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旧唐书,源乾曜传》翻译

2024-05-13

1. 文言文《旧唐书,源乾曜传》翻译

译文
【源乾曜传】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隋朝比部侍郎源师的孙子。父源直心,高宗时曾任司刑太常伯,因犯错误流配岭南而去世。乾曜中进士,在景云年中(710),任谏议大夫。当时公卿百官三九射礼已久废,源乾曜却上疏道:“圣王教天下百姓,必制礼来正人情,人情正则家有孝子,国有忠臣。这一道理经久不衰,因为有理。因此君子三年不为礼,礼法一定会损坏;三年不为乐,乐一定崩坏。窃以为古代择士,先观射礼,来看清其和容之仪,并不是取一时之乐。关于射,可以区别正和邪,观德行,符合祭祀,打击敌人。古代圣王没有哪一个不相承袭的。臣窃见数年以来,射礼已废,有的因有关部门吝惜费用,便使大射有亏。臣愚以为所费的是财,所保全的却是礼。所以孔子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现在时代更新,天下清明,臣望大射之礼仪不要废弃,圣人之教,始终进行,这样,天下就幸甚。”源乾曜不久调任梁州都督。

  开元初年(713),..王府的官吏中有犯法的。玄宗令左右的人寻求一个能做王府长史的人,太常卿姜皎荐举源乾曜,说他公正清明有才干,因此被召见与玄宗交谈,源乾曜交谈得神清气爽,对答得有条不紊,玄宗很是赏识,便拜为少府少监,兼..王府长史。不久迁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没多久,调任尚书左丞。开元四年冬,源乾曜任黄门侍郎,代理宰相职务。仅十天,又与姚元之一同罢免了宰相职务。

  当时玄宗要去洛阳,以源乾曜为京兆尹,为京师留守,源乾曜治政宽厚简朴,不严但合理。曾有仗内白鹰,因放飞时失其所在,玄宗令京兆官员捕捉。没多久在野外捕获,但那只白鹰挂在荆棘中死去,官吏都惧怕得罪,相顾失色。乾曜却慢慢地说:“事有巧的情况,死也有常理,主上仁明,应当不以此来罪责人。如果一定要处罚,我自认了,不须惧怕。”于是源乾曜便入朝自请失旨之罪,玄宗对所有情况全不问。大家佩服源乾曜临事不惧怕,并且能引过在己。他任京兆尹三年,政令始终如一。

  开元八年(720)春,又任黄门侍郎,代理宰相。不久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升任侍中。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源乾曜上疏“:臣见显要官员的家中都是谋求京中的职务,贤才之士多任外官,王道要公平,不应如此。臣有三男都在京城任职。望调出二人为外官,来协调均平之道。”玄宗同意这意见,于是把他的儿子源弼由河南府参军调出任绛州司功,源薭由太祝调任郑尉。玄宗同时还下旨“:源弼等人的父亲在朝廷任要职,但很是谦虚严己,他担心的是在官吏之中不能用才失序,带头显谦让之德,请求将自己的二子调外职。左传中不是说过吗‘:晋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大和。’道之能行,仁哪里会远呢?”因此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并在京师任职的,随自己通容,依年龄资历处理,由此公卿子弟有一百余人由京官调出。不久,又有上书者,认为“国之执政,休戚相关,若不稍加恩宠,怎么能让他们尽心尽力呢”?开元十年(722)十一月,玄宗下旨凡中书门下均共食实封三百户。这一实封是由源乾曜和张嘉贞开始的。

  源乾曜后又从玄宗东往泰山封禅,拜尚书左丞相,仍兼侍中。乾曜在执政的十年中,张嘉贞、张说相继任中书令,源乾曜不与他们争权,每事必推让。到李元..、杜暹主持政事,源乾曜便不参议,只是同意签名而已。当初,源乾曜由姜皎所引荐,才被重用。等姜皎获罪,被张嘉贞排挤,源乾曜竟然不相救援,当时人们以此讥讽源乾曜。开元十七年(729)秋,停止了他兼任的侍中职务。这年秋天,迁任太子少师,他以他的祖父名字为师而坚决辞谢,便任太子少傅,封安阳郡公。开元十九年(732),玄宗到东都洛阳,源乾曜以年老多病,不堪随从,而留在京城养病。这年冬天去世。诏追赠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阳城南门举哀,停止朝会两天。

