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资银行如何拓展海外业务

2024-05-16

1. 专家:中资银行如何拓展海外业务

●银行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 ●需进一步拓展本地优质客户 ●重视有效管控海外经营风险 ●完善体制机制尽快由大变强 过去的一年,中国银行业在助推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年,中国银行业在境外继续拓展分支机构和实施收购兼并的同时,凭借着自身的资金实力和良好信誉,大力发展当地业务,实现了海外经营的跨越式发展。 去年,中资银行海外机构在信贷业务、债券投资业务方面表现出色,存款业务稳步发展,主要中资银行海外分行的盈利水平与2008年相比,呈现大幅增长态势,盈利增长水平明显超过境内经营机构,不少机构出现了成倍的增长,为多年来所罕见。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中资银行海外经营面临两个紧迫课题。其一是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巩固并进一步拓展本地优质客户群体。尽管外资银行在危机中受到了损伤,但毕竟未伤及根本,大型先进的外资银行在经营管理上仍有明显的优势,未来依然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此,中资银行海外业务中新近拓展的本地优质客户,如何加以巩固并进一步拓展,是中资银行下一步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工作。 我认为,在这方面首先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针对当地优质客户的要求,尽快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其金融要求;同时应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手段,拉近与先进银行的距离;再就是加大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升级的力度,使得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很好地满足当地业务运营的要求。 其二是如何有效管控经营风险。银行海外经营的风险明显大于境内经营。中资银行海外经营,尤应关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风险。欧美日市场虽然已经企稳,但依然不能排除随着市场出现动荡、部分客户尤其是房地产等客户经营出现问题,因此在信贷业务高速增长之后尤其要关注信用风险。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和跟踪客户经营状况,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另一方面应加大拨备力度,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鉴于中资银行海外机构资金来源较为有限,同时资产业务却高速扩张,因此流动性风险应加以高度关注;不仅要关注短期的流动性问题,还应关注长期流动性问题。既加大力度组织存款,又可以申办一些新的相关业务如债券回购业务等。随着当地业务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合规性风险也应很好地予以关注,这需要在制度和人才等方面做出有效的安排,以确保业务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获得健康持续发展。 去年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可喜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中资银行海外经营应当真正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而有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产业资本输出规模迅速扩大。但金融资本输出步伐则相对缓慢。我国许多在海外经营的企业仍主要依靠大型外资银行为其提供服务。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均不能很好满足中资客户的要求。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仅有产业资本输出而没有金融资本输出与之相配套,“走出去”战略是难以成功的。固然,海外经营风险明显大于境内,但为走出去的企业服务是中资银行的职责,为“走出去”战略提供支持是金融企业应尽的义务。企业“走出去”同样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但一些企业成功的案例和中资银行去年海外经营的表现足以证明,只要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合理的应对策略,海外经营风险依然是可控的。事实上,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和中资银行实力的增强,海外业务将是中资银行业务成长的重要领域。 第二,中资银行应尽快由规模大走向业务强。目前,全球前10家大银行中,中资银行占了3家,还有一批中资银行排在前50家大银行行列之中。但在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中资银行与大型外资银行仍有显著的差距,中资银行明显是大而不强。目前,中资银行管理的海外机构,在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如风险观念落后、人事薪酬体制与市场,有较大距离以及考核机制不切合当地实际等等。

专家:中资银行如何拓展海外业务

2. 如何海外业务拓展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不断对外开放,主要银行已完成改制进程的当下,制订新的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正在成为一些中国上市银行的共同目标。

  拓展海外业务步伐明显加快

  近一年来,中资银行拓展海外业务步伐明显加快:中行相继在韩国、印尼、越南、加拿大、巴西、俄罗斯、英国、荷兰等国拓展和延伸着分支机构,同时收购了新加坡航空租赁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去年8月收购美国银行(亚洲)100%股权,全力整合香港地区机构和业务,并着力于海外分支机构的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拓展更是引人注目:今年8月宣布收购澳门诚兴银行79.9%股份,10月宣布以约54.6亿美元价格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11月7日工行莫斯科子银行开业,同月12日工行收购印尼哈里姆银行后成立的工银印尼正式成立。

