0.44,3.33%,吧)价格改革提供了时机。

  从对CPI产生影响的三个因素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和狭义货币(M1)看,2009年食品价格涨幅会因粮食最低保护价格提高13%而保持与2008年相对稳定的上涨幅度;非食品价格涨幅出现进一步回落可能性更大;M1余额涨幅下降会因宏观调控转向积极趋于稳定,对CPI下降发挥稳定作用。总体看,2009年在CPI涨势会在2008年上半年惯性向下后趋于稳定。预计2009年我国价格水平将大为降低,通胀和通缩交替出现的情况将仍有发生。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是否有新变化

2. 发展中国家对直接投资呈现哪些特点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二战以来,世界范畴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空前的增长。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960年为555亿美元,1976年增至2872亿美元,1981年达到5250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是外来资本的主要来源。根据对9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1981年到1985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在其长期资本流入总额中的比重为30%,而1986年到1990年期间,这一比重增加到74%,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较之间接投资的风险更大,因此投资者除追求盈利外还寻求安全性。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要优于发展中国家,投资者自然而然地就将发达国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基本上是单向的,通常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将其资本投向自己的附属地、附属国。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转向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美国为例,1950年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48.8%,发达国家占48.2%,1960年发展中国家占34%,发达国家占60.6%,1980年发展中国家占24.7%,发达国家占73.5%。据统计,1990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0%,美、欧、日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3%,其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各国吸收直接投资总额的70%。1996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95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当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08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0%。可见,主要发达国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欧、日地位不断上升,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国。

(三)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集中地区。

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不断相对减少的同时,把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逐步集中在那些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巴西、墨西哥、亚洲“四小龙”等。

拉美地区是吸收外国投资较早、较多的地区。拉美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1950年为77亿美元,到1980年增至625亿美元,增长了8.1倍。8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速度减慢,主要是墨西哥、巴西等国在利用外资政策上的失误而造成巨额外债负担的影响,以及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等因素所起的负面作用。但拉美经济又有所改善,特别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增强了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刺激了这一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复苏。

亚太地区在1986年取代了拉美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国投资的地区。在1988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59%是投向亚太地区的。1995年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达到650亿美元,约占全球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2/3。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投资者曾纷纷撤资,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解决亚太地区又成为吸收直接投资的有力竞争地区。

(四)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对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而在占国际投资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虽然投向制造业的比重仍然较大,比如截止1988年底,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44.6%集中在制造业,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42.8%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新能源、精密机械和生物工程等。出此之外,还继续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的行业。另外,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等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中之所以占有较大比重,是与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密切关联的。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对国外第三产业投资的增加,既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和表现,又将推动东道国乃至整个世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 转型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特点

(一)供需变化——供给充足,需求更旺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良好发展态势带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发布的《1999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总额增长近40%,达6400多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6%,达5950亿美元。报告预计,199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将远远超过7000亿美元。 

尽管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供给规模空前,但从总体来看,全球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需求大于供给,几方面因素造成引资争夺激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相继复苏,国内需求旺盛,投资收益率提高,对资本的需求及吸引力加强;前苏联、东欧转型国家在短期内未能形成有序的资本市场,财政乏力使外资成为十分重要的资本来源;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融危机国家迫切需要引进外资来重振本国经济。� 

(二)投向变化——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成为投资的热点 

与全球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相适应,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从第一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转变。第三产业中的一些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商业等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而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国际直接投资有向高技术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以及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国的投资较明显地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首先是许多国家深感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制约,放松对国家垄断的控制,吸收外国投资和引进技术。其次,技术进步,特别是电讯技术的进步,将早先以自然垄断占主导地位的基础设施行业转化为竞争性行业,使这些行业成为具有潜在投资盈利机会的行业,也吸引着外资进入。 

(三)引资政策变化——自由化与适度干预并重 

近年来,各国改变了一味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在自由化与适度干预双重原则下进行了引资政策的调整,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各国更加广泛地采用国民待遇原则。东道国曾长期实行的外资"超国民待遇"、"次国民待遇"措施逐步被消除;二是各国引资政策强化了产业导向和科技导向。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一些国家还对农业、渔业、采掘业以及旅游业实施了投资鼓励,以使有限的鼓励措施发挥出更可能大的效果;三是由于投资环境的状况在引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投资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成为各国引资政策的重点。� 

(四)投资方式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主要方式 

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已经取代新建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更是大幅升级。据《1999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显示,1998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额达4110亿美元,占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高达63.82%,较上年增加了74.15%。超过30亿美元的跨国兼并与收购交易有8宗。目前从行业趋势上看,跨国兼并与收购案多发生在能源经销、航空航运、电讯、医药和金融服务等高技术、现代化行业;从区域和国别趋势上看,并购主要集中在西欧和美国,但可以断定,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欧美跨国公司必然会更多地采取并购的方式来对发展中国家投资。

转型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特点

4. 求关于 “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 的书或资料

期刊论文 :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阶段研究
摘要: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世纪末期,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初始形成阶段、扩张阶段、比重下降阶段和适应性发展阶段。从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历程可知,重化工业时期,发达国家多是以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来支持本国的工业发展。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中国石油企业应大力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国际石油资源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能源资源;FDI;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04-0062-03 
   
  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世纪末,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国际化的产物。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到目前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可以看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已成为发达国家支撑本国工业化进程、获取国际能源资源的有效手段。因此,对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进行回顾,研究不同历史阶段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的基本特征,对中国大力开展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阶段 
   
