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败局:回顾苏宁30年的创业史,说说苏宁为什么干不过京东

2024-05-14

1. 苏宁败局:回顾苏宁30年的创业史,说说苏宁为什么干不过京东

你可能没听过张近东,因为这个人实在太低调,但你一定知道“苏宁易购”。
  
 这两天有一个大新闻,就是苏宁易购的老板,也就是张近东。要转让20%多的股权出去。转让对象现在还没公布,外界普遍猜测是南京国资委。
  
 如果转让成功,苏宁易购将从江苏最大的民营企业变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民营变国企,对于苏宁本身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对老板张近东来说,它将失去对苏宁的控制权。
  
 你可能会问,苏宁不是挺好的吗?苏宁的门店到处都是,为什么老板要落魄到卖股权的地步呢?
  
 原因很简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苏宁的危机,早在十年前就埋下了。
  
 不过我们先不说十年前,先说30年前,也就是从张近东创办苏宁开始说起。
     
 1990年,张近东以10万元自有资金,在南京宁海路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取名为“苏宁交家电”,专卖空调。
  
 在那个年代,空调电视等家电都是稀缺物品,谁只要手里有货,就不愁卖的,老百姓甚至要靠抢,才能抢到。
  
 搭着时代的顺风车,张近东一出手,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到了90年代末,苏宁已经成为全国卖空调领域的老大。这是苏宁的第一个十年。
  
 苏宁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是从2000年到2010年,是苏宁真正狂飙突进的10年。
  
 这个时候苏宁又赶上了中国消费的第二个红利。那就是家电消费的大卖场化。
  
 像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大卖场,因为客流量大,销量高,面对厂商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卡着厂商的脖子,要求厂商降价。你如果不降价,你的货就不会出现在我的大卖场里。因为这个事,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董明珠还因为这个事闹过矛盾。
     
 总而言之,那个时候的大卖场是非常强势的。苏宁也在那个时候实现了更快速的扩张。
  
 2004年7月21日,苏宁在深交所上市。当日涨幅100.24%,一举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
  
 2008年,国美老板黄光裕入狱,国美从此一蹶不振,苏宁正好扶摇直上。稳稳的坐上了家电销量的第一名。
  
 这10年,苏宁都是高歌猛进,顺风顺水。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消费来了,苏宁的新对手,京东也来了。
  
 京东也是卖电子产品起家的,不同的是,京东只在线上卖。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家互相看着不顺眼,价格战就打起来了。
  
 2012年,刘强东宣称“未来三年京东家电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 10% 以上;苏宁则直接回怼:“苏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价差双倍赔付”。
  
 一番血雨腥风的价格战打下来。最终还是互联网基因更强的京东获胜。
  
 要说苏宁,并非不重视互联网,张近东早早就意识到了互联网对零售的重要性。
  
 2005年的时候,苏宁就上线了“苏宁网上商城”。
  
 2009年,苏宁提出“实体店与互联网业务共举的战略”,并将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购”。
  
 张近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线上线下并举。线上大力开发互联网,线下充分利用苏宁的门店资源。
  
 如同苏宁口号,“上街、上网、上苏宁”。
  
 就是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看起来,这个战略挺好,但苏宁缺乏电商基因,流量获取成本高,付出巨额代价却没能把线上渠道打开。
  
 后来苏宁结盟阿里,阿里投资苏宁,占股19%,希望用阿里的电商基因改造苏宁。但阿里本身也是缺乏流量的,两个渴求流量的企业合体,并没有给苏宁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反观京东,早已经抛开苏宁几个身位,走在时代的前列。
  
 而苏宁却走到卖股权求生存的地步,苏宁的落幕,实在让人唏嘘。
  
 回想过往,张近东从1990年代开始,抓住了前两个10年的机会。比如第1个10年卖空调,第2个10年做大卖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却在第3个10年,也就是电商时代来临时,有点捉襟见肘。
  
 并不是能力不行,实在是形势比人强。
  
 一个人可以抓住时代的一两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
  
 但你无法赶上所有的时代潮流,无法永远走在风口浪尖上。
  
 还是那句话,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
  
 愿苏宁能在他的第4个10年,重新找到属于它的节奏。

苏宁败局:回顾苏宁30年的创业史,说说苏宁为什么干不过京东

2. 苏宁败了,为何苏宁没有干过京东?