文言文《旧唐书,源乾曜传》翻译

2. 新唐书关于源乾曜的文言文的翻译

译文
【源乾曜传】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隋朝比部侍郎源师的孙子。父源直心,高宗时曾任司刑太常伯,因犯错误流配岭南而去世。乾曜中进士,在景云年中(710),任谏议大夫。当时公卿百官三九射礼已久废,源乾曜却上疏道:“圣王教天下百姓,必制礼来正人情,人情正则家有孝子,国有忠臣。这一道理经久不衰,因为有理。因此君子三年不为礼,礼法一定会损坏;三年不为乐,乐一定崩坏。窃以为古代择士,先观射礼,来看清其和容之仪,并不是取一时之乐。关于射,可以区别正和邪,观德行,符合祭祀,打击敌人。古代圣王没有哪一个不相承袭的。臣窃见数年以来,射礼已废,有的因有关部门吝惜费用,便使大射有亏。臣愚以为所费的是财,所保全的却是礼。所以孔子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现在时代更新,天下清明,臣望大射之礼仪不要废弃,圣人之教,始终进行,这样,天下就幸甚。”源乾曜不久调任梁州都督。

  开元初年(713),..王府的官吏中有犯法的。玄宗令左右的人寻求一个能做王府长史的人,太常卿姜皎荐举源乾曜,说他公正清明有才干,因此被召见与玄宗交谈,源乾曜交谈得神清气爽,对答得有条不紊,玄宗很是赏识,便拜为少府少监,兼..王府长史。不久迁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没多久,调任尚书左丞。开元四年冬,源乾曜任黄门侍郎,代理宰相职务。仅十天,又与姚元之一同罢免了宰相职务。

  当时玄宗要去洛阳,以源乾曜为京兆尹,为京师留守,源乾曜治政宽厚简朴,不严但合理。曾有仗内白鹰,因放飞时失其所在,玄宗令京兆官员捕捉。没多久在野外捕获,但那只白鹰挂在荆棘中死去,官吏都惧怕得罪,相顾失色。乾曜却慢慢地说:“事有巧的情况,死也有常理,主上仁明,应当不以此来罪责人。如果一定要处罚,我自认了,不须惧怕。”于是源乾曜便入朝自请失旨之罪,玄宗对所有情况全不问。大家佩服源乾曜临事不惧怕,并且能引过在己。他任京兆尹三年,政令始终如一。

  开元八年(720)春,又任黄门侍郎,代理宰相。不久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升任侍中。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源乾曜上疏“:臣见显要官员的家中都是谋求京中的职务,贤才之士多任外官,王道要公平,不应如此。臣有三男都在京城任职。望调出二人为外官,来协调均平之道。”玄宗同意这意见,于是把他的儿子源弼由河南府参军调出任绛州司功,源薭由太祝调任郑尉。玄宗同时还下旨“:源弼等人的父亲在朝廷任要职,但很是谦虚严己,他担心的是在官吏之中不能用才失序,带头显谦让之德,请求将自己的二子调外职。左传中不是说过吗‘:晋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大和。’道之能行,仁哪里会远呢?”因此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并在京师任职的,随自己通容,依年龄资历处理,由此公卿子弟有一百余人由京官调出。不久,又有上书者,认为“国之执政,休戚相关,若不稍加恩宠,怎么能让他们尽心尽力呢”?开元十年(722)十一月,玄宗下旨凡中书门下均共食实封三百户。这一实封是由源乾曜和张嘉贞开始的。

  源乾曜后又从玄宗东往泰山封禅,拜尚书左丞相,仍兼侍中。乾曜在执政的十年中,张嘉贞、张说相继任中书令,源乾曜不与他们争权,每事必推让。到李元..、杜暹主持政事,源乾曜便不参议,只是同意签名而已。当初,源乾曜由姜皎所引荐,才被重用。等姜皎获罪,被张嘉贞排挤,源乾曜竟然不相救援,当时人们以此讥讽源乾曜。开元十七年(729)秋,停止了他兼任的侍中职务。这年秋天,迁任太子少师,他以他的祖父名字为师而坚决辞谢,便任太子少傅,封安阳郡公。开元十九年(732),玄宗到东都洛阳,源乾曜以年老多病,不堪随从,而留在京城养病。这年冬天去世。诏追赠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阳城南门举哀,停止朝会两天。