  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世纪70年代,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初步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 
  1.英国是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从19世纪末到一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初步发展。1870年,英国对拉美直接投资达8 500万英磅,在拉美拥有23个石油公司。1885年,英国在缅甸投资成立缅甸石油公司,大肆掠夺缅甸的石油资源。1899年,英国投资成立阿萨姆石油公司,使缅甸的石油资源处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英国在印度进行投资主要是为掠夺石油、煤炭资源和锰矿资源,到1910年,英国对印度投资总额为4.5亿英磅,其中矿山石油的投资占1.8%。1913~1914年,英国垄断了伊朗南部和巴士拉省的石油开采权,并和德国建立合资公司,共同进行巴格达和摩苏尔的石油开采,英国公司拥有75%的股权。1911年,英荷皇家壳牌公司在中东购买了土耳其石油公司25%的股份,1912年进入美国并成立洛克萨那石油公司。 
  2.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亚洲、拉美和欧洲。英国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缅甸、印度、土耳其、伊朗、中国、委内瑞拉和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有较好的资源禀赋,但缺乏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本,垄断资本流向这些地区使发达国家获得大量的资源和较高的垄断利润。争夺势力范围、巩固对殖民地的统治以保证能源供给,是发达国家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 
  这一阶段,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拉美和欧洲国家的石油和煤炭产业,投资规模较小,而且有严重的侵略和掠夺色彩。 
  (二)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阶段(1914~1945年) 
  1.英、美是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英国、美国等主要对外投资国出现了几种情况:一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英国,在一战期间损失了国外投资的约四分之一,到1929年英国对外投资额恢复到战前水平,20世纪30年代又有所增加,始终稳居第一位。二是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三是日本在一战前,其对外投资仅为6.5亿美元,一战后,对外投资额也增加近一倍。四是法国的对外投资在战时遭到巨大的损失,德国甚至退出对外投资的舞台。五是荷兰的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向拉美扩张。 
  2.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1)发达国家对亚洲的能源直接投资。1937年,在亚洲近20种矿产资源的开采中,英、美、法、荷兰四国公司控制了石油产量的98.6%(约2 501万吨)和天然气开采量的94.8%(9.64亿立方米)。英、美、荷兰不断加强对印尼主要经济部门的控制,对石油开采投资约为10亿盾,其中荷兰投资约占50%,英、美投资分别为2.9亿盾和2亿盾,印尼石油业基本被皇家荷兰开采印尼石油股份公司所控制。1929年,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孚公司获得土耳其石油公司23.7%的股份。日本也对朝鲜、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及其它亚洲国家的煤炭等矿产资源进行掠夺。1930年,中国东北煤炭资源产量的81.7%已被日本控制。(2)发达国家在非洲和拉美的能源直接投资。192.9年,英埃石油公司的石油年产量为26.7万吨,1937年石油产量增加到65.4万吨,垄断了埃及的石油开采。1912~1931年,美国对南非的投资从1000万美元增至11800万美元,石油勘探成为投资的重点。1937年,美国、英国、荷兰三国公司分别控制拉美石油开采量的54.4%、19.6%和20.3%,控制天然气开采量的47.1%、17%、和24.6%。标准石油公司分别于1920年、1924年取得在哥伦比亚和秘鲁的石油股权,1921年,成立委内瑞拉标准石油公司,1928年,购买了委内瑞拉力奥尔石油公司的股份。 
  这一阶段,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有所增加,投资区域分布更加广泛,投资行业中除石油和煤炭外,扩展到了天然气产业。 
  (三)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比重下降阶段(1945~1980年) 
  1.美、英和荷兰是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主体。1946年,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孚公司在沙特获得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30%的股份,1954年又获得伊朗石油公司8%的股份,此外还获得阿布扎比石油公司11.9%的股份。美国9家石油公司在拉美和亚洲、非洲地区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二战前的99家增加到1957年的286家。在北非,标准石油公司拥有利比亚埃索石油公司100%的股份。 
2.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遍及世界各产油区域。以美、英、荷兰三国的埃克森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莫比尔公司、德士古公司、海湾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为代表的“石油七姐妹”,通过一系列协定瓜分了世界石油资源。1973年,这些公司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石油产量的68.6%。 
  3.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比重下降。20世纪50年代,英国年均对外投资为1.8亿英磅。60年代初到1974年,英国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额中,制造业比例由40%上升到70%,采掘业的投资比重由25%下降到19%。1974年,原联邦德国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中,制造业投资比例高达60%,采掘业投资比例仅为10%。1950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石油 业和矿业占38.3%,制造业占32.5%,服务业占18.6%。1960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三者的比例为43.3%、34.7%和14.3%。60年代初,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总额中,采掘业和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为36%、32%;1974年,二者的比重分别为18%、39%。日本在发展中国家的采掘业投资比例在上世纪70年代后也出现下降趋势。 
  这一阶段,发达国家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有所改变。20世纪50年代,跨国石油公司力图通过拥有全部或多数股权对国外子公司进行直接控制,以减少在公司战略、利润分成等方面的矛盾。6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保卫本国资源,纷纷采取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等限制性措施。70年代中期后,发达国家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发展中国家采用交钥匙合同、经营管理合同等非股权参与方式进行能源直接投资。 
  (四)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适应性发展阶段(1981年~现在) 
  1.跨国并购成为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和行业限制的放松,外国控股上限的提高,使跨国并购简单易行。此外,金融市场自由化也为跨国并购提供了融资渠道。在这种背景下,80年代中期掀起以强强并购为特征的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浪潮。1987~1992年,跨国石油公司并购在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总额中的比重约为54%,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分别为56%和28%。显然,跨国并购已成为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2.大中型跨国石油公司并购的顶峰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石油公司纷纷通过并购来调整业务和组织结构,提高竞争力。1998年12月,埃克森石油公司与美孚石油公司通过购买股票的形式,兼并后成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兼并金额达852亿美元。1999年4月,BP阿莫科公司收购阿科石油公司,实现收购金额268亿美元。同年9月,道达尔——菲纳公司与埃尔夫——阿奎坦公司合并为道达尔——埃尔夫石油公司,通过公开换股的方式,实现兼并金额526亿欧元。2001年,国际石油公司并购由大型石油公司为主转变为以中型石油公司为主。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大陆石油公司以股权交易方式合并,成为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通过一系列兼并和收购,“石油七姊妹”变为五家大型石油公司,即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德士古、道达尔菲纳埃尔夫石油公司,对世界石油资源的控制日益加深。 
  3.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适应性发展。2002年,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油气上游业务遍及29个国家。2002年,埃克森美孚公司所拥有的70%的石油储量来自海外,天然气海外储量占公司总储量的77%。英荷皇家壳牌公司在45个国家从事海陆油气勘探和生产,公司油气新增储量从1994年的5.9亿桶增至2001年的近94.6亿桶,油气生产主要集中在亚太、西半球和西欧的18国家。2002年,英荷皇家壳牌公司获得总投资27亿美元的委内瑞拉Paria半岛的天然气开发项目的股权,英荷皇家壳牌公司拥有30%的股权。2003年,英荷皇家壳牌公司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签订了共同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协议,英荷皇家壳牌公司拥有40%的权益。BP公司的油气勘探和生产主要集中在伊朗、伊拉克、卡塔尔、科威特、尼日利亚、北海和墨西哥湾等地。2001年后,国际石油公司较大规模的并购活动趋于停滞,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同年8月,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出资184亿美元,成功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中规模较大的并购案例。 
   