 苏宁败就败在我们中国很多大企业的通病“够买足球队”苏宁其实是一直是长期赔钱的,从2014年 2020年连续亏损超过160多亿。苏宁流动资产是1072亿,但是苏宁的负债却是1100亿,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中国四大电商: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前三个都是赚钱的,天猫一年营业额是2.68万亿,京东是2万亿,拼多多是1万亿,而苏宁易购只有3700亿。
   最近苏宁也在出售自己20-25的股权就可以看出苏宁缺钱了,曾经的风云人物百亿富翁张近东最近的日子确实是不好过的。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苏宁为什么干不过京东,答案是:经营上肯定是失败的,一个传统卖货的企业出现连续的亏损又没有现金的话就像人没有血液一样慢慢就变成昏迷状态!
   
   苏宁不是败给了京东,而是败给了自己!负债超过1361.4亿的苏宁,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了,可以说现在苏宁已经到了绝境了。张近东相比于刘强东,实际上是拥有先发优势的,不过最终败下阵来,现在苏宁易购只能断臂求生,张近东只能质押股份、苏宁易购只能卖掉股份,用这种方式来拯救苏宁。
   张近东两次绝佳机会,遗憾没能大成   当年3C领域的老大是国美,京东、苏宁啥的都得靠边站,尤其是收购永乐电器之后,黄光裕的国美可谓是如日中天,那时候刘强东、张近东都只是行业的配角。
   黄光裕收购国美之后,曾经一度非常信任永乐电器的陈晓,自己担任董事长,陈晓担任新国美总裁,两个人事实上貌合神离,尤其是陈晓作为失败者被招安,心里难免有不平。在黄光裕入狱之后,陈晓开始了夺权之路,之后就是黄光裕的妻子杜娟和陈晓内斗,直到杜娟帮助身陷囹圄的丈夫抢回了国美控制权。
     
   这期间是苏宁最好的机会,张近东也借此机会不断高速成长,瞬间成为国内3C领域的第一大龙头,苏宁线下不断扩张,几乎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渐铺开了,眼看着苏宁这事儿就要成了,遗憾的是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刘强东逐渐带着京东转型,互联网时代来临了,重仓投入物流,摒弃了传统的线下模式,用大仓储的大物流方式,取代苏宁、国内的门店小物流方式,京东这种方式取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采用互联网模式的京东获得了高速发展,尽管大力布局物流的京东相对于淘宝是重模式,但是相对于国美、苏宁这种传统线下模式,京东的模式要轻了很多。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京东的物流周期是大家能够接受的,苏宁线下模式提升了配送效率,但是确实也增加了成本,在效率和价格进行抉择之前,用户一定会选择优势更明显的一个。在阿里加持之后,苏宁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这时候就进入了第二个时期。
     
   苏宁和京东进行价格战,刘强东不怕,因为有了资本的加码,京东总是能够融资到很多钱,苏宁面对弹药充足的京东,基本上是毫无还手之力,尽管在阿里的帮助之下,苏宁也跟京东打得很焦灼,不过阿里毕竟有自己的业务,不会加大码让苏宁跟京东挑战,阿里巴巴还是把重心都放在了天猫上。最终苏宁跟着京东打价格战,反而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路,反而把自己弄得非常被动。
   国美和京东,其实是苏宁的两次绝好的机会,只不过苏宁都没有抓好,张近东在苏宁的战略决策上,可以说是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具体的策略是错误的。尤其是在选择跟竞争对手竞争之后,苏宁把太多的精力分散到足球、 体育 领域,这些非核心业务烧掉了不少钱,反过来又拖累了苏宁本身的核心业务。苏宁足球,实际上就相当于张近东给儿子张康阳一个锻炼的机会,张康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代价也是惨重的,给太子练兵,可惜的是苏宁的家底没有身后到那种程度。
   