3. 新唐书・源乾曜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源乾曜传原文及翻译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乾曜第进士。神龙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江东,奏课最,频迁谏议大夫。景云后,公卿百官上巳、九日废射礼。乾曜以为:“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夫射者,别邪正,观德行,中祭祀,辟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递袭。比年以来,射礼不讲,所司吝费,而旧典为亏。臣愚谓所计者财,所亏者礼,故孔子不爱羊而存礼也。大射谓春秋不可废。”
    开元初,王①府吏犯法,玄宗敕左右为王求才长史,太常卿姜荐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见,神气爽澈,占对有序,帝悦之,擢少府少监,兼王府长史。累进尚书左丞。四年,拜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会帝东幸,以京兆尹留守京师。治尚宽简,人安之。居三年,政如始至。仗内白鹰因纵失之,诏京兆督捕,获于野,榛死。吏惧得罪,乾曜曰:“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获戾,尹专之。”遂入自劾失旨。帝一不问,众伏其知体而善引咎。
    八年,复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位侍中。建言:“大臣子并求京职,俊②率任外官,非平施之道。臣三息俱任京师,请出二息补外,以示自近始。”诏可。乃以子河南参军弼为绛州司功,太祝为郑尉。诏曰:“乾曜身率庶寮以让,既请外其子,又复下迁。《传》不云乎:‘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大和。’道之或行,仁岂远哉。令文武官父子昆弟三人在京司者,分任于外。”繇是公卿子弟皆出补。
    帝尝自较其考,与张说偕赐。时议者言:“国执政所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帝乃诏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堂封③自此始。
    东封还,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帝幸东都,以老疾不任陪扈。卒,赠幽州大都督。
    乾曜性谨重,其始仕已四十馀,历官皆以清慎恪敏得名。为相十年,与张嘉贞、张说、李元、杜暹同秉政,居中未尝廷议可否事,晚节唯唯联署,务为宽平大,故鲜咎悔。姜为嘉贞所排,虽得罪,讫不申救,君子讥焉。
     译文: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源乾曜考中进士科。神龙年间,以殿中侍御史身份巡视江东考察官员,奏报考核成绩最好,很快升任谏议大夫。景云年以后,公卿百官在上巳日、重阳日废除射礼。源乾曜认为:“圣王教化天下,必须制定礼仪来端正人心。君子三年不遵守礼仪,礼仪必定破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定崩溃。古代选择士人,先看射礼,不是为了一时取乐。射是为了区别邪正,观察德行,应和祭祀,退却敌寇,古代的先哲圣王无不相继承袭。近年以来,射礼废除,有关部门吝惜费用,而使得旧典亏缺。我认为有关部门所计较的是财,所亏欠的是礼,因此孔子不爱羊而保存礼。大射之礼是四季不可废弛的。”
    开元初年,王府属吏犯法,唐玄宗诏令左右为王寻找能胜任长史的人,太常卿姜推荐源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见,源乾曜神气清爽,对答有条有理,皇帝很高兴,提升他为少府少监,兼任王府的长史。几次晋升任尚书左丞。开元四年,授任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适逢皇帝东巡,任命源乾曜为京兆尹留守京城。政事崇尚宽松简约,百姓安定。在位三年,政令始终如一。仗内的白鹰因放出去而丢失,皇帝下令京兆督促捕捉,在郊野找到,挂在荆棘上死掉了。属吏害怕获罪,源乾曜说:“皇上仁慈圣明,不会因为失去畜养的玩物而定罪,假如因此获罪,我一个人承担。”于是入朝自我劾奏违背圣旨之罪。皇帝一概不责问,大家都佩服他知大体又善于承担过失。
    开元八年,源乾曜又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升为侍中。他建议说:“大臣的儿子都要求在京城任职,贤德之士大多出任外官,这不是公平施予之道。臣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任职,请求外派两个儿子补任外官,来表示从近臣开始实行。”皇帝下诏同意。便以他的儿子河南参军源弼做绛州司功,太祝源做郑尉。皇帝下诏说:“源乾曜身为百官榜样又谦逊礼让,不但已经请求任命他的儿子为外官,而且又降低品级。《左传》不是说吗:‘范宣子谦让,他的部下都谦让。’‘晋国的人民,于是非常和睦。’大道如果实行,仁义怎能远呢?命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同在京城任职的,要分任外官。”由此公卿子弟都离开京城补任官职。
    皇帝曾亲自考核官员政绩,源乾曜与张说一同受到赏赐。当时议论者说:“宰相同国家休戚与共,不敬重恩宠就无法督促建立功业。”皇帝于是下诏中书、门下都享用实封三百户,堂封从这时开始。
    东封泰山回朝,源乾曜任尚书左丞相,兼任侍中。皇帝前往东都,源乾曜因为年老有病不能陪同扈从。去世,追赠幽州大都督。
    源乾曜品性谨慎持重,他从开始入仕已经四十多年,历任官职都以清廉慎重尽职敏捷闻名。任宰相十年,与张嘉贞、张说、李元、杜暹一同执政,在宰相班子中不曾当廷议论事情的可否,晚年唯唯诺诺只是顺从署名,致力于宽大公平敦厚,因此很少有罪责悔恨。姜被张嘉贞排挤,虽然获罪,源乾曜始终没有申述相救,君子谴责他。
   