  二、结论和建议 
   
  (一)从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阶段可看出,在重化工业时期,发达国家多是以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来支持本国的工业化进程。目前,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经验,走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道路。 
  (二)发达国家的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张,跨国石油公司已占有世界80%以上的优质石油资源,中国石油企业的投资空间非常小。在国内石油产能不足、需求加大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石油企业应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在面对竞争的同时,加强与跨国石油公司的技术合作,以获取更多的国际石油资源。 
  (三)中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区域的战略选择上,要在分散风险的基础上对非洲、中亚、俄罗斯等世界六大产油区域进行直接投资。充分考虑产油区域内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对产油区内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投资重点。同时,要根据高风险、高收益原则,不放弃对中东、非洲、拉美等敏感区域的直接投资活动。 
  (四)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并购投资为主。世界绝大多数石油资源已被巨型石油公司所占有,留给中国石油企业的都是环境恶劣、战争、种族冲突和宗教纷争频发的地区。因此,在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中,以并购投资方式为主,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五)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应将对外直接投资所获得的国际石油资源最大限度地运回国内,这样既可缓解国内石油资源供求矛盾,又能减轻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所增加的外汇成本负担。

5. 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的利与弊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选择及其思考

  [摘要]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6年6月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1995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3250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46%。跨国直接投资的剧增,是世界经济复苏的结果,也是各国企业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而积极对外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结果。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资本流动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近几年,我国在利用外资工作中,注意吸引国际大跨国公司的投资。来华投资的国际大跨国公司这两年也在增加,至今世界排名列前500家的最大跨国公司中,已有200多家来中国投资。深入了解、研究跨国公司,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当前特点和趋势,注意其今后若干年投资动向,对我国积极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是有益的。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选择动向

  一、跨国公司海外投资选择的关键因素仍是市场,而低廉劳动力的吸引力不断减弱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主要流向是那些被他们认为有良好市场前景,即市场准入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从统计数据看,1987年到1990年间,国际直接投资的83%流向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都有良好的市场条件,但劳动力价格昂贵。1995年,国际直接投资总流量大幅度增长,流向发达国家的份额仍占2/3,达2160亿美元,其中流向美国的有750亿美元。美国制造业1995年对其投资最多的10个国家的投资总额中,有76%是投在高工资国家的,其中瑞典占第一位,英国次之。

  尽管如此,一些跨国公司认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仍是他们对外投资时看重的因素之一。不过人力资源并不一定是指价格低廉的劳动力。

  80年代末,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调整产业结构时,曾安排几年内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但许多欧洲制药工业企业却为了寻求高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将资金投向美国的一些高科技的生物工程企业。新兴工业国家(地区)有一些公司也因同样理由将资金投向欧、美。有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一些矿业和石油化工公司则为了取得资源,即生产原料,而拓展对外投资的范围。

  许多跨国公司在对其今后5年对外投资作预测时表示,决定其投资的主要因素仍将是市场准入问题,投资时将努力避开保护主义盛行地区。但是在考虑市场准入问题的同时,也将顾及其他一些因素,如要努力在一些新兴市场,特别是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中能取得优势地位作准备;在一些新领域,如电讯和其他基础设施方面发展投资。

  许多跨国公司认为,今后投资时对劳动力的要求最重要的不是价格高低,而是高素质和高灵活度。欧洲公司尤其强调这一点,美国公司也强调这点。亚洲一些跨国公司愿继续对劳动力的价格因素以“合理的优先”。这是出于东亚特有的地理特点: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与一些有低廉劳动力的国家相邻。跨国公司在产业调整中可较容易地组织地区内国际分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同时将高技术和决策中心留在本地。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已按此战略在作布署,今后5年还将为此而作努力。8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性较为突出,跨国公司以在本地区投资为主。这样,投资主要都流向发达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从1985年到1992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量的85%流向OECD国家。到1993年,西欧占了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的42%,北美占26%,亚洲占15%。

  90年代以来几年中,情况有些变化。流向远东的投资迅速增加,1994年约有占总量1/4的投资流向了亚洲,相当于流向西欧的资金。同时,流向拉美和中、东欧的资金也有所增长。

  根据一些跨国公司的预测,未来的5年内,各国跨国公司投向亚洲的资金将明显增长,但情况仍不一。亚洲的跨国公司特别是日本公司将大大加强在亚洲的投资。美国公司也会增加对亚洲的投资。欧洲公司虽会增加对亚洲的投资,但相对其对欧美的投资仍是有限的。

  欧洲仍将是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除了欧洲公司继续保持在本地区投资外,美国公司也把欧洲作为投资的第一选择。1995年,美对外投资创纪录的970亿美元中,有500亿是投向欧洲的,主要是西欧,比1994年增加了两倍,而当年对亚洲的投资只增加2/3。对国际跨国公司来说,尽管西欧经济增长率低,劳动力价格昂贵,但有广大市场,有高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好,风险较小,还靠近有兴起的中东欧市场,仍是吸引投资的地方。预计欧洲吸引投资的领先地位至少保持到本世纪末。

  二、跨国公司在电讯业和制造业的投资将有强劲增长

  8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在第三产业中增长引人注目。在80年代末,主要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有2/3流向第三产业。其间金融市场的不规范化和私有化浪潮被认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从1993年情况看,主要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也有53%流向第三产业,其中一半投资向银行、保险业。流向制造业和农业、采掘业的投资分别占总额的36%和9%。

  许多跨国公司现明确表示,今后若干年内在金融和房地产业的投资热情将减弱,而对销售、电讯等公用事业类服务业的投资将增加。对制造业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的投资也会增长。

  电讯业将是最吸引外国投资的行业,因为电讯是正在发展的行业。技术的发展会使价格下落,会有可能提供新的服务项目,这都会引起需求的增长。另外,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对新设备的需求,因此需求大量投资,发展中国家对电讯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他们一般既缺乏资金又无必要的技术,因而需求助于外国投资。

  除电讯业外其他广义上的公用事业(不仅指电、水、气、道路)都将是国际投资的新热点,这是由于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巨大需求引起的。这一趋势将导致外国公司带着资金、技术和管理技能前往建立新公司。在一些国家还将采用BOT方式进行投资。