   
   谈论苏宁易购,人们一般都会把它跟京东做比较。
     
   因为它们诞生的时间相差不远,且自诞生起,就一直缠斗不休,彼此互不服气。但是,超过15年的争斗,如今以“京东完胜、苏宁完败”告终。
     
   我将两者不同时期的关系作个简单的梳理分析:
     
     
     
   苏宁干不赢京东,如今被互联网抛弃,原因很多,教训也很深刻。个人认为主要的有三点:
   (一)核心原因是: 苏宁电器线下资产过重,线下与线上并没有实现互相补充、互相成就的商业闭环,反而是互相消耗和拆台 。
     
   (二)第二个原因: 苏宁的主业无法聚焦,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
   苏宁电器好像啥都是:3C大卖场、电商平台、足球俱乐部、金融平台……,但是好像啥都做不精,除了大卖场规模还可以外,其它的都很散乱,进不了前三名,最终让消费者抛弃。
     
     
     
     
   (三)第三个原因是 战略失误,盲目扩张,过于追求规模效应,却疏忽了核心盈利模式的培育和打磨 。
   苏宁有了几千家线下电器大卖场,却雄心勃勃、大费周章地计划在全国搞数万家“ 苏宁小店 ”。苏宁小店,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是鸡肋,投入了几百个亿,结果反响冷淡、合作者抱怨连连。强行推进,无异于南辕北辙、深陷经营泥淖,陷入“开店—关店”的怪圈,最终不得不黯然收场。
     
     
     
     
     
   “苏宁小店”的溃败,是苏宁集团层面的战略研判失误,严重拖累集团的经营发展,拖累集团的财务 健康 ,导致集团经年累月现金流净流出。财报数据显示:
   

3. 苏宁败了,为何苏宁没有干过京东?

 
   谈论苏宁易购,人们一般都会把它跟京东做比较。
     
   因为它们诞生的时间相差不远,且自诞生起,就一直缠斗不休,彼此互不服气。但是,超过15年的争斗,如今以“京东完胜、苏宁完败”告终。
     
   我将两者不同时期的关系作个简单的梳理分析:
     
     
     
   苏宁干不赢京东,如今被互联网抛弃,原因很多,教训也很深刻。个人认为主要的有三点:
   (一)核心原因是: 苏宁电器线下资产过重,线下与线上并没有实现互相补充、互相成就的商业闭环,反而是互相消耗和拆台 。
     
   (二)第二个原因: 苏宁的主业无法聚焦,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
   苏宁电器好像啥都是:3C大卖场、电商平台、足球俱乐部、金融平台……,但是好像啥都做不精,除了大卖场规模还可以外,其它的都很散乱,进不了前三名,最终让消费者抛弃。
     
     
     
     
   (三)第三个原因是 战略失误,盲目扩张,过于追求规模效应,却疏忽了核心盈利模式的培育和打磨 。
   苏宁有了几千家线下电器大卖场,却雄心勃勃、大费周章地计划在全国搞数万家“ 苏宁小店 ”。苏宁小店,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是鸡肋,投入了几百个亿,结果反响冷淡、合作者抱怨连连。强行推进,无异于南辕北辙、深陷经营泥淖,陷入“开店—关店”的怪圈,最终不得不黯然收场。
     
     
     
     
     
   “苏宁小店”的溃败,是苏宁集团层面的战略研判失误,严重拖累集团的经营发展,拖累集团的财务 健康 ,导致集团经年累月现金流净流出。财报数据显示:
   
