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专用基金的来源有哪些?

2024-05-16

1.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专用基金的来源有哪些?

事业单位的结余按资金用途不同分为:经常性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收支结余。经常性收支结余按资金获得
渠道不同又分为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专项资金收支结余,是专项资金收入与专项资金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专用基金亦称“专用资金”。企业按规定从产品成本和企业留用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专用基金是企业专项资金的主要资金来源。
事业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专用基金的来源有哪些?

2.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基金科目

一、资产是指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二、虽然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实际上你问的是同一个问题,不论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还是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实际的控制权都在你们单位,同属于资产的增加。
三、在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固定基金的确认与计量就是下面的标准:
1、按制度规定设置“固定基金”科目,核算因购入、自制、调入、融资租入、接受捐赠或出售、对外投资、报废以及盘盈盘亏固定资产而增减的固定基金。购建固定资产时,以实际成本贷记科目;   
2、改扩建固定资产时,以改扩建固定资产新增价值贷记本科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以实际支付租金数额借记本科目;  
3、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以同类资产市场价值或所提供有关凭据贷记本科目;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租金时贷记本科目;   
5、盘盈固定资产时,以重置价值贷记本科目。出售、对外投资、报废、毁损及盘亏等原因减少 固定资产时,以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值借记本科目。
   你说的两项(接受捐赠、融资租入)都可以找到充分的根据(第三条的3、4),事业单位的固定基金就是这样核算的。
希望对你有用。

3. 事业单位专用基金 各项专用基金如何形成

资产清查工作重点事项操作方法(一)

  一、单位自查中基本情况清理要点

  工作目标:

  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对所属单位户数和编制及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工作内容:

  1、户数清理是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人事处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范围,并依据机构编制等部门批准单位成立文件等,对所属事业单位户数情况进行清理核对,把应纳入范围的资产清查基本单位按隶属关系、单位性质进行汇总。

  2、编制及人员状况的清理包括对行政事业单位定编人数、实际在编人员、离退休人员、临时人员等的清理,以及单位人员的编制状况(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其他编制)、在职状况(在职、离休、退休、带薪学习、等待分配、长休、内退、提前离岗等)、职务、级别等情况的清理。

  3、对清理编制及人员状况进行登记后,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与有关档案及编制管理部门核定单位编制的批文相核对,保证编制及人员状况清理结果的真实、准确。

  4、填报事业单位人员基本情况表。

  二、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要点及清理方法和程序

  (一)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要点

  1、工作目标: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2、工作内容:对各类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单位的各项内、外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工作方法: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4、单位可能存在的会计差错主要有:

  (1)账账不符,账表不符;

  (2)会计技术性错误,如输错凭证、记错账等;

  (3)截止基准日前的经济业务入账不及时;

  (4)收支挂账现象等;

  (二)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方法和程序

  1、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单位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必须认真做好账务清理工作,即:对局机关及其下属单位所有账户进行清理,以及资金往来、存借款余额、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各项账务的全面和准确。

  2、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账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认真做好账户结算和资金核对工作。

  3、行政事业单位对在金融机构开立的各种人民币账户等要进行全面清理。

  4、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清理单位的各种违规账户或者账外账,按照国家相关金融、财会管理制度规定,检查本单位在各种金融机构中开立的银行账户是否合规,对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应当坚决清理;对于账外账的情况,一经发现,应当坚决纠正。

  5、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清查单位的各项账外现金,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的收入,或者私存私放的各项现金进行全面清理,应当认真予以纠正,及时纳入单位账内。

  6、行政事业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三、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要点及清查方法和程序

  (一)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要点

  1、工作目标:完成取证

  2、工作内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和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主要是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的清查。

  对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并收集合法证据,以备中介机构鉴证。

  3、工作方法:在财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净资产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固定资产、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和核查,以及做好单位有关担保、出租、出借资产等事项的清理。

  (二)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方法和程序

  1、现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库存现金。(填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事业单位资产盘赢、财产损失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现金的清查以财经处为主,具体清查工作由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进行。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现金清查明细表”,并与现金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盘点清查日实有库存现金,填写现金盘点表,将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说明。在非资产清查基准日进行盘点时,应倒轧截止2006年12月31日金额。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金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清查表中备注说明。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现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2、银行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设在金融机构的结算基本账户、一般账户、房改资金专户等。(填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事业单位资产盘赢、财产损失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以财经处为主,房改和其他等相关部分配合。

  (1)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取得银行对账单,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逐笔落实未达账项的形成原因、时间、金额以及资产清查基准日后的进账情况,对长期挂账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或取得相关依据后进行处理。