  预计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投资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在兴起的市场,特别是在亚洲增加了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工业的投资。由于在重工业(石化、肥料等)方面能力已饱和,欧洲只在含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市场上还有一定吸引力。

  对非金融服务业的国际投资有可能通过一些仍按传统途径组织消费机制的国家建立起国外网络而得到发展。这些国家如更重视服务业(如旅馆业、餐饮、公路运输、法律咨询等)的标准化,就有可能吸引大量外国投资。一些国际投资者认为,目前葡萄牙、意大利、菲律宾、中国这些国家的消费渠道还是比较陈旧的,日、美、法的公司在这方面有先进技术,也有资金。

  对房地产的投资除了在欧洲和亚洲有少许增长外,投资者一般将对房地产的投资局限于邻近国家。

  按一些跨国公司预测,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外国直接投资有可能因某些因素而有较大的增长。这些因素是: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工业全球化的推进。随着产品将在全球范围内设计、制造、销售,需提高信息服务。

  三、跨国公司将继续着力于由从母公司直接出口产品转向到国外办企业

  许多跨国公司准备在未来的5年内,将其在海外的业务活动占总业务量的份额继续增大。无论是从新设立公司的国别还是按其生产部门看都将如此,中型企业尤其如此,增加在国外的业务活动,并不是通过增加从母国的直接出口,而是通过增加在海外投资、设厂生产而达到这一目的。亚洲的一些跨国公司(包括日本和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因为他们或者面临着货币汇率变动,或者面临国内成本升高这样的局面,将生产制造业转移到海外,在海外生产后转销他国或返销本国,是加快企业国际化的一种办法。

  扩大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兼并、征购和合资经营。许多跨国公司表示,今后将主要采取兼并、征购方式,然后再是合资经营方式。

  兼并、征购曾是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海外设企业的主要方式,今后还将是主要方式,这是根据以下两个方面判断的:(1)在美国、欧洲,正在进行中的行业调整对前往投资的外国公司来说,是可迅速有立身之地的机会。当然,兼并、收购后首先面临的将是由于改组现有生产结构引起的问题,不能立即考虑扩大生产、增加就业;(2)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企业面临着出让股权或私有化的局面,这种情况既存在于制造业部门又存在于基础设施部门。许多跨国公司对此有极大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收购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技术改造和开展营销。

  合资经营的方式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在某些国家要深入当地市场,必须有当地的合作伙伴。一些公司认为,在中国大陆尤其如此;前来投资的公司没有单独行动的技术和财政能力,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要开展某些新业务活动,需要使用可能合作的伙伴已掌握的技术。许多跨国公司认为,从管理角度看,合资经营有一定风险,因为合资经营有可能出现两个“决策中心”,也就存在着不协调的可能性。

  二、竞争问题

  从竞争的角度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内企业是否有能力和跨国公司竞争;二是跨国公司是否会运用垄断性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和国内企业竞争。

  第一方面是竞争能力的问题。例如如果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活动全面开放,许多民族工业可能无力与之拼搏,为其打倒或合并收购。因此许多东道国,包括发达国家,对若干敏感产业,如国防、通讯等,对外商涉足有所限制。中国在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及世贸组织的各段时期,对若干产业的开放强调必须假以时日以免过分冲击国内企业。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即使屡屡亏损,影响宏观调控能力,但是对跨国公司收购,也应非常谨慎从事,避免大权旁落。

  但是,这种立场同时也需考虑如下因素。首先开放的程度如果太低,步子太慢,会不合现行国际惯例,如世贸组织的规定,妨碍成为国际经济主要成员国。所应特别提出的是当今的时代和已往大不相同,即使近在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所享受的种种例外,常常能被一般所接受。但是当今发展中国家的能力业已大大提高,若干产业甚至已压倒一切,因此例外的幅度在不断收缩中。

  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能力所以能够逐步上升与其积极利用跨国公司有密切关系。上面已经提及发展中国家和跨国公司进行多方合作之后出口能力急剧提高,显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弱。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活动范围并不限于独资企业而是和国内企业进行合资、技术转让、管理合同、装配战略联盟等合作,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便很难和所谓民族工业等同起来。如果硬加分野,如以外资成分或与跨国公司合作方式为准,不但没有理论依据,抑且导致自行缩小利用跨国公司的机会。因此如果对企业加以保护也必严格限于极少数的例外。

  当然国内的压力是来自多方的。如果,事事俱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则国内企业势必互相效尤,希图杜绝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与之竞争,导致封闭型经济之形成。但是,封闭型的致命伤是仅仅可不与跨国公司在国内竞争,却完全没有力量在国际市场上避免和跨国公司较量。这样在温室中娇养的产业便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致使外汇枯竭,举债度日,甚至丧失经济的自主权。

  更进一层,从个别企业的立场看竞争的对象,不独限于跨国公司也可来自国内企业。欲图杜绝后者的介入,势必扶植独占的民族工业,甚或地方工业,后者将保护主义从国家延伸到地区,到省市城镇,势必使全国经济支离破碎,全盘瓦解。

  可是,竞争的挑战是企业壮大不可或少的动力。特别在市场情形瞬息万变,技术更新节奏加速的情势下,即使民族工业保护住了,但是很快便变成古董,毫无出路。

  利用跨国公司不独可透过竞争激动国内企业,同时也可汲取其长,补己之短。并且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例如,跨国公司的副食品占领了很大一片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为什么民族工业不能洞悉它们成功的因素,从和它们合作开始到自辟炉灶、自创品牌、自树一帜?