新唐书・源乾曜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源乾曜传原文及翻译

4. 源乾曜文言文翻译

 1. 源乾曜的有关文言文   源乾曜(?-731年),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人,唐朝宰相,刑部尚书源直心之子。
  源乾曜进士出身,历任殿中侍御史、江南道巡察使、谏议大夫、梁州都督、少府少监、户部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京兆尹。源乾曜任相九年六个月,是开元年间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历任同中书门下三品、侍中、尚书左仆射,后被罢为太子少傅,封安阳郡公。
  731年(开元十九年),源乾曜病逝,追赠幽州大都督。欲祥其事,可参考:《旧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四十八》《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五十二》《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唐纪二十九》。
  2. 贾黄中传的文言文翻译   贾黄中字娲民,是沧州南皮人,唐朝宰相贾耽的四世孙。父亲贾玭,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士大夫的子弟前来求见,他必定谆谆教诲。
  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玭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量取与他的身高一样长的篇幅,称这是“等身书”,督促他在一天之内诵读完。(贾黄中)六岁参加童子科考试,七岁能写文章,遇到事物就能赋诗吟咏。父亲常让他只以蔬菜为食,说:“等你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 (贾黄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被授为校书郎和集贤校理,又提升为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地区平定以后,朝廷任命黄中做采访使,贾黄中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回朝后,上奏了几十条兴利除害的事,都符合皇帝的心意。适逢宋军攻克江表,贾黄中被选拔任宣州的知州。饥荒之年,百姓有很多人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禄买米熬粥给饥民吃,靠这个办法保全活下来的有上千人,他还想办法禁止盗贼,于是盗贼全部解散离去。
  太宗即位,(贾黄中)升为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任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宋朝,贾黄中治理政务简便易行,所辖区域内治理得很好。一天,(贾黄中)巡视府署之中,见有一间屋子锁闭得很牢固,他就命人打开屋子查,得到金宝几十柜,计算一下,价值几百万两白银,是南唐李氏宫中的遗物,他立即写好表章告诉皇上这件事。皇上看了表章后对侍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赏赐他钱三十万。
  贾黄中一向看重吕端的为人,恰好吕端要出京镇守襄阳,贾黄中向皇上极力推荐(吕端),于是吕端留在朝中担任枢密直学士,后任参知政事。当世有能文有德的贤士,多是贾黄中推荐的,然而他未曾说过,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事。但是(贾黄中)为人太过小心谨慎,中书省的政事常拖延得不得解决。
  3. 孙叔敖杀两头蛇文言文以及其翻译   九年义务教学版: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文言文版: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编辑本段译文九年义务教学版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文言文版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做好事积了阴德,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编辑本段注释1、尝:曾经.孙叔敖2、为:是.3、婴儿:孩童,儿童.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5、泣:流泪.6、故:缘故,原因.7、对:回答.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9、之:代词,两头蛇.10、恐:害怕.11、去:离开.12、安:疑问代词,哪里.13、安在:在哪儿?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15、报:报答.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17、对:回答.18、故:缘故,原因.19、毋:(wú)不要.20、治:治理.21、闻:听说,听见.22、及:等到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24、誉:赞美,称赞。
  4. 文言文《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译文谁说说   【原文】卞庄子欲刺虎②,馆竖子止之③,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 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④,一举⑤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⑥.有倾⑦,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虎之功.【注释】①选自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②卞庄子:一作管庄子,传说为鲁国勇士.③馆竖子:一作管与,即童子.④从:伤,指伤虎.⑤一举:一次行动.⑥立:站立.须:等待.⑦有顷:顷刻.【译文】卞庄子准备刺杀老虎.童仆劝阻他说:“两只老虎正要吃一牛,他们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的虎一定伤,小的虎一定死.到那时,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童仆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站立等待.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真的嘶咬,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刺了伤虎,一举果然有杀两虎的功效.【寓意】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收获.。
   