  ③所有银行存款必须进行函证,函证范围包括所有清查基准日所在会计年度曾经有过存款的所有账户,包括余额为零和已清户的账户。

  ④对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在清查明细表中的备注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3、应收账款的清算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收账款。(填事业单位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应收账款的清查由财经处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应收款项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收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在资产清查实际工作中,应收款项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③对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应查明原因,并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④核实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有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的、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以及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4、预付账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预付账款。(事业单位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预付账款的清查由财经处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预付账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预付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预付账款必须按规定函证或取得相应法律证据。

  ③分析预付账款的账龄购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采购,先销账”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预付账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④检查长期挂账的款项的原因,区分预付账款的业务内容进行填列,并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5、其他应收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其他应收款。(事业单位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其他应收款的清查由财经处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其他应收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其他应收款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分析其他应收款的账龄购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欠款,先还款”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其他应收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③其他应收款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④查明其他应收款各明细项目的挂账原因。

  ⑤核实其他应收款的可收回性,有无对方单位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或者对方单位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对这些情况所形成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需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⑥对于备用金的清查,应由备用金的使用单位进行备用金盘点。

  ⑦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6、材料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的材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主要由财经处负责清查,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材料明细表”,并与材料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②财务部门材料明细账余额与物资管理部门的材料登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③参照“存货清查盘点指引”,确定清查盘点日,制定妥善、周密的盘点方案,全面清查、盘点材料。

  (4)编制“材料清查盘点表”。

  <1> 对清查出的盘盈、盘亏、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材料,应当查明原因,组织相应的技术鉴定,形成有关资料,作为申报库存材料清查损溢的附件上报;

  <2> 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材料,查明原因,积极收回或按规定作价转让;

  <3> 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材料清查明细表”编制。

  7、对外投资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债券投资及其他投资。具体包括国库券和其他各种债券以及以各种方式对其他单位的投资。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对外投资的清查由财经处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对外投资清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核实对单位进行投资的合同、协议、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投资的真实性,必要时对投资方式及金额进行函证。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对外投资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8、固定资产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固定资产。(填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汇总表、土地清查明细表、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通用设备清查明细表、专用设备清查明细表、交通运输设备清查明细表、电气设备清查明细表、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清查明细表、仪器仪表及其他设备清查明细表、文艺体育设备清查明细表、图书文物及陈列品清查明细表、家具用品及其他清查明细表、事业单位其他单位土地资产明细表、事业单位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固定资产的清查由办公室、财经处负责。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财务部门填写各“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办公室、财经处参照“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指引”,对各资产使用部门进行全面清查盘点,与基准日“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进行核对,并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情况进行说明:

  1)在实物盘点过程中,应采用以账对物、以物对账的核对方法盘点实物资产,并在盘点中同时粘贴固定资产标签(牌),以便核对,对固定资产卡片中固定资产信息不全或存在错误的,要根据清查结果进行修改、完善;

  2)在实物盘点过程中,需同时关注固定资产的状态;

  3)对实物盘点情况进行整理(考虑清查日至基准日之间的变化),确定实物资产的盘盈、盘亏及毁损等事项,在此基础上,完成基准日“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4)在“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中,对于各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及毁损等状况须提供有关详细依据(如:技术鉴定资料),作为申报固定资产清查损溢的附件上报。

  ③检查房屋产权证、车辆运营证等权属证明文件,明确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对于权属不清的固定资产需及时补办相关手续或专门提供依据上报。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的填制。

  9、借入款项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借入款项。(事业单位借入款项清查明细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由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借入款项清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所有借款进行函证。

  ③检查借款合同、协议及授权批准或其他有关资料和收款凭证,确认其真实性,并与会计记录核对。

  ④对预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检查长期挂账的原因,并做出记录。

  ⑤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预收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0、其他应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其他应付款。(事业单位其他应付款清理明细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并于其他应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其他应付款必须按规定进行函证或取得相应法律证据。

  ③检查是否存在借方余额的项目,并结合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余额,查明有否双方同时挂账的项目。

  ④检查是否存在未及时入账的其他应付款。

  ⑤对其他应付款账龄进行分析,检查长期未结的其他应付款及其原因。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1、应交税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交税金。(事业单位其他负债清查明细表)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由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交税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应交税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核对期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的认定数是否一致。

  ③取得税务部门汇算清缴或其他确认文件(若有)、有关政府部门的专项检查报告(若有)、税务代理机构专业报告(若有)、纳税申报有关资料等,并与上述明细表及账面情况进行核对。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交税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2、事业基金的检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事业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由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事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事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于对外投资中形成的事业基金,结合对外投资的审查,检查相关合同、协议,判断该项事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根据当期期末未分配结余数额,确定应转入事业基金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事业基金清查明细表”。

  13、固定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固定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由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固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结合固定资产的检查,判断固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完整性。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