  另一对跨国公司的忧虑是垄断和不公平或不正当竞争。最好的防止跨国公司垄断行为是以跨国公司制跨国公司。换言之即健全竞争机制。若干发展中国家为了鼓励外资,授予个别跨国公司种种特权,不独对民族工业意味着歧视抑且鼓励跨国公司的垄断与不正当竞争。

  这种特权当然也和现在国际间通行的国民待遇原则相悖。当然该项原则在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里实施时,也较复杂。至于不公平竞争的问题国内企业也同样存在。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公平竞争的立法视为要务。

  三、分利问题

  上述的垄断或不公平竞争是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利益分配问题的源泉之一。诚然,如果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从事掠夺,那么大部分的利益将被跨国公司攫取去了,导致东道国一无所获,或蒙受损失。

  利益分配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展中国家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其中复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影响,如不论对母国或第三国的。二是对发展中国家地区或社会各阶层之间的。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跨国公司打交道时往往感到相形见绌。如在讯息方面一般认为跨国公司不独掌握全球网络,即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关企业以及其供销情况,竞争者实力,也每不惜工本,彻底调查,了如指掌,占尽优势。从跨国公司的立场则时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内容不像跨国公司那样明朗化。它们的账目既言之不详又没有严格的准则。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又不健全,有时东道国企业同时和多家跨国公司谈判,互相比攀,以占上风。

  实则企业之间的谈判能力很难一刀切地断定谁占上风。虽然大型企业有其优势,但在东道国也有地主优势。双方均可谋求知己知彼以提高自己的谈判能力。在自己没有能力判断的问题上,可以借重第三者即专家们进行评估,如资产估价及可行性研究等。

  比较难以预防的是跨国公司处心积虑,利用巧妙的手段,获取暗中的利益。例如,跨国公司对转移价格可上下其手,无形中将合资企业的利润转移到跨国公司手中。有时跨国公司原来仅为少数持股者,可藉口合资企业亏损,需要增股,当地企业无力出资时实行片面增股,获得控制权。

  转移价格既是跨国公司内部帐目因此不易处理,跨国公司总部的帐目在东道国无法核对。唯该项价格可与类似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相比,对若干零配件不在市场流通者,可在契约内规定定价原则,如成本加成等。

  转移价格是漏税手段之一,其他弄虚作假手段在发展中国家税制不健全、执行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势下,走漏应纳税或冒领退税金额屡见不鲜。但是这不是跨国公司的特征,而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税务问题。

  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全盘考虑,跨国公司所带来的扩散效应或外部经济也应计算在内。反之,也有负面的。若干跨国公司对劳工的管理过分苛刻,不独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失事率频繁,并且严重违背人道。但是某些发达国家主张抵制劳工福利欠佳国家的出口品,甚或主张国际劳工要有共同标准,前者甚至包括所有低工资国家,这样所有低收入国家的输出都要遭排斥了。至于国际标准之厘定,无论在任何领域应透过国际协商取得共识。

  跨国公司对环保的设施,诸如污水的处理、毒品的防治、生态的保护等,对发展中国家也有示范作用。对社会福利的贡献,虽然不一定计算在经济指标里,也有正面的。相反的,若干跨国公司也可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环保意识的薄弱,对其输出污染。

  有些发展中国家将跨国公司物质方面的影响联想到精神污染以及文化侵略的到来。跨国公司则抱怨发展中国家的官员贪污成风,以权谋私。实行行贿受贿是双方的共同行为。在若干跨国公司的母国,如美国,对在境外行贿有明文规定,东道国中如新加坡对廉政从上至下认真执行,较少漏网者。

  另一忧患是透过通讯网、媒界传播对发展中国家所不接受的价值观。在这方面防止的办法不易奏效。首先,尽管若干传播节目,如电影、杂志可以删禁,但是渠道太多,特别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苟管制太严,有因咽废食之虞,因为信息是现代化的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再者,商品较易杜绝,思维和偏好很难以外力操纵。因此非潜移默化鲜能攻心。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活动,一如在全球的战略,必然是有选择性的。以资源为导向的显然聚集在天赋丰厚的地区,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矿产开发每局限于少数地区。

  即使是市场导向或效益导向的活动往往也是集中在局部地区的。在中国,南方胜于北方,东方多于西方,沿海城市超过内陆乡镇。

  跨国公司活动的不平均分布引起地区分利问题以及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在中国传统的不畏贫而畏不均的思想与近代的平均主义推波助澜,不均的忧虑是不容忽视的。

  从经济角度看来跨国公司的引进如果是对发展有正面作用的话,问题是有没有条件使它们进来,至于在哪个地区则是次要。因此政策的焦点往往是致力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基础设施、人力、配套工业等较为完备的,且不屑提出各项优惠条件以提高相对的吸引力。其结果是跨国公司活动的集中度远高于原来经济环境的驱使。

  这种倾斜政策在短时期内对名不见经传的发展中国家有一鸣惊人的宣示效应,易引起跨国公司的注意, 但是长期施行有两大缺陷。一是不独歧视较不发达的地区,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抑且歧视民族工业。二是当其他发展中国家争相效尤时,相对优势互相冲销,只有将利益转移到跨国公司,肥水外流。所幸如果国民待遇的原则普遍推行,各种优惠措施也当逐渐淘汰。

  即使没有倾斜政策,无论来自国内的或国际的发展动力也是不可能平均分布的。特别是创新,既不是人人所能胜任的,也不是立即能扩散到全方位的,而是属于极少数的。尽管成功以后,可能群起效尤,但是每每要经过一段时间,并且不免有东施效颦之讥,其结果是失去了捷足先登的优势,所得到的利益远远不如始创者。对落后者及被淘汰者则每况愈下,蒙受损失。这种此涨彼消的程序势必形成贫富差距。当然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会带动上游下游,水涨船高,即使是有先富后富之别以及一蹶不振的。因此,财富尽管趋向集中,同时也在扩散。

  由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引发的思考

  一、引进跨国公司与适度开放国内市场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市场开放程度。外商特别是一些大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是由于中国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着眼于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还会拓展的国内大市场,为下一步在中国国内市场占据有利地位作准备。我国在当前吸引外资中,把引进既有较高技术,又有较雄厚资金力量和丰富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作为一个重点。我们也把我国的巨大市场作为吸引外资的一个有利因素。怎样利用我国市场的吸引力以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资金,仍将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我国内市场对来华投资的外商已有一定程度的开放。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曾受到一定限制。近几年根据“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对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外商投资企业放宽了产品内销的限制,这对于我国利用外资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向型经济的依存度的增长,开放国内市场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条件。我国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在亚太经合组织活动中,都为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作了一定承诺。跨国公司视市场开放度为投资的主要选择,这与我们承诺的、逐步开放一些市场是有一致点的。开放一些市场是我国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所必须要做的,也是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必要条件。问题在于如何发挥我国在市场方面的优势,通过有序、逐步、适度地开放来达到我们的目标。在开放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就采取“保护”、“关闭”市场是不可取的。

