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芝加哥的介绍

2024-05-15

1. 朱迪·芝加哥的介绍

朱迪·芝加哥是“女性主义艺术”的开山鼻祖,身兼艺术家、作家、女性主义学者、教育家、知识分子数职。代表作品有《女人之屋》、《晚宴》、《生育计划》、《大屠杀计划》等。创立支持女性主义艺术的非营利组织“穿越花朵”(Through the Flower)并任艺术总监。

朱迪·芝加哥的介绍

2. 朱迪·芝加哥的个人生活

我的兴趣是在于尽我所能的,不仅使我自己也使其他女性能够成为艺术家,而且能够有所成就。我创作《晚宴》的目的就是要用艺术来表明女性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贡献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使作品永久的保存下来。从我对历史的研究中发现,女性的很多成就被历史所忽略,历史的文献与资料中也鲜有女性成就的记载。因此,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改变人们对女性的看法,确保女性的历史能被公正的书写,女性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保护。对我来说,理论就是实践,我的女权主义哲学已经通过我的艺术展现了出来,而不是通过任何政治活动(来展现的)。我相信,女权主义(这个哲学可追溯到几百年前)推动着每个人(同样包括了人类和非人类)都平等的理念,这里所说的每个人都分享着我们微小的星球。此刻,男性急速增加的力量已达到高峰,而动物的力量只在地球的底层。女权主义则体现了一个不同的力量理念,一方面鼓励授权每个人,另一方面尊敬任何形式的生命。我的理念已经通过我的艺术、我的书籍和我的演讲而带给了每个人。我得到的报答是有很多人告诉我说我的作品已经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对我来说,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节选自张鸿宾《“每一个声音在世界上都享有平等的地位”——美国著名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访谈》

3. 朱迪·芝加哥的人物生平

朱迪·芝加哥,1939年7月20日生于芝加哥一个犹太人家庭,本姓科赫。1957年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学校(UCLA),1962年毕业并成为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会员,1964年获得绘画和雕塑学士学位。朱迪·芝加哥的艺术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创作《彩虹纠察队》(Rainbow Pickets)。进入70年代,朱迪·芝加哥的名字正式启用,她原来姓科赫(Chohen),婚后则姓杰罗维兹(Gerowitz)。用出生地城市的名称代替父姓和夫姓,朱迪·芝加哥希望以此消除“男权社会凭借强势对自己全部名字的强加”。她从此开始女性主义艺术创作。1970年,朱迪·芝加哥在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resno)建立了第一个以培养女性艺术家为目标的女性主义艺术项目(这个项目被记录在由朱迪·丹克夫(Judith Dancoff)导演的电影《朱迪·芝加哥和加州女孩》(Judy Chicago and the California Girls)中,1971年公映。)。从1972年1月30日至2月28日,朱迪·芝加哥和米亚姆·夏皮罗(Miriam Schapiro)组织了首次女性主义艺术展《女人之屋》(Woman House)。1974-1979年创造并展出了视觉史诗作品《晚宴》(The Dinner Party)。1978年朱迪·芝加哥创立了一个支持女性主义艺术的非营利组织“穿越花朵”(Through the Flower)并任艺术总监。1980年至1985年,朱迪·芝加哥与“穿越花朵”一起完成了作品《生育计划》(Birth Project)。1986年至1993年,朱迪·芝加哥与丈夫摄影家唐纳德·伍德曼(Donald Woodman)合作完成了作品《大屠杀计划:从黑暗到光明》(Holocaust Project: From Darkness Into Light)。1994年至2000年,朱迪·芝加哥与之前和她合作过的缝纫女工们再次合作一起完成了作品《解决:及时一针》(Resolutions: A Stitch in Time)。