   苏宁败了,为何苏宁没有干过京东?
     大家早上好!我是喜之郎观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我的观点也许会让一部分人不喜欢,但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首先, 苏宁在规模上是中国市场第四的零售巨头,前三分别是:
      第一,天猫 
       第二,京东 
       第三,拼多多 
       第四,苏宁易购 
   曾几何时苏宁集团是华夏大地上最好的零售巨头,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局面让人唏嘘不已啊!
   苏宁集团能有今天的局面原因非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特点;
        第一,盲目投资与销售无关的领域导致资金链断裂,负债过高。 
   这是我们本土企业的通病,我不反对企业有多元化道路,但是李嘉诚中国只有一个,换句话说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走多元化道路...苏宁还拿钱去国外买足球队,苏宁懂足球吗?苏宁买足球队的钱难道不是借的吗?
        第二,资源整合能力差,管理制度体系混乱。 
   大家也许不知道,苏宁的管理人员他们的能力有限,与万达集团的管理人员相差太多,我知道这样说有的朋友会认为我落井下石,但是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
         其次, 京东自营和京东物流仓储,是苏宁易购不能比的啊!京东始终聚力与本质上没有做过多的其他投资,京东把所有精力放在零售相关的方面,这是京东打败苏宁的主要原因,再说一句京东的售后服务态度和苏宁易购的售后服务态度是不能比的...
          最后, 作为一个有态度的自媒体人,希望苏宁能够度过这次难关,每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要经历几次蜕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当然苏宁还不能用伟大形容,但是苏宁集团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它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是江苏当地的明星企业。
   大家也许不知道“苏宁”这是名字本身就是与江苏息息相关,“苏”指江苏“宁”指江苏的简称。
          我是喜之郎观察!一个有态度的自媒体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这个话题,谢谢大家阅读原文。  
   第一次在苏宁易购下单,确实让我惊喜,感觉占了大便宜了,但我觉得苏宁易购没有做到“易购”才落后京东,京东在全国开店,走进社区,走进大小商场,不仅占据了线上市场,还正在布局线下市场,让客户就近线上采购,线下体验,信任更近一步,更加容易,苏宁应该学习京东,走进社区,走进我们身边来!
   术业有专攻,京东就是围绕着自己的仓库物流为重点,进行发展!很少涉及京东超市之外的业务!
   而苏宁,又买球队又做 体育 媒体,又投资恒大 汽车 !结果每一样都在赔钱,一地鸡毛!
   本来苏宁物流和线下实体店应该好好优化发展,结果钱都用在了产品之外的业务上了!不赔才怪了!
   15年时在苏宁易购上买过一次冰箱,订单显示到货后就是不给送货,打电话摧过几次都说马上送过来,结果是一推再推,给客服也联系过,结果还是等了十来天才给送来,当时就拒收了,以后再也没在苏宁易购上买过东西

苏宁败了,为何苏宁没有干过京东?

4. 苏宁败局:回顾苏宁30年的创业史,说说苏宁为什么干不过京东

你可能没听过张近东,因为这个人实在太低调,但你一定知道“苏宁易购”。
  
 这两天有一个大新闻,就是苏宁易购的老板,也就是张近东。要转让20%多的股权出去。转让对象现在还没公布,外界普遍猜测是南京国资委。
  
 如果转让成功,苏宁易购将从江苏最大的民营企业变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民营变国企,对于苏宁本身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对老板张近东来说,它将失去对苏宁的控制权。
  
 你可能会问,苏宁不是挺好的吗?苏宁的门店到处都是,为什么老板要落魄到卖股权的地步呢?
  
 原因很简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苏宁的危机,早在十年前就埋下了。
  
 不过我们先不说十年前,先说30年前,也就是从张近东创办苏宁开始说起。
     
 1990年,张近东以10万元自有资金,在南京宁海路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取名为“苏宁交家电”,专卖空调。
  
 在那个年代,空调电视等家电都是稀缺物品,谁只要手里有货,就不愁卖的,老百姓甚至要靠抢,才能抢到。
  
 搭着时代的顺风车,张近东一出手,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到了90年代末,苏宁已经成为全国卖空调领域的老大。这是苏宁的第一个十年。
  
 苏宁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是从2000年到2010年,是苏宁真正狂飙突进的10年。
  
 这个时候苏宁又赶上了中国消费的第二个红利。那就是家电消费的大卖场化。
  
 像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大卖场,因为客流量大,销量高,面对厂商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卡着厂商的脖子,要求厂商降价。你如果不降价,你的货就不会出现在我的大卖场里。因为这个事,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董明珠还因为这个事闹过矛盾。
     
 总而言之,那个时候的大卖场是非常强势的。苏宁也在那个时候实现了更快速的扩张。
  
 2004年7月21日,苏宁在深交所上市。当日涨幅100.24%,一举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
  