  现阶段对外商投资开放市场,决不是简单地以市场换取外资,而必须在贯彻外资政策的前提下,根据产业导向,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放宽外商投资的比例,让与一定的市场。

  最近,沿海某省为吸引外商投资而调整政策,放宽外商投资企业内销比例。有关规定包括:凡投资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外方出资占50%以上的,按投资总额的不同,分别给予产品50%--100%的内销比例;投资农业种植、养殖业项目,产品内销可放宽至100%;对山区投资鼓励类项目,外方占50%以上,且达到一定投资额,也可放宽内销比例直至100%;对已有外商投资企业,除限制发展的以外,累计投资达到一定数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经确认为“先进技术企业”,产品内销比例可放宽至70%,等等。该省新制订的规定体现了根据产业、地域适度开放的原则。

  外商来投资,是奔着市场来的。外商进来后必然要抢占市场。既然让外商进来,就是准备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抢夺市场。当然也要给国内企业创造一定条件,能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竞争。

  一段时间以来,就外商抢夺国内市场问题有不少争议。其实,跨国公司无论进入哪个国家,都会有同该国企业争市场问题。为何在我国“抢占市场”和“挤占名牌”成为两个突出的问题?这是因为,我国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在技术、装备、工艺等方面还处于较落后状态,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差,缺乏竞争力,加上经营管理、市场开拓方面观念更新不够,适应能力差。特别是我国内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方面行动较为迟缓。这类问题的产生,包括对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上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我们本身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外商的进入。要解决这类问题,需给企业以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要加快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同时需要加快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又需大量的资金投入,这里仍有利用外资的问题。跨国公司会继续选择对其有利的方式,按其所说或兼并、收购,或合资经营方式来介入我企业改造。对我们来说,既要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又要采用对我有利的方式,引进跨国公司,转换机制,使产品升级换代,并开拓市场,得以发展。

  二、重视开展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当前,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既为了获得新的市场,又为了进入主要生产要素市场,许多企业通过业务经营的国际化,建立自己的跨国体系,效益不断提高。他们体会到,如果局限在国内市场,确保相对利润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这也是跨国公司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现在,跨国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不仅有大型企业,还有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在不断增加中。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份额,10年间由5%提高到15%。尽管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面临资金短缺和外汇拮据的问题,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对外直接投资是必须对企业开放的战略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外部资源、扩大市场,推动本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不考虑加强开展跨国经营业务。

  当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力有限,目前不可能大规模对外投资,但是可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些正在进行经济转轨的国家有选择性地投资;可以技术、设备投资,也可以部分资金投资,开办合资、合营项目,扩大我产品在这些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作准备。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能力的企业尤其应作好准备,走出去。一味认为我国目前资金短缺,不能对外投资的想法、做法是短见的行为。对外直接投资已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提高人员素质问题

  跨国公司在选择其投资点时越来越注意寻求有高素质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国利用外资初期引进了不少劳动密集型项目,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曾在其中发挥过作用。尽管我们还有许多方面、许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可以继续引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项目,继续发挥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优势,但为了提高外资质量,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引进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整体管理水平高的合作项目,劳动力素质问题就突出了。

  我国内企业缺乏竞争力,其中一个原因也是由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职工队伍素质不高。我国劳动力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已在上升,但相比起来仍较低。不过这种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已经并且继续被劳动力素质不高的劣势逐渐抵销。目前,人才问题在我们开拓国际市场时甚至显得比资金短缺、设备欠先进更为突出。因此,加强培训各类人员、提高人员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的利与弊

6. 对外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得到高速发展,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式。尤其是7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二战以来,世界范畴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空前的增长。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960年为555亿美元,1976年增至2872亿美元,1981年达到5250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是外来资本的主要来源。根据对9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1981年到1985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在其长期资本流入总额中的比重为30%,而1986年到1990年期间,这一比重增加到74%,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较之间接投资的风险更大,因此投资者除追求盈利外还寻求安全性。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要优于发展中国家,投资者自然而然地就将发达国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基本上是单向的,通常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将其资本投向自己的附属地、附属国。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转向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美国为例,1950年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48.8%,发达国家占48.2%,1960年发展中国家占34%,发达国家占60.6%,1980年发展中国家占24.7%,发达国家占73.5%。据统计,1990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0%,美、欧、日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3%,其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各国吸收直接投资总额的70%。1996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95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当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08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0%。可见,主要发达国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欧、日地位不断上升,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国。 

(三)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集中地区。 

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不断相对减少的同时,把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逐步集中在那些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巴西、墨西哥、亚洲“四小龙”等。 

拉美地区是吸收外国投资较早、较多的地区。拉美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1950年为77亿美元,到1980年增至625亿美元,增长了8.1倍。8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速度减慢,主要是墨西哥、巴西等国在利用外资政策上的失误而造成巨额外债负担的影响,以及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等因素所起的负面作用。但拉美经济又有所改善,特别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增强了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刺激了这一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复苏。 

亚太地区在1986年取代了拉美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国投资的地区。在1988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59%是投向亚太地区的。1995年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达到650亿美元,约占全球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2/3。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投资者曾纷纷撤资,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解决亚太地区又成为吸收直接投资的有力竞争地区。 

(四)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对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而在占国际投资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虽然投向制造业的比重仍然较大,比如截止1988年底,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44.6%集中在制造业,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42.8%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新能源、精密机械和生物工程等。出此之外,还继续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的行业。另外,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等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中之所以占有较大比重,是与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密切关联的。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对国外第三产业投资的增加,既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和表现,又将推动东道国乃至整个世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7. 投资规模特征的是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得到高速发展,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式。尤其是7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二战以来,世界范畴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空前的增长。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960年为555亿美元,1976年增至2872亿美元,1981年达到5250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是外来资本的主要来源。根据对9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1981年到1985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在其长期资本流入总额中的比重为30%,而1986年到1990年期间,这一比重增加到74%,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较之间接投资的风险更大,因此投资者除追求盈利外还寻求安全性。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要优于发展中国家,投资者自然而然地就将发达国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基本上是单向的,通常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将其资本投向自己的附属地、附属国。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转向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美国为例,1950年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48.8%,发达国家占48.2%,1960年发展中国家占34%,发达国家占60.6%,1980年发展中国家占24.7%,发达国家占73.5%。据统计,1990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0%,美、欧、日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3%,其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各国吸收直接投资总额的70%。1996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95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当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08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0%。可见,主要发达国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欧、日地位不断上升,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国。 