朱迪·芝加哥的人物生平

4. 朱迪·芝加哥的艺术评价

朱迪·芝加哥是涉及美国女性主义艺术必提的艺术家。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有明确的要成为女艺术家和发展女性主义基础的艺术教育的意义。正如朱迪·芝加哥自己所说,“我的兴趣是在于尽我所能的,不仅使我自己也使其他女性能够成为艺术家,而且能够有所成就。”朱迪·芝加哥对此坚定不移,而且终生努力,并把那些奋斗历程的酸甜苦辣都写进《穿越花朵》。1972年,在《女人之屋》展览开幕的第一天,只允许女性观众参观,之后才允许男性观众参观。这个展览的概念最初由一位女性艺术史学生宝拉·哈珀(Paula Harper)在会议中提出并引发激烈讨论: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是女性的全部,女性为之奋斗的目的是取悦他人,那么假如女性只取悦自己,家庭会变成什么样子?于是,芝加哥和夏皮罗带领23名女学生和3名女纤维艺术家用娃娃、枕头、化妆品、卫生巾、丝袜、内衣、儿童玩具、洗手盆、烤面包机、煎锅、冰箱、门拉手、浴帽、棉被、缎子床单等女性用品将好莱坞一所有17个房间的大房子改造成一个装置和行为的艺术综合体。《女人之屋》意义非凡,从此朱迪·芝加哥和她的女性主义艺术的粉墨登场。朱迪·芝加哥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的奋斗经历和艺术创作,都是一九七○年代美国女性主义的典型范例。她用了很长时间,创造了被称作“中心图象”的女性生殖形象,这种灿烂的女性生殖形象,在传统艺术史中是不可能找到的。它从本质上对男性生殖及其象征的男性社会提出了挑战,提示出女性生殖像男性生殖一样强有力和具有象征意味。朱迪·芝加哥认为:“主动地看自己和被动地看是不同的,这种力量的产生来自于你对自己性别有认识,对女性自身有了解。”朱迪·芝加哥著名的作品《晚宴》,更加完整和成熟地体现了她的这种女性主义艺术观念。《晚宴》既是一首献给女性观众的赞美诗,又是一颗掷向男性观众的臭鸡蛋,爱之者奉为圭臬,恨之者咬牙切齿。比如1990年朱迪·芝加哥准备将《晚宴》作为礼物送给哥伦比亚特区大学(University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大学也准备翻修一个图书馆作为文化中心永久收藏《晚宴》,但是这一计划遭到了共和党议员的强烈抗议,后者以削减大学的财政预算和终止国家艺术资助相威胁,最后不了了之。尽管如此,朱迪·芝加哥及其《晚宴》还是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在西方女性艺术史中举足轻重。《晚宴》中的视觉史诗文献系统在朱迪·芝加哥后来的艺术创作中反复出现。从《女人之屋》到《解决:及时一针》,朱迪·芝加哥30年的艺术创作从未离开女性主义的主线,尤其是她与奥基弗一脉相承的仿佛蝴蝶花朵的女性生殖器图案在《晚宴》中光芒四射,已经成为女性主义艺术中本质主义的典型符号。从《晚宴》开始,朱迪·芝加哥又从女性主义发展出一系列关于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强权与弱势、人类价值观的命题。《大屠杀计划:从黑暗到光明》,包括一个壁毯,两个彩色玻璃窗,13幅大型的充满戏剧性的绘画和摄影结合的平面作品。作品回顾了人类现代历史中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历史,促使观众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994年至2000年的作品《解决:及时一针》,由19幅图像和一件雕塑组成,包括刺绣、贴花、绗缝、珠绣、编织、褶裥、缝纫、和纳纱等工艺,她在这件作品中重新审视人类古老的价值观:家庭、责任、宽容、人权、交流、希望和改变。由此可见,对于朱迪·芝加哥而言《晚宴》是一个起点。自此开始,她的艺术语言体系建立起来,首先是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的立场与现代主义英雄主义的叙事系统并举;其次是工艺美术、边缘艺术、次等艺术的美术化、主流化、高级化;最后是艺术与传播的综合。这些要素使得朱迪·芝加哥的艺术从诺克琳的逻辑出发并在文化领域与波伏娃高峰相会。

5. 朱迪的主要作品

个人相关作品2004年中国舞蹈节荷花奖舞蹈比赛 荣获金奖 作品舞剧 《天地之上》2007年多彩贵州电视舞蹈大赛 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作品当代舞 《盼.学堂》2010年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牛板筋流行舞比赛 荣获团体 二等奖 舞团SPYFamily2011—2012年 组建男子Jazz舞团《金刚芭比》参加全亚洲街舞赛事KOD7 KOD8 (Keep On Dancing 赛事全称)2012年 参加贵州卫视电视舞蹈选拔大赛《舞艺超群》第二季,获全国男女十六强,并作为嘉宾现场演唱、舞蹈表演及出席颁奖2012年 舞动中国个人舞蹈比赛 荣获个人优胜奖2013 年 发布个人音乐代表作品 《多希望》 《爱.不爱》2013 年 CCTV-12社会与法频道《普法栏目剧》演唱:主题曲《爱.不爱》 插曲 片尾曲《多希望》2014年 成立北京素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个人工作室--ZDstudio & Soul_D dance centre 2014年 参加《叱咤聚星会》节目录制。 2014年受邀参加“全国街舞艺术大众普及推广系列工作”新闻发布会。 2015年受邀做客东方卫视时尚汇节目。 专辑简介《多希望》《多希望》 是首中慢版的抒情恋曲,由朱迪略带鼻音的微磁性嗓音来演绎,诠释了 “电眼王子”的专属温柔。“牵着你的手我们走,多希望你可以再一次回来”,最初爱情世界里的任性和不甘,对下一个路口遇见的温暖期待,都在朱迪的歌中娓娓道来,透析着邻家大男生最简单澄澈的清新感觉。“多希望”,即使走过错过也要默默怀念,即使伤过痛过也要心存期待。一首“不孤单的小情歌”,完美地打造了90后男孩女孩们的专属爱情观。你回来,“多希望”是可爱的愿望,比如牵手去天涯海角;你离开,“多希望”是卑微的奢求,比如在下一个路口等待。离开与回来,每一场相遇都是错过;世界那么大,“多希望”再没有失去。歌曲的MV也是用年轻男孩女孩的日常生活为主线,以现代简约风格的室内拍摄为主,结合冬天干净明澈的外景穿插,画面十分温馨,唯美,充满了 “不孤单的小情歌”心存期待的温暖基调。《爱.不爱》音乐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正因为生活每个阶段的经历都有它独特的味道,所以当各个音符高高低低地串联起来的时候,人在不同时期的特定情绪便自然而然地从歌声中流露出来。最初对美丽爱情的憧憬,现实对生活压力的无奈,矛盾与伤害,这就是《爱.不爱》。该单曲采取了歌手内心独白的手法,结合说唱元素,运用快慢节奏的变换,写意般地叙述了一个穿插着希望与绝望的爱情故事。“你说他说 谁都不懂,你说他说,谁都懂”,朱迪在歌的演绎中加入了沙哑的元素,声音从干净温柔过渡到沙哑磁性,诠释着都市男女在感情世界里的从单纯期盼到无奈妥协的过程。人潮人海里,那一点点绝望前的挣扎,爱与不爱都困在原地,被丝丝希望的微光挑逗。在这首单曲中,朱迪变身“魅惑先生”,用他那种把眼泪藏在嘴角上扬的微笑里的倔强痛击了我们的情感深处,用男人心底最深层的情愫诠释着所有人的爱情感伤。“爱.不爱”,每个音符都包裹着他温暖的倾诉,让万千歌迷在爱情的漩涡中迷途知返,明白珍惜的含义。

朱迪的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