  14、专用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专用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由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专用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专用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专用基金的计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各种专用基金是否均按照规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安排开支;各单位是否编制收支计划,支出是否超出资金规模。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专用基金清查明细表”。

  15、事业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事业结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由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事业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事业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16、经营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经营结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由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经营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经营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17、收入、支出的清查

  (1)清查内容:截止2006年1-12月填报单位各种收入及支出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由财经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各项收入、支出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各项收入、支出项目核算范围是否正确,确定相关收支项目数据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事业单位专用基金 各项专用基金如何形成

4. 请问“事业基金”这一科目具体内容是什么,主要来源是什么,哪些可以计入事业基金,具体分录怎么写?

事业基金: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主要来源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其他来源包括:
1、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2、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基金,并在该科目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具体分录:
年终,某事业单位将未分配结余8600元转入事业基金。会计分录如下:
借:结余分配 86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8600

扩展资料
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①单位未分配收益。即事业单位事业收支结余和经营收支结余在进行结余分配后的转入,其会计分录通常表示为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它是事业基金的最主要来源,事业基金的多少直接取决于与事业单位专业业务及相关业务开展的好坏。
因此事业单位要想获得更多的事业基金,必须努力开拓业务,降低业务支出。
②按规定留归单位的专项拨款结余。即有拨入专款的事业单位,其专项活动(或工程)结束后的净结余,经拨款单位同意后留归本单位的部分。其会计处理通常表示为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这种来源所形成的事业基金,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首先要取决于有拨入专款的存在,其次专项拨款有结余,再次要经拨款上级单位同意,因此它对于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形成是相对偶然的。
③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材料等。其会计处理通常表示为借记“现金”、或“材料”科目等,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它对于事业基金而言也是一种非经常性形成渠道。
④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所形成的权益。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业务进行了前瞻性的考虑和制度规定,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增设了诸如“对外投资”等科目。
而事业基金的另一来源正与此有关,事业单位以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对外实施投资时,评估价高于或低于原帐面价值的部分按规定应增加或减少事业基金。这部分所形成的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是一种由投资而形成的潜在权益,而非现实的资金,对此,单位应区别于第一种性质的事业基金加强对权益项目的管理,让其为单位带来更多现实的收益。
上述1-3项来源所形成的事业基金即为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是一种未限定用途的资金。而第四项来源即为事业基金中的投资基金,更多表现为投资权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基金

5. 事业单位会计中“固定基金”和“事业基金”属于资产类还是负债类,该怎么理解这类科目

“固定基金”和“事业基金”属于“净资产”科目,不属于资产类和负债类。事业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固定基金是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在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中,主要由国家拨给基本建设投资和专用拨款构成。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科目是指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的差额,体现事业单位公立、私立的属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科目具体构成:
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扩展资料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来源: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固定基金的特点
1、反映固定资产占用的基金,不是净值,而是入账价值。
2、固定基金是净资产的主要内容,基本反映净资产的规模。
3、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是互为对应的账户,二者在金额上相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的净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基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基金

事业单位会计中“固定基金”和“事业基金”属于资产类还是负债类,该怎么理解这类科目

6. 事业基金属于什么科目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等。事业基金按当期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基金的各项来源、运用和结存,并在该科目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来源: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扩展资料:
1、年终,某事业单位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会计分录如下: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2、某事业单位某专项任务完成,按照规定,专项结余留归单位使用,分录如下:
借:拨入专款-某专项任务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3、某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会计分录为:
借:对外投资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时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基金

7. 事业基金是什么科目

事业基金属于净资产类会计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二、事业基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年末,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余额转入事业基金,借记或贷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
  (二)年末,将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非财政补助专项(项目已完成)剩余资金转入事业基金,借记“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照投资成本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
  (四)对外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本息,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收回长期投资的成本,贷记“长期投资”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照收回长期投资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事业单位发生需要调整以前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的事项,通过本科目核算。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历年积存的非限定用途净资产的金额。

事业基金是什么科目

8. 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上年增加一笔有专项用途的事业基金,现在要作支出,如何处理,年终又如何处理?

事业单位的会计虽然简单,但有些地方是考究的,首先你的单位的性质,是不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是差额的,还是自收自支的,性质不同,做账有些许差别。而且很多行业都有自己专用的会计制度。就你说的,现以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例,见解如下,仅供参考:
1、上年收到专项用途的事业基金时,借银行存款等科目,贷收入类科目
2、上年末,将上年未用的专项用途的事业基金按其性质转入财政补助结存或拨入专款结存。
3、本年作支出时,借专款支出,贷现金等相应科目。
4、本年期末结账时,借财政补助结存或拨入专款结存,贷专款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