(三)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集中地区。 

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不断相对减少的同时,把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逐步集中在那些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巴西、墨西哥、亚洲“四小龙”等。 

拉美地区是吸收外国投资较早、较多的地区。拉美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1950年为77亿美元,到1980年增至625亿美元,增长了8.1倍。8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速度减慢,主要是墨西哥、巴西等国在利用外资政策上的失误而造成巨额外债负担的影响,以及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等因素所起的负面作用。但拉美经济又有所改善,特别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增强了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刺激了这一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复苏。 

亚太地区在1986年取代了拉美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国投资的地区。在1988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59%是投向亚太地区的。1995年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达到650亿美元,约占全球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2/3。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投资者曾纷纷撤资,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解决亚太地区又成为吸收直接投资的有力竞争地区。 

(四)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对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而在占国际投资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虽然投向制造业的比重仍然较大,比如截止1988年底,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44.6%集中在制造业,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42.8%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新能源、精密机械和生物工程等。出此之外,还继续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的行业。另外,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等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中之所以占有较大比重,是与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密切关联的。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对国外第三产业投资的增加,既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和表现,又将推动东道国乃至整个世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投资规模特征的是

8. 目前我国在改善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方面应如何做进一步努力?

  、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一)供需变化——供给充足,需求更旺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良好发展态势带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发布的《1999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总额增长近40%,达6400多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6%,达5950亿美元。报告预计,199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将远远超过7000亿美元。

  尽管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供给规模空前,但从总体来看,全球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需求大于供给,几方面因素造成引资争夺激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相继复苏,国内需求旺盛,投资收益率提高,对资本的需求及吸引力加强;前苏联、东欧转型国家在短期内未能形成有序的资本市场,财政乏力使外资成为十分重要的资本来源;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融危机国家迫切需要引进外资来重振本国经济。�

  (二)投向变化——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成为投资的热点

  与全球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相适应,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从第一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转变。第三产业中的一些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商业等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而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国际直接投资有向高技术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以及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国的投资较明显地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首先是许多国家深感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制约,放松对国家垄断的控制,吸收外国投资和引进技术。其次,技术进步,特别是电讯技术的进步,将早先以自然垄断占主导地位的基础设施行业转化为竞争性行业,使这些行业成为具有潜在投资盈利机会的行业,也吸引着外资进入。

  (三)引资政策变化——自由化与适度干预并重

  近年来,各国改变了一味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在自由化与适度干预双重原则下进行了引资政策的调整,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各国更加广泛地采用国民待遇原则。东道国曾长期实行的外资"超国民待遇"、"次国民待遇"措施逐步被消除;二是各国引资政策强化了产业导向和科技导向。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一些国家还对农业、渔业、采掘业以及旅游业实施了投资鼓励,以使有限的鼓励措施发挥出更可能大的效果;三是由于投资环境的状况在引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投资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成为各国引资政策的重点。�

  (四)投资方式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主要方式

  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已经取代新建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更是大幅升级。据《1999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显示,1998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额达4110亿美元,占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高达63.82%,较上年增加了74.15%。超过30亿美元的跨国兼并与收购交易有8宗。目前从行业趋势上看,跨国兼并与收购案多发生在能源经销、航空航运、电讯、医药和金融服务等高技术、现代化行业;从区域和国别趋势上看,并购主要集中在西欧和美国,但可以断定,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欧美跨国公司必然会更多地采取并购的方式来对发展中国家投资。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对我省利用外资的影响

  (一)近期我省引资的外在环境分析

  1、利用外资的有利条件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数据显示:世界经济将平稳增长,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可以达到2.8%,、2000年为3.4%,比5月份IMF报告的数据上调了0.5、0.1个百分点。日本和欧洲经济的复苏、美国经济的扩张,”亚洲危机国家”经济的企稳,为我省扩大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环境来看,首先,今年我国采取多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预计今年和明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稳步增长,这为我国扩大利用外资奠定了基础。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仍是我国吸引外资的特殊有利条件。同时,我国采取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外商转让先进技术、向能源、交通等领域及中西部地区投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随着中美双方就加入WTO签署协议,我国将在金融、保险、电信、商业、中介机构、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等方面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这些因素无疑将对我省吸引外资起到积极的作用。

  2.利用外资的制约因素

  从国际环境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对我省利用外资的影响依然存在。我省吸收外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地区由于危机,资本输出乏力。国际资本流动主要以并购方式实现,集中于金融、保险、化工、航空、汽车等领域,而我国这些领域的重组尚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此外,我国周边国家为恢复经济,也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政策,再加上货币贬值后,劳动力、不动产都对外资有一定吸引力,他们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对手。而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致使区域内相互投资增加,也减少了我国外资的供给。

  从国内环境来看,通货紧缩影响了中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新的投资机会减少,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对原有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新的投资进入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外资流入后劲明显不足。

  (二)、外资产业流向变化对我省的影响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吸收、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国际产业传导机制,加快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目前,我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的分布不合理,表现为:在总量分布上,第一产业中的外资比重很低,不足1%,投向第二产业的投资占主导地位,所占比重在70%以上,投向第三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偏少;在产业内部结构上,第二产业中,外商投资多为一般加工工业,约占60%左右,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较少,第三产业中以房地产为主,其次是餐饮服务业,占18%左右,金融、保险、科教文卫、综合技术服务等部门外资涉及较少。

  从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使资本投资的方向转移到高技术领域和一些新兴产业,这类投资的引进对改变我省当前外资技术含量不足的状况将大有裨益。针对外资投向"趋软"的发展趋势,引进广告、咨询、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投资,不仅能迅速地改善投资软环境,使为投资服务的各类设施趋于齐备,而且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基础设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热点的趋势对于国民经济发展长期饱受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之苦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基础设施的落后缘于投入不足,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基础设施领域需大量投资,外资被寄予厚望。对于经济属于欠发达地区的我省来说,吸引这类投资对改善投资硬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跨国并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积极作用表现为:第一,可引入大量资金,盘活国有资产存量。第二,有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此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人员培训均对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外资并购将促使国内企业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实现跨国发展。例如拓宽运用国际融资的渠道,探索海外筹资的新途径。