5. 源乾曜传翻译 新唐书 卷一百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

译文
【源乾曜传】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隋朝比部侍郎源师的孙子。父源直心,高宗时曾任司刑太常伯,因犯错误流配岭南而去世。乾曜中进士,在景云年中(710),任谏议大夫。当时公卿百官三九射礼已久废,源乾曜却上疏道:“圣王教天下百姓,必制礼来正人情,人情正则家有孝子,国有忠臣。这一道理经久不衰,因为有理。因此君子三年不为礼,礼法一定会损坏;三年不为乐,乐一定崩坏。窃以为古代择士,先观射礼,来看清其和容之仪,并不是取一时之乐。关于射,可以区别正和邪,观德行,符合祭祀,打击敌人。古代圣王没有哪一个不相承袭的。臣窃见数年以来,射礼已废,有的因有关部门吝惜费用,便使大射有亏。臣愚以为所费的是财,所保全的却是礼。所以孔子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现在时代更新,天下清明,臣望大射之礼仪不要废弃,圣人之教,始终进行,这样,天下就幸甚。”源乾曜不久调任梁州都督。

  开元初年(713),..王府的官吏中有犯法的。玄宗令左右的人寻求一个能做王府长史的人,太常卿姜皎荐举源乾曜,说他公正清明有才干,因此被召见与玄宗交谈,源乾曜交谈得神清气爽,对答得有条不紊,玄宗很是赏识,便拜为少府少监,兼..王府长史。不久迁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没多久,调任尚书左丞。开元四年冬,源乾曜任黄门侍郎,代理宰相职务。仅十天,又与姚元之一同罢免了宰相职务。

  当时玄宗要去洛阳,以源乾曜为京兆尹,为京师留守,源乾曜治政宽厚简朴,不严但合理。曾有仗内白鹰,因放飞时失其所在,玄宗令京兆官员捕捉。没多久在野外捕获,但那只白鹰挂在荆棘中死去,官吏都惧怕得罪,相顾失色。乾曜却慢慢地说:“事有巧的情况,死也有常理,主上仁明,应当不以此来罪责人。如果一定要处罚,我自认了,不须惧怕。”于是源乾曜便入朝自请失旨之罪,玄宗对所有情况全不问。大家佩服源乾曜临事不惧怕,并且能引过在己。他任京兆尹三年,政令始终如一。

  开元八年(720)春,又任黄门侍郎,代理宰相。不久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升任侍中。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源乾曜上疏“:臣见显要官员的家中都是谋求京中的职务,贤才之士多任外官,王道要公平,不应如此。臣有三男都在京城任职。望调出二人为外官,来协调均平之道。”玄宗同意这意见,于是把他的儿子源弼由河南府参军调出任绛州司功,源薭由太祝调任郑尉。玄宗同时还下旨“:源弼等人的父亲在朝廷任要职,但很是谦虚严己,他担心的是在官吏之中不能用才失序,带头显谦让之德,请求将自己的二子调外职。左传中不是说过吗‘:晋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大和。’道之能行,仁哪里会远呢?”因此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并在京师任职的,随自己通容,依年龄资历处理,由此公卿子弟有一百余人由京官调出。不久,又有上书者,认为“国之执政,休戚相关,若不稍加恩宠,怎么能让他们尽心尽力呢”?开元十年(722)十一月,玄宗下旨凡中书门下均共食实封三百户。这一实封是由源乾曜和张嘉贞开始的。

