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50多万大学生在线答题被骗,给这些学生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

2024-05-16

1. 全国350多万大学生在线答题被骗,给这些学生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

这些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个人信息被泄露,而且还骗取了部分参与者缴纳证书工本费总共1,000万元左右。
一、事件的起因经过
在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在网上有一场名为魅力冬奥冬奥知识传播助力大使活动的线上答题也在大中专院校当中广泛传播着。就这么一个床,一个总共有350多万大学生在线答题,最终这场答题活动被公安部认定为特大假冒冬奥知识传播活动诈骗案,并且抓捕了涉案人员19名,其中赃款1000多万元。

二、给这些大学生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
大学生们在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当中,需要用微信扫码,也就是说大学生们的个人信息会被摄取。因为在学生答对那些东奥题之后,会要求填写所在学校,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之类的信息。并且参与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邀请来获取一些大使称号,排名靠前的还有可能获得冰墩墩的限量奖品。为了这些奖励学生们的个人信息被骗取,并且还被收取了28元到36元不等的证书,工本费用。骗的学生越多,收取到的证书工本费用就越高,最终骗取的费用高达1000多万元。

三、陌生的链接需要警惕
在这场活动当中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学生被骗,因为有些学生收到了是来自自己的好朋友或者身边的同学转发的链接,因此比较没有警戒心,会去点击链接进行答题。再加上正好也处于冬奥会期间,以为有这种活动是正常的。这题事件给我们的警示是,这种陌生的链接需要警惕,尤其是答完题之后还要收你钱的链接,那就更需要警惕。无论是什么样的链接要求超过手机号码,甚至需要手机号本身的东西,就是在获取你的个人信息。

全国350多万大学生在线答题被骗,给这些学生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

2. 全国350多万大学生在线答题被骗,他们是如何被骗的?

因为这些大学生本身没有防骗意识,同时也非常想参与这些网络兼职,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互联网渠道都可以进行网络兼职,网友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一定的答题收入。这种模式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但对于那些能够造成350多万人被骗的情况,这种情况则比较罕见,这也说明犯罪人团伙的骗局非常隐秘,手段非常高明。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有一个犯罪团伙专门推出了所谓的魅力东冬的答题活动。对那些小参与活动的用户来说,用户可以选择在相应的渠道进行答题活动。在用户进行了一系列的答题活动之后,用户可以根据积分来兑换相应的礼品。有些用户虽然已经获得了兑换礼品的资格,但在交了工本费之后,用户并没有收到相应的礼物。
二、这350多万大学生被骗的金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
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当这些大学生选择报警处理之后,警方迅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同时也对这些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进行清缴。警方发现这些犯罪嫌疑人的诈骗金额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元,涉案的人员也达到了19名之多。
三、这些犯罪人利用学生的心理来实施诈骗。
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太强的防骗意识,同时也不了解相应的工作流程。在学生获得一定的积分之后,学生会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所以当犯罪嫌疑人需要学生交钱的时候,学生也会认为我几块钱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心理在作祟,很多人才会上当受骗。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讲,大学生们一定要寻求正规的兼职渠道,不要被这些不法分子所利用!

3. 全国350多万大学生被骗,骗子究竟是利用什么手段来行骗的?

通过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有350多万大学生受到了欺骗,其实这些骗子就是利用大学生想要赶快的找到工作,这种心理去进行欺骗。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都想要尽快地找到工作来养活自己,而这些诈骗犯就是通过大学生的这种心理所进行欺骗。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有一些大学生也是非常的喜欢占便宜,并且防范意识也是非常差劲的,在路边免费兑换礼品的时候,这些大学生就会选择把自己的姓名,还有联系方式,身份证等等暴露在网上。
一、诈骗犯行骗的手法。这些诈骗犯会让大学生去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表示会给大学生送一些礼品。可其实这是诈骗犯的一种套路,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收集这些大学生的个人信息,然后去进行行骗。还有就是有一些大学生受到了网络诈骗,大家肯定也遇到过有一些人盗了别人的账号,然后说自己生病了,跟对方换钱,让对方把钱转入到一个指定的账户当中。这也是一个诈骗的方法,让很多人都受到了欺骗。
二、如何避免受骗?在这里,小编建议大家平时不要相信任何的人,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给任何人,而而且像这种接头填写信息兑换礼品的套路,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别人为什么会选择收集你的信息,当然是会选择去进行诈骗了。还有一些诈骗犯,他们会通过收集学生的信息,然后去联系大学生的父母来进行诈骗。

三、总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不管是现实生活当中,还是网络上都不会送给大家一些礼物,这些人没有那么傻,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呢?

全国350多万大学生被骗,骗子究竟是利用什么手段来行骗的?

4. 很多被骗案例都出在大学生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该重视这个情况呢?

原因:(一)社会经验欠缺,容易受到引诱   近几年,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公告栏,都会看到“高薪兼职”“招聘假期工”等虚假信息,部分大学生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希望能多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因而会主动联系这些发布信息的人。而对于刚刚告别相对闭塞压抑的高中环境,进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缺乏生活经验,而这些骗子就是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设下圈套,引诱他们一步步调入陷阱,等这些受害人意识到自己遭遇诈骗后为时已晚。  


 (二)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警示教育相对滞后   高中阶段学生们把精力主要放在文化课上,平时家长和学校管理也较为严格,学生一般很少涉及相关案件和法律知识。步入大学校门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远离父母,开始了相对自由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当他们遭遇诈骗时,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真假,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同学求助,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告知家人,更不愿意联系警方,这无形中给警方下一步的侦查工作带来难度,也使犯罪分子有了更多可乘之机。   目前,高校也很重视警示教育,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做好预防工作。但是部分学生总觉得这些案件离自己很远,心存侥幸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同时高校的防诈骗教育基本是通过讲座、主题班会、宣传教育等传统形式开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部分授课内容与时代脱节,难以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步伐,起不到预防警示作用。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被骗的渠道和形式越来越多,学生对警示教育逐渐失去兴趣,不再重视。   (三)虚荣心、攀比心理作祟   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盲目攀比、虚荣心等无疑也反映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现实案例中不乏有大学生为了名牌手机、高档化妆品等不惜刷光信用卡,等其无钱偿还信用卡时,往往再求助于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各种校园贷、小额贷等;还有不少大学生,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到处寻找做兼职的机会,被不法分子骗取高额的介绍费等。归根结底,都是虚荣心作祟引起的。   (四)功利教育造成大学生人格不健全   中国的崛起强大需要更多的人才,但是学校的教育更倾向于将学生培养成“才”,却缺少了对“人”的教育,导致当今社会巨婴现象严峻,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普遍偏低。应试教育更多的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教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所以,即使面对的是极其简单的网络诈骗手段时,也有许多的大学生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