  当然,外资并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效应,主要表现为:挤占国内市场,冲击民族工业;外资选择国有骨干企业控股合资,可能形成行业垄断经营,恶化行业内多数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利于其发展壮大;引资改造中,由于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管滞后,资产评估不严格、不科学等原因,致使国有资产被低估、漏估,使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三、我省利用外资的发展对策

  (一)大力抓好环境工程建设

  当前,投资环境在引资中的重要性逾益突出。根据以上的分析,近期我省引资的外在环境将是喜忧参半,因此,引资的实绩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在环境。从整体来看,目前我省的投资环境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不仅在投资硬环境方面尚待努力,软环境的问题更为突出:”三乱”问题突出,且收费额度随意性大;有关政策不落实,招商时乱许诺,外商进来后,又兑现不了,引起外商不满;思想不够开放,服务不佳,对内外资企业不能一视同仁;政府协调不力,不能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有关问题,配套条件不好,使外商感到不太方便。

  投资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要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着手,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前应把投资软环境的改善置于突出的地位。一是要对全省各地干部群众加强实行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重大意义的宣传,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氛围。二是省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对我省外商投资环境进行集中治理整顿,切实解决我省外资企业在设立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三乱”问题,尽快实行”三资”企业收费登记卡制度。三是要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外商投资项目实行联合审批、分头办理、限期办结、一条龙服务。积极了解外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投资环境方面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切实的解决。四是要对为改善我省投资环境而颁布的各项制度及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执行,如挂牌保护制度等。五是要对出口业绩较好的”三资”企业在配额分配、商检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二)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流向

  在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逐步明朗,随着《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新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发布,政府初步塑造了外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环境。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结合国际投资产业流向的趋势,我省对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调整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从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看,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滞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会更加尖锐。近几年出现的跨国公司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新动向,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显得必要而可行。就我省来看,外商投资已涉及基础设施,如省道307线蚌埠与怀远段、合肥二电厂等项目。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引进力度,积极向国家申请进行BOT、BTO、BOO等基础设施投资试点。同时,要坚决贯彻我省有关鼓励外商投资基础设施的有关规定。

  第二,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农业。资本投入不足是农业发展滞缓的根本原因之一,近年来,受国际直接投资部门分布广泛化的影响,我国农业的外商投资呈增长势头。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外商投资企业500强中,已有十几家中外合资农业企业,投资主要涉及精加工以及综合开发,不仅扩散了技术,改变了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而且有显著的就业创造效应和收入效应。我省是一农业大省,在这方面应有所作为,农业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导向应是:(1)种植业应侧重于农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2)畜牧业,主要是建设集约化的畜禽生产基地,肉、蛋、奶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引进。(3)水产领域,主要是开发淡水养殖,水产品的引进和繁育基地建设,水产品病害防治。同时,还应引导外资用于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方面。�

  第三,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跨国公司具备雄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是全球技术进步的领头羊,吸引它们的投资,可获得先进的、动态连续的技术转让。跨国公司的投资还具有系统化的特点,表现为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一条龙"投资;相关行业的"滚雪球"投资等,这些都会产生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此外,金融、保险、中介服务这类投资因具有相关性而与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结合的非常紧密,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同时亦能带动此类投资,对提高服务业运管效率并籍改善投资软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从1992年起,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200多家陆续来我国投资,但来我省投资的国际知名大企业、大财团还很少。吸引这类投资,首先要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省在欧美地区的知名度;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对有关跨国公司的宣传与招商工作,鼓励企业主动与他们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尽力站在外方角度提出项目,要积极地发现与选择一批外方感兴趣的战略性投资项目。第三,认真推进一批在手的与欧美客商合作项目的前期工作,使之办成、办好,起到示范作用,扩大我在欧美的影响。

  第四,从我省的区位优势出发,积极吸收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当前,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着成本提高、技术升级的压力,必然促使这类企业在区域间进行调整,而国家目前也积极地倡导这类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推移扩散。我省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劳动力成本较沿海地区低,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这是我省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比较优势,是沿海劳动密集型外企行推移扩散的理想地区,我们应把这种比较优势转化。同时,我省引资的主要来源地为亚洲国家,其对外投资以产业梯度转移为目的,以转让标准化技术为主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投资重点。这类投资具有显著的就业效应和出口效应,有利于转移农业过剩劳动力,改善二元结构,也应是我省引资的重点。

  (三)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并购浪潮

  目前,跨国并购浪潮汹涌澎湃,遍布世界各地。随着外商对华投资的连年稳定增长,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活动也已悄然开始,我省扬子集团与德国博世西门子的合资、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参股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的投资即属于此类投资。从发展趋势来看,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势头将更加汹涌,同时这也为解决国企改革中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值得尝试的途径。因此,我省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参与其中:

  (l)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并购我省国有企业,高效利用存量资产。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我省利用外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次机遇,特别是利用我国即将加入WTO及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契机,结合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鼓励外资并购活动。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在国企改革中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路,通过吸引外省外地大公司、大企业同本省国企嫁接、改制和合资合作,有效地激活了低效资产,改善了国有企业负债结构,提高了资产质量。这些实践对我省加大吸引外资并购力度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在今后的引资工作中,一是要切实清除阻碍跨国公司并购我省企业的各种障碍,从我省的区位条件考虑,要给外资一定的优惠条件,提供基础好、潜力大的并购项目供外方选择;二是企业并购活动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可适当放宽外资并购活动在省内筹措资金的限制;三是接受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安排,从承接其转移的一般制造业和硬件产品加工业,过渡到接受跨国公司的初级技术开发项目,从生产销售合作到研究开发合作,从制造业合作到服务业合作,从国内合作扩展到海外合作。通过这些合作,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即合作又竞争的战略伙伴。

  (2)我们在积极接受跨国公司并购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外资并购活动的负面效应,注意加以引导。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在并购中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要扶持本省弱质产业的发展,防止整个行业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帮助省内企业与跨国公司既合作又竞争,要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增强竞争能力;二是处理好企业并购中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要防止外资只并购企业优质资产,而将职工推向社会,由政府完全承担职工社会保障负担的做法;三是限制以并购为手段,谋取超额利润的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对以产权转让(而不是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外资并购活动应征收高额资产增值税;四是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评估与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改进和完善资产评估方法和鉴定手段,对有形和无形资产都要有量化指标;五是在鼓励外资对国内企业进行并购的同时,对国内有实力的非国有投资者、国有投资者也应实行同样的鼓励政策,塑造一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是篇省级经济环境文章可参考一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