  交通银行最近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资银行加快了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的步伐,海外并购显著增多,境内和境外市场密切联动。

  建行行长张建国认为,目前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海外业务发展至关重要。如果银行服务不能对外跟进,必将失去未来的发展机遇。

  “工行已实现资本和业务国际化,下一步希望在机构设置和业务推进上进一步体现‘全球化’。目前工行海外资产额和业务利润额仅占全行业务3%左右,从更长期考虑,我们希望能提高到10%。”工行行长杨凯生说。

国内银行纷纷拓展海外机构其实不仅是建立业务“平台”的需求,更有可观的利益诱惑。以花旗银行为例,其海外机构的资产与员工分别占总行的56.1%和45.6%,海外机构所产生的利润达5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银行业拓展海外市场打出的“并购牌”很大程度来源于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潮。从长期看,国际银行业的并购使中国的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相对降低,给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中国的银行业应该顺应国际银行的发展趋势,推出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增强国际竞争力。 

  银行并购具有如下优势:以适度的并购使得成本降低,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能迅速增强资本实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保持金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益;通过并购有利于获得并保持技术优势,并且可以扩大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但也有分析人士对这种“大即是美”的观念表示质疑,指出一加一并不一定就大于二。2000年,德意志银行和德累斯登银行合并后不到一个月,即因意见不合而又分道扬镳。而取消合并的消息传出后,两家银行的股票反而出现了上扬。欧洲还有多起类似的并购谈判,都由于双方在企业控制权、并购价格乃至企业文化上存在分歧,不得不被搁置。

3. 跨过银行境外扩张主要采取什么途径

跨过银行境外扩张主要采取途径有:
1.拥有广泛的国际网络;
2.经营广泛的国际业务;
3.从全球目标出发采用全球经营战略;
4.实行集中统一的控制。
当代跨国银行在国外经营的业务主要有:
①消费者银行业务,向个人或家庭经营小额贷款;
②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向工商企业、跨国工矿业公司或政府经营巨额贷款;
③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业务,向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投放,承保证券发行或长期投资;
④为国际贸易提供资金,安排出口或进口信贷;
⑤财务管理业务,经办外汇市场交易,国际现金管理,充当投资代理人等。还有战后大大发展起来的所谓“非银行业务”,如租赁业务、保险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旅游业务、信息情报业务等。少数最大的跨国银行提供的“全面服务”项目达六七十种,被称为“金融银行”。

跨过银行境外扩张主要采取什么途径

4. 跨国银行的迅速扩展

跨国银行国外分支网迅速扩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战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空前增长,国际间经济往来显著增多,客观上需要有大批的金融机构从事国际资金融通和资本筹集工作。同时,随着战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新发展,跨国银行业务也有了新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存款、放款、汇兑、信托、证券发行等传统项目,还增加了一系列的“非银行业务”,以适应工商企业、政府机关等方面的需要。至于直接促使跨国银行在60年代后迅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①战后工矿业跨国公司积极向国外扩张,在世界各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迫切要求银行为它们的跨国经营服务,银行本着“跟随顾客的原则”,必然要扩大其海外营业网,以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并可谋取最大限度的利润。②1958年西欧国家取消了外汇管制,在国际间恢复了自由兑换,资本自由转移,随之出现了欧洲美元市场,到60年代发展成为欧洲货币市场,而且逐步扩大到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和远东地区,积聚了资本主义世界最大量的货币资本,吸引了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参加,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经营这类业务的“欧洲银行”。③在资本主义世界除了少数原有的金融中心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中心。这些都是跨国银行开展业务和各国垄断资本集团从事国际垄断竞争活动的据点,跨国银行的营业网就是以这些金融中心为重点而向世界各个角落扩展的。④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的货币政策和管理金融机构的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鼓励、支持了跨国银行的对外扩张。有些国家的银行在国内经营受到本国法令的限制,在国外则可以逃避管制;有些国家对本国银行开展国外业务给予多方面的资助,有的银行还受政府的委托经办资金调拨业务,或者为了适应海外驻军或对外经济援助的需要而在国外增设分支机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