  源乾曜后又从玄宗东往泰山封禅,拜尚书左丞相,仍兼侍中。乾曜在执政的十年中,张嘉贞、张说相继任中书令,源乾曜不与他们争权,每事必推让。到李元..、杜暹主持政事,源乾曜便不参议,只是同意签名而已。当初,源乾曜由姜皎所引荐,才被重用。等姜皎获罪,被张嘉贞排挤,源乾曜竟然不相救援,当时人们以此讥讽源乾曜。开元十七年(729)秋,停止了他兼任的侍中职务。这年秋天,迁任太子少师,他以他的祖父名字为师而坚决辞谢,便任太子少傅,封安阳郡公。开元十九年(732),玄宗到东都洛阳,源乾曜以年老多病,不堪随从,而留在京城养病。这年冬天去世。诏追赠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阳城南门举哀,停止朝会两天。

源乾曜传翻译 新唐书 卷一百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

6. 文言文阅读源乾曜

 1. 燕昭王求贤1文言文阅读答案   1.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①.”君遣之②.——两个“之”各指代什么? ①之:代千里马. ②之:代涓人.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反以报君(反,通“返)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市,买) ③于是不期年(期年,一周年 ) ④诚欲致士 ( 诚,确实) ⑤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师,以之为师) ⑥燕王吊死问生 (吊,祭奠)3.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 B )A.国君大怒道:“(我)所求的是使马活,怎么买(一个)死马还花掉五百金?”B.国君大怒道:“(我)要买的是活马,怎么买(一个)死马还要花掉五百金?”C.国君大怒道:“(我)要买的是活马,怎么侍奉(一个)死马还要花掉五百金?”D.国君大怒道:“(我)所要买的是活马,怎么回事!死马还要花掉五百金?”4.“买其首(以)五百金,反以( 之)报君”——这句话有省略,在括号中填入省略的字.5.郭隗建议燕王采取什么办法来招揽人才? 答:重视自己身边的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远方的人才.6.郭隗向燕王讲了一个求千里马的故事,他的目的是:(D)A. 让燕王重用自己B. 表明自己就是千里马C. 让燕王重用乐毅、邹衍、剧辛等人D.劝燕王广纳人才。
  2. 孔子学琴文言文阅读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司马迁史记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1〕,十日不进〔2〕.师襄子曰:"可以益〔3〕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4〕也."有间〔5〕,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6〕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7〕也."有间,有所穆然〔8〕深思焉,有所怡然〔9〕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10〕而黑,几然〔11〕而长,眼如望羊〔12〕,如王四国〔13〕,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14〕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15〕也."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 · 孔子世家》)2.2 注释 〔1〕鼓琴:弹琴."师襄子":卫国乐师. 〔2〕进:前进,此指不再学习新的曲子. 〔3〕益:加,增加,此意同"进". 〔4〕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5〕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6〕志:志趣,意旨. 〔7〕为人:作曲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穆然:默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9〕怡然:和悦的样子."怡",高远的样子. 〔10〕黯:深黑. 〔11〕几:通"颀",颀长. 〔12〕望羊:亦作"望洋",远视的样子. 〔13〕四国:四方,天 下. 〔14〕辟:通"避".辟席:即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15〕《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2.3 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后),《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韩诗外传》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过的“知音”的问题.。
  3. 【《三上》文言文阅读训练】   原文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③语④僚属⑤,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⑥,上厕则阅小辞⑦.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⑧,闻于远近,亦笃学⑨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⑩尔.注释 (1)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 (2)西洛:西京洛阳. (3)尝:曾经. (4)语:告诉. (5)僚属:官府的辅助官. (6)小说:指先秦百家著作以及后来的各种杂记. (7)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8)琅然:声音清脆. (9)笃学:十分好学. (10)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11)经史:经书和史书. (12)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13)因:于是.译文 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是没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曾经告诉僚属,说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史,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歌、小令.大概从来没有半刻离开书的时候. 谢希深也说: 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在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厕上.大概只有此等之处可以构思吧.感悟 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成功来自勤奋,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4. 金榜之星课外文言文阅读寇准清廉   原文及译注供参考:原文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译导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无答者.(出自孔平仲《国老谈苑》)注释寇准:北宋真宗时曾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后被谗罢职,不久又复职.出入:指寇准两次做宰相,罢职又复职.营:经营,修建.第:住宅.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鼎鼐(nài):本是古代烹煮用的容器,后用做立国的重器,象征政权,也借指执政大臣.至:到达.内宴:宫廷宴会.迁:官员调任,这里指贬官.北使:辽国使臣.宰执: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与枢密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执政),通称宰执.预:参加.历:逐个,一一地.语:告诉,对……说.相公:对宰相的尊称.坐:在座的.孰:谁,哪一位.至:到达.洎:等到译文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辽国使者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7. 新唐书.卷127立传第52源乾曜

