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故事手抄报

2024-05-12

1. 有趣的数学故事手抄报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三、几何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有趣的数学故事手抄报

2. 数学手抄报趣味小故事

 数学手抄报趣味小故事
                      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关于数学手抄报的小故事,欢迎使用
    
     数学手抄报趣味小故事1 
    一个数学家去旅行,他对妻子说:“有10个箱子,你数数看。我去叫出租车。”于是,他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他妻子说:“只有9个。”“什么?你再数一下!”于是,他妻子便数了起来:“0、1、2、3、4、。。。。。。”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高斯的小学数学老师在一天上课时,他给学生们布置下了一道计算题,从1加到100,他认为大家肯定会用很长时间去做,这样自己就可以安心看书学习了,哪知,才一会儿高斯就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老师不敢相信,因为高斯,他改变了自己的上课态度。这一年,高斯9岁
     数学手抄报趣味小故事2 
    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许多人试图用复杂的方法求解这道题目。他们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无穷级数求和,这是非常复杂的高等数学。据说,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有人向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提出这个问题,他思索片刻便给出正确答案。提问者显得有点沮丧,他解释说,绝大多数数学家总是忽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方法,而去采用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方法。
    冯·诺伊曼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可是,我用的是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他解释道
    ;

3. 数学手抄报的小故事?

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数学手抄报的小故事?

4. 数学小故事手抄报内容

数学小故事 篇1
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小时候不但喜欢问为什么,还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有一次,帕斯卡在厨房外边玩,听到厨师把盘子弄得丁丁当当地响。这声音引起了帕斯卡的注意。
他想,要是敲打发出声音的话,为何刀一离开盘子以后,声音不马上消失呢?他就自己做实验。他发现盘子被敲打以后,声音不断,但是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立刻停止。帕斯卡高兴地发现,原来声音最要紧的是震动,不是敲打。打击停止了,只要振动不停止,还能发出声音来。
这样,帕斯卡11岁就发现了声学的震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他能够在16岁就发表数学论文,22岁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机械计算机,24岁完成著名的真空试验,这些都是跟他从小爱动脑筋分不开的。


数学小故事 篇2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己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数学小故事 篇3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干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5. 数学小故事手抄报

 『壹』 简短的数学小故事和小游戏(要写在手抄报上)。
   说起泊松亮斑还真是有第点儿意思。在经典物理学时期,关于光的本性有两种观点,版即波权动论和粒子论(当然现在已经知道其实是波粒二象性了)。而数学家泊松是坚定的粒子论者,他对光的波动说很不屑。我们知道,波是可以产生衍射的,于是泊松为了推翻光的波动说就用很严谨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假如光是一种波,那么光在照到一个尺寸适当的圆盘时,其后面的阴影中心会出现一个亮斑”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个很可笑的结论,影子的中心应该是最暗的,如果光是波动的反而成了最亮的地方了。泊松自认为这个结论完全可以推翻光的波动说,然而物理学家菲涅尔的试验却使泊松大跌眼镜——事实的确如此,在阴影的中心就是有一个亮斑。   泊松本来想推翻光的波动说,结果反而又一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由于圆盘衍射中的那个亮斑是由泊松最早证明计算出来的,所以叫做“泊松亮斑 
  『贰』 有关数学家的故事,做手抄报
   1.陈景润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2. 阿基米德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3.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4.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我是分割线----------------------------------------------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摘至 网络知道 
  『叁』 数学小故事(最好是数学报上的)(做手抄报用)
   
