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南水北调建成的因素

2024-04-27

1. 概括南水北调建成的因素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因其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工程也被部分人反对。
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
2014年1月15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北京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月27日通水,北京市民开始饮用长江水。
2015年1月,北京市发改委表示,虽然南水北调来水价格提高了北京供水成本,但2015年北京不会对居民水价进行调整。

概括南水北调建成的因素

2. 南水北调的重要意义

 2012年9月16日至17日,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工程建设起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143.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66.56亿m3。农业76.76亿立方米。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受地理位置、调出区水资源量等条件限制,西、中、东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前期工作情况和国家财力状况等条件分步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中线一期工程从大坝加高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直通北京,总长1432公里,工程自2003年开工以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而成。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江水进京后,北京年均受水将达1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将增加50多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一期工程将为北京送水10.5亿方,来水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比例将达50%以上。按照北京目前约2000万人口计算,人均可增加水资源量50多立方米,增幅约50%。工程通水后,不仅可提升北京城市供水保障率,还将增加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使用本地水源地密云水库水量,并将富余来水适时回补地下水。  1、解决北方缺水;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 1、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3. 南水北调的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南水北调”(拼音:nán shuǐ běi diào)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
南水北调积极意义: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6、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7、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8、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
9、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10、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11、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12、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13、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14、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

南水北调的意义

4. 南水北调中的南水是指

长江流域地区。
中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约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世界上距离最长、受益范围最大、受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6年来累计调水超394亿立方米,1.2亿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下游、中游、上游调水,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相互连接,构筑“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国水资源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主要为缓解苏、皖、鲁、冀、津等五省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东线工程从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北送。东线一路上建有34处站点、160台水泵,共计13级泵站,于是这也成了世界最大的泵站群。
正是这个泵站群,让长江水从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开始,就被逐级提升,直至黄河南岸。串联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水分两路,一路北上自流天津,一路东奔润泽胶东半岛,累计调水46亿立方米,5800余万居民喝上放心水。

5.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

2012年9月16日至17日,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工程建设起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143.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66.56亿m3。农业76.76亿立方米。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受地理位置、调出区水资源量等条件限制,西、中、东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前期工作情况和国家财力状况等条件分步实施。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中线一期工程从大坝加高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直通北京,总长1432公里,工程自2003年开工以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而成。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江水进京后,北京年均受水将达1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将增加50多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一期工程将为北京送水10.5亿方,来水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比例将达50%以上。按照北京目前约2000万人口计算,人均可增加水资源量50多立方米,增幅约50%。工程通水后,不仅可提升北京城市供水保障率,还将增加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使用本地水源地密云水库水量,并将富余来水适时回补地下水。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 1、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

6. 简要概括南水北调的重要性

南水北调可以解决北方缺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调南水解北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变成现实。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两年“大考”,水质全线达标,生态环境改善,受水区覆盖京津两市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33个地级市,受益人口达8700万人。

扩展资料: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包括丹江口大坝加高、渠首、输水干线、汉江中下游补偿等内容。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沿线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受益。
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评:南水北调,生态文明的当代杰作

7. 南水北调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的宏伟工程,旨在缓解北方水危机,实现南北经济齐飞,其深远意义为世人瞩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要供水对象,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第一,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型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能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改善当地饮水的质量。第四,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我就住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这里。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8. 简述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地理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意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经济,生态。
  以下是各自内容介绍:
  社会意义: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经济意义: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
  生态意义:
  1、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南水北调工程”,内容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因其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工程也被部分人反对。