译文
【源乾曜传】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隋朝比部侍郎源师的孙子。父源直心,高宗时曾任司刑太常伯,因犯错误流配岭南而去世。乾曜中进士,在景云年中(710),任谏议大夫。当时公卿百官三九射礼已久废,源乾曜却上疏道:“圣王教天下百姓,必制礼来正人情,人情正则家有孝子,国有忠臣。这一道理经久不衰,因为有理。因此君子三年不为礼,礼法一定会损坏;三年不为乐,乐一定崩坏。窃以为古代择士,先观射礼,来看清其和容之仪,并不是取一时之乐。关于射,可以区别正和邪,观德行,符合祭祀,打击敌人。古代圣王没有哪一个不相承袭的。臣窃见数年以来,射礼已废,有的因有关部门吝惜费用,便使大射有亏。臣愚以为所费的是财,所保全的却是礼。所以孔子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现在时代更新,天下清明,臣望大射之礼仪不要废弃,圣人之教,始终进行,这样,天下就幸甚。”源乾曜不久调任梁州都督。

  开元初年(713),..王府的官吏中有犯法的。玄宗令左右的人寻求一个能做王府长史的人,太常卿姜皎荐举源乾曜,说他公正清明有才干,因此被召见与玄宗交谈,源乾曜交谈得神清气爽,对答得有条不紊,玄宗很是赏识,便拜为少府少监,兼..王府长史。不久迁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没多久,调任尚书左丞。开元四年冬,源乾曜任黄门侍郎,代理宰相职务。仅十天,又与姚元之一同罢免了宰相职务。

  当时玄宗要去洛阳,以源乾曜为京兆尹,为京师留守,源乾曜治政宽厚简朴,不严但合理。曾有仗内白鹰,因放飞时失其所在,玄宗令京兆官员捕捉。没多久在野外捕获,但那只白鹰挂在荆棘中死去,官吏都惧怕得罪,相顾失色。乾曜却慢慢地说:“事有巧的情况,死也有常理,主上仁明,应当不以此来罪责人。如果一定要处罚,我自认了,不须惧怕。”于是源乾曜便入朝自请失旨之罪,玄宗对所有情况全不问。大家佩服源乾曜临事不惧怕,并且能引过在己。他任京兆尹三年,政令始终如一。

  开元八年(720)春,又任黄门侍郎,代理宰相。不久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升任侍中。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源乾曜上疏“:臣见显要官员的家中都是谋求京中的职务,贤才之士多任外官,王道要公平,不应如此。臣有三男都在京城任职。望调出二人为外官,来协调均平之道。”玄宗同意这意见,于是把他的儿子源弼由河南府参军调出任绛州司功,源薭由太祝调任郑尉。玄宗同时还下旨“:源弼等人的父亲在朝廷任要职,但很是谦虚严己,他担心的是在官吏之中不能用才失序,带头显谦让之德,请求将自己的二子调外职。左传中不是说过吗‘:晋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大和。’道之能行,仁哪里会远呢?”因此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并在京师任职的,随自己通容,依年龄资历处理,由此公卿子弟有一百余人由京官调出。不久,又有上书者,认为“国之执政,休戚相关,若不稍加恩宠,怎么能让他们尽心尽力呢”?开元十年(722)十一月,玄宗下旨凡中书门下均共食实封三百户。这一实封是由源乾曜和张嘉贞开始的。