   “1”的献技表演   数学王国里,大家最瞧不起的要算是数字“1”了。谈长相,“1”瘦骨伶仃,像根火柴棒;论大小,自然数中数她最小。大家整天对她爱理不理的。   “无限大”当了国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1”主办献技表演大会,他对“1”说:“到时候把你的本领露几手给大家看看,大家就不会再小看你了。”“1”听了国王的话,心里怪热乎乎的。   再说数学王国的公民,听说“1”要举行献技表演,都感到好笑,要看个究竟。   “1”献技表演如期举行。   音乐声中,只见“1”首先来了一个倒立。“1”自我介绍说:“倒数还是原来面目的,在自然数兄弟中,只有我一个。”刚说完,“9”跳到台上说:“这算什么?我也有倒数兄弟1/9呢。”“1”微微一笑说:"你的倒数还是你原来面目吗?”“9”一下子傻了眼。哦,大家明白了,这是“1”的绝技。   “1”接着说:“不仅如此,随便你们哪位与你们的倒数兄弟相乘,最后都得我这个“1”,而随便你们哪位与我相乘,还是你们自己,5乘以1等于5,6乘以1等于6。”   原来“1”身上的名堂还真不少呢!大家议论开了。  “ 1”又说:“我在分数王国里,作用也很大,你们谁说得出?”   零姑娘开口了:“我记得用你作标准可以判断真假分数。”   “不对。”“5”发表不同意见了:“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与‘1’根本没关系。”   “1”笑着反问说:“难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的值不是肯定小于‘1’吗?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的值不是肯定大于或等于‘1’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对!可以用‘1’作标准来判别真假分数。”   “1”带着骄傲的口气说:“我是自然数大军的领头,要么不数数,要数,算我头一个。请大家看下面表演。”她又数了一堆东西:“一、二、三、四、五……”    “自然数兄弟们,你们不是合数,就是质数,只有我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接着请了几个自然数兄弟来共同表演,结果,有的是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有的只有1和本身两个约数。   “1”表演完毕,“9”带头鼓起掌来,祝贺“1”表演成功。   国王“∞”感慨地说:“看了‘1’的表演,知道了她的特长,她的作用是很大的,其实,如果没有‘1’,就不会有每一个自然数,包括我这个国王,也是由无限多个‘1’组成的啊!” 
  『肆』 小学四年级做手抄报 数学趣味小故事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说:“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5、丢番图(Diophantus,约246~330):丢番图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他对代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丢番图著有《算术》一书,共十三卷。这些书收集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每道题都有出人意料的巧妙解法,这些解法开动人的脑筋,启迪人的智慧,以致后人把这类题目叫做丢番图问题。但是,对于丢番图的生平知道得非常少。他唯一的简历是从《希腊诗文集》中找到的。这是由麦特罗尔写的丢番图的“墓志铭”。“墓志铭”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   过路的人!   这儿埋葬着丢番图。   请计算下列数目,   便可知他一生经过了多少个寒暑。   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   再过去七分之一的生命旅程,   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五年后儿子出生,   不料儿子竟先于父亲四年而终,   年龄不过父亲享年的一半,   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   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   请你算一算,丢番图活到多少岁,   才和死神见面? (如果算不出来,答案可以从上面他的生卒年得知) 英国数学家麦克劳林是牛顿发现和培养的,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6个大字:承蒙牛顿推荐 望采纳 
  『伍』 数学手抄报的故事要怎么写
   数学手抄报的故复事内容:制  小欧拉智改羊圈  小欧拉的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父亲感到很为难,小欧拉却向父亲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后来,欧拉成为了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 
  『陆』 数学手抄报大全
   格式:  一般是中间上方写标题,或者左侧写大标题,如果喜欢一些张扬个性的呢,可以从中间倾斜横跨整个纸张。  内容可以分为概述,具体内容,图片,花边设计  按需要改进。  手抄报要细致,可以用荧光笔,细的那种,和中性笔一样细的那种,大标题则可用粗一点的,颜色的选取要大胆,显眼,如果喜欢黑色背景的话,可以直接买黑色的卡纸,大小颜色都不错。厚度也不错。比A4那类的打印纸要好点。  要有创意,不拘一格  内容:学习内容咯,分为这样的几个模块,首先写学习数学的精神性东西,比如态度咯,方法咯,然后写具体的东西,数学的知识,还可以一套题哦,说出自己的方法和感触哦,在写点继续性的东东,要好好学习喽~呵呵,祝你学习进步咯~  笔:可以有荧光笔,可以有蜡笔,彩笔,或者用改正液往黑色背景上写咯。    数学趣味小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柒』 数学手抄报的小故事
   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捌』 关于数学或数学家的小故事我要做手抄报,我会多给分的.
   1.牛顿  牛顿是个复十分谦虚的人,从不自高制自大.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它秘诀,唯有勤奋而已.”  2.阿基米德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数学小故事手抄报

6. 数学手抄报幽默小故事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说:“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5、丢番图(Diophantus,约246~330): 丢番图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他对代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丢番图著有《算术》一书,共十三卷。这些书收集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每道题都有出人意料的巧妙解法,这些解法开动人的脑筋,启迪人的智慧,以致后人把这类题目叫做丢番图问题。但是,对于丢番图的生平知道得非常少。他唯一的简历是从《希腊诗文集》中找到的。这是由麦特罗尔写的丢番图的“墓志铭”。“墓志铭”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    过路的人!    这儿埋葬着丢番图。    请计算下列数目,    便可知他一生经过了多少个寒暑。    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    再过去七分之一的生命旅程,    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五年后儿子出生,    不料儿子竟先于父亲四年而终,    年龄不过父亲享年的一半,    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    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    请你算一算,丢番图活到多少岁,    才和死神见面?                (如果算不出来,答案可以从上面他的生卒年得知)
   
  英国数学家 麦克劳林 是牛顿发现和培养的,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6个大字: 承蒙牛顿推荐 
     