 2008年,国美老板黄光裕入狱,国美从此一蹶不振,苏宁正好扶摇直上。稳稳的坐上了家电销量的第一名。
  
 这10年,苏宁都是高歌猛进,顺风顺水。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消费来了,苏宁的新对手,京东也来了。
  
 京东也是卖电子产品起家的,不同的是,京东只在线上卖。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家互相看着不顺眼,价格战就打起来了。
  
 2012年,刘强东宣称“未来三年京东家电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 10% 以上;苏宁则直接回怼:“苏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价差双倍赔付”。
  
 一番血雨腥风的价格战打下来。最终还是互联网基因更强的京东获胜。
  
 要说苏宁,并非不重视互联网,张近东早早就意识到了互联网对零售的重要性。
  
 2005年的时候,苏宁就上线了“苏宁网上商城”。
  
 2009年,苏宁提出“实体店与互联网业务共举的战略”,并将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购”。
  
 张近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线上线下并举。线上大力开发互联网,线下充分利用苏宁的门店资源。
  
 如同苏宁口号,“上街、上网、上苏宁”。
  
 就是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看起来,这个战略挺好,但苏宁缺乏电商基因,流量获取成本高,付出巨额代价却没能把线上渠道打开。
  
 后来苏宁结盟阿里,阿里投资苏宁,占股19%,希望用阿里的电商基因改造苏宁。但阿里本身也是缺乏流量的,两个渴求流量的企业合体,并没有给苏宁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反观京东,早已经抛开苏宁几个身位,走在时代的前列。
  
 而苏宁却走到卖股权求生存的地步,苏宁的落幕,实在让人唏嘘。
  
 回想过往,张近东从1990年代开始,抓住了前两个10年的机会。比如第1个10年卖空调,第2个10年做大卖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却在第3个10年,也就是电商时代来临时,有点捉襟见肘。
  
 并不是能力不行,实在是形势比人强。
  
 一个人可以抓住时代的一两次机会,成就一番事业。
  
 但你无法赶上所有的时代潮流,无法永远走在风口浪尖上。
  
 还是那句话,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
  
 愿苏宁能在他的第4个10年,重新找到属于它的节奏。

5. 为何总是苏宁吃亏?

进入五月,恒大、上港、苏宁都面临足协杯、中超和亚冠的三线作战。这其中,赛程对苏宁最为不利,居然两度遭遇“自己主场却要劳师远征,而客队却能就近应战”的奇怪境况。
5月5日晚上中超第8轮苏宁将坐镇主场迎战延边。本来,吉林距南京路途遥远,但因为三天前的足协杯,延边客战苏州东吴,虽然以点球败北,但从苏州到南京,不过一个来小时的高铁车程,延边球员无须劳师远征。等于足协杯成了延边征战中超的一个中途客栈,这就为客战苏宁节省了许多体力。


相反,5月2日足协杯1-0淘汰了江西联盛的苏宁,却要从江西赶回南京,这中间还隔着个安徽哩,少不了要受一番舟车劳顿之苦!最后苏宁主场1-1战平延边,或多或少与主场客队赛前行程倒置有点关系。
这不,5月31日苏宁在亚冠八分之一决赛次回合主场迎战上港,但之前的5月27日,苏宁却要远赴贵阳和智诚打一场中超比赛,当然是乘飞机,但往返5000公里,来回折腾会让苏宁队员疲惫不堪。而对手上港27日中超主场战完国安,休息休息后,从上海到南京参加亚冠比赛真是太轻松了!


当然,崔龙洙也可选择战略性放弃,派一帮替补去贵州,但这也有两个坏处,一是这样做必然会导致输球,曼萨诺最近风头正劲,他不会失去这个拿分的机会的;二是这样做也会给苏宁将帅平添心理压力,可能反而不利于决战上港时的发挥。


一个月内,苏宁两度打主场反而吃亏,这当然与足协的赛程安排有关,也与上港故意在亚冠淘汰赛选择苏宁为对手有关(赛程的有利,可能也是上港选苏宁的理由)。但愿苏宁能扭转赛程的不利,在中超拿分,在亚冠逆胜!

为何总是苏宁吃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