  源乾曜后又从玄宗东往泰山封禅,拜尚书左丞相,仍兼侍中。乾曜在执政的十年中,张嘉贞、张说相继任中书令,源乾曜不与他们争权,每事必推让。到李元..、杜暹主持政事,源乾曜便不参议,只是同意签名而已。当初,源乾曜由姜皎所引荐,才被重用。等姜皎获罪,被张嘉贞排挤,源乾曜竟然不相救援,当时人们以此讥讽源乾曜。开元十七年(729)秋,停止了他兼任的侍中职务。这年秋天,迁任太子少师,他以他的祖父名字为师而坚决辞谢,便任太子少傅,封安阳郡公。开元十九年(732),玄宗到东都洛阳,源乾曜以年老多病,不堪随从,而留在京城养病。这年冬天去世。诏追赠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阳城南门举哀,停止朝会两天。

新唐书.卷127立传第52源乾曜

8. 新唐书 宇文融传 译文

  宇文融,是京兆万年人,隋平昌公宇文弼的后代。祖父宇文节,通晓法令

  ,贞观年间,任尚书右丞,谨慎干练洁身自好。宇文融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进奏

  对策,请求查实天下户籍,没收隐户和没有申报的土地以增加财用,玄宗任命

  他为覆田劝农使,检查户簿虚实。升任兵部员外郎兼任侍御史。宇文融于是奏

  请慕容琦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以御史的名义,分别查验州县,检查订正田

  亩,招募流亡的人口而分给他们去耕种。年底增收的钱达到数百万贯。皇帝很

  高兴,召见他拜授御史中丞。宇文融于是请求亲自从驿路巡行天下,事不分大

  小,先上报台省,台省官吏等待他的旨意,然后下达执行。

  中书令张说一向厌恶宇文融,每当宇文融有所建议,张说就引用大道理在

  朝廷上与他争辩。宇文融猜想张说对自己没有好感。打算率先找事中伤他。张

  九龄对张说说:“宇文融最近很得势,能言善辩诡计多端,公不可忽视。”张

  说回答说:“狗鼠之辈能有什么作为!”宇文融向朝廷奏考选之事时,张说多

  次驳斥他,宇文融恼怒,就与御史大夫崔隐甫等人在朝廷上弹劾张说招引术士

  驱邪及受贿事,张说因此而被罢免了宰相之职。宇文融担心张说将来再被任用

  ,仍对他诋毁不以。皇帝恨他们结党,下诏令命张说退休,放崔隐甫回家,令

  宇文融出任魏州刺史。时逢河北发大水,皇帝下诏命宇文融为宣抚使,不久后

  兼任检校汴州刺史、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宇文融有建议请求开垦九河旧

  地为稻田。昭入朝廷升任鸿胪卿,兼户部侍郎。第二年,升任黄门侍郎、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宇文融说:“假使我执政能有数月之久,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于是引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为户部侍郎,许景先为工部侍郎,当时的人

  都称赞他知人善任。任宰相后,每天接待宾客旧友一起畅饮。但思维机警敏捷

  ,随口应答,即使是皇帝也无法使他理屈。信安王李祎任朔方节度使,宇文融

  畏惧他的权势,指使御史李宙上奏弹劾他,李祎暗中得知,通过玉真公主、高

  力士自行回朝。第二天,李宙奏明情形,皇帝很生气,罢免了宇文融的宰相叫

  他出任汝州刺史。宇文融任宰相共百天而罢职,但钱粮之事也从此得不到治理

  。皇帝思念他,责备宰相说:“公等暴露宇文融的罪过,朕已经把他治罪,然

  而国家财用不足,该怎么办呢?”裴光庭等人不能作答,就指使有关官员弹劾

  宇文融交接不法之徒,作威作福,其子接受赃物贿赂名声恶劣,于是将宇文融

  贬为融平乐尉。一年后,司农卿揭发宇文融在汴州时欺骗隐藏官息钱达数万,

  给事中冯绍烈援引法律条文深加追责,皇帝下诏将宇文融流放到严州。途径广

  州。拖延不肯前往,被都督耿仁忠斥责,宇文融惶恐不安地上了路,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