   
   望采纳 
   
   

7. 数学小故事手抄报图片

   
     还在为做数学手抄报烦恼吗?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不知道该画什么?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及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欣赏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数学小故事手抄报资料1: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数学小故事手抄报资料2:数学童话故事      福尔探长和保安局长乘上警车,向城北追去。保安局长拿着数学大盗留下的数字卡片揣摩了半天后问道:“为什么卡片上写着101?”福尔:“说明这是他第101次作案!这个狡猾而自大的家伙原来是我的师兄,我俩都喜欢数学和侦探,只是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了作案上。” 
     保安局长感叹道:“是啊!如果他也和你一样,把智慧用在造福臣民上,那该有多好啊!” 
     保安局长又问道:“福尔你是怎么知道车牌号码是数A7916?” 
     福尔:“根据两位公民提供的线索啊,由于最后两位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就断定是:16、25、39、64、81这几种可能,而这些数中只有16是两个一位数的和,同时,得数是16的两个不相同的数只有7和9,再根据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小,就可推出前两位是79了,所以车牌号一定是:数A7916。” 
     “叮呤呤……”福尔的手机响了起来。 
     福尔拿出手机一接听,传出了熟悉的声音:“福尔师弟你可好啊?我猜你现在一定向城北去追我了吧,实话告诉你,我现在在城南城门口,再见了,有事常联络!” 
     福尔一看手机上的来电显示,果然是城南区的公用电话号码,福尔一拍额头说道:“坏了!中了他的声东击西之计。” 
     福尔忙打手势叫司机调头,嘴里却说:“师兄,常联络你得把你的电话留给我啊!” 
     克里:“想知道我的手机号码你得自己动脑,前三位数字和最后三位数字都是最大的偶数,中间五个数字是连续的自然数,并且前八个数字组成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福尔想了想后拿起笔在通讯录上记下了:88812345888,保安局长一看骂道:“这小子尽想着发财,电话号码里都用这么多8!” 

数学小故事手抄报图片

8. 数学的故事手抄报

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3.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4.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5.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画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6.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由他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3、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王老师在读这道题时,读得很慢,声音抑扬顿挫。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张张紧张思索的面孔,一道道疑惑不解的目光尽在王老师的视野之内。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是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把同学们从思索和疑惑中唤醒过来。大家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
  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不防设这个数是7×3+2=23。再对23进行检验:23被3除,余2;23被5除余3,因此,23符合题目条件。正是由于华罗庚从小勤奋好学,王维克老师加倍看重他的聪明与才华。华罗庚在学校时给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就在华罗庚18岁那年,王维克老师当上了金坛县中学的校长。王校长爱惜人才,把华罗庚请到学校当会计兼做事务工作。从此,华罗庚更忙起来了。他回忆这段时间的经历时说:“除了学校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这就是说,即使在繁忙的事务之后,华罗庚也不忘学习数学,因此,他的数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华罗庚19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借了一本杂志,名叫《学艺》,在这本杂志的第7卷10号上刊登了一篇由苏家驹教授撰写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引起了华罗庚的浓厚兴趣。通过阅读与思考,华罗庚发现文章中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于是他问王校长,“能不能写文章批评苏教授文章中的错误?”
  华罗庚的提问得到了王校长的肯定回答:“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有什么不能批评的!”王校长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译者。他的一席话给华罗庚以很大的鼓励。于是华罗庚写了一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的文章,经王校长过目与修改后,寄给了上海的《科学》杂志。文章于1930年发表了。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当时不少人的重视。
  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了这篇文章。而且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仅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金坛县初中的青年人,更感到震惊。他看出了华罗庚的才华,马上写信到金坛中学,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
  华罗庚接到信后,再三考虑:一方面,他想起在此之前曾因王校长让他在金坛县初中教补习班,由于有人向上告状说王校长任用一个不合格的教员(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能有资格教初中),王校长不得不辞去校长职位,而且自己也不再教书;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家境贫寒,连去北京的路费都有困难,于是回信婉言谢绝了熊教授的邀请。熊教授接到华罗庚的回信后,这位求贤若渴的“伯乐”又写信去催。信中说:如果你不来,我将亲自去金坛拜访你。
  华罗庚又一次收到熊教授的来信,从中得知其邀请的真切与诚意,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辜负熊教授的好意,只好由父亲出面借了路费,应邀到了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当上了一名助理员。主要职务是管理数学系的图书、收发公文、代领文具、绘制图表等。这样,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听课。由于熊教授的安排与指导,华罗庚学业进步很快,学习也更加刻苦,常常自学到深夜。他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课程,用4个月的时间自学了英语,并能达到读英语数学文献的水平。另外,他还自修了德文,特别是他听了研究生课程后,数学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